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加 , 20 于 0 6年 2月 达到 857亿 美元 , 3 总体规模 位居 全球第 而且在 当年年底 突破万亿 元大关 , 2 0 到 0 7年底 , 国的 中
一实 , 这种情况下 , 中国货币 政策 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 ( ) 二 资本流人因素影响
此基础上提 出合理化建议 , 以维护 q国货 币政策 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 - 促进 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
关键词 : 币政策 ; 货 外汇 占款 ; 资本流入 ; 出口 净
中图 分 类 号 :8 2 F2 . 0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6 3 2 1 (0 8 1 — 0 10 17 — 9 X 2 0 )5 0 7 — 2
年 5月 的四川 汶川地震 , 已经在很 大程 度上 引起 了部 分产 品 的供应 紧张 ,这不 可避 免地 会加剧通货膨胀 ,0 8年上半年 20
二、 影响 中国 货币政 策效 果 的因 素分析
( ) 汇 占款 的 影 响 一 外 1 . 外汇储备与外汇 占款 的现状
自 19 9 4年外汇体制 改革 以来 ,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
由于 中国的人 民币汇率是有 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 , 浮动 且 的区 间较 小 , 而且人 民币 的购 买力 被严重 低估 , 这在 短期 内 就形成 了一个套 利空 间 , 由于存在 资本逐 利 的法则 , 不可 避 免地会出现外资涌人 , 这在很 大程度上会影 响中 国的货 币政
策 的 独 立性 。
日, 存款准备金率 已上调至 1.%, 7 5 目的就是 为了抑制 日益严 峻的经济形势。 此外 ,0 8年年初 以来 ,P 指数居 高不下 , 20 CI 更加给 中国 的宏观调 控带来 巨大 困难 ; 而且 , 国际上 由于受美 国次贷危 机的影 响 , 元不断 贬值 , 美 这给 中国 的外汇储 备造成 巨大 压 力, 因为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 中, 美元 的比例接近 7 %, 0 有数

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对经济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的定义开始,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 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制定并实施的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调节货币资金市场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的一种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需要和财政政策一起协调,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因素,以保证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1. 经济状况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基于当前的经济状况和经济走势的预期,这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前提。

经济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指数等都是衡量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

当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货币政策将更注重扩大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和提高信贷投放以刺激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货币政策将更注重紧缩货币、提高利率和抑制信贷投放以控制通胀风险。

2.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也是影响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市场需求、大宗商品价格、汇率等。

国际经济环境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出口型国家特别是出口主导型国家,其货币政策会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时,出口将减少,经济增长将放缓,货币政策因此需放松。

(2)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生产和消费成本的重要因素。

当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将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可能加剧,货币政策需收紧。

(3)汇率:汇率对货币政策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汇率变动较大时,会引起跨境投机和流动性变化,而货币政策则需要通过调整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应对。

3. 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一样,政治环境也是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一)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货币银行学专业的毕业生,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现状,深入分析其调控特点和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我国货币政策旨在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货币的稳定价值、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随着时代背景、经济周期和市场结构的演变,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采用“利率中立”的调控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稳健、中性、适度”的调控原则,即货币政策既要避免过度宽松,也要避免过度收紧,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稳健中性。

我国货币政策强调保持稳健中性,既要抑制通货膨胀,也不能让经济出现不必要的萎缩。

2.灵活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变化时,会根据需求进行适时和灵活的调整。

3.多元化。

我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控、监管手段等。

在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时,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4.逐步开放。

我国货币政策逐步放开对外开放,加入国际货币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和监管合作等。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在经济增长需要的时候,货币政策应该采取货币宽松策略。

当经济发展过快,出现通胀等问题时,货币政策应该采取相应的货币紧缩政策。

2.金融市场。

运用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货币供给、流动性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

3.国际经济形势。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十分敏感。

国际贸易、外汇市场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

4.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在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货币政策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灵活性、稳健中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货币政策报告: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报告: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报告: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导语: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

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两个核心要素,它们对经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展开对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1.1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增加对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当货币供给过度增加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1.2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扩大。

然而,过度增加货币供给可能引发经济泡沫,造成经济不稳定。

二、市场利率对经济的影响2.1 市场利率与借贷成本市场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借贷成本。

较高的市场利率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降低了其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2 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市场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调节市场利率,央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进而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经济进行调控。

三、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互动关系3.1 货币供给调控市场利率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可以影响市场利率,调节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达到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

3.2 市场利率反馈货币供给市场利率的变动也反馈到货币供给侧,尤其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通常会根据市场利率的情况来调整货币供给的力度。

四、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影响4.1 基准利率调整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即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贷款货币准备金利率,来改变市场利率,进而影响货币供给。

4.2 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余额和货币供给,进而调控市场利率。

五、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5.1 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是影响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的重要因素。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要 的作 用 。 因此 , 区域 经济 发 展 , 观 金融 成 长 与运 行 效 率 , 微
国 内生 产 总 值 第一 产 业 第 一产 业 二
l o. o O l 0. o O l . 76 l 5 6. 462 . 458 .
第三 产业
3 . 62 3 . 77
企 业 和 居 民投 资 消 费 行 为 将 成 为 解 释 我 国 货 币政 策 效 果 影
0 引 言
町 以看 出 货 币政 策 对 不 同 的行 业 有 不 同 的 影 响 。 以 我 国 产 所
在 市场 经济 条 件 下 ,货 币 政 策 的传 导 是 中 央银 行 、金融
业 结 构 的 变 动 是 影 响货 币政 策 效 果 的一 个 不 可 忽 视 的 因素 。
表 1 我 国产 业 结 构 变 动
第2 3卷 第 6 期
21 0 0年 1 2月
濮 阳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 n lo u a g Vo a in la d T c n c lC l g o r a fP y n c t a n e h ia ol e o e
V0 . 3 No. 12 6
487 . 4 6 8. 4 6 8.
4 0 0. 4 1 0. 4 1 0.
( 数据 来 源 : 中国 统 计 年 鉴 一20 ) 0 8
1 2 市 场 化 程度 .
市 场 化 程 度 是 指 市 场 对 于 资 源 配 置 到 底 能 起 多 大 作
用 。完 全 竞 争 的 市 场 , 市 场 化 程 度 为 10 , 即 0 % 但 现 实 中是 不 存 在 的 , 济 资源 不 可 能 完 全 由市 场 配 置 。改 革开放 以来 , 经 随着 对 外 开 放 程 度 的 不 断 深 入 ,我 国在 经 济 体 制 、市 场 观念 和管 理 理 念 上 也 逐 步 与 国 际社 会 接轨 。近 几 年市 场 化 程 度稳 步 提 高 , 别 是 2 0 年 中 国加 入 WT 特 01 O后 , 贸易 环 境 得 到 了较

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_货币银行学_[共2页]

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_货币银行学_[共2页]

89第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需求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就说明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供给方面。

据此,弗里德曼提出了以反对通货膨胀、稳定货币供给为主要内容的货币政策主张。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银行工作者在理论界对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多年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个经典的“8∶1”经验式。

其具体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

其值可表示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货币量(现金)如果按这个公式计算的值为8,则说明货币流通正常,否则,说明货币供给超过了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应该说,“8∶1”公式提出的虽是单一比例,即现金流通量与零售商品总额间的比例关系,但却反映着商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本质联系。

实际验证的结果,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货币流通比较正常,这个比值在这几年间均稍高于8;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极度紧张,这个比值一度降到5以下;1963年以后,经济迅速恢复,这个比值恢复到8;十年动乱期间,市场供应一直紧张,这个比值明显低于8;1976年后经济开始好转,这个比值很快接近8。

改革开放后,“8∶1”公式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

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的货币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经济货币化进程、价格改革基本完成,金融市场从无到有、规模逐渐壮大、运营日益复杂。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货币需求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更适合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来分析,除了收入、财富等规模变量外,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水平等机会成本变量也成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一)收入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收入都是决定我国货币需求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从宏观视角看,收入的替代指标是总产出。

从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可知,国民总产出即为国民总收入,因此,伴随着产出的逐年增加,我国对交易性货币的需求也必然不断增加。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而影响信贷供 给并进一步影响投 资和 消费需求 的货币政 策传 导机制。
3 微观 主体理性预期
2 世纪7 年代 中期 以来 ,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 卢卡 0 0 .
斯 为 代 表 的 理 性 预 期 学 派提 出 了 一种 以理 性 预 期 为 假 说 的基
[] 1 。利率工 具是重要 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可 以通过
则 是 以市 场 的不 完 善 或 存 在 缺 陷 为 前 提 。
市 场 业 务 、再 贴 现 政 策 和 法 定 准 备金 制 度 , 即所 谓 的 货 币政 策 的 三 大 法 宝 。 () 择 性 的 调 控 工 具 , 又 称 为 质 量 性 控 制 2选
信贷渠道是指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与债 权和股票 的不 可完
斯 的I—L 模型的利率理论指当实行扩张性的货 币政策时 , s M 由于货 币供应量 的增加导致利率 的降低 ,资本成本 的降低 , 从而投资相应 的增加 ,促使产 出和总需求 的增加 ,最终导致 国民收入 的增加 。此外还包括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 ,预期渠 道强调人们对利率所得和通货膨胀变化的预期 ,从而使得货 币政策 的实施 效果减 小 。利 率是货 币渠道 传 导中的 关键因
信息 ,以达到使预期与经济变化趋势相一致的 目的 。”典型
政策最 终 目标 的过程 ,其 与货 币政 策 目标一起决 定着货 币政
■■■ 。、 ■■● 6 ●■■ ■查 垒 墨(7 ■ 一 4
PO PU LAR
金 融 檬 U 越


的例证 出现在 18 年 的夏天 ,因为有 关部 门提 出了 “ 98 价格 闯
全 替 代 时 ,货 币供 给变 化 影 响银 行 的 信 资金 的 可 得性 ,从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韩港平者贵昌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7期摘要:通过研究2008年至2018年的广义货币流通量M2,国民生产总值GDP以及居民消费水平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收入水平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原因且其影响是正向的,利率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且影响较小。

根据此结果,得出我国现在还不具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介目标的市场环境,应保持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主,辅之以价格型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一、引言与文献综述现代金融环境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开放,使我国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

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由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转变,为这一转变提供理论基础的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当以利率为中介目标进行相机抉择,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打破了古典经济学派将货币职能视为单一流通性的思想桎梏。

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剩余的资金以现金方式保存或者购买其他生息资产以获取利息。

但是人们往往不会将所有的闲置资金都用来购买债券获取利息收入,因为人们具有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来源是日常交易,预防不时之需以及满足投机需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现代金融环境下,金融创新、中国经济的开放带来的效果已经无法忽视。

我国M1、M2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不稳定的特征,这给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国内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联系起来的研究重点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于分析我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有使中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

陈丰研究了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陷入低迷,中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明显[1]。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摘要】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情况、国际环境、金融机构反应、监管机制、信息透明度等。

经济情况和政策制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而国际环境和外部影响则可能导致政策受到干扰。

金融机构和市场反应对政策的传导和执行也至关重要。

监管体制和执行力决定政策的有效实施,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果则能提升政策的认可度。

为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执行力,同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加强沟通效果。

未来政策的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国际环境和市场变化,以及更加精准的政策制定。

通过综合多方因素,可以有效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经济情况、政策制定、国际环境、金融机构、监管机制、信息透明度、沟通效果、执行力、政策提升、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在国家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对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维护价格稳定。

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刺激经济活动,提高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货币政策还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和流动性等因素,中央银行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才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增加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断提升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货币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其他货币市场相关因素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

一、货币政策的分析方法1.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如GDP、CPI、PPI等,了解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中可以得出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和调控重点。

2. 利率与信贷分析法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分析利率水平和变动趋势,可以判断货币政策的紧缩或宽松程度。

同时,信贷数据也能反映出银行对借贷行为的态度,从而了解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

3. 国际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各国货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各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反之过于紧缩则可能妨碍经济的发展。

2. 通货膨胀与通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通缩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央行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并避免恶性通胀的发生。

相反,在经济增长放缓时,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避免通缩风险。

3. 就业与收入分配货币政策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也有显著影响。

政策的宽松与紧缩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和用工需求,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此外,货币政策还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和资金流动性来影响居民储蓄收益和债务负担。

三、货币政策的评估评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评估指标:1.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

如果通货膨胀率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说明货币政策相对稳定且适度。

2.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可以反映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货币供给是指整个社会拥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

本文将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两个方面探讨。

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一)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调节公开市场操作、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减。

此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外汇储备的投资和管理,影响货币汇率对外部环境的响应。

(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例如,在经济有利的情况下,企业的收入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这一需求就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情况对货币供给量同样产生影响。

例如,在存款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会选择将资金投向银行存款,而非投资于股票市场或其它投资项目,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带动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的风险增加,但同时它也能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经济产出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紧缩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稳定通胀水平。

这种政策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和消费支出,但同时也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持续增长过快可能导致的泡沫风险。

(三)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用适宜的政策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不适用于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时期,但可以在经济波动期间维持经济增长。

三、结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政策、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情况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的选择应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而定,货币宽松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平衡调节将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

金融保险《当代财经》 1997年第7期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几个因素的理论分析陈 焕 永●内容提要:文章对金融衍生市场、举借国债、金融创新、政策性银行、外汇储备、国际游资、市场一体化、浮动汇率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认为货币政策的效应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放经济中与在封闭经济中不同,在浮动汇率制下与在固定汇率制下也不同。

加强对开放经济中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应的认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 金融衍生市场 浮动汇率制●作者简介:武汉大学经济学院95级博士研究生。

一、金融衍生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衍生市场作为一种杠杆性的风险投资场所,可以吸引并形成大量的投机性资金。

而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衍生市场,可减少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

据报道,华尔街金融市场有95%以上的交易属于投机性的,这些资金正是从预防性的货币需求转化而来的。

此外,用于金融衍生市场交易的流动性资金被存入银行作为储蓄存款时,加快了资金的周转,实际上产生了信用的再创造。

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运用相对地提高了货币的供给。

然而,从社会总资金的分配来看,投入金融衍生市场的资金很可能来自生产领域,使得资金从实业部门转移到虚拟经济部门,资金的这一转移又会相对地降低存款的期限,从而相对地降低投资的计划期限。

金融衍生市场的出现还会对宏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作用。

从货币的需求来看,金融衍生市场的出现为社会游资提供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这不仅使一部分预防性货币需求转化为投机性货币需求,而且产生了新的投机性需求。

货币总需求公式:M d=K(y)+H(r)(其中,M d为货币总需求,K(y)为包括预防性需求的交易性需求,H(r)为投机性需求)。

金融衍生市场出现之后,式中K(y)的系数会有所下降,H(r)的系数会有所上升,从而产生更大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促进投机性资金的形成。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看,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可以促使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并作为保证金而存入银行,使得零散的资金得到利用,相对地提高了货币的供给。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的分析2003年至2007年7月我国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是由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决定的,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几年的整体经济状况:2003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广义货币M 2增幅达20%,外汇占款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加6850亿元。

在反通货紧缩的同时,2003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适当采取了一些紧缩银根的措施:为应对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调高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并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了风险提示。

同时以我国银监会的成立为标志,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分离,使货币政策独立性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此外,通过央行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但在经济快速增长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有待解决。

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

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抓紧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性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具体的做法有: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二是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五是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六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

七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八是积极推动金融企业改革。

九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04年从总体看,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少增6697亿元,但比2002年同期多增4399亿元。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一、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

1.认识时滞。

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

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2.决策时滞。

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

中央银行一旦认识到客观经济过程需要实行某种政策,就要着手拟定政策实施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公布、贯彻。

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着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

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

1.操作时滞。

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影响我们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从外汇管理制度入手

影响我们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从外汇管理制度入手

外 时执 行 冲 销 性 的货 币政 策 .但 由于 冲 销 干 预 的效 果 与公 开 市 场 业 项 目人 民 币兑 换 在 用 途 和 数 量 上 的 限 制 . 汇 市 场 进 入 限 制 的放 松是 减少外汇黑市 交易 的最 有力手段 。取 消强制性 的结 售汇要 务规模 、财政赤字承受能力、资本管制程度、微 观经济主体的资 产 调 整 有很 大 的 相 关性 ( 波克 1 9 ) 姜 6 ,并 且 ,从 我 国 来看 ,外 汇 9 求 ,实 行 意 愿 结 售 汇 制 . 以利 于 发 展 外 汇 市 场 和 分 散 汇 率 风 险 ,
财 经 论 坛
实 际上 也 就 是 基础 货 币投 放 与 回收 的 过 程 。由 于 国 际 收支 和 外 汇 以完善人 民币汇率制度 .应使利率制度 改革 与之配合。 储 备 的逐 年 波 动 . 我 国 由结 售 汇 制 度 导致 的基 础 货 币 的投 放 也 使 呈现 逐 年 波 动 的迹 象 。 ‘

? 。
第6 期
[】 5 曾康霖 高宇辉 甘
。汇率的官方干预的影响 .因此 ,目前的汇率制极大地限制了我国
煜 : 国别差异 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 -实仃 4 … 乐 口 月力 ,并加剧 了宏观经济 的波动。在我国 .汇率 ‘ ‘ z贝 -- E , 已
商场现 代 化》2 0 年 5 ( 09 月 下旬 刊 )总 第 56期 7
业 公 苎 昙 司 坚 兰 要


r : l 国
, 。


制 不;的置艉银业 的 杀 定 良产处能 行:动 _ 资 :
★ _ t _ 、
t , 的 管 制 ‘ 我 夕 运 度。 : 现 ; i 浮 汇 制.中 汇 浮 动 率 ” 有 率 其

试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f 崔 建 军 . 国货 币 政 策 有 效 性 问题 研 究[ 】 京 : 国 金 融 1 1 中 M. 北 中
出版 社。0 6 2 0
『 滕 永 洲 . 响 我 国货 币政 策 有 效 性 的 因素 分 析 【. 龙 江 金 2 ] 影 J黑 ]
融 ,0 8 ( ) 2 0 ,2 『 邓 雄 , 中其. 3 1 蒋 中国 货 币 政策 有效 性 的 实证 考 察【 . 计 与决 J统 】 策 ,o6 () 2 0 ,5
深化 国有 企 业 的产 权 改 革 , 步 扩 大 直 接 融 资 比重 。 国有 企 逐 使 业 通 过发 行 股 票 和 债 券 调 整 和 改善 其 负债 结 构 。改 善 企业 的经 济 效益 。 只有 通 过 加 快 企 业 制 度 改 革 , 企 业 更 加有 效 地 配 置 资 源 , 使 独 立 承担 风 险 和 享 有 收 益 , 能 逐 步 完 善 货 币 政策 传 导 机 制 , 进 才 推 货 币 政策 的市 场 化 操 作 。这 种 真 正 体 现所 有 者 利 益 的 企业 才 能 对 货 币政 策 调 节 工 具 的 变 化 做 出 灵敏 反 应 ,从 而 提 高货 币政 策 的有 效性 。 ( 改 革 外 汇 制 度 , 高 外 汇 利 用 效 率 四) 提 首先 扩 大 企 业 支 配 外 汇 的 自主权 。 次 减 少 贸 易顺 差 ; 次 加 其 再 快 引进 世 界 一 流 的 技 术 人 才 :最后 建立 不 同 的外 汇 储 备投 资组 合 或组 建 外 汇 管 理 公 司 来 管 理 外 汇 。 总之 .货 币政 策 有 效 性 是 衡 量 一个 国家 宏 观 经 济 政策 是 否 正 确制 定 和有 效 实 施 的重 要 的 概 念 。 析 货 币 政 策 的 制约 因素 , 后 分 然 根 据 我 国 国情 制 定 相 应 的对 策 , 发 挥 货 币 政 策 的有 效 性 , 是 进行 有 效宏 观 调控 的关 键 。 国货 币 政 策 只要 继 续 增 强 前 瞻性 和有 效 性 , 我 就 会 促进 国 民 经济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其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其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其影响因素货币政策是指国家货币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本文将介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其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由国家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的。

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宏观经济稳定,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等方面。

制定目标需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国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调节、信贷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选择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需要考虑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适应性。

3. 确定货币政策调整时机和幅度。

货币政策的调整时机和幅度也是需要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适应性。

国家货币当局需要灵活决策,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4. 实施货币政策。

国家货币当局将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到具体操作中,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利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量,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调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因此,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因素:1.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

货币政策紧缩会降低企业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宽松则会促进企业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

2.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非常大。

货币政策紧缩会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宽松则会推高通货膨胀。

3. 外汇市场。

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国内经济,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起资本外流;货币政策紧缩会导致货币升值,吸引资本流入。

4.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的利率调节作用日益凸显。

当国家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市场利率时,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影响企业借贷成本、金融市场价格、资产价格等。

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市场行为。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资金成本:货币政策调控对利率水平的调整能够直接影响到资金成本。

当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会增加,投资者获取资金的成本会增加,从而抑制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反,当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资金成本下降,资本市场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推动市场上的投资活动。

2. 影响股市行情: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股市行情有着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提高资金成本的收紧货币政策,常常会导致股票市场出现调整或下跌。

因为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固定收益类资产,而不是风险较大的股票市场。

相反,当货币政策宽松时,投资者更容易选择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推动股市行情上涨。

3. 影响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当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债券市场的债券价格会下降,因为提高的利率使得债券的现值较低。

相反,当货币政策宽松时,债券市场的债券价格会上升,因为降低的利率使得债券的现值较高。

因此,货币政策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债券市场的表现。

4. 影响外汇市场:货币政策调节对外汇市场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时,提高利率,吸引外国投资者将资金流入国内市场,增加需求,导致本币升值。

相反,当货币政策宽松时,降低利率,外国投资者可能将资金从本国市场转移出去,导致本币贬值。

因此,货币政策的调节会影响到国内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

二、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原因和机制1. 理论基础: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基于一系列的经济理论基础。

其中,利率理论是最核心的基础之一。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引言: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中国,货币政策一直被视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等多个目标。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的工具、执行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执行策略1. 货币供应调控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通常,央行可以通过收紧或放松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的总量,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中国央行通过常规和非常规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2. 利率调整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调整利率水平。

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投资、消费者信贷和货币流动性等方面。

通过降低或提高利率,央行可以调控货币供应和需求,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等。

3. 汇率调节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影响出口、进口和国际收支。

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可以采取干预市场汇率的措施,以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外汇汇率,进而对外贸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策略1. 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强调“稳中求进”,注重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灵活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

在经济增长较快时,通过收紧货币政策保持通胀压力,避免经济过热;而在经济下行时,通过放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2. 宏观审慎政策中国货币政策还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

央行通过相关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能力等进行监管和指导,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3.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货币政策高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注重调控金融机构的资本杠杆和债务风险,加强监管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并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优化实体经济发展,减少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

影响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效果的利率传导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效果的利率传导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效果的利率传导因素分析作者:张姝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2期摘要: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导工具的低效率,而利率传导机制作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传导工具已经被众多学者所重视,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制度性缺陷和由此引出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针对这些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果;利率传导;利率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02一、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抑制通胀、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在调控力度上就没有财政政策来的直接、明显,往往会出现时滞效应。

根据以往数据统计分析,央行频繁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的物价水平反而不断的高升,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

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监管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与政府的意愿绑定在一起,按理说汇率的上升应该和政府的预定相吻合,但现在的汇率却一直走高,中央银行似乎对控制汇率心有余而力不足,维持币值稳定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依然存在,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而对内贬值又日益严重,通胀压力增大。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不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贷选择性差异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由于我国当前大型银行的国有化和非市场化,使得信贷行为在各个银行已不再是市场化的效益优先了。

由于地方强势政治的介入,许多与政府有联系的大型国企和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一般不会根据国家宏观货币政策选择信贷时间和信贷数量,而是随时根据自己的资金短缺情况进行有目的信贷。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和本身力量薄弱等原因被很多商业银行拒之门外。

这就导致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对整体控制货币流通数量和抑制通货的能力不能有效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的影
响因素分析
摘要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有效实施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健康、有序运行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货币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维护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货币政策;外汇占款;资本流入;净出口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008年初以来由于受美国次级贷危机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再加上人民币购买力被低估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中国的经济过热为此央行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平稳有序运行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递过程中主要受高额外汇占款、国外资本流入、净出口等因素影响其
传导机制为(1)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2)人民币购买力被低估国际上看好中国经济→大量外资涌入(热钱过多)→投资旺盛经济过热→通货膨胀;(3)经济结构不合理、雪灾与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国内供给冲击以致供需失衡引起通货膨胀;这三个主要因素共同冲击货币政策使得其有效性下降达不到预期的调控目的
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外汇占款的影响
1.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的现状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于2006年2月达到8537亿美元总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在当年年底突破万亿元大关到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额为15282.49亿美元据悉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
已经达到了1.8万亿人民币继续称雄全球如此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伴随着高额的外汇占款到2007年末中国的外汇占款已经高达12.84万亿人民币,相应的2007年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达到了10.2万亿人民币,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央行要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以对冲大量外汇占款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很大的压力
2.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面对高额的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央行为了“币值稳定”这一目标必须采取措施抛本币买进外币增加本币的供应量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都大幅上升近年来有不断加大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末,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M2的投放量已经达到了43万亿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投放量(40.3万亿),由于加大货币投放量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流动性过剩这势必会冲击货币政策另外据统计2007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9%调整到当年底的14.5%截至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至17.5%目的就是为了抑制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
此外2008年年初以来CPI指数居高不下更加给中国
的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困难;而且国际上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元不断贬值这给中国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接近70%有数据显示美元每贬值1个百分点人民币就损失800多亿元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了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央行会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通货膨胀年初的南方雪灾和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部分产品的供应紧张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剧通货膨胀2008年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就反映了这一现实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资本流入因素影响
由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且浮动的区间较小而且人民币的购买力被严重低估这在短期内就形成了一个套利空间由于存在资本逐利的法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外资涌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目前境外资本流入国内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是QFII即境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一种是FDI(实际利用外资);再就是通过不正当途径涌入的境外资本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热钱相比QFII和FDI热钱对中国货币政策能构成更大的冲击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看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5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其中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6%,FDI(实际利用外资)274.1亿美元,同比增长61.3%二者相加为688.3亿美元说明2008年第一季度“其他外汇流入”(含热钱)增加851亿美元左右,同比增加16%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今年以来单月热钱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3倍反映新增外汇储备重心已从外贸顺差转移到“其他外汇流入”2月份“其他外汇流入”在当月新增外汇比重达73%创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热钱流入加快的担心逐渐加剧事实上央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次贷风波持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可能成为国际资金的“避风港”
目前1仍有200亿美元的QFII在排队申请伺机进入中国市场据渣打银行研究数据显示:2007年实际外汇资金流入为5500亿美元比去年新增外汇储备近1000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3000亿美元再考虑部分“热钱”还应借道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实际“热钱”数额更大
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但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可能性看好再加上国际上普遍
看好中国的经济强劲发展因此这种情况下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三)净出口因素的影响
1.对外贸易的现状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外贸总额增长迅速其中净出口总额更是连年大幅增长自2004年的31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622亿美元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净出口总额为414.2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可见一斑这也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持续走高必然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其有效性下降
2.中国现行的贸易结构对净出口的影响
净出口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贸易结构即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高2006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694.7亿美元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形势促使中国进出口总额快速上升从而也导致了外贸依存度的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40%到2007年的70%
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8318.6亿美
元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510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7%加工贸易进口3214.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0.6%因此中国的贸易出口额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属于加工贸易再加上海关在出口统计时未剔除进口器件和零部件的价格存在重复计算等于高估了出口贸易额这对中国的贸易盈余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净出口连年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而这又会对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产生冲击
三、政策建议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
美元与美国成功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高能货币和高能资本是相辅相成的二战以来美国之所以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头号经济强国与此密切相关有鉴于此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选择人民币升值不失
为一个不错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前的贸易顺差平衡国际贸易以减少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在国际经济的博弈中可以增强中国的金融安全、提高风险控制力因此人民币升值更能反映其真实购买力可以推动其国际化进程进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提高外汇储备收益以减少风险一方面3中国可以用过多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采购例如石油、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以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还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建设中国的医疗、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福利等等这些用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汇占款对经济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改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这在当前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民币的购买力被严重低估其升值的预期很大因此我们不妨改善中国的外汇结构比如说适当加大欧元等币值比较坚挺的币种以降低巨额外汇的风险
(三)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把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转移到主要依靠本国国内的力量上
首先重视并加强对第一产业——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稳固国民经济
的根基同时农业的发展壮大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进而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其次优化完善投资结构政府把投资重点落实到环境、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国计民生工程不仅仅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整税收制度减税让利下放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权政府从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上给予方向性的政策指导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就目前而言不能单靠货币政策的调节应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等之间的配合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激励效应的杠杆作用解决供给效率、要素流通的效率问题
最后要加强政府对加工贸易的引导作用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外商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同时要提高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例抓住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争创自己的品牌全面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其次支持和引导境外加工贸易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加工贸易的最后一道环节转移到生产技术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而且还可以缓解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刘勘.借“危机”导演“弱势美元”加大人民币流动性过剩J.中国经济信息,2008,(10).
2陈亚男.高外贸依存度下中国外贸结构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刘瑞.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及对策J.山东经济,20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