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初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1)
(完整word版)萨缪尔森版经济学原理复习纲要
PPF:在生产技术以及投入要素不变时一个经济体能达到的最大可能产出组合
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A而被迫放弃的B的价值
Chapter 4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变化一单位比例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比例
丰收悖论: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因此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很少.因此在丰收时由于产量大增,粮食价格将很多,但需求量的上升却很小因此农民收入减少
Chapter 24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
政府多支出一元或者少收取一元的税经济体产出的变化
Chapter 26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回购或者售出证券以改变流通货币
再贴现率:央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为到期证券换取现金的利息
法定准备金: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商行吸纳的存款存进央行
Chapter 5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减少.如第二个面包效用不如第一个
等边际法则:消费者在总效用最大时,他的最后一元钱花在A上和花在B上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
需求线向下倾斜:
收入效应:价格的降低等价于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因此消费者消费更多的产品
Chapter 32保持价格稳定
通货膨胀
较长时期内的全面价格的持续性上涨
通胀分类:
缓慢通胀:通胀率小于10%
急剧通胀:通胀率大于10%,但是经济持续还能维持
恶性通胀:通胀率可能达到百万以上,经济崩溃
支付能力原则:税额与收入成正比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每个人交的税都应该一样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3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或者只有供给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做供给2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供给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供给数量是因变量,商品的供给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P(、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3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除了价格以外,供给还受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供给量的变动;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需求的变动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2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3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运动,它并不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它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4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第五节弹性理论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Q/P?(P/Q式中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ed=-(dQ/dP?(P/Q4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Qx/Py?(Py/Qx式中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exy=(dQx/dPy?(Py/Qx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m=(Q/M?(M/Q,或为:em=(dQ/dM?(M/Q式中em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第六节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还讨论了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的应用,如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厂商销售收入有影响,一般的,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收益增加,提价会使收益减少;对于单一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升降不会使收益发生变化;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收益减少,提价会使收益增加此外,还有易腐商品的售卖、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谷贱伤农等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说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价格,以及生产者应如何利用供求理论和弹性理论为经济决策服务第七节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第二节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9.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特殊的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2.预算线的变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商品的价格这几个变量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化,预算线的位置就会受到影响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2恩格尔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3价格--消费曲线:连接所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费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3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4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5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1.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2.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3.降低风险的方法:常见的有多样化、购买保险和获取更多信息三种方法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l厂商的组织形式: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其组织形式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企业本质: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3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节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2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 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4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K式中,Q为产量;L和K分。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 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能最少的村民也能提供很多服务,但在美国则不 同,美国人会雇佣其他人做一些尼泊尔人自己做 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一的差别呢?
假设有一个很小的社团,在这个社团里,
保拉是唯一的专业自行车技师,而贝希是唯 一的程序员。如果他们用来进行这两项经济 活动的时间为:
表1 保拉和贝希的生产信息
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 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 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
大炮
A 15
12
9
6
B
M
C
D
N
2
34
E
5
黄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
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解决 的”,它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 的”,它以一定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来 研究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Robert H. Frank and Ben S. Bernanke 著 ,李明志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 资源的稀缺性
•
选择
• 欲望的无限性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
•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在数量上相等或经济决策单位认为再改 变资源配置方式时,已不能获得更多的 经济效益。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中的自变 量为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考察因 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 实现均衡的条件。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回顾
弹性在主要经济政策问题中的运用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回顾
•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当一种物品 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相应变动 的大小。 • 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差别很大。
• 经济因素决定了个人消费品价格弹性的大 小:奢侈品、具有替代品的物品以及消费 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的弹性会 比较大。
七、成本分析
成本的经济分析
•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 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
企业的投入选择
• 每个企业都必须决定如何生产其产出。 • 假设企业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 • 最小成本法则: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 • 替代法则: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下降,而所有
量的产出,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 每一投入上的每1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时为止。 其他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则企业用现在更便宜 的要素替代其他所有要素,直到所有投入的单位 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这便是有利可图的。
• 经济学家的成本定义比会计的成本定义更 加广泛。经济成本不仅包括明显的从口袋 掏钱进行购买和支出,而且包括比较隐蔽 的机会成本。
• 这些机会成本严格地受到竞争市场上出价 与要价的限制,因此,价格常常接近于市 场上所出售的物品与劳务的机会成本。
六、生产和企业组织
生产的相关概念
• • • • • • 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 规模报酬 短期和长期 生产率
企业组织
• 企业由专业化机构组成,目的是管理生产过程。
• 企业有各种形式和规模。一些经济活动经由小的 个人业主制,另一些发生在合伙制企业或大公司。 企业的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各有利弊。 •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了大多数的物品和 劳务。因为,批量生产的经济性使得在高产量水 平上进行生产已成为必要;生产的技术条件需要 的资本远远高于个人愿意从事风险投资的资本; 有效率的生产要求一个统一控制的实体进行细致 的管理和协调生产任务。
萨缪尔森《经济学》-微观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一)经济学的定义、分类与主题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经济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分:(1)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个人的行为。
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
创始人是凯恩斯。
⏹根据研究范式分:(1)实证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社会的事实。
(2)规范经济学:试图描述经济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问题,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3.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经济学中,我们认为:在不会使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二)经济学的逻辑:由于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变量,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误判政策对经济的真正影响;所以,我们必需警惕各类常见的思维谬误,如:1.将事件的发生次序理解为因果关系。
2.考虑某一变量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
3.认为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如此。
B 经济组织的三个问题(一)问题的内容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诸多可能的劳务和物品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2.如何生产: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技术。
3.为谁生产: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解决问题的制度模式1.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极端情况称为自由放任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活动施加任何影响。
2.指令经济:一种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决策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成分的经济制度。
C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一)投入和产出1.概念:⏹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圣才出品】
第3章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3.1 复习笔记一、需求概述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
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
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
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
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
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萨缪尔森18版微观经济学原理笔记
Unit11)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经济学两大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两大主题稀缺和效率3)经济品economic goods4)稀缺scarcity 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5)效率efficiency 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6)经济学的精髓之一承认稀缺性是一种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7)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二者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8)科学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9)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条件10)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经济社会的事实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涉及价值判断12)配置稀缺资源的制度和机制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ics 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消费的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经济laissez-faire 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ics 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mixed economics 既带有市场经济的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的成分13)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使用的物品或者劳务;另一个名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土地自然资源,生产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的礼物劳动人们花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资本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专业化的资本品积累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产出outputs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者劳务产出什么,产出多少?如何产出?为谁生产和分配这些产出?1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PF在知识技术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课件-第01章 经济学基础.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 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研究市场机制;研究价格调节。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 经济的总体运行;研究政府行为机制; 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调节。
经济学的逻辑
• 经济推理中常见的一些谬误: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Economics)的一些定义:
• 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 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 考察金融市场的行为,并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 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 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 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
• 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 何影响; • 研究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 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 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 • 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有效利用的 激励方式提出建议。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一种主要由个人 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极端 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即政 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 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 •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 带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机会成本概念也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 加以说明。
• 效率 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物品产量的 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另一种物品时,也 即,当选择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 时候,该经济体处于生产的效率状态。
有效率的生产(productive efficiency)必然 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讲义
二、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收益递减和U形成本曲线
生产率规律和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决定为什么
边际成本曲线是U形的 在短期,资本固定,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单位 劳动所对应的资本下降,劳动收益递减,即,单 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增加; 可变要素一般表现为开始阶段的收益递增和随后 出现的收益递减,与之相应的成本曲线表现为U 形
生产者均衡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切点的含义
生产者均衡的变动
生产扩张的技术路线 规模经济
三、经济成本和企业会计
损益表
资产负债表
存量与流量 总资产=总负债+净值
会计方法
历史成本法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与市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Analysis of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
公司利润税 红利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成本分析
(Analysis of Costs)
一、成本的经济分析
总成本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TC=FC+VC VC=f(q)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MC=ΔTC/Δq 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FC/q 平均可变成本:AVC=VC/q 平均成本:AC=AFC+AVC
它表明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随着产量的提 高,企业可以不断地降低价格,且保持一定 的利润,因为这时它的平均成本是下降的。 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 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 于小企业的效率。
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根源之二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
微观经济学笔记初记 保罗 萨缪尔森
微观经济学笔记1.斯密理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2.贸易生财的思想是经济学的主要见解之一3.不完全竞争:当出现不完全竞争时,社会的产出将会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移至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即利益弱减化)4.完全竞争:所有的物品和劳务都在一个稳定的价格,并都在市场上交易。
5.弹性是对供求相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6.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7.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任一点的弹性等于位于该点之下的线段长度与位于该点之上的线段长度的比值。
8.价格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下降,收益下降;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收益上升;位于单位弹性时,无变化。
9.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10.税收归宿:指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真实收入征税的最终的经济影响。
11.税收转嫁的一般原理:如果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主要是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而如果供给相对于需求缺乏弹性,则税收主要向后转嫁给生产者。
12.效用:表示满足。
13.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的或额外的效用。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他从中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是下降的。
15.生产函数:在既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水平条件下,给定投入之后所能够得到的最大产出。
1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
17.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大比例增加的时候。
18.企业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所组成以便管理生产过程。
19.边际成本:表示由于多产以单位产出而增加的成本。
20.最小成本法则: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出,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为止。
21.折旧:指那些被消耗的部分(衡量的是企业实际拥有的资本投入分摊在每年的成本)22.决策具有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个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机会成本指的是错过了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23.在运转良好的市场上,当所有的成本都包括进来时,价格等于机会成本24.最低成本: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附图)1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导言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供求规律: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Ed = (△Q/Q)/(△P/P)= (△Q/△P)·(P/Q)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点弹性的类型: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位于上半段的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位于下半段上的点,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五种类型:①AC段,Ed>1,富有弹性②CB段,Ed<1,缺乏弹性③C点Ed=1,单位弹性④A点Ed→∞,完全有弹性⑤B点Ed=0,完全无弹性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学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第1章经济学基础知识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的一门学科。
其中所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为: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加以利用。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之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
例如决定是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生产较少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从而让明天拥有更多的产出和消费。
(2)如何生产物品?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所生产出的产品。
3.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稀缺是指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求而言,总是有限的;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4.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经济学除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2)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3)货币的稳定性。
二、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一整套机制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基本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如何生产),生产那些利润最高的商品(生产什么)。
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引论简介: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考查重点1、经济学概念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3、经济学的发展简史4、经济学的三种错误推理5、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内容解析一、经济学的定义1、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性定义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
一般来说,它至少应含有下列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产品质量控制等。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的集中的研究,如资源经济学、石油经常等。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上述三个方面不过是一种粗略的区分方式。
按照第一、第二和第三的顺序,纯技术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意识形态的成分越来越大。
通常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都是在第三种方式下来定义什么是经济学。
2、什么是经济学虽然不同的教材对经济学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可以将经济学定义为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于多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这个概念的实质在于承认资源稀缺性的存在,并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进行选择、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以期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
3、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资源的数量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要求而言总是有限的;同时,因满足不同的需求,资源又具有多种用途。
为此,我们就把数量有限而又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作相对稀缺资源,或者稀缺资源。
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研究有限的资源在某一经济中是如何被配置和使用的,它试图通过对各种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并根据这些建设如实地描述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
简言之,是实证经济学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不涉及经济学家的个人价值观念。
2、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经济体系应该呈现的运行状态。
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就是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往往涉及经济学家个人价值观念。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往往相互联系。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微观、宏观)
第一章导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火的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可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类。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生产可能性曲线、转换线、界线):在技术知识和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即可供社会利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的最大组合。
边际转换率递增: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随着一种产出的不断递增,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出是递增的(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平等、宏观经济不稳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1)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2)增进平等(税收、转移支付)3)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采取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总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表示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萨缪尔森经济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学理论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理论的一些笔记摘抄,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经济思想。
二、萨缪尔森经济学理论概述1.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规律,特别是资源配置的规律。
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人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2. 效率与公平萨缪尔森强调,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指资源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最大化,而公平则是指资源分配的公正性。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效率和公平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也会产生矛盾。
3. 供需分析萨缪尔森提出了供需分析的理论框架,认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会上升。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和决策,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
三、萨缪尔森经济学笔记摘抄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经济学问题。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效率和公平可以同时实现,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往往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权衡。
”2. 市场机制萨缪尔森认为,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市场机制也存在局限性,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
3. 供需分析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提到:“供需分析是经济学的基础。
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我们可以预测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提到:“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府的职能: 保证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3、政府相应的措施: 垄断:管制企业或实施反托拉斯法;、 外部性:政府管制溢出效应。比如管制空气污染,提供公共品,对技
术实行专利保护。 损害公平:政府使用税收增加收入,确保穷人经济安全的转移支付或
者收入支持计划。 求稳定促增长: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熨平通货膨胀。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需问题,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 外部性问题(路灯,企业的活动使市场以外的人付
出代价或者得到利益而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时, 出现外部性) 市场达成效率的同时可能有损公平。
第三章重点: 1、如何确定市场均衡点 2、市场总需求曲线如何求解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P
5
比4 萨 的 价3 格
2
1
0
沿曲线移动
D
A
B
D
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19
P
5
4 比 萨 的3 价 格2
1
0
曲线的移动
D' D
ACΒιβλιοθήκη D'D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20
D
S
P
剩余
和价格。
重点图解:经济循环图
产品市场
消费者
要素市场
生产者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需问题,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 外部性问题(路灯,企业的活动使市场以外的人付
出代价或者得到利益而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时, 出现外部性) 市场达成效率的同时可能有损公平。
观 合成谬误: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正确的假定。 后此谬误:因为先发生,所以前一个事件是后一个事件的原因。 机会成本:经济品的次优选择。
第一章重点: 1、效率;有效率 2、机会成本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曲线的移动) 4、经济中的三大问题
重点理解 1、经济机制的本质(生产、分配) 2、生产可能性边界(最大化) 1)如何看机会成本 2)移动的影响因素 注意是单方面的还是双方的! (技术、投入要素、更多的资源)
生产可能性边界
大炮
15 A B
12
C
9
D
6
3
0
1
2
E
F
3
4
5 奶油(百万磅)
7
名词解释题
市场机制:卖者和买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物品和劳务的价 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市场均衡: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追逐私利,市场体系使每个人都受益。 资本:一种被生产出来的要素,但用作二次生产。 效率:在现有投入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利用经济资源使得
名词解释题
需求:需求来自消费者将收入分配在各种物品和劳务。对应的是一个需求 曲线。
需求量:某一个价格所对应的数量值,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 需求表: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偏好和其他物品价
格不变等),某一物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图形表现了需求表的内容。 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它的需求量会下降。 供给: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对应的是一个供给曲线。 供给量:某一个价格所对应的数量值,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 供给表:反映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一种物品的
A
B
5
4
C
3
均衡(Equilibrium)
C
2
1
S
短缺
D
0
Q
5 6 9 10 12 15 18 20
21
计算题(计算市场均衡问题)
易错点:p、q位置颠倒:水平相加;总体图 形未考虑
名词解释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富有弹性的需求:当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时,E>1 缺乏弹性的需求:当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时,E<1 单位弹性的需求:物品价格变化时总收益保持不变,E=1 完全弹性: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需求量或者供给量发生无穷大的变化 完全无弹性:需求量或者供给量对价格变化不做任何反应 总收益:产品价格和销售数量的乘积 税收归宿:税收的最终经济影响或负担 价格上限:政府限制的卖者接受物品劳务的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政府限制的卖者接受物品劳务的最低价格
1、Chapter 1~Chapter5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重难点 2、往届考试题目分析 3、课堂小测 4、课后自由答疑
名词解释题
稀缺:物品和资源是有限的。 效率: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和需要。 免费品:物品和资源的供给是没有限制的。 经济品:供给有限的物品。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的一个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实体的行为。 规范经济学:设计经济的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 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社会的事实和行为。 实证表述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得到确定还是否定,而规范带有一定的价值
数量与该物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图形表现了供给表的内容。供给曲线的位置由企业的生产能力
和要素的成本决定。 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规律: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它的供给量会上升。
第三章重点: 1、如何确定市场均衡点 2、市场总需求曲线如何求解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满意程度最大化。 外部性: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
益。
第二章重点: 1、看不见的手 2、市场与政府的界限 3、政府的职能 4、市场运作的机制(价格信号)
价格作为调节信号,平衡市场的供需,协调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
重点题目! 市场是如何解决经济的三大问题? 回答要点: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帮助解决了三大问题 1)生产什么 消费者:偏好 货币选票(价格)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 供给选择(要素的可投入性;利润) 2)怎么生产 生产者: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要素价格) 3)为谁生产: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要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