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教案 2.2电动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教案  2.2电动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教案  2.2电动势

《电动势》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在上一章学习电势能的基础上,知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二﹑【教材分析】

本节概念抽象,电动势是本章重点概念,也是本章的难点。教科书提出了“非静电力”,让学生从功和能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本节是为后面学习闭和电路欧姆定律做铺垫。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分析过电路,但没有深入研究过电源的作用。在前一章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电场有一定的了解,对电场内功与能的转化关系有一定的掌握。对于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对电动势的概念及其本质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知道什么是非静电力以及电源中非静电力的作用。

3.理解电动势的本质,能区分电动势和电压。

4.从能量转化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类比使学生了解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初步培养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正确地

获取知识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3.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垃圾分类。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以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2.知道电源的重要参数。理解电动势的本质,能区分电动势和电压。

六﹑【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投影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问题:

如何选一台自己需求的电动车?

电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

的用途,那你知道它是一个怎样

的装置吗?

你知道它是如何供电的吗?你知

道它的能量是哪来的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

源能够维持电路中持续的电流。

那么,电源为何能够维持持续的

电流呢?如何描述电源这种作用

的大小呢?《电动势》这节课将

为我们解开这疑团。

首先请大家观察动画

回答:

打开阀门后,水的重力做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外观)(便捷)

(续航能力)……

答:水的重力做正

激发学生

的求知

欲。

通过类比

抽水机的

作用,为

学生后续

理解电源

的作用做

铺垫

带着问题

学习新知

1、电源的

作用

功?

水从低处被提到高处,重力做什

么功?将水抽到高处是什么力?

做什么功?

大多数的工作电路,它们的工作

过程都可以简化为下图形式。

我们可以把整个电路分为两部

分:电源外部的电路;电源内部

的电路。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快速阅读教

材前四个自然段,探究如下问题:

1.判断电源外部电路中的电场方

向。

2.正电荷在电源外部电路中如何

移动?

3.电源外部电路中能量是如何转

化的?这种转化又是如何实现

的?

不难发现,电源外部的电路是一

个消耗电能的部分,但“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谁来给它提供电能

呢?

请同学们结合电源示意图,探究

功;

重力做负功,非重力

做负功;

结论:抽水机是通过

“非重力”做功把其

他形式能转化为重

力势能的装置。

学生自主学习,

对本节内容的基本

了解。

答:1、沿着导线由

正极指向负极。

2、沿着导线从正极

移动到负极。

3、电能通过静电力

做功转化成其他形

式的能。

循序渐

进,引导

学生自主

学习

2、电动势

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区别从材料2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同学们总结:应该从哪几个方

面认识电动势;

1、定义:把电量为q的电荷从电

源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做

功W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作

电动势。

2、表达式:

3、单位:V

4、物理意义:反映电源将其他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5、

强调1:做功能力与做功多少不是

一回事。

强调2: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

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形

状无关,与是否联入电路及外电

路的情况无关。

请同学们考虑:两个表达式有何

异同点?

问题讨论:

1.有同学认为,电源的电动势越

大,电源对外做功越多,你同意

吗?

2.有同学认为,电源不工作时,

没有其他形式的能向电能的转

值是一定值,不同类

型的电池,这一比值

不同。

答:可以定义一个新

的物理量来描述电

源的差异

答:定义;公式;单

位;物理意义。

答:W表示的含义不

一样,E和U的物理

意义不一样;定义的

方式一样,比值定义

法。

引导学生

自主思

考,自主

总结学

习。

帮助学生

体会和总

结学习的

方法,掌

握自主学

习物理量

的方法和

固定思

路,培养

学生概括

总结的能

3、电池的参数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延伸课堂化,因此这时的电动势为0,你是

怎样认为的?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七自然

段及科学漫步部分,了解关于电

池的参数相关知识。

观察电池铭牌:

手机待机时间长短和哪个参数有

关?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

力,使学

生更深入

的理解定

理论结合

实际

培养学生

环境保护

意识,爱

护环境。

七﹑【板书设计】

一、电源的作用: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二、电动势

(1)定义:

(2)定义式:E=W/q 单位:伏(V)

(3)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注意】: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三、电源的参数:电动势、电源内部的电阻、容量。

八﹑【布置作业】

学案导学笔记对应章节习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