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合集下载

spss统计分析三大检验回归诊断因子分析知识

spss统计分析三大检验回归诊断因子分析知识

• 旋转后的各个因子 的含义更加突出。 每个公因子都有反 映几个方面的变动 情况。
• 第一个公因子反映 交大载荷的有外商、 国有、港澳台、股 份制、集体经济单 位;第二个有联营 经济单位;第三个 则是其他经济单位。
• 该表列出来采用回 归法估计得因子得 分系数。根据表中 的内容可写出因子 得分系数。
实例分析:全国各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 收入排名
• 下图是全国各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平均收入情况,具体包 括国有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联营经济单位等7个部 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探讨各地区按所有制类别分类的排名。
• 进行因子分析前,可以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巴 特李特球度检验和KMO 检验等方法来检验候选 数据是否适合采用因子 分析。
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内在原理和过程
• 方法概述:因子分析法就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 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 统计分析方法。
• 基本思想:对原始的数据进行分类归并,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变量分别 归类,归出多个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互不相关,即它们所综合的 信息互相不重叠。这些综合指标就称为因子或公共因子,就能相对容 易地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模型汇总即对方程拟合情况的描述, R方就是自变量所能解释的方差在 总方差中所占的百分比,值越大说 明模型的效果越好。案例计算的回 归模型中R方等于0.994,模型拟合 效果较好。
• 方差分析表是对 回归模型进行方 差分析的检验结 果,主要用于分 析整体模型的显 著性。可以看到
方差分析结果中F 统计量等于4123, 概率p,0.000小于 显著性水平0.05, 所以该模型是有 统计学意义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人均消费性支 出之间的线性关

如何利用SPSS做因子分析等分析(仅供参考)

如何利用SPSS做因子分析等分析(仅供参考)

我就以我的数据为例来做示范,仅供参考一、信度分析(即可靠度分析)1.分析——度量——可靠度分析图 12.然后就会弹出上图1的框框。

在这里,你可以对所有的问题进行可靠度分析,如果是这样,那你只需要选中所有的问题到右边这个白色的框框,然后点击“统计量”,按照右边这个图进行打钩。

然后点“继续”。

之后就点“确定”图2 3.接着去“输出1”这个框看分析结果,你就会看到很多分析结果,其中有一个就是右图,那第一个0.808就是你所选择进行分析的数据的信度。

如果你想把每一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独立的信度分析,那道理也是一样的。

二、因子分析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判断这些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那这里就需要进行效度检验,不过总共效度检验是和因子分析的操作同步的,意思就是说你在做因子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做效度检验。

具体示范如下:1.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图 2一般来说,咱们做因子分析的时候是为了把那些具有共同属性的因子归类成一类,说的简单点就是要验证咱们所选取的每一个维度下面的题目是属于这个维度,而非其他维度的。

那一般来说,因子分析做出来的结果就是你原本有几个维度,最终分析结果就会归类成几个公因子。

2.一般来说,自变量的题目和因变量的题目是要独立分析的。

我的课题是“店面形象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那自变量就是店面形象的那些维度,因变量就是顾客购买意愿。

3.将要做分析的题目选择到右边的白框之后,就如下图打钩:“抽取”和“选项”两个不用管他。

然后就点“确定”4.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下来之后,就可以去“输出1”看分析结果。

首先看效度检验的结果:这里要看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数据,第一行数据为0.756,表明效度较高,sig为0.000,这两个结果显示这份数据完全可以做因子分析。

那就去看因子分析的结果。

5.看下面这张图,看“初始特征值”这一项下面的“合计”的数值,有几个数据是>1,那就表明此次因子分析共提取了几个公因子。

下图所示,有5个数据是>1,这表明可以提取5个公因子。

如何利用SPSS做因子分析等分析

如何利用SPSS做因子分析等分析

如何利用SPSS做因子分析等分析SPSS是一款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用于各种数据分析任务,包括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探究观测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集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结构。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关于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1.准备数据首先,需要确保将数据整理成适合因子分析的格式。

确保数据集中的变量是连续型变量,并且不存在缺失值。

如果存在缺失值,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或进行数据填充。

2.导入数据打开SPSS软件,然后依次选择“File”、“Open”来导入数据文件。

选择正确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3.创建因子分析模型选择“Analyze”菜单下的“Dimension Reduction”子菜单,然后选择“Factor”。

将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移至右侧的“Variables”框中,然后点击“OK”按钮。

4.选择因子提取方法5.设置因子提取参数出现因子提取对话框后,可以选择提取的因子数目和提取标准。

默认情况下,SPSS会提取所有可能的因子。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完成设置后,点击“Continue”按钮。

6.选择因子旋转方法因子旋转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因子结构。

在因子分析向导的旋转选项中,可以选择旋转方法,如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等。

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需求的旋转方法,然后点击“Rotation”按钮。

7.设置旋转参数出现旋转参数对话框后,可以选择旋转的方法和旋转的标准。

默认情况下,SPSS会选择最大方差法和标准负荷量,但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完成设置后,点击“Continue”按钮。

8.检查结果在因子分析向导的“Descriptives”选项中,可以查看因子提取和旋转后的结果。

这些结果包括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方差和解释方差等信息。

仔细检查结果,确保它们符合你的预期。

9.解释结果在进行因子分析后,需要解释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其他统计结果。

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告诉你每个变量与每个因子之间的关系。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各种数量化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SPSS因子分析法作为其中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广泛适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SPSS因子分析法的定义、原理、步骤和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SPSS因子分析法的步骤通常包括:准备数据、选择因子提取方法、进行因子分析、解释因子结构和进行因子旋转。

首先,需要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缺失值处理、离群值检测和变量标准化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常见的有主成分分析和极大似然估计等。

然后,进行因子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解释因子结构。

最后,可以进行因子旋转,以便更好地解释因子。

旋转方法包括正交旋转(如Varimax旋转)和斜交旋转(如Promax旋转)等。

SPSS因子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品牌研究、人际关系研究和心理测量等。

在市场调研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进行降维和分类,发现潜在的市场细分和消费者需求。

在心理测量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各种人格量表和行为量表,以评估个体的特质和行为。

SPSS因子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全面性、灵活性、解释性和实用性。

首先,该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取出数据的核心结构。

其次,因子分析法灵活性高,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不同的因子提取方法和旋转方法。

此外,因子分析法的结果易于解释,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

最后,SPSS软件的易用性和广泛应用性使得因子分析法成为广大研究者的首选工具之一然而,SPSS因子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因子分析法需要满足数据的多变量正态分布和线性相关性等假设前提。

如果数据不满足这些假设,结果可能失真。

其次,因子分析法无法提供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相关关系。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九)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九)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专业的统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和商业分析中。

其中的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潜在因子结构。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并且探讨因子分析的一些相关概念和技巧。

1. 数据准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准备。

这包括数据的清洗、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标准化。

清洗数据是为了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选择变量是为了确定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通常选择相关性较高的变量。

标准化数据是为了使不同变量之间的数值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

2. 进行因子分析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非常简单。

首先打开SPSS软件,导入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数据文件。

然后依次点击“分析”→“数据降维”→“因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设置因子提取方法和旋转方法,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因子分析。

3. 因子提取与旋转在因子分析中,因子提取是指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出潜在因子,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法。

而因子旋转是为了使因子更易于理解和解释,常用的旋转方法有方差最大旋转和极大似然旋转。

在SPSS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因子提取和旋转方法。

4. 结果解释进行因子分析后,SPSS会输出一些统计指标和结果数据,如特征值、因子载荷矩阵等。

特征值是衡量因子解释变量方差的指标,通常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潜在因子。

因子载荷矩阵则显示了每个变量对于每个因子的贡献程度,可以根据载荷大小解释因子的含义。

5. 结果验证进行因子分析后,还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

通常可以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重测信度分析和因子有效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验证。

在SPSS中,可以利用内部一致性分析来检验因子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重测信度分析可用来检验因子的可靠性,因子有效性分析可用来检验因子的有效性。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可以用于降维、构建变量、发现潜在结构等方面。

在本文中,将介绍因子分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具体操作步骤。

一、概念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旨在识别一组观测变量中的潜在结构或因素。

它假设这些观测变量可以由几个潜在因素解释,每个观测变量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二、原理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无关变量(即因子)。

在因子分析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或协方差矩阵来衡量。

接下来,通过特征值分解或最大似然法等方法,将相关系数矩阵转化为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矩阵。

因子载荷矩阵衡量了每个变量与每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强度,而因子得分矩阵表示每个样本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

三、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构建研究假设。

2. 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例如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处理等。

3.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或协方差矩阵,以衡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4. 进行因子提取,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法。

5. 判断因子数目,可以采用特征值大于1、平行分析、因子解释度等方法。

6. 进行因子旋转,常用的方法有方差最大化旋转和直角旋转。

7. 解释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矩阵,了解每个因子的意义和作用。

8. 进行因子得分的计算和解释,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四、应用因子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心理学: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分析心理量表中的各项指标是否能够归纳到几个内在的心理因素上,从而简化研究和测量。

2. 经济学: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多个经济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方便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分析。

3. 市场调研: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市场研究中的多个变量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

4. 教育评估: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评估,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和指导。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七)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七)

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大量的变量进行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数据集中的复杂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 数据准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据。

数据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入Excel表格或者直接输入数据进行分析。

在导入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变量选择在因子分析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变量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相关性较高的变量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它们之间的潜在结构。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或者变量筛选的方法来确定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

3. 因子分析模型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分析模型。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主成分分析或者最大似然法进行因子分析。

在选择模型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

4. 因子提取在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因子进行提取。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比如主成分法或者最大似然法。

在进行因子提取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提取的因子数目和因子的解释性,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因子进行分析。

5. 因子旋转在因子分析中,我们通常会对因子进行旋转,以便更好地解释因子的结构。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选择方差最大旋转或者极大似然旋转等方法进行因子旋转。

在进行因子旋转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因子的解释性和简单性,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旋转方法。

6. 因子负荷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我们通常会关注因子负荷。

因子负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和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在因子上的权重。

在SPSS中,我们可以通过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7. 结果解释在完成因子分析之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

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

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

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基于SPSS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一、引言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分析方法,旨在通过识别出观测变量之间的潜在因子结构,以更简洁的方式解释数据的变异。

同时,SPSS统计软件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可以便捷地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法原理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的变量转化为潜在的少数几个因子,这些因子能够解释观测变量之间的共同方差。

具体步骤如下:1. 数据准备:需要一组观测变量,这些变量应该是连续变量,并且样本量要足够大。

2. 制定假设:设定因子数量或某些特定的加载限制。

3. 提取因子:使用SPSS的因子分析功能进行因子提取,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4. 因子旋转:对提取出的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得因子更具解释性,常用的方法有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

5. 因子解释:根据各个因子的载荷以及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解释这些潜在因子代表的含义。

三、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SPS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因子分析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 导入数据:首先需将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

2. 变量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

3. 因子提取:选择适当的因子提取方法,并设置主成分个数或提取的因子个数。

4. 因子旋转:选择适当的因子旋转方法,并设定旋转的目标。

5. 结果解释: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解释因子的意义,并给出结论。

四、实证分析为了进一步说明因子分析法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以消费者偏好研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1. 数据收集:收集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产品的评价数据,包括外观、品质、价格、口碑等多个变量。

2.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因子分析:运用SPSS的因子分析功能,提取潜在因子结构,并进行因子旋转以获得更具解释性的结果。

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

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

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随着统计分析软件的发展,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软件作为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受到广泛欢迎。

它能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其中包括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针对每个分析方法提供详细步骤和操作示例。

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在数据维度缩减和相关变量结构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使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将原始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

可以通过选择“文件”>“打开”>“数据”,然后选择合适的数据文件进行导入。

确保数据是以矩阵的形式存储,每个变量占据一列,每个观察单位占据一行。

2. 因子分析设置在SPSS软件中,选择“分析”>“数据准备”>“特殊分析”>“因子”。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将它们移动到“因子”框中。

然后,选择所需的因子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并指定所需的因子个数。

可以选择默认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 统计输出完成因子分析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开始分析。

SPSS软件将生成一个因子分析结果报告。

报告中将包含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解释的方差比例等统计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变量和因子之间的关系、每个因子的解释能力进行分析。

4. 结果解读对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来判断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载荷绝对值大于0.3的变量与因子之间具有显著关联。

解释的方差比例表示每个因子能够解释变量总方差的比例,一般来说,越大越好。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因子载荷和解释的方差比例。

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用于数据分类的统计方法。

它根据观测值之间的相似性将数据对象分组到不同的类别中。

SPSS第10章-SPSS的因子分析

SPSS第10章-SPSS的因子分析

4、KMO检验:该统计量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说
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0.9以上表示非常合适;0.8-0.9表示合适;0.7-0.8表示
一般;0.6-0.7表示尚可;0.5-0.6表示不太合适;0.5以
下表示极不合适。
rij2
KMO
i j
rij2
pij 2
18
10.3.1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始变量之间应
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 2、因子提取; • 3、使因子更具有命名可解释性; • 4、计算各样本的因子得分。
19
10.3.2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1、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统计检验
如果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小 于0.3,那么这些变量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4
可见,主成分分析关键的步骤是如何求出
上述方程中的系数。通过方程的推导可以发
现,每个方程中的系数向量是原始变量相关
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具体求
解步骤如下:
1) 将原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2) 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3) 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的特征根 1 2 ... p
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u1、u2、...、up
13
10.2.2 因子分析的模型和概念
• 数学模型
假设原有变量有p个,分别用 x1、x2、x3、...、xp 表示,
且每个变量的均值是0,标准差是1,现将每个原有变量 用m(m<p)个因子 f1、f2、...、fm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即:
x1 a11 f1 a12 f2 ......a1m fm 1
25
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p个特征根λ和对 应的特征向量u,在此基础上计算因子载荷矩阵Λ:

SPSS因子分析法

SPSS因子分析法

SPSS因子分析法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它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和技术,其中包括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方法,它能够将一组相关变量转化为一组更少、更一致的无关变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要进行因子分析的数据。

在SPSS中,数据应该以矩阵的形式进行排列,每个变量占据一列,每个观察值占据一行。

确保数据是定量数据,并且足够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变量之间有充分的相关性,样本量适度,且没有过多的离群值。

接下来,我们打开SPSS软件并加载数据。

选择“Analyze”菜单中的“Dimension Reduction”下的“Factor”,然后将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移至右侧的“Variables”框中。

在“Factor Analysis”对话框中,有三个主要的选项卡:“Extraction”、“Rotation”和“Scores”。

在“Rotation”选项卡中,我们可以选择因子旋转的方法。

常见的旋转方法有方差最大化旋转(Varimax Rotation)和直角旋转(Orthogonal Rotation)。

旋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因子结构,使因子的解释更加简单和清晰。

在“Scores”选项卡中,我们可以选择是否计算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是通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因子得分来表示每个个体在因子上的得分。

这些得分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一旦我们完成了因子分析的设置,点击“OK”按钮就可以运行分析了。

SPSS将计算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因子方差等。

分析完成后,我们需要解释结果。

1.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显示了每个变量与每个因子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考虑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3或0.4的项目作为潜在因子的代表。

2.特征值:特征值表示每个因子可以解释的变异程度。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八)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八)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个强大的统计软件,广泛用于数据分析和预测。

其中的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发现数据背后的潜在结构和关联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因子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简化复杂的数据集,找出变量之间的共性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

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前,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数据的清洗和变量的选择。

在数据清洗方面,我们需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对其进行处理。

在变量选择方面,我们应该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变量,并确保它们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如正态分布和相关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SPSS载入数据,并进行因子分析。

在SPSS中,选择“分析”菜单下的“数据降维”选项,然后选择“因子”即可进入因子分析的设置界面。

在设置界面中,我们需要输入所选变量,选择因子提取的方法和旋转方法。

常用的因子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旋转方法包括方差最大旋转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发现数据背后的结构和关联关系。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我们需要关注几个重要的指标。

首先是特征值,它表示了因子解释的方差。

通常来说,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才具有显著解释作用。

其次是因子载荷,它表示了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

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的变量才被认为与因子有显著关联。

最后是解释方差,它表示了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

通常来说,因子应该能解释大部分的变量方差,才能被认为有效。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和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共线性,即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的情况。

共线性会导致因子分析结果不稳定,甚至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进行因子分析前,我们需要检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确保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是因子旋转,因为在因子提取后可能存在多个因子间的相关性。

因子旋转可以将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转化为更容易解释的形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是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分析。

其因子分析功能使研究者能够通过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识别和解释潜在的潜在结构。

SPSS因子分析法的全面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准备和描述性统计:SPS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轻松导入、清洗和转换数据。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研究者可以使用SPSS进行数据的标准化、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等操作。

同时,SPSS还提供了关于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如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等,为研究者提供了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初步了解。

2.因子提取方法:SPSS提供了多种因子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常因子分析和最大似然因子分析等。

主成分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将原始变量转换为一组无关的主成分,并提取能够解释变异性最高的主成分。

常因子分析通过找到最佳的线性组合来解释观测变量之间的共同方差。

最大似然因子分析则假设变量之间存在正态分布的潜变量,并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来估计因子。

3. 因子旋转方法:在因子分析中,得到的因子通常是未旋转的,也就是说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为了使因子更具解释性和可解释性,需要对因子进行旋转。

SPSS提供了多种因子旋转方法,包括正交旋转(如varimax)和斜交旋转(如oblimin)。

研究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旋转方法,并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间关系矩阵来解释和理解因子。

4.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SPSS提供了丰富的输出和图表来描述和解释因子分析结果。

输出包括因子载荷矩阵、因子间关系矩阵和共性方差等。

因子载荷矩阵显示了每个变量与每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可以通过因子载荷值的大小和模式来解释变量与因子的关系。

因子间关系矩阵显示了不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共性方差表示每个变量与所有因子的共性相关性,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变量与因子之间的解释性。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四)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四)

SPSS是一种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市场调查、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

因子分析是SPSS中常用的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发现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1. 数据准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据。

数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例如调查问卷、实验记录、观测数据等。

在SPSS中,数据通常以Excel或CSV格式导入。

导入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变量筛选,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2.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用于发现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和相关关系。

它可以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因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主成分分析或最大方差法,提取共性因子和特殊因子,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

3. 因子分析的操作步骤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操作步骤如下:(1)导入数据: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导入数据”功能,将数据文件导入到SPSS中。

(2)选择因子分析:在“分析”菜单中选择“因子分析”,弹出因子分析对话框。

(3)选择变量: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4)提取因子: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提取因子的方法和标准,并进行因子提取。

(5)旋转因子: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旋转方法和标准,并进行因子旋转。

(6)解释因子: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和方差解释率,解释提取的因子结构和含义。

4. 因子分析的结果解释在进行因子分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常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方差解释率和特征根等指标来解释因子的结构和含义。

此外,还可以使用因子得分和因子得分图表来对因子进行解释和可视化呈现。

5. 因子分析的应用因子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变量降维、变量筛选、变量融合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市场调查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发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在医学研究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发现疾病的相关因素和病因;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和相关因素。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因子分析spss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将大量复杂数据容易地分解成几个解释变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将介绍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准备、因子分析参数设定、结果解释等,并以实际应用案例为例展示如何正确运用因子分析spss,以实现对数据的深入分析。

一、数据准备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数据,SPSS只支持两种数据格式:矩阵式数据和表格式数据。

矩阵式数据可以在SPSS软件中创建,而表格式数据则需要使用Excel等软件创建,然后在SPSS中导入。

二、因子分析参数设定完成数据的准备后,接下来要选择正确的参数,以得到最佳的因子分析结果。

这些参数包括:因子数量、维度模型、因子提取方法、旋转方法、可能的分数等。

根据项目的特点,可以灵活选择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因子分析结果。

三、结果解释在完成参数设定后,使用SPSS运行因子分析,就可以得到因子分析结果,结果包括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因子报表、共同变量表、因子负荷量表等。

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是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的全部结果,用于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因子报表显示每个变量在不同因子上的贡献程度;共同变量表显示每个因子分量共享变量的情况;因子负荷量表显示每个变量在每个因子上的负荷量情况。

通过解释这些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数据中变量间的相关性,深入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分析数据。

四、实际应用案例下面,以一个实际应用案例为例,演示如何正确运用因子分析spss,以实现对数据的深入分析。

假设有10个变量,要求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用Excel软件将变量数据录入,然后在SPSS中导入;接着,进入SPSS因子分析模块,设定因子数量为4,选择标准正交旋转法作为旋转方法,因子提取方法为最大共因子方式,维度模型为统一维度模型;最后,运行因子分析,便可以得到因子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变量1、2、5、6、7和8与第一个因子有较大的关联性,可以说明这些变量之间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变量3、4、9和10与第二个因子有较大的贡献,表明这几个变量具有相似的特征;另外,变量1、2、5、7和8与第三个因子有较大的贡献,变量3、4、9和10与第四个因子有较大的贡献,可以说明这些变量有一个共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SPSS因子分析法很全面很全面

实验课:因子分析实验目的理解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SPSS中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应用。

因子分析一、基础理论知识1概念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来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汁学分析方法。

从数学角度来看,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化繁为简的降维处理技术。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因子分析的一个特例,是使用最多的因子提取方法。

它通过坐标变换手段,将原有的多个相关变量,做线性变化,转换为另外一组不相关的变疑。

选取前面几个方差最大的主成分,这样达到了因子分析较少变虽个数的目的,同时又能与较少的变量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的信息。

两者关系:主成分分析(PCA)和因子分析(FA)是两种把变量维数降低以便于描述、理解和分析的方法,而实际上主成分分析可以说是因子分析的一个特例。

2特点(1)因子变捲的数就远少于原有的指标变就的数駅,因而对因子变量的分析能够减少分析中的工作量。

(2)因子变量不是对原始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构,它能够反映原有变量大部分的信息。

(3)因子变虽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对变量的分析比较方便,但原始部分变量之间多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4)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即该变疑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映。

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通过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

显然,在一个低维空间解释系统要比在高维系统容易的多。

3类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因子分析分为R 型和Q 型两种。

当研究对象是变量时,属于R 型因子分析;当研究对象是样品时,属于Q 型因子分析。

但有的因子分析方法兼有R 型和Q 型因子分析的一些特点,如因子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 法,有的学者称之为双重型因子分析,以示与其他两类的区别*4分析原理假左:有n 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 个变量,构成一个nXp 阶的地理数据矩阵: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SPSS数据的因子分析

SPSS数据的因子分析

SPSS数据的因子分析SPSS数据的因子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因子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降维技术的统计方法,它能够从众多的变量中提取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SPSS 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广泛使用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含了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旨在寻找隐藏在大量观测变量中的公共因子,这些公共因子能够反映样本数据的基本结构,并且对原始变量的方差做出尽可能大的解释。

首先,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需要导入相关的数据。

通常,数据应该是标准化的,即每个变量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此外,因子分析还需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例如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样本大小足够大等。

如果数据不满足这些条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或考虑其他分析方法。

在导入数据后,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设置。

在SPSS中,可以通过“Factor Analysis”菜单进行相关设置。

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变量,指定提取公共因子和计算因子得分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设置其他选项,例如指定因子数目、进行旋转等。

在完成因子分析的设置后,可以运行分析并查看结果。

SPSS会输出因子分析的统计结果,包括公共因子的数量、特征值、贡献率、旋转矩阵等。

通过这些结果,可以了解公共因子的性质和含义,并验证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在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的解释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公共因子的贡献率较高,且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较强,那么这个公共因子就具有较好的解释性。

如果公共因子的解释性较差,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或修改。

总之,SPSS的因子分析功能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

通过了解因子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来提取隐藏在大量观测变量中的公共因子,并探索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含义和作用。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Ⅰ)

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Ⅰ)

进行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潜在的结构。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广泛使用的统计软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包括数据准备、因子提取和旋转、解释因子结果等内容。

一、数据准备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据。

在SPSS中,可以通过导入Excel文件或手动输入数据来创建数据集。

数据集应包含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另外,需要对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以保证因子分析的结果准确性。

二、因子提取和旋转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包括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

因子提取是指从一组变量中提取出共同的因子,用于解释变量之间的共变性。

SPSS提供了常用的因子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法。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

在进行因子提取后,通常需要对提取出的因子进行旋转,以便更好地解释因子结果。

SPSS提供了多种因子旋转方法,如方差最大旋转和极大似然估计旋转。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旋转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

三、解释因子结果在完成因子提取和旋转后,需要对因子结果进行解释。

SPSS可以输出因子载荷矩阵、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等结果,帮助用户进行因子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用户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和模式来解释提取出的因子,识别出潜在的结构和关系。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绘制因子图和因子得分图来更直观地展现因子结果。

SPSS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可视化和结果呈现。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修改,使其更符合研究需求。

四、结果验证和应用在完成因子分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和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因子得分的解释和实际情境中的应用等方法,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因子分析SPSS操作

因子分析SPSS操作

因子分析SPSS操作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探索多个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

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出变量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取出共同的因素。

SPSS软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统计分析工具,提供了强大的因子分析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在SPSS中打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数据集。

确保数据集包含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

接下来,选择"分析"菜单,然后选择"尺度",再选择"因子"。

这会打开"因子分析"对话框。

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将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移动到右侧的框中,通过单击变量名称,再单击右侧的"箭头"按钮,将其添加到因子分析的变量列表中。

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有几个选项需要设置。

首先是"提取方法",它决定了如何提取因子。

常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似然估计。

主成分分析通常用于连续变量,最大似然估计用于分类变量。

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法。

其次,是选择"旋转方法",它决定了如何旋转因子。

常用的方法有方差最大化和直角旋转。

方差最大化旋转使得每个因子解释的变异最大化,直角旋转使得因子之间不相关。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个合适的旋转方法。

最后,设置"因子的数目",它决定了最终提取几个因子。

通常,根据因子的方差解释度和解释的变量数目来决定提取几个因子。

可以尝试提取不同数目的因子,然后根据结果进行选择。

点击"确定"按钮后,SPSS会进行因子分析,并在输出窗口中显示结果。

输出结果包括因子的提取度、因子载荷矩阵、解释的方差比例等。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判断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

载荷大于0.3或0.4的变量与因子有较强的关联。

可以根据载荷大小对因子进行命名,进一步解释因子所代表的潜在构念。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

因子分析spss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体的影响。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复杂的数据降维并提取出主要因素,从而简化分析过程。

本文将介绍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假设、步骤以及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通过寻找一组潜在的共同因素来解释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减少数据的复杂性。

二、因子分析的原理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一组观测变量转化为一组潜在的共同因素。

它假设每个观测变量都受到多个潜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通过因子载荷来衡量这种影响的强度。

三、因子分析的假设因子分析需要满足以下假设:1. 每个观测变量都是由多个潜在因素共同影响的。

2. 潜在因素之间相互独立。

3. 每个观测变量与潜在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4. 观测误差是独立的。

四、因子分析的步骤1. 收集数据并确定分析目的。

2. 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

3. 进行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

常用的因子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极大似然估计。

4. 确定因子个数。

可以通过观察解释方差贡献和层次图来确定因子个数。

5. 进行因子旋转。

常用的旋转方法包括方差最大旋转和直角旋转。

6. 解释因子载荷。

通过观察因子载荷矩阵来解释变量与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7. 计算因子得分。

将观测变量代入因子载荷矩阵,计算每个观测变量的因子得分。

8. 进行因子可靠性和效度检验。

可以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构效效度来评估因子模型的可靠性和效度。

9. 进行结果解读和报告。

五、SPSS中的操作方法在SPSS软件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操作步骤如下:1. 打开SPSS软件并导入数据文件。

2. 选择"分析"菜单下的"数据降维",然后选择"因子"。

3. 在因子分析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进行因子分析的变量,并选择因子提取方法和旋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因子分析实验目的理解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SPSS中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及其主要应用。

因子分析一、基础理论知识1 概念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来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从数学角度来看,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化繁为简的降维处理技术。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因子分析的一个特例,是使用最多的因子提取方法。

它通过坐标变换手段,将原有的多个相关变量,做线性变化,转换为另外一组不相关的变量。

选取前面几个方差最大的主成分,这样达到了因子分析较少变量个数的目的,同时又能与较少的变量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的信息。

两者关系:主成分分析(PCA)和因子分析(FA)是两种把变量维数降低以便于描述、理解和分析的方法,而实际上主成分分析可以说是因子分析的一个特例。

2 特点(1)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少于原有的指标变量的数量,因而对因子变量的分析能够减少分析中的工作量。

(2)因子变量不是对原始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构,它能够反映原有变量大部分的信息。

(3)因子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对变量的分析比较方便,但原始部分变量之间多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4)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映。

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通过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

显然,在一个低维空间解释系统要比在高维系统容易的多。

3 类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因子分析分为R 型和Q 型两种。

当研究对象是变量时,属于R 型因子分析;当研究对象是样品时,属于Q 型因子分析。

但有的因子分析方法兼有R 型和Q 型因子分析的一些特点,如因子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法,有的学者称之为双重型因子分析,以示与其他两类的区别。

4分析原理假定:有n 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 个变量,构成一个n ×p 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当p 较大时,在p 维空间中考察问题比较麻烦。

这就需要进行降维处理,即用较少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指标,而且使这些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原来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彼此独立的。

线性组合:记x1,x2,…,xP 为原变量指标,z1,z2,…,zm (m ≤p )为新变量指标(主成分),则其线性组合为:Lij 是原变量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无论是哪一种因子分析方法,其相应的因子解都不是唯一的,主因子解仅仅是无数因子解中之一。

zi 与zj 相互无关;z1是x1,x2,…,xp 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x1,x2,…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则,新变量指标z1,z2,…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的第一,第二,…主成分。

Z 为因子变量或公共因子,可以理解为在高维空间中互相垂直的m 个坐标轴。

主成分分析实质就是确定原来变量xj (j=1,2 ,…,p )在各主成分zi (i=1,2,…,m )上的荷载 lij 。

从数学上容易知道,从数学上也可以证明,它们分别是相关矩阵的m 个较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np n n p p x x x x x x x x x X ΛM M M M ΛΛ212222111211⎪⎪⎩⎪⎪⎨⎧+++=+++=+++=p mp m m m p p p p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ΛM ΛΛ22112222121212121111⎪⎪⎩⎪⎪⎨⎧+++=+++=+++=p mp m m m p p p p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ΛM ΛΛ221122221212121211115分析步骤5.1 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第一步)因子分析是从众多的原始变量中重构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因子变量的过程。

其潜在的要求:原有变量之间要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

因此,因子分析需要先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如果相关系数矩阵在进行统计检验时,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小于0.3且未通过检验,则这些原始变量就不太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进行原始变量的相关分析之前,需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一般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标准化后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

SPSS 在因子分析中还提供了几种判定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方法。

主要有以下3种: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反映象相关矩阵检验(Anti-image correlation matrix )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1)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该检验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作为出发点,它的零假设H0为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阵,即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上的所有元素都为1,而所有非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为0,也即原始变量两两之间不相关。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统计量是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得到。

如果该值较大,且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指定的显著性水平,那么就应拒绝零假设H0,认为相关系数不可能是单位阵,也即原始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2)反映象相关矩阵检验该检验以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矩阵作为出发点,将偏相关系数矩阵的每个元素取反,得到反映象相关矩阵。

偏相关系数是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如果变量之间存在较多的重叠影响,那么偏相关系数就会较小,这些变量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该检验的统计量用于比较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

KMO 值介于0-1,越接近1,表明所有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越适合因子分析。

⎥⎥⎥⎥⎥⎦⎤⎢⎢⎢⎢⎢⎣⎡=pp p p p p r r r r r r r r r R ΛM M M M ΛΛ212222111211其中,Kaiser 给出一个KMO 检验标准:KMO>0.9,非常适合;0.8<KMO<0.9,适合;0.7<KMO<0.8,一般;0.6<KMO<0.7,不太适合;KMO<0.5,不适合。

5.2 构造因子变量因子分析中有很多确定因子变量的方法,如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主轴因子法、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

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该方法通过坐标变换,将原有变量作线性变化,转换为另外一组不相关的变量Zi (主成分)。

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λi (λ1,λ2,…,λp>0)和相应的标准正交的特征向量li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即公共因子Zj 的方差贡献(等于因子载荷矩阵L 中第j 列各元素的平方和),计算公共因子Zj 的方差贡献率与累积贡献率。

主成分分析是在一个多维坐标轴中,将原始变量组成的坐标系进行平移变换,使得新的坐标原点和数据群点的重心重合。

新坐标第一轴与数据变化最大方向对应。

通过计算特征根(方差贡献)和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等指标,来判断选取公共因子的数量和公共因子(主成分)所能代表的原始变量信息。

公共因子个数的确定准则:1)根据特征值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取大于1的特征值对应的几个公共因子/主成分。

2)根据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 (m ≤p )个主成分。

也有学者认为累积方差贡献率应在80%以上。

5.3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是因子分析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公共因子/主成分Z1,Z2,…,Zm 是对原有变量的综合。

原有变量是有物理含义的变量,对它们进行线性变换后,得到的新的综合变量的物理含义到底是什么?在实际的应用分析中,主要通过对载荷矩阵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变量和原有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新的因子变量进行命名。

利用因子旋转方法能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计算主成分载荷,构建载荷矩阵A 。

计算主成分载荷,构建载荷矩阵A 。

载荷矩阵A 中某一行表示原有变量 Xi 与公共因子/因子变量的相关关系。

载荷矩阵A 中某一列表示某一个公共因子/因子变量能够解释的原有变量 Xi 的信息量。

有时因子载荷矩阵的解释性不太好,通常需要进行因子旋转,使原有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因子旋转的主要方法:正交旋转、斜交旋转。

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是因子旋转的两类方法。

前者由于保持了坐标轴的正交性,因此使用最多。

正交旋转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方差最大化法最为常用。

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 orthogonal rotation )——基本思想:使公共因子的相对负荷的方差之和最大,且保持原公共因子的正交性和公共方差总和不变。

可使每个因子上的具有最大载荷的变量数最小,因此可以简化对因子的解释。

斜交旋转(oblique rotation )——因子斜交旋转后,各因子负荷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两极分化。

各因子间不再相互独立,而是彼此相关。

各因子对各变量的贡献的总和也发生了改变。

斜交旋转因为因子间的相关性而不受欢迎。

但如果总体中各因子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则应该考虑斜交旋转。

适用于大数据集的因子分析。

无论是正交旋转还是斜交旋转,因子旋转的目的:是使因子负荷两极分化,要么接近于0,要么接近于1。

从而使原有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5.4 计算因子变量得分因子变量确定以后,对于每一个样本数据,我们希望得到它们在不同因子上的具体数据值,即因子得分。

估计因子得分的方法主要有:回归法、Bartlette 法等。

计算因子得分应首先将因子变量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即:回归法,即Thomson 法:得分是由贝叶斯Bayes 思想导出的,得到的因子得分是有偏的,但计算结果误差较小。

贝叶斯(BAYES )判别思想是根据先验概率求出后验概率,并依据后验概率分布作出统计推断。

⎪⎪⎩⎪⎪⎨⎧+++=+++=+++=p mp m m m p p p p z a z a z a x z a z a z a x z a z a z a x ΛM ΛΛ22112222121212121111⎪⎪⎩⎪⎪⎨⎧+++=+++=+++=p mp m m m p p p p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ΛM ΛΛ22112222121212121111⎪⎪⎩⎪⎪⎨⎧+++=+++=+++=p mp m m m p p p p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x l x l x l z ΛM ΛΛ22112222121212121111Bartlett法:Bartlett因子得分是极大似然估计,也是加权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的因子得分是无偏的,但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