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型企业转内销时出现的3大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型企业转内销时出现的3大误区
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导致国外市场不景气,汇率变动抬高交易费用,内部又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压力,众多出口型企业纷纷转战国内市场,借着国家政策导向的东风,架势是越演越烈。

出口型企业大多是订单生产,做的是产品供应。

转内销后,客观上因为产品价格往往较高,不易做供应,主观上心坎拔高,不想做供应。

所以,伴随着市场由外向内,企业定位上往往是由产品供应转做品牌供应。

做自己不擅长的事,问题自然就会不断,轻则找不到好的出路,难开局面,重则一步错步步错,损失惨重。

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

外贸转内销企业的核心状态是,由订单生产的产品供应,转向借助品牌、渠道、传播的价值供应。

外贸型企业一:缺乏市场营销观念。

订单生产模式下,产品质量好,这是外贸型企业的共同点,却往往也成了阻碍企业内市场观念发展的关键点。

众企业做品牌的出发点就是自认为产品拥有高质量,工作重心放在巩固优势——即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轻视了市场营销的工作。

往往认为市场营销不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或者简单的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打广告、做宣传。

这种现象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就能看出,外贸型企业t往往不存在市场部,或者存在市场部但其职能理不清、权责理不顺。

往往从产品结构上也能看出此问题,很多企业将外销产品换个标、改一下尺寸就开始攻打国内市场,完全不考虑产品的市场容量、消费者接受度。

这是企业特别是领导人缺乏市场营销观念的错误。

外贸型企业二:人力资源储备欠缺。

外贸销售往往是大区域订单模式,某一大洲或某一国家往往只有几个人操作,部分产品的个人销售额可达上亿。

这就造成了外贸型企业更加注重少量销售英雄的培育。

转战国内市场之后,面对分散终端或零散的产业市场,需要大部队的地面进攻,人力严重不足。

若将组织变形,由原外贸销售精英各自组建新团队,团队领队往往只习惯冲锋陷阵,不善于领导部下,况且其本身亦不熟悉国内的销售操作。

外贸型企业三:不了解市场真实情况。

由于订单供应的操作实践,将企业的视线框在了产业链的上游,总是不直接接触终端、不去了解消费者,长期的隔离造成了企业对市场真实情况的不了解。

大部分企业对市场认识肤浅、简单,将系统的市场战略规划看做是打广告。

马为一——人性领导力学派创始人!中华培训讲师网高级讲师,现任天下伐谋公司高级合伙人、签约讲师!部分企业往前走了一步,了解基本的市场策略,但缺少市场实践,看市场就总像水中花、镜中月。

市场操作往往是知道但做不到,貌似做到了却无效。

例如某客户之前主要是给欧美客商供应调味品的基料,转战国内市场后从竞争角度分析市场格局,发现洋葱酱在国内还不成熟,认为发现机会,于是大步伐进入。

殊不知,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洋葱酱在中国缺乏消费习惯,这是供需中最根本的矛盾,项目死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