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发展史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6642b5c3b3567ec102d8a2a.png)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并首次发行第一批人民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收兑旧币通令--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54-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财政部协商,统一清理了国营工业间,以及国营工业与其他国营企业间的贷款,贷款与资金往来一律通过中国银行办理,到一五计划末,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的目的已经实现。
--1962年3月10日,做出“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196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打破了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迈出了专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央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业银行体系得到初步发展--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组建--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组建--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成立--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宣告成立--1988年8月,兴业银行成立--1988年9月,广东发展银行成立--1992年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成立--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1992年10月14日,华夏银行成立--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措施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9月,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周小川担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4年8月26日,中行股份公司成立--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公司成立--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工行改制方案--2005年4月21日,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2005年6月,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上市--2005年8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引入首家战略投资者--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10月28日,工行股份公司成立--2006年1月27日,工行宣布引进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上市--2006年7月5日,中行A股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行H股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沪港两地同时挂牌上市--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上市--2007年7月1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在上证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拉开城商行上市序幕--2008年2月02日,全国规模最大村镇银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开业--2008年2月03日,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获银监会批准--2008年2月25日,农行成立我国首个农民工养老金管理中心--2008年2月26日,三峡银行正式挂牌,注册资本金为20.1179亿元,共有36个股东,重庆国投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4.79%--2008年2月27日,首家台资背景银行——华一银行落户深圳,该行将以深圳为中心,业务面向华南地区,为台资和整个珠三角客户提供服务--2008年10月27日,招商银行斥资363亿港元共收购永隆银行2.27亿股股份,约占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农行发展历程
![农行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e458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c.png)
农行发展历程
1951年,农业银行成立于中国北京市。
该行旨在为农民提供
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953年,农业银行开始推出农村信用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提
供小额贷款、存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
1955年,农业银行开始发放农村发展贷款。
这些贷款用于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农民个体经营支持等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968年,农业银行开始实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度。
该制度
将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起来,形成了分级管理和相互支持的网络,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
1974年,农业银行成为国有银行,开始通过发行债券和其他
金融手段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1995年,农业银行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了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该行成为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
2001年,农业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组织调整的重点对象之一。
通过战略投资和管理创新,农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了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2009年,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同时上市。
这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标志着农业银行实现了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2018年,农业银行启动了智慧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与各方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和资源,农业银行为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作为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将继续致力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农行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农行企业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59208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6.png)
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农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行,是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
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农行在银行业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市场中,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对于农行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农行的企业文化应该将“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内陆区域”的宗旨贯穿其中。
农行是国家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企业,特别在国内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因此,农行的企业文化应该体现这种国家精神,方便了解农村的特点和需要,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金融服务。
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增强农行的服务信誉度,提高农民、农业的认可度和依赖度。
其次,农行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优秀传统,让其成为农行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
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员工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农行的企业文化应该注意融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实现传统文化的“智慧化”,使其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第三,农行的企业文化应该强调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农行应不断追求学习和创新,在教育和培训员工方面下功夫,提高员工素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把学习和创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开展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为员工提供优质的后续发展机会,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四,农行的企业文化应该注重文明作风和和谐环境的建设。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从体制机制、工作环境、考核管理等方面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要简单重要,以德治企,弘扬良好的企业文化风尚。
同时,在员工的管理和考核方面,要愉悦谦和,相互尊重,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咨询沟通,实现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和团队合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中国农业银行行情行史
![中国农业银行行情行史](https://img.taocdn.com/s3/m/06c34f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a.png)
中国农业银行行情行史中国农业银行行情行史1. 概述•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
•农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中国农村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历史发展•1951年,农业银行成立,开始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1980年代,农业银行逐步推行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1990年代,农业银行开始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
•2001年,农业银行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2006年,农业银行顺利进入香港股市,拓宽了海外资本来源。
•2010年,农业银行再次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3. 行情表现•农业银行的股价在初始上市时经历了短暂的波动,但很快稳定下来。
•农业银行股价在过去几年里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这种稳步增长的趋势与农业银行持续改进银行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有关。
4. 金融创新•农业银行始终致力于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服务,方便客户进行跨行业务。
•农业银行的创新举措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5. 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农业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
•农业银行在贷款、存款、保险等方面满足了农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银行的支持和推动。
6. 未来展望•随着农业银行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农业银行将继续致力于金融科技创新,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房地产五大行简介(二)
![房地产五大行简介(二)](https://img.taocdn.com/s3/m/11edd3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4.png)
房地产五大行简介(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五家大型银行进行简介。
这五家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这些银行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银行的历史背景、发展规模、主要业务以及他们在房地产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正文:1. 中国农业银行(农行)- 历史背景: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成立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
- 发展规模:目前,农行是中国最大的农业金融服务提供商,总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五。
- 主要业务:农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贷款、存款、国际业务以及财富管理等。
- 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角色:农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为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以及房地产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 中国建设银行(建行)- 历史背景: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国有银行体系中的一员。
- 发展规模:建行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三位。
- 主要业务:建行的主要业务包括个人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投资银行以及金融市场业务等。
- 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角色:建行在房地产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为房地产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促进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3. 中国银行(中行)- 历史背景: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的国有银行之一。
- 发展规模:中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外币清算银行。
- 主要业务:中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个人金融、资金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等。
- 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角色:中行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融资支持和财富管理服务,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4. 中国交通银行(交行)- 历史背景:中国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 发展规模:交行是中国重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
- 主要业务:交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市场与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
农行多年发展历史总结汇报
![农行多年发展历史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bde8c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2.png)
农行多年发展历史总结汇报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是中国大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农行的多年发展历史进行总结汇报。
建立之初,农行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乡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
在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体制下,农行积极推动乡村信用社的发展,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这一时期,农行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农村提供了广泛的金融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行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农行积极引进现代银行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益。
农行开展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由政策型向市场型转变。
同时,农行扩大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逐步实现了面向农村居民的全面金融服务。
进入21世纪,农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号召,坚持稳健经营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
农行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以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为两翼,以农户为主体的个人客户为基础,加强对大中小企业、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支持。
农行推进了智能化建设,大力发展移动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工具,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近年来,农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农行积极服务“三农”事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农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最初的服务农村,到如今的服务实体经济,农行始终秉持服务社会的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
农行在农村金融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农行将继续发扬银行的社会责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精选文档】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98343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a.png)
浅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摘要: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最大问题, 并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
因此, 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是关键所在。
本文通过对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如何更加有效处理农行不良资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农行2005年年报显示,其不良贷款余额超过了7400亿元人民币,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总额10725亿元的69.0%,即使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占比仍高于50%。
另外,农行当年净利润为10.44亿元人民币,较之2004年的20.03亿元,缩水近半。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1)农行贷款的准政策性强。
农行历史包袱沉重,在目前的资产总量中,有大量扶贫性、农业开发性和政策性贷款。
如果去除这些政策性贷款因素,农行的包袱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差不了多少。
到2005年底,农行政策性贷款余额高达414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490亿元,是全部不良贷款的47.2%。
政策性贷款负担不仅导致农行历史包袱重于其他行,而且还严重制约着农行经营结构的调整,使其经营管理更趋复杂。
由于历史原因,农行长期以来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改革和转型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从历史发展看,农行自1955年成立至今,五十余年来一直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农行开始“进城”。
近年来,尽管其业务在许多大中城市取得了较大拓展,但县域农村金融市场仍是其业务经营的基础,仍有相当大的业务量分布于这些区域。
截至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类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万亿元。
而据农行农业信贷部总经理周清玉介绍,截至2005年年底,农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达9787.08亿元,约占其贷款总额的38%;农行61%的机构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51%左右的员工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工作。
中国农业银行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fdd0b3631126edb6f1a10dc.png)
第二部分中国农业银行介绍1、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国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可以简要的归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 1993年)农行文化萌芽阶段,中国农业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逐渐成长为全面办理农村各项金融服务的综合性专业银行。
第二阶段(1994年- 2006年)农行文化成长阶段,中国农业银行从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阶段。
第三阶段(2007年 - 至今)农行文化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从国有商业银行努力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上市的中国金融业背景(1)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机遇与世界金融业发展格局不同,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形成、市场化竞争的兴起、经营管理方式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则主要是由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所推动的。
以下是其中最重要的的一些改革:1.组建“专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雏形的出现。
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银行“一统天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这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最初形态。
2.商业银行概念诞生,四大专业银行逐步改造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改革初期,中国没有“商业银行”这一概念。
八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业和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银行运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渐暴露,大约从1994年前后开始,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不再有“专业银行”这一类别,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起绝对支撑作用的工、农、中、建被改造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3.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从1993年开始,在交通银行试点进行资金营运制度的改革,导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到1995年在各大商业银行全面推广该制度,从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建立了商业银行稳健、有效运作的制度规范。
4.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
改革与发展:农行30年的主旋律
![改革与发展:农行30年的主旋律](https://img.taocdn.com/s3/m/c7e81211964bcf84b9d57baa.png)
产 管理 公 司 剥 离不 良资产 的重 大 改革 在 这 ~ 时期 农行按 照
。
,
现 代 商业 银 行 的要 求 积 极推进 内部 管理 体 制和经 营机制 的 ,
改革 。
特 别是 近 两 年来 .
在认 真做好 股改各项 准备工 作 的同
时
在服 务
三 农 “
”
人 力资源改革 组 织体系调整 经济资
占
改革与发展 : 农行 3 0 年的主旋律
20 0 9 年 2 月 2 3 曰 是 中国农业 银行恢复建立 30 周年 的 日 .
子 1 9 7 9 年 2 月 2 3 日 国务院根 据党 的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的决
。
.
定发 出了
《关
于
恢
复
中
国
农
业
银
行
的通
知
》 .
以此
《通 知 》的
出台为标志 农业银行在其发展史上 翻开 了新 的一 ,
经过 几 代农行人 3 0 年 的奋斗 .
农行
由恢 复初 期 专 门 为 支 农 服 务的国 家 专业 银 行 .
到今天已 发展
成为一
家国 内网点最 多 业 务范 围最广
、
、
实 力雄厚 装备先 .
进 .
服 务优 质 .
效益 良好 的大 型 股 份 制银行 。
我们相信 .
站在
新起 点上 的几 十万 农行人 一 .
200 9 年 1 月 16 日 .
中国农业
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正 式成立 。
这 是农行发展 史上 的一
座新 的
里程碑 .
开 启 了农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
四大国有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441bfa72be23482fb4da4cee.png)
金融市场:
人民币利率互换 中期票据业务 短期融资券业务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业务
农业银行:
农行概要: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15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农行企业文化核心:
一、使命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二、愿景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三、核心价值观
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四、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
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
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
|公司金融服务:
公司融资服务
贸易金融服务
公司金融市场服务
人民币结算服务
公司存款服务
公司银行服务
|个人金融服务:
个人存款服务
个人贷款服务
个人理财服务
个人汇兑服务
个人银行服务
银行卡服务
|电子银行服务
|中行信息
|关于中行
|投资者关系
|金融数据|
工商银行: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积极稳妥应对,持续推进经营转型,加快业务创新,优化收益结构,严格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了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成功化危为机,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盈利增长,显著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笔试农行行史
![笔试农行行史](https://img.taocdn.com/s3/m/2bbb7e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笔试回答中国农业银行行史需要分点论述,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精练,以下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
以下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1. 初创期(1951-1978年):中国农业银行是在国家银行的支行和分理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的规模很小,服务范围也比较有限。
在这个时期,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2. 发展期(1979-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农业银行逐渐扩大规模,服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城市和农村地区。
在这个时期,农业银行开始注重个人业务的发展,推出了各种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贷款、信用卡等。
同时,农业银行也开始注重企业业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 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开始进行转型,从传统的银行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
在这个时期,农业银行注重数字化转型,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数字化水平,推出各种线上产品和服务,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
同时,农业银行也开始注重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
4. 改革创新期: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农业银行也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
此外,农业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和合作,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
从初创期的农村金融服务到发展期的个人和企业业务发展,再到转型期的数字化转型和改革创新期,农业银行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和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业银行也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历史
![2020年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209962c7fd5360cbb1adb00.png)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历史1、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
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
2、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57年4月, ___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3、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 ___的直属机构。
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
4、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___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5、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6、第六阶段(1999年-XX年):1999年,农行和工中建三家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xx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分行强化“存款立行”理念,将存款作为常德分行的发展之基和信心指标,在一季度全省“春天行动”综合营销竞赛中,通过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内外兼修强力扭转对公存款业务被动局面。
截至3月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86.5亿元,较年初增长16.2亿元,时点计划完成率排名全省农行系统第一;对公存款时点增量四大行份额较去年年末提升18%,对公存款系统贡献度、同业竞争力实现双提升。
一是外拓市场,广辟。
深挖系统客户源头,进一步加强财政、社保、公积金等系统性客户的维护和挖潜,顶住财政帐户整合压力,把握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省国土网拍保证金存管账户清理的有利契机,有效带动对公存款增长。
二是内抓管理,精根细作。
该行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加大对公理财、大额存单等产品的宣传,通过现场宣讲、微信、邮件等多渠道发送产品信息和营销要点,指导客户经理上门营销、精准营销,通过不断挖掘各单位的金融需求,合理配置重点客户金融资产,营造浓厚的稳存增存氛围。
5中国各大银行是怎么诞生的
![5中国各大银行是怎么诞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8daaf4ef28ea81c758f5786d.png)
中国各大银行是怎么诞生的?一、银行的发展历史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
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
在我国,“银行”之称谓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含义,“银”代表的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
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轩所著的《资政新篇》。
1580年,威尼斯银行成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
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二、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5月27日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1905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1908年2月,户部银行又改称“大清银行”(也叫“京师总行”)。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大清银行经孙中山先生批示,改称“中国银行”,总部设于上海。
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合称中国四大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银行进行了全面整顿,在1948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基础上,先后于1951年成立农业合作银行,1954年10月1日以原交通银行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其后,又将包括中国银行在内所有银行并入中国人民银行,使后者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于一身,成为大陆地区唯一的银行。
农行历史存款利率表
![农行历史存款利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607cae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4.png)
农行历史存款利率表农业银行历史存款利率表农业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国有银行之一,成立于1951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银行也不断壮大,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历史上,农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下文将介绍农业银行历史存款利率表。
1951年-1965年农业银行成立之初,国家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
此时期农业银行实施的存款利率较为简单,分为三个档位。
其中一年期存款的利率是2.5%,三个月期存款的利率是2%。
1966年-1978年这一时期,农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表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五年期的存款利率较高。
1972年起,五年期存款的利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是所有存款期限中利率最高的。
1979年-1995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
这一时期,农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1986年,农业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从6.5%提高到了9.5%,这表明银行对资本的需求迅速增加。
1996年-2001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开始逐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
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渐加深,浮动汇率也逐渐得到采用。
在这一背景下,农业银行将存款利率调整为浮动利率,以与市场保持一致。
2002年-201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银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而在这一时期,农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表也呈现出多样化、分档并存的特点。
其中,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始终是最为稳定且最为常见的利率档位,利率也相对较高,一度达到7%以上。
2016年-至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也逐步转向稳健型。
在这一背景下,农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也趋于稳定。
历史上分散式存款较多,此后更多是趋于中长期固定式定期存款,并且分为不同门槛奖励较高利率。
如10万元起购的固定期限10天至1年不等的低风险产品,利率最高可达3.2%。
文章结尾以上是农业银行历史存款利率表的相关介绍。
农行历史
![农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417efdcb9f3f90f76c61b25.png)
农行nóng háng 中国农业银行的简称。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客户服务热线:95599 中国农业银行最初成立于1951年,1979年2月再次恢复成立后,成为在农村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专业银行。
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设在北京。
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加坡、香港设有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法兰克福、首尔设有代表处,拥有员工447519人。
中国农业银行总部作为一家城乡并举、联通国际、功能齐备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一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立足县域和城市两大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着力打造“伴你成长”服务品牌,依托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庞大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致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广大客户共创价值、共同成长。
2008年,农业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效益明显提升,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年末总资产达到70,143.51亿元,各项存款60,974.28亿元,各项贷款31,001.59亿元,资本充足率9.41%,不良贷款率为4.32%,全年净利润514.53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自动柜员机和遍布全球的1,171家境外代理行,以覆盖面最广的网点网络体系和领先的信息科技优势,向超过3.5亿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以下称“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于2009年1月15日依法成立。
农行发展史
![农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34d47c158f5f61fb73666ab.png)
中国农业银行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
2009年1月15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代客资金业务。
截至2010年末,本行总资产103,374.06亿元,各项存款88,879.05亿元,各项贷款49,567.41亿元,资本充足率11.59%,不良贷款率2.03%,全年实现净利润949.07亿元。
201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141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2009年税前利润计,本行位列第14位。
2010年,本行穆迪信用评级为A1/稳定。
农行历程1951年7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
1952年7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职能并入人民银行。
1955年3月,按照为农业合作化提供信贷支持的要求,正式以“中国农业银行”名称建立。
1957年4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63年11月,根据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建立,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65年11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合并。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建立。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
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
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做出“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农业银行及其改革的进展
![农业银行及其改革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af6738d1f34693daef3ed6.png)
农村金融作业年级:2013级专业:动物科学姓名:***学号:**********一.农业银行及其改革的进展?一)银行简介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业银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
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作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中国农业银行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现代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代客资金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
截至2013年末,本行总资产145,621.02亿元,各项存款118,114.11亿元,各项贷款72,247.13亿元,资本充足率11.86%,不良贷款率1.22%,全年实现净利润1,662.11亿元。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以来,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从最初肩负国家赋予的发展农村金融事业的神圣使命,到如今的金融市场竞争主体;从开始偏隅农村的单一市场,到现在的城乡兼顾、网点和客户遍布海内外的市场新格局,走过了一段极其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回顾农业银行的历史,可以说,一部中国农业银行史就是一部新中国农村金融史的缩影。
农业银行作为新中国农村金融事业的拓荒者,进行了无数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服务三农和支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改革开放前的“三起三落”(1)中国农业银行的第一次成立与撤销1951年7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这就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
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支援和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9901667375a417866f8ffe.png)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
【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主要任务: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
1952年,撤销。
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
【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
主要任务: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精简机构】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
参观广州农行发展历史心得【精选6篇】
![参观广州农行发展历史心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e1d8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参观广州农行发展历史心得【精选6篇】作为效劳行业,商业银行除了出售自己的有形产品外,还要出售无形产品——效劳,银行的各项经营目标需求透过带给优质的效劳来完成。
做好银行效劳作业、维护金融顾客利益,不仅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也是培育客户忠诚度、提升银行名誉、增强综合竞赛实力的需求,更是银行实行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质要求。
作为咱们金融企业,浅笑效劳像是一把奇特的钥匙,可以翻开心灵的幽宫,使它的光芒照耀了周围的全部,给周围的气氛增添了温暖。
然而浅笑效劳又更像是天使的翅膀,让咱们在天空中漫游,走在企业前端,与众多强者站在紫禁之颠。
浅笑,并不仅仅仅是一种表情的展示,更重要的是与被效劳目标作感情上的沟通和沟通。
当你向客户浅笑时,要表达的意思是:“欢迎您来到咱们的信用社,我很高兴为您效劳。
”浅笑表现了这种良好的心境。
而浅笑效劳并不意味着仅仅脸上挂笑,应是真挚的效劳,试想一下,假如一个职工只会一味地浅笑,而对客户内心有什么主意、有什么要求一概不知,一概不问,那么这种浅笑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浅笑效劳,还应有感情上的沟通和沟通,只有这样当你在效劳和作业上呈现忽略时也会得到对方的体谅和包容。
浅笑效劳可以使客户产生满腔热枕之感。
“笑迎天下客,满意在我家”,继续浅笑效劳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谁都喜爱同其打交道。
浅笑着赞扬他人使对方感到你的诚心,浅笑着批判他人使对方感到你的好心,浅笑着拒绝他人使对方体谅你的难处。
而不明白浅笑效劳的职工使顾客避之犹恐不及。
这样,效劳作业的优劣,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就自然爱憎分明了。
浅笑是对客户最好的礼遇和尊敬!也是员工优质效劳的最基本的表现!只有热心对待每位客户,才干获得信赖并能进一步让客户将心中的需求彻底说出;咱们必须细心调查与领会,才干深化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针对客户的需求,咱们要用心主动热心并有用的用心履行。
我坚信,唯有发自内心的效劳意愿,才干带给客户满意的效劳。
咱们要以诚心效劳,让客户觉得安心舒适,咱们要营造完美的效劳气氛,让客户体验到愉悦的效劳,进一步让客户认同并喜爱到棠树信用社理解咱们的效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
2009年1月15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代客资金业务。
截至2010年末,本行总资产103,374.06亿元,各项存款88,879.05亿元,各项贷款49,567.41亿元,资本充足率11.59%,不良贷款率2.03%,全年实现净利润949.07亿元。
201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141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按2009年税前利润计,本行位列第14位。
2010年,本行穆迪信用评级为A1/稳定。
农行历程
1951年7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
1952年7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职能并入人民银行。
1955年3月,按照为农业合作化提供信贷支持的要求,正式以“中国农业银行”名称建立。
1957年4月,与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63年11月,根据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再次建立,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65年11月,与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合并。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建立。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
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
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3年12月,国务院明确做出“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1994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划转了绝大部分政策性业务。
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农业银行不再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1999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向新组建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国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总原则,中国农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新阶段。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08年11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注资,与财政部并列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第一大股东。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启动IPO。
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A+H股于15日、16日分别在上海、香港挂牌上市,实现全球最大规模IPO。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一、使命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二、愿景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三、核心价值观
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四、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
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
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