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监督控制理论

合集下载

离散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设计

离散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设计

离散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设计离散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对象和控制器都是离散时间的系统。

在离散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离散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设计的原理和应用。

一、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其设计思想源于人脑的模糊推理过程。

模糊控制系统由模糊化、模糊推理和解模糊化三部分组成。

1. 模糊化:模糊化是将输入变量用模糊集合进行描述,将连续的输入映射为隶属度的形式。

常用的模糊化方法包括三角隶属度函数和高斯隶属度函数等。

2. 模糊推理:模糊推理是基于一组模糊规则对输入进行推理,得到输出变量的隶属度。

常用的模糊推理方法包括Mamdani模糊推理和T-S模糊推理等。

3. 解模糊化:解模糊化将模糊推理得到的隶属度翻译为实际的输出值。

常用的解模糊化方法包括最大隶属度法和平均隶属度法等。

二、离散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设计步骤离散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设计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建模:首先需要对离散控制系统进行建模,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变量。

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离散时间的系统模型。

2. 设计控制规则:根据系统的特性和控制目标,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控制规则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3. 设置隶属函数:为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设置适当的隶属函数,以描述变量之间的模糊关系。

不同的隶属函数可以描述不同的模糊集合,用于表征输入输出变量的不确定性。

4. 进行模糊推理:根据输入变量的隶属度和控制规则,进行模糊推理,得到输出变量的隶属度。

模糊推理可以使用模糊关系矩阵或者模糊推理引擎进行计算。

5. 解模糊化:将模糊推理得到的输出变量隶属度翻译为实际的输出值,从而得到模糊控制器的输出。

解模糊化可以使用最大隶属度法或者平均隶属度法等方法。

6. 仿真与优化:通过对模糊控制器的仿真,评估其性能并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调整隶属函数的形状、增加控制规则的数目等方式改进控制器的性能。

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的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在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理论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理论以及其应用。

一、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模拟了人类的思维和决策过程。

与传统的精确控制方法相比,模糊控制理论能够应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关系。

1. 模糊集合模糊集合是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它是对现实世界中一类事物或对象的模糊描述。

不同于传统的集合理论,模糊集合允许元素以一定的隶属度或可信度属于这个集合。

2. 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模糊控制理论的核心,它用于描述和处理具有模糊性质的命题和推理。

模糊逻辑采用模糊集合的运算规则,能够处理模糊不确定性和非精确性的信息。

3. 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它基于模糊逻辑进行决策和控制。

模糊控制器通常由模糊规则库、模糊推理机和模糊输出函数组成。

二、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模糊控制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工业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模糊控制理论可以应对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和参数不确定性。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的温度和环境条件,控制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以使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2. 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模糊控制理论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路径规划和交通流量优化。

通过根据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动态调整信号灯的时序,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性。

3. 机器人技术在机器人技术中,模糊控制理论可以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动作控制和感知决策。

通过将环境信息模糊化,机器人可以根据当前的感知结果和目标任务制定合理的动作策略。

4. 金融风险控制在金融风险控制中,模糊控制理论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交易决策。

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机制,可以根据不确定和模糊的市场信息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

三、模糊控制理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模糊控制理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1. 简化建模过程:相比传统的控制方法,模糊控制理论能够简化系统的建模过程,减少系统的复杂性。

控制系统模糊逻辑

控制系统模糊逻辑

控制系统模糊逻辑控制系统模糊逻辑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控制方法,它采用了多值逻辑和模糊推理的思想,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模糊逻辑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一、控制系统模糊逻辑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模糊逻辑的基本原理是将模糊集合理论应用于控制系统中,通过定义模糊规则、模糊变量和模糊推理等方法,实现对非精确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具体来说,控制系统模糊逻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模糊集合:模糊集合是一种介于二值集合和连续集合之间的数学概念,它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在控制系统中,模糊集合可以表示输入、输出和中间变量等。

2. 模糊规则:模糊规则是一种基于经验和专家知识的规则集合,用来描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每个模糊规则由若干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通过匹配输入与规则的前提条件,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模糊输出。

3. 模糊推理:模糊推理是根据模糊规则和输入,通过模糊逻辑运算得到模糊输出的过程。

常用的模糊逻辑运算包括模糊交、模糊并以及模糊推理的合成等。

4.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指将模糊逻辑应用于控制系统中,通过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具有适应性强、鲁棒性好等优势,在许多现实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控制系统模糊逻辑的应用领域控制系统模糊逻辑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控制:在现代工业中,控制系统模糊逻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湿度、流量等变量的控制。

相比传统的控制方法,模糊逻辑能够更好地处理非精确的输入和模糊的输出,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2. 交通系统: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

控制系统模糊逻辑可以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况预测和交通流优化等方面,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3. 金融系统: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模糊逻辑可以应用于金融系统中的风险评估、投资决策和交易策略等方面,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支持。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和发展历程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和发展历程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和发展历程模糊控制理论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的控制方法,它最早由日本学者山中伸彦于1965年提出,随后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模糊控制理论在现代控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探讨其基础和发展历程。

一、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是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

模糊逻辑是模糊控制理论的核心基础,它扩展了传统二进制逻辑,允许不确定性的表达和推理。

模糊逻辑中的概念和推理规则基于模糊集合的理论,模糊集合是对现实世界中模糊、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数学上的描述。

二、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1. 初期研究(1965-1980年)最早的模糊控制理论由山中伸彦提出,并于1965年发表在《计算机硬件及其应用》杂志上。

他提出了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并应用于水蒸气发生器的控制。

随后,日本学者田中秀夫在1969年进一步发展了模糊控制的理论框架和数学推理方法。

2. 理论完善与应用推广(1980-1990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模糊控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日本学者松井秀树于1985年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模糊PID控制器,极大地推动了模糊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同时,国外学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模糊控制理论,如美国学者Ebrahim Mamdani和Jerome H. Friedman等人。

3. 理论拓展与应用拓宽(1990年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模糊控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拓宽。

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和算法,如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糊遗传算法控制等。

同时,模糊控制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工业控制、交通管理、机器人控制等。

总结模糊控制理论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提供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模糊控制理论在现代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理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和理论框架。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监督控制理论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监督控制理论

定理[8−10] . 然而, FDES 作为对经典 DES 的突破, 由于研究时间还很短, 理论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起 来. 本文首先用模糊自动机对 FDES 进行建模, 在 此基础上, 着重讨论 FDES 的能控性、 非阻塞控制、 能控子语言与优化监控, 这些是 FDES 监控理论 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 最后给出了以自动机作为 监控实现的方法, 得到了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开展 FDES 监控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 DES 监控理论中, 要求控制模式是容许的, 即对所有的不可控事件, 监控器都允许其发生. 同 理, 我们要求 FDES 也要满足类似的要求. ˜q ˜ = (Q, ˜ Σ ˜ , δ, ˜ m ), σ ˜ ˜0 , Q 定义 1. 设 FDES G ˜∈Σ ∗ ˜ 是受控事件, s ˜ ∈ Σ 是监控器观测到的事件序列, 称 ˜ ˜ (s) ∈ pwr(Σ) ˜ 是容 定义在 Σ 上的一个控制模式 S 许的, 如果满足条件
LG σ1 , σ ˜2 , · · · , σ ˜k ) = ˜ (˜
1≤i≤n
˜0 max q ˜0 max q
σ ˜1 σ ˜1
σ ˜2 σ ˜2
···
σ ˜k σ ˜k
¯T q i (3) ˜T (4) q
LG,m (˜ σ1 , σ ˜2 , · · · , σ ˜k ) = ˜
˜m ˜∈Q q
˜ uc (˜ ˜ (˜ min Σ σ ) , LG sσ ˜) ≤ S s) (˜ σ) ˜ (˜
(5)
˜ 是 联 合 可 达 的, 如 果 Q ˜ = Q ˜ cr , 如 果 G ˜ 既是 G ˜ 可 达 的 又 是 联 合 可 达 的, 则 G 是 整 齐. FDES ˜ 是 非 阻 塞 的, 如 果 任 何 可 达 的 状 态 同 时 又 是 G 联合可达的, 即 pr LG,m = LG ˜ ˜ , 其中 pr LG,m ˜ ˜ ∗, 是 语 言 LG,m 的 前 缀 闭 包, 对 于 任 意 的 s ˜ ∈ Σ ˜ ˜ ∗ : (∃r ˜ ∗ )t ˜∈ Σ ˜r pr(˜ s) = t ˜∈ Σ ˜= s ˜ . 对于任何 ˜ ∗ 上 的 模 糊 语 言 L, 其 前 缀 闭 包 pr (L) 是 Σ ˜∗ Σ

离散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

离散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

离散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离散控制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和状态在特定的离散时刻进行更新和计算。

离散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等。

在离散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设计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其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一、离散控制系统概述离散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在离散时间点上进行更新和计算的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通常由离散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其中离散控制器用于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被控对象则是需要被控制和调节的对象或过程。

二、模糊控制设计原理模糊控制是通过建立模糊规则、模糊推理和模糊调节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模糊控制设计中,首先需要建立模糊规则库,该规则库包含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模糊输出。

最后,通过对模糊输出进行解模糊,得到系统的实际输出。

三、离散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步骤1. 确定被控对象和控制要求:首先需要确定被控对象和控制要求,明确需要对哪个对象或过程进行控制,并明确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2. 建立模糊规则库:根据控制要求和被控对象的特性,建立模糊规则库,该规则库包含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模糊关系。

3. 模糊推理:通过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推理,得到模糊输出。

模糊推理可以采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算法来实现。

4. 解模糊:将模糊输出转化为系统的实际输出。

解模糊可以采用模糊解模糊算法,如最大隶属度法、加权平均法等。

5. 设计控制器:根据解模糊后的输出,设计控制器的参数和结构,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和调节。

6. 优化和调试:对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和性能指标。

四、模糊控制设计的应用案例以温度控制为例,介绍模糊控制设计在离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假设需要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室内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波动。

1. 确定被控对象和控制要求:被控对象为室内温度,控制要求为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模糊控制理论和简单应用

模糊控制理论和简单应用
在本设计中的模糊pid控制器中采用两入三出的形式将两个输入变量经过模糊推理模糊运算和反模糊化的过程得到供常规pid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的k在实际应用中模糊控制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模糊控制规则的选取恰当与否也和输入变量量化因子以及输出变量比例因子的选择关系密切所以在选取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在本设计中已知稳定温度值被设定为A0,综合天气变化情况我 们把误差(e)的范围设计为H1,误差变化(ec)的范围为H2,根据上 述选取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常规、专家经验以及实验中的试 凑。选取模糊PID中的 △Kp,△Ki,△Kd 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I1,I2,I3。 • 选取{-6, -5, -4,,-3, -2,,-1, 0, 1,2, 3, 4, 5,6 }做 为所有的变量的模糊论域;对两个输入变量(e、 ec)和三个输出 变量(△Kp,△Ki,△Kd) 均选取7个模糊子集:{NB,NM,NS , Z, PS,PM, PB},表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 正中、正大}。 • 然后根据经验和试凑,由常规整定法确定的PID的初始参数。
量,作为普通变量时其值在论域 X ,Y 中,是普通数值;作为模糊变量时其值在论域[0, 1]中,是隶属度。
知识库
顾名思义,知识库中存储着有关模糊控制器 的一切知识,它们决定着模糊控制器的性能, 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知识库又分为两部分, 分别介绍如下。 ⑴数据库(data base) 它虽然称为数据库,但并不是计算机软件 中数据库的概念。它存储着有关模糊化、模糊 推理、解模糊的一切知识,如前面已经介绍的 模糊化中的论域变换方法、输入变量各模糊集 合的隶属函数定义等,以及将在下面介绍的模 糊推理算法,解模糊算法,输出变量各模糊集 合的隶属函数定义等。

模糊系统理论在控制中的应用

模糊系统理论在控制中的应用

模糊系统理论在控制中的应用模糊系统理论是一种将模糊逻辑应用于系统控制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控制理论在处理复杂、模糊、不确定性问题时面临的挑战。

通过引入模糊集合、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等概念,模糊系统理论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中的模糊和动态性。

一、模糊系统的基本原理模糊系统是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建立的一种控制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将输入、输出和控制规则用模糊集合来表示。

模糊集合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来描述,它体现了元素对某个概念的可分辨程度。

通过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函数,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模糊概念进行数学化的表示和计算,从而实现对模糊现象的控制。

二、模糊控制系统的建模过程模糊控制系统的建模过程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隶属度函数的设计和模糊规则的建立。

在选择输入输出变量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特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输入输出变量。

隶属度函数的设计是模糊系统建模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隶属度函数时,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确定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和参数。

最后,通过专家知识或试验数据,建立模糊规则库。

模糊规则库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控制策略。

三、模糊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模糊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电力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等。

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例,通过模糊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交通信号的优化控制。

模糊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和车辆位置等信息,灵活地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从而实现道路的拥堵状况的缓解和交通效率的提高。

四、模糊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模糊控制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处理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其次,模糊控制系统基于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模糊规则库,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

然而,模糊控制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参数选择的主观性和计算复杂性较高等问题。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

1 引言模糊控制综合了专家的操作经验,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设计简单、便于应用、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和掌握、对系统参数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等特点,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难以应用的场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模糊集理论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应用和理论成果,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模式识别、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模糊控制已成为智能控制的一个主要分支。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对模糊控制近期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介绍。

2 模糊控制的热点问题模糊控制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虽然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任何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要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

由于模糊系统本质上的非线性和缺乏统一的系统描述,使得人们难以利用现有的控制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模糊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因此,模糊控制理论的稳定性分析一直是一个难点课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正因为如此,关于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近年来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发表的论文较多,提出了各种思想和分析方法。

目前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李亚普诺夫方法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方法,许多学者讨论了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1-4]。

其中,Tanaka和Sano[1]将其中的基本稳定性条件推广到SISO系统的(非)鲁棒稳定性条件,稳定性判据变为从一组李亚普诺夫不等式中寻找一个共同的李亚普诺夫函数问题[2]。

由于没有一般的有效方法来解析地寻找一个公共李亚普诺夫函数,故Tanaka等人都没有提供寻找李亚普诺夫稳定性条件的公共矩阵P的方法。

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献[3]提出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描述稳定性条件,还有一些学者用一组P矩阵代替文献[1, 2]中李亚普诺夫函数的一个公共矩阵P,构造一个逐段近似平滑的二次型李亚普诺夫函数,用于稳定性分析[4]。

模糊控制_精品文档

模糊控制_精品文档
若输入量数据存在随机测量噪声,则此时的模糊化运算相当于将随机 量变换为模糊量,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取模糊量的隶属度函数为等于三 角形。三角形的顶点对应于该随机数的均值,底边的长度等于2倍的随机 数据的标准差。另外可以取正态分布的函数。
1
0
x0-σ x0 x0+σ
x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清晰化计算 Defuzzification
120
X Years
“年轻”的隶属函数曲线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模糊隶属度函数
隶属度函数是模糊集合论的基础,实质上反映的是事物的 渐变性。
规则
✓表示隶属度函数的模糊集合必须是凸模糊集合。
一个模糊集合是凸的,当且仅当任何 x1, x2 X
和任何 0,1 ,满足:
A ( x1 (1 )x2 ) min{A (x1), 2 (x2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模糊系统发展的历程
1965年,美国系统论专家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提供了处 理模糊信息的工具
1974年,英国学者Mamdani首次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工业控制(蒸气 机的压力和速度控制)
近30年来,模糊控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模糊控制理论出现的必然性
人类的控制规则 如果水温比期望值高,就把燃气阀关小; 如果水温比期望值低,就把燃气阀开大。
描述了输入(水温与期望值的偏差 e)和输出(燃气阀开度的增量 u) 之间的模糊关系R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模糊控制的基本结构
模糊化 知识库 模糊推理 反模糊化
给定值
FC 模糊化
知识库 模糊推理
解模糊
模糊控制器
作用:将模糊推理得到的模糊控制量变换为实际用于控制的清晰量。 包括:

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监督控制研究综述

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监督控制研究综述

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监督控制研究综述作者:区嘉颖刘富春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12期摘要: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是指外部观察者无法分辨系统的一系列行为是否为系统所发生的。

而离散事件不透明性监督控制则是构建监督器控制系统行为,使系统满足不透明性的一种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与信息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对离散事件系统做了简要的概述,然后介绍了不透明性监督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监督控制中图分类号:TP30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232-031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信息安全要求信息流,也即在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保证安全和隐私。

而安全和隐私在离散事件系统领域中被定义为匿名性和秘密性,也即不透明性中两个特殊的属性来研究。

不透明性在离散事件系统中还包含其余三个重要属性——可观性、可诊断性和可侦测性。

对这五个特性的确认均可以简化为对不透明性的确认。

因此,离散事件系统与信息安全结合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离散事件系统不透明性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通信协议和计算机系统领域中已有广泛应用。

2离散事件系统离散事件系统是指由一系列离散的状态组成,并由事件驱动的人造系统。

对离散事件系统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具体有三条不连贯但互补的主线——逻辑控制(Logic Controller)、离散事件仿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和实施估计与控制(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ontrol),共同特点是都围绕着人造系统的建模、分析和综合展开。

经过多年的发展,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日趋完善,成为一个跨学科宽广的领域。

作为一个正式的系统理论,离散事件系统基于数学和逻辑,综合了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对模糊不确定性的一种控制策略。

它的核心是将非精确定量的模糊逻辑用于系统分析和控制,从而使系统具有智能化的特征。

模糊控制技术可以用来描述和控制无确定分类的物理系统,其特点是装置中各器件
以及系统特性都以变量来表示,以模糊论为基要素,可以把系统中未知变量以模糊语言
表达出來,由模糊逻辑来表达系统的不确定性,由模糊控制方法来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和控制量。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模糊控制系统仿真、二是模糊控制算
法及其应用以及三是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首先,要了解模糊控制理论,就应该先
研究它的仿真模拟。

仿真模拟是模糊控制理论得以实现的基础,仿真可以实现对模糊控制
系统的分析,研究其行为特性,检验其性能等。

其次,模糊控制算法,即各种模糊控制策
略的研究,包括Mamdani模糊控制,小波模糊控制等,这些策略是实现模糊控制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充分地把握模糊系统的概念。

最后,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我
们实现模糊控制的核心部分,如果把模糊控制理论用于实践,就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系统设
计和开发工作,对模糊系统计算机实现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实现中有效的控制可以获得
期望的控制效果。

总而言之,模糊控制理论是一种新型技术,具有准确表示模糊性、跟踪系统变化以及
提供有效控制结果的有效性,是一种专业的控制技术,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
更广泛的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自适应监督控制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自适应监督控制

Bi Xi a n g ,Ha n J i a n g h o n g,L i u Z h e n g y u
( S c h o o l o fC o m p u t e r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 H e f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fT o e c h n o l o g y , H e f e i 2 3 0 0 0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i mi n g a t t h e d e ic f i e n c y o f f u z z y d i s c r e t e e v e nt s y s t e m mo d e l ba s e d o n f u z z y a u t o ma t a i n t he a e t ua l e n g i —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a r t i ng f r o m t h e pr o d u c t i o n r u l e s , t h i s p a pe r c o n s t r u c t s t he f u z z y r u l e - ba s e d mo d e l f o r t h i s ki n d
符合预定 的 目标。 关键词 : 模糊离散事件 系统 ; 模 糊规则化模型 ; 自适应监督控制 ; 均衡管理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2 7 1 . 8 文献标识码 : A 国 家 标 准 学科 分 类 代 码 : 5 1 0 . 8 0
Ada pt i v e s u p e r v i s o r y c o nt r o l o f f uz z y di s c r e t e e v e nt s y s t e ms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分散控制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分散控制

收 稿 日期 :0 2—0 —1 ; 修 订 日期 :0 2—0 21 4 2 21 5—2 。 0
基金项 目: 福建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10 32 ; 2 1J 15 )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 目(00 2 ; 2 1 G ) 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业务 费专
项 基 金 项 目(B —Z 12 ) 华 侨 大学 科 研 启 动 项 目(9 S0 ) J R 17 ; 0 B59 。
i me ,t e o e o e l c l u e v s r n f z y d s r t v n y t mswi eme u t e ,a d t e s f ce t o d t n s t h n f h o a p r io si u z ic e ee e t se l b t r r n h u t s s l f h i i n n i o c i
70 0 C ia 100, hn )
Ab t a t I r e o s l e t e p o l m fc mp ia e tu t r n u e s a e i o to y tm ,b s d o h d l s r c :n o d rt o v h r b e o o l t d sr c u e a d h g c l n c n r ls se c a e n t e mo e o y t m y me n f u o t ,t e c mp e e sv s u fd c n r l e u e v s r o to s su i d o o d t n fs se b a so tma a h o r h n i e is e o e e tai d s p r io y c n r li t d e n c n i o a z i

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模糊控制是一种用于处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它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模糊概念引入到控制系统中,通过模糊集合与模糊规则的定义和推理,实现系统的控制与决策。

本文将介绍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模糊控制原理1. 模糊数学基础模糊数学是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它试图描述那些无法用精确数值准确表示的现象。

模糊数学引入了模糊集合、模糊关系和模糊运算等概念,使得模糊集合的描述和处理成为可能。

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模糊控制系统由模糊化、模糊推理和解模糊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模糊化将输入的实际参数映射到模糊集合;模糊推理基于事先设定的模糊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得到系统的输出;解模糊则将模糊输出转化为具体的控制指令。

3. 模糊规则的建立模糊规则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它通过将输入和输出的模糊集合进行匹配,形成一系列的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基于专家的经验,也可以使用基于神经网络或遗传算法等方法进行自动学习。

1. 工业控制模糊控制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应对非线性的变量关系和外部扰动。

而模糊控制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能够实现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

2. 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模糊控制在交通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收集交通流量、路况等数据,建立相应的模糊规则,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减少交通拥堵。

3. 金融风险评估金融领域的风险评估也是模糊控制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方法往往无法全面评估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模糊控制通过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的定义,可以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量化和分析,提供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模糊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模糊控制可以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

控制系统的模糊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模糊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的模糊理论与应用控制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对各种系统进行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模糊理论被广泛应用。

模糊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信息,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一、模糊理论的基本原理模糊理论是由扬·琴格和埃尔·卡尔曼等人提出的,它是对传统逻辑和控制理论进行改进和发展的一种数学理论。

模糊理论引入了模糊集合、隶属度和模糊推理等概念。

其中,模糊集合是指一个元素可以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不是二元逻辑的真或假,而是一个连续的值。

隶属度是描述一个元素对某个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它可以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

模糊推理则是基于模糊集合和隶属度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模糊理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模糊理论应用之一。

传统的控制系统需要准确的数学模型和精确的参数,而模糊控制则可以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的信息,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

模糊控制通过将输入和输出映射为模糊集合,然后使用模糊规则进行推理和判断,最后将模糊输出转换为实际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 模糊识别模糊识别是另一个重要的模糊理论应用。

在传统的识别方法中,需要确切的模型和特征提取方法,而模糊识别则可以对复杂和模糊的信息进行识别。

模糊识别通过建立模糊关系模型和特征隶属度函数,将输入的模糊信息转化为输出的识别结果,从而实现对系统的识别和分类。

3. 模糊优化模糊优化是指将模糊理论应用于优化问题中。

在传统的优化方法中,需要准确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而模糊优化可以处理不确定和模糊的约束条件。

模糊优化通过建立模糊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利用模糊推理和模糊集合运算,求解出模糊最优解,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三、模糊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1. 温度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是模糊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模糊规则对温度进行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使得系统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理论、模糊语言及模糊逻辑为基础的控制,它是模糊数学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一种非线性智能控制。

模糊控制是利用人的知识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通常用“if条件,then结果”的形式来表现,所以又通俗地称为语言控制。

一般用于无法以严密的数学表示的控制对象模型,即可利用人(熟练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很好地控制。

因此,利用人的智力,模糊地进行系统控制的方法就是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模糊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它的核心部分为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由计算机的程序实现,实现一步模糊控制算法的过程是:微机采样获取被控制量的精确值,然后将此量与给定值比较得到误差信号E;一般选误差信号E作为模糊控制器的一个输入量,把E的精确量进行模糊量化变成模糊量,误差E的模糊量可用相应的模糊语言表示;从而得到误差E的模糊语言集合的一个子集e(e实际上是一个模糊向量); 再由e和模糊控制规则R(模糊关系)根据推理的合成规则进行模糊决策,得到模糊控制量u为:式中u为一个模糊量;为了对被控对象施加精确的控制,还需要将模糊量u 进行非模糊化处理转换为精确量:得到精确数字量后,经数模转换变为精确的模拟量送给执行机构,对被控对象进行一步控制;然后,进行第二次采样,完成第二步控制……。

这样循环下去,就实现了被控对象的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

模糊控制同常规的控制方案相比,主要特点有:(1)模糊控制只要求掌握现场操作人员或有关专家的经验、知识或操作数据,不需要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所以适用于不易获得精确数学模型的被控过程,或结构参数不很清楚等场合。

(2)模糊控制是一种语言变量控制器,其控制规则只用语言变量的形式定性的表达,不用传递函数与状态方程,只要对人们的经验加以总结,进而从中提炼出规则,直接给出语言变量,再应用推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控制。

离散事件控制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

离散事件控制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

离散事件控制理论的研究及其应用第一章离散事件控制理论概述离散事件控制理论(Discrete Event Control Theory,DECT)是一种在工业控制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离散事件系统的分析、建模与控制技术。

离散事件系统是指将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抽象为离散的状态集合,并且系统行为的转移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的。

因此,离散事件控制理论主要处理包括零件运动、流水线、智能制造等具有离散状态的系统,这些系统通常以控制和调度为主要目的。

第二章离散事件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2.1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离散事件系统通常用状态图描述,状态图由有限个状态和转移组成,其状态转移是由事件触发的,事件触发表示状态图上的箭头。

状态图的节点表示系统所处的状态,节点间的边表示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可传递关系。

2.2 离散事件系统的性质离散事件系统主要有以下的四种性质:(1)有穷性:离散事件系统的状态数是有限的。

(2)确定性:在任意状态时,系统的下一个状态是唯一的。

(3)可观察性:在每个状态时,系统的输出是唯一的。

(4)可控性:在每个状态时,系统的下一个状态是已知的。

2.3 状态转移图与Petri网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型包括状态转移图和Petri网两种。

Petri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工具,它通过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状态转移。

第三章离散事件控制理论的应用离散事件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制造流水线的控制流水线控制是离散事件控制理论应用的重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每个工件顺序趋近于生产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离散事件控制理论在流水线控制中的应用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3.2 智能制造系统的管理离散事件控制理论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优化管理和智能决策。

离散事件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的组合可以使生产系统具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和更高的智能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糊理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模糊理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模糊理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不断采集和处理各种工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针对不同的工业过程,人们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监控和控制,其中模糊控制理论就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模糊的、不确定的信息转化为数学变量,并将此变量嵌入到控制系统中,使得这个系统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反应。

模糊控制理论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控制系统,也适用于大型复杂的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性应用,另一类是高级应用。

操作性应用包括过程控制、机器控制和仪器控制,这三种应用主要依赖于模糊控制的快速性和易用性。

高级应用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自适应控制等,这些应用要求模糊控制具有迭代优化、自学习和适应性等高级特性。

在工业生产中,模糊控制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自适应能力来控制各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系统。

模糊控制可以快速地对其控制对象进行调整,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例如,在温度控制方面,可以使用模糊控制来调整加热器的功率,以控制温度的上升和下降。

模糊控制可以适应比较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并实现在这些系统中对动态变化的追踪和控制。

例如,在导弹强制操纵时,可以利用模糊控制理论来实现对导弹姿态的精确跟踪和控制,从而达到精确的导弹控制目的。

除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之外,模糊控制还有很多优点。

例如,模糊控制感性易懂,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控制系统的过程。

此外,模糊控制还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控制对象,并可以根据控制对象进行不同的调整,使得其应用能力更为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模糊控制很有可能经历一次创新和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更好地发挥模糊控制的优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深化其操作性和高级应用,并将模糊控制的影响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

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

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

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是近年来控制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结合了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方法,旨在提高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鲁棒性。

本文将介绍离散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并详细阐述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离散控制系统的概念离散控制系统是指在离散的时间瞬间上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

它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控制对象组成。

传感器用于采集系统的反馈信号,执行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器负责对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对象是需要被控制的物理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航天等领域。

二、自适应控制的概念自适应控制是指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其控制策略和参数。

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的参数估计与调整,使控制系统能够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性能。

三、模糊控制的概念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利用模糊规则库来描述系统的控制策略。

与传统的精确控制方法相比,模糊控制方法更适合于复杂、模糊的系统。

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将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进行模糊化和解模糊化处理,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四、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离散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是将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通过实时的参数调整和模糊规则库的更新来实现对离散控制系统的控制。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模糊控制器:根据系统的特性和需求,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模糊规则库。

2. 参数估计和调整: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估计和调整,以适应系统的变化。

3. 模糊规则更新:根据实际的系统响应和误差,更新模糊规则库中的模糊规则,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4. 系统鲁棒性分析:通过对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分析,优化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算法的设计,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理[8−10] . 然而, FDES 作为对经典 DES 的突破, 由于研究时间还很短, 理论框架还没有完全搭建起 来. 本文首先用模糊自动机对 FDES 进行建模, 在 此基础上, 着重讨论 FDES 的能控性、 非阻塞控制、 能控子语言与优化监控, 这些是 FDES 监控理论 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 最后给出了以自动机作为 监控实现的方法, 得到了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开展 FDES 监控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期
杨 文: 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监督控制理论
461
˜ 的语言是对 G ˜ 的行为的集合表现形 FDES G ∗ ˜ 代表由 Σ ˜ 中事件构成的一切有限事件序列的 式, Σ ˜ 集合, 则 G 的一切可能事件序列的集合 LG ˜ 和一切 标识事件序列的集合 LG,m 定义为 ˜ LG ˜ = LG,m = ˜ ˜(˜ ˜ ∗ : (∃ q ˜ )δ ˜∈Q ˜ s ˜∈ Σ q 0, s ˜) = q ˜(˜ ˜ ∗ : (∃ q ˜ m )δ ˜∈Q ˜ s ˜∈ Σ q 0, s ˜) = q (1) (2)
˜ ∗ → [0, 1], 定 义 到 [0, 1] 上 的 映 射, 即 pr (L) : Σ ˜ pr(L) (˜ s) = sups s) 表示 s ˜ 隶属 ˜)L t , pr (L) (˜ ˜∈pr (t
于 L 前缀的程度[8] .
2 FDES 监督控制
在 DES 中, 监控的目的是使给定的 DES G 中 某些不希望出现的事件序列不发生, 而在 FDES 中, 监控的作用是对事件发生的程度进行控制, 是更广 泛意义上的监督控制, 所以 DES 的监督控制可以看 作是 FDES 监控的特殊情况. ˜ 中的事件分为可 与 DES 一样, 假定 FDES G ˜ c 和不可控 Σ ˜ uc 两部分, Σ ˜c 和 Σ ˜ uc 是 Σ ˜ 上的两 控Σ ˜ ˜ ˜ 个模糊子集, 即 Σc , Σuc (˜ σ ) ∈ pwr(Σ), pwr(·) 代表 ˜ Σ ˜ c (˜ ˜ uc (˜ 集合元素的模糊幂集. 设 σ ˜ ∈ Σ, σ) 和 Σ σ) 分别代表事件 σ ˜ 的可控程度与不可控程度, 且有 ˜ c (˜ ˜ uc (˜ Σ σ) + Σ σ ) = 1 . 同文献 [8] 一样, 本文假设 所有事件对于监控器都是完全可观测的. 监控器 ˜ 根据观测到的 G ˜ 中发生的事件序列确定当前状 S 态下事件允许发生的程度, 如图 1 所示, 所以监控 ˜ 确定了一个由允许发生的事件构成的模糊集 器S ˜(˜ 合S s), 被称为控制模式, 所有控制模式的集合为 ˜= S ˜ (s) ∈ pwr(Σ) ˜ . Γ
可以看出 ∅ ⊆ LG,m ⊆ LG ˜ ˜ . 文献 [2] 定义了模 ˜ ∗→[0, 1], 表述 糊语言到区间 [0, 1] 上的映射, 即 L : Σ ˜ ∗, 如下: 对于任意的模糊语言 σ ˜1 , σ ˜2 , · · · , σ ˜k , σ ˜i ∈ Σ i = 1 , 2, · · · , k ,
收稿日期 2006-11-16 收修改稿日期 2007-09-26 Received November 16, 2006; in revised form September 26, 2007 1.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 615014 1. 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Xichang 615014 DOI: 10.3724/SP.J.1004.2008.00460
···
¯T ¯i 的转置, q ¯i = [0 · · · 1 · · · 0], 1 是向 其中 q i 是 q ¯i 的第 i 个元素. 事实上, LG 量q σ1 , · · · , σ ˜k ) 表 ˜ (˜ ˜ 中 发 生 的 程 度, 而 示事件序列 σ ˜1 , · · · , σ ˜k 在 G ˜ 中发生并 LG,m (˜ σ1 , · · · , σ ˜k ) 表示该事件序列在 G ˜ 被标识的程度. 从式 (3)、 (4) 可以看出, 对于任意的 ∗ ˜ ˜ σ ˜ ∈ Σ, s ˜ ∈ Σ , 不等式 s) sσ ˜ ) ≤ LG (˜ sσ ˜ ) ≤ LG LG,m ˜ (˜ ˜ (˜ ˜
总是成立的. ˜ 的可达状态子集为 定义 G
图1
Fig. 1
闭环反馈监控
Closed-loop feedback supervisory control
˜ = Q
˜ (˜ ˜ : (∃s ˜ ∗ )δ q ˜∈Q q0, s ˜∈ Σ ˜) = q ˜ ∧ LG s) > 0 ˜ (˜
˜ 是可达的, 如果 Q ˜=Q ˜r. G ˜ 定义 G 的联合可达子集为 ˜ cr = Q ˜ (˜ ˜ : (∃s ˜ ∗ )δ ˜∈Q q ˜∈ Σ q, s ˜) ∈ ˜ Qm ∧ LG,m (˜ s) > 0 ˜
在 DES 监控理论中, 要求控制模式是容许的, 即对所有的不可控事件, 监控器都允许其发生. 同 理, 我们要求 FDES 也要满足类似的要求. ˜q ˜ = (Q, ˜ Σ ˜ , δ, ˜ m ), σ ˜ ˜0 , Q 定义 1. 设 FDES G ˜∈Σ ∗ ˜ 是受控事件, s ˜ ∈ Σ 是监控器观测到的事件序列, 称 ˜ ˜ (s) ∈ pwr(Σ) ˜ 是容 定义在 Σ 上的一个控制模式 S 许的, 如果满足条件
˜ uc (˜ ˜ (˜ min Σ σ ) , LG sσ ˜) ≤ S s) (˜ σ) ˜ (˜
(5)
˜ 是 联 合 可 达 的, 如 果 Q ˜ = Q ˜ cr , 如 果 G ˜ 既是 G ˜ 可 达 的 又 是 联 合 可 达 的, 则 G 是 整 齐. FDES ˜ 是 非 阻 塞 的, 如 果 任 何 可 达 的 状 态 同 时 又 是 G 联合可达的, 即 pr LG,m = LG ˜ ˜ , 其中 pr LG,m ˜ ˜ ∗, 是 语 言 LG,m 的 前 缀 闭 包, 对 于 任 意 的 s ˜ ∈ Σ ˜ ˜ ∗ : (∃r ˜ ∗ )t ˜∈ Σ ˜r pr(˜ s) = t ˜∈ Σ ˜= s ˜ . 对于任何 ˜ ∗ 上 的 模 糊 语 言 L, 其 前 缀 闭 包 pr (L) 是 Σ ˜∗ Σ
1 FDES 建模
在经典 (清晰) DES 监控理论中, 系统的建模 工具是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类似的, 我们利用模糊 自动机对 FDES 进行建模. 这样, 系统的状态空 ˜ 表示, Q ˜ 是模糊状态向量 q ˜ = ˜ 的集合, Q 间用 Q ˜:q ˜ = [un ]1×N , un ∈ [0, 1] , N 是系统状态的维 q 数, un 表示系统隶属于第 n 个状态的程度. 初始 ˜ 表示, Q ˜m ⊆ Q ˜ 是系统标识状态的 ˜0 ∈ Q 状态用 q ˜ 集合. Σ 是系统模糊事件的集合, 其模糊事件用模 ˜ = α 糊矩阵表示, Σ ˜:α ˜ = [ bn n ´ ]N ×N , bnn ´ ∈ [0, 1] , b nn ˜ 中, 系统从状态 n 到 n ´ 的转移程 ´ 表示在事件 α ˜:Q ˜×Σ ˜ →Q ˜ 是模糊转移函数, 若 q ˜, ˜, q ˜ ∈Q 度. δ ˜ ˜ = σ ˜ σ σ ˜ ∈ Σ, 则 q ˜ (˜ q, σ ˜) = q ˜ , 这里 表示取 ˜ = [qj ]1×N , 极大极小值操作, 具体计算规则为: q qj = [maxN l=1 min{ul , blj }], j = 1, 2, · · · , N . 通过 以上分析, 我们把 FDES 的模糊自动机模型简记为 ˜q ˜ m ). ˜ = (Q, ˜ Σ ˜ , δ, ˜0 , Q G
自 Ramadge 和 Wonham 等人创立离散事件系 统 (Discrete event systems, DES)[1] 的监控理论[2] 以来, 该理论得到快速发展, 并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理 论体系. 大多数学者对 DES 监控理论的研究都关注 以确定有限自动机建模的 DES, 为了解决实际系统 中的不确定性, 人们对非确定 DES[3] 和随机 DES[4] 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尽管经过人们的努力, 经典 DES 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不少领域, 然而在一些复 杂系统 (智能系统) 中仍有困难和挑战. 现实中, 存 在大量的系统, 其典型特征是系统蕴含着模糊属性, 表现为系统的状态是模糊的, 状态的迁移是不清晰 的. 以对病人进行治疗为例, 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其变 化、 对治疗效果的评估都是模糊的概念, 经典的监控 理论不适合对这类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 因此, 人 们提出了模糊离散事件系统 (Fuzzy discrete event systems, FDES) 的概念[5] , FDES 是一类具有模糊 属性的 DES. F. Lin 和 H. Ying 等人把模糊集合 理论引入到传统的离散事件系统中来, 并且使用模 糊自动机作为建模工具, 从而使经典的 DES 扩展 到 FDES[6] , 该方法被用于医疗诊断的系统建模和 分析[7]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表明 FDES 有着广泛 的应用前景. 其他学者也对 FDES 展开了研究, Qiu 和 Cao 对 FDES 能控性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能控性
Supervisory Control Theory of Fuzzy Discrete Event Systems
YANG Wen1 Abstract In order to introduce supervisory control theory of classic discrete event systems (DES) to fuzzy discrete event systems (FDE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the result of model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of FDES, and researches on controllability. The condition of nonblocking controllability is derived. Controllable sublanguages and optimal supervision are analyzed, and some attributes are obtaine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a method that can implement supervisory control by fuzzy automata. All problem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are important to further research in FDES. Key words Fuzzy theory, FDES, supervisory control the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