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文

摘要:课堂是学生系统接受太极拳学习的一个主要场所,太极拳功夫高低和感悟的深度需要时间的积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精太极拳,学好太极拳理论知识,深刻体会到高深的太极拳拳理是很难实现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可以弥补课堂上时间不足的缺陷。

1.前言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幸福观不仅仅是对幸福的一种认识,它还决定人生幸福道路的方向,关乎着人的终身幸福。健康的幸福观是人们追求幸福道路上的指示灯,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态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保障,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值得思考的是,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不升反降。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对中国1990-2010年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指出“在过去20年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呈急剧下滑的趋势”。[1]反映出我们精神生活和物质条件严重比例失调的事实,精神的空虚导致人民幸福观的模糊,幸福目标的确立极大的受到物质层面的影响,拥有名利和充分自我享乐成为当今社会幸福观的主流,真、善、美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人生的不幸大多在于其幸福观的错位和缺失,对幸福观及其幸福准则的灌输和培育是精神健康的关键。”[2]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对幸福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对其生活的质量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幸福、树立积极、健康的幸福观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起到

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2.太极拳在幸福观养成中的作用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众多拳种中的一支,它包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其缓慢的运动方式和显著的健身效果为广大人民群众青睐。从太极拳创造开始,就已经不仅仅是以健身为唯一目的而存在,追求健康、幸福是太极拳的终极目的,从它自身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其追求着内心的平静和精神上的超越就可以看出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淡化技击功能注重修炼内心的重要特点,幸福的问题就是对如何使内心达到满足状态的考虑,对满足的评价是以内心目标的设定即欲望的内容和程度为标准,实现满足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多有时少,都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甚至灰心,扫清这些挡在通往幸福通道的绊脚石还需要从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中寻找。“外求的人生只是涂饰而已,像追逐物质的影子,在不断扑空,人也就永远不会有幸福可言。只有内求的人才会在不断的心灵洗刷中变得充实崇高,幸福也会如影相随。”[3]太极拳深含着儒家和道家的文化精髓,是摆脱杂念增强心理控制的内心修炼术。培养幸福观只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幸福的体验是关键,当学生身心通过练习太极拳获得了健康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健康的幸福观才会有认同,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才会有很大的可能。

幸福观的教育虽是思想上的教育,但是幸福观的养成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变为自己的观念,这其实是还一种实践性教育。太极拳正是动作与文化的结合,既有实践表现又包涵思想文化内涵,它追求的

终极价值是教化人,塑造人格。“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内在精神人格的养成完美,而非单纯的知识性教育……武术所关注的是对人的心灵能力的整体塑造,通过感性的身体运行形成对人的血气、情感、身躯和欲望趋向进行涵养,并使他们相互融渗、化通,从而使习练者受到一种全面的教化,获得一种新的创造性的品质。”[4]通过太极拳独特教育职能,将太极拳文化内涵展现在学习者的面前,在坚持不懈的锻炼中体悟着大自然美、阴阳互动太极哲理、行云流水的美感,武德的魅力,以及品味着一份劳动一份功夫的幸福感悟,感受延伸至每个人的生活,在这个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世界里,一点一滴的体会着太极拳背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儒家的‘德福一致’和道家的‘合于自然’”。[5]通过太极拳这门武术拳种最终将中国传统的幸福观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幸福观,对于社会大众的幸福观教育和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太极拳在幸福观教育中实现路径

3.1培养高素质太极拳教师

太极拳技艺追求无有止境,其理论深度更是博大精深,太极拳教师要不断练习太极拳、提高技艺水平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感悟太极拳深邃的文化内涵,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对于太极拳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也同样不能忽视,作为太极拳教师,学生的榜样,其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对于学生认识和感悟太极拳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太极拳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理论水平、道德品质,达到示范动作潇洒飘逸、

理论知识渊博,教学方法有效,人格品质高尚,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使学生能愿意学练太极拳,积极主动参与太极拳教学。

3.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对太极拳的练习兴趣

由于太极拳柔和、舒缓、复杂的动作特点,与西方激烈的体育项目相比不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很难激发学生练习热情。如果大学生对太极拳没了兴趣,幸福观的教育也只能成为空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练太极拳首先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固定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比如讲解太极拳招式的用法和解释招式名称由来;运用多种练习方式,有分解练习,成套练习,单人练习和分组练习等;多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的进步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增添教学直观生动性,引起学生学练太极拳的兴趣。

3.3改革太极拳教学目标和考核评价体系

单一的太极拳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应改变注重动作技术要求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合理调整太极拳课程内容比重,增加理论课的上课次数,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或掌握太极拳理论知识。将其理论知识放入课程的考核内容,增加太极拳理论笔试内容的考试,将其定为大学生全面考核中的重要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位和奖学金挂钩,同时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教学反馈获得教学效果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做出教学调整,对学生考核即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传统的幸福观。

3.4引导大学生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理解

太极拳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把中庸和谐的处事之道,阴阳辩证的古典哲学思想和中医理论融入到太极拳当中,其中涵盖着儒、释、道多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容,在教授太极拳当中,文化思想的灌输与拳术的教习需同时进行,文化思想是抽象的概念,不易被学生理解,讲的不好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授技术课时,将理论穿插到肢体讲解当中,

让学生通过练习体会到太极拳的技击的奥妙,心静的感觉,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拳理知识多与学生实际结合,运用太极拳理论知识处理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感知和传统幸福观的认同。

3.5积极开展太极拳课外活动

课堂是学生系统接受太极拳学习的一个主要场所,太极拳功夫高低和感悟的深度需要时间的积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精太极拳,学好太极拳理论知识,深刻体会到高深的太极拳拳理是很难实现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可以弥补课堂上时间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太极拳讲座,大力宣传太极拳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幸福观教育渗入到讲座中。发挥武术协会职能,组织太极拳锻炼和比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练太极拳氛围,使学生能自愿自觉的练习太极拳,使学生有时间慢慢体悟拳中的奥妙。开展太极拳的研讨会,给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交流机会,提高技艺水平,加深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通过讲、练、悟的方式,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