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
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主报告
新世纪头十年,大多数国家都视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对中国来说,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新世纪成长发展的青年一代,烙上了新世纪的时代特征;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又具有全新的世代特征。
因此,新世纪青年,可称为“新青年世代”。
2003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促进青年就业》的报告,对新青年世代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训练有素的一代年轻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同时对青年群体的社会作用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青年是今天——而不仅是明天的创造力量。
建议不将青年人称作‘明天的领导者’,而称之为‘今天的伙伴’。
”新世纪、新时代与中国的新发展,造就了独特的中国新青年世代。
一、青年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趋优化
(一)国际社会日益重视青年发展
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青年群体。
1999年12月,联合国确定8月12日为国际青年日。
此后,国际青年日围绕青年发展的突出问题而设定主题。
这些主题分别是:“解决卫生和失业”(2001年)、“现在和将来:青年行动为可持续发展”(2002年)、“为各地的年轻人寻找适合的、有效率的工作”(2003年)、“世代交替中的青年”(2004年)、“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十周年:使承诺落到实处”(2005年)、“共同对付贫穷:青年人与消除贫穷”(2006年)、“见其影,闻其声:青年参与,促进发展”(2007年)、“青年与气候变化:行动起来”(2008年)和“可持续性:我们的挑战,我们的未来”(2009年)。
200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在其64/134号决议中声明,从2010年8月12日起,全球进入“国际青年年”,主题为“对话和相互理解”,联合国大会决议:《宣布2010年为“国际青年年:对话和相互了解”》,主题口号是“青年之年,青年之声”,“目标是促进和平理想、对人权的尊重以及不同世代、文化、宗教和文明之间的团结一致”,“表明国际社会注重将同青年有关的问题纳入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发展议程”。
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设立“国家青年年”或“地区青年年”。
“在宣布国际青年年之前,会员国已经推动了专门针对青年的一些区域和国家议程,例如非洲青年年和伊比利亚美洲青年年(均为2008年)、俄罗斯联邦青年年(2009年)和非洲联盟宣布的非洲青年发展十年(2009—2018年)。
”
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对青年发展给予了更多关注。
从2003年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周期性发布《世界青年报告》,已经发布的有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世界青年报告》。
2001年7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
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的报告,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就青年问题所作的秘书长报告。
联合国组织和一些国际组织也对青年发展给予了更多关注。
2004年,国际劳工组织开始发布《全球青年就业趋势》,目前已经发布了6个年度研究报告。
2007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年度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首次关注青年,形成了《世界发展报告2007:发展与下一代》。
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5•31世界无烟日”,2008年的主题为“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二)青年发展的国内环境不断优化
新世纪头十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高速发展,GDP的世界排名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2000年,我国GDP为99214.6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05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超过英国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超过德国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超越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 为401202亿元。
我国GDP在10年间增长了4.04倍。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253.4元增长到5919.0元,增长了2.63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670.1元增加到4381.8元,增长了2.62倍;恩格尔系数从49.1%下降为41.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6280.0元增长到19109.4元,增长了3.04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4998.0元增长到13471.5元,增长了2.69倍;恩格尔系数从39.4%下降到35.7%。
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为青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这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快速转换,给新世纪青年世代打下了极深的历史烙印。
2003年,我国GDP达到1.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由此进入人均GDP由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起飞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多重任务。
2006年,我国人均GDP越过2000美元的关口。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我国仅以5年时间走完了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
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与此同时,国家财力日益雄厚,从2000年财政收入13395亿元,至2005年超过3万亿元,2008年再跃上6万亿元,再到2010年突破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十年间增长了6.20倍。
强劲增长的财政收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进一步加大投入。
青年发展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内容,日益成为了全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领域。
二、新青年世代的时代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青年世代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联合国秘书长在《2005年世界青年报告》中指出,“青年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全球化进程有着巨大的关联。
一方面,他们
最灵活,也许最能够适应和利用新的机会。
”我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新世纪全面加速。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全球化程度大大提升。
到2007年底,我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179.1亿美元。
”另据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发表的年度“全球化指数”显示,中国的全球化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2.70,上升为2010年的3.63,指数上涨了34.4%。
从具体指数看,十年间“科技全球化指数”和“文化全球化指数”提升较快,均提升了超过1个指数;“劳动力全球化指数”提升最少,表明我国的劳动力主要还是参与国内市场。
从世界排名看,2010年,我国在全世界最大的60个国家或经济体中,全球化综合指数排名第39位。
同时,以西部大开发为先声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则推动了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
1999年3月,国务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2003年9月,国务院决定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此后,众多地区发展战略不断推出。
我国的全面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新青年世代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日趋增强的国际意识。
(二)新科技和新媒体成为生活要素的新青年世代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
2006年3月,联合国大会确定5月17日为“世界信息社会日”。
我国不断加大信息化社会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力度。
2000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公布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电信业发展和互联网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2001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新组建。
2003年8月,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2006年5月,《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由125万公里增长到995.1万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4亿户增加到15.1亿户;移动电话用户由8453.3万户,发展到8.59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9.1部增至86.4部;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从2000年的每百人6.72部提高到2010年的每百人64.36部。
电子计算机制造技术和软件设计的创新,加速了电脑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2000年4月,AMD公司的“毒龙”(Duron)处理器开辟了电脑的低端市场。
2001年10月,微软发布了“结束DOS时代”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从软件上解决了推广普及的瓶颈。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镇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由9.7台增至71.2台,农村则由0.5台增至10.4台。
互联网普及率,由有据可查的2002年的4.6%上升到2010年的34.3%。
网民规模也呈指数式增长。
2000年末,我国网民总数为2250万;2008年6月,网民总数达到2.53亿,居世界第一;2010年,网民总数增长到4.57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7、22和第27次的相关数据。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速度加快,由最初的传统互联网技术,到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再到Web 2.0时代及其后的微博时代,短时间内经历了互联网技术的时代变换。
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
Web2.0技术,标志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9年8月,“新浪微博”出现后发展非常迅猛,当前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已达到40.2%。
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不断加快,更使以互联网和手机为核心的新技术与新媒体,全面嵌入经济社会与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改变社会成员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年轻人占有优势的一个领域是由新技术所推动的新信息社会。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利用和扩散方面,年轻人通常是带头的革新者。
他们很快适应并且一般来说在地方和全球上对于能够通过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供的大量信息相当饥渴。
”新技术和新媒体在改变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改变了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网站、电子邮件、数字音乐、在线视频、电子商务、微博、SNS、网络电视、网恋和智能手机等,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青年世代的生活要素。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与日俱增地通过电子通信、‘网络参与’和‘电子公民’来推动社会行动和社区发展。
今日,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新的媒体正成为青年的民间参与和行动主义的核心内容。
……新媒体和信息和通信技术已经使得年轻人的行动主义能够普遍成长,并且影响到它所采取的各种不同形式。
”
(三)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青年世代
推动和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工作,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的突出表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同时展开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使素质教育由政府倡导行为上升为国家意志,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高考改革稳步推进。
2000年,高考的年龄限制和学历限制开始松动。
2001年,高考完全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和“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限报高等职业学校”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不再限制年龄和婚否,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可以于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
2002年,春考北京首次采用“3+X”和部分科目自主命题的方式。
2003年4月,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10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我国教育经费以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递增,确保了教育事业的稳步推进。
教育经费投入由2000年的3849.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9561.85亿元,增长了5.08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2562.61亿元提高到14670.07亿元,增长了5.72倍。
2006年,全面免除了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9月,免除了全国城市280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多名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是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之后,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为85%;到2010年,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94.9%增长为98.7%;全国初中毛入学率由88.6%增长至10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51.1%增长为87.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42.8%提升至82.5%。
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0%,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26.5%,比2000年的12.5%提高了14个百分点。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1.79万人,是2000年时909.73万人的2.45倍;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3.84万人,是2000年时30.12万人的5.11倍。
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取得巨大进展的教育事业,为新青年世代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优越的教育环境与成才途径。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流动频繁的新青年世代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健全和完善,实现了工业化初级阶段到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历史跨越。
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变化看,200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为15.1∶45.9∶39.0;2010年改变为10.1∶46.8∶43.1,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由此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
2000年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分别为50.0%、22.5%和27.5%,到2010年则分别变为36.7%、28.7%和34.6%。
工业经济也获得极大发展。
从2000年到2010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9570亿元增加到160030亿元,增长4.04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
2000年,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列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第四位。
2007年,占比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
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升至19550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首次超过美国(19.4%),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在户籍制度改革和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政策配套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社会正在快速成为城市社会。
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
我国的城市建设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日益向大中城市发展,二是日益向以经济为纽带的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
从2000年到2010年,辖区人口在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8个增至14个,辖区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由17个增至30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由263个增至287个,增加了24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年末总人口达38886.0万人,比2000年的28583.28万人增加了10302.7万人。
我国城市社会的快速形成,主要来源于农村户籍人口的城镇化,形成了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频率越来越高的社会流动现象。
“移徙为青年提供机会,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并通过迁移到人们认为机会更好的地方改善他们的福利。
”青年进行社会流动的愿望更为强烈、社会流动的可能性也更高。
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约为1.18亿。
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接近1.5亿,其中70%以上是青年。
到2010年底,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21亿,青年仍是流动人口的主体。
城市外来人口中的青年人数约为1.4亿左右,占流动人口总数
的60%以上。
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结构也有明显变化。
2000年,第二、三产业中农民工就业比重为46.5%。
其中,农民工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
2008年,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农民工占就业总数的比例增至65.3%,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占19.0%,从事农业的已经降至4.5%。
这种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流动,使当代青年成为社会流动日趋频繁的新世代。
(五)公民意识增长与自组织的新青年世代
世纪之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全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和素质建设。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新世纪青年的公民意识与理性参与行为。
尤其是新世纪多次重大社会公共事件,重新定义青春并赋予新青年世代明显的时代特征。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广大青年自发或有组织地积极参与重大社会公共活动,内化为自己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2003年,“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疫病的斗争中,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此后,北京奥运会涌现的“鸟巢一代”、上海世博会锻造的“世博一代”和“小白菜”一族、广州亚运会激发的“绿羊羊”和“红木棉”群落,以及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的青年群体,均体现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有担当的社会行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组织的志愿活动和非政府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作为第三方力量,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组织持续快速发展。
在2000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15.33万个,其中社会团体为13.06万个。
2010年,全国社会组织增长至44.6万个,比2000年增加了29.2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为24.5万个,比2000年增加了11.44万个。
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有更多的草根社会组织,尤其是青年自组织广泛兴起。
“许多青年不愿参加正规的组织或委员会,反而偏向于寻找社区和机构所开创的机遇,涉身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新的青年结构形式因而应运而生。
这些结构往往是以协作网络为基础,并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上。
”新青年世纪以青年自组织为载体,践行社会公益责任、探寻时尚生活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青年“参加青年组织和民间社会的其他组织,是因为他们想热诚地致力于关系到他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并以青年自组织为载体,探寻时尚生活方式,寻求自身发展途径,践行社会公益责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六)体制外就业和创新创业的新青年世代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28.3%,非公企业比重上升到65.6%。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并对青年的就业取向和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从2000年到2010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由8102万人降到
6516万人,减少了1586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则由7476.5万人增至16425.1万人,增加了8948.6万人;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由310万增至770万,增加了460万;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由332万增至1053万,增加了721万。
可以说,新青年世代中的就业主体,已经呈现为由体制内生存发展为主,变成体制外生存发展为主的局面。
另外,青年的非正规就业现象日益突出。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中,只有5—10%的人能够被正式经济部门雇用,而大量新的工作则由非正式经济部门提供。
据国际劳工局估计,在发展中国家,青年人可以获得的所有就业机会中,有93%是由非正式经济部门提供的。
非正式部门通常不很尊重工人的权利,也很少向工人提供法律保护。
在这一部门,青年人经常要长时间工作,但工资却很低,而且基本上没有工作保障。
据估计,非正式经济部门的工资比正式经济部门的工资低44%。
”伴随着当代青年就业形式多样化,这种非正规就业更多地表现为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兼职就业、家庭就业、自由职业者等就业形式。
创新创业是中国的重要主题,更是新青年世代的必然选择。
1999年,我国正式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2000年,教育部公布鼓励大学生和高校科研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政策。
2001年,全国确定了22个大学科技园。
2004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提出:“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人保部则决定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这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使我国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全球创业观察”组织的年度《全球创业观察执行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的创业活动指数(TEA)为12.3%,2005年增长为13.7%,2006年为16.2%,2009年为18.8%,2010年降至14.4%,2011年则激增至24.0%。
良好的创业政策、不断改善的创业教育和不断提升的就业能力,使青年成为创业的主力军。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参与创业活动的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
2006年,18—24岁占全部创业活动人员的18.34%,创业人员年轻化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以说,新青年世代担当起了创新创业的时代重担。
(七)压力剧增与成年初期凸显的新青年世代
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压力、就业压力、购房压力、婚姻压力、成家压力等全面交织,使新青年世代成为压力最大的一代青年。
压力首先来源于社会成本的激增。
从1998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货币化分配。
2000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112元/平方米,其中,北京为4919元/平方米,上海为3565元/平方米。
此后房价上涨较快。
到2010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至5032元/平方米,其中,北京为17782元/平方米,上海为14464元/平方米。
从2000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中,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由669.58元增至1627.64元;在“居住”方面,由565.29元增至1332.14元。
压力其次来源于日益严重的就业难题,而青年群体更面临着就业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