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的怀念。教读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从而更深地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学情分析: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在14~16岁之间,学生感情还是处于懵懂阶段,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义务让我的学生正确的面对爱,教会他们感受身边的爱。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求知欲高,自我表现力强,他们喜欢展现自己的优点,并将自己所想所做的带到课堂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跟学生产生互动,这是授课中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而且,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感悟能力,但文章的写作年代离他们很远,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有较大的距离,我力求缩短这段时空距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完成。以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为主要方式,指导阅读。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找出文章围绕阿长所写的事情及我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语句,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写法,初步把握长妈妈形象。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段落的赏析。交流初读感受,感受课文前半部分元旦吃福橘和长妈妈烦琐规矩的描写,以及长妈妈讲“长毛”故事的分析,体会作者在这些充满

贬义的文字后面,对长妈妈的同情与怀念,重点分析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体会长妈妈的善良仁慈和对“我”的关爱之情以及我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

2.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

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4.深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

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重点)

2.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重难点)

3.深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先做个小调查,喜欢阅读的同学请举手。很好,的确,阅读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而阅读名著更能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这学期就要求我们阅读鲁迅的名著《朝花夕拾》,谁来告诉我,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回忆性质的书)那么我们曾经学过其中的那篇文章?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篇文章中,作者除了写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以外,还写到一个人,她是谁?

(生:长妈妈),她讲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色彩,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名家,阅读名著,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之旅吧!

二.初读感悟,预习验收

1.翻开教材二单元,明确二单元的课文主题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老师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就先让我们来验收一下预习成果,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能读准吗?(请学生选择性的注音)

3.看来上面这个问题太小儿科,没能难到大家,那么我们继续: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从中你觉得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精读品味

1.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变化、阿长人物形象

好,看来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很不错。那我们随着这些事件的叙述,“我”对长妈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鲁迅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可当我们读到第一件事,关于称呼来历时,“我”在什么情况下才称她“阿长”?(生:憎恶)。那么标题用“阿长”来命名,是说明作者对她充满了憎恶吗?(生:不是)那么,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我”对阿长的情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边读边勾划,批注。同桌相邻的同学可以交流阅读感悟)

2. 重点以阿长买《山海经》一事,分析“我”的思想感情变化

而其中,真正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她给我买山海经的事。那么这件事让我经历了怎样的感情波折?

先看看《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来描写它?我对《山海经》有着什么向往?

当阿长来问时,我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是怎样一本书,更何况她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不会理解“我”的心情,表明我对她的心存隔膜,轻视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什么心情?

齐读25,26段

——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齐读片段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且阿长大字不识,居然买来,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神力。

3. 引导出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到此作者的感情完全转变,由之前的厌恶,憎恨到这时的感激,尊敬,同情,此时当我们再体会作者的写作过程,他是带着双重眼光来描写长妈妈的,既儿童的眼光和成长后写作时的眼光。这种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作者采用这种人物描写技巧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之感,留下较深刻印象。而对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重点在后扬,抑是衬垫作用。所以,对赞扬长妈妈一事重点详写,其余事件略写。

四.课文小结:

本篇文章作者通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个善良淳朴的劳动妇女。她是千千万万旧社会劳动妇女的一员,作家将他的目光投射在“长妈妈”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底层劳动者身上,写文章来缅怀,纪念她,也给我们传达了一个“爱”的主题,我们世界需要爱,尤其是要关爱普通人,关爱弱者,所以,从中我们也读到了作者本人伟大的人性光辉。

五.请你以“我”的口吻对长妈妈说上几句心里话。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