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与4种阔叶树混交林生长效果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效果评价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效果评价
2018 Vo1.50 No.2
林 业 科 技 情 报
·35·
马 尾 松 阔 叶 树 混 交 效 果 评 价
张 振 能
(广 东省韶 关 市 国有 林场 管理 处 )
[摘 要] 针 叶树种在 实际用材林培 育 中优 良众 多,其木材产 量较 大 ,树形整 齐;很 多杉类 、松 类以及柏类 的优 良树种种植数 量都非 常多,比如 南方种植的马尾松 。但这类针 叶林也存在 自肥 能力 不高等 自身缺 陷,加上连 栽 、炼 山等 栽培技 术等 尚不够 成熟 ,导致其相应林地的地力不断下 降。为了保持林 地能 够长期发展 与 经营 ,全 面维护生 态环 境 ,本文对 马尾松 阔叶树混 交 进行试验研 究 ,并对混 交效果进行科 学的评价 ,以期进一步发展混 交林 。 [关 键词] 马尾松 ;阔叶树 ;混交;效果评价
Abstract:Th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are very good in the actual timber forest cultivation.The timber yield is large and the tree shape is very neat. Many superior species of f ir,pine and cypress are planted in a very large number, such as the Masson Pine planted in the south.This kind of coniferous forest also has its own defects,such as poor self fertilization ability,and immatur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continuous planting and burning.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long—-ter 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woodland an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n aU —round way,this paper studies t he mixing of broad —leaved tree of Pinus massoniana,and makes a scientif ic e- valuation on the mixed effect in order to fur ther develop mixed forest. K ey words:Pinus massoniana;broad — leaved tree; mixed;effect evaluation

马尾松混交营林改造技术分析

马尾松混交营林改造技术分析

马尾松混交营林改造技术分析作者:王广捷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长期栽植马尾松纯林会造成地力下降,且林分结构简单,生态质量低,易致松毛虫危害,营造混交林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可持续经营,因此本文以马尾松-荷木混交营林改造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马尾松;荷木;混交林;改造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针叶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是针叶林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树种。

马尾松喜光耐温,根系发达,又具根瘤菌,可在干旱贫瘠土地上生长,所以成为荒山绿化、植树造林的先锋树种。

但是长期大面积经营马尾松纯林,也产生了不良后果,例如地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肆虐、易引发森林火灾等。

对马尾松纯林进行混交改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般来说,混交林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都有提高。

因此,本文对马尾松混交营林改造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马尾松混交营林方式的选择1.混交树种选择。

马尾松混交树种可分为针-针混交和针-阔混交两大类。

针-针混交,如马尾松与荷木、马尾松与火炬松、马尾松与福建柏等混交方式。

两种针叶树种之间有一定差异,可以优势互补,例如马尾松是深根性树种,而荷木是浅根性树种,两者配合可改善土壤环境,树冠交错可减轻风害,提高郁闭度和生长效果。

针-阔混交可选择树种很多,如红椎、黎蒴、荷木、相思、枫香、格木、大叶栎、火力楠、光皮桦、观光木、山杜英、鹅掌楸、凹叶厚朴等。

针-阔混交,树种之间的互补作用更为明显,化学关系协调,对促进马尾松生长有明显效果。

2.混交方式选择。

混交方式有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星状混交、不规则混交等多种方式,马尾松纯林改造以带状混交和块状混交为主,实际情况也表明这两种混交方式比株间混交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高。

3.混交比例选择。

混交比例关系到树种间的发展趋势、生长状况和混交效益。

由于树种间存在竞争关系,混交比例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一般速生、喜光树种的混交比例可以低一些。

不同阔叶树种和马尾松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

不同阔叶树种和马尾松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

伐倒后分别测定 叶、 枝、 干和根称重及含水率 , 计算 各 器 官生 物量 。在 每块 标准 地 内设 4块 1 ex r 1 m 的小样 方, 调查林下植被和凋落物量 , 并测定含水率 , 计算林 下植 被 和凋 落物 生物量 。
3 结 果 与分 析
3 . 1 不 同混 交模 式 对林 木 胸 径 生 长 的影 响

生 林先 锋树 种 , 深根 性 , 冠 幅宽 大 , 萌 芽力 强 , 耐 干旱瘠
查标 准 地 内林 木 的树 高 、 胸 径 和株数 , 选择 2株标 准 木
薄[ 6 1 , 在荒山能生长成林 , 是速生用材树种 , 可作为培育 食用菌专用林栽培 [ 7 1 。我 国闽楠和裂斗锥的人工栽培
关键词 : 闽楠 ; 裂斗锥 ; 马尾 松 ; 混交林 ; 生长 效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2 5 0 5 ( 2 0 1 3 ) 0 5 — 0 0 1 9 — 0 3
马 尾松 ( P / n u s m a s s o n i a n a ) 是 我 国亚 热带 南 部湿润
水土 流失 和 山洪暴 发 。而 营造 马尾 松 阔叶树 混 交林 则
2 研 究 方 法
试验 采用 完 全 随机 区组设 计 , 5个 处 理 , 每个 处 理 3 次 重复 。 5 个 处理 分别 为 : 闽楠 与马尾 松混 交 、 裂斗 锥 与马 尾松 混 交 、 闽楠纯 林 、 裂 斗 锥 纯林 和 马 尾松 纯 林 , 混 交 比例 为 5 : 5 , 带状混 交 。 每块 标 准地 面积 4 0 0 m , 共
海拔高度 6 0 0 m, 坡 向西南 , 坡位下部 , 土壤为红壤 , 年

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

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

性、生长特 点和抗逆性 。结果表 明,木荷 等 1 种树种适应性较 强, 巨 等 7 5 尾 桉 种树 种的生长性状 良 ; 好 结合
不同树 种的景观 效果 、美学特性 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 ,选 出适 宜林相改造的 1 种骨 干树种 为枫香 、木荷、大 1
叶榕、马 占相思 、天 竺桂 、小叶榕 、山杜英 、红锥 、樟树 、尾 巨 、杨梅等 。 桉
c a a tr t sa d r ss n e T e r s l n i a e a c i u e b , a i n i m d o e h r ce i i e it c . sc n a h e g u a t r s h S n h
维普资讯

正带 热 槛纳钭 2 ,33. 03). 07 6 8( 6 6
o pe, a, s e ∞
厦 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 的研究
叶志勇
( 门坂 头国有 防护林场 ,福建 厦 门 3 10 ) 厦 6 0 1

要: 对厦 门市本 岛马尾松 生态林 实施林相改造 ,选择 4 种 阔叶树在林下套种 , 4 调查分析 不同树种 的适应
ap c fa c mpe e s e e a a o , iud mb r omoa a c i u eb ,Fc s lc r set o o rh ni v u t n Lq ia a r sn ,S h s v l i f ma sp ra iu a o , A a i n im,C n a mu a o i m,Fc s mirc ra a.p s loi,Ea o ap s c ca ma gu in mo m jp nc u i coap V u r uii l l a le c ru f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 $"’ !"#$ % &’’( )$*#+,$ -#,( ( .//0 122343567
! !
! "##$)%#)"$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 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
樊后保%,"!!! 李燕燕"! 孙 新"! 林德喜0
( %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 00##"1) (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0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州! 0$###")
#$%%&’ ("")*)#(%$+, (,- ,)%’$&,% .#)/&0 $, 8.09/ :&//;0.&0& 0%(,- (,- $%0 *$/&- .+’&0%0 1$%2 3’+(-4#&(5&- %’&&0!
BR- S.4:=.%," !! ,TU V=?;=?" ,3W- X>?" Y TU- Z8[>0
( % !"#$%$&$’ () *+(,(-. / *"0%1("2’"$3, 4+%’"+’#,53"+63"- !"#$%$&$’ () 7’+6"(,(-.,-=?A<=?I 00##"1,D<>?=) (" 8(,,’-’ () 9(1’#$1.,0 8(,,’-’ () :’#(&1+’# 3"; *"0%1("2’"$,9&<%3" =-1%+&,$&1’ 3"; 9(1’#$1. >"%0’1#%$.,B4\<.4 0$###",D<>?=)

马尾松多树种混交林水文效应和土壤性质研究

马尾松多树种混交林水文效应和土壤性质研究
强 的持 水 固土 改 土 能 力 。 关键词 : 马尾 松 ; 多树 种 ; 持 水性; 土壤肥 力 中图分类号 : ¥ 7 2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0 1 7 ) 0 5 — 0 0 2 6 — 0 3
面均优于 纯林 。因此 , 随 着 人 类 对 生 存 环 境 的 愈 加 关 注, 林 业 生 产 中造 林 环 节 逐 渐 提 倡 改 纯 林 为 混 交 林 , 以 增 强 人 工 林 的 固土 改 土 功 能 , 提 高 森 林 的 防御 灾 害 能力
及 其 对 土 地 的可 持 续 利 用 ] 。马 尾 松 是 我 国 南 方 林 区 主要 的造 林 树 种 , 在 福 建 省 人 工 林 中所 占 比例 较 大 。笔 者 在 闽南 山 区对 1 9年 生 的马 尾 松 、 木荷 、 台湾 相 思 混 交 林 和 马尾 松 、 火力楠 、 杉 木 混 交 林 的 持 水 性 及 林 地 肥 力 状况进行研 究 , 旨在 探 寻 合 适 的 马 尾 松 多 树 种 混 交 类 型, 为 福 建 沿 海 丘 陵 山地 马 尾松 人 工林 可 持 续 经 营 提供
林 持 水 能 力 高 于 马尾 松 、 火 力楠 、 杉 木 混 交林 , 其 中按 2: 7:1配 比 的 马尾 松 、 木荷 、 相 思 混 交 林 其持 水 量 最 大, 比按 1: 5: 4配 比的 马 尾 松 、 火力楠 、 杉 木混 交林大 1 9 . 4 3 , 比按 5: 4: 1配 比 的 马 尾 松 、 火力楠 、 杉 木混交林大 2 4 . 4 3 ; 马尾松 、 木荷 、 相 思 混 交林 土壤 肥 力状 况优 于 马尾 松 、 火力楠、 杉 木 混 交林 ; 马尾松 、 木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杨延福+(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宁化365400)摘要:研究了10年生马尾松+马褂木、马尾松+光皮桦和马尾松+乳源木莲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结果表明:马尾松+马褂木、马尾松+光皮桦和马尾松+乳源木莲总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增加了103.6%、51.5%和1.5%,总生物量分别比纯林增加了122.0%、39.7%和5.O%。

马尾松混交林与纯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模式类似,均为干>根>枝>叶。

马尾松混交林的营建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其中马尾松+马褂木效果最佳,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

关键词:混交林;马尾松;蓄积量;生物量;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4—2180(2013)0l一0077—05马尾松(Pi nus m assoni ana)是福建省主要的用材树种,其造林面积约占全省人工林面积的43.6%,在林业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长期采取单一树种的纯林经营模式,致使立地衰退与森林生产力下降。

同时,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经营导致松毛虫发生猖獗,森林火灾易发,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造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不仅能有效增加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量,还能提高马尾松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是提升林分整体功能和效益的主要途径B.3J。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些树种与马尾松混交的试验,对马尾松人工林培育发挥了积极作用H一’7J。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树种混交对林分生长和土壤性质有不周的影响,只有选择出适宜的混交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林地生产力,促进森林综合效益的发挥。

因而,不同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对林分蓄积、生物量空间分布和土壤养分等的长期影响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对10年生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进行生长及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以期明确不同树种混交对林分蓄积量、生物量空间分布和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为今后马尾松人工林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马尾松林内套作4种阔叶树成林效果初探

马尾松林内套作4种阔叶树成林效果初探

马尾松林内套作4种阔叶树成林效果初探
林启春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22(16)22
【摘要】为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通过在稀疏马尾松林内套种木荷、枫香、壳菜果、山乌桕及与未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纯林对比试验,对马尾松及林内套种的阔叶树树高、胸径、冠幅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套种不同树种对马尾松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套种枫香最有利于促进马尾松生长;对套种的木荷、枫香、壳菜果、山乌桕生长量进行调查,发现套种枫香、木荷、山乌桕、壳菜果等4个阔叶树种在马尾松林中生长状况良好,均适合生长,但套种的枫香长势最好,其生长量明显高于木荷、壳菜果、山乌桕。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林启春
【作者单位】上杭县林业局才溪林业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8
【相关文献】
1.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
2.林窗式疏伐对马尾松林内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的影响与优化
3.马尾松与红椎等3种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4.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
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5.基于熵权法评价调控林凋落物层水文特性——以贵州马尾松林和5种阔叶树调控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天然林资源逐渐减少,处于衰退状态,需要通过人工补植来增加种质资源,提高木材产量。

传统的人工林种植模式存在着种植密度大、单一树种组成等问题,容易造成林分结构单一,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专家学者提出了在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模式。

本文将对这种模式的生长效果进行分析。

1.增加种质资源。

马尾松天然资源逐渐减少,需要通过补植来增加种质资源,提高木材产量。

由于原有的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导致林分生长缓慢,种质资源受限。

2.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

传统的人工林种植密度大,单一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单一,容易受到虫害、病害的侵袭,生长效果不佳。

而通过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可以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增加生态功能。

3.改善林分生态环境。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可以提高林分的光环境、湿度环境等,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可以减少对于单一树种的过度依赖,提高林分的生态稳定性。

1.选择适宜的树种。

在进行补植时,需要选择适宜生长的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如柚木、榉树、枫树等,以确保生长效果。

2.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进行补植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降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避免种植过密或者过疏,影响生长效果。

3.科学的管理措施。

在种植后,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如针对不同树种的土壤肥力要求、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合理施策,以提高生长效果。

1.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不仅提高了木材产量,同时也增加了其他林产品的产量,如柚木、榉树、枫树等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可以为林地提供优质材料。

3.提高木材品质。

通过与马尾松混交种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可以提高木材产量,并且木材品质更优越,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丁敏;倪荣新;毛轩平【摘要】Interplanting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under the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masson pine, which planted in 1960) , respectively Castanopsis lamontii,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Castanopsis kawakamii,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in 1984,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multiple layers were formed. The tree height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of the four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were measured every two years from the forth year. In the 16th year (2000), masson pine's tree height, DBH, and timber volum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urrent annual increment in tree height reached maximum, Castanopsi slamontii in the 14th year,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in the 4th year, Castanopsis kawakamii in the 6th year, and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in the 12th year; the DBH annual increment reach peak respectively in the 10th, 8th, 10th, and 8th year in order. Different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showed different growth rates, which in order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 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 Castanopsis lamontii. Interplanting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is more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of masson pine. In the 16th year, masson pine had 23.1 m height, 31.1 cm DBH, and 0.536 m3 timber volume. [Ch, 4 fig. 1 tab. 7 ref.]%在马尾松Pinus massonana林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ii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和苦槠Castonopsis sclerophylla,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对该混交模式16年生的不同阔叶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4年,第4年,第6年,第12年.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年,第8年,第10年,第8年.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格氏栲>青栲>苦槠>拉氏栲.在混交林模式中,林间套种苦槠更有利马尾松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3.1 m,平均胸径为31.1 cm,单株材积可达0.536 m3.【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4页(P463-466)【关键词】森林培育学;林下套种;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作者】丁敏;倪荣新;毛轩平【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丽水313000;浙江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丽水313000;浙江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丽水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5.2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速生丰产等特点。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种林分的生长效应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种林分的生长效应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种林分的生长效应
刘春华
【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26)003
【摘要】在30年生马尾松林下进行了不同阔叶树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蓄积大小排序为拉氏栲>格氏栲>青栲>苦槠,其中20年生拉氏栲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分别是格氏栲、青栲和苦槠的1.06、1.26和1.49倍;拉氏栲和格氏栲是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的首选树种,生长中等的树种有青栲,苦槠生长较差,不适宜作为马尾松林冠下造林树种;利用马尾松林分具有林冠稀疏和透光度大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拉氏栲、格氏栲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而且对于减轻马尾松林松毛虫危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林冠下套种模式.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刘春华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福建,三明,3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9;S723.8
【相关文献】
1.闽南低产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木荷林分改造试验 [J], 黄作舟
2.不同密度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米槠生长效应试验研究 [J], 黄胜流
3.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后林分防火效能比较研究 [J], 陈绍栓; 陈彬; 陈淑容
4.马尾松公益林林冠下套种阔叶树后林分生态功能评价研究 [J], 詹学齐
5.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冠下套种树种生长的影响 [J], 陈贝贝;姜俊;陆元昌;刘宪钊;贾宏炎;明安刚;张显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5 卷(02-03)期
黄茂勋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91
式中:S为样地物种数;Pi
(%)
=
Ni N
×
100
;N为样
地物种个体总数;Ni为第i种物种个体数。
现最好。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生长量;小气候;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2-03)-0090-03
文川河是闽江上游的二级支流,文川河流域是连城 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流域内林地面积2.7万hm2, 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6956hm2,属于水力侵蚀类型,侵蚀 模数3870t/km2·a。由于森林火灾、树种单一等原因,使林 地土壤退化严重,形成了大量低质低效的马尾松纯林,该 林分郁闭度0.3左右,平均树高1.2m左右。本文通过对4种 林分(即木荷、枫香、马尾松混交林,木荷、马尾松混交林, 枫香、马尾松混交林,对照马尾松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 分析和总结,旨在为Ⅲ类地上马尾松低质低效林修复补 植选择适合的阔叶树种,并为优化栽培模式,提高林分质 量,充分发挥针阔混交林的多种效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连城县林坊乡张坊村,地 理坐标为北纬25°41′37″,东经116°43′42″。属中亚热带海 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历史极端最低温度-7℃, 极端最高温度40℃,全年无霜期299~330d,年平均降水 量1633.4mm,相对湿度75%,较适宜林木的生长。原为21 年低质低效马尾松人工纯林,在23林班04大班010、020小 班,面积41.33hm2,密度2700株/hm2,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土壤肥力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为625.2m,坡向东南,坡度 6~19°,林地土壤为黄红壤,土层厚度大于0.8m,属Ⅲ类 地。2006年,将该山场区划为4块,其中3块通过疏伐,采 取砍1行,留1行,砍的1行栽植阔叶树。3块林地疏伐后保 留1200株/hm2,马尾松平均树高分别为1号地块0.95m、2号 地块0.96m、3号地块0.98m,生长状况基本一致。为为不 影响试验结果,1号地块补植木荷和枫香,行内实行隔株 种植,面积8.07hm2,混交比例2∶1∶1(处理Ⅰ);2号地块补 植木荷,面积9.13hm2,混交比例1∶1(处理Ⅱ);3号地块补 植枫香,面积8.8hm2,混交比例均1∶1(处理Ⅲ)。另一块马 尾松纯林15.33hm2,伐除弯曲木后保留2400株/hm2,平均 树高0.99m(处理Ⅳ)。林地于2006年8—9月全面劈草清 山后,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穴规格为60cm×40cm× 40cm,品字型排列,整地于12月10日前完成。每穴施基肥复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生长迅速,木质坚硬,是林业和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种之一。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

让我们来看一下马尾松低效林的特点。

马尾松低效林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马尾松树木生长缓慢、林分枯梢、低产等现象。

这种低效林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山区,由于长期的人为砍伐和不合理的管理,导致了马尾松林的退化和低效问题。

针对马尾松低效林的问题,人们常常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

这种林分结构可以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森林的景观价值,也能够增加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增加木材的产量。

常见的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有红豆杉、柚木、樟子松、榉树等,这些树种在林业和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它们的特点是生长快,木质坚硬,耐旱耐寒,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

补植这些树种可以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的生态环境,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这种异龄混交林结构可以使林分内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不同,相互之间不会争夺养分和光线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林地的资源,提高了林地的生产力。

这种混交林结构还可以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增加了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了森林火灾和风灾的风险。

这种混交林结构也有利于增加林木的景观价值,丰富了森林的景观特色,提高了森林的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在进行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确保其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与马尾松相适应。

应该合理设置混交林结构,使不同树种之间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空间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

应该加强林木的管理和保护,定期进行修枝和疏伐,防止树木生长不规则,提高林木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对马尾松生态效应与混交林生长的研究

对马尾松生态效应与混交林生长的研究

马尾松纯林 马尾松 12 OO

1 O
32 2 O 2 . . 7 .6 O
2. 65 2
22 马尾松 混 交林 生物 多样性 特征 .
生 物 多 样 性 高 低 是 说 明森 林 生 态 系 统 稳 定 性 程 度 的 一 个 主要指标 。 一般来说 , 结构简单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 物种较为单 林 下 植 被 稀 少 , 物 多 样 性 程 度 低 , 态 系 统 处 于 不 稳 定 的 生 生
位 于第 2 次 ( 1 , 马尾 松 混 交 林 和 纯 林 生 长 量 情 况 看 出 , 层 表 )从 混 交 林 中 马 尾 松 高 径 生 长 量 存 在 差 异 ,特 别 是 树 高差 距 很 大 , 马 尾 松 杜 英 混 交 林 和 马 尾 松 香 樟 混 交 林 中 马 尾 松 树 高 与 马 尾 松 纯林 相 比分 别 增 加 了 1 . 67 %和 3 .%,混 交 林 中 马尾 松 与纯 33 林 中 马尾 松 蓄积 量 相 比 , 别 提 高 了 4 . 分 73 %和 3 . , 蓄积 量 91 总 % 分 别提 高 了 132 4. %和 143 经 方 差 分析 , 尾 松 混 交 林与 马 8. %。 马 尾 松纯 林 在 树 高 、 蓄积 量方 面差 异 达 显 著 水 平 。
马 尾 松 耐 干 旱 、 薄 , 长 迅速 、 量 高 、 途 广 , 最 重 要 瘠 生 产 用 是 的 乡 土 造 林 树 种 之 一 , 有 耐干 旱 、 瘠 的优 良特 性 , 生 范 围 具 贫 适 广泛 , 能在 少 壤 土 的 石 质 性 山地 正 常 生 长 , 作 为 土 壤 条 件 瘠 常
表 1 马 尾 松 混 交 林 生 长 情 况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通过对马尾松低效林的特点、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选择、异龄混交林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生长效果监测方法和结果,总结出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对马尾松低效林生长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异龄混交林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对马尾松低效林的复壮及生态效益具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对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通过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可以有效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的生长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马尾松低效林,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监测方法,林业管理,补植,森林经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但由于其容易形成低效林,导致林地质量下降,产量减少。

为了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的生长状况,研究人员开始尝试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

这一做法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的应用实例,但对于其生长效果的分析还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

通过对混交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树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生长状况,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还旨在探讨异龄混交林在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生长状况和提高林地经济效益方面的潜力,为未来的林业经营提供经验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实现可持续经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分析,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马尾松与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马尾松与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1997 年)每年2 次的全面
除草,未进行过间伐.
采用每个处理组合造一片林子的方法营造示范 林,
每片混交 林 的 面 积 为 1hm2 ,每 片 纯 林 的 面 积 为 0.


hm ,示范林的整地方法同试验林(表 1).
表 1 马尾松与其他 3 个树种的 9 种混交模式
混交模型
B1 块状
B2 行状
2019 年 11 月
第 21 期
J
ou
r
na
lo
fGr
e
enSc
i
enc
eandTe
chno
l
ogy
马尾松与几个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效果比较
赵寿云
(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在福建邵武卫闽林场建立了马尾松、福建柏(建柏)、闽 粤 栲、木 荷 纯 林 以 及 马 尾 松 与 其 他 3 个 树 种 的
锋树种.由于长期以来马尾松造林以大面积纯林为 主,
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低、林分稳定性差、抗逆性弱、防 火
能力差、病虫害蔓延、地力衰退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森 林
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和 多 种 效 益 的 发 挥 [1]. 前 人 研 究 表
明,马尾松与其他树种进行混交,可增加生物量多样 性、
提高森林生产力、改 善 土 壤 肥 力、减 少 病 虫 害 和 火 灾 发
收稿日期:
2019

10

21
作者简介:赵寿云(
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和示范林,研究混交 林 生 长 状 况 和 效 益,探 讨 最 佳 的 马
尾松混交林混交树种、混交模型和经营技术供生产上推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引言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是一种重要的林业经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这种经营方式的研究和实践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地生态效益提升方面的作用,为林地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一、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对马尾松低效林的补植意义1.1 增加立地种群结构多样性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砍伐和破坏,很多地方的马尾松林也逐渐变得干燥和低效。

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可以增加立地种群结构的多样性,丰富森林植被类型,促进植被多样性的提升,增强林地的生态稳定性。

1.2 提高林地生产力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的生产力。

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具有广阔的叶面积和复杂的根系结构,能够更好地捕获光能和土壤养分,提高林地的养分利用率,从而增加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1.3 改善林地生态环境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也能够改善林地的生态环境。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能够有效减缓林地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促进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常绿落叶阔叶树种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1 生长速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后,林地的产量也会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异龄混交林可以利用立地的光、热、水、肥等资源充分,并能有效减轻密度依赖的林木间的竞争关系,从而提高林地的总产量。

而且,在异龄混交林中,不同年龄的树木能够形成生态位差异,实现资源的高度利用,有利于提高整个林地的生产力。

2.3 生态效益提升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后,还能够有效提升林地的生态效益。

异龄混交林能够丰富林地的立地种群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它能够改善林地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异龄混交林还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气候调节、防风固沙等,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低效林补植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形成异龄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马尾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之一,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较慢,林地更新不及时,导致马尾松低效林逐渐增多。

为了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的生长状况,我们进行了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并形成了异龄混交林。

本文将对这种生长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林地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马尾松低效林的特点马尾松是一种阳性要求较强的树种,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生长速度较慢。

在过去的林地管理中,由于其木材质量较好,一度受到广泛的重视,导致马尾松的密度较大,而且由于更新不及时,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低效林。

这些低效林的特点是树木高度差异较大,种群密度小,生长速度慢,林下植被稀疏。

二、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为了改善马尾松低效林的生长状况,我们进行了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

在选择补植树种时,我们考虑了树种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最终确定了榉树、榆树、枫树等常绿落叶阔叶树种进行补植。

在补植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树种的配置和密度,力求形成异龄混交林,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形成异龄混交林的生长效果分析1. 提高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形成异龄混交林,可以提高林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加入可以扩大森林的生态位,提高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林地的抗风抗旱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

2. 提高林地的木材产量由于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林冠,为马尾松提供良好的遮荫作用。

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常绿落叶阔叶树种也可以为林地提供更多的有机物和养分,从而促进马尾松的生长。

通过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可以提高林地的木材产量,改善低效林的生长状况。

3. 丰富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的补植可以丰富林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

由于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生长速度,它们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生态位,吸引更多的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丰富了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生态链条。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

马尾松纯林及其与阔叶树混交林的凋落量与养分通量樊后保;李燕燕;孙新;林德喜【期刊名称】《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年(卷),期】2005(11)5【摘要】在25 a生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 a生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等阔叶树种的幼苗,16 a后形成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通过定位监测和化学分析,对上述6种混交林类型及林下未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纯林的森林凋落量及养分通量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6个混交群落的年凋落量分别为7 137.3 kg hm-2、6 741.1 kghm-2、8 041.7 kg hm-2、7 151.3kg hm-2、7 533.2kg hm-2和6 149.1 kg hm-2,而马尾松纯林的年凋落量仅3 442.8 kghm-2.在所有林分的凋落物组成中,枯叶占绝对优势,占凋落物总量的49.7%~71.5%,其余依次为枯枝(5.7%~26.1%)、其它组分(5.5%~17.1%)、树皮(7.7%~18.9%)和果实(0.7%~2.0%).各混交林分中来自马尾松的凋落物占50.4%~58.0%,而来自阔叶树的凋落物占42.0%~49.6%,且两者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各林分总凋落量的季节动态呈双峰型,第1次峰值出现在2~4月份,第2次峰值出现在8、9月份.凋落物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依林分类型、凋落物组分和凋落时间不同而异,N、P、K、Ca和Mg的含量范围依次为3.25~12.98 g kg-1、0.23~0.97 g kg-1、0.42~4.02 g kg-1、7.34~32.57 g kg-1和1.34~5.58 g kg-1.不同的林分类型,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年通量大小均为:Ca>N>Mg>K>P.马尾松纯林中,通过凋落物的5种养分元素的年流通量为142.01 kg hm-2;而在林下分别套种上述6种阔叶树后,其养分年流通量依次增加到204.95 kg hm-1、223.93 kg hm-2、304.12 kg hm-2、288.46 kg hm-2、213.77 kg hm-2、238.05 kg hm-2.【总页数】7页(P521-527)【关键词】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凋落物;养分通量【作者】樊后保;李燕燕;孙新;林德喜【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48.02【相关文献】1.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Ⅱ.凋落物养分归还动态 [J], 樊后保;苏兵强;刘春华;林德喜;蒋宗垲;沈宝贵2.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 [J], 李茜;杨胜天;盛浩然;盛岩;李巍;李顺江3.亚热带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特征 [J], 李忠文;闫文德;郑威;梁小翠;王光军;朱凡4.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J], 杨延福5.马尾松林下补植阔叶树后森林凋落物量、养分含量及周转时间的变化 [J], 林德喜;樊后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尾松生长效果显著 , 混交林中马尾松 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都 显著 大于纯林 , 林分生产 力高, 结构稳定 。而马尾松
与马褂 木行状混交林郁 闭后 , 马尾松 的生长受抑 , 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都低与其纯林, 平 林分分化严重 , 稳定性差。
关键 词 : 马尾 松 ; 阔叶 树 ; 交 林 ; 长 混 生 分 类 号 :7 22 7 1 4 : 9 S 5 .: 9 . 8¥ 2 ¥ 2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20 (0 00 — 0 1 0 10 — 5 52 1)4 0 0 — 3
本文对枫 香(iudm a,丌 帆 、 Lq i b  ̄0 , a 鹅掌 楸(io edo h— Lr d n rnci i nne、 es)黄檀 (abri hp aa、 D l ga u en )和麻 栎 Q ecsa ui ia4 e uru c tsn ) sr 种阔叶树 与马尾松混交林及 马尾 松纯林进行 了比较 分析 , 旨 在探讨 马尾 松阔叶树混交林 的效应 , 为营造混交林提供理 论 参考 。
马尾松 , 占据林冠上层 , 加之侧枝 发达 , 严重压制 了马尾松生
长。
春夏 , 干湿 季明显。土壤系花岗岩母质上发育起来 的黄棕壤 ,
土层深厚 , 质地粘重 , 肥力低下 。天然植被落 叶阔叶混交林 , 主要种类有枫香 、 黄檀 、 化香 (lyay rbae)茅 栗(a— Pa craso ica、 t t l G s t e gii 、短柄 抛 (uru go teavtbe i t l一 a as uni n e ) Q ec ̄  ̄ ir a. r p i a f v eo 脚、盐肤木 (hsc i ni R u hn s )等 ,草本植物 以 白茅( p r a e s I ec m a cl di a. ao 、 yi r avtm jr 黄背草 ( , n c ) 凇 ta davrjp nc) r n r a a oi 、 i . a 荩草 r rxn^ p ) 。 t ao 为主 h
与马尾松纯林没有 明显差异 。然 而 , 混交林 中枫香的平均树 高 比马尾松大 92 .%,已显 示出对马尾松 的生长的抑制作用 。 这和之前 一些研究结果一致 。 21 .2马尾松鹅掌楸混交林 。2 . 8年生马 尾松鹅掌楸混 交林 中
1 试 验 方法
11 试验 地 区 自然 条件 .
能提高林分 蓄积量 、 土壤有机质 、 N量以及 速效 N、 、 全 P K含
量, 同时也改善 了林内小气候条件 。徐英宝等发现 马尾松 和
2 结果 与分析
21 马尾 松 阔叶树 混 交林 生 长状 况 .
211马尾松枫香混交林 。从表 1 以看 出,8 . . 可 2 年生混交林 中
黎蒴栲 (at o s s) C s npi 口混交林 同样具有较好 的混交效 益f a s 5 1 。
18 9 2年春大穴定植 , 营造马尾松混 交林 8 m , Oh !混交树 种主 要为枫香 、 鹅掌楸 、 麻栎 和黄檀 ; 造林 苗木 为一年 生播种 苗 ,
造 林密度 为 25 0株/m: 状混 交。 0 9年 9月对这 4种马 0 h , 行 20 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及对照马尾松纯林进行 了系统调查。各林 分设置 1 2 2 块 0mx 0m标准地 , 进行常规测树因子的调查和
马尾 松 n m sii a林在我国南方 的森林 资源结构 as a ) nn
中占有重要地位 , 占全国针叶林面积的 1 . ” 4 %r 9 。但 由于长期 纯林经 营 , 分稳定性 较差 , 态环境 恶化 , 种多 样性 降 林 生 物
试验地造林前 为荒 岗草坡 , 1 8 年冬全面机耕整地 , 于 91
试验地设在安徽省六安林木 良种场 , 位于 3 。0N,1 。 14 16 2 , 9E 海拔 5 ~ 0m 的缓坡 岗地 , 0 8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马尾松 的平均胸径 和平均 树高分别 比纯林 马尾松 小 6 %和 . 4
1. 见表 1, 07 %( )而混交林 中鹅掌楸的平均胸径 、 平均树 高 、 单
分析 。
低, 易受病虫危害 , 地肥力衰退 , 林 生产力下 降I 2 l 。营造马尾松 阔叶树 混交林是提高马尾 松林 分的抗逆性和稳定 性 , 挥林 发
分整体 功能和效益的主要途径1 3 1 。徐小牛等对马尾松 和枫 香 同龄混交林进行 了研 究 , 为相对于 马尾 松纯林 , 枫混交 认 马
江西林业科技
பைடு நூலகம்
21 0 0年第 4 期
马尾 松 与 4种 阔 叶树 混 交林 生长效 果调 查 分 析
徐世红, 尹维彬 , 小牛 徐
( 安徽农业大 学林学 与园林学 院, 安徽合肥 2 0 3) 30 6
摘 要: 对马尾松与 4种 阔叶树种 混交效果进行 了试验研 究。 结果表明 , 马尾松 与枫香 、 黄檀 、 麻栎混 交后 , 进 促
马尾松 的平 均胸径和平均树 高分别 为 1. c 37 m和 1 . m, 53 比 同 龄 马尾 松 纯 林 平 均 胸 径 和 平 均 树 高 分别 高 出 46 .%和
2 . 单株材积 比纯林大 2 . 说明马尾 松枫香 混交林 中 2 %, 4 43 %,
马尾 松 的 生长 优 于 马尾 松 纯 林 。 从 林 分 蓄积 量来 看 , 交 林 混
年平均气 温 1 ℃, 0 5 ≥1℃积温为 48 0 49o 0 - o ,极端高温为
4 ', 端低 温为一 89C 年平均降水 量 10 0m 多集中在 01 极 : ' 2 1. ;  ̄ 5 m,
株材 积 和林 分 蓄积 分 别 比混 交 林 中 的 马尾 松 高 3 . 、 01 % 5 .%、0 %和 2 6 71 1 8 6 %。特别是 混交林 中鹅掌楸树高显著高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