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湖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湖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马琰【摘要】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节能工作实施的基础,为编制节能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提供方向,有利于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
本文结合湖南省气候特点,参考相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构建了湖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以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为目标层;下设准则层包含五项综合指标:建筑设计、围护结构性能、建筑设备能效、室内舒适度、建筑运行与管理;因素层细分为13个具体指标。
该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给出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模型。
%A well-functioning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basis to implement energy-saving work in building and directs the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plan.Besides,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e the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Concerning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 Province,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this essay builds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unan Province.The system consists of 3 levels:the Target Level evaluating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comprehensive energy saving effects; the Index Level containing five indexes:constructiondesign,envelopment structure performance,building equipment performance,indoor comfort and building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the Element Level of 13 detailed indexes.This essay uses AHP to determine the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lculation model.【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7页(P6-11,16)【关键词】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作者】马琰【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11.4一、引言湖南省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酷热难耐,冬季阴冷潮湿,需要空调制冷和采暖的时间长达半年,据调查当地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很差,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因此节能改进具有巨大的潜力。
住宅建筑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
摘
要 :为全 面推广和普及低碳住宅建筑 ,实现其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结果的科 学化 、规 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分析 国内外住宅
t e r f r n e a d p a t e v l e f ra h e i g t esa d r i ai n c n t ci n o sd n i l u l i g e eg a i g a d e s in h o y r e e c n r c i a u o c i v n h t n a d z t o s u t f e i e t i n n r y s v n n miso e c o r o r a b d
稿 ,如表 l 所示。该指标体系共涵盖总计 3 6个定 性或定量指标 , 从而确保住宅建筑节能减排综合评
价 的客观 、真 实与合 理 。
表 1 住 宅建筑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
级指 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 标 可 行性 A 住宅运 行环 住 宅建 筑基本 资料 A- 。 境 l 住 宅建 筑维 护结构 热工 性能 A 2
内外优 秀学术 论文 的评 价指标 、国内外评 价体 系 的
指标和我国法律法规的指标为依托 , 得到住宅建筑 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 并综合分析住宅 建筑能耗及排碳量 的特征 ,运用专家调研法 、 最小
均方 差法 和极小 极大 离差 法对其 进行 修改 完善 ,由 此 得 到住 宅 建 筑 节 能 减 排 综 合 评 价 指标 体 系 的终
节能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
节能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酷的话题,那就是节能建筑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听上去有点儿高大上吧?但别担心,我会把它说得简单易懂,保证让你们笑着明白。
节能建筑,就像是给我们生活的房子穿上了“环保小衣服”,既省钱又省心。
你想啊,谁不喜欢住在一个既舒适又能省下电费的地方呢?咱们就得提到一些关键指标了。
第一个指标就是“能耗”。
这可是重中之重,能耗就像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水和电,有多少用多少,不能太浪费。
房子里的电器、空调啥的,能耗得控制好。
要是能把它降到最低,简直就像是给咱的口袋里加了几张百元大钞,多好呀!想象一下,夏天一打开空调,电表没飞速转动,那种爽快,简直就跟吃到了一口冰淇淋一样。
接着呢,我们得聊聊“材料利用率”。
这玩意儿就像是你去市场买菜,能不能挑到新鲜又便宜的,绝对影响你晚上的大餐。
建筑材料用得好,就能减少浪费,像是把资源用得精打细算。
你想啊,用对材料,能让房子更耐用,大家住得舒心,咱们也少了很多麻烦。
谁不希望自己住的地方能耐用点呢,少花冤枉钱,多省心,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
还有“室内环境质量”。
嘿,住得舒服可不是说说而已!这可是关系到咱们的健康呢。
室内空气得流通,湿度得适中,温度得合适,听起来是不是很挑剔?但这就是为了咱们能够在家里深呼吸,享受生活。
想想如果家里空气清新,那可是犹如身处大自然,随便一吸都是香香的,心情都跟着好起来。
要是空气糟糕,那可真是个“憋屈”的事儿,没办法好好放松。
说到“绿色设计”,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指标。
设计得好,建筑就能自然而然地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像是让建筑和自然合二为一,既美观又实用,简直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谁不想自己家里的阳台上开满花呢?再加上些太阳能板,咱们就能利用自然的力量,真是太棒了。
还有“经济性”。
这是个实打实的指标,关乎每个人的钱袋子。
花的钱多不多,能不能用得值,都是得仔细算计的。
想想如果能花少量的钱住上好房,那可真是双赢的好事!这就像是买了一件打折的好衣服,心里别提多美了。
贵阳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Lu Z n y n ho g a ,An Ya l ni ng
( . o eeo eoreadE v om na E g er g G i o nvr t, uyn 503 C i ; 1C l g f suc n n i n et ni ei , uz uU i sy G i g500 , hn l R r l n n h ei a a
贵 阳 市 大 型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构 建
路 忠 燕 安艳 玲 ,
(. 1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贵州 贵 阳 5 00 2 喀斯 特环境 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5 03;. 贵州 贵阳 50 0 ) 50 3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1.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3)1.3 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3)第二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 (3)2.1 相关政策法规概述 (3)2.2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4)2.3 政策与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 (5)第三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体系构建 (5)3.1 监测体系框架设计 (5)3.2 监测指标体系建立 (6)3.3 监测技术与设备选择 (6)3.4 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 (6)第四章能源管理与能耗分析 (7)4.1 能源管理策略 (7)4.2 能耗数据分析方法 (7)4.3 能耗趋势预测与优化建议 (8)第五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构建 (8)5.1 评估体系框架设计 (8)5.2 评估指标与方法 (8)5.3 评估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9)第六章节能监测与评估的信息化支持 (9)6.1 信息化平台建设 (10)6.1.1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10)6.1.2 平台架构设计 (10)6.2 大数据技术在节能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10)6.2.1 数据挖掘与分析 (10)6.2.2 数据可视化 (10)6.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1)6.3.1 信息安全 (11)6.3.2 隐私保护 (11)第七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培训与推广 (11)7.1 培训体系构建 (11)7.1.1 培训目标 (11)7.1.2 培训对象 (11)7.1.3 培训内容 (11)7.1.4 培训方式 (12)7.1.5 培训师资 (12)7.2 绿色建筑节能宣传与推广 (12)7.2.1 宣传策略 (12)7.2.2 推广手段 (12)7.3 成功案例分享 (12)第八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组织实施 (13)8.1 组织结构设计 (13)8.2 职责分工与协调 (13)8.3 监测与评估的流程管理 (14)第九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监管机制 (14)9.1 监管体系构建 (15)9.1.1 监管体系框架设计 (15)9.1.2 政策法规层面 (15)9.1.3 行政监管层面 (15)9.1.4 技术支撑层面 (15)9.1.5 市场机制层面 (15)9.2 监管措施与方法 (15)9.2.1 监测与评估数据采集 (15)9.2.2 监测与评估机构监管 (15)9.2.3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15)9.2.4 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 (15)9.3 法律责任与处罚 (16)9.3.1 法律责任界定 (16)9.3.2 行政处罚 (16)9.3.3 民事责任追究 (16)9.3.4 刑事责任追究 (16)第十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未来发展 (16)10.1 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16)10.2 技术创新与变革 (16)10.3 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7)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及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以降低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浅谈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
第3 3卷 第 3 4期
200 7年 12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 I ARCH I TECrURE
V0 . 3 NO 3 13 . 4
D e 2 0 e. 07
・2 ・ 7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73 —0 70 1 0 —8 5 20 )40 2 —2
建筑节 能法规和标准 , 取得 了不 同程度的效果 。
我国也不例外 , 随着我 国住 宅建 筑业 的发 展 , 市 居 民的 住 城
筑节 能指标 评价体 系 。首 先 , 在住宅 房屋 交易过 程 中, 给购房 者 以直观和清楚 的房 屋节能指标 的优劣 状况 以及 节能等 级信息 , 使
文献标识码 : A
引言
自2 0世纪 7 代能源危机 以来 , 0年 全世 界都开始 认识 到节 约 能源的重要 性。由于建筑耗能在社会 总耗 能 中占很 大 比重 , 建筑
不对称及三方 的博 弈。在此前提下 , 如果 在房地 产开发过程 中只 注重节能 , 而没有必要 的评 价 体系 , 就不 能得 到政 府 以及 消 费者 的认可 , 以至于 消费 者 在消 费 过程 中可能 片 面地 认 为房 价上 涨
力度不大 , 标准规范成为空谈 。
严谨 、 理 , 合 抓住评价对 象的实质 , 并具有 针对性 。指标 之间并不 是独立 的, 界限也不 分明 , 在着相互 的联系和制 约 , 存 如果指标体
系不 具有 系统性 , 就不 能把所 有指 标 融为一 体 , 充分 发挥 指标体 房地产 开发 商是典型 的理性 经济人 , 追求 自身利益最 大化是 系的功能 。2 定性指标 与定 量指标相 结合 。在建筑 节能体 系 中, ) 其开发一项房地产项 目的首要 目标 , 而开发成 本又是 房地产 开发 所涉及 的指标不可 能所 有都 可 以量 化 , 用数 据说 话 , 中必然有 其 商所考虑 的第 一 因素 , 果在 开 发过 程 中要 考 虑建 筑 节 能 的 因 如 许 多定性指标 。3 区域性 指 标与 全局 性指 标相 结 合。文 中 旨在 ) 素, 势必会 造成房 地产投 资成 本 的上升 , 其收 益必然 降低 。所 以 建立 建筑 节能评价体 系 , 由于各 地各 区域 受 自然气 候 、 可 绿化 面 虽然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 节能 的标 准规范 , 但并 未受 到房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则是一套用于衡量和评估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方法和工具。
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评价的目标通常包括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环境性能、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推动技术创新等。
评价原则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科学性要求评价体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建筑的绿色性能;客观性要求评价依据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公正性要求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对所有参评建筑一视同仁;可操作性要求评价指标易于理解和测量,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动态性则要求评价体系能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确定评价目标和原则后,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应涵盖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过程、运营管理等。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土地利用效率、废弃物管理等。
这些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以便能够进行准确的评估。
能源利用效率是绿色建筑评价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这包括建筑的采暖、制冷、照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设备、优化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样重要。
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用水量。
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 图 分 类 号 :2 3 F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8 0 2 1 ) 30 5 — 5 1 7 — 1 6l 0 0 0 —0 90
I p e e t to f c a u to n e y t m ns r c i n o m l m n a i n Ef e tEv l a i n I d x S s e Co t u to f Ec n m i nc n i e Po i i s f r Bu l i o o c I e tv lc e o id ng Ene g fc e y r y Ef i i nc
最 大 化 、 励 政 策 协 同机 制 、 励 政 策公 平性 、 励 政 策 效 率 和 激 励 政 策 可 接 受 性 5方 面 构 建 我 国建 筑 节 能 经 济 激 激 激 激 励 政 策 评价 指标 体 系 , 用 属 性 集 和 属 性 测 度 理 论 建 立 建 筑 节 能 经 济 激 励 政 策 多指 标 综 合 评 价 模 型 。 运
C vl gn eig a dArhtcue ej g 1 0 4 iiEn ie r n c i tr ,B in 0 0 4,C ia n g t h b i o iy e au to h o y,t v l a in i e y t m fe o o ci — s r c : c r n o t epu l p l v l a i n t e r c c hee a u to nd x s s e o c n mi n c ntv o iis f re e gy e fce c n bu l ng s e t b ih d i h sa tce,c mbi d wih t iu — e i e p l e o n r fiin y i i c di si sa l e n t i r il s o ne t hest a to fCh n s ui i g e e g fiinc n c n m i n e tv fe t in o i e e b l n n r y e fce y a d e o o c i c n ie ef c .Th n e y t m on ansU d eid xs se c ti — tl y ma i z to fb i ng e e g o s m p i n,c o e a in m e ha s o nc ntv sp l is,f i— ii x mia in o ul t di n r y c n u to o p r to c nim fi e i e o i e c ar n s fi c n ie o iis fiinc fi c n ie p l is a d a c p a c fi c n ie p l is e so n e tv s p lce ,e fce y o n e tv oi e n c e t n e o n e tv oi e .Th n, c c e
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节能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评估节能建筑的性能以及指导其设计和建造过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浅谈关于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问题,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节能建筑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对节能建筑性能的综合评判方法,它为建筑师、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来衡量和比较不同建筑的节能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可以指导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从而使建筑达到更高的节能水平。
二、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1.国际上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制定了各自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如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评估系统、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评估标准等。
这些评估体系主要从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建筑的节能性能。
2.国内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也开始关注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对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包括建筑节能、材料与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海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
三、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和内容1.预设计阶段的指标。
对于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来说,预设计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阶段,需要对建筑的能源需求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的热量传递系数、采光性能以及建筑设备的能耗等。
此外,还需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潜力以及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气候条件 的影 响, 重庆地区公共建筑夏季 场的监督者 , 出台新的节 能政 策 、 要 标准 是贯穿于建筑 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使
空调与冬季采暖将产生相 当大 的能耗, 建 以及进行决策也缺 乏相关 的可靠依据 。 最 用阶段与报废阶段 的全生命 周期 。 本文所 筑节能不容忽视。 共建筑不节能 ,大量的公共建筑 空调、 照 终看来 , 缺乏完善的住宅建筑节能评价体 构建 的则是一个结合 了这 二维 评价指标 的体系 , 向结构层次与纵向生命周 期相 横 三、 重庆市公共建筑 节能评价指标体 结合 的一个体系 。 调查 结果表明: 重庆市 9 %的既有 公 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 5
结构 体系设计等 ,因此 在该 阶段就 运 输类 建筑 ( 如机 场 、 车站建 筑 、 桥 应该考虑围护 结构热 工性能、建筑 梁等) 。公共建筑建成后 , 主要是通 物结构体系 、 能投资回收。 节 过空调制冷、 采暖 、 采光等方面产生 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指通 能 量 的 消耗 。 以 , 择 相 应 的衡 量 所 选
左 右 , 高 气 温 可达 4 最 0摄 氏度 以上 , 热 部 门缺乏有 效的评估体 系和审 查制度 的 结构 , 湿 以建筑节能的评价 总 目标 作为 目标
是该地区夏季 的基本特 点。 冬季平均气温 不完 善有重要 的关系。 目前 , 尚未建立完 层 , 以节 能评判因素作为准 则层 , 以各具
出以GS I 技术建设房地产估价系统的建设 目
标 和总体设计。 关键词 :I; 地产估 价; GS房 估价 系统 ; 辅 助估价 中图分类号:233 文献标识码 : F9. . A 收录 日 :02 9月 1 期 21 年 4日
了建 筑围护 结构 的设计 、建筑物 的 ( 邮电、 如 通讯、 广播用房) 以及交通
建筑绿色施工中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参 考文 献 :
[ 1 ] 刘 启波 、 周若祁, 绿 色住 区综 合评 价 与设 计 准则 【 M】 , 北京 : 中 国建 筑工 业 出
版社 . 2 0 0 6 . 1 i .
建 筑节 能
D 9 : 清 洁及 可再 生 资源 的使 用 。提 高太 阳能 、 浅层 地 能 、 生 物质 能 等可 再 生 能源 在建 筑 用 能中 的 比重 。
案( 或已完成的施工项 目) 对 应 的 各 有关 指 标所 得 “ 评价值 ” , 利用“ 改 进 的
T 0 P S I s 方 法程 序 ” 、 “ 灰色 关联 评 价方 法程 序 ”等算 法及 程 序在 计 算机 上 进行 计算 , 即 可直 观 地得 出各待 评 价对 象 的优 劣程 度 , 从 而实 现 工程 建 设 项 目绿 色施 工 方案 的优 选 , 也 可用 于 评价 已完 成 的施 工项 目中绿 色施 工 中节 能 的优
劣等 级 。
D 1 0 : 施工节能程度的评价与奖惩 。在施工中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定期 进行节能评价 , 指出具体 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内部实行严格的 奖惩制度 , 对施工负责人进行相对应的奖励和惩罚 , 以达到各部门在每个施 工 环 节 中做 到 自觉地 遵 循节 能措 施进 行 有效 的施 工 。 D 1 1 : 公众参与 。 施工过程 中要注重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 接受广大施 工人 员 和社 会 群众 的监 督 , 并悉 心 听取 所提 出 的广泛 意 见及 合 理化 建议 。 D1 2 : 物流 管理 。对材 料及 废 弃物 运输 路 线 的合 理设 计 , 可 以考 虑 因地 制 宜, 就 近取 材 , 合 理 防 止废 弃 物 。对 于 材 料 的采 购 和 贮 存选 择 合 理 地点 和方 位, 避免 和 减少 二次 搬运 , 减少 运 输过 程 中 的能量 损 耗 。
建筑工程节能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节能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分配在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中,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
本文从技术效果、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
1.技术效果指标: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节能设备的能效比、节能技术的应用程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节能改造技术的实施效果,对建筑节能性能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
2.经济效益指标:包括节能改造的投资回报期、节能收益、经济效益系数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节能改造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盈利能力。
3.环境效益指标:包括节能改造项目减少的碳排放、节约的能源、减少的环境污染等。
这些指标体现了节能改造项目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
4.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居民满意度、社会影响力、政策支持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节能改造项目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综合评价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益,本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
根据专家意见和实际情况,将技术效果、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重分别设为0.2、0.3、0.3和0.2。
权重分配合理,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M)建立评价模型,对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益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多指标、多层次的评价问题。
1.构建层次结构: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
2.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层次结构,分别计算目标层与准则层、准则层与指标层、指标层与方案层的判断矩阵。
3.计算权重: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各层次的权重。
4.评价方案排序:根据权重和评价指标得分,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
综合得分高的方案表示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益较好。
本文选取了若干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后,建筑能耗显著降低,节能效果明显。
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评估和证明建筑的环境可持续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本文将讨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标准。
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1. 背景介绍由于传统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些标准旨在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采用环保材料,实施节能措施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 标准制定的过程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数据和信息:制定标准的第一步是收集有关环境、能源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包括能源消耗、废物产生、水资源使用等。
(2)制定评价指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制定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建筑的绿色程度。
常见的指标包括能源效率、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等。
(3)制定评分体系:评分体系用于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价指标,为不同的环境友好措施分配不同的分数,以测量建筑的绿色程度。
(4)公众参与:在制定过程中,应该鼓励公众的参与和意见。
公众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以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5)定期修订:由于科技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需要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1. 目标设定在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前,需要明确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这些目标可以是节能减排、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
2. 设计和施工阶段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符合要求的设计和材料。
例如,使用能源效率高的设备、选择可回收材料、配置智能控制系统等。
3. 操作和维护阶段一旦建筑竣工,运营和维护阶段的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同样重要。
建筑物应该经常进行能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4. 评估和认证为了证明建筑物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可以进行评估和认证。
这通常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包括对建筑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符合标准的要求。
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对象及范围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功能类型和能源品种对民用建筑能耗水平进行评价,评价同样适用于技能改造建筑。
建筑用能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民用建筑分为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具体分类见下图。
由于不同建筑用能统计手段有所区别,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侧重或有所不同。
二、关键性指标民用建筑居民建筑住宅集体宿舍养老院幼儿园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旅馆建筑电力冷热燃气气煤炭照明插座空调暖通生活热水动力系统其他参照《全社会综合能效评价指标体系》课题,建筑能耗评价从物理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三个方面进行指标构建。
梳理《民用建筑能耗标注》((GBT 51161-2016))等国家地方标准以及相关文献,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关键指标和支撑性指标,其中关键指标包括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能耗成本/碳排量以及人均能耗/能耗成本/碳排量,添加能耗下降率、改造综合效益和碳排减少量三个节能改造建筑评价指标,支撑性指标可从功能型和能源品种两个方面构建指标,具体见支撑性指标。
部分关键性指标计算方法如下:能耗总量(吨标煤tce)=∑(电+油+气+煤)折成标准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建筑面积人均能耗=能源消耗总量/用能人数三、支撑性指标1、分功能类型能耗支撑性指标从功能类型来讲,建筑能耗主要包括照明插座用能、空调暖通用能、动力系统用能、生活热水用能以及厨房炊事用能(《民用建筑能耗标准》指出高能耗密度的信息机房、厨房炊事用能不纳入公共建筑能耗中)。
其指标体系见下图:2、分能源品种能耗支撑性指标从能源品种来讲,建筑能耗主要有电耗、热耗、气耗、煤耗、油耗(不包括车辆用油)以及水耗(本次指标体系中暂未考虑)。
通过对上述能耗比较分析,选取电耗,煤耗,气耗和热耗作为主要指标,见下图:。
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变得愈发重要。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公共建筑的能效问题也变得愈发紧迫。
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
本工作方案旨在提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和制度,以帮助北京市公共建筑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1. 深入了解北京市公共建筑的特点和现状在建立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之前,首先需要对北京市公共建筑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包括建筑类型、面积分布、能耗情况、建筑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2. 建立科学的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对北京市公共建筑的特点和现状的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应包括建筑节能性能、能源利用效率、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公共建筑的能效水平。
3. 制定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计算公式。
这些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量化地评估每个公共建筑的能效水平。
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和功能,进行评估方法的细化和特别考虑。
三、评估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建立1. 建立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制度在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公共建筑能效评估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评估的周期、程序、责任部门和参与主体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有效管理。
2. 设立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建立专门的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负责具体的评估工作。
这些机构和团队应包括能源专家、建筑设计师、环境工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保证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 推广和应用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公示并推广应用于公共建筑的设计、建设、改造和管理过程中。
建筑节能的标准与评价体系
建筑节能的标准与评价体系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建筑节能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的标准以及常用的评价体系,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一、建筑节能标准的分类与要求建筑节能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与行业建筑节能标准。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总量控制标准、节能技术标准、节能管理标准等。
而行业建筑节能标准则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根据特定行业的需求和特点而制定的标准,例如住宅建筑节能标准、商业建筑节能标准等。
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通常包括建筑外墙导热系数、外窗通风换气量、建筑整体能耗等指标。
其中,建筑外墙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建筑外墙的导热性能,对于保障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外窗通风换气量也是一个关键指标,它与室内空气质量和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建筑整体能耗则是衡量建筑节能性能的综合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介绍与应用建筑节能评价体系是对建筑节能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目前常用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有两种:LEED评价体系和BREEAM评价体系。
LEED评价体系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它主要从能源与大气环境、水资源利用、材料与资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LEED评价体系通过使用等级评定的方式,将建筑分为普通等级、银级、金级和白金级。
目前LEED评价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BREEAM评价体系是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简称,它是全球最早的建筑环境评估方法之一。
BREEAM评价体系主要从管理、健康与舒适、能源、运输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
与LEED评价体系类似,BREEAM评价体系也采用等级评定的方式,将建筑分为通过、良好、很好、优秀和卓越五个等级。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平和 决策质 量为 原则 。 实用性 原则体 现 了开展评价 的 可行 性和 可操 作性 , 标 含义 明确 , 算 指 标所 需 数 指 计
既有 公共 建筑 节 能改造 项 目评 价 , 是对 既有 公共 建筑节 能 改造 建 设项 目关键 技 术 、 设 实施 、 营 管 建 运
0 引 言
随着 中国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能源 消耗 问题 己引起 广 泛 重视 。其 中 , 政府 办 公建 筑和 大 型公 共建 筑 高耗 能 的问题 目益 突 出 。据 统 计 , 国家 机关 办 公建 筑和 大 型公共 建筑年 耗 电量 约 占全 国城 镇 总耗 电量 的 2 %, 2
i hmLT e r c d s m tos l b ifrteeau inidxss mf r u l ulig eep u d d Tes utr n uni t e nC i h i o e. eh d d as o vla o e t bi b i nsa x on e . h t cuea dq a tai pn s h t n y e op c d v r tv aa s e eau in i e )t epo oe,w i r , e tef u dt nf rteq o taieeau i ,te eeg a i n yi o t vla o n x s ̄e a r sd hc pt i s h o n a o o h uni v vla o o h n rys n l sf h t d mr p h nd i t t t n ’ v g rtftn f c nei i u l ulig. er t ge et o xs n p bi b i n o i f s i tg c ds
一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为了评价绿色建筑的性能和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指标: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室内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1.资源节约与利用:-能源效率:评价建筑节能性能,包括建筑外立面的保温性能、采光设计、空调系统效率等。
-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节水性能,包括收集与利用雨水、灌溉系统的节水性能等。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建筑在占地面积上的最大效益,包括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
-建筑材料:评价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和可回收性等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2.环境污染减少:-废弃物处理:评价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包括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等。
-水污染控制:评价建筑使用的水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净化处理,以及排放水的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减排:评价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是否达到环境要求。
3.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通风设计,包括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否符合标准。
-室内照明设计:评价建筑室内的照明设计是否符合人体舒适和节能要求。
-噪声控制:评价建筑对于外界噪音的隔离和室内噪音的控制。
4.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评价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和谐度,包括是否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智能化:评价建筑所应用的智能化技术和系统是否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循环经济:评价建筑所采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包括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等。
5.社会责任:-健康与人文关怀:评价建筑设计是否考虑了人体健康和舒适性,包括通风、采光、室内空气质量等。
-公共空间设计:评价建筑对社区和公众开放的空间设计和功能,促进社区交流和互动。
郑州市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措施建议
第27卷第3期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6月V01.27N o.3J O U R N A L O F Z H O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Jul.2010郑州市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措施建议金振辉(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摘要:建筑业作为高能耗的领域,已经责无旁贷地成为节能的主力军。
本文以郑州市建筑节能现状为背景,探讨了民用建筑中建筑节能现状;通过对现有建筑节能指标的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适合郑州民用建筑节能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郑州;建筑节能;民用建筑;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T U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15(2010)03—0127-02建筑节能是一门实践科学与工程技术,从城市和小区的规划、供热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房屋开发建设,到物业管理与设备运行,从一个区域的建筑节能管理到居民的自觉节能行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都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配合协调。
本文研究的建筑节能是以最终的建筑产品用户为对象,重点研究使用阶段的建筑节能问题,尤其是民用建筑。
因此,建筑节能主要指建筑物及其能量供给系统的节能,具体是在建筑物中采用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物的能量供给;采用节能型供暖系统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以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
一、建筑节能评价综述建筑节能应在不断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或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
包括:建筑物的节能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围护结构绝热设计、建材节能与合理选用规划、采暖空调节能设计、照明与动力优化设计、节能冷热水合理化设计、建筑施工节能、建筑节能测量与监控、建筑物业管理节能等多个方面。
任何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都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论证与分析,并选择较为满意的方案。
这种论证、分析、选择方案的过程就是评价。
建筑节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某一方面的状态。
民用建筑设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MA Xu x i n
( 浙江 省 建 筑 科 学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 浙 江 杭州 3 1 0 0 1 2 )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 , 阐 述 了 民 用 建 筑 设 备 综 合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概 念 与 内涵 , 可 以 用 来 识 别
高, 民用建 筑设 备 的 配备 数 量 、 种类 、 功 能均 不 断 增
加, 在建 筑 造价 中的 比重 也不 断上 升 。 民用 建 筑 设 备 的大 量使 用一 方 面 促 进 了 国 民经 济 的发 展 , 另 一
方面 , 其 经 济成本 、 技 术性 能 以及对 环境 的影 响程 度 也 与行 业 的可持 续 发 展 息 息 相 关 。 因此 , 如 何 在 科 学 发展 观 的指导 下 , 对不 同建 筑设备 进行 综合 评估 ,
个 迫切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本 课 题 基 于 科 学 发 展 观 ,
系统地 阐 述 了 民用 建 筑 设 备 综 合 评 价 的概 念 与 内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6—2 7
作者简介 : 马旭新( 1 9 6 8 一) , 男, 浙 江 杭 州人 , 从 事 企业 经 营管 理 工 作 。
均位列 世界 第一 位 。在建 筑 业 高 速 发展 的 同时 , 建 筑能耗 的 总量也 呈 现 逐年 上 升 趋 势 , 在 全 社会 能 源 消耗 中所 占的 比例 逐 渐 攀 升 到 2 7 . 5 % 。究 其 原 因: 一方 面 , 随着 建筑业 、 房 地产业 的发展 , 建 筑业 产
研 究表 明 , 我 国 单 位 建 筑 面 积 能 耗 是 发 达 国 家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1.前言由于已有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结果过于抽象,所含的评价信息可用性较低,不能起到建筑节能评价应有的作用。
因此新建筑设计完成后,没有有效的方法对设计进行节能水平的综合评价,无法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控制手段应该贯穿从规划、设计直至建设完成的全过程,没有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目标势必难以获得预期的节能效果。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取分项指标以全面反映建筑能耗的情况、如何确定各分项指标的权重以建立有机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标准设计方案作为判定原始设计草案是否节能的基准。
在分析居住建筑能耗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多个分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借鉴“标准设计”概念和采用相对指标进行节能评判的思想,采用指标体系对“标准设计方案”和原始设计草案建筑能耗的相对数量进行比较,以达到全面而简单的评判原始设计草案是否节能的目的。
这种评价方法的目的是淡化专业知识的概念,不直接进行建筑能耗绝对数量的比较,摆脱对能耗模拟软件的依附,以实现对原始设计草案全面而简单的节能评价。
2.居住建筑能耗相关因素分析2.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能耗特点夏热冬冷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大体上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个地区七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高出2℃左右,是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除沙漠干旱地区以外最炎热的地区;一月份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要低8~10℃,是世界上同纬度下冬季最寒冷的地区。
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建筑能耗的组成,即夏季的空调能耗和冬季的采暖能耗。
同时居住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既具有一般建筑的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2.2 节能指标简介根据建筑节能指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分项指标控制法(规定性指标),即对建筑围护结构(墙、屋面、窗)的传热系数、体形系数、窗墙比,以及采暖、空调、照明设备最小能效指标规定一个限值。
分项指标由于过于具体,而且各指标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关联,无法进行建筑各部分能耗直接的平衡分析;二是综合控制法(节能综合指标控制),即要求建筑总体能耗达到某一个指标。
建筑物的耗冷量指标、耗热量指标、空调年耗电量和采暖年耗电量能从整体上反映了建筑设计的优劣、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好坏和暖通空调系统效率的高低。
但是由于计算方法繁复,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评价指标则是对节能分项指标的综合和对节能综合指标简化。
3.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同层次的指标群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将能较全面反映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内涵的基本特征。
3.1 室外气象特征指标3.1.1 度日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度日数和空调度日数将是反映气象特征的主要气象参数。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采用了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两个变量。
本研究中采暖节能效果分析时采用气象变量采暖度日数,而在分析空调节能效果时采用气象变量空调度日数,并将根据HDD18和CDD26来确定当地居住建筑的建筑物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
3.1.2 太阳辐射总量选择采暖期太阳辐射总量和空调期太阳辐射总量作为影响建筑全年能耗的太阳辐射因素的衡量指标。
采用逐时气象数据生成系统(Medpha)生成了全年逐时太阳辐射总量,然后统计得到了夏热冬冷地区主要城市采暖期太阳辐射总量和空调期太阳辐射总量数据。
由于太阳辐射总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值是不同的,而窗户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以窗户正向与东向的夹角作为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衡量参数。
3.2 建筑体形特征指标3.2.1 建筑朝向“最佳朝向”及“最佳朝向范围”的概念是对各地日照和通风两个主要影响朝向的因素,通过观察、实测后整理出的成果。
3.2.2 体形系数在原体形系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极限体形系数”和“体形完善系数”。
极限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横截面周长与面积的比值,它反映了建筑物横截面形状对节能综合指标的影响。
体形完善系数定义为极限体形系数与体形系数的比值,它反映了在横截面形状一定的情况下建筑物高度对节能综合指标的影响。
3.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为了简化分析,主要从屋顶、外墙和窗户三个方面分析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其中将门和楼梯间内墙当作外墙近似处理。
对于屋顶和外墙采用传热系数和热惰性两个指标,其中采用的是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外墙的传热系数;对于窗户采用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指标。
窗墙面积比是窗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外墙的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第4.2.4条规定,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以下数值:北向0.25,东、西向0.30,南向0.35。
3.4 室内环境品质和暖通空调系统性能指标室内环境和暖通空调系统性能参数是建筑能耗分析的基准,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来说,始终保持恒定不变。
所以,在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项指标时,并没有从这两个方面选择相应的衡量指标,而是将相关参数如室内温度、换气次数和能效比等参数蕴藏于建筑能耗的分析之中,间接地反映了室内环境品质和暖通空调系统性能。
4.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关系综上所述,可以从室外气象、建筑体形和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三个方面选择了17个分项指标:反映室外气象特征的采暖度日数(HDD16)、空调度日数(CDD26)、采暖期太阳辐射总量和空调期太阳辐射总量;反映建筑体形特征的极限体形系数、体形完善系数和建筑朝向,其中朝向表示为建筑的正向方向与正东向的夹角;反映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窗墙比、屋顶的传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外墙的传热系数与热惰性指标、窗户的传热系数与遮阳系数,其中窗墙比分为建筑物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窗墙比。
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则为建筑全年耗电量,即为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
5.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综合指标体系的应用是指建立17个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之间的联系,无需利用能耗分析软件进行复杂能耗分析,即可由17个分项指标的取值判定建筑是否节能。
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之间的联系在评价指标体系内部表现为各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因此各指标之间的权重的确定是应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关键。
5.1 权重确定方法神经网络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分布存储、自适应和自组织等突出特点。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模型技术成熟,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可把一组样本的I/O问题变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
如果用BP网络来处理建筑节能的评价问题,就可以通过学习,自动归纳掌握各指标影响节能综合指标的规律,并将各指标权重以相对联系的方式隐含于网络之中,从而使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价既具有客观规律性,又达到简单适用的目的。
5.2 节能评价指标的取值5.2.1 输入参数本文采取DeST能耗分析软件重新确定了节能综合评判基准。
由于能耗分析软件的限制,本文在进行神经网络评价的应用分析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简化:首先由于软件分析速度较慢,本文则只以长沙为例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
在地点确定的情况下,反映气象特征的4个指标取值固定不变,训练所需节能分析样本将大大减少;其次由于DeST 软件所带的围护结构数据库限制了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更为具体的分析,因此在确定节能样本的输入参数时,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只能按构件的类型进行选择,将热惰性和遮阳系数隐含起来。
因此,节能分析样本的输入参数为10个,每个参数有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取值(见表1)。
表1 节能评价指标各水平取值5.2.2 输出参数以节能百分比的形式给出是否节能的判定结果,如果建筑满足节能要求,则节能百分比为零或正值,如果建筑不满足节能要求,则节能百分比负值。
节能百分比定义为:式中:BEPi—节能百分比;Es—根据度日数查表5-1得到的建筑全年耗电量标准值,kWh/m2;Ei—待评价建筑全年耗电量的DeST模拟计算值,kWh/m2;5.3 BP网络模型的应用根据以上所选定的节能分析样本,初步选定网络结构参数如下:输入层节点数为10个,隐层神经元个数为10×3=30个、传递函数为tansig,输出层神经元个数为1个、传递函数为purelin,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即为[10×30×1]。
BP网络结构的最终形式并没有完全确定,如果训练和检验的结果不能满足预期要求,还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利用BP网络得出的训练样本网络输出值与期望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小于5%(个别异常情况除外),检验样本网络输出值与期望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3%,可见该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强,网络性能好,说明了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节能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结论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完备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能耗特点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
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同层次的指标群,是对节能分项指标的综合和对节能综合指标简化,能较全面反映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内涵的基本特征。
建筑节能的评价问题是一个I/O(输入/输出)问题。
对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工作者,其最为关心的是由建筑的有关描述参数(输入参数)直接判断出建筑是否节能(输出参数),而不必知道具体的分析过程。
这种评价体系则可以淡化专业知识的概念,不直接进行建筑能耗绝对数量的比较,摆脱对能耗模拟软件的依附,以实现对原始设计草案全面而简单的节能评价。
应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各指标之间的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参考文献[1] B. A. Wilcox.Development of the Envelope Load Equation for ASHRAE Standard 90.1. ASHRAE Transactions, Vol.97, 1991(2), 913~927[2] 付祥钊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2000(1),40~46.[3] AHSRAE Handbook Fundamentals.ASHRAE,Inc.1791 Tullie Circle,N.E.,Atlanta,GA 30329[4] Harold G. Losch,Ossama A. Abdou.The Impact of the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on Occupant Productivity-recent Studies, Measures and Costs.ASHRAE Trans, Vol.100, 1994(1), 741~752[5] 曹叔维初春玲建筑能耗的综合性指标节能1999(12), 10~12[6] 涂逢祥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5~75[7] 梁杰等AHP法专家调查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综合定权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 (3),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