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案:半张纸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半张纸阅读答案]半张纸教案

[半张纸阅读答案]半张纸教案

[半张纸阅读答案]半张纸教案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他取下这张小纸。

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

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

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

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

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

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

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

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

这是他的岳母。

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

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

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

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选自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半张纸参考答案1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篇富有怀旧气息的微型小说,基调是悲伤的,浮在表面的字和沉在深处的情,仅由半张记录主人公一生中两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的纸条存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 完整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 完整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半张纸》完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究小说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文章的构思技巧。

●过程与方法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生命、人生和幸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

2.小说容器“半张纸”背后的深层含义:记录人生经历、浓缩人生悲欢、开启人生智慧。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校徽里的故事威廉布莱克有句诗说“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一些“微小”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内涵。

请同学们看胸前的校徽,你从校徽中看出了什么?大屏幕显示:这是一个______的校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阅读——一张神奇的纸阅读文本,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这是怎样的半张纸。

提示:可以从大小、色泽、字迹、内容、作用等角度进行回答。

大屏幕显示: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半张”纸。

➢大小:小的便签纸疑问:文章的标题是“半张纸”,而文本中说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那为什么说是半张纸呢?学习完整篇文章后再来回答。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字迹:涂满好多种笔迹,黑黑的墨水写的,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的➢这是记录人生经历的半张纸明确: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解读:这一张小便签纸就像一个小小的容器,盛放着主人公两年间的生活经历。

从表层来看,这上面不过是主人公临时纪录的电话号码、店铺名和姓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解读:我们可以从这些内容中发现一些东西,这些名称和号码巧妙地串联起了主人公两年间完整的人生轨迹,从浪漫的恋爱到甜蜜的新婚,从银行失业到重获新工作,从朋友潦倒到亲友的关怀,从爱妻怀孕到亡妻丧子,方寸之间勾连着主人公的生命记忆,两年间人生的波澜起伏悉数展现在这张便签纸上。

人教版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人教版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半张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小说内容、情感、主旨;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半张纸”在文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式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把握小说的内容,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幸福与痛苦。

教学重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与挖掘主人公的人生感悟;掌握作者的精巧构思。

教学难点分析“半张纸”在小说中的作用,把握作者以小见大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1.同学们,如果给了你半张纸,你会用它做什么呢?(学生各种奇思妙想)在同学们的手里,半张纸成了一个道具。

有这样一个人,他用半张纸记录了两年的生活。

他是怎样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的小小说《半张纸》。

2.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

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

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子》等。

经历:自称“女仆的儿子”;没学位,打短工;学生时代的文学才华;中年流寓海外;婚姻不幸。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

二、读1.《半张纸》以无“物”为题,那么这是怎样的半张纸呢?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听读课文,在书本上画记有关“半张纸”的语句。

2.清理思路:发现半张纸——俯读半张纸——珍藏半张纸。

3.小结:半张纸作用一:“半张纸”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

三、议1.这是怎样的半张纸?(特写、繁笔。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大小:“小纸头”“半张小纸”字迹:“涂满”“多种笔迹”“易辨认”“草草”质地:便条纸内容: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说明了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2.这半张纸上记录着主人公怎样的“一段人生事迹”?认识艾丽丝——在银行工作,失业——找到了另一个工作——和艾丽斯订婚——装饰新房——搬家——新婚,看歌剧——朋友从飞黄腾达到潦倒出走——修女、医生接生——请岳母照顾母子——换女仆——买药——订牛奶、买杂物、卖肉——母子去世,操办丧事内容包括:婚姻生活、工作、朋友几个方面。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半张纸》课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半张纸》课堂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教案

《半X纸》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词语;了解有关作家、作品。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体会小说以小见大的结构技巧。

三、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感悟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命运无常中对幸福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小说以小见大的结构技巧。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传授学习现代派小说的技巧,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并形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墙上的斑点》导入。

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通过墙上的一个小小的斑点,引发了她脑海中关于生活、文化、历史、秩序、生命等广泛的思考,最后我们发现,原来那个斑点只是一只小小的蜗牛。

可见,蜗牛虽小,但在伍尔夫那里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接触另一样微不足道的小事物——半X纸,半X纸在我们手中能做些什么呢?折飞机、打草稿……它在我手里估计就是写上今天的语文作业,然后给课代表。

那么,半X纸落在瑞典的作家斯特林堡的手中,不知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会不会像那只蜗牛在伍尔夫那里一样,发挥巨大的作用?二、作者简介斯特林堡,瑞典戏剧家、小说家、诗人。

他是继易卜生之后的又一位北欧戏剧大师,仅剧作就有60多部。

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奥洛夫老师》〔1872〕、《父亲》〔1887〕、《借方与贷方》〔1892〕、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1898〕、《古斯塔夫·瓦萨》〔1899〕、《厄里克十四》〔1899〕、《一出梦的戏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0〕等。

斯氏是位具有独创性的戏剧家,对现代欧美戏剧有广泛的影响。

他的主要剧本已有中译本,并被搬上中国舞台。

斯特林堡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一直被视为怪人和疯子。

与世长辞后,他的作品和功绩才渐渐受到重视,在瑞典出版了七十五卷本的斯特林堡全集。

然而他复杂神秘的人生,随着“2005斯特林堡在中国〞活动的举办,以及《斯特林堡文集》五卷本的推出,再次掀起了一股飓风。

尼采发疯前在致发疯前的斯特林堡的一封信中谈到,个性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没有个性的人等于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优秀教案

《半张纸》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威廉布莱克有句诗所说“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这是对以小见大手法的巧妙比喻,是对“滴水藏海”艺术的形象展示。

这种手法,在中外作家笔下有许多精彩演绎,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小说《半张纸》就是这样一篇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思想”的优秀作品。

二、初读归纳:(1)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提示: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住所之前对生活的回忆,全部记载在半张纸上。

(2)重要媒介半张纸的特征提示:淡黄色有光泽?摇小纸头涂满各种笔记的?摇记录了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3)根据纸条内容推测他人生爱情经历哪几个阶段?提示:恋爱订婚――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失子(4)除了婚姻生活纸上还写了什么内容,都有什么启示?提示:工作、朋友的经历(5)填空归纳:这是一张?摇?摇?摇?摇的半张纸?小结1:故事?摇方寸之间浓缩人生?摇(板书)三、研读拓展:(1)主人公在读“半张纸”前后情感态度有何不同?提示:哀婉留恋、若有所失――骄傲快乐积极、执著,奋然前行(2)学生课堂两分钟情景演绎置身情境,演绎主人公两分钟回顾两年的悲欢离合,人生境遇。

地点:空房子主人公:头戴黑纱的年轻丈夫道具:墙上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条时长:两分钟回忆两年的全部美好过往小结2:结构?摇容器绽放文字光芒(板书)四、练笔提升(1)讨论:半张纸给了你怎样的生活哲理性启示?启示一:幸与不幸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既要积极追求人生幸福,又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不幸。

2020人教版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2020人教版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半张纸》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

2、赏析小说的精妙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这一小说结构方式的特点3、领略斯特林堡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描写方法。

提高欣赏短篇小说能力。

【教学重点】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学难点】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询问了解学生预习感受,引出作者介绍。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尤金•奥尼尔。

他在“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作者相关知识:瑞典剧作家。

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二、你能从纸上的内容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吗?“半张纸”其实记载了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恋爱――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夭子。

你能读出主人公在这四个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吗?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以下几个问题;1)问:第三段写的艾丽丝这个名字为什么“最美丽”?真心相爱,三个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流露出相恋时的甜蜜。

2)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新婚非常幸福。

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3)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找女仆来照顾,去药房买药,订消毒牛奶,用电话解决家务事,这些是因为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

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

内心应该感到喜悦。

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11课半张纸 Word版含解析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案:第11课半张纸 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 半张纸作品导读 《半张纸》通篇都用几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再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

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初恋的热情,新婚的甜蜜,事业的恐慌,就要做父亲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最后,他拿起这记满幸福与悲伤的半张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然后昂首而去。

文章平静流畅的描绘,客观不加分析的叙述及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一位年轻房客由幸福美满到孤独不幸,从悲伤到微笑的经历和转变。

课前自主学习1.记字音(1)徘徊..(pái_huái) (2)走廊.(láng) (3)寓.所(yù) (4)起居.(jū) (5)售.票(shòu) (6)溺.死(nì) 2.识字形(1)⎩⎨⎧ liáo (潦)草liáo (缭)绕官liáo (僚)火急火liǎo (燎) (2)⎩⎪⎨⎪⎧ yāo (邀)请áo (遨)游xí(檄)文jiǎo (缴)械(3)⎩⎨⎧ wēn (温)柔yùn (愠)色 (4)⎩⎨⎧ jué(诀)别jué(决)定 (5)⎩⎨⎧ 宽yù(裕)风sú(俗) (6)⎩⎨⎧ 家jù(具)jù(俱)乐部 (7)⎩⎨⎧ 和xié(谐)xié(偕)同 (8)⎩⎨⎧ 和ǎi (蔼)暮ǎi (霭)(9)⎩⎨⎧ biàn (辨)认biàn (辩)论 (10)⎩⎨⎧jiāo (骄)傲jiāo (娇)小 3.辨词语(1)辨认 辨别①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 ,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

②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抄底价”,消费者心里要有一杆秤,多比比价格,多看看风向,多 真伪,不要一晕头,没“抄”着商家的“底”,倒被商家的“底”给“抄”了,挨了宰还帮人家数钱。

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Word版含答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文本内容2、探究小说结构特点及其在表达主题过程中的作用3.写作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阅读现代文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写作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最短的诗:(作者:北岛)题目--生活,内容—网。

美国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过一篇小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全篇仅25字,却非常别致、有味,被誉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共同点:白描式勾勒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二、感知文本对课题的探讨,“半张纸”在全文是跟内容有关还是结构有关?1.探讨“半张纸”上的内容2、小说是如何把两年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缀在一起的?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名字(电话号码)为顺序,一一展开对往事的回忆,白描手法的勾勒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从而完成“两分钟”到“两年”的投射。

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成了小说的灵魂。

思考:主人公这两年有着怎样的情感经历,由此得出怎样的人生经验?相爱的甜蜜失业的焦虑蜜月的幸福历经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人生无常为父的喜悦失亲的悲恸3. 筛选出文章中表现出作者面对“人生无常”态度的句子并进而整合信息,提炼主题*筛选原文句子:“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主题:小说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主人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告诉我们,对于过去的一切,美好的,我们会珍惜;不幸的,我们任它随时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拥有的,去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 第6单元-半张纸 Word版含答案

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 第6单元-半张纸 Word版含答案

*半张纸幸福在哪里草原上有对母子,它们都是狮子。

有一天,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妈,我总是听到很多动物说什么幸福,到底幸福是什么?它能不能吃?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不是东西,而且也抓不着,更不能吃,它就在你的尾巴上。

”小狮子听妈妈说幸福就在自己的尾巴上,于是便不断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看到孩子天真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

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哲理启发】 知足常乐,如果我们不那么过分地计较得与失、付出与回报,那么幸福就在你身边。

只要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徘徊..( )( ) 赐予.( ) 宽裕.( ) 庞.大( ) 溺.死( ) 和蔼.( ) 【答案】 pái huái yǔ yù pán ɡ nì ǎi2.多音字佣⎩⎨⎧ ( )佣工( )佣金 载⎩⎨⎧( )记载( )载歌载舞折⎩⎨⎧( )折叠()折耗( )折腾 行⎩⎨⎧ ( )银行( )行走( )道行( )树行子 【答案】 yōnɡ yòn ɡ zǎi zài zhé shé zhē hán ɡ xín ɡ hén ɡ hàn ɡ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 cì( )予tī( )透警tì( )蜥yì( ) ⎩⎨⎧yāo ( )请áo ( )游xí( )文jiǎo ( )械 【答案】 赐 剔 惕 蜴 邀 遨 檄 缴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辨认·辨别①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 ________(辨认/辨别),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

②工作人员提醒,这些假盐生产批号都为“201303A2C ”,请市民仔细 ________(辨认/辨别),避免误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半张纸》教案

《半张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回忆是什么?由一组学生往日运动会的照片导入,让照片的主人公分享照片承载的故事。

回忆就是去想过去的事。

按说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是人们在很多时候对于过往总是情深义重。

就像某一天你可能会发现妈妈在柜子里放了几双已经破旧但很干净的小鞋,你在那回忆着童年;亦或是多年以后,你无意间看到家里书柜上还留有你当年高考的错题本,你在那回忆了你的现在。

人生的回忆总是这样,经由一个小小物件打开一段时光大门,而值得回忆的也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短篇小说就与回忆有关。

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的《半张纸》。

斯特林堡,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被称为瑞典的“鲁迅”。

他和哲学家尼采是朋友,所以,同样的,他的文学中也总是充满着人生哲思,所以今天我们对于这篇文字不多的小说的品读也不能浅尝辄止。

所以,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如下:学习目标1.了解一个故事2.体会一些情感3.感悟一种哲理4.掌握一种结构二、梳理情节首先,请大家注意,文章中有这样一句高度凝练的话“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那么,请大家默读课文。

思考这“两分钟”和“两年”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具体内容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为我们讲述下这两分钟里的两年。

明确:两分钟:阅读半张纸的现实时间。

两年:回忆中的过去的时间。

通过刚刚的梳理,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这两年的主要精力。

(爱情)恋爱新婚的甜蜜——将为人父的幸福——失妻丧子的悲痛(工作)失业——焦虑——宽裕(朋友)飞黄腾达——穷困潦倒爱情、工作、朋友,这就是他的生活,是他变化无常的生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半张纸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半张纸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12课半张纸[新课入门须知] [作者档案]姓名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简历1849年1月2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

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曾几度辍学。

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充当管理员。

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

后来他一再遭受挫折,流亡欧洲大陆,起初侨居瑞士,因短篇小说《道德的酬报》其中一段攻击“最后的晚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

他被迫回国应诉,虽然被判处无罪,但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以后多次婚姻的不幸,把斯特林堡一点点推上了疯子的行列,1912年5月14日逝世。

作品《在罗马》《被放逐者》《奥洛夫老师》《父亲》《借方与贷方》《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等。

评价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瑞典激进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欧美现代戏剧的先行者。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思想的影响。

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

斯特林堡的世界观又是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

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

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

在此思想基础之上,才有了《半张纸》这篇小说的诞生。

[常识积累]1.表现主义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

它反对客观再现,强调主观表现。

即艺术创作的任务在于表现主观的真实,内在的本质,永恒的品格。

为此,他们可以摒弃外在的“形似”、细节的真实和暂时的现象,而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手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戏剧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声;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是卡夫卡。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六单元《半张纸》 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六单元《半张纸》 Word版含解析

《半张纸》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内容、情感2、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与挖掘主人公人生感悟2、掌握作者的“以小见大”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如果现在你手里有半张纸,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半张纸》,看看他用半张纸做了什么。

二、作者介绍:斯特林堡: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戏剧《朱丽小姐》小说《红房间》三、初读文本:1、题为《半张纸》,那么这是怎样的半张纸呢?请同学速读课文,完成表格。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大小:“小纸头”“半张小纸”字迹:“涂满”“多种笔迹”“易辨认”“草草”(说明了纸头的内容在不同时候写成,写字的人也不一样,因而它就记录了不同时候发生的故事,也从侧面反应其内容丰富。

)2、那么这半张纸上到底记录了那些内容呢?⑴愉快而难忘的给爱人的电话艾丽丝是普通的女姓名,为何是“最美的”?这是他爱人的名字。

相恋时的幸福想象一下她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相恋)出租马车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票处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讨论分析“常”“最”“静静地”“沉醉”:“常”写他们可以经常去看戏,长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时主人公的幸福;“静静地”是他们在享受这惬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醉在这如梦般柔美的爱河中。

(板书:新婚)修女岳母佣工介绍所牛奶场(板书:将为人父)这些愉快而难忘的,展现了他的幸福和甜蜜。

(板书:幸福甜蜜)(2)与之相反的是他最不想打却不得不打承办人(埋葬事)“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分析“溺死之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溺死之人透过海水看到了什么?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把自己看成将死之人,体现出极度悲伤甚至是对生活的绝望。

《半张纸》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

《半张纸》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体会“半张纸”的艺术匠心
• 1.“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成了小说的灵魂。
• 2.通过“半张纸”被注意, 引出了主人公的回 忆,倒叙手法使得小说情节悬念顿生,引人入胜。
• 3.“半张纸”也是主人公内在情绪产生转换的契 机,对主题的深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 4.“半张纸”又只是一个横截面。虽然它记载了 主人公以往两年间的悲欢离合,但每段浓缩的人 生经历,作家都只写了寥寥几笔。文章中大量的 XXX,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 参考答案:
• 这篇微型小说淡化故事背景,截取生活 的横断面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是战 后的恋人相遇的生活场景,我们从中可以 感受出轰隆隆的战争已经停止,硝烟已经 散去,但战后的残骸还在,废墟仍旧。离 别、失散、流离失所、屈辱,留下的一切 只会让人长久的伤感、痛苦。 一篇200多 字的小说竟然给人带来无穷的空白的想象 之美,并让人深受启示。
【拓展训练】
1、 对下联(限从《外国小说欣赏》所选课文
中取材)
上联:忆甜蜜,道辛酸,半张纸见证一世情缘
下联: ————————————————
2、一粒沙也有梦想,一朵花也要芬芳。
世界怎么样,看你怎么想。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探究小说结构特点及其对表灰主题的作用。 3.拓展鉴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习重点】
对小说结构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
和院士们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 著名的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 奠基者尤金·奥尼尔。他在“受奖演 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 特·斯特林堡对他的影响:“我的工 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 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 堡。”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2课半张纸[新课入门须知][作者档案]的酬报》其中一段攻击“最后的晚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

他被迫回国应诉,虽然被判处无罪,但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以后多次婚姻的不幸,把《一出梦的戏剧》《鬼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思想的影响。

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

斯特林堡的世界观又是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

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

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

在此思想基础之上,才有了《半张纸》这篇小说的诞生。

[常识积累]1.表现主义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

它反对客观再现,强调主观表现。

即艺术创作的任务在于表现主观的真实,内在的本质,永恒的品格。

为此,他们可以摒弃外在的“形似”、细节的真实和暂时的现象,而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手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戏剧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声;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是卡夫卡。

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的《毛猿》《琼斯皇》是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

2.斯特林堡名言(1)多情是一种弱点,发展到后来就应该说是一种恶习。

(2)一个做父亲的人除了他的孩子以外还有别的,可是一个母亲只有她的孩子!(3)一个人损害另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是出于迫不得已,一个人要发迹,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然要踩倒别人。

(4)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生活本身!除把生命维持到死以外不会再有其他任务。

人因此而获得维持生命的力量。

(5)信念是由一种愿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才会相信,希望相信才会相信,有一种利益所在才会相信。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2课半张纸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12课 半张纸精神安于简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须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

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

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

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

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护精神上的自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 赏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赏读:不用曲尺和圆规,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一、作家作品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诗人,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

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他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

作品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子》。

二、写作背景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思想的影响。

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半张纸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半张纸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一、导入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通过墙上的一个小小的斑点,引发了她脑海中关于生活、文化、历史、秩序、生命等广泛的思考,最后我们发现,原来那个斑点只是一只小小的蜗牛。

可见,蜗牛虽小,但在伍尔夫那里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接触另一样微不足道的小事物——半张纸,半张纸在我们手中能做些什么呢?折飞机、打草稿……它在我手里估计就是写上今天的语文作业,然后给课代表。

那么,半张纸落在瑞典的作家斯特林堡的手中,不知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会不会像那只蜗牛在伍尔夫那里一样,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整体感知——对半张纸的了解(一)我们先来对半张纸做一个初步的认识,看看半张纸具有什么样的“外貌”?1、提示:纸的“外貌”2、从这些“外貌”的信息当中,我们还能对半张纸做出什么样的推测?涂满——条目多(有哪些条目?)多种——不同的人写的有些易认,有些草草——不同人,不同时间明确:我们发现,这半张纸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记录下来的生活的一些点滴、琐事。

(过渡:那么这些生活琐事是发生在多长的时间里的?(两年)这些生活琐事是有关于谁的?(年轻房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决心要忘却”,可能那些事情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前面提到“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什么是罗曼史?(浪漫的爱情故事)那似乎记录的是美丽浪漫的事情,为什么要决心忘却呢?这两年的时间,这位年轻房客究竟经历了什么?)(二)半张纸记录了主人公哪些生活经历?1、恋爱—失业—新工作—订婚—结婚—朋友盛极而衰—将为人父—丧妻夭子小结:我们现在有句流行的话,说男人要有五个“子”才算成功——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

看看主人公,他有吗?就算不是最成功,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最后他失去了什么?(妻子、孩子,两条珍贵的生命)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两年之内,两年的时间长吗?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将近两年了,我与大家相处将近两年了,两年的时间似乎并不是很长,但是在这不算长的两年里,主人公经历了从有到无的痛苦历程,人生该经历的,这位年轻房客都经历了,生离死别,这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需要一辈子才会经历过。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半张纸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半张纸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一、设计理念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外小说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文核心素养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高中语文第12课半张纸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12课半张纸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幸
①而君幸.赦臣 ( 幸好,侥幸 )
②而君幸.于赵王 ( 宠幸 )
③幸.可广问讯 ( 希望 )
④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 幸福
)
(2)负
①秦贪,负.其强( 依仗,凭借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辜负,对不起 )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 )
(2)通古今之变,____成__一__家__之__言______。《报任安书》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或__轻__于__鸿__毛______。司马迁《报 任安书》
(4)桃李不言,_____下__自__成__蹊_______。(史记) (5)其身正,_______不__令__而__行_____。___其__身__不__正_________,虽令 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
)
②愿 )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为 )
(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趁机 )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连词,于是,就)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通过 ) ④因地制宜( 根据,依据 ) ⑤陈陈相因( 顺着,沿袭 )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
(3)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
)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
(4)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见,延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集
《半张纸》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墙上的斑点》导入。

二、阅读话题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小说来分析结构的内容。

三、分析小说:
1、主题:
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指著追求。

这篇小说虽短, 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

半张纸在作品中, 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 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 面对空空的房间, 想到就要离开这里, 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 他徘徊着, 顾盼着, 寻觅着, 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

但是, 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 取下纸条, 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一一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 作家笔锋陡转, 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 吻了吻, 仔细地将它折好, 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 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

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 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 是吻着逝去的生活。

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 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 他不能抛弃它, 不能忘却它, 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

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 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

正因为这一个原因, 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 不垂头丧气, 不徘徊惆怅, 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 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 可惜, 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这精妙的结尾, 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 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奋然前行。

2、结构分析:
1)学生分析,师生共同讨论。

2)明确: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

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深化作品的主题。

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 通过半张纸被注意, 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 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 饶有新意。

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 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 作最后的一瞥。

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 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 若有所失。

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

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 也许更深的, 还是对这里的眷恋, 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 马上一转, 说没有, 没有什么东西遗漏, 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 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 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 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 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 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 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 往事就像元孔不入的空气, 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 下面, 用一个但是, 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

这样简单的几句话, 表面上波澜不惊, 而内里却意义摇曳, 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 作家却不惜笔墨, 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 这样, 半张纸便凸现出来, 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剌激着,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

然而爱之愈切, 痛之愈深, 竟然使他决定要忘却。

3、讨论练习三: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 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 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 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 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 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四、作业:
1、试用100——300 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引导: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