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
[整理版]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观察
![[整理版]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3c63b0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0.png)
小鼠脾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观察黄殿玲,李核,何文琴,李霞,杨佩,王纯摘要:用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对小鼠脾细胞在含血清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并对正常细胞形态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比较均一、稳定的细胞群,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形态。
关键字:脾细胞原代培养形态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分离出来,在适宜的培养液以及培养箱中存活,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经过一定时间还可以观察到一定量的细胞。
直接从身故体内分离的细胞,如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尚未发生细胞分裂、增殖的细胞即为原代培养细胞;原代培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在数量上大量扩增,此时的细胞为继代培养细胞。
在生物体内或体外,正常的细胞只能分裂一定的次数,然后停止分裂,最终死亡。
这一过程称为衰老,此为正常的现象。
只有细胞被转化后,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就称为细胞系/株。
细胞培养基要满足细胞的生长需要,包括pH、渗透压、营养和生长因子等,已保证细胞的增殖。
细胞培养皿是特殊制造的使细胞可以贴壁。
这就要为细胞的培养创造适宜的环境,使细胞更容易存活或生长。
细胞培养箱常指二氧化碳培养箱。
它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和培养基中的缓冲系统共同作用,保持细胞培养液的酸碱度。
超净台通过将空气进行过滤,为细胞培养的各种操作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环境,使细胞培养免于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在细胞原代培养的操作过程中,这个设备是必要的,细胞本来就比较易感染,不易存活,在空气中,以及人体表面存在许多易感染细菌,所以为了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一定要保持操作过程干净,无污染。
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中心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观察研究细胞的某些生理特性,同时在体外进行细胞培养,也打破了以往的细胞只能在生物体内增殖、分裂。
其特点包括:大量实验材料;单一、纯粹细胞类型培养基的成分可控,即生长条件可控/全合成、无血清培养基;易于观察;易于操作。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取出生一周的小鼠,采用颈椎脱臼的方法牺牲小鼠。
复旦大学免疫实验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1实验原理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1)健康小鼠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3)70%乙醇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5)0.2%台盼蓝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7)离心机8)显微镜3实验方法:3.1取小鼠脾脏●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3.3计算细胞浓度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104×10=3.24×107/ml3.4计算细胞活力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个,计算细胞活力为:324-16/324×100%=95.1%在理论范围之内4实验结果4.1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
实验中,我们发现尼龙指套不能滤去所有结缔组织,操作中会有结为絮状团块的结缔组织。
复旦大学免疫实验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

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离及细胞计数实验时间: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 实验人: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原理小鼠脾脏位于上腹部左后侧,体积较大,长条形,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可经再循环驻如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所以富含各类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分离:采用红细胞裂解法,是根据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敏感度。
红细胞由于细胞结构较为简单,仅有细胞膜结构,对于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因此绝大部分就会涨破,受到破坏。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2实验材料:1)健康小鼠2)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板3)70汇醇4)PBS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ACK5)0.2%台盼蓝6)细胞计数板、计数器7)离心机8)显微镜3实验方法:3.1取小鼠脾脏将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用酒精消毒。
用剪刀剪开背部皮肤,再找到脾脏,用镊子夹出脾脏并剪除周围组织。
3.2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将取出的脾脏置于盛有3mlPBS缓冲液的平皿中,然后再置于尼龙指套中,用针芯轻轻碾压使得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平皿中。
吸取平皿中细胞悬液置于刻度离心管(15ml)中,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加入ASK至2-3ml,轻轻吹打混匀并放置2min,以破坏红细胞。
然后加入PBS缓冲液至10ml,以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液,用PBS缓冲液定容至2ml,吹打混匀即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
3.3 计算细胞浓度稀释十倍,随机选取一个大方格计数细胞计数为324个,计算细胞浓度为324X 104X 10=3.24 X 107/ml3.4 计算细胞活力在总计为324个细胞中计数,死亡细胞有16 个,计算细胞活力为:324- 16/324 X 100%=95.1%在理论范围之内4 实验结果4.1 研磨脾脏得到细胞悬液本实验中将小鼠的脾脏放入尼龙指套内,置于少量PBS液中缓慢研磨,获得细胞悬液。
小鼠脾细胞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崔文强201300140012 2015.4.7 【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实验原理】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
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
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
被培养的动物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
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背景: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1.无菌条件:净化工作室,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洁净层流罩,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电热干燥箱,滤器,高压灭菌器,抗生素2.细胞生长条件:纯水蒸馏器,纯水仪,培养板,培养瓶,CO2培养箱,培养基,血清3.细胞检测条件:倒置显微镜,酶标仪,微孔板震荡器,高速离心机,移液器4.细胞保存条件:液氮罐1.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遁过高效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
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2.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法除菌。
3.CO2培养箱:CO2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 ℃,5%CO2 。
使用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用螺旋口瓶培养细胞时,需将瓶盖微松,以保证通气。
②保持培养箱内空气干净。
定期消毒(90 ℃,14 h)。
③箱内灭菌蒸馏水3000毫升蒸馏水槽中以保持箱内湿度,避免培养液蒸发。
三、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1.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2.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PBS:NaCl 8.0 gKCl 0.2 gNa2HPO4.H2O 1.56 gKH2PO4 0.20加水至1000 ml3.消化液:①胰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②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伤细胞。
③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0.25%。
用滤器过滤除菌。
④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⑤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4.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死活细胞鉴定

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死活细胞鉴定山东大学实验报告山东大学实验报告 2013年6月8日姓名陈少坤系年级 2011级生科2班同组者张劲松王洪善科目细胞实验题目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死活细胞鉴定一、前言细胞培养的概念: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被分离出来,然后在体外特殊培养环境中继续存活,并保持其生理、生化特性直接从生物体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尚未分裂、增殖的细胞,称为原代培养细胞。
原代培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在数量上大量扩增,这时就成为继代培养细胞。
细胞培养基要满足细胞的生长需要,包括 pH、渗透压、营养和生长因子等,已保证细胞的增殖。
细胞培养皿是特殊制造的使细胞可以贴壁。
细胞培养箱常指二氧化碳培养箱。
它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和培养基中的缓冲系统共同作用,保持细胞培养液的酸碱度。
超净台通过将空气进行过滤,为细胞培养的各种操作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环境,使细胞培养免于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细胞培养特点:大量实验材料单一、纯粹细胞类型培养基的成分可控,即生长条件可控/全合成、无血清培养基易于观察易于操作,改造活细胞必需通过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来保持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性。
细胞死后,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原先不能进入细胞的物质也能够进入细胞。
台盘蓝染料正常情况下被活细胞阻拦在细胞膜外,只有细胞膜受损或者细胞死亡后,才能进入细胞。
因此,活细胞一般不能被台盘蓝染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伊红和苏木精是最常用的细胞染色剂。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山东大学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回顾细胞培养的有关学习分离小鼠脾细胞的技术学习悬浮细胞的计数学习简单的细胞培养技术学习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及实验记录三、实验用品试剂:小鼠,70%酒精,蒸馏水, PBS, 细胞培养液,台盘蓝,伊红溶液仪器解剖盘,镊子,剪子,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吸管,血细胞计数器四、实验步骤一、原代培养1.采用颈椎脱臼的方法牺牲小鼠。
2.将小鼠浸泡在 70%酒精中几分钟。
小鼠脾细胞的制备实验报告

小鼠脾细胞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从小鼠体内分离和制备脾细胞的方法,为后续的免疫学实验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
二、实验原理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富含各类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通过机械破碎和细胞筛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脾组织分散成单细胞悬液,再经过离心、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和红细胞,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脾细胞。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2、主要试剂:无菌 PBS 缓冲液、红细胞裂解液、胎牛血清、培养基3、实验器材:手术器械(剪刀、镊子)、无菌培养皿、细胞筛、离心机、移液器、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小鼠的处理提前将小鼠禁食不禁水 12 小时。
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将其仰卧固定在解剖板上。
用 75%的酒精消毒小鼠腹部皮肤。
2、脾脏的获取在无菌条件下,沿腹部中线剪开皮肤和腹膜,暴露腹腔。
小心地分离出脾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
将脾脏放入盛有少量无菌 PBS 缓冲液的培养皿中。
3、脾细胞的制备用镊子和剪刀将脾脏剪成小块,置于细胞筛上。
用注射器活塞轻轻研磨脾脏组织,使细胞通过筛网进入下方的离心管中。
加入适量 PBS 缓冲液冲洗细胞筛,收集全部细胞悬液。
4、离心和洗涤将细胞悬液离心(1500rpm,5 分钟),弃上清。
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轻轻吹打混匀,室温静置 5 分钟,以裂解红细胞。
再次离心(1500rpm,5 分钟),弃上清。
用 PBS 缓冲液洗涤细胞 2-3 次,每次离心后弃上清。
5、细胞计数和培养用适量含血清的培养基重悬细胞。
取少量细胞悬液,加入台盼蓝染液,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数量。
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调整至合适的浓度,接种于培养板或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五、实验结果1、细胞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制备的脾细胞,可见多数细胞呈圆形,大小不一,有细胞核。
细胞形态完整,无明显的破碎和损伤。
2、细胞计数结果经台盼蓝染色后,计数活细胞比例,通常应在 90%以上。
实验六 小鼠脾细胞培养

实验六小鼠脾细胞培养【实验目的】1.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
2.学习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等,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一)细胞原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解成单个游离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及繁殖。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
要使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二)细胞死活鉴定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染色法和仪器分析法。
染色法是常用的细胞死活鉴定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不同的死活细胞鉴定方法有各自不同具体的反应机理,但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是利用了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
染色法分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根据染色机理的不同,染料或使死细胞着色,或使活细胞着色。
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主要包括:死活细胞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的通过;而细胞死亡之后,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
常用的以台盼蓝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台盼蓝,又称锥蓝,是一种阴离子型染料,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
所以经台盼蓝染色后只能使死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
甲基蓝有类似的染色机理。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也可鉴定死活。
死活细胞在代谢上的差异:是采用美蓝染料鉴定酵母细胞死活的依据。
美蓝是一种无毒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
由于活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性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美蓝染色后活的酵母细胞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的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使美蓝处于氧化态,从而被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吴颖川完整版小白鼠脾脏细胞的培养

组员:刘炎炎 吴颖川 邹琳 张雪娇 顾琦欣一 实验目的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
学习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等,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
以及观察LPS 和PHA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一)细胞原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解成单个游离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及繁殖。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
要使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二)细胞死活鉴定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染色法和仪器分析法。
染色法是常用的细胞死活鉴定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不同的死活细胞鉴定方法有各自不同具体的反应机理,但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是利用了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
染色法分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根据染色机理的不同,染料或使死细胞着色,或使活细胞着色。
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主要包括: 死活细胞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的通过;而细胞死亡之后,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
常用的以台盼蓝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台盼蓝,又称锥蓝,是一种阴离子型染料,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
所以经台盼蓝染色后只能使死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
甲基蓝有类似的染色机理。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也可鉴定死活。
死活细胞在代谢上的差异:是采用美蓝染料鉴定酵母细胞死活的依据。
美蓝是一种无毒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
由于活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性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美蓝染色后活的酵母细胞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的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使美蓝处于氧化态,从而被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背景: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1.无菌条件:净化工作室,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洁净层流罩,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电热干燥箱,滤器,高压灭菌器,抗生素2.细胞生长条件:纯水蒸馏器,纯水仪,培养板,培养瓶,CO2培养箱,培养基,血清3.细胞检测条件:倒置显微镜,酶标仪,微孔板震荡器,高速离心机,移液器4.细胞保存条件:液氮罐1.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遁过高效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
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2.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法除菌。
3.CO2培养箱:CO2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 ℃,5%CO2 。
使用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用螺旋口瓶培养细胞时,需将瓶盖微松,以保证通气。
②保持培养箱内空气干净。
定期消毒(90 ℃,14 h)。
③箱内灭菌蒸馏水3000毫升蒸馏水槽中以保持箱内湿度,避免培养液蒸发。
三、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1.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2.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PBS:NaCl 8.0 gKCl 0.2 gNa2HPO4.H2O 1.56 gKH2PO4 0.20加水至1000 ml3.消化液:①胰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②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伤细胞。
③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0.25%。
用滤器过滤除菌。
④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⑤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4.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小鼠原代细胞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二小鼠原代细胞的分离及细胞计数(一)原理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和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发展成一种重要生物技术,并取得显著成就。
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叫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适用于研究。
一般说来,幼稚状态的组织和细胞,如:动物的胚胎、幼仔的脏器等更容易进行原代培养。
(二)操作1.取材用颈椎脱位法使小鼠迅速死亡。
然后,把整个动物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数秒钟消毒,取出后放在大平皿中携入超净台。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用乙醇再次消毒后的皮肤,剖腹取出内脏器官或组织。
置于无菌平皿中。
2.切割用灭菌的PBS液将取出的脏器或组织清洗三次,然后用眼科手术剪刀仔细将组织反复剪碎,直到成1 mm左右的小块,再用PBS清洗,洗到组织块发白为止。
移入无菌离心管中,静置数分钟,使组织块自然沉淀到管底,弃去上清。
3.消化吸取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混合消化液1 ml,加入离心管中,与组织块混匀后,加上管口塞子,37℃水浴中消化30分钟,每隔5分钟摇动一下试管,使组织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静止,吸去上清。
4.制备单细胞悬液向含有经消化的器官或组织的离心管中加入2-3 ml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用吸管吸打数次,直到看不到块状组织。
5.细胞计数1 盖好盖玻片:取一套血球计数板,将特制的盖玻片盖在血球计数槽上。
2 将细胞悬液滴入计数板:将待测细胞悬液吹均匀,然后吸取少量悬液沿盖片边缘缓缓滴入,要保证盖片下充满悬液,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3 统计四个大格的细胞数:将血球计数板放于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并移动计数板,当看到镜中出现计数方格后,数出四角的四个大格(每个大格含有16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目。
脾细胞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小鼠脾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 熟悉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
3. 学习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
4. 熟练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
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重要技术手段。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从供体组织中获得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首次培养,以获得单层细胞。
传代培养则是在原代培养的基础上,将细胞消化分散后,按一定比例转移到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扩大培养。
实验材料:1. 小鼠脾脏组织2. RPMI-1640培养基3. 胰蛋白酶4. 双抗(青霉素、链霉素)5. 无菌操作台6. 血球计数板7. 计时器8. 移液器9. 吸管10. 染色剂(例如台盼蓝)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无菌操作台、实验器材等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 配制RPMI-1640培养基,加入双抗。
2. 脾细胞提取:- 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
- 将脾脏放入含有RPMI-1640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 使用剪刀将脾脏剪成小块。
- 将组织块加入胰蛋白酶溶液中,37℃水浴消化10分钟。
- 期间轻轻摇动离心管,以促进消化。
- 消化结束后,用吸管吸取消化液,过滤去除组织碎片。
3. 细胞计数:- 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用移液器吸取适量,加入血球计数板。
- 使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板,记录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
- 根据计数结果,调整细胞浓度。
4. 细胞培养:- 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 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适时更换培养基。
5. 染色观察:- 待细胞生长到一定密度后,用台盼蓝染色剂染色。
- 观察细胞生死状态,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1. 细胞培养成功,细胞生长良好。
2. 活细胞数与总细胞数比例较高,说明细胞死亡率较低。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一、引言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其在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研究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特性,需要将其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计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脾脏进行淋巴细胞分离和计数,来获取关于淋巴细胞数量和纯度的信息。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C57BL/6小鼠。
2. 仪器与试剂:离心管、离心机、PBS缓冲液、0.83%氯化铵溶液。
3.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i. 将离心管预冷至4℃。
ii. 准备PBS缓冲液,并保持在4℃。
B. 小鼠准备:i. 用无菌技术将小鼠安全固定在手术台上。
ii. 使用无菌器械,剪开腹部皮肤和腹壁,暴露脾脏。
iii. 小心取出脾脏并放入含有PBS缓冲液的离心管中。
C. 细胞分离:i. 使用无菌器械,将脾脏组织切碎至细胞悬浮液状态。
ii. 将细胞悬浮液通过70μm滤网过滤,以去除大块组织残渣。
iii. 向过滤后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83%氯化铵溶液,进行红细胞溶解。
iv. 用PBS缓冲液洗涤淋巴细胞沉淀,重复此步骤2-3次。
D. 细胞计数:i. 取适量的淋巴细胞悬浮液,加入等体积的尝试涂片溶剂进行稀释。
ii. 在尝试涂片上使用布朗管计数室计数淋巴细胞数量。
三、结果根据实验操作所得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
2. 经过红细胞溶解和洗涤步骤后,淋巴细胞沉淀呈现白色悬浮液状态。
3. 在计数室中观察到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如小型、圆形和较大的核。
四、讨论本实验成功地分离出了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并通过计数室观察到了其形态特征。
然而,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考虑和改进:1. 纯度问题:尽管我们成功分离出淋巴细胞,但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细胞类型的污染仍需进一步验证。
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来评估纯度。
2. 细胞活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没有对淋巴细胞进行活力测试。
小鼠脾脏原代细胞

小鼠脾脏原代细胞培养与细胞死活鉴定和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掌握并熟悉无菌操作的要点,并养成无菌操作的习惯3.学习用染色法鉴别细胞死活并进行细胞计数4.学会利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和活细胞进行计数二、实验原理①细胞培养: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被分离出来,然后在体外特殊培养环境中继续存活,并保持其生理、生化特性直接从生物体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尚未分裂、增殖的细胞,称为原代培养细胞。
原代培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续增殖,在数量上大量扩增,这时就成为继代培养细胞。
细胞培养基要满足细胞的生长需要,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细胞培养皿是特殊制造的使细胞可以贴壁。
细胞培养箱常指二氧化碳培养箱。
它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和培养基中的缓冲系统共同作用,保持细胞培养液的酸碱度。
超净台通过将空气进行过滤,为细胞培养的各种操作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环境,使细胞培养免于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②细胞生死状态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在生理技能和性质上主要存在一下差异:I.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地通过;而细胞死后,细胞膜受损,其通透性增加。
基于此,发展出了以台盼蓝、伊红、苯胺黑、赤藓红、甲基蓝以及荧光染料碘化丙啶或溴化乙啶等为染料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染料能使死亡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
II.代谢上的差异:活细胞中新陈代谢作用强,细胞内的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和还原能力。
基于此,发展处了以荧光素二乙酸酯(FDA)、荧光素二丙酸酯、荧光素二丁酸酯或荧光素二苯甲酰酯等酯化的荧光素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酯化的荧光素亲脂性提高,容易被细胞吸收进入,活细胞内的酯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可将酯化的荧光素分解而释放出能发荧光的荧光素,该物质不能自由透过活的细胞膜,积累在细胞内,荧光显微镜下显示有明亮的绿色或黄绿色荧光;而死亡细胞内的酯酶因失去活性,不能分解酯化的荧光素,荧光显微镜下显示不发光。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计数实验报告1. 引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抵御病原体侵袭和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疾病侵害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为了研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我们需要将其从脾脏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计数。
本实验旨在描述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与计数方法。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小鼠脾脏样品•细胞培养基•消化酶•离心管•细胞计数板•显微镜2.2 实验方法2.2.1 小鼠脾脏样品的获取1.选择适龄的小鼠,以确保其脾脏发育成熟。
2.用消毒工具将小鼠颈部暴露,进行脾脏的解剖。
3.将脾脏置于无菌的容器中,迅速将其转移到实验室。
2.2.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1.将小鼠脾脏放置在无菌离心管中,并加入足够的细胞培养基。
2.使用搅拌器或离心机将脾脏组织均匀分散于培养基中。
3.加入消化酶,按照说明书中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化。
4.在消化结束后,用细胞培养基冲洗脾脏组织,以去除余留的消化酶。
2.2.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计数1.取适量的脾脏细胞悬液,加入细胞计数板中。
2.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细胞计数板中的淋巴细胞数量。
3. 实验结果3.1 小鼠脾脏样品的获取从适龄的小鼠身上成功解剖出脾脏,并将其转移到实验室。
3.2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小鼠脾脏细胞成功地被分离并悬浮于培养基中。
3.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计数了细胞计数板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并记录了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 1. 格子1:20个淋巴细胞 2. 格子2:18个淋巴细胞 3. 格子3:22个淋巴细胞 4. 格子4:19个淋巴细胞根据计数结果求平均值,得到平均每格淋巴细胞数目为19.75个。
4. 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成功地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并进行了有效的计数。
通过计数结果,可以推断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在每格约为19.75个左右。
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小鼠脾细胞观察实验报告(共10篇)

小鼠脾细胞观察实验报告(共10篇)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实验原理】1.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
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
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
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
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死、活细胞计数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题目: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死、活细胞计数姓名:余振洋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级生科三班时间:2011/5/26一、【实验目的】1、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初步掌握无菌操作的方法。
2、学习细胞计数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死活细胞鉴别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解剖刀、解剖镊、解剖盘、无菌培养皿、滴管、“L”形针头、Eppendorf 管、塑料培养皿、移液枪、离心机、试管及试管架、血球计数板、显微镜、标记笔、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等2.实验试剂:PBS液、台盼蓝染液,75%酒精、生理盐水3.材料:小白鼠三、【实验原理】1.细胞原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首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散成为单个游离的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和繁殖。
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各个领域。
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以及病毒学等。
2.细胞死活鉴定。
常用细胞死活鉴定方法有台盼蓝法:细胞损伤或死亡时,台盼蓝可穿透变性的细胞膜,与解体的DNA 结合,使其着色呈蓝色。
而活细胞能阻止染料进入细胞内,呈无色。
故可以鉴别死细胞与活细胞。
本次实验即采用此方法。
伊红Y 法:细胞悬液与3倍量的0.15%伊红染液混合,2min后制片镜检,死细胞被染成红色而活细胞呈无色。
3.细胞计数:血球计数板(如图1所示)是一块特制的厚载玻片,载玻片上由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9大格,其中的一大格即为计数室。
小鼠脾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鼠脾脏的解剖学位置和结构。
2. 学习脾脏细胞分离、培养和计数的方法。
3. 掌握细胞染色、观察和计数的技巧。
4. 了解脾脏细胞在免疫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滤血、产生抗体和清除衰老、异常红细胞等功能。
脾脏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是研究免疫学的重要模型。
本实验通过分离小鼠脾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和计数,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以了解脾脏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C57BL/6小鼠。
2. 仪器与试剂: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离心管、离心机、PBS缓冲液、胰蛋白酶、细胞培养基、血球计数板、染色剂、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解剖小鼠:处死小鼠后,打开腹腔,分离脾脏。
2. 脾脏细胞分离:将脾脏组织放入PBS缓冲液中,用解剖剪剪碎组织,加入胰蛋白酶消化酶,37℃消化30分钟。
3. 细胞培养:消化后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加入细胞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进行原代培养。
4. 细胞计数:采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5. 细胞染色:采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活力。
6. 显微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和染色效果。
五、实验结果1. 脾脏细胞分离: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细胞,细胞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密度约为1×10^6个/mL。
2. 细胞培养: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生长良好,呈单层生长,细胞形态正常。
3. 细胞计数:培养细胞密度逐渐增加,生长曲线呈指数增长。
4. 细胞染色:细胞染色效果良好,细胞核染色深,细胞质染色浅,细胞活力较高。
5.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正常,生长旺盛,无明显病变。
六、实验讨论1.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在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2. 本实验成功分离出小鼠脾脏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和计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死活细胞鉴定

生命科学学院Life Science College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姓名:柳伟雄班级:2013级生科一班学号:201300140062 同组者:曾玮璠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5年4月12日姓名:柳伟雄系年级:生科一班2013级同组者:曾玮璠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一、目的和要求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
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
二、原理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
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
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
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
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
姓名:高超学号:2 班级:2013级生科三班
实验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同组者:樊晓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
2,学习细胞消化、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及酸碱度的调节。
3,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
4,学会分辨死活细胞,掌握细胞计数。
二,实验原理:
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用无菌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取出,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内进行培养,使其不断生长、繁殖,人们借以观察细胞生长、繁殖、细胞分化以及细胞衰老等过程的生命现象。
细胞培养的突出优点,一是便于研究各种理化因素对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的影响,二是细胞培养便于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骨架等)、细胞生长及发育过程的观察。
因而是探索和显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技术,但是不可忽略它脱离了生物机体的一些变化。
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得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散成单个游离的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不断地生长及繁殖。
要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2,细胞鉴定与计数:台盘蓝氧化与还原型颜色不同,活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产生较强还原力,染色后呈无色,死细胞染色后呈蓝色。
细胞计数以显微镜计数法进行,即将少量待测样品悬浊液置于特定的具有确定容积的载玻片上(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计数。
三,实验用品:
1,器材:解剖剪、解剖镊、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纱布块、吸管、橡皮头、烧杯、移液枪、注射器、针头、离心管管(上述器具彻底清洗、消毒、烤干、包装好,置于无菌操作台)
倒置相差显微镜、酒精灯、酒精棉球、试管架、解剖板
2,试剂:
PBS缓冲溶液、培养液、台盘蓝
3,材料:小白鼠的脾脏细胞
四,实验步骤:
1,细胞的原代培养(悬浮培养):
1.1断头法处死小鼠,将血放掉洗净,在酒精中浸泡3min消毒。
1.2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将小鼠背朝下放在解剖板上,用镊子
提起腹部皮肤,剪开。
沿开口向两侧斜着剪开,翻起皮肤露出腹腔,即可看到白色的胃。
提起胃,找到后面条状的脾,用弯头镊
子取出脾,将周围的脂肪组织去除。
PBS缓冲液清洗1-2次待用。
1.3在无菌培养皿内加入PBS缓冲液30滴,用L型针头吸取
PBS0.2mL注入小鼠脾脏,用针头在脾脏上戳几个小孔,顺脾脏轻轻刮,从小孔挤出分散的细胞。
1.4将培养皿倾斜,使大块组织充分沉淀,吸取分散的细胞悬液
2mL,1200r/min离心2min。
1.5取塑料培养皿一个,用“枪(1mL)”加入细胞培养液2mL,在
盖上加标记后待用。
用“枪(200μL)”吸取塑料皿中的培养液400μL,加入离心后并弃去上清液的离心管管中,用枪头吹散并混匀细胞,然后吸取200μL接种于上述塑料培养皿中,混匀,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原代细胞观察、死活鉴定及计数
2.1取出培养物,观察培养液的颜色。
然后将培养皿置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见图1)。
2.2取0.5mL细胞悬浊液于试管中,加1-2滴台盘蓝染液混合均匀,染色2min。
2.3将上述染色后的细胞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死活(见图2)
2.4将细胞悬液滴在计数器两边V字形槽内。
细胞悬液依毛细作用扩散到计数区。
在镜下计数。
取中间和四个角上的中等方格,计数每个方格内死活细胞的数量。
(注意: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细胞,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细胞。
)先计数总细胞,再计
数死细胞(蓝色)。
计算细胞死亡率。
五,实验结果:
1.细胞原代培养形态观察
原代培养后的培养皿呈粉红色,未出现异味,未被污染。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聚集生长的细胞,形态不明显。
(图2)
2,细胞计数:
编号 1 2 3 4 5
总数(个) 8 17 18 23 14 活细胞
3 9 9 15 8 (个)
5 8 9 8 6
死细胞
(个)
细胞浓度(个/ml)=5个方格内的细胞总数×5×10000×稀释倍数细胞浓度=80×5×1000×1=4000000(个/ml)
活细胞率=44÷80=55%
六,分析与总结:
1、取小鼠脾时注意保持其完整,注入缓冲液要慢而准且适量,不
要撑破脾脏,保证细胞分散游离出来。
2、培养液PH为7.0~7.4,其中加有酚酞,正常状况细胞生长过
程代谢物使PH下降,培养液的颜色改变呈黄色,因此可通过培养液颜色变化初步判断细胞生长状况。
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膜和核完整,细胞质透明,而细胞质出现较多颗粒状或空泡证明细胞衰老。
除游离期和衰退期外细胞一般贴壁生长。
游离期细胞一般圆形,折光率高,而衰退期细胞皱缩,透明度下降,立体感很差,较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