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物化学-维生素化学

合集下载

6 维生素 生物化学习题汇编 sqh

6 维生素 生物化学习题汇编 sqh

目录第六章维生素 (2)一、填充题 (2)二、是非题 (3)三、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四个或五个备选答案, 试从其中选出一个) (5)四、问答题 (5)参考文献 (6)第六章维生素一、填充题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 )[ ]有机物质。

主要作用是作为( )[ ]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2.根据维生素的( )[ ]性质, 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 即( )[ ]和( )[ ]。

3.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是( )[ ], 可与视蛋白组成( )[ ], 后者是维持( )[ ]视觉所必需的。

4.维生素D在体内的最高活性形式是( )[ ], 它是由维生素D3分别在( )[ ]和( )[ ]二次( )[ ]而来的。

5.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 )[ ]代谢, 与( )[ ]生长有关。

6.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作为( )[ ]的辅酶, 促进肝脏凝血酶原中Glu残基的( )[ ], 生成( )[ ], 修饰后的凝血酶原与( )[ ]结合, 才能被激活转化为凝血酶。

7、维生素B1由( )[ ]环与( )[ ]环通过([ ])相连, 主要功能是以( )[ ]形式, 作为( )[ ]和( )[ ]的辅酶, 转移二碳单位。

8、维生素B2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二部分, 即( )[ ]和( )[ ],其中( )[ ]原子上可以加氢, 因此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之分。

9、维生素B3由( )[ ]与( )[ ]通过( )[ ]相连而成, 可以与( )[ ], ( )[ ]和( )[ ]共同组成辅酶( )[ ], 作为各种( )[ ]反应的辅酶, 传递( )[ ]。

10、维生素B5是( )[ ]衍生物, 有( )[ ],( )[ ]两种形式, 其辅酶形式是( )[ ]与( )[ ], 作为( )[ ]酶的辅酶, 起递( )[ ]作用。

11.维生素B6是( )[ ]衍生物, 也称吡哆素, 有( )[ ]、( )[ ]、( )[ ]三种形式, 可以以( )[ ]、( )[ ]的形式作为氨基酸( )[ ]、( )[ ]、( )[ ]的辅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 维生素DKE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二节 维生素DKE

摄入不足
➢佝偻病 ➢软骨症
摄入过量
➢高钙血症、高钙尿 症 ➢高血压
•返回
2. 维生素E
来源:膳食摄入(植物油和绿叶蔬菜)
维生素E
生理作用:
过氧化自由基
多不饱和脂肪酸
链式反应
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肝脏,促进受损细胞恢复
•返回
代谢 • 氧化作用
α-生育酚 过氧自由基α-生育酚醌(随尿排除);5,6-环氧 - α-生育酚醌;2,3环氧- α-生育酚醌
均加入2mmol/L乙酸铵及0.1%甲酸 • 梯度洗脱程序:0~4.5minA%为27%,
4.5min~6.2min为2%,6.2min后回到初始比例保 持至程序结束。
•返回
• 多反应监测模式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 在单反应监测(sing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 技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返回
• 我国人体营养评价生化指标:25(OH)D2和 25(OH)D3
• 正常参考值 ➢ 我国:25(OH)D2、25(OH)D3分别为 36~150nmol/L, 50~100nmol/L
•返回
正常生理功能
➢促进钙、磷吸收 ➢促进骨细胞形成和 骨的钙化 ➢维持儿童及成人骨 骼健康 ➢减小自体免疫疾病、 肿瘤及心血管疾病。
联质谱法:
金标准
•返回
(一)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法测定血清中 25(OH)D3、25(OH)D2
➢ 原理:血清经甲醇沉淀母蛋离白子,进正行己二次烷裂萃解取,
产生子离子,根据子
25(OH)D3、25(OH)D2 ,离定高子量效碎分液片析相进行色定谱性分和离,四 级杆串联质谱检测,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对定 性,氘代内标法定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四节 维生素C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四节 维生素C
•返回
四、血浆中维生素C的测定
• 分光光度法: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 光度法样品前处理相对复杂,结果易受样 品基体干扰; 可测定脱氢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
•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不能区分脱氢型和还 原性抗坏血酸,测总抗坏血酸。
•返回
(一)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法
1. 原理:血浆沉淀蛋白后,还原性抗坏血酸被 Cu2+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与 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经85% 硫酸脱水生成橘红色无水化合物,520nm比 色,外标法定量。测总抗坏血酸
•返回
O HO O O O OH
H2N
NH
+
O N+
O-
O N+
O-
脱氢型抗坏血酸 2,4-二硝基苯肼
橘红色化合物, A520
•返回
2.样品处理和测定
• 沉淀蛋白 2.0mL血浆中加入2.0mL硫脲还原剂和 偏磷酸混合溶液沉淀蛋白。
–硫脲:防止抗坏血酸氧化,保证测定准确进行。 –不加硫脲至少将有 4 0 %左右的还原性抗坏血酸自
• 悬液浓度确证 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确证淋巴细 胞的浓度和纯度,使纯度>95%,悬液分散在含 有10%亚磷酸(pH1.8)和2mmol/L的EDTA缓冲 液中
还原性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二酮古洛糖酸
•返回
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
1. 来源:膳食摄入(蔬菜和水果)
2. 代谢
维生素C
小肠吸收
经血液循环分布各组 织,肾上腺、垂体、 脑、眼、中性粒细胞 和淋巴细胞中浓度高
超出组织储存阈 值,以原型或脱 氢形式随尿排出
组织代谢,2,3二 酮古洛糖酸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三节 维生素B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六章第三节 维生素B
1. 原理:尿样经酸水解和酶解后,尿中游离硫 胺素被碱性铁氰化钾氧化为具有荧光的硫色素, 有机溶剂萃取后测定其荧光,标准曲线定量。
铁氰化钾
•返回
2.样品处理和测定
• 酸水解和酶解 取尿样25mL,HCl酸化(确保 pH3),120℃酸解30min,乙酸钠调节pH4.5, 加蛋白酶45~50℃恒温过夜,水定容混匀过滤。
色荧光;
B3
烟酸或尼克酸 易溶于沸水或沸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碱
B7
生物素
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热水和稀碱
B9
叶酸
溶于水,对光热碱均不稳定
•返回
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 1. 维生素B1
来源:膳食摄入(粮谷、谷类、干果、绿叶菜、动 物内脏及蛋类)
•返回
肝脏代谢
维生素B1
能量代谢关键酶( α-酮戊二酸脱氢 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缺乏
第三节 维生素B
一、理化特性
维种生类 素B:其他一名族称 与体理内化物性质质 能量代谢相关的辅酶或辅
酶B1前体,硫没胺有素 共同结白构色结,晶包,括溶于维水生,微素溶B于1、乙醇B2、、三B氯3甲等烷,
耐酸,不耐碱(pH>5),在光和热条件下易
被氧化成脱氢硫胺素。
B2
核黄素
应无 稳色 定在针 ;遮状 微结 溶光晶 于保, 水存对 ,水酸,溶、不液热稳中易定在久;光贮对照碱下,发光黄不绿
•返回
三、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 尿样:收集口服维生素片后4h内排出的全部尿 液,加草酸调节pH3,4 ℃避光保存,不及时测 定需-20 ℃保存
2. 血样:静脉血肝素抗凝, -70 ℃冷冻保存 • 促使红细胞膜破碎,释放焦磷酸硫胺素 • 及时灭活红细胞内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丙酮酸 脱氢酶,减少焦磷酸硫胺素的消耗。 • 灭活硫胺素磷酸激酶,减少硫胺素和单磷酸 硫胺素向焦磷酸硫胺素的转化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

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考研生物化学考点总结第六章维生素化学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七章酶化学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了解特殊酶,如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反应机制;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第八章生物膜与细胞器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差异和生物膜概念;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组分、结构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特征和定位。

第九章糖代谢糖的代谢途径;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光合作用的概况;光呼吸和C4途径;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第十章脂代谢脂肪代谢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血脂及血浆脂蛋白;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第十一章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个别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蛋白质代谢的调节及蛋白质代谢与糖、脂代谢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核酸代谢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碱基的分解;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DNA复制的一般规律;DNA复制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核酸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性质、来源
• 淡黄色晶体,较难溶于水,在光照下、加 热时以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室 温下储存植物,叶酸易被破坏。
• 新鲜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谷类以及肝 中等;另外,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叶酸 。
生理功能
• 四氢叶酸(FH4)是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也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作为一碳 单位的载体参与胆碱、嘌呤和胸腺嘧啶脱 氧核苷酸等许多物质的合成 。
维生素PP 化学本质
•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 克酰胺(烟酰胺)两种,尼克酸在体内很 容易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尼克酰胺。
性质、来源
• 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或加热破坏。尼 克酸是微溶于水的白色针状晶体,而尼克 酰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
• 动物肝、肾、瘦肉、乳类等,全谷、豆类 、绿叶蔬菜也有相当含量 。
维生素B1化学本质
• 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硫胺素 • 由含氨基的嘧啶环和含硫的噻唑环组成 。
• 在体内磷酸化后转变成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性质、来源
• 酸性溶液中耐热性强,碱性溶液中加热易 被破坏 。
• 瘦肉、酵母以及谷类、豆类的外皮和胚芽 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性质、来源
• 性质活泼,易被氧化,紫外线照射也可使 之破坏。
• 绿叶菜类、黄色菜类、水果类 (胡萝卜素 )
• 动物肝脏、奶、蛋等
生理功能
•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夜盲症
• 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和健全 干眼病 • 促进生长发育 类固醇激素
生理功能
•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缺乏时产生脚气病 。
•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缺乏时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功 能障碍。

生物化学——维生素

生物化学——维生素

17
5、缺乏症: 凝血障碍(新生儿可能缺乏) 6、拮抗剂:如双香豆素(草木樨中) 7、来源: K1----绿叶菜 K2----肠菌合成
18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1、易吸收,易排泄、一般不易中毒 2、体内不能贮存 3、大多来源于植物
19
一、B1 (硫胺素,thiamine)
1、化学结构:含嘧啶环与噻唑环
7、来源: 小麦胚芽、葵花籽油、各种油料种子、橄 榄、、蔬菜
14
四、维生素K
1、种类: K1,K2 (天然) K3和 K4 (合成) 2、化学结构: 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3、活化形式:原型
15
K3
K2
16
4、生理作用 (1)γ -羧化酶的辅酶 催化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中的N端Glu残基γ 位的羧化 (2)参与骨、牙等组织中与钙相关的蛋白质中Glu残基的 羧化
57
九、维生素C(ascorbic acid)
1、又称:抗坏血酸 2、化学结构 己糖内酸酯
58
脱氢抗坏血酸
59
3、生理作用 A、强还原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a、抗氧化 保护巯基酶 维持GSH含量恒定 b、 HB中Fe3+ Fe2+
60
B、羟化酶的辅酶 胶原蛋白中氨基酸的羟化 C、有利于肠道中铁的吸收 4、缺乏症 : (1)坏血病-毛细血管脆性提高 (2)贫血-铁吸收减少
29
三、B3 :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和尼克酰胺(nicotinamide) 也叫维生素PP 1、化学结构:吡啶的衍生物
30
2、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

三、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
(一)B族维生素
1.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 (1)结构
硫胺素+ATP → TPP+AMP
(2)功能
① B1的辅酶形式TPP,是丙酮酸脱羧酶和α-酮 戊二酸脱羧酶的辅酶,参与α-酮酸的氧化脱 羧。另外还是转酮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② 促进年幼动物的生长发育 ③ 保护神经系统
N
CONH 2 + H+
R
Red型
Ox型
NAD+ (NAD) NADP+ (NADP)
Red型
NADH + H+ (NADH2) NADPH + H+ (NADPH2)
维生素PP在肉类、谷物及花生中含量丰富,此外在体内色 氨酸可转变成尼克酰胺,故人类不感缺乏。玉米中缺乏色氨酸 和尼克酸,故长期单食玉米,则有可能患癞皮病。
叶酸在5、6、7、8位加上四个氢,生成四氢叶酸 (FH4),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传递一碳单位。
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到影响, 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症。
8.维生素B12(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1)结构
B12的咕啉核心
氨基异丙醇
二甲基苯并咪唑
核苷酸 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
维生素B2每人每天需要量:儿童0.6mg, 成人1.6mg。 ➢来源:
(2)功能
B5是NAD和NADP的组成成分,NAD和NADP 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参与递氢。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CoⅠ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CoⅡ
4 3 CONH 2 + 2H
1
N+
2
- 2H

维生素第六章生物化学

维生素第六章生物化学
• 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维 生素B1用量过多会引起周围神经痛觉缺失;长期大 量使用维生素B12会引起红细胞过多;口服维生素C 过多可破坏膳食中维生素B12而引起贫血。
维生素的定义及作用
• 维生素(Vitamin,V):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 的且需求量比较小(mg或g)的 ,而生物体不能自身合成 又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3.促进糖代谢,为心血管和神经活动提供能量,保 护神经系统。
性 质 和 来 源:
维生素B1盐酸盐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在酸性溶 液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耐热, 在普通烹调条件下损失不大。
酵母中含维生素B1最多,五谷类多集中在胚芽及 种子外皮中。瘦肉、肝脏、核果和蛋类的含量也 较多。
缺 乏 症:
主 要 功 能:
1. 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TPP是脱羧酶、 转酮酶、磷酸酮糖酶的辅酶(羰基碳的合成与裂解, 如丙酮酸脱羧酶)。功能部位在噻唑环的C2上。
(P442图11-9,11-10)
2.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 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能促进 食欲,促进年幼动物的发育。
第六章 维生素 ( Vitamin )
本章内容
•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 脂溶性维生素
一、概 述
• 早在6、7 世纪前,我国已有脚气病和“雀目症” 的记载。
• 在四个世纪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坏血病与营养有关 系。大多数动物可以通过糖代谢过程中合成抗坏血 酸,但灵长类(包括人)动物和豚鼠没有合成能力, 所以必须依赖于食物供给。
二、维生素B1和TPP
维生素B1由一含S的噻唑环和一含NH2的嘧啶环组成, 又称硫胺素(Thiamine),是抗神经炎维生素。

维生素与无机元素

维生素与无机元素
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干眼病
用于夜盲症、干眼病等的治疗
主要临床用途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儿童——佝偻病(rickets) 成人——软骨病(osteomalacia)
主要缺乏症与中毒
用于佝偻病、软骨病的治疗 维生素D中毒: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和软组织钙化等。
主要临床用途

生化作用: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如脂酰CoA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等
维生素PP的辅酶形式是NAD+和NADP+
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尼克酰胺(nicotinamide)
维生素PP包括: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磷酸(NADP+)
添加标题
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细胞黏附与炎症的相关基因: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添加标题
细胞信号系统和细胞周期调节的相关基因:抑制细胞增殖,抗肿瘤
添加标题
3.基因表达调控
(四)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促凝血作用
人工合成K3
主要结构: 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天然形式:
主要来源: K1 ——植物甲萘醌或叶绿醌 K2 ——肠道细菌的产物
主要生化/生理功能
1. 调节钙磷代谢
1,25-(OH)2D3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使钙通道开放,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的钙代谢,从而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和牙的钙化。
2. 促进骨盐代谢与骨的正常生长
3. 组织细胞分化、免疫调节等
调节多种组织细胞分化 促进胰岛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 抑制某些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

维生素 大学生物化学(共75张PPT)

 维生素 大学生物化学(共75张PPT)

(一)V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
1. VB1的结构:
由含硫的带正电 荷的噻唑环和含 氨基的嘧啶环组 成,故称硫胺素 。
(嘧啶环)
(噻唑环)
2. 辅酶形式:硫胺素焦磷酸(TPP)
5 2
TPP是催化丙酮酸、-酮戊二酸脱羧反应的 辅酶——脱羧辅酶。
例:
丙酮酸脱羧酶
2
羟乙基-TPP
Mechanism of yeast pyruvate decarboxylase.
一个双环化合物,侧链有一 辅酶形式:辅酶A( CoASH , CoA)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物还原,起保护细胞膜的作用。
分子戊酸。 钴胺素辅酶参与几种酶催化的分子内重排,即变位反应。
辅酶形式:辅酶A( CoASH , CoA)
食物贮存和烹调方法不当
维生素B2能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对维持皮肤、粘膜和视觉的正常机能均有一定的作用。
延胡索酸
3. 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 构成黄素酶的辅基成分,参与生物氧化等过程。
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维生素B2能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对维持皮肤 、粘膜和视觉的正常机能均有一定的作用。
• 缺乏症:口角炎、舌炎、唇炎等。
(三) VPP (抗癞皮病维生素)
1. VPP结构: 包括尼克酸(烟酸)、尼克酰胺(烟酰胺)。
生物体内维生素多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与机体
代谢。
单纯酶

holoenzyme cofactor 结合酶 =全酶=脱辅酶+辅因子
apoenzyme
二、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族、硫辛酸和维生素C。 维生素B族主要有维生素B1、B2、PP、B6、泛酸、 生物素、叶酸及B12。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习题含答案

第六章维生素、辅酶和激素一、是非题1.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

2.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是因为它可转变为视黄醛。

3.泛酸中含有β-丙氨酸。

4.维生素E又称α-生育酚,所以它与人的生育能力有关。

5.维生素K的存在是维持人和动物凝血因子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6.TPP是许多种脱氢酶如琥珀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等的辅酶。

7.作为氢的载体NAD+可以接受两个氢质子和两个电子。

8.在传递氢的过程中,NAD+和NADP+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

9.NAD+和NADP+脱下的氢都是通过呼吸链交给分子氧生成水。

10.尼克酸(烟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含组氨酸丰富的蛋白质。

11.维生素和激素对人和动物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在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

12.严格地说硫辛酸不属于维生素,因为它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

13.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所以不能算做维生素。

14.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解毒作用。

15.GPT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检查肝功能的指标之一,GPT实际上是一种转氨酶。

16.甾醇类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必定会有某种蛋白质的量在细胞内升高。

17.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体细胞生成和分泌。

18.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空间结构是其行使功能的必要条件。

19.下丘脑有调节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功能,它本身分泌的激素主要是促进或抑制其它激素的分泌。

20.肾上腺分泌的所有激素以及性激素都是甾醇类物质。

21.胰岛素是由β-胰岛的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转化来的。

22.对于富含葡萄糖的细胞来说,胰岛素的分泌可以看成是合成代谢的信号。

23.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缺少碘,生物体补偿发育的结果。

24.胰岛素受体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胰岛素结合后自动使受体磷酸化。

25.cAMP可以作为所有激素的第二信使。

二、填空题1.胡萝卜素有α,β和γ三种,其中转变为维生素A的效率最高。

2.维生素A的化学名称是,它的化学组成是聚合物。

《生物化学》维生素

《生物化学》维生素

Vit
又名
泛酸 生物素
叶酸
B12
钴胺素
C
抗坏血酸
辅酶形式
主要作用
辅酶A 生物素
FH4
酰基转移反应的辅酶 羧化酶的辅酶 一碳基团转移载体 甲硫氨酸合成酶
胶原中脯氨酰羟化酶、 多巴胺羟化酶等作 用时提供还原物
科学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住”在哪里?
• 维生素A: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胡萝卜、南瓜、香蕉、
食物来源
酵母。 谷类胚芽、种皮。 瘦肉、坚果、蛋类。
二、维生素B2
构成FMN和FAD
NH2 N
N
H2C
O
HCOH
HCOH HCOH CH3
O PO OH
O
N
P
O
CH3 O
N
OH
OH OH
H3C H3C
N
ⅢⅡ
N
Ⅰ 1C O
10
N
NH C
O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FMN及FAD是辅基,传递氢。
缺乏症
1. 脚气病
多发性神经炎。 周围神经末梢及臂神经丛均有发炎和退化现象,伴有 心界扩大、心肌受累、四肢麻木、肌肉瘦弱、烦躁易 怒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丙酮酸脱羧作用受阻,乳 酸量大增,湿性脚气病伴有下肢水肿。
2. 中枢神经和肠胃糖代谢失常
中枢神经系统也同样受害。大脑所需的能量,基本由 血糖氧化供给,当糖代谢受阻时,神经组织也就发生 反常现象。
↓ 核酸合成障碍
甲硫氨酸
FH4 N5-CH3-FH4
(VitB12)
N5-CH3-FH4
转甲基酶
同型半胱氨酸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生物化学第六章维生素

(5)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 (6)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直接相关,维持上皮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与癌症发生呈负相关 4、维生素A的缺乏症 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皮肤干燥和毛囊丘疹
二、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钙化醇 ) 1、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和性质 化学本质:类固醇激素 主要类型:D2(麦角钙化醇)、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3原:7-脱氢胆固醇
化学本质:吡啶衍生物 主要类型:尼克酸及尼克酰胺 肝内可将少量色氨酸转变为维生素pp 活性形式:尼克酰胺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 二核苷酸磷酸(NADP+) 2、主要生理功能 NAD+和NADP+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是氢的 传递体 尼克酸可抑制脂肪动员,降低VLDL合成。 3、缺乏症:癞皮病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核醇+ 6,7-二甲基异咯嗪 活性形式: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 核苷酸(FAD) 2、主要生理功能 FMN和FAD是许多氧化还原酶的辅酶,是氢的传递体 3、缺乏症 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皮炎、眼睑炎、角膜血 管增生等
三、维生素pp (抗癞皮病维生素) 1、化学本质
四、维生素B6(抗皮炎维生素)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吡啶衍生物 主要类型: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2、主要生理功能 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与传递氨 基和脱羧基 磷酸吡哆醛也是δ 氨基γ 酮戊酸(ALA)合成酶的 辅酶,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磷酸吡哆醛是糖原磷酸化酶的重要组分
五、泛酸(遍多酸) 1、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β丙氨酸+ 二羟二甲基丁酸 活性形式:酰基载体蛋白(ACP)和辅酶A 2、主要生理功能 ACP和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运转 3、缺乏症 “脚灼热综合征”

生物化学-维生素-知识总结

生物化学-维生素-知识总结
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抗肿瘤作用; 抗氧化作用; 其他:预防感冒,促进伤口愈合等
水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严重摄入不足可引起坏血病 前驱症状: 出血 牙龈炎 骨质疏松 过度角化的毛囊 周围带有轮状出血
维生素B1(硫胺素) 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VB1) 生理功能: 辅酶功能:焦磷酸硫胺素(TPP)是硫胺素主要的辅酶形式,在体内参与两个重要的反应: -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和磷酸戊糖途径的转酮醇酶反应 非辅酶功能 在神经生理上的作用:神经冲动可使硫胺素磷酸化合物去磷酸,并使其在膜上移位,Na+得以自由通过膜。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和消化系统功能
维生素K 结构:2-甲基-1,4萘醌衍生物 生理功能: 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形成。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凝血时间延长,皮下、肌肉、胃肠出血。 一般不易缺乏:来源广泛,肠道能合成
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
生理功能
缺乏症状
良好食物来源
A
视紫红质合成,上皮,神经,骨骼生长,发育,免疫功能
水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症状不特异,典型症状为口腔生殖综合征 舌炎(地图舌) 唇炎和口腔炎 脂溢性皮炎 阴囊炎 眼部症状:球结膜充血、角膜血管增生、怕光、流泪、灼烧感、视觉模糊并容易疲劳。
水溶性维生素
烟酸(B5) 结构:吡啶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烟酸和烟酰胺等,二者皆。 生理功能: 烟酸是一系列以NAD和NADP为辅基的脱氢酶类绝对必要的成分 与核酸的合成有关 参与脂肪、类固醇等生物合成 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
脂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对眼睛的影响:暗适应能力降低是VA缺乏最早出现的症状,夜盲症,干眼病、失明等。毕脱氏斑为儿童VA缺乏最重要的体征。 黏膜、上皮组织的改变:干燥、增生、角化、失去正常功能,如“呼吸道感染”、“毛囊角化过度症”、“蟾皮病”。 生长发育迟缓 其它:味觉减退、食欲降低、免疫力下降、贫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3C N
嘧啶环
S CH2CH2 OH
噻唑环
硫胺素
2020/12/18
16
硫胺素激酶 ATP
AMP
TPP(焦磷酸硫胺素)是脱羧酶的辅酶
丙酮酸脱羧酶
2020/12/18
17
生理功能 a.维生素B1在体内以TPP形式存在,作为脱羧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b.维生素B1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保持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
缺乏 导致动物不育 导致肌肉萎缩,代谢失常 贫血
2020/12/18
11
4.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种能促进血液凝固的萘醌类衍生物。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
O CH3
2-甲基-1,4萘醌(VK3)
O
CC C H2 H
(CH2
CH3
C H2
C H2
C H2
CH)2 CH3
CH3
O CH3
CH3
2020/12/18
CH2 O
(HC
C
C H2
C H2
CH2)5
C H
CH3
C CH3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12
生理功能: 参与凝血——凝血维生素; 某些微生物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增加肠道蠕动及分泌;
缺乏:延长凝血时间,血流不止,一般不会缺乏。
过多:K1、K2无毒,K3可引起动物贫血、脾肿大、肝肾伤害,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 刺激,有时引起溶血。
正常膳食中除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 质外还必需有维生素。
纯化饲料 + 极微量牛奶
2020/12/18
牛奶中存在需要量极少,但生存必须的食物 辅助因子—— 维生素
2
6.1 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维生素(Vitamine)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按溶解度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等 ——调控某些生物机能 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PP、VB6、泛酸、生物素、叶酸、VB12、VC等 —— 辅酶,参与酶催化反应中底物基团的转移
HO
2020/12/18
维生素
D2 R
D3
D4
D5
R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3)2
CH3
CH3
-C H -C H 2-C H 2-C H 2-C H -(C H 3)2
CH3 -C H -C H 2-C H 2-C H -C H -(C H 3)2
CH3
CH3
-C H -C H 2-C H 2-C H -C H -(C H 3)2
第六章 维生素化学
2020/12/18
1
维生素的发现 对维生素的认识
唐代孙思邈:动物肝防治夜盲症;谷皮熬粥防治脚气病; 1886年,荷兰军医艾克曼开始研究脚气病;
维生素的发现 1906年,英生化学家F.G.Hopkins 1911年,波兰化学家Funk发现Vitamine- 致命的胺
纯化饲料
核 黄 素+ATP
FMN + ATP黄 素来自腺 嘌 呤 二 核黄 苷素 酸单
核 苷 酸
FMN + ADP FAD + PPi
19
生理功能
FM N+2e+2H + FA D+2e+2H +
FM NH 2 FADH 2
FMN和FAD是各种脱氢酶的辅酶,有递氢作用,可促 进生物氧化,对糖、脂和氨基酸代谢都很重要。
11-顺维A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不足时导致夜盲症; b.是维持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抗干眼病维生素); c.促进生长、发育; d.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癌作用
2020/12/18
5
2.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其中D2,D3活性最高。
骨 促进钙的吸收和沉淀
7
各种VD可从有关VD原经紫外光照射形成:
麦角固醇 7-脱氢胆固醇 22-双氢麦角固醇 7-脱氢谷固醇
过度照射会产生有毒物质 麦角固醇 毒固醇
2020/12/18
维生素D2 维生素D3 维生素D4 维生素D5
过感光固醇
8
来源
肝、肾、蛋黄、牛奶等中含量较高;鱼肝油 中含量最丰富
2020/12/18
13
6.3 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B族维生素:VB1、VB2、VPP、VB6、泛酸、生物素、叶酸、VB12等 大多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C
2020/12/18
14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 辅基)。
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 团转移反应。
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 B 族维生素。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 关。
2020/12/18
15
6.3.1 B族维生素
1.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 结构
NH2 N
ClCH2 N+
CH3
c.可促进年幼动物的发育。 临床上常用作辅助药物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炎等。 缺乏时,易患神经炎(抗神经炎维生素)、脚气病(抗脚气病维生素)、中枢神经 和胃肠病患糖代谢失常。
2020/12/18
18
2.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 结构
H
核 糖 醇
二甲基异 咯嗪 维生素B2(核黄素) 2020/12/18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正常发育 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 维生素D过多会中毒
2020/12/18
9
3. 维生素E 化学结构
6-羟基苯并二氢吡喃的衍生物,属于酚类化合物。
R1 HO
R2
O
R3
2020/12/18
10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与动物生殖机能相关——生育酚; 抗氧化、抗衰老 促进血红素代谢——治疗巨红细胞贫血;
2020/12/18
3
6.2 脂溶性维生素 1. 维生素A
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含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类。
A1 A2
2020/12/18
CH2OH
维生素A1(视黄醇)
CH2OH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4
视紫红质
暗 处
弱光
全反式视黄醛
全反维生素A
视蛋白
视黄醛异构酶
11-顺型视黄醛
CH3
C H 2C H 3
6
CH3
CH3
H CH3
CCCCC
H H2 H2 H2 CH3
CH3
紫外线 230~300nm
HO
7-脱氢胆固醇
肝脏
25-羟胆钙化醇
肾脏
1,25-二羟胆钙化醇 2020/12/18
CH2
CH3
CH3
H CH3
CCCCC
H H2 H2 H2
CH3
HO
维生素D3(胆钙化醇)
肠 促进Ca2+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