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合集下载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课程教育研究 语法词汇 ·200· 位置,以此来学习方位介词near,between,behind,in front of 等,当学到under 时,这样学生钻到讲台下,短短几分钟内的游戏表演后,学生就掌握了这些单词,并熟练地运用到句子中。

这样暂时的新鲜感将能转变为较稳定的学习兴趣。

2、激励性教学。

争先好胜、表现欲强是初中学生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老师常常用组织竞赛和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链环式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逐步发展,词汇量的逐步扩大,语法知识的逐渐加深,在教学中采用链环式教学,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很有帮助。

如教形容词的位置用法,还可联想其反义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规则。

这样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学到单词的全貌,较快地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运用这些单词的能力。

二、加强指导学习方法 1、感官记忆。

背单词时反复出声读单词几遍,并一边读一边写,声音形象一并传到大脑中,记忆就清晰多了,这样记忆单词就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比单一的视觉识记深刻得多,记得也牢靠。

2、分类记忆。

用分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单词,如按学习用品、动植物、人物、食物、交通工具等分类;把一周的名称、月份的名称以及其他表示时间的名词归在一起;把同音异义词和一些易混淆的词如know、now 等经常归类对比,以加深印象。

3、图表记忆。

图表记忆可用于结构规则的记忆,在教学中,应常指导学生将名词的复数变化,动词的第三人称变化规则列在一起;形容词和副词的规则的比较级和不规则的形式均制成一张表;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也列成一份简表,这些图表便于学生查找对照,一些易混淆的词尾变化就一目了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强化了对词汇的记忆。

4、运用记忆。

记忆的重要意义在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单词放在词组里,融进句子里去记,引导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句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一、语言要通达流畅,具有准确性我们知道,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讲究语言文字的锤炼。

像卢延让的“吟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皮日休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等,都说明了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如今我们倡导语文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意在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且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像行云那样舒尾自如,像流水那样从容畅荡。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一个“血”字,向学生讲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怎样用鲜血凝成的;讲《秋天的雨》,就要抓住秋雨的几个鲜明特点,以自己富有的课堂语言,简洁明快,讲述其容量较大的文本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言要注重启发性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和方法也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更是迫在眉睫。

教育界人才辈出,百花齐放,但无论怎样变革,教师还是要靠课堂语言这个媒介,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因此,教师启发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要靠教师去启迪,师生之间的思想渠道,考教师的语言去沟通,达到作者、读者、教者、学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在学习《太阳》一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教师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没有太阳的可怕景象,同学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得出结论:“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一真理。

三、语言要讲求趣味性教师讲课既不能像判官那样威严可怕,也不可像滑稽演员那样一笑了之,而是要在自己的课堂语言中融入趣味性,即情趣和理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自然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

一般的文学作品重在写“情”,科学常识性文章则重在说“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明快的语言给学生以情趣和理趣。

从理趣来看,其特点主要在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说明的方法,引用各种资料、数据进行论述说明道理。

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型的文章,语言不能呆板,不能一味追求讲求知识,关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故事等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语文教案(总7页)

解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语文教案(总7页)

解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语文教案解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语文教案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极富感染力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乐,那么教学语言无疑就是跳动着的音符。

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无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

解读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教学语言有如下特点:一、教学语言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教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揭示课题后,教师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开了:生1: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生2:为什么要保护地球?生3: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生4:为什么人类会有移居到另一个星球这样的设想?……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不错。

教例二:师: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你想“有疑”,“有进”吗?那就仔细到课文中去找问题,找困惑。

我们不提那些自己已经知道的假问题;不提只要一看书,就知道的浅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后)生1:为什么在“地球”前面加上“只有”和“一个”?师:是啊,为什么要这样用?很值得研究。

生2:我们应该如何精心保护地球?生3:为什么前面说“太可爱”,后面又说“太容易破碎”?师:哦!我也有同感,是不是书上写错了?地球一望无边,一望无垠,大得很哪?是不是。

生5: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是“摇篮”?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现在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自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来探究。

两个教例,我们看到课堂倡导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放开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问题。

可细细推敲教例一,就会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只停留在提问题的层面上,并未关注学生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觉得,长期以往,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语言艺术是指利用文字、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想象等内容的艺术形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演讲比赛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

演讲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通过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可以是文学名著的内容、社会热点问题、个人成长经历等。

通过演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诗歌朗诵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通过诗歌朗诵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进行朗诵。

通过诗歌朗诵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三、写作比赛
四、阅读书籍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通过读书分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知识储备。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语言艺术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艺术是通过语言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展示形象和构建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的内涵语言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段,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反问等,它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形象的建构。

语言艺术可以通过文中的描绘和抒发来构建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感受到景物、人物、情节的真实存在,获得美的享受。

3.感情的表达。

语言艺术可以通过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描写和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验到情感的冲击和共鸣。

4.修辞语言的运用。

修辞语言是指在修辞手法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形容词、副词、词语的联想等手段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二、语言艺术的培养途径1.精读课文。

语言艺术的培养首先要从精读课文开始。

通过仔细品味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本,例如名篇、名句、经典诗词等,进行精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

2.模仿创作。

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进行模仿创作,通过模仿名篇、仿写名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

可以要求学生仿写名篇中的句子,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接触优秀文学作品。

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并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

通过品味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艺术修养。

4.进行课文背诵。

课文背诵是培养学生语言艺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背诵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学语言的美妙之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应用语言艺术:1.导读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课文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本中的语言艺术,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巧用妙语 展现魅力——浅谈当代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巧用妙语 展现魅力——浅谈当代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中学教学 参考 .窗 新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巧 用 妙
— —
语 展



浅谈 当代语 文教 师 的语 言艺术
广西平南县实验 中' (3 3 6 赵勇梅  ̄ 57 0 )
显易懂 。因此 , 为一名 中学语 文教师 , 作 应该具备过硬 的 课堂教 学语言能力 , 在课堂教学 中能够 牢牢地 吸引学生
言, 如行云 流水 , 自然流畅 , 会使学生获得美 的享受 。
二 、 学语言 要典雅 而富于书卷气 息 教 新课 标指 出 : 语文 课程 应致 力于 学生语 文 素养 的 “

于 优美 的文化 氛围 、 浓郁 的语 言环 境 中 , 到教 育 和感 受
染 。” 这表 明 , 引领 学生进入知识 和艺术 的殿堂 , 要 感悟

教 学语言要准确 自然
高尔基 曾经说过 :语言真正 的美 , 由于 言辞 的准 “ 是
文 学作 品 中的艺术形 象 , 理解 作 品深 远 的意境 , 师就 教 应 懂得运用充满美 感 的巧 妙语 言 , 口头语 和 书面语相 把
犹寒 。’ 王勃的《 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 ‘ :与君离别 意 , 同是 宦游 人。 内存知 己 , 海 天涯若 比邻 。 王 昌龄 的《 ’ 芙蓉 楼送
确、 明朗和 响亮 动听而产生 出来 。” 为 中学语 文教师 , 作 肩 负着 培养学生语 言能力和知识 的任务 , 语文 教师 的语
言在 学生心 目中有相 当的威信 , 以更应准确 自然 。准 所 确 自然 的表达总是充满魅力 的 , 具体 可概括 为三方面 。 语 音标 准 作 为语 文教师 , 普通话 要达 到国家语委 要 求 , 到发音 准确 、 做 字正 腔 圆 , 流利顺 畅 , 能成 为学生 应 用语 言 的典 范 ,让 学生 在优美 的语 言环境 中得到 熏

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还是语文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惊醒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培养及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教师语言是制约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

高质量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取得最佳效果的基本保证。

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艺术,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语言表达艺术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语言要规范语文教师为人师表,在学生看来,语文教师在语文知识方面是权威,他(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仿的,有人说:”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在上面写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出差错,无论怎样清除,都会留下痕迹。

”因此,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对学生起着正面示范的作用。

二、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精炼、生动并有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语言来阐明概念、原理及内容,因而特别需要语言准确、鲜明、精炼、生动并具有逻辑性,如果语言表达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罗里哕嗦、空洞枯燥,学生听起来会感到索然无味,难以听瞳或无法把握教师语言表达的含义。

因此,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应做到以下几点。

准确:要求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要有准确的技术概念,在选择词语上要确切的了解其含义及应用范围,做到准确、恰如其分。

语文教师必须正确地掌握所说出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及应用范围,自觉地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威信。

鲜明:观点、内容和要求要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教学中教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必须清楚,界限分明,使其明白无误,有所遵循。

生动:讲解要形象、活泼。

在教学中要注意语文游戏方式,使学生情趣盎然。

再加上一些动作、手势,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

精炼:化繁为简,言简意深,突出重点。

例如,我在教学“戍、戊、戌、戎”几个生字时,很容易混淆,但通过“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ong)”这句顺口溜就很容易让学生掌握了。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语言怎样,有的话语象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象枯草的影响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象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

教师的语言就应该是指引航路的明星。

著名教育家于漪也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

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

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此进行了一点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略陈管见。

一、用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增强课堂活力.从审美的角度看,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

但是,由于其中相当一部分篇目的内容同当今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加上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其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想使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借助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这充分说明了语言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

重视感情是人的通性。

许多典范之作之所以典范,恰恰也是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像诸葛亮的《出师表》、朱自清的《背影》、孙犁的《山地回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师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教师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教师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可见,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新时代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语言教学艺术和技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因此,我认为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教学几个方面的技能:语言,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精确、优美的语言,让人赏心悦目,在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技能。

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技能,首先必须提高自己教学口语艺术水平这一自身的修养。

1 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准确语文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语文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

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表现出对词汇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语文教师使用词语的水平,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语言表达。

2 教师的语言除表达清楚、准确外,还应该生动、形象善于进行恰如其分地描绘、夸张、形容和比喻,妙趣横生.娓娓动听,声情并茂,这样才能激起情感的共鸣。

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需要讲究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必需在教学中以有趣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传授知识,就像讲一件有趣的事情一样,做到轻松幽默。

教师的语言该柔则柔,该刚则刚,该利则利,要充满感情去上课,将自己的情感渗透于语言表达之中,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一起享受上课的快乐。

3 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外部的语言表达,还要讲究语言的内在多样性即语言表达要有新鲜感。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望。

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运用富有新意的语言,尽量不要重复同样的一句话,如,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表扬学生的语言也应丰富多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如“真棒”、“你真行”、“你真会读书”、“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甚至可以用面部表情——投去赞许的目光,肢体动作——点点头、竖起大拇指,声音表情等给学生示意。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魅力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魅力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摘要:语文教学是将课文中的那些事和人以及话语,通过教师教学语言告知学生,让他们能了解内容,学会分析,陶冶情操。

对于那些生动有趣的文章,应该如何在课堂上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也能与老师做好互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总的来说要做好四点,即规范用语、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和谐互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规范用语;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和谐互动语文教学是把课文中的那些具体生动的事,个性鲜明的人,深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以闻于学生的耳畔,滋润其心灵,让他们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分析鉴赏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写得很生动而又有趣的课文,但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而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也很难起到该有的成效。

因此,在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后,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并试着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四个特征:规范用语、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和谐互动。

一、规范用语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采用全国通行的普通话作为标准用语,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做好与人的交流。

不过,有的教师因为年纪大再加上普通话不熟练等原因,上课用方言,这样,使得学生整天沉浸在方言的语境中,普通话水平难以提高,而课文尤其是现代文多数是依据普通话说话规范所创作,这就给学生理解带来了不便。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学会使用普通话,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节。

二、形象生动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规范,还要形象。

就像《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一样,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王熙凤一句“我来晚了,未曾迎接远客”将她的性格展现得一览无余,符合她说话的习惯和身份地位。

在教学中,可以试着形象地说出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其韵味,让学生能在看文字、读描写中于脑海里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和内容的了解。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言艺术的引领者,他们的语言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体现。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精准的词语来讲解知识,解析文章,启发学生思考。

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更好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的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声音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只有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使语文教师的授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

最后,语文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语言技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只有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使语文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开启语言的奇妙之旅。

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言语艺术

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言语艺术

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言语艺术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而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主导者,其言语艺术的水平与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因此,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言语艺术对于加强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言语艺术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言语艺术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陈述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教师对语言的理解、掌握、运用、表达的能力,这是教师言语艺术的基本要素。

语言陈述能力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思路、方式和方法,将知识清晰、逻辑严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语言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语言表达和陈述中对环境、情境、情感等因素作出反应、适应的能力,体现了教师的语言积淀和个性魅力。

1、增强教师教学能力语言艺术水平高的教师,不仅能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更能借助语言的工具造就丰富、多彩、感染力强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灵感、鼓励学生表达、加深学生理解。

2、丰富教学形式语言艺术水平高的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运用教学媒介和教学语言,创新教学形式,拥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3、塑造优秀教育形象教师的言语艺术涉及到教师的形象及其社会评价。

语言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可以用自己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优美的声音、高超的表达能力,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知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让学生尊敬的教育形象。

1、扩大语言输入量,提高语言积淀教师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途径扩大语言输入量,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水平。

尤其需要注意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掌握神社文化和语言文化。

2、模仿、学习优秀榜样教师应该学习先进模范,融合自己优秀的特点,有意识地模仿并学习他们的语言艺术,通过模仿和学习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深刻、富有表现力。

3、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教师在进行言语艺术上的改进过程中,必须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形象塑造和心理素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良好的心态,使教师言语艺术呈现健康、自信、得体的状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素养探讨16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李雪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语言艺术是教学方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良好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也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注重语言的规范正确性以及更高层次的语言艺术的激励性与情感性,让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来得到美的熏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特点在某一方面达到一定成就就是一种艺术,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语言中达到一定的成就也可以称为艺术。

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艺术表现在老师教学过程运用的语言技巧,使用充满内涵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口语的魅力所在。

进而学生会对自身要求提高,对语言表达有自己的见解。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说普通话,这是一种语言美。

讲话时运用充满魅力的词语,诙谐的语言,这又是一种艺术美。

小学语文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将来才能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准确性教师讲课要运用普通话,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这是对一名教师,尤其对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最小的角度出发,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既能帮组学生增长知识,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如:一位教师在《狐狸与乌鸦》这篇文章的教学课堂上提问道:“狐狸是不是很狡猾?”这样的提问语在小学课堂上是很不合适的,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在他们的印象里,《狐狸与乌鸦》中的小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它懂得用计策骗取乌鸦口中的肉。

而教师的提问却只能让学生认为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自己判断的空间,不利于小学生课堂思维的发展。

因此,恰当地进行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

三、通过语言提高语文教学的美感我国汉字和语言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具备了十分强烈的美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修养。

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生表达情感、升华语言能力的途径。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师应用美丽准确的语言进行教学,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语言环境。

教师还要注重形象语言的使用,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语感是指对语句的韵律、音韵、节奏等方面的敏感性和享受感,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诗歌、韵文等优美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意和美感。

教师还可以运用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只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语言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课堂演讲、交流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积极性。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文修养的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

教师还要进行文学艺术鉴赏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

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人。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语言艺术发展的起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言艺术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

下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浅析。

一、语言艺术的内涵语言艺术可以分为言语艺术和文字艺术两个层面。

言语艺术是指通过言语交流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主要包括语音艺术和语调艺术。

文字艺术是指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主要包括文字运用的形式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艺术要求学生在表达中能够运用得体的语言,流畅的语音和语调,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二、培养学生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艺术注重言之有物,表达丰富多样的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

语言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言艺术中的形式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感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语言艺术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与他人交流的连贯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情感态度的投入。

2.注重练习。

语言艺术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够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做语文练习题和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能力。

通过熟练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3.多媒体辅助。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语言艺术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语文课要把学生的目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除了我们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充分地备课等外,语文老师的语言美是个关键。

同一句话、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文老师说出,学生的反应会截然不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根据语言这些特征,针对不同文体对语言的不同要求,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要字、词、句进行分析,从中让学生去体会语言美。

一、语言的形象美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在能够生动逼真地刻画形象,绘声绘色,细致入微。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所描绘的春天景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反复朗读此文,让学生从花色、花香、花的甜味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置身其间,同时,也让学生从景物描写的语句分析中去体会语言的形象美。

语言的形象美不仅体现在散文、记叙文中,而且也体现在议论文中。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形象化的语言为主观主义者画像,不仅形象逼真,比喻深刻,不但阐明抽象的事理,而且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言的形象美对说理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了对主观主义者的表现、实质和危害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语言的生动美语言的生动美主要体现在动词的提炼和选用上。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的“绿”字,写出了春风给江南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显出江南初春景色的美丽,风光宜人。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十分传神地把浓郁的春色点染得生动别致,逗人神往。

鲁迅的小说《药》一文中写道:当刽子手康大叔把人血馒头给老栓时,嚷道,“怕什么?怎么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作者连用了“抢”“、扯”“、裹”“、塞”“、抓”“、捏”六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刽子手的凶残、贪婪、爱钱如命的丑恶形象和粗野残暴的性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优秀的课堂语言,犹如一首动听的名曲,余音绕梁,又具有人文内涵,循循善诱。

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能给学生过“耳”不忘的感受,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若能通过其教学实践探索语言艺术的路径,提高语言的启发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达到言之确凿,证之有据,推之有理,谈之成章,书之成文,学生就会像磁铁般被吸引着,与老师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

一、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继诱导。

”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

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

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
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如讲授小说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应当以人物为主体,采用以“境”显人的启发手段。

教学《祝福》,应从祥林嫂反复念叨“我真傻”上,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祥林嫂傻在哪里,要启发学生从自然界的狼吃掉阿毛,进一步联想到封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狼”吞噬了祥林嫂。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得风趣。

《论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大教育家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做了把持鲁国朝政的季康子的家臣以后,季氏欲讨伐境内小国颛臾,发动不义战争,两个学生在孔子的责问下欲推脱责任,孔子即言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意思是说:“老虎犀牛闯出笼子,龟甲宝玉在匣中被毁,这是谁的过错呢?”这个比喻形象道出了季氏与冉季二人,鲁国与颛臾小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同时也收到了委婉的批评效果。

再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之前先向同学们朗诵了这篇散文中的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将学生带入一个优美的画面中,然后交待作者、篇名,引入正题,这样在学生脑海里却兴起了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活跃了大脑,并起到了兴起下文的作用。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我国古代最早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既然兴趣在学习中起到如此重要作用,教师便应该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只有声情并茂、和谐动听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才舒服悦耳,津津有味,才能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的语言如果使学生整堂课都处于高亢和兴奋的求知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试想,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标准的普通话,如在讲《渔歌子》时能顺手画一幅“春江垂钓图”;在讲《白毛女》中张口唱一段《北风吹》,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受到艺术的熏陶,怎会不觉得你的课有趣,这样的课
堂气氛怎能不活。

四、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大,自信心也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表现消极,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
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语言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当某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有出入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躁情绪只会使学生更加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些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倘从某某角度思考不是很简单吗?”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回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

这种语言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问题的尽快解决。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