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中国水墨画图片欣赏34张

合集下载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吴冠中高清水墨作品100幅,意境悠远,值得珍藏!

吴冠中高清水墨作品100幅,意境悠远,值得珍藏!

吴冠中高清水墨作品100幅,意境悠远,值得珍藏!
点击下方蓝字抢购书画优盘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他在50到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而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

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因而他的国画作品从构图以及色彩技法上来看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国写意画。

中国笔墨的细腻多变与西洋油画色彩的艳丽在他的作品中完美融合。

使其作品充满灵性与构成形式美。

今天,我们中国美术遴选了100幅吴冠中先生创作的各种类型题材的水墨作品与朋友们分享。

相信看完这些作品,空灵、惊艳、神秘、温馨、意犹未尽的感觉会霎时涌上心头。

文艺天下
我们传播一种生活态度让您一生拥有优雅气质。

21张精美工笔国画分享,感受国风之美!

21张精美工笔国画分享,感受国风之美!
国画中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区别于现实世界的感受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认识
21张精美工笔国画分享,感受国风之美!
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尤其是国画中的留白,画有尽而意无穷。国画中的山水、花鸟、鱼虫、人物,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区别于现实世界的感受,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认识。
锦鸡
松树
山石树木
春浓
熊猫
鱼跃
白鸽
红楼
雀儿
兰花


老朽
蹴鞠
食食
菊花
深山归隐
牡丹
马蹄莲
老鸹
牡丹
芍药


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清新淡雅,如女子般令人动容

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清新淡雅,如女子般令人动容

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清新淡雅,如女子般令人动容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组色调轻柔的彩墨山水画作品欣赏中国青绿山水画早于水墨山水画而出现,在色彩渲染方面有着完善的技艺。

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的山石、树木,在着色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洛神赋图》虽是一幅人物画作品,但其在色彩方面的处理对后来的山水画有着较大的影响。

传世的最早的独立山水画和最早的着色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勾勒为主,没有皴擦,直接着以青绿,色彩明丽。

山顶小树随轮廓施以墨绿,双勾夹叶,再染以淡绿。

这种勾染、填色已进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初级阶段。

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了“随类赋彩”,强调要按照不同的对象表现它们自己的色彩。

可见在当时画家已把色彩同用笔用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经过历代画家的努力,中国山水画由最初的小青绿山水发展为大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和今天的泼彩、泼墨山水等,这些技法为我们学习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

山水画的着色方法多种多样。

山石有阴阳向背的不同,大自然有四季交替的变化等,这些不同的变化亦应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

画重彩山水时,应以色彩为主,墨色为辅。

而画水墨淡彩时,则要以水墨画稿为主,在不影响水墨韵味的前提下渲染赭石、花青等淡色。

春季山水的着色,宜先用赭石轻染山石,然后再将石绿染在赭石上。

画树时,可用赭石染枝干,用浅淡的草绿色点染枝梢以表现新绿。

夏季山水的着色,宜在用赭石渲染山后,再用石绿加淡墨或者花青加墨涂染山顶、山坡,渲染颜色要重一些。

夏季的树木看上去叶多枝少,点叶树木应用草绿加淡墨来染,夹叶树木可用石绿轻染。

明代末期山水绘画大师张宏二十六幅精品绘画赏析

明代末期山水绘画大师张宏二十六幅精品绘画赏析

明代末期山水绘画大师张宏二十六幅精品绘画赏析明代末期山水绘画大师张宏二十六幅精品绘画赏析听月工作室2021-03-28 07:06:54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

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

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

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忠等。

这里我们分享最后一位大师张宏精品绘画作品。

张宏(公元1577年-1652)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

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丘壑深邃、有元人古意。

他的山水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乃明末吴门画坛之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

他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并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学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风格。

张宏平生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注重外师造化,汲取绘画养分,藉以开拓创作视野和体悟艺术真谛。

所作人物画,线条疏朗,形神俱佳,散聚得宜,皆具天然逸趣。

传世作品有:《栖霞山图》《句曲松风图》《浮岚暖翠图》《止园图》《青绿山水图》《西山爽气图》《华子冈图》《兰亭雅集图》《越中十景册》《蜀葵图》《击缶图》《秋塘戏鹅图》《金山胜概图》《越中十景册2》《村径柴门图》《牧牛图卷》《史记君臣故事图》《布袋罗汉图》《函关紫气图卷》《延陵挂剑图》《农夫打架图》《山塘短棹图》《阊门舟阻图》《松下闲话图长卷》《山水图》《杂技游戏图》等。

在文献记载中,张宏一六五二年画过一幅《蜀葵图》,这是他留给人们的最后资讯。

宋代至近代50幅传世国画,幅幅皆是中国画的精髓

宋代至近代50幅传世国画,幅幅皆是中国画的精髓

宋代至近代50幅传世国画,幅幅皆是中国画的精髓1、《踏歌图》/马远: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图上半部分是山水畫,图下半部分實際上是以南方風俗為題材的作品。

它的上半部描繪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現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區外雨後天晴的景色。

馬遠的《踏歌图》是中國繪畫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2、《溪山清远图》·局部/夏圭:画卷烟波浩渺、波澜壮阔,夏圭用散点透视法,将平远与高远、阔水与深山水墨交融,跌宕变化中又气韵贯通。

在画法上,以李唐的斧劈皴绘出山岩坚凝,又以水墨晕染再现“二米“的烟云迷蒙。

坚实的笔法与滋润的墨色的融合,恰恰形成了夏圭山水独有的艺术风格。

3、《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公元1096—?),北宋画院学生,受宋徽宗赵佶亲自指点,才华横溢,画艺早熟。

《千里江山图》是以一匹整绢创作的青绿山水画长卷,气魄宏大,构图严谨,刻画精细,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风貌。

4、《江山秋色图》·局部/赵伯驹(北宋):《江山秋色图》是一幅长卷山水,绢本,青绿设色,明人题为赵伯驹画。

这一画卷以极为丰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

这是一幅从构思构图到勾勒设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

赵伯驹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祖国锦绣河山之美,宛如一组层次丰富,节奏多变的交响诗,使观赏者为之心潮激荡。

5、《写生蛱蝶图》/赵昌(北宋):著名花鸟画家赵昌的《写生蛱蝶图》是描绘秋草虫蝶的淡彩勾勒工笔画。

其下半部画的是秋花秋草,表现秋之静谧,上半部画了三只飞舞的彩蝶,表现秋之灵动。

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6、《岁寒三友图》/赵孟坚:这幅画的作者,为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

由于经历丧国的痛楚,赵孟坚常以水墨或白描画梅、兰、水仙等,来表达他清高坚贞的品格。

「岁寒三友」图亦工亦写,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所圈钩的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则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

清朝中期袁江山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袁江山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清朝中期袁江二十四幅精品山水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代中期,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

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我们一起分享袁江精品绘画作品。

袁江(1662—1735)字文涛,号岫泉。

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专攻山水楼阁界画。

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

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

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

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

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

山水画主要学宋代闫次平,画石多鬼皴,楼阁主要学郭忠恕,工整严密。

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界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很有特色的一门画科,它在东晋时代已同人物、山水画并存了,发展到宋、元时期就已达到高峰,但一直受到文人画的排挤。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9.彩墨家园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9.彩墨家园  课件(共16张PPT)

江南水乡|水墨画|吴冠中
吴冠中(1919— 2010),江苏宜 兴人,当代著名 画家、油画家、 美术教育家。
农家小院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作品的特点:
• 1.水墨画:线条和墨色变化,清新宁静淡雅。 • 2.构图布局:留白和对比,强视觉冲击。 • 3.描绘对象:民居、桥梁、河道等,富生活气息。 • 4.充满诗意:自然和人文元素,表达热爱与追寻
用墨方法
握笔方法
水墨画
水墨画
作业
•作业要求: •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作品
作品
作品作品Βιβλιοθήκη 9、彩墨家园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 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 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国画
•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清末民初主要是作为与“西洋画”相对 的概念而出现,侧重于强调其传统,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 有数千年的历史,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人物 画从战国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隋、唐已有山水画、花鸟画, 五代、两宋臻于繁荣,水墨体随之盛行。文人画在宋已有发展, 至元而大兴。在画风上,元代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继续发展, 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和明、清,还先后受到佛 教艺术和基督教艺术的影响。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 情上都通过笔墨来体现,绘画同诗文、书法、篆刻相互影响,日 益结合,形成了综合的艺术特征。

最美青绿山水国画60幅

最美青绿山水国画60幅

最美青绿山水国画60幅▲张大千最美的60幅青绿山水全都在这里了,带你遍游名川大山,走进令人神往的山水画境!(收藏)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大师中,张大千当属最具才情和艺术家气质之人。

就艺术修养论,可谓诗、书、画、印之全才。

其中,又以山水画成就卓绝。

1931年作山水人物张大千的山水画,从清初四僧上溯明仲青藤、白阳至元四家、荆关董巨及敦煌壁画,临摹历代名迹、遍游名山大川,师古而出新,境界高绝。

后期久居海外,直接与西方艺术接触,又致力将西画的长处融于中国画之中,创造了一种被世界所接受的全人类艺术语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33年作拟石涛山水观其画作,风姿清新俊逸,自然流露,使人尘思尽去,雅致自生。

1934年作匡庐观瀑图张大千一生作画勤奋,其创作的精品,难以计数。

30岁以前的画风“清新俊逸”,50岁则趋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到“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简淡悠远。

他的作品中西合璧,融古汇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最终成为中国现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国画大师,也是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的世纪伟人。

1934年作巫山本篇收集的是张大千的青绿山水及金碧山水(60幅)。

1934年作巫峡清秋1934年作巫峡清秋1935年作村林烟暖1935年作黄山文殊院1935年作携琴访友1936年作巫峡清秋1939年作峨眉金顶1939年作山水1939年作蜀山行旅图1940年代作峒关蒲雪1940年作春水待鱼1940年作峨嵋金顶1943年作溪山访友图1943年作闲吟策杖倚天风1944年作青绿山水1944年作秋江泛游1944年作山水1945年作拟北宋人画1945年作山水图1946年作碧树生云1946年作仿董北苑夏山隐居图1946年作仿巨然晴峰图1946年作野水参差落涨痕1946年作山水并行书七言联1946年作太乙观泉图1947年作沧浪渔笛图1947年作仿董北苑溪山雪霁图1947年作仿宋人山寺图1947年作观瀑图1947年作临董源夏山图1947年作临王蒙夏山高隐图1947年作临赵孟俯秋林载酒1947年作拟赵大年湖山清夏图1947年作溪山兰若图1948年作春山楼观图1948年作秋雾游山图1948年作舟闲咏白云1949年作江山无尽图1949年作溪山初雪1949年作行舟图1978年作山水1982年作江南茑乱草如茵村林烟暖。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渔父图》186 《渔父图》元吴镇绢本水墨纵84.7厘米横29.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吴镇诗书画之绝,受到时人和后世的钦仰。

吴镇喜作《渔父图》以抒其怀, 平生所作《渔父图》甚, 今存世《渔父图》四幅, 其画景物基本相似。

此幅作远山丛树, 流泉曲水, 平坡老树。

坡旁水泽, 小舟闲泊。

一渔夫头戴草笠, 一手扶浆, 一手执竿, 坐船垂钓。

笔法圆润。

境界迷蒙幽深。

画上自题:“目断烟波青有无, 霜凋枫叶锦模糊, 千尺浪, 四腮鲈, 诗筒相对酒葫芦。

至元二年秋八月, 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

”《芦花寒燕图》187 《芦花寒燕图》元吴镇绢本墨笔纵38.3厘米横27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吴镇《渔父图》四轴之一,画中描绘在一片苇草丛生的湖中,一渔父驾船,目望飞雁的情景。

画面以大片的水域为主体,水中露出几处浅渚和乱石。

近处芦苇丛生,迎风轻荡。

在苇丛中间,一渔船浮于水面,船中渔父举头遥望天空,空中两只飞雁正振翅迎着秋风南飞。

画中用笔秀雅,墨色厚重而滋润,水气淋漓,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受巨然等南派山水画影响的痕迹。

图中上端有吴镇草书自题诗一则:“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

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雪夜访戴图》188 《雪夜访戴图》元张渥纸本水墨纵91.8厘米横3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是描写晋代王徽之在雪夜里乘小舟去访问他朋友戴逵的故事。

画家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严寒的气象,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河岸古树枝干虬劲,或浓墨渲染,或淡墨勾勒,表现出画家高潮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实为他生平倾心之作。

《九歌图》《九歌图》局部1【屈原像】九歌:《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四季山水画题款集锦

四季山水画题款集锦

四季山水画题款集锦山水,以其山川形胜、山势险峻、林木葱郁、江河纵横等诸多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中国山水画中山水题材又分出了山水人物等;山水人物又分青绿山水、工笔山水、写意山水等;山水人物又分山水人物、山水花鸟等。

其中山水人物又可分为立轴、披麻皴、点翠、泼墨等。

四时景色不同导致中国山水画也有所不同,四时是指四季之气。

春绿、夏花、秋色、冬景。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在古代中国绘画艺术中,山水画既是山水的主题、主要绘画题材之一,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思想感情活动以及现实生活不可或缺之组成部分。

一、春绿山水“春绿”,指绿色。

绿又叫青绿色、绿草绿。

又是一年春好处。

此幅《春绿图》描绘了江南春季景色,以大面积的山石、树木的描绘为主。

画幅中以大块的青绿树木、大块的青绿山石点缀其间。

山峰起伏,林壑纵横。

二、夏花山水春来百花放,芳菲尽入梦。

人在画中看,画在心中游。

远看山如黛、水如镜;近看水如碧、花如海、人如城。

画中有山有水,有树有石,有人物与花鸟,自然风景秀丽。

画家以“画中之花”来赞美春天之花与美丽富饶的山川自然。

梅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很重要的精神象征,花常被视为高洁、清雅之意,是君子之间互相勉励、爱护之意。

古人将梅视为高洁之花,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国古代文人画与传统山水国画风格相结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将梅视为一种高尚之意,寄托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此幅《夏花山水》由董邦达先生设计制作。

三、秋色山水高远山又称岱宗。

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时就曾题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首诗里的“岱宗”就指的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范蠡。

范蠡曾拜越王勾践为师,灭吴后起兵反秦,被吴王夫差俘虏,流亡途中历经磨难,终成一代美谈。

与高远山,还有一段不解之缘,这段故事也在宋人李清照笔下被搬上了舞台,并广为流传。

《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高远山因受“画风”的影响,画中树木多以“苍劲”居多,这与他对中国山水画所寄予的厚望不无关系。

诗情画意,66幅山水画,美极了!

诗情画意,66幅山水画,美极了!

诗情画意,66幅山水画,美极了!0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离思》之四02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夜酒》0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0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王维《汉江临泛》05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0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07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08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叶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君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09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音便拟归。

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1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唐)苏禹钦《淮中晚泊犊头》13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14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意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黄宾虹讲求的是“学问”性山水。

山水在他笔下,乃成为国学的一种形式象征。

此幅《新安江》其实也延续了宾翁的这一情感表达。

幅中充盈而舞动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笔墨和线条,更在于这繁复的笔墨和线条之后的精神。

宿雨初收横幅设色纸本戊子(1948年)作层峦叠嶂立轴 1948年作 (341万元,2005年5月北京九歌)白石诗意图设色纸本(94.3万元,2011年西泠春拍)溪山过雨《溪山过雨》表现雨后的山川景致,虽渲染不多却有笔有墨,给人以苍郁滴翠、灵秀空灵之感。

图中重峦叠嶂,林木蓊郁,树法多样,各种点法交施互用,以营造雨后山青水秀的意境。

树木、山川、溪流被濛濛雨雾笼罩着,使人心欢悦,山如笑,树如舞,是一幅清新灵秀的优美画面。

画家既师古人,亦师造化,生平遍览名山大川,盘桓于大江南北,因而胸襟豁达,探胜撷景,搜尽奇峰,心慕手追,使山水画达到真情外溢,如临其境,雄奇秀伟,别有一番风姿。

湖舍清秋1948年作(18.4万元,2011年西泠春拍)溪山幽居图设色纸本立轴九华游记镜心设色纸本黄宾虹五上九华,每到一处皆以诗画纪游。

他以自然为师,将宋元画家的创造精神融入胸臆,取精用宏,搜妙创真,达到了自我神化的境界。

此画湖边山峰耸立,杂树之间有屋宇两间。

湖中有舟,舟尾有一人垂钓。

整幅画面五笔七墨俱全,构图奇巧,严实坚厚,诗意盎然。

画中树干、屋宇、小舟、岸坡均以干笔勾出轮廓,余皆用点,错错杂杂,涉笔自然,显得很丰富。

画家运用墨色变化,以点彩为主,线条为辅,求浓以淡,黑里透白,实中寓虚,干湿交错,笔法苍劲,墨彩腴润,气韵生动。

玄亭修禊图卷手卷设色纸本己丑(1949年)作题签:(高野侯题)玄亭修禊图。

己丑七月,野侯署。

钤印:高画心:玄亭修禊图。

己丑,伯尹先生属粲,矼叟。

钤印:黄宾虹后纸:马一浮、金梁、陆维钊画及题、徐震堮、任铭善、夏承焘、高存道、高野侯、郦承铨画及题、陆俨少、陆抑非、王伯敏共十四段题识。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吴庆云十八幅山水精品绘画赏析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吴庆云十八幅山水精品绘画赏析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吴庆云十八幅山水精品绘画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

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

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

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

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清朝约200年来被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钱杜、胡远、吴谷祥、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被称誉一时。

我们首先分享吴庆云山水画作品。

吴庆云(1845—1916)字石仟,后以字行,号泼墨道人,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

山水气势雄厚,丘壑幽奇,初不为人重,既赴日本归,乃长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峰峦林壑,阴阳向背处,皆能渲染入微。

故其晦明之机,风雨之状,无不一一幻现而出,此盖参用西法,又擅米芾、高克恭两家墨戏。

惟气格较俗,无虚灵之气。

所作蜀道行旅图,云峰栈道,运笔用墨,纯由王蒙胎息而来,惟不多作。

致观其画者,除粗笔重墨外,不知尚另有机杼也。

百万图库

百万图库

百万图库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五)xianger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五)      《竹林听泉图》清沈宗骞纸本设色纵906厘米横351厘米沈宗骞,生卒年月不详,字熙远,号芥舟,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工画,善山水、人物。

此轴设色偏于青绿,十分素雅。

近处苍苔布满溪畔石丛,坡地上生有一片翠竹,竹林间一座茅舍,从敞开的窗扉中可以看到屋里短榻上端坐一人,青衫白裳,沉浸在山林天籁的氛围中。

远处是几抹山峰,以青绿色调皴染,山间溪流淙淙,白云弥漫,与近处风景的色调十分一致。

《盘车图》清李寅绢本设色纵133.5厘米横73.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寅(17世纪末—18世纪初),字白也,号东柯,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擅画山水、楼阁及花鸟,画风工细,设色娟妍。

《盘车图》画大幅雪景,笔法工整,风格古朴。

《图绘宝鉴续纂》、《扬州画舫录》等著录。

《山水图》清唐岱绢本设色纵83厘米横4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岱(1673—?),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默庄,满洲正白旗人。

官内府总管,以画供奉内廷。

善画山水,系王原祁的弟子,画风沉稳浑厚。

唐岱的山水用笔沉着,布置沉稳,从宋人中吸取最多。

其绢本中幅,丘壑位置,神似王原祁,但画风稍嫌骨格软甜,只是摹其形,尚未得其神韵。

此画构图严谨,气势雄劲,是唐岱山水画的代表作。

唐岱作为内廷画家,深得皇帝喜爱,蒙皇帝御题诗最多。

《晴峦春霭图》清唐岱立轴,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15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云崖锦树图》清张宗苍张宗苍(1686—?),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

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以主簿理河工事,乾隆辛未以画进呈,蒙召入祗候,授予户部主事”。

其山水师黄鼎,多用干笔皴擦。

“年将七十,以老告归。

马海方|老北京民俗风情水墨画(125幅)

马海方|老北京民俗风情水墨画(125幅)

马海⽅|⽼北京民俗风情⽔墨画(125幅)京城的画坛,马海⽅是⼀⼈物。

能称得上“⼈物”,⾃然⾮等闲之辈。

马海⽅的画,越来越受到⼈们的抬爱,⼀提到京味⼉画家,便⾸先想到他。

喜欢京味⼉⽂化的⼈,⼿⾥如果没有马海⽅的画⼉,似乎缺点什么。

⼀个画家能画到这种成⾊,也算不⽩在家门⼝⽴着画家的招牌,马海⽅这两笔刷⼦对得起“画家”⼆字。

马海⽅1956年⽣于北京市⼤兴县。

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

师从卢沉、姚有多、刘渤舒诸先⽣。

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荣宝斋签约画家,北京⽂史馆馆员,⽂化部国韵⽂华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近⼏年先后由⾹港⼼源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百科全书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多种。

他是⼈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的“科班”出⾝,但他从不把这当“资本”。

中央美院的名⽓固然⼤,可是,再好的庄稼地也会长草。

他信奉的是⾃⼰的后天努⼒。

马海⽅⾛的是⼀条常⼈难以想象的奋⽃之路,这么多年,他的勤奋和刻苦,画坛的诸位名家有⼝皆碑。

他秉承前辈⼤师叶浅予和黄胄的路数,⾛到哪⼉画到哪⼉。

速写本不离⾝。

前辈⼤师有⾔:“⼈物画若⽆速写素描功底,难以成⼤器。

”当今中国画家像他这样拿速写素描当回事的排不出⼏位来。

⼋⼗年代中期以后,艺术新潮涌起,马海⽅没有追逐时尚去搞现代⽔墨画,也没有去画所谓新⽂⼈画,⽽是脚踏实地地⾛⾃⼰的路。

他的作品连连在全国性⼤展上获奖,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先⽣撰⽂盛赞他的风俗画,称之为“京味”没⾻。

|马海⽅题画摘录过去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听贺友直先⽣讲他画连环画创作总结的四⼩,即⼩⼈物、⼩动作、⼩场景、⼩道具,通过近⼏年的⼈物画创作,我想,在画⾯上再加点⼩情趣,这样画⾯可能更有看头⼉,或更耐⼈寻味。

爷——北京⼈,尤其是过去的⽼北京⼈,见了有点岁数的就⼀作揖,⼝称“爷”,你瞅瞅那叫⼀个顺⼝⼉,听着也顺⽿,如果年龄偏⼩的就称“⼩爷”,这“爷”是北京⼈对别⼈的⼀种尊称,他们⼀般都是把玩什么都能够玩的好的⼈称“爷”,管玩鸟⼉玩的好的称“鸟⼉爷”凑热闹——北京⼈就爱凑热闹,甭管⼲什么,只要是有了那么点⼉事,⼀个⼈往那⼉⼀站,往天上⼀看,后⾯⼀准⼉就有⼏位也跟过来看着,看什么?谁也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