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合集下载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是学生学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这种感觉可以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

一、定期组织集体活动
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一个班级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互动。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如举办班会、课外活动、社团等等。

正面的集体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技能,也有助于拓宽视野和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这种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建立起班级合作意识和班集体荣誉感。

二、积极回应学生需求
一个让学生满意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成员都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关注和回应。

班主任可以聆听学生关注的问题,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以此建立起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信任和互动,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班级文化需要有个性和特点,但也需要符合学校和社会的规范。

班级文化可以依据班级成员的特点、爱好和需求进行设计,例如班级口号、班歌、班级节日、班级服装等等,让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

四、信任与自主
班级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场所。

一个让学生感到愉悦的班级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班级集体中存在的优势和效果。

只有信任和自主才能够培养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小学生如何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小学生如何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小学生如何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引言:归属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是他们成长的地方,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校中积极投入学习和活动,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一、营造温馨的学校环境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首先来自于学校的环境。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小学生感到宾至如归。

比如,学校可以布置花草树木,增加绿化面积,使学校更加美丽;学校可以设置休闲区域,供小学生放松身心;学校可以设置艺术展示区,展示小学生的作品和成果。

这些措施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呵护,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班级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的集体,班级氛围对于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班会、班级活动等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凝聚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班级事务,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是小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学校可以建立丰富的图书馆,提供各类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小学生有更多的阅读选择。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展。

这样,小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四、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培养小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定期举办家长会、家校联谊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决策,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

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游仙慈济实验学校邹艳家是什么?家是精神的乐园,心灵的港湾,成长的摇篮。

如何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让所有的学生在这个家里找到归属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所谓学生的归属感,是指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班级产生一种寄托感。

”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明白建立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建立和谐的校生关系,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班级是小家,学校是大家,要想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先要让学生对学校这个大家有归属感。

1、通过宣传,嬴取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和信任。

我校是位于城郊的一所农村中学,与城内教学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的学校相比,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校在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何让学生认识学校,信任学校,热爱学校,并以校为荣,是学生建立班级归属感的第一步。

每接到初一新生,首先,我会在第一堂课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三年的教学业绩,所获荣誉,如数家珍地反复地介绍。

其次,我会联合科任老师把本班其他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水平、教学业绩、个人魅力等重点宣传。

最后,把每年到学校看望我的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请入教室,让他们现身宣传。

我做这些宣传活动,在初一开学或新接班级或学月总结时反复操作。

学生加深了对学校、班级的认识、信任,让学生以进入我校学习而自豪,以能为我校增光彩而自信.2.通过集体活动,取得学生对学校的依赖和热爱。

每天上午4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跑步、做健美操、跳绳、踢键,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下午第四节课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合唱、舞蹈、花样跳绳、排球、蓝球、美术、射击、书法同学们一个个专心致志,兴致勃勃。

每逢节日,各种庆祝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除此之外,学校每期还会举办各种专题活动,如励志演讲、心理辅导、法制讲座、与台湾慈济的人文交流等。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团结和归属感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团结和归属感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团结和归属感在学校里,班级是学生们最常接触的社交圈子之一。

一个团结而友好的班级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塑造他们的情商、习惯和人际关系。

然而,如何营造这样的班级团结和归属感呢?首先,班主任应该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舵手,应有能力和智慧去治理好班级中的种种问题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针对性地为他们制订适合的课程和活动。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向学生们传递班级文化、班级纪律和班集体荣誉感,这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其次,班级活动是营造班级团结和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班级内,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例如,在班级中举办感恩节庆典、绘画比赛、团建活动、文明礼仪比赛等,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和合作,消除个人主义,增进相互交流和理解,从而建立起更紧密的集体关系。

再者,班级文化的培养也是关键因素。

班级文化就是整个班集体创造出的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信仰。

班级文化既是班级形象的宣传,也是班级管理的标杆。

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能让学生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注重团队利益,同时又能让班级更加和谐。

除此之外,班级管理也是营造班级团结和归属感的关键。

在班级内,管理者要善于发挥班级规则、批评与奖励的作用。

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关心学生及其行为,用温和且需要疏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这样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班级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自己的行为与言语会影响整个班集体。

最后,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教师的职业敬业精神、专业素养、也是学生学习、事件处理的底气。

一位敬业的教师,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还能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塑造学生们的品德。

所以,对老师来说,还需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敬业性和成就感,让班级更加团结。

在营造班级团结和归属感的过程中,每一个班集体的成员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爱的温暖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绵阳二中唐华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先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中的成员。

学校的学习氛围,校规校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对形成良好的归属感都有影响。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集体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

首先要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

爱是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只要学生学会了爱老师、爱同学、爱班集体;只要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班集体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学校。

把学校作为心的归属、爱的家园。

一个有爱的地方就会找到心的归属。

的确,我在带班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对班级的归属感。

我的一些尝试与思考,现在汇报如下,与大家交流,希望我们能产生共鸣,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更温暖,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更健康成长。

一、归属学校文化引领学生入校,首先感触到的是学校环境,学校文化及学校氛围是否让他感到和谐,温馨和有吸引力,所以我认为良好的育人环境,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文化的主体,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学生要真正爱上学校这片热土,感受环境的和谐与温馨,感受文化魅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是首要的,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先进的文化引领会给学生以充实感和巨大吸引力。

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初一以《弟子规》为主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初二以《论语》为主题,《论语》从为学,做人,交友三方面感悟人性的真谛。

我将《论语》和<<孟子>>中的经典名句挑选成册作为班本教材。

初三以《巨人传》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立志励志从而放飞他们的梦想。

下面我主要讲讲我是怎么运用《弟子规》来经营我的班级的。

(一)诵学《弟子规》浸润知与行《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113件事,360句话,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方法

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方法

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方法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拥有较高归属感的学生班级,就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被肯定和认同,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下面我将从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一些方法来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

首先,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一环。

班级文化与班级的凝聚力和凝聚力息息相关。

班级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班级内部稳定和和谐的发展。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班级文化:1.激发班级的价值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制定班级守则,并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些规范的合理性。

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友爱精神等,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维护和参与班级的秩序。

2.建设班级标志:班级标志是班级的象征,可以是一个班级口号、一个标志性的图案或者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动作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们产生归属感,使得他们愿意代表着这个班级。

3.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一些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包括庆祝日、班级聚餐、歌咏比赛、班级电影观影等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亲密感,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其次,班级活动的设计也是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班级活动是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友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班级活动设计:1.主题活动: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日或者学生的兴趣爱好,如读书分享会、手工制作比赛、班级晚会等等。

这样有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交流和合作,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区服务或者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最后,师生互动也是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环节。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几个加强师生互动的方法:1.关怀与支持:班主任可以定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视。

为了提高中职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加强学生的归属感,需要采用一些策略来推进。

本文将从班级文化、教师角色和家长参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一、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1、营造温馨的氛围班级是学生活动的小社会,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班级可以组织课余活动,例如开展运动会、文艺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2、建设班级品牌提高班级的知名度和凝聚力,可以建设班级品牌,如“致远班”、“励志班”等。

此外,班级可以制作自己的班徽、班歌、班训等,这些班级标志不仅能够向外展示班级特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内部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

3、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定详细的班级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班级文化。

二、教师角色教师是中职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教师也应该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

2、示范行为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示范良好的行为。

例如,教师在班级组织活动时,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样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教师的知识和能力。

三、家长参与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家长的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该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布时间:2021-11-25T04:11:30.77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38期作者:王睿[导读] 在一个一个具体的目标中编制他们的梦想,引导班级成员向一个方向努力。

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066004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建立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基本保障。

以下几方面的做法对形成学生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积极的作用。

一、共同愿景让学生有一致的目标给班级学生一个共同的愿景,有助于班级合力的形成。

班级的愿景是根据班级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的,要清晰具体,既要有宏大的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小目标。

在一个一个具体的目标中编制他们的梦想,引导班级成员向一个方向努力。

今年高一新生入学,学校组织了军训活动,我给班级学生制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军训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分析他们在军训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后,确定他们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名次。

当团队的目标具体可行,就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并不断通过正向的反馈进行激励,不断鼓舞,会让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整个军训期间班级的学生都坚持训练,有一位腿部有伤的同学,后期训练无法参加,不得不回家休息,但依然坚持参加最后的会操表演,会操时班级全员在场,取得较为理想的军训成绩。

高一新生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面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一旦学生清晰地知道要在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学习生活,这个班级的宏观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人就有努力的方向,个人的行为改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的教育工作就比较顺畅。

我给学生的宏远目标是他们在所有集体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每个人毕业后可以去自己心仪的大学学习。

化成小的具体目标就是跑操、卫生、纪律等方面趋向于零减分,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成长上,不断充实自己,学有所成。

有了宏观的目标和具体的目标,就可以对班级的日常行为进行统一的规划,为达成整体的目标而制定的班级行为规范。

学校班级归属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学校班级归属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学校班级归属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目标
- 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 建立积极的研究和交流氛围
- 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社交技能
措施
1. 班级活动的组织: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如迎新晚会、班级运动会、班级联谊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共同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

2. 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制定班级守则、班训等规范行为,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文化活动,如创作班级歌曲、设计班旗等,彰显班级特色。

3. 班级合作项目:开展班级合作项目,如集体社区服务、班级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班级凝聚力。

4. 班级沟通平台的建立:建立班级专属的线上平台,如班级微信群、班级论坛等,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

同时,
班级导师也可以定期组织班会、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5. 学生认同感的提升: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事务,通过学生会、班长等岗位的设立,让学生负责并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增强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目标和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培养积极正向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推动班级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来此交流,同时又诚惶诚恐,因为在座的既有比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班主任,又有掌握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新教师,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平时的点滴做法。

不当之处还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发言题目是《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在我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不专注、早恋等问题,诚然与社会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未必不与他们责任感缺乏有关,而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之一则源于他们对所属班级缺少归属感,那么什么是归属感呢?简单地说,就是认同感,学生对自己就读的班级,包括班级的硬件环境以及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人文环境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

班级归属感强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人际关系良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和谐融洽,能够获得积极地情感支持和情感体验,对班级和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依恋,愿意且高兴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一员。

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起来,热爱集体荣誉,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解决并预防很多问题的产生,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一、一切源于爱,用爱为学生生命质量保驾护航——奠基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有留念就有归属感。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工作起来就能真正得“心”应手。

用爱唤醒归属感——把爱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体验到班级家的温馨,老师父母般的关怀,通过建立班级日报,开辟天气预报专栏,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搭建饮食文化平台,杜绝垃圾食品,注意饮食搭配,吃出记忆力的提升,吃出健康的身体,吃出生命的质量。

寝室文化建设既有梦想更有励志,让梦想陪伴每一天,让励志常伴左右,培养学生做最强大的自己。

行在于安全感,借助互联网,安全警钟常鸣,《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称,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

大学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如何让学生在班级中产生归属感

大学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如何让学生在班级中产生归属感

大学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如何让学生在班级中产生归属感2023年的大学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如何让学生在班级中产生归属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在班级里产生归属感对于学习和成长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大学班主任,我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在班级里感到自己被关注、被认同,并且有一种归属感。

这篇文章将介绍我在2023年所采取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班级中产生归属感。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尊重在我们的班级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必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才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因此,我在这一年中着重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尊重关系。

我经常与学生交流,包括课后辅导、课程讲解和心理咨询等等。

通过这些交流,我们相互了解,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鼓励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是另一个帮助学生获得归属感的关键。

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途径,可以在班级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班级会议、活动策划、行为规范制定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在班级中也是有话语权的,并且他们的意见被认真听取和考虑。

三、丰富多样的活动与互动在2023年,我们班级组织了很多丰富多样的活动与互动,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团结和和谐的班级。

我们组织了开学典礼、球类比赛、文艺晚会等等,让学生扩大社交圈,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外,我还安排了一次课外自主研究项目,引导学生既能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班级文化的建设在2023年,我们班级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建设自己的班级文化。

这通过班级标志的设计、班级口号的确定以及班级的座右铭等方式进行。

这些标志物不仅代表了班级的团结和归属感,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同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建设,我们班级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五、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需求。

因此,在2023年,我们班级特别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一、培养班级归属感班级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的集体,是学生们一起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因此,在班级教育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归属感至关重要。

首先,每个班级都应该建立起“班级文化”,让学生在一个共同的文化氛围中相互沟通、交流,形成共识,形成一种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班级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遵守班级规则,保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通过班会、班委会和家长会等形式,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教育的意义。

最后,在班级教育中还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才能,班级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建立自信心,增强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

二、培养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学校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场所,因此,学校的文化氛围也非常重要。

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象征性符号,都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这些符号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

除此之外,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组织,让学生参与组织管理学校事务,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学校教育中还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协同。

家庭是学生最亲近的环境,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

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很好的补充。

学校应该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让家长们成为学校的重要参与者和学生的重要支持者,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从而家庭与学校相互支持和协调。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中归属感的培养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但是这些培养方法可以让学校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心高尚情操的地方,让学生在学校中更加融洽,并且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培养学生在 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

培养学生在 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

培养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什么是学生的归属感呢?它是指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产生一种寄托感。

人在满足生理安全需要后都希望有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和爱护,学生正是有这种内心需要。

班级里每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标准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着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着班级的建设。

所以班级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学校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班级成员才会热爱学校和班级,班级的发展才有了和谐和活力。

当然这个话题的产生是源于与班长的一席长谈。

当时为了了解班级关于南湖小记者的报名情况,我和班长在走廊聊了很长时间。

在谈心的过程中,我发现她说起了自己的心事,小学刚毕业时,她本来很想去北师大附中读书,但是北师大附中要求很严格,调查了他们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各门功课成绩。

因为她在四年级时数学有一次期末考试不理想,于是被拒绝了。

说到此处她就开始默默地流泪了,想必她是多么渴望去那里上学,突然间我又联想起班里还有几个学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呢?他们目前在我校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心中仍然留着那么一片空地装着对其他学校的向往。

我的思维中冒出了一个名词“归属感”。

顿时我下决心,要给这些孩子在班级里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那么作为班级工作的带领者,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对学校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呢?在摸索中,我实践了以下几点:第一:发自内心关爱每一个学生50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班级,然而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在学习上有天分,有的在体育运动方面出类拔萃;有的过分内向,有的太大大咧咧,所以从关爱学生的终身发展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让他们在这个集体里获得平等,获得自信。

进而渐渐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活动是传递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的无形的纽带,通过实实在在的切身活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获得归属。

例如:在上次运动会上我们全班一起讨论班级的口号和班级介绍,同学们积极发言,后来有个同学的口号大家纷纷叫好,那就是“秋风吹,战鼓擂,初一(1)班怕过谁。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而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归属感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

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归属感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涉及到班级的凝聚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职班级管理者应该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归属感培养策略,从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的归属感首先建立在班级的氛围之上。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安全、温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产生较强的归属感。

在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方面,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它规定了班级内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班级生活的基本保障。

班主任应该充分参与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与学生一起商讨,让学生参与从而使规章制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2. 建立班级协商机制:班级管理不应该是单向的指导和命令,而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协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建立协商机制,鼓励学生在班级管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自我协商,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3. 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归属感有重要影响。

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主题讨论、班级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以上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班级关怀和照顾班级的关怀和照顾是学生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应该关心、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关怀和照顾:1. 多角度关心学生:班主任应该多角度关心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情感发展等方面进行关怀。

怎么让学生有归属感

怎么让学生有归属感

怎么让学生有归属感
让学生有归属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增强学生归属感
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2.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班级氛围是影响学生归属感的重要因
素。

班主任应该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关爱。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
学生的归属感。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增强学生归
属感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为班级的荣誉而努力。

5.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班
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6.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增强学生归属感
的重要手段。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关心和支持。

总之,增强学生的归属感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一、引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

在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学生的归属感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学习态度,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如何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归属感的重要性归属感是指个人对某个群体或环境的归属和认同感。

学生的归属感是指他们对学校、班级以及学习环境的归属和认同感。

一个有良好归属感的学生会更加融入学校和班级的大家庭中,更有动力地投身到学习和校园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生们在技术培训的也需要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而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学生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一个拥有归属感的学生更有凝聚力,更容易与同学相互协作,更容易融入校园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1.建设和谐班级文化通过建设和谐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让学生明白在班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责任和义务。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受到自己是尊重的,班集体是和谐的,从而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可以加入一些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定期举办“班级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

2.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也是学生心中的重要依赖。

班主任可以通过坚定的领导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在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把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教育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是否能在班级中感到融入、认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中职班级管理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我们需要努力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班集氛围。

老师应该积极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交往中建立友谊感情,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学校需要定期举办班级活动,例如班级联谊、班级文化节等,增进同学们的感情,提高集体凝聚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班级,感受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的归属感。

二、展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每个班级的精神灵魂,是班级成员对自己所属班级的认同和归属感的表现。

中职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着力打造一个让学生自豪和认同的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者应该明确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明确班级的发展定位和前景,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文化活动来丰富班级文化,例如创意设计班级标识、制作班级歌曲、编排文艺节目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参与,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三、倡导班级自治班级的自治意味着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和发展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通过行之有效的班级自治机制,促进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和归属感。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选举产生班级干部团队,让学生参与班级规划、管理和活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发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加强班主任管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其工作对于学生的归属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能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责任和关爱,这样学生才能在班级中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小学教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小学教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小学教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非常关注学生的归属感,因为这是学生在校园中融入集体、建立自信、追求成功的重要基础。

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1. 重视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各自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例如,对于对某一科目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竞赛或活动;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注,学生会感受到自己在班级和学校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归属感。

2. 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一个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归属感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班级氛围的建设:- 鼓励合作: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团队合作,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鼓励学生共同完成任务。

- 丰富课堂活动: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 倾听和尊重:重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

- 多元文化教育: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创设一个包容和开放的班级环境。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3. 重视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建立起与家长的良好合作关系,对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非常关键。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家长积极合作:- 定期家长会:定期举行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和行为表现,增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 家访活动: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 家校互动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分享,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积极的家校合作,我们可以形成一种项目思维,将学生的成长视为家庭和学校共同关心的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管理工作回顾——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

班主任管理工作回顾——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

班主任管理工作回顾——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班主任管理工作回顾——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学生,调节班级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关爱。

首先,在开学的时候,我会组织班会,让学生们能够熟悉彼此,建立互信关系。

我会邀请每个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并让大家开心的玩一些小游戏。

通过互动和游戏,学生们逐渐认识彼此,尤其是那些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其次,我会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亲子游戏、班级旅行等等,为班级注入活力和活力。

在这些活动中,我抱着一颗平等、友善的心态与学生交往,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第三,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每周我都会抽出一定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作为班主任,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每个月我会组织班级晚会,让学生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第四,我会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我会与学生成绩和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评估和交流,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同时,我也会和教师团队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业提升。

每周我还会安排一些必修课外活动和课内拓展活动,如竞赛、阅读、创新实践等,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照顾,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

在班主任的角色中,我们不仅是一名老师,更像是学生们的慈父、母亲,始终给予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引导。

我们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好班主任工作,帮助每个学生都有更好的归属感,让学生们在学校里拥有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

中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归属感的策略研究中职班级管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培养学生归属感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以帮助中职教育者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1. 提高班级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是培养学生归属感的关键。

这需要教育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学生在班级中感到自己是一份子。

例如,可以组织各种团队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团队和协作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班级竞赛、文艺比赛、智力竞赛等等形式,增强学生彼此间的竞争性与合作性,提高班级凝聚力。

教育者还可以选择组织一些户外活动,例如远足、露营和探索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冒险、团结、互助等种种团队成员的角色。

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班级分为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才能。

在具体实践中,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增强学生归属感有重要作用。

2. 培养师生关系教育者需要留出时间来与学生交流,与他们分享生活经验、学习情况和个人成就。

在教室里可以开展课堂讨论、互动互助;老师能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问他们问题,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班级或校园大家庭中的重要性。

一些教育工作者使用肯定和鼓励式的语言,代替批判性语言,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这样做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中职学生需要有机会充分参与和主导活动。

学生对于自己的贡献感到有意义的成就和满足感,对于他们的归属感有重要作用。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班委会选举,学生成为班委会或校内组织的志愿者,还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社区服务等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班级和社区的发展感到有趣来,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4. 建立和谐的班级文化教育者应该根据年龄和性格的不同,设计一种适合学生们的班级文化。

一个和谐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关注力和积极性、提高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浅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游仙慈济实验学校邹艳家是什么?家是精神的乐园,心灵的港湾,成长的摇篮。

如何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让所有的学生在这个家里找到归属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所谓学生的归属感,是指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看成学校集体的成员并对学校班级产生一种寄托感。

”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明白建立学生归属感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建立和谐的校生关系,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班级是小家,学校是大家,要想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先要让学生对学校这个大家有归属感。

1、通过宣传,嬴取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和信任。

我校是位于城郊的一所农村中学,与城内教学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的学校相比,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

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校在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何让学生认识学校,信任学校,热爱学校,并以校为荣,是学生建立班级归属感的第一步。

每接到初一新生,首先,我会在第一堂课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三年的教学业绩,所获荣誉,如数家珍地反复地介绍。

其次,我会联合科任老师把本班其他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水平、教学业绩、个人魅力等重点宣传。

最后,把每年到学校看望我的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请入教室,让他们现身宣传。

我做这些宣传活动,在初一开学或新接班级或学月总结时反复操作。

学生加深了对学校、班级的认识、信任,让学生以进入我校学习而自豪,以能为我校增光彩而自信。

2.通过集体活动,取得学生对学校的依赖和热爱。

每天上午4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跑步、做健美操、跳绳、踢键,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下午第四节课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合唱、舞蹈、花样跳绳、排球、蓝球、美术、射击、书法同学们一个个专心致志,兴致勃勃。

每逢节日,各种庆祝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除此之外,学校每期还会举办各种专题活动,如励志演讲、心理辅导、法制讲座、与台湾慈济的人文交流等。

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劳逸结合,学生在活动中愉悦了身心,拓展了视野,增加了知识,感受到学校生活不再单调无味,在学校之家找到了寄托,慢慢形成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

1、建立平等的谈话方式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和来绵阳务工的子女,家境很优裕的较少,家长忙于生计而四处奔波较多。

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几年来,我校留守儿童大约占有20-30℅的比例,这些孩子的家长每年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大概只有暑假和寒假,有些甚至几年才见家长一次。

此外,家庭离异、异地求学的学生也不少。

亲情的缺乏,加之学生自身的原因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就更加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我坚持每学月与每个学生进行至少1-2次的谈话。

对问题较多,情况复杂的学生,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谈话。

为营造温馨、平等的谈话氛围,谈话地点尽量不在办公室。

2012年我新接手初三的一个班级,开学一周之类内我从原班主任和原科任教师那里了解到,有一个叫博文的学生父母离异,法院判给父亲抚养,但父亲从来没有履行义务,也不允许博文和他住在一起,博文只能寄居在母亲的妹妹家。

博文的母亲远嫁山东,只能从经济上、精神上支持他。

博文本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由于家庭的缘故自暴自弃,学习上经常不认真完成做业,生活上不愿与人交往,沉默寡言。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和博文进行了多次谈话,告诉他父母的事情是他不能改变的事情,能改变的是自己。

并表示老师愿意和他一起努力,老师愿意给予他父母般的爱。

前几次的谈话,博文没有任何表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我也不着急,教育也不是仅仅几句开导的话就行的。

同时,我把博文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在班级隆重宣布,博文也是老师在乎的人,希望各方面先进的同学能够多帮助他。

同时,我和科任教师交流了博文的情况,希望科任老师多关注博文作业的数量和质量。

博文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好,我联合数学教师对他多表扬,哪怕一个中难度的题他做对了,我们都在班级大力表扬。

物理老师是一位男老师,我要求物理老师扮演父亲的角色,我请求他每周一次对博文进行责任教育、胸怀教育。

在充分借助科任教师的力量的同时,我对博文的生活、学习、情绪也给予关爱、帮助。

课余时我常常询问他晚上睡得好不好,天了凉叮嘱他多穿点衣服,生病了给他递一杯热水,监督他把药吃完,对他说老师很爱他……。

时间在流逝,在多次的谈话交流中,我发现博文看老师的眼神开始有一丝温柔,信任、感激……,我发现博文在课堂一次、二次、三次悄悄地举起了手,我发现博文的作业越来越工整了,我发现博文居然主动到办公室询问成绩,我发现博文周围有几个同学在叽叽喳喳……不得不承认我是幸运的,博文的变化给予了我大的动力。

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真诚坦率的交流,沟通了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增加理解、取得信任,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像家人一样关爱他们,用师爱赢得了生爱,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

2、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形势下,班主任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此,我班学生除了积极参与学校、年级组的集体活动,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班级活动。

(1)每学月一次作品展览,主要有学生的优秀作文、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手工作品等;(2)每周一节课的班级课外书籍阅读活动,我指导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读自然科学类、读格言、青年文摘、读者等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滋养心灵的作品,并要求做好摘抄。

(3)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活动,主要是习惯、纪律、青春期、性格、感恩,品质、励志等,班会主要是我建议,学生组织、学生讨论的形式。

学生特别喜爱我班的特色班级活动,觉得班主任老师不仅仅只要求他们学习成绩好,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健康快乐,老师就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3、鼓励为主,抓住锲机,及时表扬。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鼓励教育。

可见,鼓励和表扬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

我一直坚持这样鼓励学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就是最大的进步。

我班的班级精神是:团结奋进、永不言弃、超越自我,共创辉煌。

日常管理中,我仔细观察,抓住表扬的锲机,一旦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当天必定及时表扬。

我班每学月定期召开班级表彰大会,以“先比自己,再比别人”的原则,表扬当月在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学习成绩进步和优秀的同学,颁发优秀奖和进步奖。

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精彩绽放。

这样的激励机制,让那些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相对后进的同学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了自信,获得了尊重和认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尊重、关爱。

老师也因此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支持、热爱。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相互交流,在师生相知的过程中,班主任不断探索出更科学的管理方法,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尊重,敬爱,依赖;学生也因为得到了班主任的关爱,满足内心和情感的需要,感受了被爱、被尊重、被关注、被肯定,有希望,激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恩,学生们愿意知错就改,积极进取,从而促进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三、构建和睦的生生关系。

1、班级管理,人人参与。

我班的班干部选举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我先公布选举班干部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自我推荐,见习试用,民主选举,三组班委,竞争上岗。

经考核设立两组常任班委,另设一组流动班委,流动班委主要是除常任班委外的同学自由组合。

以学月为考核期,民主考评,评比优秀常任班委,流动班委中优秀者可以继任,常任班委中不优秀的也酌情替换。

一组班委(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安全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宣传委员)8人,每期几乎每个同学可以担任一次,第二学期还可以重新组合,重新选择班委职务。

班级管理中,我班还实行了值日班长制度,创造机会让每个同学尝试统领全班。

日常管理中,设立各种互助小组,组内组外开展竞争。

每组设立正组长、副组长。

这样的安排,调动了学生为集体出力、为他人服务的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合作意识,加强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义务感,达到了“人人为班级,班级为人人,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效果,班级凝聚力加强了,同学们对班级的归属感自然就形成了。

2、反思和感恩周记。

我班每周写1次以“反思和感恩”为主题的周记。

内容主要设计:一周内我做得不好的地方,如何改进,我想感恩的人是谁,为什么感恩,我想对他说等。

如他们的经常写到:我脾气不好,感谢组长没有因此而不理我,我一定改正;某某那天,我给你讲题态度不好,感恩你仍然请教于我,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通过此活动,班主任不仅教会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而且教会了学生相互理解、包容、友善、互助、感恩,让学生感到他们就如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一家人,从而了构建和睦的生生关系,加强了班级凝聚力,自然形成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在构建良好的校生、师生、生生关系时,有些教育教学活动是可以相互渗透的。

在工作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探讨出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在班级中享受的温暖,从而自然流露出对班级的真情和归属感,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温暖的家庭之中,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家。

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