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合集下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作者:罗恺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通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格雷厄姆·桑德斯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且重点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来把握选择和适应,可以看出,译者运用直译、意译、添加注释等方法,成功传达了原文的风格、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选择和适应。

研究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翻译适应论;典籍英译;浮生六记;译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10-02一、引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自信。

践行文化自信,需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正如许钧所言,典籍外译则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中华典籍是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字成果,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典籍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中国典籍英译事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典籍英译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翻译实践者疏于理论研究,翻译理论研究者较少涉足翻译实践,导致典籍英译标准与策略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将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应用于翻译领域,提出翻译“即适应和选择的”翻译理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定义为是“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但是要求译者要满足所有的生态环境因素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翻译的活动应侧重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的选择活动。

语言维要求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文化维要求译者关注文化内涵的传递;交际维要求译者注重实现原文中的交际意图与否。

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角度赏析《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角度赏析《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Translation as Translator'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A study on two translations of Peanuts.
作者: 毛蕊
作者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5-12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选择;适应;“三维”转换;落花生
摘要:�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精品,也是我国散文经典。

关于这篇散文的译本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张培基的和刘士聪的译文。

文章通过对中文小说《落花生》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尝试性的以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

适应选择论依其基本原则可以被定义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其所对应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具体包括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适应选择论概述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进翻译理论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他认为: “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和优化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具体地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这里所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在翻译实践中,成功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胡庚申,2004) 。

本文选用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选》英译本,分析译者在具语言层面上如何在词汇、句法、修辞风格几个方面有效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并恰当处理英汉异质成分。

二、杨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是一项语际转换活动,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翻译的基本要素。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

“该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具体包括词汇、句法、以及整体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

( 一) 词汇层面( 1)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 《孔乙己》)译文: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 is unique.语言不同则思维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中渗透着“中庸之道”、“大同思想”。

因此,鲁迅眼里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侧重的是一种和其他同类事物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之处,“不同”是“同”中的不同。

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适应与选择

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适应与选择

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适应与选择目录1. 内容综述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5)2. 文学作品重译概述 (6)2.1 文学作品重译的定义 (7)2.2 文学作品重译的重要性 (8)3. 适应与选择的理论基础 (9)3.1 翻译的适应性理论 (10)3.2 选择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1)3.3 影响翻译适应与选择的因素 (12)4. 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适应性 (14)4.1 文化适应 (15)4.2 语言风格的适应 (16)4.3 文学特征的适应 (17)5. 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选择性 (19)5.1 选择标准 (20)5.2 文本选择 (21)5.3 文体与风格的保留与处理 (22)6. 重译中的适应与选择的案例研究 (23)6.1 主题与情节的重构 (25)6.2 语言和修辞的使用 (26)6.3 文化元素与象征的传达 (27)7. 适应与选择在现代诗歌中的体现 (28)7.1 中文诗歌的西译 (29)7.2 现代诗歌的意象与隐喻 (30)7.3 诗歌节奏与韵律的重现 (31)8. 适应与选择在戏剧与小说中的应用 (33)8.1 戏剧对话的重译 (34)8.2 小说情节的重新构建 (36)8.3 角色性格与描写的翻译策略 (36)9. 技术手段对适应与选择的影响 (38)9.1 计算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 (39)9.2 机器翻译与适应性选择 (41)9.3 人工翻译与认知过程 (42)10. 适应与选择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43)10.1 理解与接受的关系 (44)10.2 文学作品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45)10.3 文学作品的时效性与跨文化教育 (47)1. 内容综述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经历重译这一关键环节,文学作品重译并非简单的文字翻译,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文化再创作过程。

本论文旨在探讨文学作品重译中的“适应与选择”问题。

重译者在将原文文化融入目标文化时,必然面临着如何适应原作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差异的挑战。

从译者需求和适应能力分析鲁迅作品英译版本的差异

从译者需求和适应能力分析鲁迅作品英译版本的差异

从译者需求和适应能力分析鲁迅作品英译版本的差异摘要: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文将从译者需求和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分析杨宪益与蓝诗玲的译文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差异。

关键词:译者需求适应能力分析鲁迅作品差异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26-021 译者需求的不同“译有所为”在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中被提出,从内涵上来看,“译有所为”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译者从事翻译有其特定的动因(侧重主动动机);二是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做事情(侧重客观效果)。

从译者主动动机的视角看“译有所为”可以为:(1)“为”在求生;(2)“为”在“弘志”;(3)“为”在“适趣”;(4)“为”在“移情”;(5)“为”在“竞赛”等。

对于后者,翻译功能之大,业绩之丰无人否认。

从“译有所为”视角看,翻译之功可以:(1)“为”在促进交流沟通;(2)“为”在引发语言创新;(3)“为”在激励文化渐进;(4)“为”在催生社会变革;(5)“为”在推动科学发展。

(胡庚申,2011)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还在牛津大学求学的杨宪益就开始从事翻译工作。

在上世纪初,他就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获得独立所付出的各种努力。

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一名在海外求学的爱国青年,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将中国的文学著作翻译成英文,激发西方人的兴趣去了解这个5000年文明的古国特有的文化和传统。

由此看来,我们可将杨宪益的“译有所求”归结为“为”在“移情”。

因此在他译本中,他特别注重中国特有文化和文化形象的翻译,为了保证原著的原汁原味,他在翻译这些词汇和表达的时候尽量直译,有时也会加上一些脚注来解释。

例如:这把戏一个人玩起来,必须在金龙之前,摆一个金鼎,注满清水,用兽碳煎熬。

(《铸剑》)V1:It must be in the presence of a golden dragon,and I must have a golden cauldron…(Yang,1972)V2:Bu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s more than its conjuror:it needs a golden cauldron filled with water,heated with charcoal and set before a king. (Julia Lovell,2009)在上述例子中,中国人经常会将皇帝比作是金龙,但是在西方人图示里,这两种东西毫无联系。

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S l c i e Ada t to n a tv e e to n Tr n l to e e tv p a i n a d Ad p i e S lc i n i a sa i n: Lu Xu S S l c i n o o r e Te t n a sa i n S r t g e n H i n’ e e to fS u c x s a d Tr n l to t a e is i s
V 12 N . o.5 o 3
Ma 2 1 y, 0 2
翻 译 中的选 择 性 适 应 与 适 应 性 选 择
翻译 适应 选 择 论 视 域 下鲁 迅 早 期科 学译 著 的选 材 与 翻译 策 略
谷 蝰
30 0 ( 湖 学 院 外语 系,安 lt g r sai .Th rnltrso l rn h u jcieiiaie it ul ly n c odn otegv ne oo ia a n eta sao h ud bigte sbe t nt t nofl pa ,a d a c rigt h ie c lgc l v i v
第2 5卷 第 3期
21 0 2年 5月
北 京 航 空航 天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o in iest fAeo a t sa d A t n uis S ca ce c sE io o ra f j gUnv ri o rn ui n sr a t ( o ilS in e dt n) Be i y c o c i
界 的 多维 度 “ 应 性 选择 转换 ” 适 。
关 键 词 : 迅 ;翻 译 适 应 选 择 论 ;翻 译 社 会 学 ;翻 译 生 态 环 境 鲁

语用预设的翻译研究——以《朝花夕拾》德译为例

语用预设的翻译研究——以《朝花夕拾》德译为例

品位·经典语言文字Yu yan wen zi27语用预设的翻译研究——以《朝花夕拾》德译为例○刘品秀(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摘 要】 预设的存在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原文中蕴含的语用预设信息如何在译语文本中得到传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语用预设角度研究翻译策略和方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本文以《朝花夕拾》(汉德对照)为语料,共收集其中127个含有语用预设信息的词、词组、句子及其德译,总结归纳了语用预设的七种翻译方法,其中解释性翻译、直译+文外补充式解释和近义替代是运用最多的三种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对语用预设的合理评估和处理有助于对源语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并使译文更趋完善。

【关键词】 语用预设;……《朝花夕拾》及其德译;……翻译问题预设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于1892年提出。

弗雷格认为,说话者在说话前必然会对听者的信息接收情况进行预设,即表述中的某个词必定意有所指,且属于对话双方共有的认知范畴。

随着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森(Strawson,1973:193)提出的推理关系理论,预设进入语言哲学的研究范围。

语言学界对预设的研究开始于语义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预设不仅存在于语义层面,其语用意义也不容忽视。

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使各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源语文本基于源语文化语境,原文作者及其读者处于共同的文化语境中,享有诸多共同的语用文化信息,此类信息蕴含在源语文本中不需明言,形成了语用预设。

要将源语文本翻译成目的语文本,译者不能回避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并不享有共同的文化语用信息这一事实,这些蕴含的预设信息如何在译文中得到传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拟首先阐述语用预设及其翻译问题,然后以鲁迅先生《朝花夕拾》德译为例,探究语用预设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相关翻译和汉德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语用预设及其翻译问题(一)预设与语用预设《杜登词典》(1994:2610)对预设的定义是“默示的前设、先设”(stillschweigendeVoraussetzung)。

译著《朝花夕拾》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译著《朝花夕拾》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第l 0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 a o a g o gUnv ri fT c n lg ( oil c n e i o o r l fGu n d n iesyo eh oo y S c i csEdt n) n t aS e i
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Nd 在他的《 i a 翻译新视角》 A ( FehL o t rnl i ) 文 中说 过 , 译 过 程 中 rs o ka Ta s t n 论 ao 翻 的 “ 者要 做 出成 千上 万 次 的涉 及 选 择 与处 理 的决 译 定, 以适应 另一 种 文 化 , 适应 另 一 种 语 言 , 应 不 同 适 的编 辑 和 出版 商 , 后 还要 适 应读 者 群 。 可 以这 最 ” 样说 , 从所 译 文本 的取材 到译 语词 汇句 式 的运 用 , 翻
度 ” 高 的翻译 。 最
《 花 夕拾》 朝 是鲁 迅 的 回忆 性散 文 集 , 于 12 写 96
年 2月 至 1 1月间 , l 共 O篇 。 鲁 迅 的文章 素 以犀 利 深 刻 著 称 , 有 丰 富 的思 含 想 和意 蕴 , 且语 言洗 练 、 富含古 今文 化 。译其 作 品无 疑 对译者 是 一挑 战 , 而杨宪 益 、 戴乃 迭夫 妇成 功地 翻
V 11 o4 o.0 N .
A g2 1 u .0 0
译 著《 花 夕拾 》 多维度 适 应 性 选择 翻 译分 析 朝 的
车 明 明 李 忠 玉
( 安 理 工 大 学 人 文 与外 国 语 学 院 , 西 西 安 , 10 4 西 陕 705 )

要 :文章拟从 一全新 的视 角, 即基于翻译适 应选择论的 多维度 的适应 与选择 , 以译 品《 朝花夕拾》 为例 , 对杨 宪 益 、 乃迭 对该书的翻译进行分析 , 戴 旨在说 明译作 的成功和译者做 到 了多维度 适应性选 择是分不开的。 杨 宪益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 生态环境 多维适应 性选择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比较《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导言:《浮生六记》是明代作家沈复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由于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要性,该作品被屡次翻译成英文,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版本有不少。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比分析《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旨在探讨翻译适应选择对于翻译效果的影响。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观点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在源语言(SL)和目标语言(TL)之间进行思想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面临选择的问题,即何种方式最适合达到翻译的目标。

翻译适应选择论主要有三个层次的选择:适应源语言文化,适应译语读者,以及适应译语文化。

两个英译本的比较我们选取了两个相对较著名的英译本《浮生六记》(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一个是由杨宪益(David R. McCraw)翻译的,另一个是由戴德佳(Dai Jia)翻译的。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 适应源语言文化杨宪益的翻译试图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让读者更加贴近作者的原意。

他在词句、修辞手法和用词等方面都力求忠于原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戴德佳的翻译则更重视提供给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和简化,使得故事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

2. 适应译语读者杨宪益的翻译对于英文读者有着更高的期望。

他选用了较为复杂的措辞和句式,使得翻译版具有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相较于戴德佳的翻译版有更高的阅读门槛。

戴德佳的翻译则更重视提供易于理解的语言,通过调整句子结构、用词等手法,使故事更容易被英文读者理解。

3. 适应译语文化由于翻译的目标是将源语言的信息转移到目标语言上,对于译语文化的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杨宪益的翻译更重视留存源语言的文化元素,使用了较多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如宴席中的菜肴和礼仪等。

戴德佳的翻译则在适当的状况下,对文化元素进行了调整和诠释,更符合英文读者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角度赏析《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角度赏析《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角度赏析《落花生》两个英译本毛蕊【摘要】《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精品,也是我国散文经典.关于这篇散文的译本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张培基的和刘士聪的译文.文章通过对中文小说《落花生》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尝试性的以胡庚申先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适应选择论依其基本原则可以被定义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其所对应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具体包括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选择;适应;“三维”转换;落花生【作者】毛蕊【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落花生》是我国已故作家许地山的一篇久为流传的散文,堪称经典名篇。

散文托物言志,文中的父亲借用花生这一象征,赞誉如花生一般不图功名,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品质,话语深入浅出,富于哲理。

正是由于文章如此经典,其英译版本也多种多样,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两个译本分别来自张培基教授[1]和刘士聪教授[2],而针对这两个英译本撰文研究的学者更是数目可观。

通过多方搜寻,发现研究角度和方法大致分布如下:一是从文本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论。

如传统方法,以中国传统文论和古典美学为理论依据。

隋荣谊和李锋平[3]、李明[4]、张保红[5]等众多学者从美学出发,分析文章关于美的传递和感悟,分析透彻精炼,评价恰如其分。

此外,学者俞琳、闫开红[6]、朱晴静、周邦友[7],张晓平[8]等运用认知、语法分析及语料库等语言学理论,通过科学化的分析将译文的分析和评价推到客观、理性的高度。

二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读者角度审视不同文化的传递,功能是否对等及其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如杨莉[9]、贺湘锦[10]等人所做的研究。

从以上归类不难发现,目前关于《落花生》英译本翻译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文本层面,通过语言分析、直觉感悟探对信息的传递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尽管也有学者跳出文本的束缚,以读者的角度分析信息及文化传递的效果、读者反映等,但较之而言,从译者角度切入分析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译者仍然是翻译批评中最易被忽略的因素。

朝花夕拾 译文

朝花夕拾  译文

鲁迅在他的著译书目中称《朝花夕拾》是回忆文,首先,《朝花夕拾》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时代的侧面,显示了晚,清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枷,锁的沉重,维,新运动的劳而无功,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自大骄横,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变故,伴随着鲁迅少年和青壮年的生活历程得到形象的表现.如《范爱农》,文章通过对具有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范爱农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的追述,揭示了造成他悲惨结局的社会原因,从而批判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自己与范爱农的交往为线索,分东,京留学相识、辛,亥,革命前夕故乡重逢、光复绍兴后在学校共事、辛亥革命后范爱农潦倒丧生四个阶段来描写.文章自始至终把范爱农的为人和遭遇放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背景中来写,鲜明地勾画了范爱农刚正耿直、愤世嫉俗的傲岸性格和穷困潦倒、被旧势力所吞噬的悲惨遭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鲁迅撰写此文,不仅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而且意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沉痛教训,以范爱农的悲剧提醒人们注意:革命在前进,险象已丛生,胜利未可定,鬼蜮须提防;启示革命者要更好地战斗.其次,《朝花夕拾》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过年节的规矩,迎神会的盛况,目莲戏的热闹,旧书塾的陈规,治病的陋习等等,随着鲁迅的生花妙笔,再现在读者面前.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曾这样描述他的思乡情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写“百草园”中美丽的自然景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上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此外,还有“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在园中“雪地捕鸟”的乐趣,表现作者在“百草园”度过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后一部分主要描写“三味书屋” 沉闷窒息、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和学生们的抵制、反抗举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文章对比鲜明,笔调生动有趣.最后,《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停滞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善良朴实而又迷信落后的保姆长妈妈,方正博学而又守旧的寿老先生,固执严肃的父亲,故弄玄虚的陈莲河医生,认真负责的藤野先生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有各的典型意义.如《藤野先生》,鲁迅以热情酣畅的笔触,回顾了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期间所结识的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心情和深切怀念,赞颂了藤野先生严肃认真、正直诚笃的高尚品格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在这些写人的散文中,选择典型细节、典型事件突出人物个性的主要特征,他们的音容笑貌,带着浓厚的历史感进入散文的画廊.这些作品令人感念的不只是母子之爱、师友之情和人物的命运,它还会使你对造成人物如此命运的社会历史环境作更深沉的思考.世态、风俗、人物和自我的心路历程交织写来,具有丰厚的人生和社会内涵.《朝花夕拾》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情感的潜流.作品的情感是真挚浓郁的,既不同于鲁迅小说中的“忧愤深广”,也有别于杂文的恣肆挥洒,即使是有些篇章(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和《无常》)写法近乎杂文,也不过借题发挥,“开个玩笑”.这种真挚浓郁的情感借助生动风趣的文笔表现出来,便形成了《朝花夕拾》独特的艺术风格.《朝花夕拾》所写的人和事,往往包含着作家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幽默和谐地结合起来.鲁迅在写作中,严格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笔下的人物,如实描写,全无伪饰,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出他们身上某些美好的东西,又写出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点,表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诚然,散文写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精选的事件片断和艺术细节,对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作突出的描写.鲁迅这些散文的事件片断和细节精选与描写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逼真传神地再现了人物性格,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刚出场时并不令人喜爱,外形是“黄胖而矮”,尤其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小动作,很像一个传播小道消息的饶舌妇.再加上她夏天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因此,“我”有些厌恶她.但是,正是这位长妈妈知道少年鲁迅喜爱《山海经》后,一声不响地花钱把它买回来,并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种别人不愿做,或者不屑做的事,长妈妈却以实际行动满足了少年鲁迅的心里渴望,以至于多年之后,当鲁迅回忆起这件事时,仍一往情深,充满感激和眷念之情.鲁迅在对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的深切缅怀中,没有采用那些过激的言词,而是通过内心的祷告、无言的纪念、念及旧友的儿女等平淡中见真情的描写或抒情追念着他们,在平易亲切中寓有深长的意味.在表达与爱相反的情感时,虽然有时也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然而更多的时候,这种批评却不是表现在字面的色严词厉上,而是深入内容和情节里.《琐记》里写衍太太怂恿顽皮、散布流言,作品都没有作直接批评,而批评却渗透在事实的叙写里.文中还写到他在南京求学的经历,如学水兵爬了几次桅杆,学矿工下了几次矿井,然而“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在幽默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深刻的批评.对于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鲁迅间或也以不满的口气,轻轻点破一笔.如《五猖会》里,他正准备欢欢喜喜去观看迎神赛会时,不近人情的父亲却突然要他背熟《鉴略》才能去看会,“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即使如此,在文章结尾,鲁迅也只是淡淡地写上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朝花夕拾》平淡风格的形成,还在于文笔的诙谐幽默,表现鲁迅对散文语言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论及“陆绩怀橘”的所谓“孝迹”时,没有进行正面批判,而是不无调侃地写道:“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而答之,“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至于谈到最令他反感的“郭巨埋儿”时,鲁迅写道: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这真是非鲁迅不能道的诙谐笔法.他还善于以夸张的笔调来增添情节的喜剧色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他按照长妈妈的一再叮嘱和新年一早的提醒,给她道了喜,接着作者写道:“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天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这里,“冰冷”、“大吃一惊”、“辟天的磨难”等描写,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诙谐笔调.上述这些生动的描绘,幽默诙谐的笔调,无疑从艺术手法上增强了《朝花夕拾》轻松平易的格调,它与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的抒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这部散文集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独特艺术风格。

鲁迅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鲁迅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收稿日期]2010-07-06[作者简介]刘艳芳(1978-),女,湖北蕲春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与文化研究。

鲁迅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刘艳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鲁迅深刻独到、意义深远的翻译思想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的宝贵遗产。

鲁迅翻译思想所涵盖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翻译态度、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等体现了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同时,鲁迅毕生从事的翻译活动正是他多维动态适应和自然本能选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中图分类号]H159;I210.9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6-0090-04鲁迅的翻译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个性之突出,都应该是中国翻译史上不可忽略的。

然而长期以来,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倍受关注,关于鲁迅翻译的研究却受到冷落。

国内研究鲁迅翻译的专著和文章寥寥可数,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都只限于语言学、文化学、文学、意识形态等相关领域,而对鲁迅翻译的片面、感性多于理性的评价也多源于固有的传统思维定势。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于2008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

所谓‘喻指’,指的是将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

”[1]因而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学的翻译观,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

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和翻译生态体系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六期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23lslhzwzz-11)作者简介:鲁畅,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日语言文化对比与日语教育研究;杨洋,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日语言文学翻译研究。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分析———以《檀香刑》日译本为例鲁畅,杨洋(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翻译研究有多种途径,其中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为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范式。

该理论以译者为中心,立足翻译生态环境,将翻译本质解释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将翻译活动分为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两个阶段,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实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檀香刑》是莫言的长篇代表作,在国内外引起研究与翻译热潮,其日译本至今仍备受日本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译者多维度适应《檀香刑》的翻译生态环境,恰当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维护了原语与译语的生态平衡,译出高质量的译本,推动了中国文学与文化向日本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檀香刑》日译本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6-0094-07《檀香刑》是莫言潜心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获得了中国首届“21世纪鼎钧文学奖”,并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檀香刑》日译本于2003年首次在日本出版发行,之后两次再版发行。

《檀香刑》日译本之所以能长时间生存于日本文学市场,成为日本读者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窗口,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译者吉田富夫在翻译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分析已经成功译向日本的《檀香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阐明高质量译本的产生过程,对于推动中国文学作品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2009年3月第32卷第2期 外国语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M arch2009 Vol.32No.2文章编号:1004-5139(2009)02-0047-07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胡庚申(清华大学外语系, 北京100084)摘 要: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

国内翻译界对他已有不少研究,其中不乏洞见,但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对其翻译思想的相关研究尚鲜见。

鉴此,本文拟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傅雷先生丰富多彩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和探讨。

文章认为,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观察,傅雷翻译思想中体现了:(1)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2)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3)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4)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5)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6)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傅雷翻译思想研究拓展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傅雷翻译;生态翻译学;新视角On Fu Lei’s Translation Philosophi e s:An Eco2transl a tological PerspectiveHU Gengshen(D ep a rt m en t o f Fo re i gn Language s,Tsi nghua U n i ve rsity,B e iji ng100084,C h i na)Abstract∶M r.Fu Lei is regarded as a great translat or of s pecial status in the hist 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20th century.Fr om a di m ensi on different fr om the p revi ous studies,this paper exp l ores Fu Lei’s res ourceful translati on phil os ophies in ter m s of Eco2translat ol ogy.The study shows that e mbodied in Fu Lei’s translati on activities are the foll owing ideas:(1)“har moni ous unity”of translati onal eco2syste m s;(2)“translat or2centredness”of translati on subjectivity;(3)translat ors’acti on of“adap tati on and selecti on”;(4)“selecti on thr ough eli m inati on”in translating;(5)translat ors’pursuance t o“doing things with translati ons”,and(6)“survival of the fittest”of translated texts,etc.It is hoped that the exp l orati on in this paper may hel p br oaden the visi on of studies on Fu Lei’s translati on phil os ophies.Key words∶Fu Lei’s translati on;Eco2translat ol ogy;ne w di m ensi on 傅雷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评论家。

浅析药品名称翻译中的多维适应与选择

浅析药品名称翻译中的多维适应与选择

浅析药品名称翻译中的多维适应与选择作者:林生趣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9年第07期【摘要】生态翻译学是指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指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作描述和解释的翻译研究。

根据生态翻译学,药品名称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活动。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研究药品名称的译语选择,也即从翻译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综合考虑,进行适应性选择,找到最佳译名。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论医学药名翻译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中国经济已全方位、多层次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的药品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或国外药品进入中国,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准确翻译药品名称,目前还是译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

胡庚申教授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下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药品名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起步于2001年,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是目前翻译研究中较热的领域。

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以达尔文适用于自然界的进化论“适应”和“选择”学说引入到翻译学研究,借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开创了译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也就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作描述和解释(translation studies for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其构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体系,从“适应”和“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利用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生态学中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法则中的类似性,引入生态学的观点和概念,对翻译实质、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做出了有力的解释,将翻译描述为译者适应和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就是不断地适应与选择,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须从多维度不断地进行“适应”与“选择”。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从译者适应与选择角度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刘月华
【期刊名称】《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胡庚申教授2004年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打破了译者的传统身份,把译者纳入翻译的定义,确立了译者的主导作用.本文从译者对"需要"、"能力"和"环境"三方面的适应和选择分析林语堂为什么选择英译<浮生六记>和英译中采取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刘月华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三寸金莲哪去了?——从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看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J], 徐寒
2.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J], 翟红梅;张德让
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发挥——以林语堂英译本《浮生六记》为例 [J], 韩德英
4.阐释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J], 杨

5.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J], 林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论译者的翻译活动——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论译者的翻译活动——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论译者的翻译活动——以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摘要]《生死疲劳》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的优秀作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中国乡村特色。

作为其作品翻译家之一,葛浩文也为其获奖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旨在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生死疲劳》译者葛浩文在翻译的第一阶段中如何进行自身适应而选择翻译此作品,第二阶段中如何进行多维度转换的选择来完成译本,如何发挥译者的中心地位,较好实现文化传播。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死疲劳》;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2012 年莫言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到国外,并多次摘取了国内国际重要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至今,从翻译学角度对莫言作品的外译研究,尤其是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世界的翻译研究,关注不多,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作为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及汉学家,葛浩文是目前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

然而在中国,葛浩文的翻译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仅就在最近几年,他的作品才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葛浩文的翻译观体现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灵活运用。

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对象定于莫言作品《生死疲劳》的葛浩文英译本。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近年来,“生态意识” 逐渐进入人文领域并在学术界越来越浓厚。

在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影响下,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应运而生。

”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界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1]翻译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

[1]简单地说就是译者的适应加上译者的选择。

其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

译品的评价标准是其“整合适应选择度”,即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它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

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翻译

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翻译

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翻译【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概述三、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翻译技巧四、具体翻译实例分析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富有哲理和思考的短篇散文。

由于鲁迅先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考深度,使得这部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朝花夕拾后记则是对这部作品的补充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动机。

然而,朝花夕拾后记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和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翻译朝花夕拾后记的文言文,以便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部作品。

二、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概述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是鲁迅先生用古典文言文写成的一篇文章,其中充满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体现了鲁迅先生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的背景、动机以及对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解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朝花夕拾后记文言文翻译技巧1.熟悉古文语法和词汇:翻译文言文首先要对古文的语法和词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的意思。

2.掌握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鲁迅先生的文言文作品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因此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这种风格,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独特魅力。

3.注重文化背景的传递: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传递,以便于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4.保持句子的流畅性和通顺性: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句子的流畅性和通顺性,让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四、具体翻译实例分析以下是朝花夕拾后记中的一段文言文及其翻译:原文:“余昔年侨居海上,适见有一老人,喜谈前朝旧事,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翻译:“我以前住在上海时,认识一个老人,喜欢谈论过去的事情,讲得津津有味,像是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

”这段翻译基本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尽量保持了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语言魅力。

鲁迅对日本文学的选择与翻译

鲁迅对日本文学的选择与翻译

鲁迅对日本文学的选择与翻译
邢莉君;彭建华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6)005
【摘要】鲁迅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态度是复杂的,他对日语有较多的誉美,并认为是汉语白话可借鉴的模范。

鲁迅先后翻译了19种71个日语文学和评论作品,同样,他也有心地利用日译的世界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

鲁迅的翻译选择表现了鲜明的文化目标和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

这些日本文学和文艺评论的翻译,一般的,鲁迅是逐句的翻译(直译),也有较少的改写,虽然其中不免艰涩的译文。

总体上,鲁迅的词语、句式和语法是风格化的、个性化的,且混杂了少量的方言。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邢莉君;彭建华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人文系,福建福州350108;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翻译: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鲁迅译介革命文学作品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2.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3.鲁迅的翻译目的与翻译选择——目的论
视域下的鲁迅翻译研究4.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我国对日本文学翻译题材的选择——以有岛武郎的《一个女人》为中心5.试谈我国的民族文学翻译工作——在鲁迅文学院第十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班)上的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8月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 .2010收稿日期:2010 01 02作者简介:车明明(1965 ),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与翻译。

译著 朝花夕拾 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车明明 李忠玉(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摘 要:文章拟从一全新的视角,即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以译品 朝花夕拾 为例,对杨宪益、戴乃迭对该书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译作的成功和译者做到了多维度适应性选择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朝花夕拾 汉译英 杨宪益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多维适应性选择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3X (2010)04 0073 04一、引言朝花夕拾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共10篇。

鲁迅的文章素以犀利深刻著称,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意蕴,且语言洗练、富含古今文化。

译其作品无疑对译者是一挑战,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成功地翻译了鲁迅全集。

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 祝福 等6篇鲁迅小说均作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课程教材。

对于杨先生的翻译成就, 中国翻译词典 作了权威评价:!杨宪益系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

自20世纪40年代起,他即与夫人密切合作,译出了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同时,因他精通多种外文,又把世界各国的文学瑰宝,译介给中国读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1]2004年胡庚申博士在其著作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学说,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引入了翻译界,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做出了宏观的解释,以!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为其核心内容,用自然界的互连规律、!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阐述,证明!适应、选择∀学说确实可以用来解释和阐述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

该学说认为翻译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在翻译方法上,译者要重点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2]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3]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N ida 在他的 翻译新视角 (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论文中说过,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

∀[4]可以这样说,从所译文本的取材到译语词汇句式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

在选取源语材料时,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具体文本等,选取材料后,译者即面临对自身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

总之,无论是!译什么∀,还是!怎么译∀,都涉及译者如何选择。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杨宪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1.译者对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外部需要的适应与选择翻译作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翻译观。

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 中国文学 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

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杨宪益本人非常喜爱这位作家,翻译了包括 朝花夕拾 在内的鲁迅的多部作品。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与杨宪益的民族主义情怀完全吻合,恰好解释了杨宪益偏爱鲁迅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杨宪益钟爱鲁迅的著作,不仅因为相同的民族主义情结,而且因为杨宪益在翻译理念中所体现出的民众与现实的立场与鲁迅的翻译观是基本一致的。

鲁迅认为,翻译并不是某些少数精英用来体现自己超人学识的工具,而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杨宪益也有相似的翻译思想。

戴乃迭和杨宪益都很喜欢鲁迅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洗炼的笔法。

由于研究、熟悉鲁迅,他们翻译的鲁迅作品深刻而传神,在国内外翻译界皆享有盛誉。

正如外文出版社在出版前言里所说,他们的英译作品,不但有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内英文学习者、爱好者及英译工作者,都是极有价值的读本。

2.译者对自身能力的适应性选择傅雷先生曾说过:!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个人气质、艺术功力、行为习惯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会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出来,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形成。

[5]杨宪益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深谙历史典籍,文学造诣深厚,从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跨度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深,中国翻译界无人企及。

白话文中他最推崇鲁迅的作品,正因为他敬佩鲁迅的精神,在追求人性的解放,追求民主,唤醒麻木的同胞等许多方面与鲁迅深有同感。

杨宪益钟爱鲁迅的著作,不仅因为相同的民族主义情结,而且因为杨宪益在翻译理念中所体现出的民众与现实的立场与鲁迅的翻译观是基本一致的。

通过积累和实践,他语言文化基础坚实,文学、文化兴趣浓厚,感悟能力敏锐,百科知识丰富,跨文化比较视野宽广,能直接领悟和传达最本原、最深刻的文化意蕴与精神。

他与外籍夫人中西合璧,更加充分展示了翻译大家的优势。

可以说,杨宪益对鲁迅作品的翻译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是对自身能力的适应与选择。

三、操作层面的!三维∀适应性选择就翻译的操作层面而言,翻译的选择更是显得具体而细微。

如句式的选择,语气的选择,情感意义的选择,词汇色彩的选择,可以说,大到句式,小到词字,乃至一个标点,都有可能需要译者在对各种因素的权衡中,在!译与不译的尴尬处境中,在异同与得失之间∀,做出积极的选择。

[6]由于!语言、交际、文化、社会∀是通常重点考虑的视角,因此不论是译者的适应还是译者的选择,上述因素都是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适应和选择。

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同时在译者适应与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

1.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

杨宪益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向西方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让西方读者通过译介来了解中国。

为了达到这个交际目的,他基本上选择了异化翻译;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他选择了较为通俗的词汇和语言,译笔准确流畅,极少有阅读译品的生涩感。

在 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的许多书籍和典故恐怕连很多中国人都难解其意,但一看杨的译作,心底豁然开朗。

如在 阿长与<山海经>篇中,!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机的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杨这样译的,!but h is w as t h e on ly st u dy where I cou l d find Lu Ji s Co m m entari e s on the F l o ra and Fauna i n the!Book o f Songs,∀and m any other strange titles.∀!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 尔雅音图和 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 点石斋丛画和 诗画舫。

∀杨译为!A fter this I began seriousl y co llecti n g illustrated books.I acqu ired the Phonetics and Ill u stra ti o ns for!E rh Ya∀and Ill u strati o ns to t h e!Book o f Songs.∀I also had the Painti n gs Co llected by D ian sh izhai and A Sh i p l o ad of Painting and Poetr y.∀!后记∀中杨将 资暇集译为Notes f o r Idle M o m ents,将 非麻胡译为R efuti n g the V ie w that M a Shum ou W as a H un。

在!二十四孝图∀中,将 太平御览译为The I m perial Encyclopedia of t h e Taiping E ra。

从杨对书名的译介,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中西交际而作的适应选择转换。

这样翻译阐释的恰到好处,既2010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2010能让读者接受,又能保留别于西方的!异质∀,使读者理解之余有所企盼。

无常篇不是简简单单的!鬼∀故事,鲁迅试图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无情的世界里,我们究竟如何珍惜人间的感情?杨深谙原文寓意,将篇名译为!W u Chang or Life-Is-T ransient∀,做到了在效果上既形似又神似,更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因为只保留前面的译名会使西方读者迷惑不解,进而影响他们阅读该文的兴趣,后面的译名同时起到了注解的作用,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2.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总体风格∃∃∃艺术流派、文体风格、语言风格等等,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自己的译笔译风选定一个适当的基调∀。

翻译是对语言的转换,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的翻译活动不可缺少的。

在 无常篇中,杨有这样一段翻译:##The M audgalyayana tr um pet a lso w a iled on in pr o test aga i n st this unendurab le w rong.So W u Chang m ade up h is m i n d:!No w I sha ll let no m an o f,fNot though he is behind w all o f bronze or iron,Not though he is a k i n s m an o f the e m peror!...∀!Though he has resent m ent in his hear,t he doesn t b la m e the unexpected blo w.∀我们再看原文:##目连瞎头也冤苦不堪似的吹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