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教案标题: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时期,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3.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不同学派的观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第八册。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百家争鸣时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什么吗?”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百家争鸣时期的背景和意义。

2. 分别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观点。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派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该学派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并准备口头报告。

展示与分享:1.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报告,介绍所研究的学派。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扩展对不同学派的理解。

练习与巩固: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并进行答疑解惑。

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

2. 鼓励学生多读历史书籍,了解更多有关百家争鸣时期的知识。

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学派,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该学派的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寻找更多关于百家争鸣时期的资料,并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小组讨论、展示与分享、练习与巩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入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学派和思想,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的布置,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教案_1
自主学习环节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按书中内容将学生分成几大学派
导学案、诸子百家的人物资料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用书中知识和人物资料,弄清本家学派人物和思想
自主学习交流环节
分别展示自己制作的各家人物的名片或简介
诸子百家的人物资料
学生派代表上台介绍本学派人物和思想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作环节
引导学生就课前问题进行展示,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展开。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列表法,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教学素材
学生行为
创设问题
导入新课
展示一个问题资料
中国古代一本书,有人说只要读懂这本书的就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了。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了解问题,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教学重点: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和其现实意义。
教学用具:PPT
《学评》练习题
学生依次回答
课前问题资料
按学派进行讨论,最后展示
归纳小结、思维扩展环节
老师展示课件,请学生按学派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古今思想的联系
诸子百家的人物,连线题
学生依次发言总结
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学派人物和主要主张
阅读他们的有关著作,更多的了解你自己喜欢的知识
学生课后收集与分享
课堂练习环节(如时间允许)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八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②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③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课前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

②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③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能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具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你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吗?生:儒家思想。

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1、“百家争鸣”的含义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百家争鸣”的含义。

你们觉得什么叫“百家争鸣”?生:······师: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导入新课】家乡美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那么我们济宁地区属于哪一个诸侯国呢?(鲁国)济宁有哪些称号呢?(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们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去追寻圣人的足迹,去品尝思想文化的争鸣盛宴!解读“学习目标”。

(一)智者老子:自主学习师: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呢?老子是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下。

请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人物名片”——老子(二)圣人孔子【合作探究】1、大思想家孔子师:孔子为什么称为大思想家?生答:因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问:儒家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思想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生答:是仁和礼。

教师一边利用课件,一边解释“仁”:“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用孔子的话解释,仁最根本的含义是“仁者爱人”。

当然,这里的“爱人”不是我们现在平常说的男女之间的爱,而是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

(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问:孔子所说的礼是指什么呢?生答: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师: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仅对普通人要求,对统治者也提出了要求,在政治方面孔子有什么主张呢?生答: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师: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赛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赛课获奖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评价孔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认识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日常生活经验了解老子的思想,通过情境设置来感受百家争鸣的焦点,通过表格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观点2、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重点难点突破】1、重点突破:用情景设置来加强学生代入感,讲述经典故事了解主要思想家的观点2、难点突破:问题讨论,将古人的智慧用于生活,从而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学法指导】讲述法,材料法,情境设置法。

【导入】同学们平时走在长沙的大街上,有没有发现类似的这些宣传?ppt展示视频《梦娃送吉祥》片,同学们知道这些宣传画是在宣传什么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那你们知道中国传统美德是在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板书标题: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笔记【问题一】百家指的是什么?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当时以“子”代表尊称,故称诸子百家。

【问题二】争鸣则指这些政治、学术派别著书讲学、发表见解、互相论战。

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学派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请同学们首先依据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主要派别及其主张。

一、主要派别及其主张儒家孔子春秋仁,以德治国,恢复西周制度,有教无类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战国“礼治”道家老子春秋万物有其对立面且可转化,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任贤”、节俭法家韩非子战国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师:【问题三】请大家根据上述主张,看看他们主要对哪一问题进行论战?生:怎样治理国家。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附学案)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附学案)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知理解一、老子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

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3)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老子与《道德经》;孔子的思想《论语》;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制作知识卡、观点辩论、图表归纳、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扩展思想、古为今用,增强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老子与《道德经》;孔子的思想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意义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学生每天通读的《弟子规》导入(课件出示《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同学们每天读第子规,你们知道这个圣人人指的是谁吗?(学生回答:孔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各是什么?[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热点切入,过渡自然,理解课程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自学教材[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1.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2.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各有哪些?3.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的思想各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个別答疑。

这些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读书,完成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任务。

梳理基础知识如下:1.老子的思想主张(1)思想主张: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政治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3)老子的著作:《道德经》2.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思想主张:面对当时社会的混乱,孔子在政治上提倡恢复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2、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ຫໍສະໝຸດ 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步:达标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
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2、2、孔子有哪些成就?
解答: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仁”
主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
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
采用“因材施教
历史影响:《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有何历史地位?
答书上40页
4、诸子百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影响,客观环境:变法、动荡
2、儒家
3、墨家战国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4、法家战国韩非《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5、兵家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战国孙膑《孙膑兵法》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学教反思(手写)
3.掌握并理解“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
4.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步:自主学习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___儒家____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和__大教育家__,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2、春秋后期的老子,是_道家学派__的创始人。
人才准备,现实需要(书上40页)
5、列举诸子百家的代表与主张?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控制的政治思想主张及教育成就,了解百家争鸣中所涌现出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2)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重点与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2.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2.学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齐读五句《论语》经典,讲解导入全班齐读“2008年北京奥运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讲解点出:孔子是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人物……那为何孔子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齐读、感受“至圣”孔子的崇高地位。

运用文化经典激发学习兴趣,快速将学生引入新课的情境当中。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动一:《论语》新书发布会结合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掌握孔子的思想、教育主张及成就《论语》新书发布会,了解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成就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此突出重点。

三、思想家——老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知识,化身导游介绍老子,展示老子的名言。

学生化身导游想游客介绍老子,归纳老子的主要思想多给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乐学爱学历史。

四、百家争鸣何为“百家争鸣”?探究“百家争鸣”原因体验争鸣“百家争鸣”影响讨论“百家争鸣”的原因,体验争鸣,体会争鸣影响再现历史,情境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突破重难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激发情感,深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板块,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板块之间是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的递进逻辑关系。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

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8课 百家争论一等奖教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论一等奖教学设计

第8课百家争论一等奖教学设计一、引言本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百家争鸣》的背景及思想内涵,了解到古代哲学家们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2. 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哲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三、教学目标1.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思想内涵,进一步了解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

2.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

3.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哲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4. PPT呈现式教学法,通过PPT呈现出研究内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研究内容。

五、教学程序1. 以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及思想内涵。

2. 老师介绍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并进行简要阐述。

3.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哲学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4.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让全班师生一起交流和讨论。

5. 老师总结本次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大家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六、教学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度(30%):包括主动发言、参与小组讨论等。

2. 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40%):包括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对于问题的表达。

3. 学生的作业(30%):对于《百家争鸣》背景和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进行总结,个人感悟等内容。

七、教学资源1. 《百家争鸣》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2. 几位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作品及其相关内容。

八、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思想内涵,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

通过问题讨论和思考,学生们培养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教案标题: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和他们的学说。

2. 掌握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和他们的学说。

2.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分析不同思想家的学说并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学生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他们对百家争鸣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发思考: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字和学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包括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变革。

2. 分别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和他们的学说,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等。

3. 对比不同思想家的学说,分析其主要观点和价值取向。

三、讨论与辩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思想家,讨论该思想家的学说和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2. 辩论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哪个思想家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最大的推动作用。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请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各个思想家的学说和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有何意义?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五、拓展延伸(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百家争鸣的理解和思考。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网上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学说。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思想家的学说,并阐述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和他们的学说,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知道老子、孔子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老子的主要主张,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步骤: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36页第8课百家争鸣。

同学完成导学案。

二.教学内容:什么是百家争鸣呢?“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采用。

百家争鸣开始于春秋,鼎盛于战国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对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和担忧,并且思考和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的主张.老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孔子和老子都是什么时代的人?(春秋)一、老子同学们给老子制作一份简历。

(略)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泉州清源山老子石雕像,建于宋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百家争鸣》第一课时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

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6页。

第8课 百家争鸣一等奖教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鸣一等奖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xx中学xxx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纳等方式分组讨论,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授课类型】新课【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图表法。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就会做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同学们身边有这种情况吗?针对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学先贤们的智慧,做一个文明人,古人所说的谦谦君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先贤们(播放百家争鸣视频)。

设问:视频中提到中国古代哪些思想家?过渡:这些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打开课本38页,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百家争鸣。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再结合视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共鸣,调动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本课。

感知理解一、百家争鸣的背景从视频中提到的轴心时代,引出百家争鸣出现的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的变化。

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改革变法。

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动荡导致社会大变革,从而引发思想文化的繁盛局面——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初中百家争鸣教案

初中百家争鸣教案

初中百家争鸣教案【篇一: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教学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

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

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

具体流程: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作《论语》。

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体现“以德治国”。

《论语》:子曰:“有教无类。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

”——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2.材料研读,理解各学派学说的主要观点,列表归纳使学生具有运用知识论证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

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历史地图册教学方法:图表法,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资源:1、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列表复习,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多媒体展示各个时期的人赞美孔子和老子的话。

(一)老子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在学生说出老子、孔子之后,让学生找到老子的思想。

⑵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福祸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道理。

⑶独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试着列举一下。

如学习成绩的好坏的转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利用哲人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老子像多媒体出示老子图片(二)孔子及其思想孔子是本课知识重点,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让学生从孔子政治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中感受至圣先师的魅力所在。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子对"仁"特别崇敬,那么,"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学呢?学生归纳出"仁"就要求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学生正在逐渐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社交能力;3.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语文》课程为例,展开一系列的百家争鸣活动,涵盖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课外讨论等内容。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阅读与理解-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形式阅读指定课文,并写下自己的理解与疑问;(2)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疑问;(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完成作业任务;(4)报告与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解决方案。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学习评价-通过学生小组的报告、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1. 师生互评-学生通过填写评价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2. 同学互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对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3. 教师点评-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指导;4.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

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

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
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
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

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我国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作《论语》。

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一一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一一体现“以德治国”。

《论语》: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一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

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一一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一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

”一一体现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一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无
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

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一一《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

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
乱。

”一一《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反对不
正义的战争。

一一体现“兼爱非攻”
4、法家:韩非子(展示韩非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韩非子的基本资料,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 “法治”、“中央集权”。

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代表作《韩非子》。

展示《韩非子》 内容: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翻译:治理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 够把百姓管理好。

一一以法治国
最后,老师用表格总结:
三、 【课堂讨论】
播放《稷下学宫论战》视频,老师说:同学们刚才看了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论战的情 景,刚刚我们的同学分成几大学派,我们正好就课前的校园不文明现象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也来一场诸子百家的论战。

1辩论赛:
刚刚在介绍完各个学派主要人物后, 我们再将之前的关于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
请学生分
别用自己代表学派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讨论:
观点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一一儒家
观点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一一法家
观点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一一道家
四、 【本课小结】
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百家争鸣,则是我们 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留下了建 设家园的美好理想, 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 我们受益至今。

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四、思维扩展
古今链接:
古代的这些先贤的思想在现在这个社会有没有体现了,首先让我们看一段资料,
展示资料: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 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
24个字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请同学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试着找出其中的思想源流。

五、【课堂练习】 展示几道选择题,让学生加深印象。

主张和平, 反对战争 韩非子
依法治国
以不变陶ZJ 变 思想渊源 礼治文莎人有教 无类 "非攻”
富贵不能浬"贫 贱不
能移、威武
不能屈
法治 当今的思想观点
以徳治国浮翔{师长, -全民
教育素质教冇
半等博爱
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