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反应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反应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反应热的观点,掌握反应热与焓变的干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树立周密求实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反应热与焓变的干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反应热的观点,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天平、量筒、热敏计、保温杯等。
2. 化学试剂: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已知物质的量的反应物。
3. 教学PPT,相关视频资料。
4.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引导性问题。
四、教学过程:本节教学过程将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反应热的观点和测量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引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 利用平时生活中的例子,如燃烧、爆炸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能量的变化。
*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用化学反应热来描述这种变化?2. 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和观点讲解* 讲解化学反应热的观点,包括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观点的区别和联系。
* 通过实例,诠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如何通过反应热来描述的。
3. 实验演示: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热,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的差别,诠释原因。
4. 学生实验:测定常见反应的反应热*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测量反应热。
*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热,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 鼓励学生提出实验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 教室讨论:反应热的应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反应热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如能源利用、材料科学等领域。
* 强调反应热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塞位和意义。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反应热的基本概念1.1 反应热的定义解释反应热的概念,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实际例子说明反应热的存在和重要性。
1.2 反应热的类型介绍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和区别。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反应热,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1.3 反应热的计算介绍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如反应物和物的焓变差。
解释熵变的概念,并说明其与反应热的关系。
第二章:恒压反应热与恒压焓2.1 恒压反应热的定义解释恒压反应热的概念,即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强调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
2.2 恒压焓的定义介绍恒压焓的概念,即在恒压条件下,系统发生一个完整化学反应时所引起的焓变化。
解释恒压焓与反应热的关系。
2.3 恒压反应热的计算介绍恒压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如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物和物的焓变差。
强调实验测定恒压反应热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恒容反应热与恒容焓3.1 恒容反应热的定义解释恒容反应热的概念,即在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强调恒容条件下的反应热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
3.2 恒容焓的定义介绍恒容焓的概念,即在恒容条件下,系统发生一个完整化学反应时所引起的焓变化。
解释恒容焓与反应热的关系。
3.3 恒容反应热的计算介绍恒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如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物和物的焓变差。
强调实验测定恒容反应热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四章:反应热的实验测定4.1 实验装置和原理介绍常用的反应热实验装置,如量热计和循环水浴。
解释实验原理,如通过测定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4.2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详细说明反应热实验的步骤,如样品的准备、实验操作等。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准确测量温度、避免热量损失等。
4.3 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介绍如何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如计算反应热的平均值和误差分析。
强调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反应热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5.1 反应热在工业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反应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炼钢过程中的热控制。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解释盖斯定律的含义;2.会运用盖斯定律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3.学会运用类比法解决问题;通过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
4.体会盖斯定律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局限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盖斯定律,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中不同的反应途径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陕西境内的华山是五岳之一,非常著名。
华山有东南西北中五个王峰,其中北峰的海拔约为1600米,东峰的海拔约为2100米,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
山脚下售票处的海拔约为400米。
假设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一起去爬华山,文委体力不好,他决定先坐缆车到北峰顶,然后再爬上东峰等待体委。
体委要欣赏美景,徒步登上东峰。
【教师提问】文艺委员从售票处坐缆车到北峰顶再爬上东峰顶,两次海拔变化量各是多少,总海拔变化量是多少?体委从售票处到东峰顶的海拔变化量是多少?两人的总海拔变化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文艺委员从售票处坐缆车到北峰顶海拔变化量为1200米,从北峰爬上东峰海拔变化量为500米,两次海拔变化总量为1700米;体委从售票处到东峰顶的海拔变化量是1700米;两人的总海拔变化量相等。
【教师提问】爬山过程的海拔变化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上山途径有关吗?【学生讨论】可以看出文委和体委爬华山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相同,而上山途径不同,但是两人总的海拔变化量却相等。
海拔变化量只与爬山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上山途径无关。
【教师引导】在化学研究领域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律,它是由科学家盖斯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得出的,人们称之为盖斯定律。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一)引出定律【学生回答】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教师引导】这说明了什么是守恒的?【学生回答】能量守恒。
【教师引导】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然处于S态,所有的反应物都和反应前完全相同,丝毫没有损耗,这说明还遵循什么守恒?【学生回答】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强化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应热的正负判断,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热现象。
2. 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阐述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反应热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动画,用于直观展示反应热现象。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反应热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开发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新材料合成、药物设计等。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反应热教学设计3篇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反应热教学设计3篇一、单元学习主题(一)核心概念在初中和必修阶段,学生对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章是在初中和必修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定性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从反应热的测定、表示、计算等定量角度深入认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从微观角度了解反应热的实质。
同时,学生能够基于内能及内能的变化认识反应热,并进一步感受反应热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研究反应热的重要价值。
(二)内容结构本章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
在正文、栏目、画图、例题和习题等素材的选择上,突出反应热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体现研究反应热的重要价值。
本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反应热,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节介绍了反应热的概念、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热等,第二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
从全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看,反应热的概念是引入焓变的基础;反应热的测定和焓变是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的基础;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是计算反应热的基础。
本章的“整理与提升”注重对化学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的提炼。
从认识视角来看,强调从反应前后体系内能的变化、体系与环境的能量变化与守恒来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强调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热化学方程式。
从认识思路来看,强调从宏观表征(体系与环境间的热交换)、微观表征(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角度)和符号表征(△H)三个维度来认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引导学生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模型,形成化学科学表征的一般思路。
(三)育人价值1、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建构反应热的模型,使学生能理解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2、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定量实验的基本训练。
3、通过燃烧热的相关计算,使学生知道燃烧热在生活在的广泛应用,感受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反应热定律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热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热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反应热的方法;3. 能够运用反应热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热定律的定义和描述;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反应热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反应热定律的背景和原理;2. 运用反应热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仪器、教学案例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化学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会放热,有些反应会吸热,这是为什么?反应热和反应条件有什么关系?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反应热定律的概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放热或吸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种类和摩尔比有关。
2. 讲解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利用反应热定律公式ΔH = ΣnpΔH(p) - ΣnrΔH(r),求解反应热。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实验,观察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现象;2. 演示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热;四、相关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几道反应热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 学生交流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围绕反应热定律的应用进行讨论;2.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反应热对反应条件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反应热定律的掌握情况;2. 提醒学生认真复习反应热定律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热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反应热计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反应条件对反应热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训练。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反应热定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反应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 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热,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测量实验、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量热计、温度计、搅拌器等。
2. 准备实验药品,包括氢气、氧气、氮气等。
3. 准备PPT课件,包括反应热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4. 准备教学材料,包括反应热与焓变的图表、热化学方程式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反应热有关的实例,如冰箱冷藏食物、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的概念和意义。
2. 概念讲解a. 反应热: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也称反应热。
b. 焓(H):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用焓来描述物质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一定的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c. 热化学方程式:用文字和化学计量数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不仅能表示出反应的热效应,还能表示出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3. 实验探究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燃烧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或白磷,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来验证反应热。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反应热的具体数值。
4. 反应热的计算与应用a.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通过计算得出反应热。
b. 讨论反应热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c.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反应热进行计算,如盖斯定律在能量守恒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应热的概念、意义和应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反应热相关的思考题和实验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能够计算反应热。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一、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四、教学目标:1. 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表示反应热。
3. 能够运用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1. 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常用的反应热测量方法有量热计和热量计。
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物在方程式的右边,反应热写在方程式的上方。
4.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
5. 运用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反应热,判断反应类型等。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反应热的概念与测量方法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2. 提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是如何测量的?二、新课讲解:1. 讲解反应热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反应热的含义。
2. 介绍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如量热计和热量计。
三、课堂练习:1. 用量热计测量某反应的反应热。
2. 计算反应热的数值。
四、总结:1. 强调反应热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注意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第二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表示一、导入:1. 提问:如何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引导学生思考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
2. 讲解反应热的表示方法,如何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三、课堂练习:1. 书写一个热化学方程式。
2. 判断反应热的正负值。
四、总结:1. 强调热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注意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六、第三课时: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一、导入:1. 提问:如何利用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利用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
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反应热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理解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
3. 学会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何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利用,进而引出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基本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反应热的概念、单位、符号等,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3.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反应热,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了解反应热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6. 小结与作业: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讨论。
2. 教学手段:PPT、板书、实验演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练习题:选取一些典型的反应热计算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作业题:布置一些与反应热相关的思考题或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通过PPT展示反应热的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 板书:通过板书演示反应热计算的步骤和公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利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反应热的概念和重要性。
高中化学氮化学反应热教案
高中化学氮化学反应热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实验室中常见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验室中常见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观察和解释。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意义;
2.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实验室中常见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注目的示例,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热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单位及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 计算方法示范:通过几个实例,演示化学反应热的具体计算步骤;
4.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热效应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目,并在讨论中深化对化学反应热的理解;
6.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与化学反应热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思考如何利用化学反应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化学反应热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
在实验室中观察化学反应热效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反应热的存在。
在下一节课中,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热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理解反应热与反应物、物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根据反应热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反应热的测定方法,掌握量热计的使用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反应热的概念及其意义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3. 反应热的测定方法4. 量热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 实验操作演示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反应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反应热的测定方法。
2. 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量热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反应热的测定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量热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反应热测定方法的理解。
4.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反应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3. 演示实验:展示量热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反应热测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提问: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课堂问答、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
2. 评估内容:反应热的概念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量热计的使用方法。
3. 评估时间:课堂实时评估,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4. 反馈与改进:针对评估结果,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反应热学》等。
2. 实验器材:量热计、烧杯、温度计、搅拌器等。
3. 课件与资料:反应热及其测定相关课件、实验操作视频、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案例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教学视频等。
化学反应热教案
化学反应热教案【篇一:化学反应热教案】篇一: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反应热的计算【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前置作业】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小结1】:热反应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但方向改变时,反应热数值,而符号。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s)到终态(l)其反应热为△h1,而从终态(l)到始态(s)的反应热为△h2,那么△h1与△h2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入】能量【小结2】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定义】一、盖斯定律(简单介绍盖斯)1、内容:【理解】a点到b点的位移,即山的高度与起点a和终点b的海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 b点的途径无关。
在这里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小试牛刀】1、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h2(g)+1/2o2(g)==h2o(g)△h1=-241.8kj/mol 已知h2o(g)==h2o(l)△h2=-44kj/mol那么,h2的燃烧热△h究竟是多少?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 o2(g)=zno(s)△h1;hg(l)+ 1/2 o2(g)=hgo(s)△h2;则zn(s)+ hgo(s)= hg(l)+ zno(s),△h值为=a、△h2-△h1b、△h2+△h1c、△h1-△h2d、-△h1-△h2 【过渡】2、盖斯定律的应用【思考与回答】石墨和金刚石,哪一个才是更稳定的碳单质?请在课本p7表1—1中查找-1 -1能量h2(g)+1o2(g) 2-【小结3】盖斯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总结】【作业】完成本节课后的习题p141-6题。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反应热。
3.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意义,并举例说明化学反应热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
第二步:实验操作1.选择一种适合的化学反应,如醋和小苏打溶液反应。
2.准备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温度计等。
3.预先测量和记录反应物和溶液的质量、体积和初始温度。
第三步:实验操作1.将溶液A倒入烧杯中,记录其体积和温度。
2.将溶液B倒入烧杯中,记录其体积和温度,并立即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
3.在反应过程中记录温度的变化,直至温度不再上升。
第四步: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
2.根据热容量公式,计算反应物的热容量。
3.计算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量。
4.计算化学反应热,通过公式化学反应热=吸热量/摩尔数计算。
第五步:结果分析1.对比不同实验组的计算结果,分析误差的原因。
2.结合实验情况,讨论化学反应热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影响。
第六步:总结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化学反应热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步骤,强调化学反应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是否能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是否能熟练操作实验操作,并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3.是否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热,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拓展延伸:1.可以设置其他化学反应的实验,如氨和盐酸反应。
2.可以探索其他计算化学反应的方法,如通过爆炸反应的产物质量计算化学反应热。
通过以上教学案的实施,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定义和分类。
2. 学习反应热的测定方法,了解常见的测定反应热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反应热的概念和测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 反应热的分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 反应热的测定方法:a) 量热法: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b) 热量计法:使用热量计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c) 热化学法:通过测定反应物和物的热化学性质来计算反应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引发学生对反应热的思考,引入反应热的学习。
2. 讲解反应热的概念和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片进行解释和展示。
3. 介绍反应热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视频或实物演示来讲解量热法、热量计法和热化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运用反应热的概念和测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反应热及其测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反应热及其测定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提供反应热及其测定的相关教材或教参,用于讲解和解释概念和方法。
2. 实验器材:准备量热器、热量计等实验器材,用于展示和操作反应热的测定方法。
3. 课件和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实验演示,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反应热及其测定。
六、教学活动:1.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体验反应热的变化,增强对反应热的直观理解。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经典的化学反应实验,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反应热》 学历案
《反应热》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反应热的概念,能说出其单位和符号。
2、学会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热的方法。
3、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反应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盖斯定律的应用。
2、难点(1)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
(2)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三、知识链接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物质具有的能量与其稳定性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四、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的概念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符号:用 Q 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 kJ/mol。
4、反应热产生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如果反应物分子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分子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 Q 为负值;反之,如果反应物分子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分子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热 Q 为正值。
(二)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量的物质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出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实验仪器量热计(包括保温杯、温度计、搅拌器等)3、实验步骤(1)准备好实验仪器,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装入量热计中。
(2)测量反应物的初始温度 T1。
(3)迅速混合反应物,搅拌均匀,同时开始计时。
(4)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混合溶液的温度,直到温度不再变化,记录最终温度 T2。
(5)根据公式 Q = C(T2 T1)计算反应热,其中 C 为量热计的热容。
(三)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高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案教案
高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案教案学案:高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中和反应及其特点;2.学习如何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3.掌握使用定电流电弧法和容量计法测定反应热的方法与步骤;4.能够分析测定结果,并应用于其他相关实验中。
二、学习内容:1.中和反应的概念及特点;2.定电流电弧法测定反应热的原理与步骤;3.容量计法测定反应热的原理与步骤;4.反应热的计算和分析;5.实例分析及应用。
三、学习步骤与方法1.预习前提知识: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反应热的定义与计算公式;2.学习中:学习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定电流电弧法和容量计法的原理与步骤,重点掌握其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3.请教与讨论: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以及实例分析;4.反复实践: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使用定电流电弧法和容量计法,并计算反应热;5.总结归纳:总结常见的测定反应热的方法与步骤,并进行归纳总结;6.拓展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相关实验中的问题。
四、重点难点1.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及步骤;2.反应热的计算及结果分析;3.误差分析及消除误差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蒸馏水器、电流表、电弧炉、计量器具等)、实验室教学资料。
六、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情况、吸收掌握的知识和运用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七、学习反思学生通过学习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方法与步骤,掌握了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并能够应用于其他相关实验中。
在实践中,学生还需注意测定条件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精确性,以及对结果的正确分析与解释。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反应热及其测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教案章节一:反应热的概念及重要性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热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讲解反应热的定义: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 强调反应热的重要性:反应热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4. 举例说明反应热的应用: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教案章节二:反应热的计算与表达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热在化学反应中的量化表达。
2. 讲解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反应热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物的焓变来计算。
3. 介绍焓变的表示方法:焓变可以用ΔH表示,正值表示放热反应,负值表示吸热反应。
4. 示例计算:以燃烧反应为例,展示如何计算反应热。
教案章节三:实验测定反应热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验测定反应热。
2. 讲解实验测定反应热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量热法、绝热法和流动法等。
3. 介绍量热法的实验步骤:如标准焓的测定、反应热的测定等。
4. 示例实验:以醋和碱的反应为例,展示如何实验测定反应热。
教案章节四:反应热与反应条件的关系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2. 讲解反应热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反应热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3. 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热变化:如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热越大;温度越高,反应热越大等。
4. 示例分析:以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例,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热变化。
教案章节五:反应热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热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讲解反应热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能源利用、材料合成、药物制备等。
3. 分析不同应用中的反应热特点:如放热反应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吸热反应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等。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教案
主题:化学反应热
目标:学习化学反应热的概念,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掌握测定反应热的方法。
一、引入(5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化学反应热。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反应会放热而有些反应会吸热吗?
二、理论知识(15分钟)
1. 反应热的分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如何测定反应热:隔绝法和恒压法。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实验一:测定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热。
2. 实验二:测定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铁的反应热。
四、实验报告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反应热的值,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测定方法和实验结果。
2. 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在家完成一道相关的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准备下节课的主题相关实验所需的材料。
教案结束。
反应热教案
反应热·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反应热的概念;了解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初步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介绍反应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能源的教育;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格式的规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续表
观力。
续表
续表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890.3 kJ
3.(1)C(固、石墨)=C(固、金刚石)-1.90kJ(2)石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反应及反应热
2
1、初步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
2、正确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问题。
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
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注意事项讲讲—议议—练练
一、反应热
1、概念:反应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
“△H”
单位:kJ/mol
当△H>0时,表示吸热
当△H<0时,表示放热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
1、概念:热化学方程式是指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课本P39 1、3、
练习册
第一课时
〖导入〗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而化学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会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熟练掌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和要求是学好能量变化一章的关键。
〖板书并讲解〗一、反应热
1、概念:反应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
通常用“△H”表示;单位:kJ/mol
说明:当△H>0时,表示吸热;当△H<0时,表示放热。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
可理解为,由于放出热量,整个体系能量降低。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
可理解为,由于吸收热量,整个体系能量升高。
〖补充讲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来源于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发生的能量变化。
〖板书并讲解〗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
1、概念:热化学方程式是指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例题〗C(s) + O2(g) = CO2(g);⊿H=-393.5kJ/mol
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指导练习〗
1、在101325Pa和298K条件下,2molH2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O2=2H2O;△H=-484kJ/mol
B.H2O(g)= H2(g)+ O2(g);△H=+242kJ/mol
C.2H2(g)+ O2(g)=2H2O(l);△H=-484kJ/mol
D.H2(g)+ O2(g)= H2O(g);△H=+242kJ/mol
2、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乙硼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
第二课时
〖板书并讲解〗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
;△H=-241.8kJ/mol
表示1mol气态H2与(1/2)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①、△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
②、注意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是在25℃、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
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④、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⑤、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H 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
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总结〗一、反应热;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作业〗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