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才是课堂主角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 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学习科学、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导学生的主要舞台,在学生的增长知识了解自然社会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同时也间接影响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角色。
我认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自动性、积极性和活泼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好与差、知识能力掌握的多少直接受课堂教学的影响。
学生认识了这种关系,就会产生极强的驱动力,激发一种自动的积极好学的学习欲望,就会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硬板的教条式的制度来教育学生,扼杀学生的天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传为辅、学为主”的主导思想,绝不能盲目生硬地将知识灌输于学生,应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做到讲者有神、听者有趣的环境,同时更应做到将只有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讲,即将“一言堂”变为“多方堂”,这样既听取了学生的见解,又调动了学生的自动性、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老师既传授了自己必需传授的知识,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倾向。
这样就会使学生意识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境,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课堂气氛不由自主地活跃了。
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课堂教学要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好、运用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在学习知识,而且是在建立自己纯洁的友谊,更应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一节初三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呢? 抱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备课 三数学复 习课 的教学 初 模式 通常有两种 , 一种 是先分析 考点 , 然后讲 解例题 , 最后学生练习 ; 还有一种是结合例题分 析考点 , 最后学 生练 习。教师根据考试说 明的要求 , 制订复 习计划 , 选 择复 习例题 , 计教学流程 。我选择前 者 , 设 复习二次 函 数。 但我不想上成“ 填鸭式 ” 的课堂 , 我想把课堂还给学 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我设计 的教学 流程 是先复 习二次 函数 的考点 。考 点1二次 函数的解析式 , : 二次 函数的定义 。考点2 二次 : 函数的图像及 其性质 , 二次 函数的对 称轴 、 点坐标 、 顶 最值 、 抛物线 的增减性 、 抛物线 与坐标 轴 的交 点坐标 、 抛物线y a b + 中a e =x x c b 的作用 、 + 图像 的平移 、24e 二 b a、 - 次 函数与一元 二次方程 、 元二次不等式 的联 系。 一 然后
A4 B3 C2 D 1 . 个 . 个 . 个 . 个
例2已知二次 函数y 05 2+ . = . + xl x ( ) 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 1求 对称轴 、 最值 。 ( )求 出抛物线 与X 2 轴 、轴交点坐标 。 v ( )作 出函数 图像 , 3 并观察 图像 ,为何 值时 , x y 0 x 何值 时 ,< ;为 > ;为 y Ox 何值时 ,= 。 y0 ( ) X 一 时 , 4 当x 2 5 求 <<
-
学生有 能力 回答 ,成 绩一般 的孩子都举 手要求讲解这
两道 题 。
师: 下面这道题 可有难度 了。 我用挑 战性 的语 言来刺激 同学们的情绪 。
教 学 片 断3
师 : 00 在2 1 年的 中考 中 , 内地有很多省市都 以动点 问题为压轴题 ,而我们新疆近几年 的中考题 中都没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一、以“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有一股新兴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好好学”,才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势必与教师不厌其烦的细讲精练、单一以课堂为主的资源、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单调评价是格格不入的。
于是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其实累的是我们一线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要选好教学内容,要设计好课堂环节,要定好教学手段,掌握好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想想觉得我们又在风口浪尖中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难啊!二、以“学”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是老师的“教”学生“学”,为了让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
课标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些要求和理念,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学生的“学”才是第一位。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__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才能真正让她们掌握知识。
其次要让她们多读多思多讲。
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预习,自主复习。
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

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5篇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1首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
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
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
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
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教师要转变观念。
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
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每一篇课文都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
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学习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3篇1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对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开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老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考虑,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有局部老师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
而《新课程标准》那么强调:老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点燃这把火,激发学生潜在的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表达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它以才能为核心,是语文才能和语文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交融。
因此本次课改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生感觉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和综合运用才能。
这就是要求老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老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到达效果的。
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给学生以详细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详细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在现代教育中,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方式逐渐受到质疑。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呼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这种转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讨论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
首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需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角色。
传统的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决策者。
而现在的教师应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一些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教学方法。
其次,设置合适的课堂环境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关键。
教室中的座位布置、教具选择等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
例如,教室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区域,供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
同时,教室中应该充满鼓励和赞扬的氛围,确保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另外,学生参与式的评估方式也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必要条件。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估方式,如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展示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最后,课堂活动的设计也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采用许多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任务,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置合适的课堂环境,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并设计互动式的教学活动。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英国一堂化学习题课的启示

最后 , 从教学效益 的评估角度讲 , 教学时间的计 量范围是什么?教学效益的评价时间应是教与学整 合的阶段性 时间. 国教学强调 的学生个性化学 习 英 能力的提高 , 不是一堂课或几个练 习题就能正确反 映和体, j , 是需要时间考验 的. 教学效益 的评价至 少应 以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的学 习时间为标准进行
的主体 地位 .
的教学 中经常会 出现急功近利 的现象 , 只为完成预 设 的教 学 内容 . 而在英 国的课堂教学 中我们却经常会看到这样 “ 浪费” 时间的现象 , 并且这样 的“ 浪费” 是提倡和鼓
[ 收稿 日期 ]2 1 — 7— 8 0 1 0 2 [ 作者简介 ]滕曼彦 ( 92一) 江苏南通人 , 17 , 江苏省南通 中学高级教师
少 量盐 酸时 , 衡 移 动 地 方 向和 溶 液 中氢 离 子 浓 度 平 的变化情 况 . 然后 让 学 生 分 析下 列 问题 : 1 在 醋 酸 ()
差距 ,0 6 %以上 的课堂都有“ 松散” “ 、低效” 之嫌. , 如 M mt 在 1 r i S h 2年级( 相当于国内高二年级 ) M班 ( 由 l 3名学 生 组成 ) 教 的 “ 冲 溶 液 ” 题 课 , 主要 执 缓 习 其
21 0 1年 1 0月
江 苏教 育学 院学 报 (自然 科 学)
Jun l f in s ntueo d ct n( aua S ine ) o ra o a guIstt f u ai N t l cec s J i E o r
Oc .. 01 t 2 1 V 1 2 No 5 o .7 .
时间不 够 , 生 经常会 在 课 上 去洗 手 间 , 学 这并 不 是 因 为他们 的课 堂 教 学 没 有 秩 序 , 是 在 英 国的 课 堂 中 而 传递的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 , 而不是知识本身.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分析

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1、活与实的关系。
课堂气氛浓厚,师生情绪高涨,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达之有序,书之规范,言之精彩,作之有情,述之有感,评之有度,改之到位。
活是条件,实是根本。
2、静与动的关系。
静为独立思考,自我梳理,搜集信息,咀嚼体味,形成主见,动为相互交流、切磋、碰撞、借鉴、去伪存真,合作共赢,或先静,或后动,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共鸣共振。
3、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主导为主体服务,当主体遇到障碍时,疑惑不解时,走偏失向时,无从着手时,茫然无助时,心猿意马时,教师适时去引导、点拨、激发、唤醒,教师是参谋,是催化剂,是风向标,但绝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机会、快乐还给学生。
4、教材与生活的关系。
教材是生活经验的反映与总结,是生活实践的一个范例,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出发,到生活实践中涉猎、体验、感受,课堂即生活,教材是纲要,生活实践是素材,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力求做中学。
5、举一与反三的关系。
“一”是基础,“三”是升华,没有“一”便谈不上“三”,学习过程中,要对现有的知识分析透彻,注意拓展与延伸,达到纵横左右,东西南北中,上接下联,左顾右盼,在“一”上狠下功夫,把握要害实质,使学生心胸开阔,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夯实根基,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反“三”,反“五”。
“三”“五”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瓜熟蒂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学知识,长智慧。
知识是一个基础,是形成智慧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目的。
智慧、能力、技巧、方法才是培养人才的最终追求。
知识是很容易被忘掉的,可是人的技能是不会轻易丢掉的,课堂上看似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实质上是通过学习而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智慧。
7、保底与提升的关系。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不让一名掉队。
课堂上要分层次教学,使同学们都能找到支点,感受成功,享受快乐。
尽可能多地给予薄弱学生机会,让其展示自我,体验自我价值,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挑战,把握机遇。
学生才是生物课堂的主人

用 的程 度 等 情 感 的 前 提 特 性 作 为 影 响 教 学 效 果 的 三 个 主 要 变 量 要 保 证 。教 师热 爱 、 尊重和信任学生, 理解学生 的内心世界。 师 生 心 和 自信 心 。只有 当教 师 主 动 接 近学 生 , 一 次 次 待 以 真情 实 意 , 学
得。 技能的形成. 都是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而建构的。所以有效参与 生 受 到 感 动 、 感染和感化。 师 生 之 间 的情 感 距 离 就 会 逐 渐 缩 小 . 学
囊
鞣
学 生 才 是 生 物 课 堂 的 主 人
薛 坤 强 ( 重庆 市 开县 中学 重庆 4 0 41 0 0)
.
中图 分类 号 : G6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5 8 1 1 f 2 0 1 3 ) 0 3 — 0 3 5 8 — 0 1
行 得更 加有 效 , 并 能 取 得 有 质量 。学 生在 学 习 的 过程 中, 知识 的获
而 在知 识 能 力 、 情感态度 、 创 新 精 神 等方 面 得 到 主 动地 发 展 . .” 因
此从 这 一 角 度 看 , 建 立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是 促 进 学生 有 效 参 与 的 重 之 间建 立 一 种 平 等 、 民主 、 和 谐 的 关 系, 就 一定 能激 发学 生 的 自尊
模 式 的 建构 、 学 生 实 际 参 与课 堂 教 学 的 时 间 与 空 间 的 设 置 、 学 生 维 的 剖 析 者 . 为 学 生 的思 维 参 与 提 供 范 例 . 为 学 生 更 深 层 次 思 维 参 与 的 引导 、 教 学 目标 的 落实 。因此 提 高 课 堂 教学 的有 效 参 与 已 参 与提 供 指 导 没 有 了 教师 的指 导. 学生 的参 与就 没 有 l 『 方 向和 成 为 实 际教 学 中 实 现 主体 性 教 育 目标 的一 个 重 要切 人 点
新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张淑 艳
相 通 , 要 倾 听 时就 做学 生 忠 实 的 听众 , 需 让 生 有 机 会展 示 , 畅
所 欲 寿 自己 的感 受 、 验 和 理 解 , 他 们 在 参 中获 得 满 足 感 。 休 使 j
课常 上 , 师 把 习 的 权 利 下 放 给 生 , 他 们 白 老 使 主 、 作 、 究 中 主动地 获 收 知识 。往 往 很 多教 师 设计 许多 宽泛 介 探 的 问题 。如 :这 次 活动 你 彳 什 么收 获 ?谈 谈 你 的 想 法 并 说 叨 “ 『
卯 巾?埘 这 个 问题你 还 有 什 么 看 法 ? 你 还 有什 么 疑 问? 等 等 , ” 这 些 问题 给 : 提 供 了r‘ 的 间 , 导他 们 自主探 究 主动 亲 生 宽 引 近科 学 , 蚓层 次 学 乍提 供 r 现 潜能 。参 与学 习 , 成 功 给小 体 体验 的机 会 ,『 师 课 常上 将 是 学生 忠 实 的听众 , 以真 诚 的态 度 『教 『 f 脯
老 师作 为 引 导者 , 导 生 表 达 出 想 婴 表 达 的 东 , 时 点 拨 、 引 适
力、 让 生成 为
的主人” 一策略思想 , 学生 为主体 , 这 以 引
导 学 开 展 自主 、 究 、 作 的学 习 办 式 , 为 学 习 设 计 教 学 ” 探 合 “ 学
评价, 敞" 心 灵 , 角色 消 除 的方 式止 近 学 生 , 以 使学 生 愿 意埘 话 , 渴 望对 话 , 能够 对 话 。这 样 的新 课 堂将 会 是 乍机 勃 勃 、 满智 且 允
四 、 计 新 颖 的 问题 设
学生才是英语课堂的主人

学生才是英语课堂的主人摘要:现代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完善的目的。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文从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旧式教学模式常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教师独占课堂,一讲到底,学生成了收音机和复读机,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这种“一支粉笔一张嘴,先生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现代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完善的目的呢?我认为教师应扮演向导角色,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做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作,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索中成长。
下面我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谈谈如何使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快乐。
那种板着脸孔教学的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压抑感。
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根本谈不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怎能进行生动活泼、自主、快乐的学习?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注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快乐的主动学习,从而自然而然地强化自学效果。
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发表时间:2012-05-15T17:25:52.4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田玉张斌[导读] 由于教师代替了学生思维,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套话连篇、缺乏个性,学生写过就忘,错误屡改屡犯,收效甚微——浅谈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田玉张斌(湖北省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湖北宜昌444200)摘要: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生生合作、师生协作,从而形成有效课堂,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具有适应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多方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合作探究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会举一反三地学。
另外,我们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新课程改革旗帜的指引下,笔者改变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授课方式,给予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讨论的空间和机会,尝试着将课堂还给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赐金钥匙,开词库门学生学习英语第一个难关是词汇。
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学生记忆时间短、记忆保持时间长的教学目的。
首先教会学生英语音标。
学会音标是学生自我识读词汇的前提,可采用“单词——音标——单词”循环之法,走“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渐进之路,完成“老师领读——自我识读——学生领读”的“放权行动”。
为什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因

为什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因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大家想想,老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学生却像一群小木偶,听得打瞌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有点让人无奈?所以说,为什么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呢?学生们是课堂的主角,不是配角。
就像一部电影,主角才是最吸引人的。
你想想,如果所有的戏份都在老师身上,那谁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呢?学习就像一场聚会,大家都得参与,才能热闹非凡。
学生们的主动参与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谁还愿意听那种像广播一样单调的声音呢?再说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是学习的动力哦!想象一下,课堂上老师讲解枯燥的知识,学生们一个个像是喝了迷糊汤,完全不在状态。
可要是老师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哇,那个反应绝对是火花四溅的。
每当学生被引导去探索新知识,那个兴奋的表情就像看到新玩具一样。
课堂不就是一个让学生发现世界的地方吗?当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时,他们的眼神闪烁着光芒,简直能把整个教室都照亮。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不只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会用。
就像煮饭,光知道食材的名字可不行,还得会调味、掌握火候。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和讨论,就像让他们在厨房里动手,慢慢琢磨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你想啊,等他们长大了,走上社会,遇到问题怎么办?只能瞪眼愣神?不行,得有自己的见解,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
让学生参与课堂,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在发言,其他人无所事事,那可就有点无趣了。
要是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合作,简直就像在打团队战一样,气氛轻松愉快,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这种互动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也能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未来走上社会时,才能与人有效沟通,齐心协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能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想象一下,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观点,那一瞬间,那个学生可能会有些紧张,但一旦开始发言,他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我走上了教师这个舞台,从真正成为一名教师那天开始,我就发誓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了让学生多学点知识,为了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我课下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为了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课堂上,有时因为一个学生走神了,而把知识点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知识的重点都讲了,也练了,怎么学生还出错,这时的我突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感到了茫然。
通过阅读了有关教学和课改方面的很多文章,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懂得了以前我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讲,而学生成了“录音机”机械的听,又像是木偶一样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样的课堂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了,明白了这些我在这方面也就有了些许感悟,特随笔如下:今天的小学生大都出生于2000年左右,成长在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社会。
他们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自主意识强,对事物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喜欢对知识进行批判式学习。
传统的课堂学习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掌握“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这虽然在近几年的教改中有所变化,但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
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育,独自唱着主角,学生则是麻木的听众,长此以往势必制约学生天性的发挥,影响学生潜力的发展。
早在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构建这样的课堂就是要真正把学习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倾听者的教育,要放飞课堂,要给学生一个初试羽翼的天空,而不是囚禁心灵的场所。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滔滔不绝,反而是沉默是金。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一直是我们的理想,也是课改积极提倡的。
学生才是英语课堂的主人

圈 ■
的 主 人
学
生
才
是
英
语
课
堂
章 晓 一
( 常 熟 市 实 验 中学 , 江苏 常熟 摘 要: 现 代 教 育 注 重 唤 醒 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 培 养 学 生 的 主体 能 力 . 塑造 学 生 的 个性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创 造性 . 让 学 生 生动 活 泼 、 主 动 和 谐 地 发 展 。 只有 让 学 生 成 为 课 堂的主人 , 才 能 达 到 促 使 学 生 自主 学 习 、 掌握 知 识 、 发 展 能 力, 促 进 学 生 主体 发 展 、 完 善 的 目的 。 学 生成 为课 堂的 主人 , 并 不排 斥教 师 讲 .而 是 主 张 教 师 在 课 堂上 要 最 大 限度 地 满 足 学 生发展的需要 . 尽可能地做到让 学生在“ 活动” 中学习. 在“ 主 动” 中发 展 , 在“ 合作 ” 中增 知 , 在“ 探 究” 中创 新 。 充 分体 现 学 生 学 习的 自主 性 。 本 文从 课 堂情 境 的 创 设 、 教 学手段 的安 排 等 方
“
一
如 教学 牛 津 版 高 中英 语S c h o o l l i f e 的相 关 内容 .教 师 就 可
以根 据教 学 内容进 行情 境 创设 : 引导 学 生 围绕 “ Wh a t ’ s t h e b e s t s c h o o l l i f e d o y o u t h i n k ?” 这 类 话 题 进 行 交 流讨 论 。 并 在 此 过 程 中 自由表 述 自己 对 刚 入 学 时 校 园 生 活 的 感 受 。这 样 就 有 效 地将 情 境 与 教 材 结 合 起 来 ,使 得 所 创 设 的情 境 更 为 有 效 地 服务于教学 ,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 二)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设 有 效 情境 现代教学早就告别了“ 一支粉笔 、 一本书 、 一 块黑 板 ” 就 完 成 整个 课 堂 教 学 的 时 代 , 多媒 体 、 交 互 式 电子 白板 等 现 代 教 学 辅 助 工 具 已 越 来 越 多 地 应 用 于 课 堂 教 学 中 ,这 无 疑 迎 来 了 教 学 的春 天 , 同 时也 为 课 堂 教 学 情 境 的创 设 提 供 了极 大 的便 利 。 因而 在 高 中 英 语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师 进 行 情 境 创 设 的过 程 中 . 可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生本教育心得体会一:生本教育心得体会暑假期间,我们学校领导组织教师个人进行了生本学习,在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关于生本的一些知识,也有许多感受。
我想不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理想的,都在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理想的生活境界,那就是快乐而积极,从容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参加生本教育学习后,我觉得是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过多的去研究了教师如何去教,对学生的学研究的不够,可以说还很欠缺。
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观念落实不到位,学变成了服从和接受。
二是教学成果的短视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一节目标迅速达成经常给孩子吃“压缩饼干”。
结果造成学生的创造力丧失和对学习冷漠。
三、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构建,在分数与排名评比中,让孩子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信、期待的温暖。
我们在观念转的还不够彻底,对新的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够扎实。
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
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法洞悉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将无所作为。
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
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这方面的努力。
通过学习我把自己新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能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脱节。
要与学生的学法挂钩,与学习内容挂钩,与学习效果挂钩。
教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二」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新方案和新课标的颁布,将开启新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我得到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一、从课程目标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实实在在地到来了。
二、从课程内容看,新课标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构建了3个层面6个学习任务群,对于提升语文学科育人质量和教学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三、学业质量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突出亮点。
细化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指向性、操作性都很强,对于教学实践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四、跨学科学习成为了语文学习倡导的方向。
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
新的课标为我们语文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勾画了清晰的蓝图。
初中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篇三」今天我有幸在线聆听了郑国民教授专家的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 版》主要内容和变化,通过专家的解读,让对新旧课标的异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郑教授用一个半小时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主要变化、课程性质及理念、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业质量。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一、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概念大家好!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课程看起来那么吸引人,而有些则让你感到乏味呢?这背后有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叫做“活动中心课程论”。
这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就是指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把学生的活动放在中心,换句话说,学生在课堂上要动起来,而不仅仅是坐在那儿听老师讲。
听着是不是就有点意思?大家都知道,光说不练,谁都能做到,可是“动”起来才是真的能学到东西!活动中心课程论,就是强调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际的活动中,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
光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东西,除了考试能过,平时真的能用到吗?很多时候,真要靠的是亲自做过、亲自体验过才能掌握的。
比如说,学做饭,你光是听别人讲怎么做,可能你都不知道如何分辨洋葱是切细还是切粗,怎么控制火候,结果就做出来一个“黑暗料理”。
而如果是亲自去做几次,虽然一开始可能会翻车,但渐渐地你就能做得越来越好。
这个原理其实就跟活动中心课程论很像。
说白了,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而这类活动不光是动手操作,还包括了思考、讨论、分析等多个环节。
老师就像是一个引导者,推动着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学的过程就像是烹饪一样,你越是参与其中,越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的特点说到这个课程论,它其实有几个很鲜明的特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哈哈,听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想笑?“以学生为中心”这话听着像是空话,但实际上呢,它是真的要做到的。
老师不再是那个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的“主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这个主角可不是那种被动接受任务的人,而是要积极主动参与,自己去动脑、去做事。
活动中心课程论让课堂变得像一个大舞台,学生才是演员,老师不过是导演,大家一起创作出最精彩的剧本。
活动中心课程论特别注重实践。
你有没有试过一个学期下来,学到的东西好像都是纸上谈兵?学习就是为了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光知道理论,根本没办法应对真实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内容摘要:我们经常喊教书难,难教书,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喊教书累,教累书那是因为我们占据了课堂,包办了教学。
只要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施以恰当的引导,什么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减负增效,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实施素质教育,提倡高效课堂,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革命似乎愈演愈烈,老师们都有点无所适从了,有的甚至高呼“干脆把我的命革了算了”。
其实也没那么恐怖!所谓的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减负增效,都是一个概念,即要求我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就ok了。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些学生真笨,反复强调的题还要错;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各干各的事,玩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老师越权了。
学习是谁的事?学生的事。
它需要你一个人讲吗?它需要你反复讲吗?不用。
就像我们端起碗来喂孩子一样,桌上十道菜,哪一样是他最喜欢吃的,他不说你是不知道的。
你夹到他不喜欢吃的菜,他不吃,你要一样一样试,一样吃一点又浪费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筷子给他,他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多好啊!老师一个人讲,你知道学生哪些懂,哪些不懂吗?他不说你也不知道。
把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你不也落得轻松吗?
这学期,我就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演绎课堂四步曲,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减负增效。
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步,交流自学情况,查找不足,相互学习。
开学我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预习手册,有预习的总体要求,有每课的预习提示,预习前还有复习回顾。
学生根据提示,自觉学习。
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一定要认真看课文。
第二天课堂上,大家就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
比如,学《三峡》,课堂上,组长就组织大家读课文,齐读可以,一人一段也可以,目的就是要解决字音。
然后,相互翻译,你一句我一句,你不会的我跟你说,我不会的你告诉我,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哪个字不认识,哪个词不理解,在这时都能得到解决。
大家都不会的,就问老师,老师马上进行小组辅导,这才叫因材施教。
第二步,交流学习疑问,相互解决疑难。
预习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提出自学中未解决的三个问题。
课堂上,大家就重点讨论各自的问题,有的问题小组内可以相互解答,大家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就打热线请教其他小组,如果帮助解决了,就要送一份礼物给对方。
这一个环节相当热闹,问的人积极,因为可以借机考考他人;答的人也很积极,因为答对了可以得到礼物。
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学生们忘却了这是课堂,没有了老师抽问的紧张,也没有了做不起题的烦躁。
大家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就写在黑板上,交全班讨论。
第三步,师生合作,共同学习
到最后留下来的问题并不多,但相当有难度。
比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如何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的?《三峡》中写景的句子语言有何特点等等。
这些问题多是写作手法上的问题,学生感到不好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老师认真指导的问题,教学的难点也就体现在这里。
所以,这些问题老师要讲,而且不惜时间的把它讲清讲透。
第四步,我当考官,考考大家。
作业的设置,多数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考题,然后交给对口小组的同学完成。
学生自己设计的题,难度适中,要求不能参考其他书籍出题,只能是个人的原创。
做完后,相互批改了,老师再收起来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
如果多数重点都没涉及到的,老师就要补充相应的作业。
课堂四步曲,步步都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有同学陪伴学习,学生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在愉悦中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有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友谊。
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尤其是一些差的学生,上课违纪的现象都少多了。
我们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在自己的阵地上都不采取行动,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老师不能硬逼,不能强灌,即使硬逼着勉强应战,那肯定也是要吃败仗的。
学生的不行动原因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学习内容难易不适中。
太简单,学生觉得没味;太难,学生
又觉得理解不了。
把课堂还给他们,组长组织大家学习,什么题不懂就讨论什么题,谁会的谁就来当老师,这样人人都有事可做了,耍的人就少了。
一些偷懒的同学,老师在巡视时还可时时提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