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打花鼓
老辈人常说"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流传于闽北一带的,人叫"凤阳花鼓";流传于闽西南的称之为"打花鼓"。历史上自盛唐、南宋至明禾、清初,福建境内曾有三次人口大迁徒。这种大迁徒,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外地的民间歌舞。尤其是明本、清初这一次,江淮一带兵连祸结,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纷纷南逃,民间巴人飘流四万,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者甚多,《打花鼓》即由此时传入。它歌舞结合,通俗易懂,非常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今在闽西的宁化、清流、连城、上杭、永定、明溪等地流传不衰。
《打花鼓》有多种演出样式,有二且一丑,一且一丑或多且多丑等几种。一般三人表演为多。且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手执锣或腰系鼓;丑角手执扇与且角对唱对舞。且角腰部的扭动伴以头部频频抖动,节奏明快、舞姿优美;丑角的动作轻快活泼,风趣幽默。音乐有专用的《花鼓歌》,旋律流畅动听,节奏明快跳跃,很适合边歌边舞或叙事演唱。
小池乡的老艺人马于得(1901年生)说:我二十岁随师傅李惠民学习打花鼓技艺。李惠明师傅是向大桐乡的师祖学的。明末、清初,汀州沿途出现一位逃荒汉子,卖唱乞讨为生,乞到小池乡一户富家时,碰上两位卖唱女艺人,三人谈起,原来都是从风阳流浪出来的;说到家世,又是远房亲戚,倍觉亲热。在主人的邀请下,三人高兴地上厅堂,表演了《打花鼓》,从此《打花鼓》就一代一代地在小池乡流传下来。
龙凤灯
《龙凤灯》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红坊,永定县坎市、高坡一带,是闽西客家聚居区元宵节期间活动的一种民俗舞蹈。
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为古中原移民,祖籍带来很多当地当年的风俗习惯,世代相袭;元宵灯会及《龙凤灯》亦复如此。由于长时间保存在偏远的闽西山区,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古风犹存。
客家人"灯""丁"谐音,"出灯"意即"添丁"。为祈求人丁兴旺,每当新春佳节,村民叶「]就集资扎灯,于元宵之夜,从租词出发周游村寨,然后将灯分送各盾,悬挂
厅堂。送灯以后,各家冉自带酒菜到祖词聚餐,开怀畅饮,共厌新春。
《龙凤灯》的灯彩造型丰富,有黄龙、凤凰、雄狮、猛虎、公鸡、白鹤、大象、山鹿等等,表演者装扮成闽西汉剧中生、且、丑等角色,把龙、风、狮、虎等各色彩灯扎在腰间。灯具制作颐费工时:先用竹蔑扎成四禽四兽的形象框架,禄以色纸,然后彩绘成龙、风、狮、虎等各类形象。表演时,表演者除腰间戴着龙、风等大型彩灯外,左手还托着一盏花灯,如鼓子灯、龙头灯、鱼于灯、风车灯、飞蝶灯之类,右手挥动马鞭,由两匹大红竹马(灯)领头,松明引路,大摇大摆,悠游于乡间村里。
《龙凤灯》队形变化繁多,如"踩鸟"、"内外蛇子周"、"关公巡城"、"围篱笆"、"倒插花"、"托三门"、"黄龙盘珠"、"退马"、"猴子烧蜂"等等。每两种队形画面之间都由"双龙出水"衔接,承上启下,显得层次清晰,丰富多彩。
舞队"穿花"(变换队形图案)时,乐队奏"饶平吹"。然后冉依次吹奏《一江风》、"雁鱼乐》等乐曲,气氛欢快热烈。
穿花完毕,演员们在丝竹乐的伴奏下,接唱《膀蟹歌》等民间惺歌。至此,观众兴高采烈,掌声四起,往往一曲接一曲欲罢不能。在偏僻的山乡,《龙凤灯》为乡民们庆贺新春佳节带来欢乐。
船灯
船灯是以船形灯为道具,舞蹈和音乐相配合而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船灯的制作,是以竹篱或木条制成一个长约3米,宽约l米余的船形骨架。中间扎成一座四方立体如同画肪、内能站人扛船体的船舱架。然后将船体蒙上白布,画上水波纹图案,且布长需过船底,以遮盖船内人员脚掌。画肪舱架,也以白布或彩纸粘贴。前后开舱门,左石开小圆窗。四周挂上小灯笼、小流苏、彩花、彩珠和人物纸塑等。船窗、舱门二侧都贴吉祥楹联。舱内和外四角装上彩灯,点以蜡烛。有的还自船舱顶至船尾顶,加搭建一彩布平顶船篷。篷边也饰以彩带、流苏、小灯笼之类。整个船体十分精致美观。
表演时,一年轻力壮的男于,藏在船舱内靠安装的挎带肩扛起船灯,承受整个船的重量,并不停地左右、前后摇摆,表演船在各种水情的江河中航行。船头船尾各一人。船头一人扮丑角叫"艄公",船尾一人扮且角叫"艄婆"。两人各持画桨摇船,有时"艄婆"不划桨而"打扇花",边行,边唱,边舞。其唱词大都固定,有时也即兴而作,间有道白,内容疚谐可笑。舞蹈动作,有摇船、逆水行舟、拖船、上滩、下滩等。此外,还有乐队,配合船灯吹奏一些固定的民间小调,如《八板头》、《尾子》、《渔家乐》、《过江龙》等。有的乡镇随着船灯,还有扮咸《西游记》、《白蛇传》、《水游传》等的古装人物,边行进边表演一些简单剧情动作,有的表演一些如猪八戒、济
公和尚、时迁偷鸡等丑角动作,和周围观众逗乐。到了表演地表演时,先演船灯然后演一些《补缸》、《王婆骂鸡》、《卖花线》、《大小争风》等船灯小戏。这些船灯小戏,篇幅较短。角色较简轧一般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且。有特定的戏剧人物。戏剧情节较为牢纯,大多以男欢女爱为内容,有固定的唱词和曲调。台词道白,多用客家话表述。有的在"打船灯"之后,还加演《打花鼓》。演奏的船灯小曲有百余首,其中有些与十番、静板相同。整个演出时间从打船灯到演小戏等,可达两个多小时。
船灯表演在闽西客家地区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连城等县都有,主要在春节、元宵,偶尔也有端午、中秋、重阳节表演。船灯的历史起源无从考证,但凭口传,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了。解放初期,船灯曾参加福建省民间文艺会演。解放几十年来,各地政府开口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宣传缴交爱国公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党的万针政策,一直流行不衰。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原为江湖艺人赖以生存的以载歌载舞为演唱形式的表演艺术,在新罗区、漳平市一带较为流行。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九连环艺人借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走衔串巷到几乎所有的华堂高屋门前,作一番精彩的九连环表演,并大说祈福、吉利的话语,载歌载舞乞讨喜钱。多数人家欢迎九连环艺人到家门口表演,一来图个热闹和古利,二来花钱不多十分合算。
九连环的表演为一且一丑,丑角以唱为主,并作即兴表演;且角以舞"霸王鞭"为主,舞蹈时手打"连响"。舞蹈姿势变化多端,"连响"悦耳,节奏明快,为乡村的节庆增添喜厌的气氛。
七节龙舞
《七节龙舞》流传于上杭、长汀、连城三县交界的南阳镇。因龙头、龙身、龙尾共七节而得客。由于七节各自独立,不连成一体,又称《七节断龙》。
"七节龙舞》由双龙表演,舞者均为男于。舞龙珠者六人,舞龙头、龙尾者各二人,舞龙节者十人,共二十人。舞者头包红色万巾,腰扎红绸带,脚蹬布鞋,在打击乐演奏声中,由舞龙珠者领首,依次相随,变化着各种动作、路线,使龙体上下起伏,左右摆动,形成立体的"5"形游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两条七节龙分青、红二色。表演时,龙节的动作变化较少,主要由龙头随龙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