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7fad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8.png)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摄影技巧:学会这 15 种构图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而构图,作为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决定一张照片的成败。
掌握好构图方法,可以让你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 15 种实用的构图方法,帮助你提升摄影水平。
一、中心构图法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法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虚化背景,就能很好地展现花朵的美丽。
二、对称构图法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利用其对称的结构进行构图,能够展现出建筑的庄严和规整。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均分为三等份,形成一个“九宫格”。
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这样的构图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拍摄风景时,常常将地平线放在横向的三分之一处。
四、黄金分割构图法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0618:1。
在摄影中,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让画面更具美感。
这种构图方法相对较难掌握,但一旦运用得当,会使照片显得非常精致。
五、框架构图法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框架就像是一个引导观众视线的通道,让观众更容易关注到框内的主体。
六、引导线构图法画面中的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例如道路、河流、栏杆等。
将主体放在引导线的尽头或者交汇处,能够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七、对角线构图法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或者具有延伸感的场景。
八、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画面中构建三角形的元素组合,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固和均衡。
比如拍摄山峰、人物组合等。
九、留白构图法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空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营造出简洁、宁静的氛围。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04c52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e.png)
摄影构图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构图是指在摄影作品中有意识地布局和组织图像元素的过程。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帮助摄影师有效地传达主题和表达意图,使图像更加有力和吸引人。
摄影构图的三要素是:对称,平衡和重点。
第一个要素是对称。
对称构图指的是将主体或元素放置在图像的中心位置,简洁、平衡和对称的构图方式。
通过对称构图,可以使图像更加稳定,简洁和和谐。
对称构图可以通过水平或垂直线条的对称性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重复的形状或颜色来实现。
对称构图可以传达出秩序、平衡和稳定的感觉,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定。
第二个要素是平衡。
平衡构图指的是在图像中合理地分配元素的重量和位置,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平衡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两种。
对称平衡指的是左右两边的元素根据重量和视觉效果相对平衡,使整个图像看起来平稳和谐。
非对称平衡指的是左右两边的元素虽然重量不同,但通过其他因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等)来实现平衡感。
平衡构图可以使观众的视觉焦点轻松转移,使整个图像的观感更加舒适和自然。
第三个要素是重点。
重点构图指的是在图像中明确地强调和突出一个元素或主题,使之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重点可以通过明暗对比、颜色的对比、对焦或景深来实现。
重点构图可以使观众更容易被主题吸引,使整个图像更加有层次感和张力。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还有一些其他的构图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构图,如线条的引导、景深的利用、前景与背景的关系等。
这些构图技巧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图进行灵活运用,使摄影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力。
总之,摄影构图的三要素对称、平衡和重点是帮助摄影师有效传达主题和意图的重要指导原则。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要素和其他构图技巧,摄影师可以创作出平衡、有力和吸引人的作品。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a146eaf8c75fbfc77db2c4.png)
完整
• 完整是相对的,摄影中的相对完整指的是被框取在摄影画 面之内的被摄对象相对于该画面所能提示的含义是完整 的,并不是指被摄对象自身的完整。 • 在画面构图上,现代的作品视觉感的突破。
透视与深度
• 摄影画面就是要在二维空间内表现出三维空间效果。有了 透视感,也就有了空间深度。而透视手段的运用就是表现 三维深度的很好手段。 • 恰当地运用各种不同手段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透视效果。如 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利用前后景、框架、光线、线条 等。
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高调
• 调子明亮,基调以白色为主,灰色、浅灰和中灰调构成; 视觉上的感受明快、单纯、活泼的感觉; • 高调的拍摄 选择; 控制; 后期;
• 照明一定要柔和、均匀,一般多使用顺光和柔光,拍摄头 像的特写时光比通常控制在1:2;室外光线拍摄一般加1--1.5档; • 拍摄人像要求模特穿白色、浅色的衣服,拍摄自然景物选 取浅色调,主体和背景的色调和色彩应尽量接近。
摄影画面
• 摄影画面的特点
它与绘画不同,是采用摄影自身的手段,通过镜头来观 察、发现和提炼,通过特定的感光材料来感受、记录和表 达,通过镜头的聚集方式和快门对时间的截取技术来获的形式
摄影画面的形式取决于摄影者的表达意愿,可方可圆。 摄影画面的大小与观看的距离相互关联、与底片大小或数字 文件的大小相互关联。
根据主线条的特征来决定画幅的宽高比; 强调画面上的主线条 1、摆放的位置; 2、和边框线的位置; 3、一般会顺着线条的运动方向来确定画幅和边框线; 4、拍摄者的意图和画面的构成结合;
影调
影调是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 系。 • 影调构成 不同的明暗调子构成了不同的画面影调,一般分为高 调、低调、软调、硬调等。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ad4a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5.png)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摄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照片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不同风格的照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对称的方式来排列元素,使得画面左右或上下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这种构图方法常常被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风景,能够给人一种稳重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是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成黄金比例的方式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美丽,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静物。
接下来,是逆光构图。
逆光构图是指摄影时光线来自被拍摄物体的背后,这种构图方法可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加入一个清晰的前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风景照。
此外,还有透视构图。
透视构图是指通过透视关系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营造出一种深度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另外,是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对角线的方式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重复构图。
重复构图是指通过重复的元素来排列画面,以营造出一种韵律感和美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接下来,是运动构图。
运动构图是指通过捕捉运动的瞬间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常用于拍摄运动或者街头照片。
再者,是剪影构图。
剪影构图是指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将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呈现出来,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和艺术感,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此外,还有低角度构图。
低角度构图是指从下往上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威严和力量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人物。
另外,是高角度构图。
高角度构图是指从上往下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俯视感和全景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人物。
再者,是鸟瞰构图。
鸟瞰构图是指通过高空俯视的方式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全景感和宏伟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城市。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b0d982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png)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01井字形构图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四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被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
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均分成九份,这种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井字形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也可以说是黄金分割法的一种。
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将荷花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上,使荷花得到突出表现井字形的交叉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位置,所以将主体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便可以使主体在画面中得到突出呈现,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变化动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井字形构图时,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会带给画面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
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得以突出;拍摄猫咪的头部特写时,可以将猫咪的眼睛安排在井字形交叉点位置,使猫咪表现得生动可爱而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大的物体甚至占满整幅画面时,如果想要突出主体的局部时,也可以使用井字形构图,将这一局部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
拍摄游泳的孩子时,将孩子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协调,孩子也能够得到突出体现。
02三分法构图所谓的三分法构图,就是指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三分线位置来进行拍摄的方法,将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等分线,我们将这两条等分线称为三分线,利用这些等分线来构建画面的方式就是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往往会给画面带来和谐、优美、生动等画面效果,而不同的三分线形式在拍摄不同的主体时,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在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时,横向的三分法构图比较常用,而这种三分法还可以分为上三分与下三分。
利用三分法构图拍摄草原时,如果主要想表现草原风光,可以利用上三分法的方式进行取景拍摄。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46fa9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5877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1.png)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1、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安稳、相照应的特点,但其缺点就是过于板滞、缺少改动。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修建、特殊风格的物体。
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自身对称的特性,十分适合选用对称式构图去拍照。
对称构图法如下这张图中,实际上运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选用上下对称的构图办法,能够很好地将地上和倒影相结合。
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2、三分法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办法。
这个构图办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
这种构图,表现明显,画面简练。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乃至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佐构图线,它适合应用于各种拍照体裁,最常运用的就是景色、人物等。
如下这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水平线是放在结构线的部分,这就是十分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
3、结构式构图挑选结构式远景,能把观众的视野引向结构内的景物,杰出主体,一起也能制造出纵深感。
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构成一种结构可营建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当地。
结构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景色融为一体,赋予相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下面的这张图拍照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
透过拱门框住景色,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办法。
结构式构图结构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能够是树干或许树叶,下图拍照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
4、引导线引导线构图法,就是运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终究能够会聚到画面的焦点。
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需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咱们都能够称之为引导线。
在现实生活中,路途、河流、规整摆放的树木、色彩、阴影乃至是人的目光都能够作为引导线运用。
如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相片,运用铺路石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带到埃菲尔铁塔上,在这个画面中还一起运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
13种构图方式
![13种构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e2c52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4.png)
13种构图方式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在摄影中,有许多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用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照片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13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探讨它们在摄影中的应用。
1. 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是将主题放置在照片的中心位置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主题成为照片的焦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中心构图通常用于拍摄对称的场景或主题,如建筑物或风景照片。
2.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将照片分为三个部分,主题位于其中一个黄金分割点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平衡和和谐,吸引观众的目光。
3.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将主题放置在照片的对角线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加照片的动感和层次感,使照片更加有趣。
4.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将照片分为九个相等的部分,主题位于其中一个交叉点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照片看起来更加平衡和谐,吸引观众的目光。
5. 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高大的主题,如建筑物或树木。
6. 横向构图。
横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宽广的场景,如风景照片或人物肖像。
7. 剪影构图。
剪影构图是将主题置于明亮的背景之前,使主题成为黑色轮廓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创造出神秘和梦幻的效果。
8. 窄景深构图。
窄景深构图是利用大光圈拍摄,使主题清晰而背景模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使主题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目光。
9. 宽景深构图。
宽景深构图是利用小光圈拍摄,使整个画面都清晰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需要展现细节的场景,如风景照片或静物照片。
10. 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是将照片的长边放置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构图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拍摄高大的主题,如建筑物或树木。
11. 空间构图。
空间构图是利用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空间关系来构图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
![常见的几种摄影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9236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7.png)
将画面分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
总结词:画面平衡
VS
详细描述:对称构图法是一种常见的 摄影构图技巧,它将画面分为左右或 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使画面呈现出平 衡、稳定的效果。这种构图方法常用 于拍摄建筑、风景等主题,能够突出 主体的对称美和几何美感。
将主体放在对称轴上,增强稳定性
总结词:突出主体
详细描述:在对称构图法中,将主体放在对 称轴上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式,能够增强画 面的稳定性。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 或对称轴上,可以有效地引导观众的视线,
利用对称性,强调画面的平衡感
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可以形 成对称的构图,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平 衡和稳定。
对称性构图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平静 和舒适的感觉,尤其适用于风景和静 物摄影。
适用于静物、风景等主题
中心构图法适用于各种主题,特别是静物和风景。对于静物摄影,将主体放置在 画面中心可以突出其细节和质感。
突出主体的特点,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适用于建筑、风景等主题
总结词:主题选择
详细描述:对称构图法适用于拍摄建筑、风景等主题 。对于建筑而言,对称构图法能够突出建筑的几何美 感和对称美,使画面更加平衡、稳定。对于风景而言 ,对称构图法可以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广阔表现得更 加淋漓尽致,使画面更加震撼人心。
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
通过透视构图法,摄影师可以利用线条的远近和大小关系,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近处的线条或物体显得更大,远处 的线条或物体显得更小,从而形成视觉上的距离感。
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使画面更加立体,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适用于风景、建筑等主题
透视构图法在风景和建筑摄影中尤为 常见。例如,在拍摄城市风光时,可 以利用建筑物和街道的线条,形成透 视效果,突出城市的特点和风格。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3397e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c.png)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进行布局和安排的艺术技巧。
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和观赏性,让观看者更容易理解照片所要传达的信息。
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五个方面:线条、形状、色彩、光影和空间。
第一,线条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
线条可以指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和层次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拍摄对角线、垂直线、水平线等不同方向的线条来构建画面的结构和形式。
对角线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感和张力,垂直线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坚固,水平线可以增加画面的平衡和稳重。
第二,形状是构图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形状在构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摄影师可以通过捕捉各种各样的形状来构建画面的结构和形式,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
形状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照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第三,色彩是构图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可以增加画面的情感和表现力。
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来构建画面的氛围和气氛,例如明暗对比的色彩、冷暖对比的色彩、纯净对比的色彩等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理解照片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第四,光影是构图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光影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关系和形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或人造光来塑造画面的光影效果,例如逆光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侧光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形式感,背光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有轮廓感。
光影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感染。
第五,空间是构图的最后一个基本要素。
空间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有深度,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和延伸。
摄影师可以通过拍摄前景、中景、远景等不同距离的空间来构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空间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和张力,可以让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投入其中。
综上所述,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光影和空间。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5894a8f524ccbff121844a.png)
突出主题形象
视线引导、突出主体
1、前景的作用 不同的场合,前景的作用亦不相同。有的能帮助观者对所摄画面的时间、地点 和环境有所了解;有的前景能引导观众的视线,使主体突出;有的前景能增加 画面的深度,使远近景物的形体、明暗、色彩对比度加大,增强景物的纵深感; 有的前景,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作为前景,可直接阐明画面的主题思想;前景的 树枝、树叶或是某些有特殊标志的建筑物的局部,可以说明拍摄季节和地点; 前景在均衡画面的同时也美化画面。 2、 前景的使用原则 (1)不应公式化的为前景而设前景,要有明确的目的。 (2)前景的位置不应早画面的主要位置上,一般防在画面的上下或左右比较适 宜,千万不可防碍主体的突出。 (3)不应破坏画面的完整与统一,无论形式表现上还是主题思想上都应该使主 体、陪体与北京和谐、协调。 (4)在一般情况下,活动着的物体最好不做前景,因为它会分散注意力。 (5)前景的色调不可过于突出,按照空气透视的规律,前景应是深色调。 (6)调焦不应对在前景上,其虚糊程度通常前景比北京要清晰一点,新闻照片 不宜采用前景虚糊成朦胧影调或色斑的手法。 (7)前景的形式要美。用得较多的前景形式有:框式前景,如窗口、洞口、廊 下、拱门以及树丛中,其特征是画面的上下左右都有前景;有的在画面的 上方或由上方垂落至旁侧的前景,如垂柳、树枝、树叶等,也被称做“垂 枝式”;位于画面下方或旁侧的前景,如芦苇、小树丛或雕像等,也被称 作“突笋式”。更多的前景形式是多种形式因素的结合。
背影
拍摄角度2
(2)垂直角度 垂直角度是指镜头的俯仰,镜头光轴和视平线等高平行是平视角,镜头光轴 上仰高于视平线是仰视,下俯且低于视平线是俯视。 ①仰视 由下向上看,地平线压得很低,主体人物突出,给人以雄伟,高大的 感觉。拍摄跳高,跳远,投篮等,均可以得到比实际高度更高的摄象。前景 人物往往遮住了中景或背景上的人物,利于弃乱就简,突出主体,但景物层 次少,不利于表现空间深度。 ②平视 是最常使用的镜头角度。它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有利于突出前景人 物,但主体,陪体和背景易于重叠,混淆。画面上的地平线或水平线常出现 在画面的几何中线上,画面上下对分,显得呆板。新闻摄影多用这种角度, 特别是中,近景,对抢镜头,抓拍镜头为方便。 ③俯视 是由上而下的鸟瞰角度,地平线升高,地面景物纳入较多,适于拍摄 大场面,多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高度是指拍摄点的高低,地面,楼顶,飞机上都是可以是拍摄点,但高度 相差悬殊。人的高度是有限的,因而要利用有利地形。同一高度还有一个仰 视,平视和俯视的角度问题,在什么角度拍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你进入 现场后就应该仔细观察并取得决断。 上述几种角度和高度的选择均需根据拍摄意图及拍摄现场等多方面情况综 合考虑,不能盲目滥用。
摄影课堂││构图
![摄影课堂││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ed13539bd15abe23482f4dd3.png)
1.多样。就是要求画面富有变化而不呆板,符合视觉上 美的要求,丰富而多样化。首先是物体形状的多样化,同 样的物体,可按不同的侧面和距离的远近进行安排,使之 产生不同的形态变化,而不显得单调;其次还包括光线、 影调、色彩、背景等因素,利用光线产生的阴阳面和投影 的变化,利用背景进行衬托
4、摄影构图的特点
❖ 一、摄影构图的镜头性
摄影画面是通过镜头所见的景物,在使用镜头获取影像时就应 当考虑画面构图。摄影镜头能够给构图带来不同的效果,例如不同的 镜头焦距,视角不同,影像了画面取景范围与透视效果。另外,摄影 器材的科学性,使所得画面更为真实,具有准确的透视和影调效果、 清晰的影像及细节表现。
❖ 二、摄影构图的现场性
这也使摄影更具有“纪实”特点。摄影画面必须以实际景物为 依据,现场面对被摄景物进行创作,感光材料一经曝光,景物效果就 被基本固定了。
❖ 三、摄影构图的瞬间性
精彩的瞬间往往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摄影画面在 拍摄的瞬间即固定,因此,抓住适当的时机极为重要,应 当善于发现和捕捉,并需要对事态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能 力,有时还需要长时间的耐心等待。
陪体的使用不应抢夺主体的视觉地位。如果陪体不能为作品增光 添色,则尽量不用。
❖ 三、环境
主体所处的环境,是主体以外的人物、景物以及空间的总和,包 括前景和后景。
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1)表现时间、空间特点。 (2)帮助叙事,表现情感,说明主题。 (3)表现主体人物性格、心理。 (4)营造景物气氛。 环境处理一般应尽量简化,以使主体得到良好的衬托。
什么是摄影构图
![什么是摄影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ef7ee2e27c1cfad6195fa7ae.png)
什么是摄影构图
一、摄影构图的含义:
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摄影造型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二、摄影家语:
1.在视觉艺术的语汇中,恐怕没有比“构图”这个词更使摄影人员望而生畏了。
2.构图是在混乱中找出秩序。
三、构图的核心常称为:构图中心、结构中心和趣味中心。
四、学习摄影构图易懂,但全面记住比较难,成为一种意识更难。
五、摄影构图主要包括:
1.拍摄位置(摄距,方向,高度)
2.稳定,空白,三分法
3.画幅与虚实
4.前景与背景
5.色调与影调
6.线条与质感
7.光线与造型效果
六、怎样学习摄影构图?
1.熟悉幷掌握构图的经典规律;
2.培养摄影视觉习惯,经常用摄影视觉观察景物;
3.多看摄影作品,幷緻细思考;
4.善于从绘画、电影和电视中寻求借鉴;
5.阅读有关摄影艺术书籍。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1f18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1.png)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摄影构图是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进行布局和构建的过程,它是影响一幅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因此摄影构图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摄影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希望对广大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通过画面中的对称元素来构建画面,使画面看起来平衡、稳定。
对称构图常常用于拍摄建筑物、风景等场景。
第二种方法,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成三等分,通过黄金分割点来布局画面,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这种构图方法常用于拍摄人物、静物等。
第三种方法,逆光构图。
逆光构图是指利用逆光来拍摄主体,产生光影效果,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四种方法,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加入前景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层次感和景深感。
第五种方法,线条构图。
线条构图是指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
第六种方法,视觉中心构图。
视觉中心构图是指在画面中找到一个或多个视觉中心,使画面更加集中和突出。
第七种方法,主体突出构图。
主体突出构图是指通过构图手法使主体在画面中更加突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第八种方法,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指利用对角线来构建画面,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张力。
第九种方法,虚化背景构图。
虚化背景构图是指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第十种方法,低角度构图。
低角度构图是指从较低的角度来拍摄主体,使主体更加威严和庄重。
第十一种方法,高角度构图。
高角度构图是指从较高的角度来拍摄主体,使主体更加柔和和亲近。
第十二种方法,透视构图。
透视构图是指利用透视关系来构建画面,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第十三种方法,鸟瞰构图。
鸟瞰构图是指从上方俯视拍摄主体,使画面更加开阔和宏伟。
第十四种方法,鱼眼构图。
鱼眼构图是指利用鱼眼镜头来拍摄,产生畸变效果,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独特性。
第十五种方法,碎片构图。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a5332904a1b0717ed5dd24.png)
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
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
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
“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
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
2021
11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
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 ,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 也可以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2021
12
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放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
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 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 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2021
13
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 局,透视感强,有利 于把人们视线有四周 引向中心,或景物具 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放大的特点。常用于 建筑、大桥、公路、
田野等题材。
十字形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
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
出现的构图形式。此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
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
,使观者视线自然向十字
摄【 好贫 人农 物教
程 】 怎 样
是长运用, 没有也不 要紧,关 键是心中 要牢记这 个对构图 有帮助的” 九宫格“。
2021
拍
5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当初学者在拍摄人像时,往往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表情和动
作,这无疑是正确和重要的。但普遍存在忽构图规律或根本 就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这就是与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高 手的一个显著区别。希望看了此章后,能够在立即重视并注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c26b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6.png)
《摄影构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构图》课程是摄影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掌握如何在拍摄中有效地运用构图元素,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摄影作品。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学会分析优秀摄影作品的构图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3、能够运用构图元素,独立完成具有个性化和表现力的摄影作品。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基本原理:景别、视角、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等元素的应用。
2、优秀摄影作品分析:选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特点和表现手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拍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4、后期处理:学习使用常见的图片处理软件,对拍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和优化。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图片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到户外或室内进行实际拍摄,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图和拍摄。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拍摄经验和感受,共同提高。
4、作品展示:定期举行学生作品展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拍摄计划、拍摄实践报告、后期处理报告等,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
2、期中考试:选取典型题目进行现场拍摄考试,根据构图技巧和创意水平进行评分。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笔试和作品评比等环节。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摄影》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摄影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学会如何观察、构图、曝光和后期处理,并能够运用摄影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摄影画面的本质:
画面创作的前提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察、 体验、认识、思考与评价。 本质:反应生活和再现生活。 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 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 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四)摄影构图的目的
传情达意: 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 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把生活中一般的、个 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传 达某种思想和感情。#
(2)“井”字构图法
将画面分成九等份,而把主体放置在画面中两 条平行线和两条垂直线相交片其中的任意一点 上放置主体,视觉感受最为正常
(3)把主体放置在画面线条的会聚点上,通 过线条和环境引出或烘托主体
(4)把主体放置在画面“S”型线条的某一点上
(5)将主体放置在画面“V”型线的最低点
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称之为背 景。
背景在画面中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待环境与被摄人物的关系; (2)背景可交待时代气息,给人以明显的时 代感; (3)在新闻摄影中,环境能直接影响新闻主 题的价值; (4)背景能很好 地体现画面中人物的职业特 征; (5)背景具有很强的暗喻色彩,作者的创作 想法可通过画面的环境背景体现出来。#
间接处理主体,在表现形式上可用:
(1)通过线条的变化引导观众的视线沿着线 条的伸展或走势逐渐运动到主体上; (2)通过虚与实、动与静的变化渲染主体; (3)通过光线的变化调整观众的视线注意力, 将观众的视觉兴奋点由“面”集中转移到“点” 上。#
(二)与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 象 ——陪体
拍摄实习(二)
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画面构图的结构、布局 及处理主体与环境背景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构 图能力。 内容:1、拍摄生活作业一组; 2、拍摄风景作业一组; 3、拍摄有前景的作业一组; 方法:生活作业可在室内或室外选择群众活动 场所拍摄。在不同的环境背景和人物关系条件 下,拍摄若干幅照片(可用叙事或表情的方法 来完成)。
一、什么是摄影构图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 《词海》:构图,‘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感效果, 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 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狭义的摄影构图是指单纯地摄影画面内的处理, 是摄影师凭借摄影的表现方法,将被摄主体有 机地“安排”在一幅画面中,并使之产生一定 的艺术形式,从而将拍摄者的表达意图充分传 达出来的一种造型手段。#
(五)摄影构图的学习方法
1、培养摄影视觉 框取意识:摄影师总是不断地采取将观看对象 “框起来看”的方式,来设想观看对象如果作 为被摄对象在各种画面形式这中将会出现什么 样的具体造型效果。 瞬间意识:指当摄影师身处具体的拍摄现场里, 对眼前不断变化着的拍摄环境和各类被摄影对 象,会随时地依照摄影框取和瞬间凝聚的方法 在瞬间做出直觉的领悟和判断。(直觉的瞬间 判断力和校为灵敏的瞬间反应能力)#
(二)摄影构图的特点:
摄影构图的镜头性: 摄影构图的现场性: 摄影构图的时机、机遇与瞬间性:
摄影构图的镜头性:
只要为镜头所“看见”的东西,都将纳入画面; 形象与构图的整体构成; 准确的影像透视效果; 虚实的影像构成; 毫发毕鉴。
瞬间的含意:
一是曝光的瞬间;二是对象变化的瞬间; 瞬间把握需要有一些基本素质: 1、要有敏捷的反应,要能当机立断; 2、要有熟练的技术掌握; 3、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4、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5、要有较高的造型技能、艺术素养、审美能 力。 抓拍、抢拍与摆拍。
怎样处理好背景:
(1)要突出主体、深化主题; (2)要赋予背景一定的意义,形成背景对观 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形成画面影调及色调的对比; (4)利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简化环境和 背景,去掉与主题无关的杂乱线条;#
如何突出主体、简化环境和背景:
(1)注意拍摄角度的选择和变化,避开主体 周围一些杂乱线条; (2)可使用照相机的长焦镜头; (3)选用合适的光线; (4)利用合适的环境条件; (5)利用“运动”产生的虚与实的变化,强 化画面效果。#
陪体处理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直接表现:陪体出现在画面中,出现在主体周 围,与主体“相伴而行” 间接表现:陪体不直接地出现在画面上,在观 众欣赏画面时,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观众的想象 这中。#
(三)突破二维空间限制的标志——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为画面的前 景;
(一)视觉的趣味点——主体
1、主体是一幅画面中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 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一物体,也可以是一群人或 一组对象,是构图的主要构成成分。
2、三的趣味中心#
3、安排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1)用垂线将画面分三等份,而把主体放置 在其中一条垂直线或接近垂直线的位置上
在画面中陪衬、渲染、突出主体, 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
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1)能帮助主体说明内容,烘托陪衬主体, 让观众理解主题; (2)能使画面更具有生活气息; (3)可以形成与主体的对比,并起到装饰、 美化画面的作用; (4)能点明主体的职业特征,正确理解主体 (5)能使画面的视觉语言准确完整,有时更 富有哲理,使画面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意境与联想的条件——空白
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 它部分为空白; 空白由单一色调的背景组成:天空、地面、水 面、草地、墙壁、夜空、路面等;
空白的作用:
(1)突出主体,是空白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2)空白是产生意境、帮助联想的条件,激 起感情上的共鸣; (3)画面留有空白,有助于感受主体运动;#
拍摄位置; 镜头; 光色; 影调; 线条; 制作条件;#
以象寻意(现实主义的构图原则):首先确定 拍摄对象,然后确定主题,确定表现形式。 以意寻象(创意摄影):先确定主题,然后选 择拍摄对象,确定表现形式。#
构图处理:将被摄对象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光 线及各种表现手段,把有益于主题材表现的部 分突出出来,无助于主题表现或有损于主题表 现的东西了隐没掉,使对象的特征表现得更鲜 明,并以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将被摄对象呈现 在画面中。#
影响构图的因素:
客观对象 主题思想 表现形式
客体方面
表现手段
主体方面
客体方面:
场面; 时空; 表情; 动作; 情节; 题材;
主体方面:
艺术观念; 创作方法; 创作意图; 情感; 艺术修养; 审美情趣; 取景; 瞬间把握;#
表现手段:
前景在画面构图造型中有以下五种作用: (1)可陪衬、烘托主体,合主题内容的表达更为完美、 深刻、准确透彻。 (2)突破画平面二维空间的限制,表现空间感和透视 感; (3)渲染现场气氛,赋予时间特性、季节观念和地方 色彩。 (4)加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为更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 提供可靠的依据。 (5)富有装饰作用的前景可以美化和装饰画面。#
空白处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的视觉习惯和心理要 求。
(六)寻找画面构图的和谐感——均衡
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 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 自己提几个问题: 1、 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 还是离开中心? 2、 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 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 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 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 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 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 8、 能不能通过运动来加以突出呢?只有在提出 并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再准备去拍摄。
装饰性框架式前景的优势:
(1)使画面有一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 (2)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主体上; (4)在画面中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远近距离 感; (5)可以利用画面中的这个“取景框”按照 主题的要求“剪裁”大自然。#
(四)画面构成的基础——背景
3、构图步骤: 一看,二选,三控制 4、打破人眼和摄影自身的局限性#
5、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 六个要素: 线条、轮廓、形状、质感、图案、色彩#
二、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一)画面构图的景象构成
主体:视觉的趣味中心 陪体:与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对象 前景:突破二维空间限制的标志 背景:画面构成的基础 空白:意境与联想的条件
风景作业在校园内,以你认为最佳的拍摄条件,变化 拍摄位置,拍摄若干幅照片,可以是自然景观(建筑、 树林、花草、水等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装饰、告 示、路牌等等); 前景作业,可选择任何题材,以不同的位置,不同的 形式,拍摄若干幅照片; 要求:1、主体形象要鲜明、突出; 2、不同的画面,主体位置要有变化; 3、前景的运用要恰当,形式要美; 4、将作业分组整理,分别进行文字总结,选 出你感觉主体处理最好的,环境处理最好的,主体与 环境背景配合最好的和前景运用最好的。分析它们好 在哪里,在哪些方面帮助了构图。与其它的画面相比 较,看它们的问题在哪里。
人物众多时,突出主体人物可采用:
(1)强化主体同其他人物的大小比例,可用 仰拍角度,让被摄体在高度上突现出来; (2)用俯拍角度,突出视觉中心,用群众的 动势、视线或陪体组成的线条等来形成某种向 心力,以此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