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谈东海县农田防护林建设
谈东海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摘要阐述了近年来东海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和造林技术,以期进一步促进东海县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林带结构;造林技术;江苏东海近年来,东海县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大有起色,已完成张湾乡、平明镇2个乡镇(约8 000hm2)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试点建设工作,形成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网、带、片有机结合,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人工生态防护工程。
对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树木生长特性、根系特性、林带优化配置模式、林带抚育间伐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率先进行了农田防护林对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和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使2个乡镇农田防护林总净增效益达1 656.8万元,森林覆盖率提高9%,耕地净增效益2 663.5元/hm2,小麦增产5%~8%。
为进一步加强东海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明确农田防护林营造责任,针对近几年东海县新开发土地面积较大,而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存在部分老条田的农田防护林缺株断带、残破不全等现状,2008年在东海县春季造林工作中狠抓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实行营造农田防护林年度目标责任制度和限期营造通知书制度。
2008年初,东海县政府与各乡(镇)场签订了《2008年农田防护林营造责任书》;同时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联合各乡(镇)政府,对水土条件达到农田林网化配套建设条件的农户下达了248份《农田防护林限期营造通知书》。
通过签订农田防护林营造责任书和下达限期营造通知书,引起了各乡(镇)场对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的重视,大大提高了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积极性。
2008年,东海县农田防护林计划任务为1 333.3hm2,实际完成1 485.2hm2,完成计划任务的111.3%,比2007年多完成39.3hm2。
在营造新农田防护林的同时,还狠抓了林带的更新造林,全年共完成更新林带14.7hm2。
农田防护林是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
农田防护林建设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探讨
农田防护林建设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探讨陈晶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在农田建立防风固沙带,防护林可以有效减轻和预防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自然灾害,为当地农业生产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也在深层空气净化和减少污染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防风林种植的树木主要是杨树和榆树,占防护林种植面积总量的90%以上,杨树品种大多具有较发达的根部、生长速度快、防风效果强,植株的整体水平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表皮(0-50cm ),纤维根占9%-30%,另一个特点是杨树周围有许多主干根,根系有较强的主根和侧根,对作物的分布影响很大。
本文从棉花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农田防护林规划建设对当地棉花生产的不同影响。
一、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通过科学分析论证,得出正确的棉花种植时间和地点、棉花种植密度、棉品种及其具体种植规格。
提前规划好要建设农田林网的地点,建设前要先推进防护林道路建设,再种植优质棉花,这样会减轻水系绿化建设工作的复杂度。
对于单排棉絮种植,将县道河流两侧的护林带宽度增加到30m ;将乡村道路两侧的种植棉花长度增加到10m ,提高了最佳保护效果。
其次选择耐旱、耐荫的植被种植,种植的作物要适应防护林周围的生存环境,可在防护林景和林带覆盖范围内种植一些燕麦草,为棉花的未来繁殖创造有利的自然保护条件。
结果表明,利用防护林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其棉絮、棉种病虫害的突然发生几率减少,防护林边缘的棉花地带年产量丰富,为兵团团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和低价格的棉花材料。
此外,防护森林下的农作物生长较快,能有效利用岩层水分效率的蒸发进行更好的成长。
例如从棉花的成长时间、发育情况和农业生产三个条件来看,拥有肥沃土壤,水分适宜,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其室内表层土壤温度越高,越利于棉花的快速出苗。
农业实验已经表明,不同荒地对棉花出苗均匀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防护林对棉花出苗均匀性的影响最大。
棉花的透气性越好,周围种植遮荫面积就越大,土壤内温度缓慢上升,棉出芽积温时间小,出苗均匀性高。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与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与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调研报告:防护林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防护林建设情况,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防护林护林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实地走访主要包括对防护林建设现场进行观察和采访。
三、调研结果1. 防护林建设情况根据调研结果,目前防护林建设工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推进,建设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
但是还有些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建设进度较慢,植被覆盖率较低。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调研结果显示,防护林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效果。
在建设完成的防护林区内,植被生长良好,土壤保持能力较强,防风、防沙、防蚀的效果明显。
然而,一些防护林区存在人为破坏、非法采伐等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防护林建设工作,提高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防护林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完善防护林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大对防护林区的巡查力度,加强对防护林的保护和监管。
3. 提高防护林护林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提升其管理和保护能力。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防护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结论防护林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建议加强防护林建设工作,完善保护管理制度,提高防护林护林员的管理和保护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防护林建设和管理水平。
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管理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加强对防护林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生态防护林护林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态防护林护林员是指负责对防护林进行巡查、保护、管理和宣传等工作的人员。
浅析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王有成摘要:本文简要说明了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问题;对策;措施一、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1.对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人们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农田防护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美化家园等生态、社会功能,只注重单一的农业经济效益,看不到生态效益带来的长远利益,因而存在栽树怕遮光、影地,怕影响农机作业、怕树木见效慢等思想,对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存在抵触情绪,对建好的林网也不注重保护,烧麦茬、烧秸秆、大型农机具作业时多有破坏,造成年年造林年年破坏的局面。
同时,有些部门与林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协调配合不够,多以牺牲林业利益为主,使林业单位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未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格局;未能把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林地补偿和相邻耕地被遮光补偿政府如何补偿是当今最突出问题。
栽植农田防护林使农民耕地减少,随着粮食、耕地价格大幅度的上调,造林户造林和种地效益不成比例,认为种地比栽树带来的效益高,政府补偿不够种地带来的收益。
就黑河来说政府每亩补偿200元,每公顷就是3000元补偿年限为12年,而黑河市场土地承包价格为5000元左右,并且每年都有递增趋势;另外树冠遮光、影地,树木根部串根后导致相邻粮食减产,这些引发矛盾激化,造林户、相邻林地个别农户频频上访。
这都是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3.造林方式、方法、树种单一。
还以传统造林形式为主,没有引进外来人员和资金进行股份和融资造林、造林方法没有科技含量,树种单一,应以杨树为主,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势必将来要带来负面作用。
4.农田林网建设中缺乏科技含量。
长期以来,林业的经济比较粗放,由于受经费短缺的制约及对林业认识的不到位的影响,新科技的学习、培训推广和应用成为一句空话,抗洪造林新技术、ABT生根粉、高效保水剂、菌根剂等先进科技应用极少,优良品种的引进和低劣品种的改良举步维艰,栽植的种苗品质差、各种效益不高,难以形成高效林业。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xxxx林业局xx2009年4月25日且末县四面被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包围,生态环境异常严酷。
且末县气候极端干旱,降水极少,蒸发强烈。
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低气温为-27.3℃,极端最高气温41.3℃。
≥10℃的积温38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
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507毫米。
春夏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干旱(热)风年出现次数约40多次,八级以上大风平均16天/年,沙暴天气达21天,浮尘天气达193天。
多年来,且末人民深受风害沙尘之苦。
大风沙不仅给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将沙漠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西南推进,严重威胁着且末绿洲。
建设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抵御大风沙对农牧业的危害,具有战略意义。
一、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为改善且末县农区生态小环境,增强农牧业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工程建设期间,1986年且末县在巴州地区首批实现了二轮承包土地农田林网化,1991年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受到前国家林业部表彰。
1995年英吾斯塘乡还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2003年底被列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5年获自治区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且末县农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洲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宜林路、渠、荒地基本得到绿化,绿化总长度达800公里。
到2008年底,全县天然林面积为198万亩,人工林面积达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0.77%。
2008年第四季度,县林业部门对全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且末县目前耕地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二轮承包面积13.2万亩,非二轮承包面积13.3万亩;另有新开荒未耕种土地面积3.6万亩;全县农田防护林保存面积为2.2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1.7万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为11.6%,林网化程度68.6%。
青冈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青冈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1978年,青冈县被纳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县,县委、县政府立足改变自然条件,促进生态平衡,狠抓了以农田防护林为重点的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标签: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取得的成绩;效益青冈县坚持工程未动,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围流域造林和村屯“四旁”绿化为重点,科学制定全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短、中、长期规划有机结合、配套实施。
2000年,在实施“三北”四期工程前,青冈县对全县林地资源进行全面彻底清查。
做到所有宜林地清查到位,登记到册,为制定造林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中,青冈县突出抓了以下两个方面。
1 实施“五围”造林模式,努力实现规模推进在“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奠定的良好基础上,青冈县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在实施“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中,重点实施了“五围”造林绿化模式。
一是立足城乡同步推进,大举动实施围城造林。
以建设北方生态园林绿化城为目标,2004年,青冈县首先成功地实施了青冈县环城防护林工程,该工程面积5000亩,宽100米,总长30公里,有力推进了城乡造林绿化的一体化进程。
2010年,继环城防护林之后,青冈县规划实施了园区绿化,建成了防护与景观兼容,层次与品味相宜的绿色园区,绿化面积可达6000亩。
在抓好围城绿化的同时,青冈县精心实施了县城内绿化,坚持“辟地造绿、围场建绿”的原则,创建了乔灌结合、多树种兼营模式,城内绿化总面积达148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8.6%。
围城绿化和城内绿化的高标准实施,改变了以往青冈县城不良的生态面貌,提高了城镇绿化覆盖率,极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立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方位实施围屯造林。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实施村屯绿化工程,以给村屯“穿裙子、扎带子、装瓤子、建园子”为标准,实现“远看是树林、近看是村屯”的目标,以护村林、护宅林、街道林、庭院林和零星植树“五位一体”为发展模式,总体设计,科学规划。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勘查设计院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二00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项目名称: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编制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勘查设计院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编制日期:二00四年九月法人代表:殷建军总工程师:楼晓钦编写人员:吴韶山刘雁鸿徐红霞马伟东定稿:李怀珠殷建军目录第一章总论 (6)1 . 1 项目提要 (6)1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7)1 .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1 . 4 综合评价与结论 (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2 . 1 项目由来与形成 (9)2 . 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 (9)2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 (9)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2)3 . 1 自然地理条件 (12)3 . 2 社会经济条件 (13)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14)3 .4 土地资源条件 (15)3 . 5 劳力资源条件 (16)3 . 6 种苗供应分析 (16)3 . 7 基础设施条件 (17)第四章建设方案 (18)4 . 1 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 (18) 4 . 2 项目区范围 (18)4 . 3 项目建设规模 (19)4 . 4 建设布局 (19)4 .5 项目建设内容 (20)4 . 6 营林技术措施 (20)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22) 5 . 1 森林管护 (22)5 . 2 环境保护 (23)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25) 6 . 1 经营管理形式 (25)6 . 2 项目管理机构 (25)6 . 3 项目管理 (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 7 . 1 投资估算原则 (27)7 . 2 投资估算依据 (27)7 . 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27)7 . 4 资金筹措 (27)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 (28)8 . 1 项目建设期限 (28)8 . 2 建设进度安排 (28)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29)9 . 1 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29) 9 . 2 社会效益分析评价 (29)9 . 3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30)9 . 4 综合评价 (31)第十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32)10 . 1 政策支持保障措施 (32)10 . 2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 (32)10 . 3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32)10 . 4 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 (33)10 . 5 项目经营保障措施 (33)10 . 6 其它保障措施 (33)主要附表和附图一、附表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一览表3、种苗需求量表4、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二、附图1、项目区森林资源现状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第一章总论1 . 1 项目提要1 . 1 . 1 项目名称石嘴山市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1 . 1 .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局殷建军1 . 1 . 3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1 . 1 . 4 项目性质新建1 . 1 . 5 建设目标及宗旨目标:2005-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建设农田防护林16017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报告防护林(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防护林作为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其建设与维护已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某地区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探讨防护林的生态效益,为我国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次研究区域位于我国某省,该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覆盖度较高。
区域内防护林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2. 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政府文件和实地调查,收集该地区防护林建设的相关数据。
(2)实地调查:采用样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防护林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土壤水分、地表径流等指标。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三、防护林建设情况1. 防护林类型该地区防护林类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等。
其中,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面积最大,占比超过60%。
2. 防护林分布防护林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河流两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3. 防护林建设成效(1)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防风固沙:防护林对防风固沙起到了积极作用,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改善了区域气候。
(3)水源涵养:防护林涵养水源,提高了地下水位,保障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估1. 生物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防护林建设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物种多样性得到提高。
(2)生态系统稳定性:防护林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2. 土壤水分(1)土壤含水量:防护林建设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
(2)地下水位:防护林涵养水源,提高了地下水位,保障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地 调研报告
林地调研报告林地调研报告一、引言林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林地的现状及其问题,我们开展了此次林地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林地资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
调研对象包括林地管理者、农民、环境保护专家等多方面的人员。
三、调研结果1. 林地总体面积较大,但分布不均衡根据调研结果,我国林地总体面积较大,但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的林地面积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的林地面积相对较小。
这导致了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而西部地区存在着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等问题。
2. 林地使用方式存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林地使用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农民过度利用林地进行种植和养殖,导致了林地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一些林地管理者未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导致了林地的荒芜和浪费。
3. 林地保护工作亟待加强林地保护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林地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监管措施不力,导致了乱砍滥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的情况;另一方面,一些农民缺乏对林地保护的意识,过度利用和破坏林地。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强林地保护意识教育针对农民和林地管理者,应开展林地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林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林业知识。
2. 完善林地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的林地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林地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
因此,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确保林地保护能够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3. 加强林地监管工作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林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
同时,应建立健全林地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益。
4. 推动林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林地资源可以为农业提供重要的支持,通过推动林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可以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摘要:现代农田防护林全方位发展,是推动农田防护林多功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需要将农田防护林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更好地推进人和环境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田防护林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组织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田防护林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农田防护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对优化区域生态环境,亦或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问题分析;措施研究1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1.1专业人才缺失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农田防护林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很多工作都需要委派给专业的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相关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田防护林技术人员不能满足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需要。
此外,基层的农田防护林工作环境比较差,工作人员薪资待遇长时间都得不到提升。
基本上,基层农田防护林工作人员的收入只能维系日常生活,很多专业人员都不愿意参与到农田防护林的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人才缺失的问题也就更加严重。
1.2思想观念陈旧虽然我国的生态农田防护林建设主要是由各级农田防护林部门负责,但是也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目前社会公众对农田防护林生产的重视度不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淡薄,农田防护林工作能够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少之又少。
例如,虽然农田防护林部门一直在科普宣传乱砍滥伐的危害性,但还是出现非法砍伐林木现象,使得农田防护林生态失衡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
1.3 森林资源明显减少现今全球的森林资源明显减少,我国的森林资源亦是如此,面积总量比较少,比例仅占世界总量的3.9%,森林的蓄积量更是只占3%。
我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人均森林蓄积量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8。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而且因为乱砍滥伐行为长期存在,大木材的比例明显减少,中幼林中,人工植树造林占据的比例比较高,但是因为种植的树木品种单一,很容易因病虫害问题而死亡。
情关草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材料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调查报告团队介绍“绿动我心,情系华夏”——科技大学“三北”防护林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小组共招募分团11支,总计121人。
11支队伍分赴、、、、、、、、9省的16个城市,展开了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问题为主要容的调研活动。
其间,11支队伍走访了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总局、各省(市)林业厅(局)、各地的国营民营林场;访谈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基层林业工作者;向当地民众发放问卷,了解群众对该国家工程的认识程度;从不同角度了解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难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和难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摘要:三北防护林工程历经30余年的建设,已为广大北方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其效益逐渐扩展至全国广区及我国周边国家。
“绿动我心,情系华夏”——科技大学“三北”防护林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小组通过五个月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带来有关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整体现状,并结合自身所学,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应对策略,践行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校训,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工程林业建设成就现存问题发展对策一、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彰显着我们这个星球最为迷人的风采。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地球资源的深入开发不仅体现在日益庞大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开发种类的多样性和利用方式的科学性、合理化。
尽管有科技发展做支撑,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其漫长的生长周期仍不断制约着人类发展完善自身的步伐。
2009年12月7日,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齐聚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毫无疑问,此次会议及由会议生成的各项协议书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节能减排”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碳生活”不仅成为一种新锐的生活理念,更是引领了“全民环保”的新风潮。
实践报告防护林
实践报告防护林引言防护林,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在特定地区建立一定范围内的森林带或林网,起到防风、防尘、防雪、防蝗、防沙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林业工程措施。
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率。
本实践报告将介绍在实施防护林工程中的具体实践活动,并总结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影响。
防护林建设选择合适的植树种类和密度在防护林建设中,选择合适的植树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防风效果好的树种,如杨树、松树等。
密度的选择也很关键,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可行性,确定合适的植树密度,既能达到防护的效果,又能保证植树的生长质量。
地面整理和施肥在进行植树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整理,清除杂草和碎石等障碍物,创造良好的种植条件。
同时,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化肥,提供植树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树木生长。
植树过程植树过程是防护林工程中的核心步骤。
植树的方法包括适量的砧木、直栽、插花、修枝、嫁接等。
在植树时,需要确保树苗的根系完整,并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栽植,保证每棵树木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管理与维护防护林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其长期效用的关键,包括浇水、修剪、除草、防虫害等工作。
定期巡视和检查防护林的生长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持防护林的良好状态。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效果风沙控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防风沙。
在适当的地点和密度下建立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的侵蚀,减少沙尘暴对周边环境和农田的危害,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质量。
水土保持防护林还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树木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粘性和透水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同时,树木的冠幅和叶片可以减少降水的猛烈冲击,起到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树木和林地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
防护林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护林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面临的自然灾害频发,防护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备受关注。
防护林具有固土保持、调节气候、防护风沙、增加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地。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防护林的建设可行性,通过对已有防护林的案例分析和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建设防护林的建议和措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研究,了解防护林的定义、功能、建设目的和方法等。
2.案例分析:选取几个不同地区的防护林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建设过程、效果和成本等。
3.实地调研:到一些已经建成的防护林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获取一手资料。
四、研究内容1.防护林的概念和功能防护林(shelterbelt)是指种植在田间地头、园地、人类居住区周围、交通要道两旁,或者种植在区域、水土流失区等地带的树木、灌木、花草等绿化植物组成的带状绿化覆盖体系。
防护林主要具有固土保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环境和调节气候等功能。
2.防护林的建设方法(1)结构与造型:防护林需要构建合理的结构和造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形成较好的绿化效果。
(2)培育技术:加强植物的管理和培育工作,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防护林的效果。
3.防护林的建设案例分析(1)某省某地的防护林建设情况在某省某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护林系统,有效地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建设防护林的经验和方法。
(2)其他地区的防护林建设情况选取其他地区的防护林案例,比较不同地区的建设情况,总结出不同地区的建设经验和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防护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具有多种功能,已经在各地得到有效应用。
2.建议:(1)加大防护林建设力度,鼓励农民、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提高建设质量和效果。
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 1 章总则 (6)1.1 项目概要........................................ . 6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7)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 4 综合评价与结论 (8)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项目起源与形成................................................ (9)2.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状况 (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9第三章施工条件分析 (12)3.1 自然地理条件 (12)3.2 社会经济状况 (13). 3 林业生产经营状况…………………………………… .. 143.4 土地资源状况 (15)3. 5 劳动力资源状况.............................. . 163.6 苗木供应分析...................................................... (16)3. 7 基础设施条件.............................. . . 17第 4 章建设计划……………………………………… ..184.1 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8项目区域 (18)4.3 项目建设规模……………………………………………… ..19施工布局 (19)4.5 项目建设内容…………………………………………………… ..204.6 林业技术措施 (20)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22)5.1 森林经营 (22)5.2 环境保护 (23)第六章项目组织与运营管理………………………… . . . . 2 56.1 经营管理形式 (25)6.2 项目管理机构 .................................. . 256.3项目管理…………………………………………………… .. ..25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融资 (27)7.1 投资估算原则 (27)投资估算的依据 (27)建设投资估算………………………… . . . . 277.4融资.......................................... .27 _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 (28)8.1 项目建设工期 (28)8.2 施工进度..................................... . 28第 9 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29分析与评价.......................................... (29)9.2 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29)9.3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 309.4 综合评价.................................................................. (31)第十章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3 210.1政策支持保障 (32)10.2 融资和投资保障..............................3 2的保障措施 (32)信息化管理、科技推广和服务保障措施………… ..33运行保障措施 (33)其他保护措施..................................... .33主要明细表和图纸1. 时间表1、项目区各土地面积统计表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清单3、苗木需求规模4、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明细2. 附件1、项目区森林资源现状图二、项目建设总体布局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总结1 . 1 . 1项目名称XXX市XXX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1 . 1 . 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定代表人林业局 XXX 区 XXX 市 XXX1 . 1 . 3项目管理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1 . 1 . 4项目性质新的1 . 1 . 5建设目标和目的目标:2005年至2007年,用3年时间建设耕地保护林16017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进一步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稳产丰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对我县生态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生态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若羌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冬季寒冷少雪,夏季酷热少雨,昼夜温差悬殊,空气极度干燥,是中国南路沙尘暴策源地和必经之处。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塔河断流以来,若羌绿洲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随时受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大沙漠侵蚀的威胁,若羌已成为全国沙漠面积最大、受风沙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最繁重的县城之一,还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全县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戈壁、沙漠、盐碱荒地占19.26万平方公里;湖泊、草地、森林(包括灌木林)占1.0052万平方公里;农区面积占48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推进和“三北”四期工程实施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的开展,经过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以及各族农牧民的不懈努力,我县生态防护林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林地面积317.78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293.3万亩,人工林面积达24.48万亩(其中经济林达16.43万亩,农田防护林面积达2.25万亩,宜林地5.8万亩),农田防护林框架已经基本生形成,农田林网化率达95%。
绿洲面积逐步扩大,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0.56%提高到现在的1%,乡镇绿洲森林覆盖率从16%提高到现在的83%,县城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1.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1.6平方米。
与前10年比较,我县绿洲空气湿度和地表土壤湿度明显增加,大风沙尘天气、干热风和各类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初步建成了四季常绿、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若羌、生态若羌,为我县林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成效是:(一)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
近十年来,各级党政把“生态立县”作为强县富民的根本措施和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把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作为改善生态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把生态防护林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林业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确立乡镇政府 ___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的造林绿化负责制,把绿化任务压到领导肩上,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人。
博爱县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调查报告
博爱县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调查报告长期以来,博爱县坚持不懈采取科学规划、稳定政策、完善制度、科学兴林、依法治林等一系列措施,搞好平原农田林网建设,使之逐步实现了永续利用的目的,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博爱县的平原绿化工作在全省、全国一直处于先进地位,曾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
1983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5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称号,2009年1月被政府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称号。
一、博爱农田林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博爱县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始于1972年,经过当时5年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和大规模的群众植树造林活动,平原区12个乡镇193个行政村的32万亩耕地全部形成了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农田林网防护体系。
40年来,虽然经历了农村土地经营体系的变革和第一代、第二代林网的采伐更新,但仍保持了农田林网防护体系的基本框架,而且通过采伐更新使整个林网体系不断得到新的完善。
目前,第一代、第二代林网已经普遍轮伐一遍,第三代林网也步入了采伐利用期,第四代林网开始形成,其总体结构更趋合理。
促进了全县林业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
11、林木覆盖率方面。
全县林木覆盖面积22.62万亩,覆盖率为30.65%;其中平原区林木覆盖面积10.12万亩,覆盖率21%;山区有林地覆盖面积12.5万亩,覆盖率49.6%。
2、农田林网控制率方面。
平原区28.57万亩耕地,现有林网网格1861个,全部在林网控制之中。
2012年市、县自查220个网格,其中合格网格218个,占99%;检查林带长度26公里,合格率达95%。
3、沟河路渠和村庄绿化方面。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村内公共场所和庭院绿化,以加快城镇和村庄绿化建设,从而实现村镇绿化美化的效果。
目前,全县村庄占地总面积53130亩,林木覆盖面积22049亩,覆盖率为41.5%。
二是将沟河路渠绿化作为平原林网建设的主体。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分析
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分析【摘要】农田防护林是指在有农田的地方,为防止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繁育的环境,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而营造的防护林。
本文主要对农田防护林的设置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设置问题;分析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其次还兼有草牧场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综合构成以护田护牧为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1.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1.1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选择原则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防护对象是霜冻、旱涝、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保证农田高产稳产,同时生产各种林木品并美化环境。
因此,对农田防护林的树种有以下要求:(1)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区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2)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3)深根性树种,侧根伸展幅度小,树冠结束不过分开张,对防护林区内的农作物不利影响较小;(4)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5)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6)生长稳定,寿命长。
1.2树种的配置树种配置通常是采取树种与树种混交进行,常见的类型有乔木、和乔木混交、乔木和灌木混交、阔叶树和针叶树混交配置3种类型,其中以乔木和灌木配置混交最好,可以形成复层林冠,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此外,由于农田防护林所处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好,在考虑混交配置时,除最大限度地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外,同时还应考虑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林副产品和干鲜果品。
2.农田防护林的设置2.1林带结构的选择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纵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度状况等综合情况。
不同的林带密度、宽度、树种组成构成保护效能不同的林带结构。
根据组成因子的不同,林带结构可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3中基本类型。
农田防护林条例调研报告
农田防护林条例调研报告农田防护林条例调研报告一、引言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边或内部种植林木,用以防止农田遭受水土流失、风灾、害虫侵袭等自然灾害,保护农田的生产力和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我所进行了农田防护林条例调研。
二、经济社会背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频发。
农田防护林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微气候,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1.政策支持不足:农田防护林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2.农民意识不足:部分农民对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容易被短期经济利益所诱导,不愿种植或保护农田防护林。
3.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缺乏专业管理,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濒临死亡。
四、解决措施为了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农田防护林建设,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农田防护林管理机构,负责农田防护林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加强科研支撑:加强农田防护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调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田防护林在保护农田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影响了农田防护林的发展。
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加强科研支撑,推动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顺利进行。
六、展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将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并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调研报告且末县林业局王河峰2009年4月25日且末县四面被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包围,生态环境异常严酷。
且末县气候极端干旱,降水极少,蒸发强烈。
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低气温为-27.3℃,极端最高气温41.3℃。
≥10℃的积温385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
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6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507毫米。
春夏季多大风、沙暴和浮尘天气,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干旱(热)风年出现次数约40多次,八级以上大风平均16天/年,沙暴天气达21天,浮尘天气达193天。
多年来,且末人民深受风害沙尘之苦。
大风沙不仅给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将沙漠以每年5-10米的速度向西南推进,严重威胁着且末绿洲。
建设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抵御大风沙对农牧业的危害,具有战略意义。
一、且末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为改善且末县农区生态小环境,增强农牧业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工程建设期间,1986年且末县在巴州地区首批实现了二轮承包土地农田林网化,1991年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受到前国家林业部表彰。
1995年英吾斯塘乡还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2003年底被列为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5年获自治区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且末县农区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洲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宜林路、渠、荒地基本得到绿化,绿化总长度达800公里。
到2008年底,全县天然林面积为198万亩,人工林面积达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0.77%。
2008年第四季度,县林业部门对全县农田防护林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且末县目前耕地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二轮承包面积13.2万亩,非二轮承包面积13.3万亩;另有新开荒未耕种土地面积3.6万亩;全县农田防护林保存面积为2.2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1.7万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为11.6%,林网化程度68.6%。
非二轮承包土地配套农防护林面积0.52万余亩,农防林占地面积比例3.8%,林网化程度13.7%。
目前全县农防林缺口面积达1.66万亩。
虽然我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防护林建设步伐已不能适应近年来水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1、各乡、镇(场)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农业开发大户对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不够重视,存在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带来的长远利益。
同时,有些部门与林业发展产生冲突时,协调配合不够,多以牺牲林业发展为主(如防渗渠建设、乡村道路建设),未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广大农民群众搞农田防护林网化配套建设的格局。
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要求,未能把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对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
目前国家对农田防护林网配套建设投入十分有限,大部分建设资金需要当地自筹,群众参与造林积极性不高,造林质量差,与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林网化技术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部分树龄较高的农田防护林带存在林木老化、林相不齐、更新滞后等问题,并逐渐凸显。
4、最近10年来,我县新开发土地面积较大,但是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跟明显滞后,如良种场、恰瓦勒墩开发区、北三乡农业开发区、阿热勒乡农业开发区等区域,特别是一些农业开发大户及部分农民群众林网化配套意识淡薄。
5、各乡(场)农田防护林缺口面积较大,全县农防林缺口总面积为16585亩。
其中:托格拉克勒克乡农防林缺口面积949亩,阿热勒乡农防林缺口面积1779亩,琼库勒乡农防林缺口面积287亩,英吾斯塘乡农防林缺口面积1136亩,巴格艾日克乡农防林缺口面积1111亩,阿克提坎墩乡农防林缺口面积2011亩,阔什萨特玛乡农防林缺口面积2038亩,塔提让乡农防林缺口面积2066亩,良种场农防林缺口面积1595亩,恰瓦勒墩管委会农防林缺口面积3593亩。
二、新时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总体目标1、重要意义:我县地处干旱、荒漠地带,生态十分脆弱。
近几年大风沙、冻害等各种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
尽快建立健全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搞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是防御大风沙、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林业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
2、指导思想:从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出发,以《且末县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为依据,以提高农田防护林建设质量和防护效益,构建抵御自然灾害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为核心,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提高灾害综合防控能力,保障农作物丰产丰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生改善、农村繁荣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体系。
3、建设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
规划要与农村道路、渠系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等项目相结合。
坚持小网格、窄林带的原则。
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积极发展与补植补造相结合,更新改造与提高质量相结合,适度调整网格面积,提高防护效能。
坚持突出重点,生态优先的原则。
实施田、路、渠综合设防,提倡营造混交林。
在建设农田防护林的同时,完善防风固沙基干林的建设,构建完善的防护林网体系。
坚持效益兼顾的原则。
在农田防护林发挥防护效益的同时,也要积极发挥经济效益,明确管护责任制,明确利益主体,调动造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坚持“生态优先、合理改造、依法采伐、及时更新、功能不减、体系长存”的原则,合理进行更新采伐。
4、总体目标:到2015年,在巩固完善现有农田防护林网的基础上,完成人工农田防护林2万亩,使全县95%以上农田和枣园实现林网化,农区建成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农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作物、红枣产量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加快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科学规划,严格标准,突出重点,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且末县农村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更新造林和新造林同步开展为重点,根据目前全县农田防护林的生长现状和建设年代,对其中的过熟林、成熟林进行更新改造;针对部分农田林网不全和新开发区及拟开发区域没有防护林的现状,加强新建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
同时加强组织管理,全面落实农田防护林建设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行统一的建设模式:1、农田防护林林网规格和占耕地面积比例,农用地林网网格面积不超过150亩-200亩,果园林网网格面积不超过100亩。
2、林带占地比例,二轮承包土地农田防护林占地不低于12%,非二轮承包土地农田防护林占地不低于14%。
3、农田防护林完整度:四面有林带,林相整齐。
林带无缺株断带,病虫害危害程度在轻度以下。
4、农田防护林效益:生态条件改善,自然灾害受害程度下降,效益显著,作物和果品产量明显增长。
5、农田防护林建设所用苗木必须为良种壮苗,树种以新疆杨、银白杨、胡杨、沙枣等乔木树种为主。
造林质量要好,林带完整,无缺株断带现象,造林成活率必须达到85%以上。
(二)强化管理,加快林网化进程1、按农田林网化建设标准,对农田防护林用地要纳入林地管理范围,严格按林地进行管理,同时按规定标准无偿划定农田防护林用地,并限期造林。
2、农田防护林建设继续实行“林随地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的林业政策。
可以采取集体统一种植、分户管理、比例分成的方式。
若土地承包者不愿种植防护林带,也可以采取集体种植、集体管理或者无偿划转给其它有意愿的农户种植管理。
3、新开发的土地(包括未林网化耕地),凡经改良且已经正常耕作的,必须按规定标准营造农田防护林。
原农田防护林缺行断带的,必须按标准完善农田防护林。
凡未完成当年林网配套建设的农户或经济组织,水利部门将按全县水费平均标准的3倍收取未林网化耕地面积的水费(包括机井)。
4、防护林带更新,继续实行“伐一补十”的办法促进农田防护林带的更新补植,采伐前必须按标准缴纳更新造林保证金,采伐后限期更新,经验收合格后返还保证金。
5、对于新的水土开发,继续实行在开发前,开发者要按照开发总面积14%的标准向林业部门交纳250元/亩的农田防护林建设保证金,同时签订农田防护林限期造林协议书。
经验收达到林网化标准后,返还保证金。
6、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凡是涉及到有林网化配套建设的,土管、水利、农业、财政、开发办等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项目验收,有关部门要与林业部门密切协作,对于未按规定要求完成林网配套的不予验收。
7、对完不成当年农田防护林建设任务的乡(镇)、场,调减当年林木采伐计划指标,控制其林木采伐量。
(三)完善农田防护林建设优惠政策,加大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投入。
1、农田防护林用地要严格纳入林地管理范围,明确责、权、利主体,按规定要求划定农田防护林用地。
原造林地属集体所有的要完善管护责任制,明确利益主体,也可采取拍卖、托管等形式明确林木所有权。
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注重实效,鼓励农民在承包土地上营造防护林带,引导农民群众开展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调动农民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积极性。
2、实行优惠的农田防护林用地、用水、用电政策。
对依法取得宜林荒沙荒地使用权植树造林的,免缴土地使用费及出让金,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使用权可延长至70年。
利用冬闲水、灌溉余水浇灌农田防护林的免收水费,用电按农业排灌用电收费。
3、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造林补助政策。
全面完成当年农田防护林建设计划任务,对造林者个人(农户)按70元/亩的标准进行造林补助奖励,对乡(场)按30元/亩的标准给予奖励(奖励个人)。
如果国家或自治区提高防护林造林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甲方还可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未完成年度农田防护林造林任务的,对乡(场)进行处罚,其中,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造林者个人降低造林补助奖励,按照40元/亩的标准兑现,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乡(场)给予2000-5000元的处罚,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四)加强对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领导1、各级领导要把林业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把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建设与各级领导工作职责相结合,以切实加强领导。
继续实行农田防护林限期营造制度,凡是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实现农田林网化配套的,或因指挥不力、玩忽职守、农田林网化配套建设受到严重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