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3b19d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a.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顺序计算、运算定律的应用、简便计算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等问题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的应用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演示运算过程;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如23 + 45 × 6。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
教师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运算顺序。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f69a7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9.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错。
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使用错误等问题。
此外,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例题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3.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练习题、答案。
3.教学道具、实物。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如:2 + 3 × 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 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5 - 2 × 3,4 + 6 ÷ 2等。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如:8 + 3 × 4 - 2,10 ÷ 2 + 5 × 2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7084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0.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
2.能灵活运用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3.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
3.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整数的四则运算。
2.能解决有关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整数的应用问题。
2.整数的小数和分数转换。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挥。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整数的概念1.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自己找出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补充讲解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
4.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完成“实物语言——数学语言——表示法”的转化。
2. 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及运算规则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
2.练习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基本技巧。
3.制定“0为加减法的中立元素”“两个同号数相加或相减,绝对值相加再决定符号”等运算规则。
4.练习一些混合运算的例题,培养学生对整数的加减乘除性质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 整数的口算和应用问题1.整数计算口算练习,巩固学生计算技能。
2.整数应用问题探究,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探究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整数的四则运算,内容繁琐,但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整数乘除法操作时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小细节,通过多练多做,培养起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学习态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03cd0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3)第2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第3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9)(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
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含简便运算),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学生有条件主动把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三步混合运算中来。
教材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以两种形式安排教学线索。
一是通过创设需要用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直接呈现相关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掌握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样,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2.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一方面,教材借助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也能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和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ec183c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4.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学生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例题、练习题和相关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练习本,供学生做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展示一个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总价。
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进而引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运算的规律。
教师进行讲解,明确运算顺序,并给出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ef089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9.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2.能够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运算定律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3.简便计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如计算器、纸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四则混合运算,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顺序,让学生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f34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d.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正确应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案例。
2.练习题:不同难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并给出示例。
3.操练(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7545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 快乐混混1. 教学目标1.知道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与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策略。
3.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实验台。
3.茶水和点心。
4. 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形成情境•昨天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大家已经掌握了吧!•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是整数运算的进阶形式,需要大家好好听讲哦!•如果算式里同时含有加减乘除符号的话,我们要按照以下原则运算:1.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
3.如果加减乘除符号都没有括号,那么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2 + 3 × 4 - 5 ÷ 2 = 14。
•大家是否知道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是14呢?请发言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二)授课环节•通过多个例子的运算和解析来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
•对于不同运算规则的组合,带领学生尝试通过计算器和手算的方式进行计算,并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1.例子:3 ÷ 2 × 4 + 5 - 2 × 3 = 52.例子:3 + 4 - 5 ÷ 2 × 7 - 1 = -83.例子:4 × 3 + 5 ÷ 2 - 3 × 2 = 6•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例如括号的运用、计算次序的确定等等,对应实际问题进行拓展讲解和小组讨论。
(三)互动交流•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基本规则及其实际应用后,对同组同学就给出的题目进行交流探讨,以此提高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拓展思维。
(四)思维考查•针对整体内容进行答题考查,带领学生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来检验其是否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5. 教学辅助手段1.课本。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部教案(含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部教案(含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5d32618102de2bd970588df.png)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部教案1.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引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可以怎么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1.教学例1.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
提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一组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学生练习后,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517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b.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明确运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2.探索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发现运算规律。
3.练习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运算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妈妈去超市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3元,香蕉每千克2元,妈妈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770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f.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例图、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程序:首备设计一、复引入1、计算:240×2+180.600-600÷4学生独立运算,指名板演。
2、提问:算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指名回答。
3、明确: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混合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XXX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例如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换: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7f5a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8.png)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学习。
这部分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购买文具、计算工程进度等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减法,又有乘法、除法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引出运算顺序的概念。
教材详细阐述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顺序,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和运算的准确性。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合理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的编排上,注重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加深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先通过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算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算顺序,然后再引入一些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技能。
此外,教材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包括没有括号和有括号的情况,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d989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3.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对于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能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生活情境的图片、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道具:小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视频或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四则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商场购物的图片,提问:“小明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还买了1个香蕉,2元,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4f1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9.png)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本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运算定律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计算中不能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灵活运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算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知识点和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运算顺序,总结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8ede4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2.能够正确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3.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施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运算问题。
2.准备PPT课件,展示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便于学生讨论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打八折后,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运算规律,如:“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59503ef78a6529647d53d2.png)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括号,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使学生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1.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并且有如下规定,在只含同一级运算的算式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后进行第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后进行括号外面的运算。
对于这些内容,通过前几册教材的教学,学生已有初步认识,这里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混合运算。
例1是两级运算,教学时,着重让学生说明,题中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例2是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着重说明小括号里面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在教学例3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中括号,再使学生明确: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同时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加深学生对一般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这单元所出现的应用题都是在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里出现的三步应用题都比较容易,是在求两个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相加、相减、相乘的两个数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先算出来。
应用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方法,正确列出算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混合运算的审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题目中有几个运算符号,都是什么符号;题目中有没有括号;题目中有没有可以简算的;题目中有没有关于0和1的计算;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0c12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0.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引导学生发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教师总结,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3)学生练习,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题;(2)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强调重点知识。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准确性;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2.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关键步骤,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d72d9b83d049649b6658e0.png)
(1)思考讨论:先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吗?
(2)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次乘法还可以同时计算。
9、出示“试一试”:
150+120÷6×5
(1)思考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第(3)课时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问:小括号在算式里起什么作用?
含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什么?
依次抢答
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学习新知
1、出示:
300-(120+25×4)
(1)问:这道题中也含有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
(2)巡视指名多人板演(暴露错误)
检查板演题谁对谁错?错的错在哪儿?
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20-40×3+66
独立完成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练习四(一)
第(5)课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46c5a2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b.png)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在混合运算中的应用以及简便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运算定律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目。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一、计算训练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一组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练习后Biblioteka 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3)出示右边一组题,让学生先按顺序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⒉口算:
720÷90484÷2450÷50
28+423×4840÷21
360×265-17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札
记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
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
教材
第73页
课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
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例题图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提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可以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
1.教学例1.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1、3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札
记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
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
教材
第71、72页
课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
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复备
(2)反馈,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
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
教材
第70—72页
课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