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算起,至今已有9个年头。
《决定》共分六大部分,40条。
其中第三大部分标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江苏省省级实验区启动,苏州也在同年进入新课改实验。
整体进入。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新课程:走向均衡☐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主要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类;根据儿童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2、新课程:走向综合☐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
新课改在课程综合方面采取了三种做法: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如增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新课程:加强选择性☐具体表现在:①区域和学校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③教师可以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和方式做出选择☐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承担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新课程的功能目标☐1、新的知识观使课程目标走出了知识与技能取向☐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2、新的学生观使课程的根本目标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3、新的课程观使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惟一的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新课标
新课标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既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已历经了八次。
八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分别是:(1)增加新内容;(2)减少重复内容;(3)调整课程结构;(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7)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第八次课程改革在保持原有各项改革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
(2)减少重复内容。
课程内容的重复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妨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需要将同一知识点不同载体,不同学科中的内容适当地组合、整合,减少相同内容的重复。
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就可以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试验,将汉字、词汇、句子、段落等内容按单元或整册书编排。
(3)调整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结构,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将某一学科内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几部分,形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
课程结构的调整应坚持由“点”到“面”的原则,即先调整好主干课程,再扩大选修课范围,最后做好必修课的整合。
(4)统一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内容标准,简称“课标”,是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而规定的某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
制订课程内容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反映课程的基本理念,符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5)整体设计并逐步推行“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是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它既可以解决因课程多样性带来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6)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同时还是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性反馈。
(7)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2第八次课程改革
3、实践课程观 不是间接经验的封闭的活动系统,而是开放的探究、 体验、交往、活动,把知识学习和学生的经验、实践性 学习结合起来。
(二)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增强课程对学生 的适应性
1、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 2、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关系中的人 3、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4、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10
(三)追求并实现全面的课程价值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究竟什么知识才有力量。答案:只有创新价值的知 识和技术才是有力量的,我们传授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有 价值吗?
6
在双基落实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以下5个方面的基 本素养:
健全的价值观 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 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善于与他人共同生活
7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理论准备
1、国际比较研究: 2、历史研究与现状调查: 3、充分认识新一轮课改的现实意义:
(二)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路
1996年筹划,99年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2001年9月开始试点,05年全面展开。
理论先导,先试点、后推广、先立后破。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点 课本35 页六点
(七)评价项目多元与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 体系
16
谢谢!
17
11
科学课程标准:了解人体各系统生理保健知识,形成 健康的生活模式,提高戒除不良嗜好和远离毒品的自觉 性。
历史课程标准: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 粮票、油票、副食本等,以及现代报刊上的各种广告资 料,感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课程标准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陈述,强调过程及情 意体验,数学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运算过程。数学学习与 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来学数学,通过学数学来理解生 活,这样的数学学习还会枯燥吗?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解读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 区投入不平衡。
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 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 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 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 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和社会各部门的协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 不够、课程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 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
第二次(1953-1957)4年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 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 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 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 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 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第八次(2001—至今)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 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 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 第五次 (1977-1985)8年
•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 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 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 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 第六次 (1986-1991)5年
•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 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 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 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 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 的空间。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共66页
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图盛有水的量筒中(单位 为毫升),根据水面升高的位置来判别它的物质种类。
(1)这种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实际体积、计算密度,从而 进行鉴别的思路是否正确?
(2)该同学能否鉴别出该金属块的合金种类?为什么? (提示:计算它的体积)
品 种
材 料
长 度
面 积
/cm /mm2
A 铜 10 0.5
B 铜 10 1.0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0
F 铜 30 0.5
G 铁 20 0.5
H 铝 30 1.5
知识要求:金属丝受的拉力太大会被拉断。
探究能力:1.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的过程 2.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所需的器材 3.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能力要求
与价值观
Y 过程与
方法
1 2
X 知识与技能
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 (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规划
用作图象的 方法不具有
可操作性
Z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Y 过程与
方法
1
2 3
X 知识与技能
题目内容的三项平面坐标
题号 5 4 3 2 1
题号 5 4 3 2 1
题号 5 4 3 2 1
●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适可而止 ●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提倡(联系实际表述) ●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 ----○不过分 ●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某些题引入) ●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不过分 ●需要表达的水平 ----------○适合初中水平 ●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 --------○提倡新情境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本次课程改革还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把中国中小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所谓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评价等.不过,我认为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继承与发展,提"重建"有点过于激进,有可能被执行者错误地理解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改革制度".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这"五性特征",至于具体的体现方法,在本书以后章节中将给予详细介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虽然比较动听,但如果把它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示下进行"等,那将是中国学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绍:"我的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当我听到这类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难道要把一个自然人转变化社会人的教育,却能够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锁在"全封闭"的校园里吗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6项具体目标.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当代课程改革1.课程管理(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基本模式是:——国家课程.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虽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各不相同,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共同完成的.(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现在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走向完全的绝对的多样化,以多样化取代统一性,而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应这样来理解教材多样化:其一,不同学科的教材,要从本学科性质,特点出发,实现多样化.其二,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其三,多样化不等于数量化.本质在于特点,在于层次,在于质量,在于选择,在于效益.(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2.课程结构(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3.课程内容(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指"任何在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为人口中特定类型的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编辑本段]前七次课程改革简述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第七次1992-2000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扩展阅读:。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简介(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
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
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请简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素养。
高中新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应占重要地位,并有适当的比例,为大学和高一级专业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自发探索”向“自主探索”过渡,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和理论,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新课程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到我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公民科学素质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反映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成果。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师生双方都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提高。
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新课程要特别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高中新课程应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基础,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加强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的落实程度,将作为衡量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获得必要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改革是这次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改革前后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语文课程功能的定位语文课程具有多重概念。
一是育人的功能,二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概念,三是汲取民族文化,了解多样文化的概念。
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课程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做人。
就课程的特点来看,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
语文课程要关注表达的形式,也要关注表达的内容;不能只关心表达形式,也不能抛开表达形式去大谈表达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也要关注表达内容方面。
在语文课程定位方面,还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就是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这是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调整和整合的结果和需要,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
“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既包含了在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对人才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2.语文课程的目标结构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则应该使本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了。
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3.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规划课程的时候,我们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重读书、重体验、重积累,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改革时间
第一次 1949-1952
第二次 1953-1957
第三次 1958-1965
第四次 1966-1976
相关举措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 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 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 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001年底成立包括化学在内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重双基阶段五十年代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六七十年代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八十年代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九十年代价值取向着手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文革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入手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国家十地方模式阶段19851999国家十地方十学校模式阶段1999年至今从课程权力主体这个角度来进行审视学者看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新课程面临哪些问题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 历了一场灾难。
3.第一到 第四次 主要举措
改革时间 第五次
第六次 1981-1985
第七次 1986-2000
相关举措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 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价值取向 入手 “文革”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应试而教育、
为专业而教育、 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
新课标解读
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标标准,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建国以来,我们历经了八次课改,但是,唯有这第八次课改力度之大,理念之新。
这次课改也已历经了12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才成绩,也来涌现了好多的经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也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改革初期所希望的能够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的愿望至今没有实现。
不为夸张地说:我们亿万儿童只有六一节那天快乐,其它的364天都不怎么快乐。
真希望经过不断地课程改革切实减轻我们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使我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今天,非常荣幸,杨校长给我机会和大家谈一谈,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怎么样在这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来继续改革我们语文教学的问题。
其实,就是起一个传递的作用,把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崔峦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传达给大家。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叫做: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标标准,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在这个题目下讲三个问题: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
一、四个坚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是黄色的封皮,01年的版本是“蓝皮书”,这个是“黄皮书”。
那么11版的课程标准在01版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坚持了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1、坚持了原课标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在座的老师们都清楚,我们01版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
这四个课程理念在这一版的课程标准都坚持了。
那么第一个理念就是……(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这个课程标准不仅坚持了,而且在对语文素养这个概念讲的更清楚了。
如果有人问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那么就可以几句课程标准里面讲的我们来回答。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包括我们以往强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但是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我们语文教学就是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不仅如此,本次课程改革还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把中国中小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所谓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评价等.不过,我认为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继承与发展,提"重建"有点过于激进,有可能被执行者错误地理解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改革制度".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这"五性特征",至于具体的体现方法,在本书以后章节中将给予详细介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虽然比较动听,但如果把它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示下进行"等,那将是中国学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绍:"我的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当我听到这类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难道要把一个自然人转变化社会人的教育,却能够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锁在"全封闭"的校园里吗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6项具体目标.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当代课程改革1.课程管理(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基本模式是:——国家课程.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虽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各不相同,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共同完成的.(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现在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走向完全的绝对的多样化,以多样化取代统一性,而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应这样来理解教材多样化:其一,不同学科的教材,要从本学科性质,特点出发,实现多样化.其二,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其三,多样化不等于数量化.本质在于特点,在于层次,在于质量,在于选择,在于效益.(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2.课程结构(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3.课程内容(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指"任何在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为人口中特定类型的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编辑本段]前七次课程改革简述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第七次1992-2000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