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转贴)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是将瓦楞纸与面纸或夹芯纸牢固粘结在一起而构成瓦楞纸板的粘结材料,其粘结性能的好坏,对瓦楞纸板及纸箱的耐破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及抗压强度等有直接影响,是关系到瓦楞纸板、纸箱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1935年,斯坦霍尔首先提出生产淀粉粘合剂的理论,随后各国包装界在瓦楞纸箱包装领域研究和应用淀粉粘合剂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各种淀粉粘合剂在全国纸箱包装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包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纯净的淀粉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直径约为4-50um的多糖粉末,不溶于冷水,也没有粘性。利用淀粉作为纸板粘结材料,必须通过加热、加入其它化学物质,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使其溶胀散布于水中,改变淀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改善淀粉分子与纸纤维的亲和性,改善淀粉胶体的流动性及渗透性,才能满足瓦楞纸板生产工艺的要求。至今已开发应用的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方法有:直接加热法、碱糊法、糊精法、氧化法、司推因赫尔调制法等多种。由于直接加热法淀粉粘合剂只适合于手工涂布、碱糊法淀粉粘合剂粘结力差,现已很少使用,本文将简述部分糊精制作机理、氧化淀粉制作机理、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制作机理,并对广泛应用的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改进包装粘合工艺、材料提供参考。

氧化淀粉制作机理糊精的分子结构与淀粉相同,与纸纤维的亲和性不太强,且糊精是细菌的好饲料,抗腐防霉能力差,而氧化淀粉则表现出胶体与纸纤维良好的亲和性及抗腐防霉能力,其制作机理如下:淀粉是由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分子链未端有一个甙羟基,其余的则为仲醇基和伯醇基,由于淀粉的分子链长,分子量大,少量的甙羟基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没有葡萄糖分子那样的还原性,既不能发生锒镜反应,也不能使氢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人们制作氧化淀粉通常是在淀粉的乳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淀粉分子中的醇基结合,破坏了部分氢链,使大分子间的作用减弱。同时在乳液中加入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氧化钠、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当双氧水溶解于水便会产生氧化性很强的双氧氢离子HO2(或次

氯酸根离子CLO-、高锰酸根离子MnO4),这种氧化性很强的离子便可使淀粉分子未端的甙羟基氧化成羧基,并将伯醇基氧化成醛基,甚至将其进一步氧化成羧基,从而大大增强了淀粉分子的活力,使淀粉分子从糖甙链位置(即1.4碳位)断链,使淀粉分子链变短,分子量变小。断链后新产生的甙羟基将继续被氧化成羧基,就这样淀粉分子的甙羧基被氧化成羧基继而发生糖甙链断链,出现新的甙羟基,新的甙羟基又被氧化成羧基,这种反应不断进行,使淀粉分子链越来越短,羧基、醛基不断增加当淀粉乳液中这种羧基、醛基达到一定浓度后,便对纸纤维有足够的亲和力,并有足够的抗腐防霉能力。但实际应用又得控制这种羧基、醛基的浓度。浓度过低,抗腐能力差,与纸纤维的亲和性不强。浓度过高,就意味着淀粉的长分子链被断成很短的分子链,虽然与纸纤维的亲和性很强,但由于分子链过短,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交织系数变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粘结成膜的韧性和强度反而下降。所以人们通常要控制淀粉被氧化的程度,所采取的办的办法是控制氧化剂投放量、氧化温度及反应时间。

氧化淀粉就是氧化淀粉分子的官能团,改善其与纸纤维的亲和性及抗腐防霉能力,在氧化过程中淀粉分子发生断链现象,分子量变小,故国外也有人将氧化淀粉称为糊精。所须说明的是,氧化淀粉的官能团与淀粉的官能团是不同的,而糊精的官能团则和淀粉完全相同,故与纸纤维的亲和性及抗腐防腐能力是不同的。严格地讲,氧化淀粉若称作氧化糊精倒是比较确切,但鉴于人们传统习惯,仍称其为氧化淀粉为宜。

司推因赫尔法淀粉粘合剂制作机理及应用碱糊法、糊精法、氧化法淀粉粘合剂的共同缺点是倍水量大,胶体中固体含量低,不适合现代瓦楞纸板生产线高速涂布、瞬时粘结、快速烘干的生产工艺要求。司推因赫尔提出调制方法,提高淀粉浓度,不损坏淀粉链长度,又不提高淀粉胶体的粘度,满足了瓦楞纸板生产线的特殊生产工艺要求,这种方法在各国瓦楞纸板生产线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对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及应用作简单介绍。

(一)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在一个罐内将水、淀粉、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糊化成载体胶,同时在另一个罐内将淀粉、硼砂、水按一定比例搅拌成主体淀粉液,然后将两种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其制作机理是:利用少量的淀粉糊化成粘度较大的载体胶,而将大量没有糊化、没有粘性,体积小的主体淀粉颗粒吸附并分散于胶体之中既有

利于加大淀粉的浓度、降低倍水量,没有破坏淀粉分子链,又没有提高胶体整体粘度、使得胶体的流动性,渗透性、粘结强度达到良好的综合效果。氢氧化钠可以调节和控制淀粉粘合剂的糊化温度并改善淀粉的亲水性,硼砂则可络合淀粉分子的甙羟基和伯醇基,增强粘合剂初粘性和结膜韧性。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胶体被涂布在瓦楞楞峰上,与面纸和夹芯纸贴合后被加热到糊化温度以上,主体淀粉迅速吸收周围的水份而糊化,产生极高的粘性。特别是渗透到纸纤维缝隙中的体积细小的主体淀粉颗粒,受热后从纸纤维缝隙中糊化并与外围的淀粉分子、纸纤维、硼氧中心离子一道共同交织形成不同一般填充式的粘结层,随着热量的迅速增加,水份很快蒸发到大气中,或向纸纤维内扩散,淀粉胶体干燥成为水份较少的韧性很强的粘结膜,于是瓦楞纸与面纸或夹芯纸便被牢固地粘连在一起而构成瓦楞纸板。

(二)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应用举例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种类很多,但按制作温度不同可分为热制法和冷制法两种,另外,株洲外贸包装厂研制出了一个Y型耐水增强添加剂,在粘合剂中加入这种耐水增强添加剂,制成了耐水胶,使瓦楞纸板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机械强度,现各介绍一例。

1.热制法应用举例①载体胶制作 A.将432L水加热至62℃,注入载体罐内; B.将6

2.5kg淀粉倒入载体罐内搅拌成淀粉乳.; C.向载体罐内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62.5kg,搅拌15分钟,至胶体呈淡黄色; D.再向载体罐内注入178L水搅拌5分钟稀释。②主体乳制作 A.将1327L水加热至32℃,注入主体罐内。 B.将硼砂9.5kg加入主体罐内。 C.将400kg淀粉加入主体罐内搅拌15分钟。③混合调制将载体胶用15分钟注入主体罐内,并搅拌30分钟即成为成品胶。 2.冷制法应有举例①载体胶制作 A.向载体罐内加入320kg水; B.向载体罐内加入30kg淀粉,搅拌成乳液;

C.向载体缸内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24.5kg,搅拌15分钟,至胶体呈淡黄色。②主体乳制作 A)向主体罐内注入420kg水; B)向主体罐内加入150kg淀粉搅拌成乳液; C)向主体罐内加入3.7kg硼砂(10水硼砂)搅拌5分钟。③混合调制将载体胶用5分注入到主体罐内,搅拌25分钟即成为成品胶。 3.耐水胶应用举例①载体胶制作 A.向载体罐内加入水350kg; B.向载体罐内加入淀粉25kg,搅拌成乳液; C.向载体罐内加入30%氢氧化钠15kg搅拌15分钟至胶体呈淡黄色。②主体乳制作A.向主体罐内加入水350kg; B.向主体罐内加入硼砂(10水硼砂)

3kg.; C.向主体罐内加入淀粉150kg,搅拌成乳液; D.向主体罐内加入Y型添加剂1.8L,搅拌2分钟使其分散均匀。③混合制作将载体胶用5分钟注入主体罐,搅拌30分钟即为成品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方法很多,适合于各种材料、生产工艺条件的粘合剂配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限于篇幅,本文只作简单介绍。

自动化纸板生产线(或单面机)淀粉胶粘剂制作的技术诀窍 目前,国内外自动化纸板生产线(或单面机)所用胶粘剂,俗称“生胶”。所谓“生胶”是指在室温下无粘合力、*纸张上的高温将其加热变成熟胶,才有粘合力。其制作方法主要用淀粉(以玉米淀粉为主,也有用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等其他淀粉),按二步法制成胶粘剂。这类纯淀粉胶粘剂的缺点是:所生产的纸板强度硬度不高,防潮性能较差,不耐水。

自动化纸板生产线(或单面机)胶粘剂的最佳粘度应控制在45-95秒(涂4杯测量)之间,当然30-300秒之间也能使用,实际上各厂家使用习惯五花八门,配方不同,所用胶的粘度相差很大,最小的粘度在30秒左右,最大的在300秒左右。为什么说最佳粘度在45-95秒之间呢?这是因为:粘度过小,胶辊带不上胶,双面复合时,渗透过快;粘度过大,流动性差,涂胶不匀,渗透能力不强,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粘合不好。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控制胶的粘度在合适的粘度范围内。

那么怎样调整胶的粘度大小呢?首先应了解影响胶的粘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且又是怎样影响的。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情况如下:

一、载体淀粉(或胶粉)多,粘度大;载体淀粉(或胶粉)少,用量少,粘度小。

二、加入的总水多,粘度小;总水少,粘度大。

三、硼砂用量多,粘度大;用量少,粘度小。

四、制胶时,搅拌时间越长,粘度越小;搅拌时间越短,粘度越大。另外,搅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搅拌机转速越快,粘度越小。

五、烧碱用量在总淀粉的3.5%以下对胶的粘度影响不大,若过多,胶的粘度极大,结成一团,无法使用。

六、淀粉自身粘度大小也不同。淀粉中含有支链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多,粘度大:支链淀粉少,粘度小。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玉米,含支链淀粉不同所加工成的淀粉,粘度有大有小。

通常,对一个企业来说,其所用制胶的设备一定、搅拌机的转速一定,因受生产线的条件所限,所用胶的水份基本不变,即总水加入量不变,硼砂的用量也不变,这样,在实际制胶过程中,只需要增加或减少载体淀粉的用量,掌握合适的搅拌时间,就可以任意调整胶的粘度大小处在最佳粘度范围内。若淀粉的自身的粘度大小有变化时,也只需适当增加或减少载体淀粉的用量,就可以保持胶的粘度大小基本不变。

人们谈到胶的粘度大小时容易和粘合好坏混为一谈。胶的粘度大小和粘合好坏是两回事,粘度和粘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纸板生产线胶粘剂来说,在较大的粘度范围内,胶的粘度大小基本上不影响粘合强度,决不是胶的粘度越大,粘合强度越高,相反倒是流动性好,渗透性好,即粘度偏小的胶在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中使用,粘合效果更佳。

不同的纸对胶的粘度大小要求不同,纸张粗糙,易渗透,应用粘度稍大的胶;纸张细密,应用粘度较小的胶。特别是进口“牛卡纸”,应用渗透性高的胶。

在不同季节,气温、湿度不同,对于胶的要求不同。如高温干燥时,应适当增加水的用量:低温潮湿时,应适当减少水的用量。水的用量一变,对应的载体淀粉的用量应作适当的增加。保持胶的粘度大小基本不变。这里所说胶的粘度基本不变,决不是指制胶的配方不变,相反地制胶配方应根据纸张、季节的不同和淀粉自身粘度大小不同等等因素变化,随时适当地调整,但不宜作大的调整。绝对不改变配方反而并非科学。不同批次的淀粉,其粘度大小有可能不同,必要时也应调整配方,只需增、减载体淀粉的量。

总之,制胶人员应搞清制胶原理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灵活运用,可任意调整胶的粘度大小,满足纸板生产的实际需要。摘自合肥雪公胶粘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薛章礼

瓦楞纸板标准

瓦楞纸板标准 适用:外包装用瓦楞纸 一、纸板类型 1、单瓦楞纸板由两层箱板纸(亦A、B、C、E、K纸)和一层瓦楞纸加工而成的瓦楞纸板 2、双瓦楞纸板由两层箱纸板、两层瓦楞纸和一层夹芯加工而成的瓦楞纸板,见图二。 1、瓦楞纸板的代号规定如下: S1.1---S1.4-------------分别为优等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S2.1---S2.4--------------分别为一等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S3.1---S3.4--------------分别为合格品双面单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1.1---D1.4--------------分别为优等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2.1---D2.4--------------分别为一等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D3.1---D3.4--------------分别为合格品双面双瓦楞纸板的第1---4种。 二、纸板分类 1、按物理强度将单瓦楞和双瓦楞纸板各分为四种,见表一。根据用途及原材料 的质量等级,将每种瓦楞纸板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其中,优等品为出口商品及贵重物品包装瓦楞纸板;一等品为内销物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合格品为短途、低谦商品包装用瓦楞纸板。

2、瓦楞纸板的楞型结构及尺寸要求应符合表二的要求,其瓦楞形状为UV型。 表二 3、瓦楞纸板的厚度:单瓦楞纸板的厚度应高于表二所规定相应楞高的下限值; 双瓦楞纸板厚度用高于表二所规定相应丙种楞高的下限值之和。 三、技术要求 1、瓦楞纸板的各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表一的规定; 2、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应不低于588N/m; 3、瓦楞纸板的交货水分(按在线水分)为(14±2)%; 4、瓦楞纸板的外观:表面应平整、清洁、不允许有缺材、薄边、切边应整齐, 粘合牢固,其脱胶部分之和每平方米不大于20cm2; 5、采用淀粉粘合剂或其他具有同等效果的粘合剂。 6、存放地点应保持通风干燥,远离火源,长期堆码应高于地面100mm,要避免 雨淋、曝晒和污染,并严禁大型物品挤压。 四、检验规则 1、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样本单位为一张。 2、供方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标准的要求,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3、交收检验抽样项目分类、检验水平、抽样方案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 三规定进行:

淀粉糊化

淀粉糊化 简介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生淀粉在水中加热至胶束结构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而成为溶液状态。由于淀粉分子是链状甚至分支状,彼此牵扯,结果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糊化。淀粉糊化温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不同淀粉的糊化温度不一样,同一种淀粉,颗粒大小不一样,糊化温度也不一样,颗粒大的先糊化,颗粒小的后糊化。还可用酶法糊化.例如:双酶法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是以α---淀粉酶使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生成小分子糊精,然后再用糖化酶将糊精、低聚糖中的α---1,6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切断,最后生成葡萄糖。取100克淀粉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2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淀粉浆,用5% Na2CO3调节pH=6.2—6.3,加入2毫升5%CaCL2溶液,于90-95℃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搅拌,淀粉浆由开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加入液化型α---淀粉酶60毫克,不断搅拌使其液化,并使温度保持在70--80℃。然后将烧杯移至电炉加热到95℃至沸,灭活1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到55℃,加入糖化酶200毫克,调节pH=4.5,于60-65℃恒温水浴中糖化3-4小时,即为淀粉糖浆,若要浓浆,可进一步浓缩。 影响因素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 A 淀粉的种类和颗粒大小; B 食品中的含水量; C 添加物:高浓度糖降低淀粉的糊化,脂类物质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降低糊化程度,提高糊化温度,食盐有时会使糊化温度提高,有时会使糊化温度降低; D 酸度:在pH 4-7 的范围内酸度对糊化的影响不明显,当pH 大于10.0,降低酸度会加速糊化。 必经阶段 食物中的淀粉或者勾芡、上浆中的淀粉在烹调中均受热而吸水膨胀致使淀粉发生糊化。淀粉要完成整个糊化过程,必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可逆吸水阶段、不可逆吸水阶段和颗粒解体阶段。 1)可逆吸水阶段 淀粉处在室温条件下,即使浸泡在冷水中也不会发生任何性质的变化。存在于冷

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概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产活动,而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产品包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所谓包装的定义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存储、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在整个包装所用材料中,纸制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为45.25%,其它依次为玻璃、塑料、木制品和金属材料包装。而在纸制品包装中,瓦楞纸板(箱)包装又占绝大多数。 瓦楞纸板包装容器在功能上具有优越于其它种类包装的10 种特性: 造型结构的可塑性──可以任意裁切、冲孔、折叠等;包装使用的方便性──使用起来材质轻、结构巧、质地柔韧;刚柔兼备的保护性──能成为包装物与外力作用之间理想的保护介体;美化商品的促销性──能制出各种变异结构及美观的装潢印刷;流动作用的适宜性──能采用不同定量、不同等级原纸,生产出不同大小的容器;包装成本低廉性──主要材料为原纸;利用资源有效性──与传统木制品相比,瓦楞纸箱原纸耗用的木材只占木制品包装的30%;易于回收利用性──基本原材料为原纸,使用后可以方便地回收,回收再生利用率可达75%;优越的绿色环保性──使用后瓦楞纸板可燃烧、无毒害、降解快、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仓储运输经济性──由于是可折叠的轻质硬体包装,可以有效利用仓位和运输装载空间。 综观我国纸箱行业的现状,可以用12 个字来概括,即: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前途光明。纸箱行业在过去25 年中经历了第一次大变革,从今年起,将进入第二次大变革,这场变革的特征就是调整。 我国纸箱行业进入初级工业化阶段是从1995 年开始的,当时生产线600 条;2000 年为1600条;至2005 年达4000 条。 1995 年世界瓦楞纸板产量是1104 亿m2,2000 年为1253 亿m2,2003 年是1395 亿m2,年增长率3.3%。2000 年世界产量排前三位依次是:北美洲(占34%)、亚洲(占31%)、欧洲(占27%)。我国瓦楞纸板的产量1995 年是74 亿m2,2000 年上升到123 亿m2,2003 年则达到158 亿m2,是亚洲总产量的34%,占世界11.3%。1995 年至2000 年,我国纸板产量平均增长率为12%,世界平均增长率是2%;2000 年至2003 年我国的纸板产量年增长率是9%,世界年增长率是3%。我国1996 年产量是80 亿m2,只及日本一半,2003 年是158 亿m2,已超过日本。 我国五层以上纸箱占总量80%以上,美国三层箱占89.4%,日本三层为84.6%,多用两层纸等于浪费2/5 的纸。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已认识到,必须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采用高强度、低克重的原纸已成为必然趋势。 上海烟草集团已完成了跨地域的联合重组,将成为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几个龙头企业的排头兵。作为其主要专业配套工厂,上海白玉兰烟草材料有限公司承担了集团85%以上纸箱包装生产任务。 二、原始楞型的确定、生产线原纸的选配和粘合剂的调配 瓦楞形状是指瓦楞齿形轮廓的波纹形状,它的区别在于波峰与波谷圆弧半径大小。形状有三种:U 形、V 形和UV 形。U 形的峰、谷半径较大;V 形较小;UV 形处于中间状态。不同楞形具有不同性能特点。 综观以上三种瓦楞形状的优缺点,U 形和V 形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而UV 形状的综合性能是适应大多数瓦楞包装的普遍要求,其优越性彰显无疑。因此,我国及世界各国大多使用UV 形瓦楞。

玉米淀粉制作瓦楞纸粘合剂工艺流程

玉米淀粉制作瓦楞纸粘合剂工艺流程 第一节单台仙组使用的粘合剂(熟胶)的原辅料配比和制作工艺 单台机组使用的高强快干淀粉粘合剂的原辅料配比和制作工艺是在吸收现有粘合剂优点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不需加热,不受四季影响,反应时间短,成品质量稳定,保持期半年以上,干燥速度快,粘合烽强的一种冷制高强快干粘僵剂及其制法。单台机组使用的淀粉粘合剂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再加次氯酸钠或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搅拌5-20分钟;将硗碱用冷水溶解,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40分钟;然后交硼砂用热水溶解,加入反应釜中,搅拌3-5分钟,最后加选题消泡剂,搅拌2-3分钟即成。 各组成分含量按重量计为:单位:kg 淀粉:150-250 硗碱(95%以上含量)18-26 强固催化剂:6-10 硼砂4-7 消泡剂:适量 次氯酸钠(10%含量)40-55 水:1000 (工业级双氧水:27.5%含量:6-9) (高锰酸钾:3-5) 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a、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再加淀粉搅拌均匀; b、将强固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c、将次氯酸钠或双氧水或高锰酸钾加入反应釜中搅拌5-20分钟; d、将硗碱用3-5倍冷水溶解,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40分钟; e、将硼砂用5-10倍开水溶解加入反应釜中,搅拌3-5分钟; f、最后加入适量消泡剂搅拌2-3分钟即成。 按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淀粉粘合剂,工艺简单,不需加温,从投料到制成成品仅需30-60分钟,粘僵纸箱干燥快、强度高,不跑楞、不吸潮、不泛潮、不泛碱,经测试,初粘1-1.5分钟,全粘5-10分钟,破坏纤维30-50秒,其有关理化指标均优于泡花碱及目前其它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淀粉粘合。可广泛应用于出口商品包装瓦楞纸箱,食品包装用瓦楞纸箱,果蔬类包装用瓦楞纸箱和中、高档商品包装的瓦楞纸箱。 本粘全剂与普通淀粉粘合剂、泡花碱有关技术指标分析对比如下: 表二十六 项名检测结果与要求 类项 冷制高强快干粘合剂(实测结果) 普通淀粉粘合剂要求泡花碱要求含碱时(以NaOH计)%1.13≤1.810.16粘度(25℃涂-4杯)S41.440-5030比重(g/ml) 1.0741.04-1.11.4施胶量(g/平方米)80-10080-100150-190粘合速度初粘1.5分钟5-8分钟30分钟全粘10分钟15-20分钟破坏纤维45秒3-5分钟粘合强度N/cm2 GB6543-65487.88≥5.88不合格边压强度N/m GB6543-65487150≥6860不合格冷制高强快干淀粉粘合剂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搅拌状态): 氧化剂 自来水--淀粉--强固催化剂--(次氯酸钠、 --5-20分钟 双氧水、高锰酸钾) 烧碱溶液20-40分钟硼砂溶液3-5分钟消泡剂--成品 使用原料及配方: 1、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或薯类淀):粘合剂的好坏与淀粉质量和用量关系很大。淀粉的细度、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影响其性能。如果淀粉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过高,细度低于98目(100目筛过率),既使制作时氧化程度很高,出料时粘度出只有二十几秒(涂一4杯粘度计测量),但存放5-7天左右粘合剂会自然变稠,失去流动性,呈胶冻状。使用时泡沫也大,直接影响粘合质量,而使用合格的淀粉,只要投送化及糊化程度适当,制成的粘合剂成品粘度40±10秒,贮存期内粘度不行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颜色发深,俣粘度基本不变。 玉米淀粉的用量根据粘合的对象具体要求而改变,如: ①单面瓦楞纸板及细瓦楞彩盒纸板用本粘合剂复面,对粘合剂要求较低,淀粉用量为:150-170kg/吨水。 ②高强瓦楞纸两面施胶及纸板与纸板复合加工纸箱。对粘合剂要求稍高,淀粉用量为:170-180kg/吨水。

变性淀粉基础

变性淀粉基础知识 神洲淀粉科技公司 1、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经熬煮不易成糊,冷却后呈凝胶体,易回生,热可逆性差。其大分子结构上,葡萄糖分子排列整齐。工业上直链淀粉的用途较多,如可制成强度很高的纤维和透明薄膜,它无味、无臭、无毒,具有抗水和抗油性能,是一种良好的食品包装材料。 直链淀粉具有抗润胀性,水溶性较差,不溶于脂肪; 直链淀粉不产生胰岛素抗性; 直链淀粉糊化温度较高,糯淀粉为73℃,而直链淀粉为81.35℃; 直链淀粉的成膜性和强度很好,粘附性和稳定性较支链淀粉差; 直链淀粉具有近似纤维的性能,用直链淀粉制成的薄膜,具有好的透明度、柔韧性、抗

张强度和水不溶性,可应用于密封材料、包装材料和耐水耐压材料的生产。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淀粉中的含量约为10~30%。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遇碘显蓝色。 2、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易成糊其粘性较大,但冷却后不能呈凝胶体,不易回生,热可逆性好。结构上,葡萄糖分子排列不整齐,也能制成透明薄膜,但强度很差,遏水立即溶解。 二、淀粉糊化 (一)物化的概念和本质 将淀粉乳加热,则颗粒可逆地吸水膨胀,而后加热至某一温度时,颗粒突然膨胀,晶体结构消失,最后变成粘稠的糊,虽停止搅拌,也不会很快下沉,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发生糊化所需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糊化后的淀粉颗粒称为糊化淀粉(又称为o·化淀粉)。糊化的本质是水分子进入淀粉粒中,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破坏了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分散在水中成为亲水性的肢体溶液。 (二)影响糊化的各种因素 1.颗粒大小与直链淀粉含量 破坏分子间的氢键需要外能,分子问结合力大,排列紧密者,拆开微晶束所需的外能就大,因此糊化温度就高。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淀粉,其糊化温度不会相同(如表2—19所示)。一般来说,小颗粒淀粉内部结构紧密,糊化温度比大颗粒高;直链淀粉分子间结合力较强。因此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比直链淀粉含量低的淀粉难糊化,因此可从糊化温度上初步鉴别淀粉的种类。 2.使糊化温度下降的外界因素 (1)电解质电解质可破坏分子间氢键.因而促进淀粉的糊化。 (2)非质子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矾、盐酸肥、腮等在室温或低温下可破坏分子氢键促进淀粉物化。 (3)物理因素如强烈研磨、挤压蒸煮、7射线等物理因素也能使淀粉的糊化温度下降。 (4)化学因素淀粉经酯化、醚化等化学变性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亲水性基团,使淀粉糊化温度下降。 3.使物化温度升高的外界因素’

玉米淀粉粘合剂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玉米淀粉粘合剂实训报告.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

一、产品简介 淀粉胶粘剂作为通用型天然胶粘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淀粉是一类资源多、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异味、无污染的特点;第二,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给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构成了威胁,从而促使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竞相寻找代用品,作为天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以美国为例,1995年的淀粉胶粘剂总需求量为通用型酚醛及脲醛树脂胶之和的1.6倍,占天然胶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在国内,淀粉胶粘剂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啤酒工业即是一例。啤酒包装生产线的贴标速度可达五万瓶/每小时,这样快的贴标速度要求胶粘剂具有粘度大、初粘力强、干固快和流动性能好等特点。胶粘剂的粘度大、初粘力强、干固快能防止瞬间贴上的标签发生不必要的位移,防止粘贴过程中掉标;胶粘剂的流动性能好可以满足现代化机械作业的工艺条件。 制造标签胶所采用的最初原料是黄糊精和白糊精,以这种原料制得的胶粘剂粘度大、干固快,适合于机械化贴标。其缺点是干固后的胶膜脆性大,在商品储运过程中易掉标。与此相反,以酪朊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胶粘剂不存在上述缺点,但酪朊蛋白的价格昂贵,以此为原料制得的标签胶成本较高。 由于玉米淀粉的价格便宜,故采用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标签胶成本较低,用户乐于接受。而且玉米淀粉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好,能耗低,干燥速度快,能适应机械化快速包装的要求。但目前的玉米淀粉胶经常存在着质量不稳定,贮存期短,贮存时易发生分子间缔合,流动性差,颜色深等缺陷,不利于淀粉胶的推广和使用。我们在分析了玉米淀粉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玉米淀粉进行预糊化、氧化、糊化,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制备出了高固含量、贮存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初粘力,易洗涤回收的透明改性玉米淀粉胶粘剂。 玉米淀粉粘合剂,是一种性能好、无毒害、价廉的天然粘合剂。自1935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在纸制包装行业中,以淀粉胶取代泡花碱、白乳胶和PVA已成不可抵挡之势。1984年,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将玉米淀粉胶作为全国纸箱行业的重点推广项目,1993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泡花碱作为瓦楞纸箱粘合剂,并规定出口包装纸箱和食品包装用纸箱一律使用玉米淀粉粘合剂。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使人们更加注重环保,追求天然,国际贸易迅速扩展,包装材料“以纸代木”的趋向已成必然,包装用纸箱及其生产用粘合剂玉米淀粉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由于在我国起步晚,缺乏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致使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气温低于5℃时容易出现胶冻,初粘力低,自然风干速度慢。虽有不少改性淀粉胶的研究报道,但需复配以合成胶或添加助剂,又带来成本提高、原料难购等新问题。因此,影响了玉米淀粉粘合剂的推广应用。我们使用复合氧化剂,严格过程控制和各项技术指标监测,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优化制备工艺条件,极大提高了淀粉粘合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制备出不同固含量的产品,可广泛用于各种纸制包装箱、袋、管的生产,也可用于商标、壁纸的粘贴,还可用于纺织品上浆、制鞋业绵织物粘接等。 改性淀粉胶粘剂的应用 改性淀粉胶粘剂作为通用型天然胶粘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淀粉是一类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无毒、无异味、无污染的优点。二是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给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胶黏剂构成了威胁,从而促使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竞相寻找代用品,淀粉胶黏剂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改性淀粉胶粘剂己被广泛应用于瓦楞纸箱、建筑材料、人造纸板以及标签等众多工业领域。 1.3.1改性淀粉胶粘剂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玉米淀粉生产中的亚硫酸制备研讨

玉米淀粉生产中的亚硫酸制备研讨 摘要:亚硫酸是玉米淀粉湿磨生产中最好的浸渍剂。目前传统的设备与工艺, 已成为生产的困扰。蔗糖硫熏设备的借用,收到了一定成效。硫磺纯氧燃烧制备 亚硫酸新工艺,具有设备成熟可靠、二氧化硫吸收完全、杜绝污染的特点,值得 进一步研讨。 关键词:硫磺熔融燃烧二氧化硫喷淋吸收纯氧燃烧自控 1、亚硫酸在玉米浸泡中的作用 亚硫酸具有将玉米种皮的半渗透膜转变为渗透膜的功能。玉米种皮的这种变 性有利于亚硫酸渗入至玉米籽粒内部,与玉米颗粒内部的可溶性物质的渗出。亚 硫酸能将玉米粒的蛋白质网破坏,使蛋白质网包裹的淀粉颗粒游离出来,易与纤 维和蛋白分开。亚硫酸还能使一部分蛋白质及无机盐转为溶解状态而浸出,同时 还起到玉米浸渍过程的防腐作用。 亚硫酸一般的制取方法是---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溶于水。化 学反应式:S+O2=SO2+287KJ SO2+H2O=H2SO3 2、硫磺的性质 硫磺是单质硫的商品名称,外观呈浅棕黄色菱形晶体颗粒,单质纯度一般为98%以上。单质硫的化学分子式:S,;分子量:32。硫磺的相对密度为2.05-20.07。硫磺的物理形态状随其获得热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114℃时,晶 体颗粒开始变为稀薄黄色液体;随温度的升高,色泽变深,粘度变大(160℃为 浓厚的棕色液体,180℃时黏度最大,220℃时变成棕黑色,几乎失去流动性)。当 温度升高至250℃时,即达到着火点温度,在氧气的作用下开始燃烧,与氧气化 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S+O2=SO2+287KJ。 由于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氧气过量的状态下,二氧化硫可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O2+O2=SO3 如果燃烧温度与氧气加入量不加控制,温度会继续升高。当温度升至440℃时,硫磺将变成呈棕色硫磺稀液(S6或Sn),440.7℃时则沸腾蒸发形成棕红色 硫磺蒸汽(S6),随温度的继续升高颜色渐减,550℃蒸汽呈红色,800℃成无色 蒸汽(S2)。 所以,硫磺燃烧制备二氧化硫的适宜温度为250℃;低于此温度或氧气不足 则燃烧不充分,温度过高且氧气过量则会生成部分SO3,且会导致硫的“升华” (变成硫的气体)。燃烧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硫磺的浪费。硫磺燃烧炉是制 取亚硫酸的首要设备。 3、硫磺燃烧炉 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原来用过的圆或方筒体型简易硫磺燃烧炉生产的二氧 化硫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已经有玉米淀粉厂开始使用蔗糖生产 (硫熏工序需要二氧化硫)设备制造商(如:广西叶茂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柳州 易普科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南宁成泰糖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喷射式自 控硫磺燃烧炉。几个制造炉型的特点汇总简述如下: 喷射式自控硫磺燃烧炉采用全模块化设计根据二氧化硫用量实时配硫与配风。首先实施硫磺低温燃烧(预热液化)将其变成液硫;然后用喷枪将液硫喷射雾化 在配风(空气)中经主反应区(轴、径两相高效湍流)燃烧与次反应区(压缩扩 散湍流)两级高温燃烧;形成一连串的混合扩散与湍流运动环境。燃烧充分、反 应迅速、全程自控。

变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引文1

一、性能和特点:

淀粉是人类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谷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和食品生产加工中的主要原料。多年来,淀粉在肉类制品的加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肉糜制品加工中一直用天然淀粉作增稠剂来改善肉制品的保水性、组织结构;作赋形剂和填充剂来改善产品的外观和得率。这种作用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的糊化而产生的。但某些产品加工中,天然淀粉却不能满足某些工艺要求。因此,人们利用淀粉的变性原理来改善其分子的基本特性,生产出能适应不同食品加工工艺要求的变性淀粉。如今,变性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肉制品中,因其优良的应用特性,成为加工肠类制品较为理想的辅料。 新鲜的肉中含有72-80%的水分,其余的固体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当肉制品受热时,蛋白质因变性而失去对水分的结合能力,而淀粉则能够吸收这部分水分,糊化并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选择吸水性好、膨胀度高的淀粉,对于保证制品的持水性、改善组织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与其一般的淀粉相比,变性淀粉糊化温度低,制品中蛋白质变性和淀粉糊化两种作用几乎同时进行,肉类蛋白质受热变性后形成网状结构,变性淀粉能及时吸收结合蛋白质因加热变性而失去的水分,不会在内部形成小“水塘”,水分被淀粉颗粒吸收固定,同时淀粉颗粒变得柔软而有弹性,起到粘着和保水的双重作用。变性淀粉具有极高的膨胀度,吸水能力非常强,能够保持肉中及添加的水分。所以添加变性淀粉的肉制品,组织均匀细腻,结构紧密,富有弹性,切面光滑,鲜嫩适口,在长期保存和低温冷藏时保水性极强。 变性淀粉糊化后透明度非常高,所以制品的肉色鲜亮、外观悦目,能够防止产品颜色发生变化,同时可减少亚硝酸盐和色素的使用量。 应用在肉类制品中的变性淀粉主要有两大类。稳定化淀粉具有更低的糊化温度,更好的冻融稳定性,更好的透明度及弹性,减少了老化和脱水的倾向。特别适用于高档肉制品和需快速冻结的鱼丸、肉丸等,可充分满足这些产品对生产、运输、储藏以及超市零售系统的特殊要求。 复合变性淀粉具有很强的抗剪切、耐高温能力,粘结度更高,冻融稳定性更好,广泛应用于各种需长时间高温蒸煮的罐头食品或需长期冷冻保存的微波食品等。在低温条件下保水性能极佳,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并延长货架期。 国内外肉制品的品种极其丰富,门类较为复杂,而且变性淀粉在各类肉制品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有的门类中淀粉添加量可超过肉重的10%以上,如一些香肠制品中,但有的肉制品却习惯于不添加任何淀粉和非肉蛋白质。因此,要想在肉制品中正确有效地使用变性淀粉,掌握基本的肉制品分类知识是必要的。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国肉制品的分类方法,并将可用到变性淀粉的肉制品及其用量作重点介绍。 我国肉制品可分为腌腊、酱卤、熏烧烤、干制、油炸、火腿、香肠、罐头和其他共九大门类,而其中香肠、罐头和肉糕、肉冻等又可统称为灌制品。 l 香肠制品门类 生鲜肉或盐渍(食盐和硝石、亚硝酸盐类)肉的碎肉丝、碎肉片和肉馅的混合材料,再加上肉类以外的烹饪材料而制成的肉制品称作香肠。一般是将原料灌入牛、猪肠内或羊肠内制做而成。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

玉米淀粉胶配方和生产工艺 1. 用途 本剂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氢氧化钠、焦锑酸钾、硼砂等辅料组成的玉米淀粉粘合剂。主要用于纸箱、瓦楞纸板等行业。本剂可以代替沿用已久的碱性泡花碱(即水玻璃)粘合剂,其优点是:生产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投产快,粘合强度高,防潮性也比泡花碱好,而且涂布量和成本却比泡花碱粘合剂低。 2. 原料 (1)玉米淀粉:将玉米粒经过加工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水分(%)≤14 蛋白质(%)≤0.5 灰分(%)≤0.05 酸度(每100克干淀粉消耗0.1摩尔氢氧化钠)≤15 细度(通过100自筛)(%)≥99 斑点(个/厘米2)1 气味正常 (2)氢氧化钠:亦称苛性钠、烧碱。白色固体,呈粒状、片状、棒状或块状。是强碱,对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吸湿性较强,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钠。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广泛用于造纸、人造丝、染色、肥皂、石油和其它化学工业。用作pH值调节剂。选用工业品。 (3)硼砂:学名十水四硼酸钠、焦硼酸钠。分子式Na2B4O7·10H2O。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结晶粉末。无臭,味甜涩。在空气中风化,晶体表面常被白色粉末覆盖。16毫升冷水、0.6毫升沸水或1毫升甘油可溶解1克硼砂,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主要用于玻璃和

搪瓷工业,在医疗上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本剂中用作防腐剂。选用工业品。 (4)焦锑酸钾: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本剂中起氧化作用和稳定作用。选用工业品。 3. 配方(重量份) 玉米淀粉50 焦锑酸钾1 硼砂6.5 固体氢氧化钠18 4. 制备方法 玉米经浸泡、分离、洗涤、研磨、脱水等工序制成类似于普通面粉的玉米淀粉,称取其重量50份,用133份水调制成玉米淀偻奖。用氢氧化钠水溶液(18份氢氧化钠用30份水溶解而成)进行胶化,在70℃下混合30分钟,并与300份冷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液体A。 在另一容器中用40份水溶解1份焦锑酸钾,搅拌溶解,再用35℃的水1000份稀释,并同6.5份硼砂和500份玉米淀粉混合得B。在30分钟内,将A和B合并,混合搅拌15分钟即得贮存性能优良的淀粉粘合剂。 5. 注意事项 (1)淀粉与水的比例要合适。水量过多会降低粘度,过少则影响流动性。 (2)淀粉的细度应愈细愈好。如果低于99目时,淀粉不易分解氧化,造成产品不合格。(3)氢氧化钠加入量要控制好,不宜过多,否则产品粘度下降。 (4)操作中出现气泡,主要是反应用料配比不当或反应时间过短造成的,可加入适量消泡剂硅油或重新反应。 (5)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并能灼伤皮肤,使用时必须注意。

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制备

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制备 摘要 载体的淀粉含量、含碱量、含水量等因素对粘合剂的性能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这些因素有微量的改变时,粘合剂的性能就会有明显改变了。本文浅略探讨了载体的淀粉含量对粘合剂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粘合剂淀粉糊化 淀粉是一种可再生性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成膜特性,现在全国的淀粉生产厂家众多,其中不乏万吨级生产厂,但改性淀粉的产量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改性淀粉的研制起步较晚;二是应用领域尚未扩展开来随着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玉米淀粉深加工制备各类精细化工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淀粉改性制备和生产各类粘合剂的工艺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淀粉胶粘剂的制作方法有多种,其中碱糊法制得的粘合剂的粘合力强,裱糊后纸板挺度好,且制作方法简单,所以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法之一。 本实验通过改变粘合剂中载体与主体之中的淀粉含量比例,探讨载体与主体中淀粉含量不同所引起的粘度、粘合强度、变压强度等性能的差别。 1应用 玉米淀粉粘合剂主要应用于瓦楞纸箱的生产。经试用,在生产瓦楞纸箱时,粘接强度大、干燥速度快、无泛碱、不返潮、使用方便。但该粘结剂干燥后很脆,附着力并不强,如漆布和纸板使用淀粉粘结剂粘结,则干燥后很容易从胶层揭开。因此常在制作时加入甘油增加胶层弹性或使用少量硼砂提高其粘结牢度。 2 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制备 2、1药品和仪器 药品:玉米淀粉,氢氧化钠、硼砂、自来水 仪器:高速旋转搅拌器 2、2 制备过程 取100ml清水溶解10g玉米淀粉,把2g氢氧化钠溶解于50ml清水中,并在高速旋转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至100ml的淀粉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加入后继续高速搅拌约15min,制成载体。 将2g硼砂溶于350ml水中,并加入90g淀粉,在高速旋转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载体,带载体全部加入后持续搅拌约30min(至胶液粘度在1min一下方可)。

玉米淀粉制作及用途

玉米淀粉制作及用途 【制作方法】 1.清理 清理玉米中含有各种尘芥、有机和无机杂质。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对玉米中存在的杂质必须进行清理。清理玉米的方法,主要采用筛选、风选等。清理设备有振动筛、比重去石机、永磁滚筒和洗麦机等。 振动筛是用来清除玉米中的大、中、小杂物。筛孔配备,第一层筛面用直径17~20毫米圆孔,第二层筛面直径12~15毫米圆孔,除去大、中杂,第三层筛面选用直径2毫米圆孔除去小杂。 比重去石机是用来除去玉米中的并肩石。由于玉米粒度较大,粒型扁平,比重也较大等特点,在操作时应将风量适当增大,风速适当提高,穿过鱼鳞孔的风速为14米/秒左右。鱼鳞孔的凸起高度也应适当增至2毫米,操作时应注意鱼鳞筛面上物料的运动状态,调节风量,并定时检查排石口的排石情况。 永磁滚筒是用来清除玉米中的磁性金属杂质,应安置在玉米地入破碎机前面,防止金属杂质进入破碎机内。 洗麦机可以清理玉米中的泥土、灰尘。经过清理后玉米的灰分可降低0.02~0.6%。 2.浸泡 玉米浸泡方法目前普遍采用金属罐几只或几十只用管道连接组合起来,用水泵使浸泡水在各罐之间循环流动,逆流浸泡。 在浸泡水中溶加浸泡剂经试用的结果表明,石灰水、氢氧化钠和亚硫酸氢钠都不及二氧化硫效果好,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宜太高。因为含二氧化硫的浸泡水对蛋白质网的分散作用是随着二氧化硫含量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硫浓度为0.2%时,蛋白质网分散作用适当,淀粉较易分离;而浓度在0.1%时,不能发生足够的分散作用,淀粉分离困难。一般最高不超过0.4%,因为二氧化硫的浓度过高,酸性过大,对玉米浸泡并没有多大好处,相反地会抑制乳酸发酵和降低淀粉粘度。 浸泡温度对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浸泡水温度,能够促进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但温度过高,会使淀粉糊化,造成不良后果。一般以50~55℃为宜,不致于使淀粉颗粒

瓦楞纸板粘合剂 你用对了吗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21162504.html,) 瓦楞纸板粘合剂你用对了吗 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瓦楞纸板粘合不良(起泡、脱胶、假粒)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原纸含水率高低问题、有生产中施胶量控制不当的问题、也有粘合剂的质量问题等。而其中粘合剂的粘合机理则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如若对粘合剂的粘合机理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那么当生产中出现粘合不良时,必将难以从容应对甚至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当然,如果仅仅是就表面现象解决表面问题,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难以彻底根治症结。 粘合剂种类很多。如淀粉系列粘合剂、聚乙烯醇等。目前,大多数厂家都使用淀粉系列粘合剂。淀粉粘合剂与其它粘合剂相

比有下列优点: 1)粘着力强,容易渗透到纸质中产生粘着力; 2)初粘度好; 3)易贮存; 4)粘好的纸板纸箱外观坚挺平整,不易跑楞,不易吸潮。 然而在生产中,淀粉粘合剂也存在着反应时间长,氧化深度不易控制,质量不够稳定,反应过程比较复杂等不容忽视的缺点。大部分厂家在生产淀粉粘合剂时,机械套用工业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整粘合剂的配方、工艺与氧化深度,不仅浪费了原材料,延长了反应时间,使得粘合剂的质量得不到控制,影响了瓦楞纸板的各种性能。因此在使用时,只须加入水和络合剂,能产生预氧化淀粉粘合剂,用于瓦楞纸板的粘合。 实际上,即使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单面机和双面机所使用的淀粉胶也有所不同。就瓦楞纸板的粘合而言,粘结机理是决定粘合剂配方的前提;而就粘合剂的质量而言,黏度和凝胶点则是衡量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21162504.html,/?cj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玉米淀粉生产基础知识

玉米淀粉生产基础知识

大宗生物开发股份二零一七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淀粉的生成及结构 一、淀粉的生成 二、淀粉的物理性状 三、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四、淀粉的用途 第二章玉米淀粉及生产方法 一、玉米的性质和组成 二、玉米的生产过程概述及工艺流程 1、亚硫酸的制备 2、玉米的浸泡 3、玉米的破碎及胚芽分离 4、玉米的精磨与纤维分离 5、淀粉与蛋白质的分离 6、淀粉脱水与干燥 第三章副产品的加工 一、玉米浆与菲订

二、玉米胚芽与玉米油 三、蛋白粉 四、纤维粉

第一章 淀粉的生产及结构 一、淀粉的生成 淀粉碳水化合物,它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植物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中最多的是纤维素,其次是淀粉,这二种物质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说是植物生长中的建筑材料,淀粉则是植物所储存的食粮。 植物叶绿素在照射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同时产生氧气,这个现象称为“光合作用”,可用化学式简单表示如下: 日光 NOC 2+NH 2O-------------------(C 6H 10O 5)n+NO 2 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并不像上面方程式表示的那样简单,叶绿素是复杂的化合物,含有镁,能由日光中吸收红、蓝和少量的绿光,被吸收的光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绿叶在白天所生成的淀粉,存在于叶绿素的微粒,可用碘液定性检测:用酒精将叶绿素溶解,然后加几滴稀碘溶液,若颜色变蓝,则表示有淀粉存在。植物生长成熟后,有许多淀粉储藏在植物的种子(玉米、麦、米等),根(如甘薯、木薯)和块茎(马铃薯)中,各种植物含淀粉的量因品种、气候、土质以及其他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块地里生产的不同植株,其所含淀粉的量也不一定相同。 二、淀粉的物理性状 淀粉是白色的微小颗粒,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颗粒都呈复杂的结晶组织。淀粉乳遇热糊化呈粘稠的液体。这些性质是一般淀粉所共有的,但由于各种原料制造的淀粉不同,其性状不一样,分别说明如下: 1、颗粒的形状与大小

变性淀粉相关知识.doc

先介绍一下变性淀粉的定义: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与植物的种子,茎杆或根块中。资源充沛,价格低廉.但天然淀粉在高浓度时(如5%以上时)粘度高、流性差、成胶凝状,用水稀释后,会发生沉淀。为解决这种现象,必须对淀粉进行改性,即将原淀粉通过物理或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淀粉的糊化温度、粘度、透明度、稳定性、成膜性和膜强度等等。以适用各种应用的要求。改性以后的淀粉称为“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简要说明一下变性淀粉在中国的情况。天然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等领域。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淀粉的深加工—变性淀粉的研究、开发、应用得到了有利的推动。追溯变性淀粉的历史可以至十九世纪初,“英国胶”的诞生,我国变性淀粉的生产却是在本世纪60年代,而到了80年代后才有了很大发展,应用面也越来越广:从纺织、造纸,到食品、饲料、医药、建筑、钻井等方面 明一下原淀粉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淀粉是由α-D六环葡萄糖组成,以糖苷键将其连成多聚长链的均一多糖。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链淀粉(Amylose),仅由D-葡萄糖单位以α-1,4-糖苷键连接并成卷曲、呈螺旋形的线状大分子,形成每个环有6~8个葡萄糖基。碘分子极易进入螺旋环内部,形成蓝色的络合物。若加热至70℃,蓝色消失;冷却后蓝色重现。另一类是支链淀粉(Amylopectin),是一种分枝很多的高分子多糖,分子比直链淀粉大,分子量在20万道尔顿以上,相当于1300个以上的葡萄糖单位组成。整个分子由很多较短的α-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再以α-1,6-糖苷键为分枝点,相连接成高度分枝状的大分子。其分子中90%为α-1,4-键;还有10%则为α-1,6-键,是分子的分枝处。与碘很难络合,所以遇碘仅呈现红紫色 请问直链淀粉的链部分断裂后,与碘还否有呈色反应? 并不是所有的直链淀粉遇碘都变为蓝色,而是要达到聚合度大于45才可以,所以直链淀粉的链断了以后,要看它的聚合度是否在45以上,如果以下则遇碘不变为蓝色 变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的最早期领域之一,在高温肠和低低肠中都有用,主要是替代部分大豆蛋白和一些胶。在肉制品中起在乳化,增稠,保水等作用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是由一薄层蛋白质包裹的存在于植物体的颗粒,颗粒外层为枝链淀粉,内层为直链淀粉。不同来源的淀粉,直链和枝链淀粉的比例各不相同。如玉米淀粉为2:8;粘质玉米淀粉(WaxyCornStarches)为0:10;糯米为0:10;高链玉米淀粉为7.5:2.5;小麦淀粉为2.5:7.5;马铃薯淀粉(Potatostarches)为2:8;红薯淀粉为1.8:8.2;绿豆淀粉为6:4。经显微镜观察,植物品种不同,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其中,马铃薯淀粉的颗粒直径最大,聚合度也最大。 说明一下不同种淀粉的物化性质:供参考。 项目玉米种子大米种子小麦种子木薯块根甜薯块根土豆块根 颗粒形状多面体多面体镜片状铃状铃状卵状 直径(微米)6~212~85~404~352~405~100 平均直径(微米)16420171850 组成水分(%)131313121218 蛋白质(%)0.350.070.380.020.10 脂肪(%)0.040.560.070.10.10.05

淀粉的糊化、老化

淀粉的糊化、老化 对烹饪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概述 1、淀粉的一般特性: 众所周知,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中含有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在水中加热糊化后,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老化而逐步形成凝胶体,这种胶体较硬,在115-120度的温度下才能向反方向转化。支链淀粉在水溶液中稳定,发生凝胶作用的速率比直链淀粉缓慢的多,且凝胶柔软。 2、淀粉的糊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升至53℃以上时,发生溶胀,崩溃,形成均匀的粘稠糊状溶液。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3、淀粉的老化: 淀粉的老化是指经过糊化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 二、淀粉的糊化、老化的影响因素 (一)、糊化 1、淀粉自身:支链淀粉因分支多,水易渗透,所以易糊化,但它们抗热性能差,加热过度后会产生脱浆现象。而直链淀粉较难糊化,具有较好“耐煮性”,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可在菜品中产生具有弹性、韧性的凝胶结构。 2、温度:淀粉的糊化必须达到其溶点,即糊化温度,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一般在水温升至53度时,淀粉的物理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3、水:淀粉的糊化需要一定量的水,否则糊化不完全。常压下,水分30%以下难完全糊化。 4、酸碱值:当PH值大于10时,降低酸度会加速糊化,添加酸可降低淀粉粘度,碱有利于淀粉糊化,例如,熬稀饭时加入少量碱可使其粘稠。 5、共存物:高浓度的糖可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脂类物质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降低糊化程度等。 (二)、老化 1、淀粉的种类: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于老化,例如,糯米、粘玉米中的支链多,不易老化。 2、水:含水量在30%-60%之间,易发生老化现象,含水量低于10%或高于60%

玉米淀粉生产基础知识

玉米淀粉生产基础知识 山东大宗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四月 ·

目录 第一章淀粉的生成及结构 一、淀粉的生成 二、淀粉的物理性状 三、淀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四、淀粉的用途 第二章玉米淀粉及生产方法 一、玉米的性质和组成 二、玉米的生产过程概述及工艺流程 1、亚硫酸的制备 2、玉米的浸泡 3、玉米的破碎及胚芽分离 4、玉米的精磨与纤维分离 5、淀粉与蛋白质的分离 6、淀粉脱水与干燥 第三章副产品的加工 一、玉米浆与菲订 二、玉米胚芽与玉米油 三、蛋白粉 四、纤维粉

第一章 淀粉的生产及结构 一、淀粉的生成 淀粉碳水化合物,它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植物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中最多的是纤维素,其次是淀粉,这二种物质是葡萄糖的聚合物。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说是植物生长中的建筑材料,淀粉则是植物所储存的食粮。 植物叶绿素在阳光照射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同时产生氧气,这个现象称为“光合作用”,可用化学式简单表示如下: 日光 NOC 2+NH 2O-------------------(C 6H 10O 5)n+NO 2 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并不像上面方程式表示的那样简单,叶绿素是复杂的化合物,含有镁,能由日光中吸收红、蓝和少量的绿光,被吸收的光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绿叶在白天所生成的淀粉,存在于叶绿素的微粒内,可用碘液定性检测:用酒精将叶绿素溶解,然后加几滴稀碘溶液,若颜色变蓝,则表示有淀粉存在。植物生长成熟后,有许多淀粉储藏在植物的种子(玉米、麦、米等),根(如甘薯、木薯)和块茎(马铃薯)中,各种植物含淀粉的量因品种、气候、土质以及其他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块地里生产的不同植株,其所含淀粉的量也不一定相同。 二、淀粉的物理性状 淀粉是白色的微小颗粒,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颗粒内都呈复杂的结晶组织。淀粉乳遇热糊化呈粘稠的液体。这些性质是一般淀粉所共有的,但由于各种原料制造的淀粉不同,其性状不一样,分别说明如下: 1、颗粒的形状与大小 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的颗粒是透明的,不同的淀粉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淀粉的性状有原型、椭圆形和多角形三种。一般含水分高、蛋白质含量低的植物的淀粉颗粒比较大,多成圆形和椭圆形,如马铃薯、木薯,相反颗粒小的呈多角形,如大米淀粉。淀粉颗粒形状又因生长的部位和生产期间遭受压力的大小而不同。如玉米淀粉有园型和多角形二种。园型的生长在玉米粒的上部,多角形的生长在胚芽两旁。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机理与应用(转贴) 瓦楞纸板淀粉粘合剂是将瓦楞纸与面纸或夹芯纸牢固粘结在一起而构成瓦楞纸板的粘结材料,其粘结性能的好坏,对瓦楞纸板及纸箱的耐破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及抗压强度等有直接影响,是关系到瓦楞纸板、纸箱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1935年,斯坦霍尔首先提出生产淀粉粘合剂的理论,随后各国包装界在瓦楞纸箱包装领域研究和应用淀粉粘合剂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各种淀粉粘合剂在全国纸箱包装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包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纯净的淀粉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直径约为4-50um的多糖粉末,不溶于冷水,也没有粘性。利用淀粉作为纸板粘结材料,必须通过加热、加入其它化学物质,改变淀粉的颗粒结构,使其溶胀散布于水中,改变淀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改善淀粉分子与纸纤维的亲和性,改善淀粉胶体的流动性及渗透性,才能满足瓦楞纸板生产工艺的要求。至今已开发应用的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方法有:直接加热法、碱糊法、糊精法、氧化法、司推因赫尔调制法等多种。由于直接加热法淀粉粘合剂只适合于手工涂布、碱糊法淀粉粘合剂粘结力差,现已很少使用,本文将简述部分糊精制作机理、氧化淀粉制作机理、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制作机理,并对广泛应用的司推因赫尔调制法淀粉粘合剂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改进包装粘合工艺、材料提供参考。 氧化淀粉制作机理糊精的分子结构与淀粉相同,与纸纤维的亲和性不太强,且糊精是细菌的好饲料,抗腐防霉能力差,而氧化淀粉则表现出胶体与纸纤维良好的亲和性及抗腐防霉能力,其制作机理如下:淀粉是由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其分子链未端有一个甙羟基,其余的则为仲醇基和伯醇基,由于淀粉的分子链长,分子量大,少量的甙羟基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没有葡萄糖分子那样的还原性,既不能发生锒镜反应,也不能使氢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人们制作氧化淀粉通常是在淀粉的乳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淀粉分子中的醇基结合,破坏了部分氢链,使大分子间的作用减弱。同时在乳液中加入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氧化钠、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当双氧水溶解于水便会产生氧化性很强的双氧氢离子HO2(或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