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打花鼓
老辈人常说"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

流传于闽北一带的,人叫"凤阳花鼓";流传于闽西南的称之为"打花鼓"。

历史上自盛唐、南宋至明禾、清初,福建境内曾有三次人口大迁徒。

这种大迁徒,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外地的民间歌舞。

尤其是明本、清初这一次,江淮一带兵连祸结,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纷纷南逃,民间巴人飘流四万,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者甚多,《打花鼓》即由此时传入。

它歌舞结合,通俗易懂,非常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今在闽西的宁化、清流、连城、上杭、永定、明溪等地流传不衰。

《打花鼓》有多种演出样式,有二且一丑,一且一丑或多且多丑等几种。

一般三人表演为多。

且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手执锣或腰系鼓;丑角手执扇与且角对唱对舞。

且角腰部的扭动伴以头部频频抖动,节奏明快、舞姿优美;丑角的动作轻快活泼,风趣幽默。

音乐有专用的《花鼓歌》,旋律流畅动听,节奏明快跳跃,很适合边歌边舞或叙事演唱。

小池乡的老艺人马于得(1901年生)说:我二十岁随师傅李惠民学习打花鼓技艺。

李惠明师傅是向大桐乡的师祖学的。

明末、清初,汀州沿途出现一位逃荒汉子,卖唱乞讨为生,乞到小池乡一户富家时,碰上两位卖唱女艺人,三人谈起,原来都是从风阳流浪出来的;说到家世,又是远房亲戚,倍觉亲热。

在主人的邀请下,三人高兴地上厅堂,表演了《打花鼓》,从此《打花鼓》就一代一代地在小池乡流传下来。

龙凤灯
《龙凤灯》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红坊,永定县坎市、高坡一带,是闽西客家聚居区元宵节期间活动的一种民俗舞蹈。

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为古中原移民,祖籍带来很多当地当年的风俗习惯,世代相袭;元宵灯会及《龙凤灯》亦复如此。

由于长时间保存在偏远的闽西山区,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古风犹存。

客家人"灯""丁"谐音,"出灯"意即"添丁"。

为祈求人丁兴旺,每当新春佳节,村民叶「]就集资扎灯,于元宵之夜,从租词出发周游村寨,然后将灯分送各盾,悬挂
厅堂。

送灯以后,各家冉自带酒菜到祖词聚餐,开怀畅饮,共厌新春。

《龙凤灯》的灯彩造型丰富,有黄龙、凤凰、雄狮、猛虎、公鸡、白鹤、大象、山鹿等等,表演者装扮成闽西汉剧中生、且、丑等角色,把龙、风、狮、虎等各色彩灯扎在腰间。

灯具制作颐费工时:先用竹蔑扎成四禽四兽的形象框架,禄以色纸,然后彩绘成龙、风、狮、虎等各类形象。

表演时,表演者除腰间戴着龙、风等大型彩灯外,左手还托着一盏花灯,如鼓子灯、龙头灯、鱼于灯、风车灯、飞蝶灯之类,右手挥动马鞭,由两匹大红竹马(灯)领头,松明引路,大摇大摆,悠游于乡间村里。

《龙凤灯》队形变化繁多,如"踩鸟"、"内外蛇子周"、"关公巡城"、"围篱笆"、"倒插花"、"托三门"、"黄龙盘珠"、"退马"、"猴子烧蜂"等等。

每两种队形画面之间都由"双龙出水"衔接,承上启下,显得层次清晰,丰富多彩。

舞队"穿花"(变换队形图案)时,乐队奏"饶平吹"。

然后冉依次吹奏《一江风》、"雁鱼乐》等乐曲,气氛欢快热烈。

穿花完毕,演员们在丝竹乐的伴奏下,接唱《膀蟹歌》等民间惺歌。

至此,观众兴高采烈,掌声四起,往往一曲接一曲欲罢不能。

在偏僻的山乡,《龙凤灯》为乡民们庆贺新春佳节带来欢乐。

船灯
船灯是以船形灯为道具,舞蹈和音乐相配合而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

船灯的制作,是以竹篱或木条制成一个长约3米,宽约l米余的船形骨架。

中间扎成一座四方立体如同画肪、内能站人扛船体的船舱架。

然后将船体蒙上白布,画上水波纹图案,且布长需过船底,以遮盖船内人员脚掌。

画肪舱架,也以白布或彩纸粘贴。

前后开舱门,左石开小圆窗。

四周挂上小灯笼、小流苏、彩花、彩珠和人物纸塑等。

船窗、舱门二侧都贴吉祥楹联。

舱内和外四角装上彩灯,点以蜡烛。

有的还自船舱顶至船尾顶,加搭建一彩布平顶船篷。

篷边也饰以彩带、流苏、小灯笼之类。

整个船体十分精致美观。

表演时,一年轻力壮的男于,藏在船舱内靠安装的挎带肩扛起船灯,承受整个船的重量,并不停地左右、前后摇摆,表演船在各种水情的江河中航行。

船头船尾各一人。

船头一人扮丑角叫"艄公",船尾一人扮且角叫"艄婆"。

两人各持画桨摇船,有时"艄婆"不划桨而"打扇花",边行,边唱,边舞。

其唱词大都固定,有时也即兴而作,间有道白,内容疚谐可笑。

舞蹈动作,有摇船、逆水行舟、拖船、上滩、下滩等。

此外,还有乐队,配合船灯吹奏一些固定的民间小调,如《八板头》、《尾子》、《渔家乐》、《过江龙》等。

有的乡镇随着船灯,还有扮咸《西游记》、《白蛇传》、《水游传》等的古装人物,边行进边表演一些简单剧情动作,有的表演一些如猪八戒、济
公和尚、时迁偷鸡等丑角动作,和周围观众逗乐。

到了表演地表演时,先演船灯然后演一些《补缸》、《王婆骂鸡》、《卖花线》、《大小争风》等船灯小戏。

这些船灯小戏,篇幅较短。

角色较简轧一般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且。

有特定的戏剧人物。

戏剧情节较为牢纯,大多以男欢女爱为内容,有固定的唱词和曲调。

台词道白,多用客家话表述。

有的在"打船灯"之后,还加演《打花鼓》。

演奏的船灯小曲有百余首,其中有些与十番、静板相同。

整个演出时间从打船灯到演小戏等,可达两个多小时。

船灯表演在闽西客家地区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连城等县都有,主要在春节、元宵,偶尔也有端午、中秋、重阳节表演。

船灯的历史起源无从考证,但凭口传,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了。

解放初期,船灯曾参加福建省民间文艺会演。

解放几十年来,各地政府开口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宣传缴交爱国公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党的万针政策,一直流行不衰。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原为江湖艺人赖以生存的以载歌载舞为演唱形式的表演艺术,在新罗区、漳平市一带较为流行。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九连环艺人借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走衔串巷到几乎所有的华堂高屋门前,作一番精彩的九连环表演,并大说祈福、吉利的话语,载歌载舞乞讨喜钱。

多数人家欢迎九连环艺人到家门口表演,一来图个热闹和古利,二来花钱不多十分合算。

九连环的表演为一且一丑,丑角以唱为主,并作即兴表演;且角以舞"霸王鞭"为主,舞蹈时手打"连响"。

舞蹈姿势变化多端,"连响"悦耳,节奏明快,为乡村的节庆增添喜厌的气氛。

七节龙舞
《七节龙舞》流传于上杭、长汀、连城三县交界的南阳镇。

因龙头、龙身、龙尾共七节而得客。

由于七节各自独立,不连成一体,又称《七节断龙》。

"七节龙舞》由双龙表演,舞者均为男于。

舞龙珠者六人,舞龙头、龙尾者各二人,舞龙节者十人,共二十人。

舞者头包红色万巾,腰扎红绸带,脚蹬布鞋,在打击乐演奏声中,由舞龙珠者领首,依次相随,变化着各种动作、路线,使龙体上下起伏,左右摆动,形成立体的"5"形游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两条七节龙分青、红二色。

表演时,龙节的动作变化较少,主要由龙头随龙起舞,
各节随之而动。

表演形式分单珠、双珠、三珠、四珠、五珠和双龙戏珠等。

单珠表演多在祠堂,庵庙"走塘膛"、"缠柱杆";双珠表演普遍是走家串户,为户主祈求平安,寓意"双喜临门";三珠主要在有财有势的人家表演;四珠多为一乡一村或一姓氏演出,寓意"四季平安";五珠则是为官家府耶而舞,其舞法依次为单珠接四珠,冉接三珠;双龙戏珠是在走街串巷中逢有另一龙队时,进行会龙的表演,表示友好,一般先舞双珠,后舞三珠结束。

七节龙以龙珠为主,龙珠动作丰富多样。

龙珠与把杆连为一体,舞者双手需不停地转动把杆,使龙珠在胸前、背部、脚下滚动。

其主要的动作有:"高低开球"、"冲球"、"背滚球"、"前转剪子脚"等。

这些动作刚健敏捷,欢快跳跃。

有艺诀:"收珠揣在腰,开珠高于头,冲珠前面转,缠须绕龙头,剪子两边抛,背转需低头,路线绕圈转,眼观四万要相照。

"舞龙头者亦相当重要,他与龙珠配合如何是整个表演的关键所在,其舞法亦有口诀:"手不过肩、头不向上(指龙嘴),转身顺手走,始终手要抖。

"这一口诀亦是龙节舞法要领。

据上杭南阳镇南阳村艺人黄石开(1925年生)说,《七节龙舞》源于清代康熙年间。

当时黄浩公出仕厂西,当地民众为之厌贺,拿起了龙灯各节随意起舞,就此形成了断节龙舞法。

妇女出操舞
《妇女出操舞》是土地革命时期,闽西革命根拥地广为流传的舞蹈。

1929年红军入闽。

3月解放长汀,5月攻克龙岩,7月召开闽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l930年春,闽西已有六个县、六十九个区,三百九十多个乡成立了"1农民主政府"。

l930年7月,江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赣南、闽西连成一片。

在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工会、农会、妇女会、共青团、少先队相继成立,为了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妇女们劳动生产,支援前线;站岗放哨,保卫家园。

这一时期,年轻的妇女们舞刀弄枪,积极操练,《妇女出操舞》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的宣传队员张日香(小池人,1910年生)介绍:《妇女出操舞》在龙岩白土、红坊、小池、适中,上杭才溪、白砂,长汀南阳等革命根据地厂为流传。

那时,每逢圩天节日,在村镇街头,或会前会后,都可以看到红军宣传队员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肩挎子弹带,打绑腿,着草鞋;或乡村妇女身穿士光蓝大襟衫,肩背顶油纸签,黑布鞋,打绑腿,一行十人,手持彩色纸条缠扎的梭标或木棍,从左右上场,依口令操练。

舞蹈把口令"立定"、"向右看齐"、"向右转"等编入歌词,配上曲调,并用二胡、笛子、风琴伴奏,使托枪上眉、双手持枪、单腿跪刺等军事操练动作舞蹈化,节奏鲜明,体态威武,充满战斗气氛。

l949年闽西解放后,为了配合妇女解放运动,当地又重新排练这个舞蹈,并曾参加县、地两级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受到观众欢迎。

跳海青
长汀的祭记舞蹈《跳海青》(又名《夫人教》),是目前我省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祭祖舞蹈。

据老艺人说,《跳海青》已流传四十几代,推算上去应该是产生于唐宋年间了。

《跳海青》包括文科、武科两部分。

文科中,先由道十点香请来各路神仙,求得神水,驱妖消灾;然后叙述海青为了驱除妖魔,间林九娘、陈四姐、李三姐结伴到狮山老母那里去学法的故事;由儿段歌舞组成,有《打衫花》、《梳妆》、《出海青》等。

海青由一男子扮演,右手拿一把扇子,左肩上一勾把伞上挂一包袱。

主要动作有"扇花洗脚"、"双手捧桃"、"扣扇前走步"、"蛤蟆跳卦"等。

陈、林、季三位大姐均由男少年装扮,手拿手巾、扇子,主要动作有"阴阳云手"、"三步舞扇花"等。

武科(也叫"打行罡",中有《龙角舞》、《蛤蟆舞》、《打花》、《打碗花》、《竹杠舞》等。

《龙角舞》中舞者身着道士服,手执四尺长的犀轧肘而执单角,时而执双角,时而举起吹奏,时而把犀角当道具,表演《单角舞》、《双角舞:。

舞蹈动作有"龙角花"、"猫子翻"、"洗龙角"、"跪舞长角"、"双圆花"、"双角花"、"溜长角"等。

《打花》是单人舞,事先将草筒的两头塞进油纸,点上火,舞者用手腕使草筒忽而上旋,忽而绕转,忽而火绕身转,像一团大火球在飞旋,十分壮观。

"蛤蟆舞"是模仿蛤蟆动作的一段独舞。

舞者赤裸上身,模拟蛤蝶的各种形态,有"蛤蟆探地"、"蛤蟆望月"、"蛤蟆献肚"等动作,惟妙惟肖,十分精彩。

《打碗花》中舞者头顶一只点上火的瓷碗,双手各拿两只碗,两只脚各踩一只倒扣在地的瓷碗,走出"三步扭"等优美响舞步,表现出很高的技巧。

现在的《跳海青》为一丑、一旦表演。

二人各执一把折扇,在民间小调《对唱》的伴奏下,二人表现情依依、意绵绵、情意深,愿配凤凰结夫妻的男女之情。

整个舞蹈造型优美、动作抒情,丑角动作风趣幽默而不俗。

高跷扑蝶
《高跷扑蝶》流传于长汀县城关、河田镇一带,多在迎神赛会,喜天节日中表演。

"高跷"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有多种表演形式,《高跷扑蝶》就是以高饶表现"扑蝶"的节目。

表演者为二人,一份"丑公",一份"丑婆",丑公左手执扇,右手举着系有蝴蝶的竹片;丑婆右手执扇,左手挥舞着彩色的手绢。

表演时,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时而上下飞翔,时而左右盘旋,进行大幅度的空间调度,使得丑婆左蹲右转,前俯后仰,应接不乱。

通过"望蝶"、"戏蝶"、"追蝶"、"扑蝶"等情节,生动地表现了公
戏婆、婆扑蝶的欢乐情景。

舞蹈以丑婆为主。

丑婆性格泼辣,表情滑稽,时而眉开眼笑,时而歪嘴眨眼,时而娇媚柔态,时而气急败坏……处处引人发笑。

丑婆的动作难度也较大,在扑蝶时,前后跟跑、单脚跳、双脚跳、180度急转身等,技艺高的艺人还可做劈又等技巧,气氛紧张而又惊险。

据艺人回忆,从前还有史惊险的动作:下前腰、从地上抱起一个小孩放在肩上:再下腰,又抱起一个小孩高举过顶¨
整个舞蹈以打击乐伴奏。

三件乐器:鼓、锣、馈。

乐手也踩高跷。

踩街时,乐手在前,丑公、丑婆随后,广场表演时,乐手在一旁伴奏。

长汀一带《高跷扑蝶》的传人蔡厚骂(1906年生)自述:十八岁时在长汀看到过"高跷溜球"、"高跷棍棒"。

后来,又看了邻近新桥村高跷队朋高饶扮演各种古装戏人物的表演,觉得非常有趣,便约了同村儿个年轻人,用六十个银毫聘请新桥人来传授高跷技艺。

二十二岁开始学跳《高跷扑蝶》。

现在流传在长汀一带的这个民间舞蹈,就是由他先后教了七八个徒弟传授下来的。

《高跷扑蝶》原先也是一种集体舞,高膀艺人可能受到《采茶灯》的启发,吸收"扑蝶"这一情节。

干富了自己的表演内容。

长汀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刘胜汀(1942年生)介绍:他父亲年轻的肘候,在长汀城关迎神赛会和春节期间就曾看到过七八个人跳的"高跷扑蝶"。

一人拿蝴蝶,其余人扮小丑,当人群中鸣放鞭炮欢迎时,他们就围成圆圈,把蝴蝶围在叫间,争相追扑。

当时,也有一些年轻人,绑着高饶,守候在自家门前,随时准备加入表演的行列。

现在蔡老先生的双人《高跷扑蝶》就是从这一群舞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打马刀
《打马刀》(现亦称《大刀舞》)是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民间舞蹈,流传于闽西龙岩市长汀县的策武、四都,以及上杭县的才溪、南阳等地,迄今己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打马刀》最初是红军第五军团集体军事操练的项目,上杭县才溪乡当年跳过《打马刀》的老艺人梁达仪介绍,1932年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攻打漳州途经长汀、上杭时,曾以《打马刀》传授给各乡群众。

其时,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许多县、乡都纷纷建立了红色政权。

随着武装斗争的节节胜利,革命队伍不断扩大,苏区的青年男子大多踊跃参军上了前线。

于是守卫乡土之责落到了妇女支前队和儿童团身上了。

当时,苏区习武之风极盛,妇女大刀队操练起来威风不减男子。

建国后,为了欢庆胜利,《打马刀》冉次出现在群众之中。

1958年长汀县策武乡人民以当年流行于根据地的红军歌曲《共产党领导》为伴奏,表演了《大刀舞》(《打马刀》),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

"共产党领导真正确,工农群众拥护真正多,红军打
仗真不错,粉碎国民党的乌龟壳,我们真快乐,我们真快乐,我们真快乐:"的歌声唤起了人们对火红岁月的怀念,充分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

加工后的《大刀舞》得到充实、提高与发展,更具时代特色。

现在整理的《大刀舞》,是以大刀为道具的女子群舞。

舞蹈"砍刀"、"劈刀"、"
绕头花"等动作,均呈现了临战拼杀的骋勇气势。

表演时以"膀马"和"绕头花"为基本动作贯穿始终,威武雄健,体现了军旅舞蹈的风采。

《大刀舞》的服饰,基本保留了土地革命时期才溪妇女支前队的服装式样,表演者身着中式大襟上衣,中式女裤,腰扎红色布带,头上系一根红色头绳,扮相利索而威武,具有浓郁的红军时代风貌。

客家民间舞蹈
梅州客家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梅州客家民间舞蹈品种繁多,多数为风俗道具舞,较为著名的有船灯、鲤鱼灯、采茶扑蝶、席狮舞、杯花舞等。

梅州客家民间舞蹈大体可分为喜庆舞和宗教舞两类。

喜庆舞有舞龙、舞鲤、鲤龙会、舞竹马、舞春牛、舞船灯等。

舞龙有火龙、乌龙、花环龙、金龙、青龙、布条龙等,表演程式有出水、游龙、盘龙、十字、戏球、抢宝、回龙等,其中火龙、乌龙、花环龙极具特色。

火龙又称烧龙,流行于丰顺县埔寨一带。

龙头龙尾及各节龙身高丈余,长达30多米,均为竹篾扎腔,蒙上白纸或白布彩绘而成。

龙身捆扎许多烟花、火箭、爆竹。

龙队由锣鼓队、火缆队、炮仗队、花灯队、绣球、火龙组成,少则近百人,多则三四百人。

火龙出场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后点火,从龙头起一节节串燃直至龙尾,把整条龙内组装的烟花、鞭炮等全部烧完才宣告结束,气势浩大热烈。

舞竹马曾流行于梅州各地,现五华、兴宁西北部山区乡镇仍很盛行。

道具除竹马外,有舆车、浪伞、鲤灯、鸡灯等。

舞船灯现仍流行于平远、蕉岭一带,舞曲有《渔家乐》、《闹元宵》、《怡情》、《上滩》、《拉船》、《花鼓》等。

宗教舞从佛教和道教活动中脱胎而来,经历了分流优化,大量吸收民间小调、杂耍,别具一格。

佛教舞蹈有铙钹花、打席狮、打莲池等。

道教舞有杯花、扇花、棍花、锣花、梳妆、洗马扛舞、火碗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