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伴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护理
➢屏气发作
又称呼吸暂停,是指小儿因发脾气或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主要表现:患儿遇到恐惧、愤怒、挫折等不良刺激后,会出现急剧情感爆发,剧烈哭闹后呼吸暂 停,严重者有口唇发绀、角弓反张、意识丧失等症状。
护理措施
在患儿屏气发作时不要惊慌,应解开孩子的衣领扣 ,让孩子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思考: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吗? 2.试分析小晓为何有此心理反应? 3.作为护士如何帮助小晓?
思考: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吗? 2.试分析小晓为何有此心理反应? 3.作为护士如何帮助小晓?
[参考答案]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
2.有此心理反应的原因:小晓这时正3岁,处于婴幼儿期,案例所表现的 心理反应是她这个年龄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的分离性焦虑反应。
引导患儿进行户 外活动
转移注意力,但 不要责骂惩罚。
养成良好的睡眠 习惯,减少发作
机会
(四)伴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护理
口吃 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破坏说话的节奏 和流畅性,通称结巴。
对患口吃的儿童要给予多方面的温 暖和帮助,不要嘲笑。
帮助患儿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转 移患儿注意力,指导患儿腹式呼吸。
护理措施
对患儿不要溺爱,也不要过于训斥
护理措施
向家长解释屏气发作的机制。
护理措施
协调家庭关系,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四)伴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护理
➢ 习惯性交叉腿
是指儿童反复用手或其他物件摩擦外生殖器的行为,多见于幼儿及 学龄前儿童,上学后逐渐消失。
去除各种不良刺 激,注意儿童会
阴部卫生。
多给孩子情感上 的温暖,避免让 孩子处于孤独、 无聊的状态。
02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护士积极运用容易理解的语言,用比喻的方 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对较 小的患儿可采取抚摸、搂抱等非语言沟通。
(三)普通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 施
03
3.帮助儿童宣泄不良情绪
在患儿出现发怒、吵闹、哭泣、拒绝家长离开或拒绝执行医护人员的要 求等行为时,护士要尽量安慰、鼓励患儿,允许患儿在某些情况下哭泣,尽 量体贴、爱护患儿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与心理护理
[案例导入]
小晓,女,3岁,诊断为“小儿肺炎”入院治疗,家在外地,母亲在医院陪护。 可是因家里有急事,母亲必须回家一次,大约需要2天,母亲为其请了陪护阿 姨。但是当母亲要离开时,小晓大吵大叫,紧紧抓住妈妈不放,哭成了小“泪 人”,无论如何不让母亲离开。
思考: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吗? 2.试分析小晓为何有此心理反应? 3.作为护士如何帮助小晓?
5.为患儿家长提供支持
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支持:
➢ 护士要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宣 教、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了 解病情,正确对待患儿疾病的 变化,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 护士可以和患儿的家长建立 一个合作的关系,共同实施对 患儿的心理护理讨划。
心理准备的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告诉患儿看病或住院的原因。 ②让家长阅读“儿科病人就诊指南” 一类的小册子,再让家长给患儿讲解。 ③给患儿介绍些医院里有利于治疗 与康复的先进技术与条件。 ④让患儿知道有关在病房就餐大小 便等日常生活事项的程序 ⑤肯定地告诉患儿,家长一定会来 探视的时间和次数。
望期,否认期
➢ 求知欲、想象力、 破坏力、创造力都
很强。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影响因素
年龄阶段 应激反应
人格特征 亲子行为
儿童 病人 的心 理护 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儿童病人的心理健康
教育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措施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1.儿童病人气质的评估
通过心理评估手段了解儿童病人的气质类型,有 助于发现需重点关注的病儿。
06
学业的中断
07
家长的不良情绪的影响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 家属一般情况:家属的年 龄、种族、文化程度、理 解能力、对相关治疗和护 理的配合程度、工作性质 、家庭状况、陪伴时间和 安排。
3.家属亲 子行为的
评估
○ 父母教养方式:主要评估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以 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 患病、治疗、住院生活 等的影响。
ENTER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2.儿童病人主要应激源的评估
01 疾病本身及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
创伤
02 治疗对日常活动的限制
03 对疾病认识有限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 如焦虑、恐惧,甚至因幻想而失眠
04
疾病本身或治疗带来的身体形象改变
05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药物和各 种治疗仪器、设备等不良刺激
(四)伴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 护理
01 吮吸手指
03 习惯性交叉劈腿
02 屏气发作 04 口吃
(四)伴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 护理
➢吮吸手指
吸吮手指好发于3~4个月,多在寂寞、饥饿、恐惧、精神紧张和 睡前出现。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教育和转移注意力为 主。
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 理解吮指的坏处。
给予孩子关怀和体贴 。
➢ 易激动,哭闹, ➢ 具体形象模仿能力强, ➢ 交谈技能明显提高
情绪不稳定 ➢ 语言发展的关
第一反抗期,恐惧,退
,注意转移灵活

➢ 勤奋感,自卑感,
键时期
➢ 主动性强,自行其事
心理障碍。
➢ 心理断乳期 ➢ 心理活动表现
:抗议期,失
➢ 社会性语言有很大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
➢ 掌握书面语言并向 抽象思维过度,有 意识参加集体活动
(三)普通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措施
1.环境布置要符 合儿童心理特 点
2.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
4.对不同年龄患 儿的心理护理
5.为患儿家长进 行支持
3.帮助患儿宣泄 不良情绪
(三)普通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 施
01
1.医院环境布置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1)护士着装亲切化:儿科护士身着颜色柔和(诸如粉红色、浅黄带小花图案等) 的工作服,胸前佩戴卡通图案的徽章,口袋里装上新鲜的小玩具等。 (2)病区布置温馨化:将儿童病室的墙壁粉刷成粉红、鹅黄等可爱的颜色,窗帘 、寝具等选用带有花朵或小动物的布料,并在房间中摆放可爱的玩具等。
ENTER
(二)儿童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患儿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发育水平 和认知能力。通过直观的实物、图片、 玩具等进行启发式教育,并予以适当的督 促、检查和指导。如游戏法、示范法、 提问法、练习法等。
针对家长的教育必须适合他们的理解水 平。鼓励患儿家长倾诉其感受,并运用倾 听技巧听其诉说。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 建议他们寻求家庭以外的支持,包括亲友 、社会支持等。
4.对不同年龄儿童 的心理护理
(4)学龄前期:
①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②与病儿建立友谊,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使他们尽快适 应医院生活。 ③积极表扬他们在医院中的好行为,并鼓励他们发扬 这种行为 ④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使他们保持愉快、稳定的 情绪。
4.对不同年龄儿童 的心理护理
(5)学龄期:
①鼓励自我照顾。 ②适当活动。 ③帮助学习。 ④心理支持。
帮助患儿发音练习。
采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 不应该一味关注口吃,而是接受口吃。
[案例] 小晓,女,3岁,诊断为“小儿肺炎”入院治疗,家在外地,母亲在医院陪 护。可是因家里有急事,母亲必须回家一次,大约需要2天,母亲为其请了 陪护阿姨。但是当母亲要离开时,小晓大吵大叫,紧紧抓住妈妈不放,哭 成了小“泪人”,无论如何不让母亲离开。
ENTER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儿 童 病 人 概
特儿 点童 及病 影人 响的Fra Baidu bibliotek因心
护儿 理童
病 人 的 心

素理

儿 童 病 人 概 述
儿童病人概述
范围:胎儿期到青春期(初生~14岁) 在我国目前临床工作中将初生至14岁的儿童作为儿 科的就诊对象,按照年龄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 行为发育特征和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ENTER
儿童 病人 的心 理特 点及 影响 因素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儿童病人心理影响因素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 感觉完善,睡眠长 达20~22小时。
➢ 已经具有愉快与不 愉快的情绪体验
➢ 对人脸特别感兴趣
➢ 某些特征与父母的 行为相协调
➢ 适应反应
➢ 6个月后开始认 生,分离性焦虑
➢ 对母亲或者照料 者产生依恋
4.对不同年龄儿童 的心理护理
01
(1)新生儿期
02
(2)婴儿期
03
(3)学龄前期
04
(4)学龄期
4.对不同年龄儿童 的心理护理
(1)新生儿期:
①满足需要,轻拍、抚摸及搂抱,产生安 全感。 ②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应动作轻柔,以减 少不必要的刺激。
4.对不同年龄儿童 的心理护理
(2)婴儿期:
①应尽可能留母亲在医院陪护 (“皮肤饥饿”) ②若母亲不能陪护,护士可以尽可能多抚摸、拥抱、亲 近病儿 ③用玩具来转移注意力,或者尽量保留一些病儿在家中 的习惯,并允许他们带一些相片、画册等。 ④可以与病儿一起读书、讲故事、做游戏等,丰富其生 活内容,倾听其诉说。
感 谢 聆 听
3. ①环境布置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可以在房间内摆放一些玩具 ,缓解小 晓的焦虑和孤独的心理。 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抚摸、搂抱等方式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使 小晓能够获得安全感。
③帮助患儿宣泄不良情绪:护士要理解患儿的行为,接纳孩子的不良情 绪,拥抱和轻抚她的身体,疏导情绪。 ④对幼儿患者的精神护理:给患儿留一本家庭相册,以减轻暂时与母亲 分离的焦虑情绪;掌握患儿的特殊嗜好,通过玩游戏、讲故事,增加与 患儿的沟通 。 ⑤为患儿家长提供支持:告诉患儿家长患儿的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的心理 反应,是一种分离性焦虑反应,不必过度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