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高速公路中的关键技术
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有哪些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涉及众多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速公路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一、路基施工技术路基是高速公路的基础,承载着路面和车辆的荷载。
在路基施工中,首先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1、填方路基施工填方施工时,要选择合适的填土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压实性能和稳定性。
填土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0 厘米。
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实机具的类型、压实遍数和压实速度,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同时,要注意填方边坡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
2、挖方路基施工挖方施工时,要根据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如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等。
对于岩石路段,可能需要采用爆破技术,但要严格控制爆破规模和飞石影响。
挖方边坡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修整和防护,常见的防护措施有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
3、软土地基处理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排水固结法、换填法、水泥搅拌桩法、CFG 桩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沉降。
二、路面施工技术路面是高速公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1、沥青路面施工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施工过程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和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确定,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
摊铺时要控制好摊铺温度、速度和厚度,压实应采用合适的压路机组合,按照初压、复压和终压的顺序进行,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等。
混凝土的拌制要保证配合比准确,搅拌均匀。
摊铺时要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高速公路创新技术

高速公路创新技术1. 数字化技术:利用三维建模、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规划和优化。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提高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降低设计成本和时间。
2. 环保技术:引入生态修复、雨水收集与利用、噪音污染控制等环保技术,将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同时,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提高高速公路的环保性能。
3. 建造技术:采用新型混凝土材料和高性能钢结构,提高道路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利用模块化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4. 智能化技术:利用物联网(IoT)、远程监控、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道路状况、车辆流量和气象数据,提高道路运营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5. 新材料技术:研发和采用新型路面材料、高强度紧固件、轻质隔热材料等,提高道路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新材料的应用,降低维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6. 施工设备技术:引进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如自动化施工机械、新能源施工车辆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 安全保障技术:采用智能交通系统、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等安全保障技术,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
通过实时监控交通状况、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8. 节能减排技术:通过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降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持续保护。
9. 隧道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检测监视系统、有效的报警通信系统、高效灭火设施和应急排烟方案等。
在隧道的施工中要设置贯穿隧道的消防给水总管,并且按一定间隔设置消防与通风设备,保证消防管道与隧道内消防设施的可靠连接,以保证消防安全。
10. 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中,全线交通监控是隧道监控的重点。
隧道监控系统包括有交通监控、交通监视与交通控制系统。
浅谈在高速公路中运用的四大技术

浅谈在高速公路中运用的四大技术作者:熊彦章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4年第12期摘要:文章对SDH传输技术、ATM传输技术、IP网络技术、WDM技术的特点以及优缺点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对SDH,ATM,IP,WDM等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比较,指出SDH作为成熟、稳定的光纤传输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将广泛应用于单条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中,但随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路网集中监控的到来,ATM OverSDH无疑是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及其联网技术是首选,而宽带IP(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WDM等)技术将是未来交通专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SDH传输;ATM传输;IP网络技术;WDM技术20世纪90年代网络发展的4大技术是光纤技术、IP 技术、图像编码技术和异步传输模式,目前适应高速公路通信领域的网络技术有SDH,ATM,WDM,IP等技术。
以下我们讲分别对他们技术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叙述通信网络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运用。
一、SDH传输技术SDH 网是在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DH 是异步复接,在任一网络节点上接入接出低速支路信号都要在该节点上进行复接、码变换、码速调整、定时、扰码、解扰码等过程,并且PDH 只规定了电接口,对线路系统和光接口没有统一规定,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跨路段,跨省界联网收费信息网,用PDH 技术是不可能建立的。
随着SDH 技术的引入,传输系统不仅具有提供信号传播的物理过程的功能,而且提供对信号的处理、监控等过程的功能。
SDH 采用同步复接方式和灵活的复用结构,将不同速率的信号插入/ 引出到同步传输模块STM M(STM 的信息结构等级)中进行透明传输。
SDH 由于兼容PDH,具有标准的信息结构等级(STM 1,STM 4,STM 16);网络单元有标准的光接口,可实现多厂家设备互连,可以组成复杂的网络;并具有网络管理和自愈保护能力等优点,被单条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广泛采用。
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提纲:一、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二、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三、建筑专家对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四、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五、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一、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是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应用计算机电子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其具有更高效、更精准、更便捷的特点。
计算机电子技术在高速公路中广泛应用,包括交通控制系统、监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公路服务系统四大板块。
其中交通控制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它包括限速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站系统等。
限速系统可以实现对车速的全程监控和控制,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减少驾驶风险,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协调所有信号灯的运行,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
高速公路收费站系统则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一站式服务,从而大大缩短了车辆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公路服务质量。
二、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道路运行效率:计算机电子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公路间整体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车辆调度和路况监测。
2. 提高交通安全性:计算机电子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错误和过失,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3. 提高服务质量: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的服务,从而满足不同需要和要求的车辆和驾驶员。
然而,高速公路中计算机电子技术仍然存在以下局限性:1. 技术成本高:计算机电子技术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投入研发和制造,所以其成本相对较高,不同档次的公路所需要的技术成本也不相同。
2. 技术保障问题:由于计算机电子技术本身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耐用性要求,其保障难度也较高,并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修服务系统,保障技术的正常运行。
高速公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人工智能技术应运而生,并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
本文旨在探讨高速公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高速公路是机动车辆通行量大、速度快的区域,一旦出现交通状况,很容易造成车流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
而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了解交通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和管理。
比如,车道指引系统、电子导航系统、智能防撞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协作能力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的通畅度。
二、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系统实现了从手动到自动化的跨越,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收费效率和准确性。
自助收费站、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都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代表性应用。
这些系统不仅可以加快通行速度,更能提高路网的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它们也能提供关键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政府相关部门、财务投资者、技术开发商和公众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车辆管理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中之重,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帮助车主及时掌握车辆状况,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辆管理系统中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快速反应各种异常情况,并向驾驶员提示提醒。
举个例子,当监测到车距过近或超速时,系统会通过声音、振动或提醒屏幕等方式予以驾驶员提醒,避免发生危险的事故。
四、智能道路设施管理高速公路上的道路设施管理是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数字化装置让城市交通变得更智能,更加便捷和安全。
例如,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车辆进行监测,及时报道异常事件,协助交警及时处理交通问题;智能道路照明系统能自行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避免路灯过亮或过暗的情况发生,呵护司机和行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拓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的技术与创新

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的技术与创新随着人们对快速、高效、安全交通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技术与创新的应用成为推动交通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将对高速公路设计服务中的技术与创新进行探究,并从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介绍如何应用这些技术和创新来提升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路线规划、设计参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设计师们需要通过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模拟来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现代技术工具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模型和仿真软件等的运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实际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精确的路线规划和设计。
此外,高速公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因素。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将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融合,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存在安全风险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机械化施工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远程监控和无人机技术等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施工速度和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此外,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高速公路施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复合材料和再生材料等的应用可以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
最后,在高速公路管理阶段,技术与创新的应用对于交通流量管理、安全监控和设施维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交通管理系统也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应用。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交通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来改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涉及多种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技术领域。
桥梁设计与建模技术设计阶段是桥梁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先进的设计软件,工程师可以对桥梁进行全面的建模与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桥梁的跨度、荷载、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等。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桥梁的结构、预应力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桥梁的安全性与其地基和基础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桩基础、浅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非常重要。
例如,在软土地区,需采用加固技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土质状况也是基础施工的前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施工材料的选择及应用现代桥梁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不再单一,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等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要求下,需因地制宜选择材料,确保其适用性与经济性。
对于桥梁的上部结构,大量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提高其承载能力,通过混凝土的预应力施工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也是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
例如,近年来逐渐盛行的分段施工法,通过将桥梁施工分为多个阶段,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减少了施工难度和风险。
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如塔吊、爬架、拼装设备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施工质量。
监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测措施可以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采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桥梁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例如沉降、应变、温度等参数,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构件的质量控制也不可忽视,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构件的制作,都应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数字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应用与探索

数字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应用与探索2020年1月10日目录CONTENTS01数字化公路养护02数字化关键技术03应用案例04公司介绍3 01数字化公路养护4政策背景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
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智能化的应用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强国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5行业背景“十二五”末,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7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3.1万公里,桥梁数量达80多万座。
《“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争取到2020年技术状况检测和路面自动化采集覆盖率达100%,科学决策技术运用普及率达80%。
预计公路行业“十三五”养护资金需求超过1.5万亿元的规模。
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营管理市场77.6%96.7%97.6%97.7%97.9%100200300400500600200620102015201620172006年~2017年全国公路养护情况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养护里程(万公里)养护里程占比(%)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620102015201620172006年~2017年全国公路养护投入情况公路养护投入(亿元)公路养护变化趋势注: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交通运输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6国外情况美国性能退化桥梁管理养护案例7面临挑战路桥病害集中暴露期:建成投入使用20~30年后,我国道路桥梁病害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怎么检查?何时维修?如何维修?标准时机方法◆定期检查◆特殊检测◆结构监测◆检查时机◆养护时机◆维修时机◆普通养护◆维修加固◆拆除重建8行业现状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事故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事故2011年7月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事故2012年8月云南新三公路坍塌事故2017年6月超载严重质量不高材料老化突发灾害监管疏漏设计缺陷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管理,缺乏实时性、连续性、全面性的数据。
浅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浅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技术研究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计技术、材料技术、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设计技术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现有道路的交通流量、地质地形条件、道路功能要求等多个因素,确定最佳的改扩建方案。
在设计中,需要运用现代软件工具进行道路规划、交通流模拟、结构分析等工作,确保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根据道路的功能要求,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创新设计,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其次,材料技术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在改扩建工程中,需要选用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的路面材料和桥梁材料,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同时,在设计材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结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施工技术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机械设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和高效的管理方法,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土方开挖、路基填筑和路面铺装等环节,需要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平整度和纵横坡的符合要求。
另外,在桥梁建设和隧道施工中,需要运用先进的钢结构和混凝土工艺,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管理技术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关键技术。
管理技术涉及到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作用。
在管理中,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涉及到设计技术、材料技术、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关键技术的支撑下,才能确保改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升。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建设和管理一条高速公路需要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的支持,特别是在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条件下,更需要高度的关注和保障。
本文将重点介绍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中的关键技术及装备。
路段監管技術山路环境多变,天气条件复杂,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
高速公路的安全监管与警务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监管中广泛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技术采用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覆盖主线和匝道出口等关键部位,确保全程道路实时监控。
视频监控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处理、通讯传输和视频存储上应用十分广泛,有助于实时监视道路、提升警情处理效率和减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
室外可视化技术室外可视化技术通过摄像机的数字化拍摄,配合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管理系统,实现对入口和出口的远程监控、以及居民与旅客对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实时监控。
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山区高速公路路段疏通和防火设备上。
高灵敏度的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对道路的故障和异常进行及时报告以便进行抢修,以及监测山区火灾等灾害情况,及时进行预警。
防爆装备山区高速公路在遇到自然灾害、交通管制、道路维修时要求快速应对,而且海拔高度较大,季节性温差较大,给相关装备的易用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防爆装备的选型上要另外考虑。
防爆手电筒从夜间道路安全角度考虑,防爆手电筒是必不可少的。
防爆手电筒的选型更加强调电路配置,采用LED发光原理,具备长寿命、低功耗、高亮度的优点,并且能够有效防爆、耐火、防滑、不影响视线、不侵入性和易操作等特点。
防爆安全带安全带是司机和乘客出行时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山区公路条件下,为了确保安全带的质量和易用性,需要重点考虑防爆、防晒等特殊要求,保证在极端环境下,安全带的正常使用。
灾害应急装备山区高速公路常常受到天气因素、道路施工等各种灾害威胁,需要紧急处理来保障公路畅通,便于车辆和乘客通过。
高速公路路况全程监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万方数据高速公路路况全程监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作者:高原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交通局交通通信管理处,河北承德,067000刊名:科技风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年,卷(期):2010,""(3)被引用次数:0次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李勃.陈启美.王颖健路况监控图像预警处理算法实现-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2)路况监控图像的识别是交通智能化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在于计算机处理的算法研究.本文提出了路况监控图像预警处理算法的主体设计思想,描述了软件的实现流程,分析了监控隐患对象,提出处理方案,并针对关键算法,描述其原理,包括视角归一、运动检测、跟踪、车辆行人分离、静止物体检测,进而给出了实验图像的处理结果.2.期刊论文安明伟.赵霖.陈启美基于IP融合的路况监控的视频编码选择研究-安防科技2007,""(6)在分析监控图像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各点对图像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不同的编码选择,并给出了监控系统结构和编码流程,测试表明,视频编码选择能够既满足视频需求又节省网络传输资源.3.期刊论文安明伟.赵霖.陈启美.AN Ming-wei.ZHAO Lin.CHEN Qir-mei基于IP融合的路况监控的视频编码选择研究-电视技术2007,31(3)在分析监控图像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各点对图像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不同的编码选择,并给出了监控系统结构和编码流程,测试表明,视频编码选择能够既满足视频需求又节省网络传输资源.4.期刊论文陈震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太阳能应用探讨-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9)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机电项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全国很多高速公路都相继设置了全程监控系统,实现交通事件、事故自动检测报警和24小时录像.在这些监视系统中,沿线都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直埋电缆的供电方式来支持监视设备的运转.2005年11月,河南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段全程监控系统外场摄像机全部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供电,如此大规模地使用太阳能电力实时路况监控系统,不仅在河南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史无前例的,开创了国内大规模太阳能外场供电实施路况监控的先河.这种供电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无需传统繁杂的布线,并且系统无污染、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能源丰富.5.期刊论文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山西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腾飞之路-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11)山西省从首条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已历经12年的历程.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山西省高速公路事业突飞猛进,机电系统也由当初的单路段仅有的半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发展到如今集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视频技术为一体的收费、监控、通信三大机电联网系统,基本构建了SDH光同步数字传输骨干网与MSTP综合业务接入网相结合的通信传输体系,实现了收费数据,监控数据、视频图像与语音的实时传输;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MTC+ETC组合式收费及省中心收费拆分结算;依托高速公路专网,集收费CCTV监控和路况监控于一体,建立了全省模拟+数字IP OVER SDH混合组网的三级视频矩阵联网,为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逐步步入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轨道奠定了基础.6.期刊论文周庆逵.陈钊正.陈启美.Zhou Qingkui.Chen Zhaozheng.Chen Qimei基于视频的路况能见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测量技术2009,32(6)能见度涉及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现有气象能见度仪本身样本卒间受限,且价格十分昂贵而难以沿途布设,不能真实反映路段的能见度及其分布.为此,提出了基于路况监控视频的能见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视频能见度检测的基本原理,给出系统的总体框架,重点研究了能见度检测模块的实现:通过带有距离信息的目标图像块的选取、图像块的匹配、边缘特征的提取,空间亮度对比的计算、曲线拟合得到能见度信息.系统已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宁通、宁常路段试用,系统运行良好,检测结果与人眼观察误差符合国际规定(+10%),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7.期刊论文范跃武.李修忠.白兴盈.程明道.FAN Yue-wu.LI Xiu-zhong.BAI Xing-ying.CHENG Ming-dao探地雷达检测公路结构层裂缝实用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7,24(6)在简要介绍探雷达基本原理及裂缝在雷达剖面上的波组特征基础上,从垂直裂缝数学模型开始,由简单到复杂,按照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现场试验这一流程对探地雷达检测裂缝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由单一均匀介质到多层均匀介质等不同情况下裂缝的波组特征规律和检测裂缝的基本方法.由公路工程探测实践表明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检测应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采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结构层中的垂直裂缝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实践上是切实可行性的.探地雷达检测裂缝时应选取足够小的横向采样点距和适当主频的天线,并采用合理的处理参数对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得到直观、可靠的裂缝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对公路结构层中隐含的裂缝进行准确定位,为高速公路路况监控和养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8.学位论文刘峰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及应急处置协同工作平台的研究2006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通车里程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如何使高速公路的运行更加安全畅通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高速公路全要素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高速公路全要素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高速公路全要素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全要素数据采集技术:通过激光扫描、摄像机等设备对现场进行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获取各种建筑要素的准确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
2. 全要素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图像处理、点云配准、数据分割等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道路、隧道、桥梁等要素,并进行建模和分类。
3. 全要素数据传输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或专用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远程处理。
4. 全要素智能建模技术: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高速公路的数字化模型,
包括道路线型、平齐度、横断面和纵断面等。
5. 全要素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将数字化模型与实际场景进行融合,通过可视
化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确认。
6. 全要素智能施工技术:利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无人机等技术进行智能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工程应用方面,全要素智能建造技术可以应用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例如道路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和施工、土方工程等。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要素集成化,提高设计和施工的精度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全要素智能建造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公路养护和维修工作,通过对现有公路的全要素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公路养护的精准化和预测性,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电子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依然采用半自动的收费形式,车辆驾驶员需将车停下后再交卡,然后进行银行卡或现金交易。在整个收费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操作,这种方式不但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并且还会对交通顺畅造成阻碍。而通过应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可将收费过程大大简化,例如,驾驶员无需停车,监控器便可扫描其驾车信息,并向计算机后台传送,计算机则会将驾驶员事先绑定好的银行卡中的相应金额扣除掉,这样一来,就会大大节省时间,充分促进公路运行效率的提高。
3.2通信系统
设置高速公路的通信系统也是一个多媒体传输系统,要实现长距离的信息传输,满足高速公路的管理和运营,形成一种多业务接入,覆盖整个高速公路的IP专网。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的设置需要融合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的通信,其中主要涉及光纤数字传输、综合业务传输、语音交换系统等。这种高速公路上的通信系统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通过提供语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了解公路的实际运营状况,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手段。
3计算机电子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3.1收费系统
将基于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模式中,能够有效实现路段内的一票到底和分路段收费。通过模拟高速公路收费网站,根据高速公路收费的需求,对高速公路的各运营机构按照不同路段收费,其中主要使用电子卡的收费方式,计算机实现自动收费,地面上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可以实现无人管理、自动收费的效果。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数据,所有通过高速公路的车辆只需要利用一张IC卡就可以在任意一条公路上畅通无阻,充分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率。这需要将最初收集到的一些数据输送到结算中心,对车量的车型和路段分段计算,然后存入结算中心的数据库。
2高速公路计算机电子技术
2.1 4G技术
高速公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论文

浅谈高速公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摘要:文章探讨了高速公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及关键技术,依托临沂至连云港高速公路(江苏段)项目从系统结构及功能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为今后今后高速公路智能全程监控做了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智能;关键技术;监控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临沂至连云港高速公路(江苏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长深(长春—深圳)高速公路g25 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约51km,与沿海高速公路g15相交于城南枢纽,设特长高架桥(约12.6km)1 座,终点接宁连高速公路北段。
全线设匝道收费站5处、省界主线收费站1 处、服务区1 处、管理中心与汾灌高速公路合设。
2系统结构及功能本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采用监控中心+外场监控设备二级扁平化管理模式。
建议增加本项目监控系统图。
2.1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设有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系统,视频监视和综合控制台设备以及不间断电源。
通过运行交通及气象参数的自动检测、全程视频监视、交通事故检测及报警、智能巡检及报警联动、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系统、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手段的有效结合,监控中心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速公路各类事件,保证国家高速公路交通正常运行。
并与相邻路网监控中心协调控制,向上一级监控中心传输监控数据和图像,并接受其调度控制,实现联网监控功能。
2.2 监控外场设备布设方案及特点监控外场设备的布设方案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的重点,本路沿线设微波车检器16 套、能见度检测仪4 套、摄像机118 套、门式可变情报板4 套、信息发布屏8 套、液晶拼接屏1 套、太阳能供电设备21 套、各站点收费车道设备等。
如何有效地实现外场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是智能全程监控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普遍存在只监视不控制的状况,无法实现监控设备之间的有效联动。
本路全程监控外场设备的布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a)合理设置外场设备位置,从而实现摄像机对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设备的实时监视,完成信息反馈控制;b)合理设置预置点与能见度检测仪、从而实现车检器构成事件检测联动系统。
交通大数据在智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交通大数据在智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场景已不限于单一的数字信息处理,而是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便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
同时,随着信息化云计算技术的深化,更是使大数据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全方位改变着社会运转的逻辑和实践。
其中,在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中,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高速公路不断迈向智能化、信息化。
关键词:交通大数据应用;智能高速公路1 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一种融合了汽车、电子、网络、信息等多个产业的新型技术。
智能网联技术将高速公路的一系列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交换,并反馈给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从操作层面提高驾驶行为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实现车路互联、车路协同,为自动驾驶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职称。
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网联技术的相关准入规则也在不断完善,产业化市场化加快进行。
未来,智能网联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将集中在高速领域,与常规道路交通相比,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相对封闭,将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中,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具有极大价值。
2 智能网联技术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2.1 发展阶段C-V2X,是一种全球统一标准的基于3GPP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其标准化完善经历了初创期、成熟期和深化期等3个发展阶段。
(1)初创期由中国企业提出并主导的LTE-V2X技术,采用LTE蜂窝网和涵盖LTE-D2D点对点的PC5接口作为接口,利用PC5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车之间的通信,工作频段为5905~5925MHz,利用Uu模式通讯,工作频段为运营商蜂窝网络。
LTE-V2X技术使汽车在行驶中可靠性强、时间延迟小、传输功率高,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人与人之间的通讯互通。
(2)成熟期在这一阶段,LTE技术逐渐走向完善,部分V2X技术在可以做到实现增强(LTE-e V2X),对应LTE release 15版本。
浅谈智慧公路 建设智慧路网

浅谈智慧公路建设智慧路网智慧公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公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安全监控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公路交通系统。
建设智慧路网是当前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本文将就智慧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慧公路建设的重要性1.1 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智慧公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控制、智能导航等方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1.2 改善交通环境智慧公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尾气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交通环境。
1.3 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智慧公路可以实现车辆违章监测、紧急救援等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安全隐患,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二、智慧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2.1 国内外智慧公路建设情况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建设智慧公路,如中国的智慧交通试点城市、美国的智慧高速公路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 技术支撑和政策引导智慧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智慧路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2.3 公众认知和接受度公众对智慧公路的认知和接受度逐渐提升,对智慧路网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三、智慧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3.1 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智慧公路建设的基础,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用于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
3.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公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提升了公路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3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是智慧公路建设的新兴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功能,为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四、智慧公路建设的应用前景4.1 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公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实时监测、智能导航等功能,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
4.2 智慧车辆互联智慧公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的信息互联,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
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涉及的内容及关键技术。

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涉及的内容及关键
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议题。
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路网信息、路况监测、交通管理、服务信息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具备以下关键技术:
1.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公路信息的空间叠加、动态管理和智能分析,提高公路运营的效率和安全。
2. 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公路信息可以存储在云端,方便实现多端设备同步查看、共享和分析,提升公路管理的效率。
3. 大数据技术: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需要海量的公路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高效处理和分析,为公路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4. 物联网技术:路况监测和交通管理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设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数据采集,提高公路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5. 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实现公路监测和安全事故预警等功能,提高公路运营的智能化水平。
综上所述,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需要涉及多个内容和技术,只有整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公路管理的高效、智能和安全。
BIM+GIS在高速公路智慧建造中的关键技术

BIM+GIS在高速公路智慧建造中的关键技术摘要:BIM技术因其自身的协同性、可模拟性以及可视化优势,能够补足传统项目管理存在的短板,成为新一代项目管理模式。
本文将运用BIM技术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达到项目管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更易维、更安全、更节能、更畅通的高速公路。
关键词:GIS,BIM技术,智能化管理,高速公路一、 BI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价值BIM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行业内看作一次新变革。
BIM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而且它的数据库是实时更新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扩充。
BIM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项目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因此,通过 BIM 所建立的三维数据模型,可以在施工管理中避免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这样让公路项目建设中整体管理有着明显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因为外部因素而导致的各种风险。
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如图所示:将前端的多种设备接入分布式智能控制器,控制器将数据通过工业级物联网基站传输到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进行BIM建模,实现项目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二、BIM技术在工程中的研究价值如下:推动项目的进度与创新。
传统的施工图纸在设计阶段通常以CAD二维图纸的形式呈现,具体道路结构以及工程量的统计在复核、校审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在整个施工图交底后,施工人员才能依照图纸施工,遇到需要修改图纸的地方,由施工方将问题告知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向设计院提出施工图纸的修改意见,这就会影响项目施工的进度,基于BIM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在项目的初期,项目多方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为项目出谋划策。
加快进度的同时还能碰撞出新的创新点。
三、BIM+GIS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融合问题BIM应贯穿于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它是一个数字化的管理和协作过程。
GIS记录各种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环境信息,实现空间分析、对地理资源的监控和合理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字高速公路中的关键技术袁功青(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数字高速公路的含义,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S技术在数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通过对数字高速公路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数字高速公路的实现从技术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字:高速公路;数字化;虚拟现实;3S技术1引言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规划和管理越来越重要,但是过去高速公路信息多数是二维的,对于交通景观停留在效果图的制作上,而高速公路的许多管理数据如各路段的车流量、路况等都是相对孤立的,如何建立高速公路数字模型,并将高速公路的信息进行集成。
建立数字高速公路信息平台软件整体框架,使之服务于高速公路乃至交通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数字高速公路,并不是指互联网,“数字高速公路”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手段之一。
是对真实高速公路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综合运用计算机数字化手段(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数字采集和处理,具有高速公路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信息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优化决策的强大功能,用于重大决策的效果预演和对未来发展预测的技术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高速公路的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信息,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高速公路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高速公路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二维对高速公路的描述,即“虚拟高速公路”。
即用数字的方法将高速公路的空间信息、公路上的车辆情况及整个公路环境的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人限度地为人类的交通极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并利用它作为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2数字高速公路概述数字化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他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如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数字高速公路就是一个用数字表达的高速公路的各种信息综合信息平台。
数字高速公路涉及到数字化技术、数据构模、决策支持到虚拟现实、信息网络与监控系统等多个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建立高速公路数字模型,并将高速公路的信息进行集成。
建立数字高速公路信息平台软件整体框架,使之服务于高速公路乃至交通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数字高速公路”是数字地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手段之一。
它是对真实高速公路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手段、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对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数字采集和处理,并具有高速公路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信息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优化决策的强人功能。
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高速公路的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信息,并使人们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高速公路的信息。
由于数字高速公路是嵌入了海量地理数据,需实现多分辨率、三维对高速公路的描述,也称为“虚拟高速公路”,也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高速公路的空间信息、公路上的车辆情况及整个公路环境的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
利用它作为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3 数字高速公路中的关键技术3.1 虚拟现实技术数字高速公路的一个显著的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观察自然,欣赏景观,了解实体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近儿年,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很快。
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是一种面向、面向对象的二维造型语言,而且它是一种解释性语言。
它不仅支持数据和过程的二维表示,而且能使用户走进视听效果逼真的虚拟世界,从而实现数字高速公路的数字化表示。
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整合图像、声音、动画等,将三维的现实环境进行模拟,再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并可选择任一角度,观看任一范围内的场景。
止是由于对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对超越现实的虚拟性的追求,以及个人能够沉浸其中,超越其上进出白如交互作用的多维信息系统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交通建设中的发展与应用。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在欧美、台湾等地区广泛使用,由于在高速公路地域涉及范围太广,二维数据模型需求量太大,这就使得二维建模与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太大,生成的模型很难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大大降低了模型的三维表现效果,同时,作周期太长,软硬件投资太大。
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当前最新的二维建模技术,实现对高速公路的二维模型的快速建立实现直观、可行的可视化辅助手段,势在必行。
3.1.1 VRML简介VRML定义了一种包含二维图像和多媒体的文件格式,从概念上讲,第一个VRML文件者是一个包含可以通过不同机制进行改变的声音对象的基于时间的三维空间。
每个VRML 文件都应该具备以上特点隐式创建一个包括文件中定义的所有物体的二维空间显式定义和包括一系列的二维和多媒体对象,创建到其他文件或项目的超级连接能够定义对象行为,内联其它VRML文件等。
VRML是一个三维造型和渲染的图形描述性语言,它把一个“虚拟世界”看作一个“场景”,而场景中的一切看作“对象”也就只是“结点”,对每一个对像的描述就构成了WRL 文件;VRML的图形渲染是“实时”的;VRML是面向网络的,它是为网络而生的,并随网络而发展的,它的巧妙之处在于避免了在网上传输无限容量的一帧帧视频图像,而传输的是有限容量的WRL文件,即只传送描述场景的模型,而把动画帧的生成放在本地。
3.1.2 VRML交互技术VRML本身并不具各与外部交互的能力,它必须和其它语言相结合才能构造出具备交互能力的三维场景。
尽管VRML组织决定VRML2.0不需要任何特殊语言,这个决定部分是基于避免“语言战争”的愿望,而且基于这样的决心没有一种语言能够满足组织的所有要求。
但是由于Java与网络的有力和紧密的统一性,Java被大多数严肃VRML的开发商采用。
VRML2.0可以通过扩展其执行模式进入Java世界,即活动行为通过一个特殊节点来连接VRML世界和Java世界这个节点称为Script节点。
Script节点可以像其它的VRML2.0节点一样旋转在场景等级中的任何地方;可以用DEF命名它;可以从它那里移走事件,也可以把事件传给它。
但是Script节点的字段是由用户延伸的到达这些字段的字段会自动移到和Script节点相关程序中。
3.1.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通过高速公路可视化,利用现有航空遥感资料和地形资料,以现有航空遥感资料与地形资料为基础,实现二维模型的快速建立与纹理提取以二维模型为基础,利用二维可视化技术来表现高速公路景观风貌对己建立的二维模型进行统一管理,结合数字摄影测量领域、三维建模和海量数据漫游的技术,完成高速公路的可视化。
利用矢量地形图生成了该地区的现状多层二维模型,根据要求,在相应的三维软件中将上述现状高层模型与多层二维模型结合到一起,共同构成二维模型。
通过相应的三维GIS软件将已经生成的地区的三维模型管理起来并对之进行相应的三维GIS管理与查询调用除了实现三维可视化外,同时将最终结果以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方式存储。
充分利用现有的航空遥感资料和地形资料,方便高速公路基础二维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更新高速公路现状二维模型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高速公路航空遥感资料与矢量地形资料,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数据处理,快速采集生成高速公路三维模型。
同时,利用高速公路航空遥感资料更新快速的特点,实现对高速公路基础三维数据的快速更新。
能够实现多源三维数据的融合该方案可以同时兼容当前主流的三维数据格式,如:Max、Viz、3ds、3d、Wrl、3dv、Dxf等。
其数据开放,易于普及推广,其中最终成果采用Avi、Scm、Mov、Wrl等常用多媒体或Internet虚拟现实格式,几乎支持当前所有土流配置计算机,非常易于普及推广。
3.2 3S技术近年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 等高科技的出现,使得道路交通将要和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将给人们的交通生活提供更方便、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作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子系统,也可以独白成为系统,应用到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管理等方面,使得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作业简单化、实用化和合理地进行决策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其精度高、全大候的优势,迅速进入交通领域,在道路一程、汽车导航、汽车定位和交通管理几作中得到了“泛的应用。
3S技术也是数字高速公路的关键技术之一。
3.2.1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的发展始于60年代,是计算机同步发展的结果。
今大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辅助设计软件。
在图象处理上比上述两类软件更加全面,即地理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事物对象具有空间地理特征,也具有统计信息特征。
在数字高速公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
通过GIS-T技术应用,数字高速公路实现交通信息管理,成为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基于公路数据库基础上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的研究是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它不仅能够适应各种层次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已有公路现状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通过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丰富的图表显示,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电子化。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起来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是以与道路交通关联的各类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卜,实现对道路地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检索、处理和综合分析,以满足用户需要的计算机系统。
GIS-T处理的数据主要是道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包括图形数据(与位置有关的坐标系中点、线、面的基本图形数据)、选择性数据(构造图形时,要求的线幅、线类型、颜色等数据)、图形空间的关联数据(空间实体的拓扑结构数据)。
属性数据是与空间位置无关的,对图形空间实体予以描述和说明的数据。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的主要功能和作用:(1)基本功能可以编辑、制图和测量图层。
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和删除点、线、面或改变它们的属性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地图,分层输出多种地图,如交通规划图、道路图等,可以显示地理要素、技术数据,并可以放大或缩小测量功能用于测量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或某个指定区域的面积。
(2)叠加功能可以将两幅以上的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地图要素和属性,包括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性特征;统计叠加是为了统计一种要素在另一种要素中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