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都宝光寺门前区广场规划方案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都宝光寺门前区广场
规划方案的形成
阎 雪(中国建设西南设计研究院 成都610081)
摘 要 在新都宝光寺门前区广场规划中,通过对建筑语汇产生的逻辑性与设计思路上的明晰性的把握,来寻求对 过去 与 现在 相遇这样的设计问题的解答。
关键词 牵引性次轴线 形式的生成逻辑
新都县宝光寺是全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当地政府拟在寺前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广场,与新区大型集会广场及桂湖前的小型市民广场共同构成 一大二小 整体广场工程,以此带动周边旧城区的改造及开发。在不影响宝光寺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兼顾商业因素,使拟建广场成为该区域中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组织,便于旧城区建设的有序扩展。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新老建筑的关系:即新的建筑以怎样的方式与历史对话,是建一个模仿原有宝光寺风格的建筑群来表示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还是建一个完全 现代 的建筑来传达对所谓 现代化 的渴求与靠扰?以笔者之见简单模仿只能抹煞时间所带来的差异,没有差异就无所谓价值的体现。真正地尊重传统即是提取其中的文脉内涵,使之在新旧之间有内在的继承与延续,并与时代特点、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相结合,达到彼此依托,
共存共生的状态。而设计意念的达成,有赖于设计思路的明晰性,清晰的建筑语汇及严谨的生成逻辑,有助于设计意图与文化理念的明确表达。设计从场地周边的环境分析入手,对整个方案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力图寻求对 过去 与 现在 相遇这样的设计问题的解答。
1 环境分析及区域的形成1 1 宝光塔中心控制及限高
设计思路以强调宝光寺及宝光塔在整个区域的控制地位为出发点,将宝光塔作为该区域的控制性节点。根据文物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物周边的建筑高度应限定在自周边围墙上沿起17 30 的放射高度以内,由此决定了建筑的体量关系自宝光寺围墙向外由低向高的叠落式布局。临老川陕路的商务楼不超过5层,为在寺院内向外观看提供均无遮挡的反观视野。(图
1)
图1 总平面图
10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四川建筑 第21卷2期 2001 5
图2
1 2 场地内隐含的关系及轴线牵引策略
该场地位于宝光寺门前区,座北朝南。南面为老川陕路。从整个场地看,隐含了二条轴线:一条是基地内部轴线;一条是顺应老川陕路的外部轴线。因宝光寺入口位于基地一侧,决定了基地内部轴线向西侧偏移,与宝光塔直接对位,并与接近场地的主要路径 对面的道路相邻近。内部主轴线的产生,使参观宝光寺的基本流线及主入口得以形成。同时,沿街部分形成了有价值的商业区。
基地内偏移的主轴线决定了一条轴性的进入路线,但它不足以带动整个基地内的各种功能流线,因此插入了一条偏移主轴12 (老川陕路与主轴的垂直方向 东西向呈12 的夹角)的内部次轴线。此斜向次轴的插入,使场地的空间量感达到了最大限度,为人们提供了多个观塔的视点和另一条有意味的移动路径。东侧大片区域通过此轴线的控制性牵引,将其纳入到主轴线的移动路径上。位于次轴线尽端的沿街次入口也由此形成。
1 3 步行广场的确立及区域的形成
基地外东南侧为城市小型汽车客运站,东北侧转角处与电影娱乐城相连。为了使该区域成为一个虽处城市中心但又相对远离嘈杂的人性化场所,将内部道路全部定为步行道,而基地所需的后勤通道以及周边环境的前后连接,则靠设于基地右侧的辅助小路解决,并因此形成了消防环道。宝光寺入口位于基地西北侧,商业区须与寺前朝拜区保持一定距离,因此靠东南侧布置。商业区的 闹 与朝拜区的 静 ,通过相对安静的会馆区以及穿插其中的水体与绿化来转换的。会馆区外围是小吃城商业区,有向基地外右侧区域拓展的势态,为激活周边文化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2 形式的确定及生成逻辑
基地内主、次轴线的生成及相关区域的确立,是为了在总体变化的社会结构中搜寻存在着的稳定因素,它使场地具有了相对完整的关系,不仅稳定着内部平衡,而且向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辐射着循序发展的基础。构成这种关系的单元是可以变化的,单元的存在及意义取决于整体。那么怎样的单元形式才能较好地满
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整体性;灵活性 在平面、空间上可任意组合变化,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可操作性 利于分片开发,又不破坏整体关系。在分析了各种因素后,决定采用基本的方形几何体做为形式衍生母体,以此来统一、协调整体关系。方形几何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看似简单,但蕴含了各种变化的可能。它象细胞一样可以生长、扩展,同时网格状的母体与框架结构相吻合,建造相对简单。从文脉角度分析,它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很深的联系,为空间的组织带来了方便,操作性更强,便于问题的解决。设计通过对形体的演绎,在标准的几何体与空间组织的关系上进行探索,构筑逻辑由两个层面完成:由线性的杆件构成的支承系统和由面性块材组成的围合、分割系统,这样的构筑逻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构筑逻辑有相似之处。两个层面由不同的材料及颜色来区分,表现两个层面的建构逻辑就是形式生成的方法。小到地面铺地分格、大到体量组合,在此指导思想下进行设计的,在整体关系中体现了鲜明的几何秩序和强烈的韵律感。
在主轴入口处以二个钟鼓楼做为该进入路径的开始,两侧店铺的对称布局强调了轴性的进入方式。屋顶形式及顶侧窗的处理融合了宝光寺内通廊采光窗的特点,与功能有密切关系,是传统形式新表达,是基本方形元素在各个层面上的体现。方形单元间的联系有着清晰的生成逻辑:即由玻璃廊联结着左右空间。透过廊道可看到后庭院的花草树木,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人与自然的融合。此联结方式保持了单元的独立性,避免了形式及功能上的粘连不清。
11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四川建筑 第21卷2期 2001 5
沿街围合的商务楼,由主体加辅楼的构成方式增加了组合的趣味性。弧形采光中庭起着由垂直于主轴线的对称钟鼓楼向沿外部控制线布置的商务楼转换的作用,加强了此面上的可读性,为视线的移动拓宽了范围(图2)。由次轴所引导的区域次入口在该建筑的底层,它采用了过街楼形式,小的步行通道上设挑台,起着承前启后的视线引导作用。在此通道中,可远眺宝光塔,
从不同侧面强调了主题。向内
图3 主轴线沿街立面及视线分析
部广场开放的商务楼叠落式平台也是下沉式戏场的观景台,传达了实际环境舞台性及参与性的意味。商务楼顺应老川陕路以宝光塔为中心旋转12 ,增加了整体聚合性,并引导出停车场入口空间,使其与周边关系更融洽。
会馆及小吃城单元体的组织格局,隐喻着传统建筑布局 九宫格 的意象。屋顶形式及单元间的联结,是前面同一种生成逻辑的延续。街道与单元间的联结部分,有其概念上的转换,内部和外部是相对的,房屋与城市也是相对的,其格局传达着一种 迷宫 意味的清晰。单元体及间距尺寸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内部功能面积要求、整体控制关系、单体间组织的灵活性、建造的合理模数以及与传统街坊相对应的步行街尺度等相关因素。会馆入口处弧形体的插入,是娱乐广场中弧形柱廊在此区域的延伸与限定,由弧形切出的块体在具有传统意味的街坊中产生突变,主入口上方加盖的折形光棚是对传统屋顶符号的提炼、运用,使主入口形成了鲜明的标示性。街坊两侧以骑楼形式作为过渡,综合考虑了人的心理感受、行为模式等因素,设有较小高差,其尺度控制融合了传统建筑中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增加了 步行建筑 的趣味性。
3 环境设计及视线分析
建筑与环境互为图底关系,此方案的环境设计即是从整体出发,对实体以外虚体的设计,它们的边缘是互相渗透的,界定实体的同时虚体自然生成,并融合中、西方园林的特点,寻求二者结合的诗意表达:主轴序列前区采用对称的园林格局:小桥流水,富于人情味;后区则重在表达宗教仪式的纪念性,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氛围。传说佛祖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修成正果。此处栽种高大的菩提树,喻示人们可在此停憩,使世俗生活中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进入到祥和、宁静的佛界意境中。次轴上的娱乐广场则采用西方园林式的布局手法:通过12 的轴线偏移和弧形柱廊的串联,引导出步行街的流线,暗示宝光塔的中心地位。轴线上的下沉式地方戏台是对传统的保留,它点明与主轴序列相对应的次中心的存在。二条有着不同意义主题的轴线的相融并置,是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理念在形式上的表达。
视线设计(图3)主要考虑了二条线路,一条是
沿主轴方向的穿过式路径:
二条视线设计也是二条主要的人流接近路径,
为不同位置的游客提供了多种视觉感受,并反复点明了主题,与宝光寺连成了一个共生的建筑群体。
完成后的规划方案受到了当地建委及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定为下一步实施须照此发展的规划蓝本,它为以后方案的深化、完善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弹性框架。因资金问题,1999年完成的方案至今未能进一步推进运行,但笔者认为它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对 过去 与 现在 相遇这样的设计问题的解答过程是其价值所在,本文的写作也同该方案设计过程一样,尝试着寻求建筑语汇产生过程的逻辑性与设计思路上的明晰性。展开这些设计过程,为设计者实际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操作程序,使讨论的内容更深入和具体化。本院钱方副总建筑师对方案的形成作了整体性的控制,使设计中有价值的部分更清晰和明确化,在此表示感谢。
收稿日期:2001年2月5日
12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
四川建筑 第21卷2期 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