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1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2.图片展示:展示古代市场、城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商业活动的场景。
3.历史故事引入:讲述一个与古代商业发展相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商业的兴起:介绍商业的定义、起源以及古代商业的特点,分析商业兴起的原因。
3.通过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设计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时,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道德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运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中,体验古代商业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商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课堂小结:让学生在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详细规划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严格按照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部分进行教学,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终,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古代商业发展的知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1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感受和理解商业发展,提高学习兴趣。问题驱动法是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作学习法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合作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业活动的形态、商业政策的变化、货币的发展、城市商业的繁荣等。
2.教学难点:商业政策的变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货币发展的历程、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等。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年龄特征为高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认知水平方面,高中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历史事件探究。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尤其是古代历史,但由于课程难度和学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历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1.通过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实例,如古代的商业活动、货币演变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商业政策变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创设情境,如模拟古代市场交易,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商业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5.结合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印发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先将基础知识梳理并整体掌握;主要采取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从中分析其原因,并为现实献计献策,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难点商业发展的因素.【导入新课】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繁荣?那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1)重农抑商政策 (2)商业的艰难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4、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让学生找出条件,表现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从中分析其原因.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区别宋以前,和宋2.古代大都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特点:(2). 扬州、成都特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2)唐朝(3)两宋 (4)元朝(5)明清2、政府对商业的政策 (1)朝贡贸易的特点: (2)闭关锁国”政策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本课主要探讨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6.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古代商业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开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开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开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根底知识:“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开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徽商与晋商;市、镇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或商业现象。
〔2〕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开展概况,分析古代商业开展的原因,理解商业的开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开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4〕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归纳古代商业开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代表商业开展的关键词、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开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根底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开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开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体会宋元商业繁荣产生的影响;通过两宋商业开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表达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3〕感悟徽商与晋商艰苦创业的精神及其地位。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开展繁荣的表现难点:中国古代开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各个要素开展的表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根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5.阅读拓展: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商业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古代商业发展史料,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要求:
1.作业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请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作业上交截止时间为下周五,逾期不予受理。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可能对商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阐述古代商业的特点:分析地域性、周期性、等级性等特点,强调古代商业发展的规律。
5.探讨古代商业的影响: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古代商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a.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b.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古代商业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c.结合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内涵。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教师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古代商业交易、制作商业发展时间轴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简短论文,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古代商业的发展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2)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讲述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进而讲述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以及古代大城市的发展;最后讲述了在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以及特点。
在本课中重点掌握的应该是宋元及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以及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还有古代官控贸易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古代商业的发展理解比较难一点,特别是对于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理解不太容易;对于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特点理解偏难。
是我们在本科讲述的着重点。
五、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检测。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 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富商大户你们熟悉吗?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商业祖师是哪一个,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吗?我提几个人看看你们知道吗?知道陶朱、猗顿吗?知道子贡吗?知道古代美女西施的丈夫是谁吗?他就是范蠡,也就是后来的陶朱公,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商业的祖师爷。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历史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5.设计一道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历史题目,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作业量适度,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3.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实践等活动,评价学生在历史素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商业遗址等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商业文化。
(2)鼓励学生开展课后研究,深入探讨古代商业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开展商业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条古代商路的起点、终点及其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a.列举三个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特点。
b.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商业发展的作用。
c.举例说明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商业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实际意义。
5.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搜集和问题探讨。但部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较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掌握一定的历史分析方法。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障碍:
3.提问:“为什么古代商业会沿着丝绸之路发展?它对当时的经济、文化有何影响?”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的萌芽开始,逐一介绍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商业发展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商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具:历史地图、时间轴、古代商业图片等,用于直观展示古代商业发展情况。
2.多媒体资源:播放与古代商业发展相关的视频、PPT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博物馆、历史论坛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展示历史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搜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理论依据是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方法。
高中历史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商业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古代商业中的主要商业活动形式和重要商业路线;3. 理解古代商业对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古代商业的形成和发展;2. 古代商业活动的形式和重要商业路线。
三、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商业繁荣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商业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古代商业的起源1. 古代商业的概念和定义;2. 古代商业的起源地和时间;3. 古代商业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原始社会的商业活动;2. 商代的商业特点和活动形式;3.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
三、古代商业活动形式1. 市集交易和货币的出现;2. 巡回贸易和海上贸易;3. 商业行会和商人组织。
四、古代重要商业路线1. 内陆和河流交通的商业路线;2.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3. 驼铃和旗舰之路。
五、古代商业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 经济方面的影响:商品流通、财富积累和税收收入;2. 文化方面的影响:文化交流、艺术传播和宗教扩散;3. 国际交往和多元文化的形成。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商业活动形式和重要商业路线。
古代商业对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辅助方式1. 图片和视频资料;2. 课堂互动讨论;3. 课堂展示和演示。
五、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500字古代商业发展的作文。
可以选择商业活动形式、重要商业路线或商业对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这篇教案是根据题目给出的要求,按照教案的格式进行撰写的。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商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商业活动形式、重要商业路线和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辅助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3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影响;古代商业政策及商业道德观念。
2.难点: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商业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理解商业道德观念在古代商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3.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现代商业活动中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古代商业道德观念,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报告要求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不少于1000字。
4.设计一个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商业活动。要求各小组在活动结束后,提交一份活动总结,包括活动过程、收获和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3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历程和特点,包括商朝的商业活动、周朝的市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繁荣以及秦汉统一市场的形成。
2.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如农业生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等,并能结合历史背景进行阐述。
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繁荣
a.教师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如齐国、楚国的商业繁荣。
b.分析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如诸侯国的争霸、城市兴起等。
4.秦汉统一市场的形成
a.教师讲解秦汉时期统一市场的形成,如度量衡的统一、货币的统一等。
b.分析秦汉统一市场对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到商业发展对国家、社会、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特别是汉唐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
2.古代商业的基本形式、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
3.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商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商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商业发展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商业发展对社会、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历史观。
3.激发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兴趣,克服对历史事件的枯燥叙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宋元时期商业发展:介绍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商业组织的兴起(如商帮)、纸币的出现等,以及元代的商业政策和商业繁荣。
3.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讲解明清时期商业的特点,如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壮大、资本主义萌芽等。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商业发展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现代社会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与古代商业发展进行对比,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2.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3.作业评价: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阅,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学习兴趣: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这一话题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枯燥叙述感到乏味。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新课标“三合一”特色教案】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
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①,经营商业,改名朱公。
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商人的种类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学思之窗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②邸店”。
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
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
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
飞钱,又称便换。
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
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这些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5.亮点五:反思与评价全面深入
教师设计了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则能够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这种全面的反思与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果。
3.了解唐朝、宋朝和明朝三个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掌握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举措。
4.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从多角度、多方位审视历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商业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历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历史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商业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商业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认识到商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3.指出古代商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提高对古代商业发展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绘制一张古代商业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先秦至明清各时期的商业特点、政策及其影响。
5.教师推荐一本关于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书籍,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并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做到史论结合,避免空谈。
2.论文、报告等作业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3.提交作业时,注意字数要求,保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回顾先秦时期商业的起源,重点讲解汉唐时期商业的繁荣、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以及明清时期商业的转型。
2.分析古代商业政策,如市易法、钞关税、商税制度等,以及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3.讲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商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4.指出古代商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如商人地位、商业与农业的矛盾等。
4.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发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徽商与晋商;市、镇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或商业现象。
(2)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4)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体会宋元商业繁荣产生的影响;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对海禁和闭关政策等问题的探讨分析,感悟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4)感悟徽商与晋商艰苦创业的精神及其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本节课可采用讲述、课堂提问、史料阅读、历史比较、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的变迁;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概括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与第四课古代商业政策相结合,探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插图《清明上河图》、南京商业街图、北京鼓楼大街,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利用唐长安、北宋东京平面图,比较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完成表格,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明确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经济的补充;伴随商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与政府的政策密不可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根据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商业的发展,中国的城镇迅速发展起来。
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建议放在第4课重点讲解。
2、难点:中国古代商业是农耕经济的补充;古代商业发展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农耕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的发展是对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认识到商业的兴起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理解古代商业的发展是在政府经济政策及市场的自我调节相互结合的结果,对今天经济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第一目“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要点:①商业的兴起---商代②隋唐商业的发展③宋代商业的繁荣④明清商业的新特点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教学要点:①宋朝以前的市场②宋代的市镇③大城市的发展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教学要点①宋元前发达的对外贸易②明清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1.导入设计一:利用影视资料导入新课视频---《乔家大院》关于“汇通天下”的视频片断图片---《乔家大院》,汇通天下的匾额设问一:视频中提到的“晋商”和“汇通天下”是什么意思?“汇”指的是什么?图片---从北宋开始到清代的银票设问二:中国古代商业货币是如何由实物货币发展到纸币的呢?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货币发展的趋势,思考中国货币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一目。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模拟古代市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商业活动的兴盛,增强对商业发展历程的理解。
4.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角度,审视古代商业发展,培养同理心和多元思维。
(二)问题导向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
3.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字数、格式、提交时间等。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灵活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合作任务,如共同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共同完成研究报告等。
3.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组织小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分享成果的同时,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2.能够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认识商业发展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学会运用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4.掌握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学习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历史文献、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
a.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如何?
b.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c.如何评价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商业史》等相关书籍,了解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的更多内容,拓宽知识视野。
5.观看纪录片《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录片中涉及的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并撰写观后感。
接着,我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这样的设计旨在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念、特点及历史背景。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商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农业、手工业的密切关系。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论文观点明确,论述严谨;PPT内容充实,展示清晰;回答问题准确无误。
2.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3.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
3.设计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撰写小论文、课堂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成就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帮助学生认识到商业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念。
3.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局限性的认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及时批改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疑问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古代货币、城市、外贸发展的归纳,分析三者发展的规律特征,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2)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三看商人,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
(2)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探究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全面评价中国古代商人群体教学方法: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小品《打工奇遇记》片段问:结合小品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形象,谈谈你对商人的印象?过渡:同学们大多数认为“无商不奸”,历史上的商人是否都是这样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人群体?学生畅所欲言现实导入,设置疑惑,激发探究兴趣师生互动交流师:谈到商业,同学们必然有疑问,商业是从哪来的呢?下面大家看一段材料:材料: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理解史料,理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师生互动交流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系?师: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么古代商业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征?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知识构建师:商业的发展有很多方面表现,请今天我们共从货币、城市发展、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古代商业的概貌和特征。
1货币师:货币的发展我们选取三个阶段分析一下:展示春秋战国到秦统一货币图问:从商业发展和政治角度分析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得出规律:货币统一是商业发展的需求,是统一发展的需要。
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唐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古代银行的雏形,飞钱相当于汇票,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柜坊和飞钱?展示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宋代交子货币图片问: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出现,分析对商品交换的影响?教师总结:纸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总结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
是商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城市发展介绍城与市的概念,强调从市的变迁研究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关系整合教材,突出商业发展的关键点,不必做到面面俱到。
为后面探究商业发展的原因作铺垫。
(1)宋以前展示唐朝长安布局图,问:唐代对“市”有何限制?(突出空间上的限制)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问: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前对”市”有哪些限制?(交易时间有限制)师总结特征:宋以前的城市对商品交易在时间、空间上都有限制。
(2)宋以后展示北宋汴梁城图,问:宋代以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贸易范围扩大,时间限制被打破,比如夜市出现)师:下面我们把视角从大城市外看一看发生了哪些变化?展示《清明上河图》,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城外的这座虹桥,它的跨度很大。
这主要是为了通船的方便。
在画面中,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呢?这种市我们叫做“草市”。
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
思考问题:草市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已经打破了城郭的限制,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南宋以后,由小市发展起来的市镇中,最著名的有汉口、佛山、朱仙、景德。
材料“佛山镇,宋为墟,明代宗时称乡堡,但因工擅炉治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焉,清初设置称镇。
材料反映出商业市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专业化城镇的出现)师:总结宋以后城市发展规律:市的的限学生根据图片寻找信息根据材料寻找信息点根据图片寻找信息点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提取信分成两个时期整合,线索清晰,便于对比,找出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制逐渐减弱(夜市、晓市);商品经济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对外贸易结合教材和学案中的图片概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评价总结中国古代贸易的特征:朝贡贸易(什么是朝贡贸易?)理解材料师总结:货币、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推进了商业的发展。
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貌和特征,那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息回答学生前面归纳总结二.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理性探究围绕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选择角度并说明理由。
可参考的角度:政局;与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政府政策;交通;金融的发展……教师评价过渡: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人,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小组注意分工,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同时渗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发展层次。
三.还原中国古代商人的真实形象——升华认识司马迁在《史记》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反映了什么现象?司马迁道出了“人性逐利”的本质,逐利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那么应如何追求利益呢?很多同学都认为“无商不奸”,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典故“无商不尖”(解释)“无商不奸”与“无商不尖”相差万里。
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形象应当怎样呢?一看商人学生回答与学生思维形成反差,激发未知欲展示范蠡、吕不韦的图片,结合预习材料,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聪明才智,在政治上发挥重大作用)二看商人展示晋商乔致庸、徽商胡雪岩的图像,并结合预习材料,你又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诚信经营、以义取利)三看商人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之道王婆卖瓜,薄利多销雕红刻翠,积少成多奇谋生财,居安思危黄金有价,店誉无价言不二价,童叟无欺和气生财,以义取利你对商人有何印象?(聪明、诚信、重义)通过三看商人,大家对商人的印象是否有了变化?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总结通过设计三看商人,探究商人形象中的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商人。
小结的确中国古代商人,有时唯利是图、官商勾结,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是靠自己的聪明才干,诚信为本,讲究义利,积极参与政治,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商业才得以在重农抑商环境下不断发展,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承他们的精神,也是当代建立和谐社会所要提倡的。
我们决不能做小品中巩汉林那样的商人。
回扣主题,强调现实意义探究作业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撰写一片小论文1.如果你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你将怎做?2.如果你是政府高官,你将如何对待商通过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本单元地位】: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但是古代商业是古代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课是本单元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同时学习这一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本课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但是线索清晰,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繁荣的原因、表现。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宜结合教材“资料卡片”、“史学争鸣”“学习思考” “知识链接”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贝类、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交子等货币图片设置问题:观察这些图片,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计,学生对古代货币有一个直观的把握,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过程设计】:【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