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_高考附加题汇编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八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八](https://img.taocdn.com/s3/m/1c44d92e55270722192ef77e.png)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八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 董卓欲废帝,立陈留王。
荆州刺史丁原推案直出,坚决反对。
董卓怒叱,拔出佩剑欲斩丁原。
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急进曰:“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
”众人皆劝丁原上马而去。
B.建安四年,孙策取庐江,败刘勋,招降豫州太守华歆,声威大震。
曹操见孙策羽翼渐丰,势力强盛,便将曹仁之女嫁给孙策的幼弟孙匡,两家结亲。
曹操想方设法控制孙策,不让他的权势增大。
孙策想当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心里非常气愤,多次想袭击京城许都。
周瑜多次劝告,孙策才打消了这样想法。
C.曹操杀进濮阳城被包围,遇上吕布。
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而过。
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
”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途遇典韦,杀条血路,回到曹营。
后诈言被火伤而死,吕布中计被打败。
D.曹操亲督五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平江南。
刘表病死,蔡夫人与蔡瑁按照刘表的遗嘱,立刘琮为主。
在曹军的强大攻势下,继承父业的刘琮准备献城投降曹操,归降后刘琮母子被杀死。
E.周瑜和黄盖经过密谋,使用苦肉计,也让黄盖进行诈降。
黄盖受刑后,让阚泽去向曹操献诈降书,阚泽凭着大智大勇,借助徐庶的帮助,从从容容地骗过了曹操。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 孙坚带兵入城,扑灭城中大火,在皇宫废墟上安营扎寨。
一天夜里,孙坚从一口井里捞出了玉玺,便决定托辞离开洛阳,另谋大事,谁知此事被袁绍乡人报给袁绍。
袁绍向孙坚索取玉玺未果,便骂道:“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B. 刘备马跃檀溪脱险后,遇见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伏龙、风雏,于是刘备日夜盼望得到二人。
在遇到卧龙、风雏之前,刘备遇到了单福,于是便拜单福为军师。
在与曹仁的首次交锋中,单福就显示了军事才能。
国演义高考附加题汇编完整版
![国演义高考附加题汇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bd27041ed9ad51f01df2eb.png)
国演义高考附加题汇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附加题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
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
2.《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着,你觉得诸葛亮有没有过错为什么答:诸葛亮用人不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街亭是蜀军“咽喉之路”,不可委命于马谡。
3.《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4.《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6.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三 (1)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三 (1)](https://img.taocdn.com/s3/m/480ae230941ea76e59fa04be.png)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三《三国演义》(1-20回)一、填空题1.汝南许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这话准确点评了《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征。
“我为天子,当秉此车盖。
”这是《三国演义》中幼时与乡中小儿的戏言。
2. 朝廷内宦官专权,祸国殃民。
国舅何进与袁绍谋划剿除宦官,商议未定,只听见旁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此人是。
3.董卓欲得吕布,虎贲中郎将李肃自告奋勇前往游说吕布,他认为吕布“,”,只要以利结其心,吕布必反。
4.“,。
”这句话出自曹操之口。
话说曹操刺董不成,董卓下令捉拿曹操,陈宫追随曹操逃至成皋,受吕伯奢接待。
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在得知实情后,又杀吕伯奢。
陈宫说:“知而杀之,大不义也。
”曹操遂以此话答之。
5.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率大军攻打长安,李蒙、王方引军拦截。
双方摆开阵势,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持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
这位少年将军便是后来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
6. 曹操采纳荀彧“驱虎吞狼”之计,使刘备出兵讨伐袁术,欲留一将守徐州,张飞愿守,刘备说“你一者,;二者做事轻易,不从人谏”,不放心。
7. 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投降,宛城不战而克,可是却因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母,张绣怒从中来,在贾诩的谋划下夜袭曹操,淯水一战,曹操的爱将和长子曹昂战死。
二、判断题1.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这三处写的分别是刘备、张飞和关羽。
()2. 且说张飞不满董卓当日怠慢了刘备,兄弟三人奔投朱征讨黄巾军。
黄巾军破,刘备功勋却仅得县尉之职,适督邮到县轻视刘备,后又想加害刘备。
张飞听闻将他绑于县前马桩,用柳条鞭打。
()3. 曹操与陈宫行至成皋,借宿于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往西村沽酒招待,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
高考试题汇编之《三国演义》
![高考试题汇编之《三国演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e7168433d4b14e852468c3.png)
高考试题汇编之《三国演义》第I 卷客观题 一、单选题(6分,每小题3分) 1. 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来源: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A . 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 B . 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
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
(《家》) C . 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
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
(《三国演义》) D . 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
(《高老头》) 2.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来源: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A . 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
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
(《巴黎圣母院》) B . 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
(《家》) C . 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红楼梦》) D . 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
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
(《三国演义》) 二、多选题(36分,每小题6分) 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来源: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A . 《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 . 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冶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附加题名著阅读《三国演义》题目事例
![附加题名著阅读《三国演义》题目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77cfe4c8d376eeaeaa315e.png)
12.《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我!”
6.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 “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①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刘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去了。事后曹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14.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
答:A、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1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黄盖行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88be76f0ddccda38366baf2b.png)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三国演义》(81-100回)一、填空题1.张飞复仇心切,下令军中,部将和违令,说不能及时完成,被张飞处以惩罚,结果。
随后二人投奔。
上阵,大获全胜,刘2.孙吴派小将孙桓迎战,刘备派和听到,心中不服,径直带兵挑战敌军,最备感叹昔日老将已经无用,此话被人。
后因而死,至此,五虎大将已经死亡,孙权大为惊慌,此时向他推荐了3.面对蜀军步步进逼,。
孙权大喜,连夜筑坛拜其为布下后这就是陷入一石阵,4.蜀军全面溃败,吴军乘胜追击,的指点,才得以脱身。
,幸亏得到的派又马,军四去5.刘备世,路人,诸葛亮先是破了魏位即回访蜀国,至此吴蜀和好。
吴蜀和好的消息出使东吴,谋求讲和,东吴也派计策打败。
让用大怒,派兵伐吴,被6.曹丕病故,大将军司马懿拥戴为帝,诸葛亮巧施计,使魏帝免了司马懿的官职,然后诸葛亮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
7.孔明进军天水,赵云为所败,孔明赏识此人才华,巧用计,将其收入帐下。
8.魏将曹真请羌兵助战,关兴,张苞迎战,被羌人用打败,用计打败了羌兵,至此魏军打败,魏帝只好重新起用,加封其为平西都督。
9.吴蜀联军商议合力伐魏,诸葛亮准备出兵,却传来病重而亡的消息,后主悲痛之余,予以厚葬。
诸葛亮再度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
10.司马懿和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被孔明用大败。
11.因刘禅听信的谣言,迫使诸葛亮退兵回到成都。
12.刘备葬了张飞,屯兵督战,孙权派游说刘备,希望重结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丕,刘备。
13.孙吴派小将孙桓迎战,刘备派和上阵,大获全胜,刘备感叹昔日老将已经无用,此话被听到,心中不服,径直带兵挑战敌军,最后因而死,至此,五虎大将已经死亡人。
14.刘备自至川口,布下联营,欲求一战,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
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下大忌。
诸葛亮听说后,命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为时已晚。
吴军见时机已到,便借东南风火烧蜀军联营。
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救驾,才逃到。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教学内容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ef355aafab069dc502201e8.png)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三国演义》(81-100回)一、填空题1.张飞复仇心切,下令军中,部将和违令,说不能及时完成,被张飞处以惩罚,结果。
随后二人投奔。
2.孙吴派小将孙桓迎战,刘备派和上阵,大获全胜,刘备感叹昔日老将已经无用,此话被听到,心中不服,径直带兵挑战敌军,最后因而死,至此,五虎大将已经死亡人。
3.面对蜀军步步进逼,孙权大为惊慌,此时向他推荐了,孙权大喜,连夜筑坛拜其为。
4.蜀军全面溃败,吴军乘胜追击,后陷入一石阵,这就是布下的,幸亏得到的指点,才得以脱身。
5.刘备去世,即位,诸葛亮先是破了魏军四路人马,又派出使东吴,谋求讲和,东吴也派回访蜀国,至此吴蜀和好。
吴蜀和好的消息让大怒,派兵伐吴,被用计策打败。
6.曹丕病故,大将军司马懿拥戴为帝,诸葛亮巧施计,使魏帝免了司马懿的官职,然后诸葛亮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
7.孔明进军天水,赵云为所败,孔明赏识此人才华,巧用计,将其收入帐下。
8.魏将曹真请羌兵助战,关兴,张苞迎战,被羌人用打败,用计打败了羌兵,至此魏军打败,魏帝只好重新起用,加封其为平西都督。
9.吴蜀联军商议合力伐魏,诸葛亮准备出兵,却传来病重而亡的消息,后主悲痛之余,予以厚葬。
诸葛亮再度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
10.司马懿和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被孔明用大败。
11.因刘禅听信的谣言,迫使诸葛亮退兵回到成都。
12.刘备葬了张飞,屯兵督战,孙权派游说刘备,希望重结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丕,刘备。
13.孙吴派小将孙桓迎战,刘备派和上阵,大获全胜,刘备感叹昔日老将已经无用,此话被听到,心中不服,径直带兵挑战敌军,最后因而死,至此,五虎大将已经死亡人。
14.刘备自至川口,布下联营,欲求一战,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
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下大忌。
诸葛亮听说后,命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为时已晚。
吴军见时机已到,便借东南风火烧蜀军联营。
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救驾,才逃到。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必背(附答案 中考高考必考题目)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必背(附答案 中考高考必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206a236f121dd36a32d82ae.png)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100题,必背(附答案中考高考必考题目)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_____、“卧龙”是_____、“凤雏”是_____ 、“美髯公”是_____、“小霸王”是_____ 、“常胜将军”是_____。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4、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三个词概括性格特点。
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_____的刘备,使_____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
6、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_____国、_____国、_____ 国。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_____ 所报答的“主”指_____“义释”的是_____ 。
8、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2)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3) _____进曹营,一言不发(4)三个臭皮匠,顶个_____(5)_____打____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_____ 。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_____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1、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六出:_____东和:_____ 收二川:_____。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四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88eaf232d5bbfd0a78567318.png)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四《三国演义》(21-40回)一、填空题1、在“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中,曹操否定了刘备提出的袁绍、刘表、孙策等人可为天下英雄的说法,转而单刀直入,认为“今天下英雄,。
2、曹操“患头风,卧病在床”时,收到袁绍讨伐他的檄文,因起草的这篇檄文义正辞严,文笔犀利,使他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风霍然而愈。
3、张飞攻刘岱时,见其坚守不出,便决定智取,并生擒了刘岱。
他采用的计策是。
4、弥衡击鼓骂曹时,因为弥衡才学天下闻名,曹怕杀他坏了自己招贤爱才的名声,后借的手除掉了他。
5、汉献帝不堪曹操的专权,秘密颁布了与国舅董承,董承与皇叔刘备、太医吉平等欲谋刺曹,不料事情败露,吉平宁死不屈,撞阶而死。
6、“衣带诏”事件后,曹欲废汉献帝,谏止。
他认为,曹操之所以威震四方,号令天下,是奉汉家名号的缘故,如果废了汉帝,天下必起兵端,反而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7、关公提出条件降曹后,为报曹操赠予赤兔马等,他在与袁绍军的交战中斩了,朝廷封其为。
8、“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公分别斩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太守,牙将孟坦;池水关守将卞喜;在荥阳斩太守王植;经滑州界到黄河渡口,斩夏候惇部将。
9、孙权继承东吴政权后,周瑜推荐了来辅佐他,此人要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除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10、攻占冀州后,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最后被所杀。
11、刘备单骑越马过檀溪所骑的是有一说的。
12、诸葛亮“隆重对”的内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着;孙权据有江东,占着地利;而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可占,应当先取为家,后取建基业,采取据蜀,联吴,抗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势。
13、孙策遗言,江东内事托,外事全赖。
二、选择题1、以下内容阐述有误的两项是()A、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高考语文 高考附加题10部名著阅读资料 素材
![高考语文 高考附加题10部名著阅读资料 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bff23311700abb68a882fbdb.png)
江苏高考文学名著阅读训练《三国演义》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假设。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刘备仁厚刘备伐吴,命黄权屯驻江北,不久刘备战败,黄权撤退之路被吴军封死,黄权遂率军投降曹魏。
有人建议刘备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认为是他的过错导致战败,才使黄权没了退路,投降曹魏是迫不得已之举,不准逮捕黄权的家人,并“待之如初〞。
④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⑤司马懿忍辱受衣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
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
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6.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8.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三国演义江苏高考附加题
![三国演义江苏高考附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9bb5c6aeaad1f346933f75.png)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17字)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127字)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130字)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
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
董卓许之。
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
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
(158字)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1、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6fc2c28bd63186bcebbcb7.png)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一、《三国演义》1.作为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源于历史,又不拘执于历史,在艺术方面具有多方面成就请你对此略作评价。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如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长达百年的时间,多至数百的人物,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4)语言精练畅达雅洁,明白如话在当时用近于白话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
2.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答: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3.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答: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五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e5dbdfffaa00b52acfc7ca48.png)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五《三国演义》(41-60回)一、填空题1. 想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
准备把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其相貌猥琐,不予礼遇。
他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然后又与法正、孟达密谋除掉刘璋。
后来刘璋发现其出卖他.将其杀了。
2.周瑜与孙权设下计,准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周瑜再次病发。
3. 为报杀父之仇,马超举大军攻打曹操,裸衣斗马超,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该人被马超砍断手臂。
4. 周瑜取西川而不能,仰天长叹,发出“”的感叹,周瑜临死前上书吴侯荐用来取代自己,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
5、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回程中遇到,诸葛亮告诉他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
刘备因为其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
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其非凡的才能,终于使他受到刘备的重用。
6. 取长沙,不杀马下黄忠。
黄忠次日射其盔缨,报不杀之恩,长沙太守韩玄为此要斩杀黄忠,救黄忠,杀长沙太守韩玄降关公,刘备亲往黄忠家探之,黄忠降备。
7. 孙权与作战,失利,孙权部将请求出战,被张辽打败,中箭而亡。
8. 刘玄德命刘琦回襄阳养病,命关云长守荆州,建议先取零陵,次取武陵,然后取桂阳,最后取长沙。
计取桂阳,拒娶赵范寡嫂为妻。
9.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留守南郡,孔明智激,如果他取不下南郡,刘备将取之。
10.周瑜欲将孙小妹作为诱饵嫁给刘备,欲将刘备困于东吴,佛寺看新郎。
曹操赤壁大败,在大宴文武百官,进行武将比武,文官比文活动。
11. 为了救阿斗,刘备的夫人翻身投入枯井中,单骑奔赴曹军,救出阿斗。
二、选择题1、以下内容阐述有误的两项是()A、曹仁兵败且屯兵于新野,曹操至,刘晔谏其须先收买人心。
故曹操明知刘备不降而使人招之,又明知徐庶之不劝降刘备降曹而遣其说之,更知徐庶恐贻笑于人,不至说玄德而不回。
皆诈也。
先礼后兵,曹实以示惠于百姓也。
B、刘备携民渡江至襄阳,求开城门,蔡瑁恐玄德但不允,更使人城楼射箭。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31ade1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高考附加题之三国演义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有误的两项是()A.南方蛮王孟获与建宁太守雍闿等起兵反蜀,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
两军交手后,孔明巧用反间计,令南蛮军马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蛮王孟获亲自来战,孔明设下伏兵,擒住了孟获。
B.孟获被放回去以后,深沟高垒,坚守不战,孔明派马岱偷渡泸水,有董荼那做内应,一举擒住了孟获。
孟获不服又被放回,这次他让弟弟孟优前往蜀军营中偷袭,不料被孔明识破,孟获第三次被擒。
C.孟获被放回后第四次领兵来战,孔明诱敌深入,突发奇兵,第四次擒了孟获。
孟获获释后投奔了朵思大王,朵思大王封锁了大路,把蜀军赚人了绝境。
蜀军得到了隐者的指示,顺利进军,第五次擒住了孟获。
D.孔明挥师南进,攻下了三江城,用假兽之计又破了木鹿大王的驱兽之法,杀了木鹿大王。
孟获与祝融夫人前来诈降,被孔明识破了,第六次擒住了孟获。
E.孟获第六次被放回后,请来了乌戈国的藤甲军,孔明将藤甲军诱入盘蛇谷,把藤甲军全部抓获,孟获第七次被擒。
至此,孟获终于心服。
诸葛亮封孟获为王,并归还所有夺取的土地。
南蛮从此臣服,发誓永不再反。
蜀国南方从此平定下来。
2.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有误的两项是()A.曹睿重新起用司马懿,加封他为平西都督。
司马懿得知新城太守孟达正与诸葛亮密切联系,准备反叛魏国,夺取洛阳。
孟达本是蜀将,后来降魏。
司马懿突发奇兵,兵进新城,擒拿了孟达。
然后率军出阳平关,径直去取街亭。
B.街亭离阳平关不远,是汉中咽喉之地。
假如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
大家推荐参军马谡前往防守,于是马谡立下军令状,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
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离街亭不远的柳城。
再派大将魏延屯兵于街亭之后。
C.马谡来到街亭,看了地势,认为诸葛亮太多虑,于是不听王平建议,将兵寨扎在山上。
司马懿指挥大军将土将山团团围住,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
魏延、王平等各路人马也频频失利。
D.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直取诸葛亮屯粮的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题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
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
2.《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着,你觉得诸葛亮有没有过错?为什么?答:诸葛亮用人不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街亭是蜀军“咽喉之路”,不可委命于马谡。
3.《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4.《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6.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
(能写出五个即可)7.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其他略。
8.《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尸骸飘流,塞江而下。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答: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
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
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
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
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9.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
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
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
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10.《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情节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情节中的两位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一话语展现了他的踌躇满志与骄横霸气。
刘备听了曹操的话吓得变了脸色,匙箸掉到地上,急忙借惊雷之声掩饰过去,体现了他小心谨慎、机智从容。
11.《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 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12.《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答:层层烘托。
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
虚实结合。
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
细节点染。
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凸显了关羽的神勇。
13.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关羽一向被誉为“义薄云天”的典型,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参考答案:如关羽和刘备失散以后,“降汉不降曹”,尽管受到曹操的优待,但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挂印封金”而去,保着嫂嫂去寻刘备。
14.《蜀相》诗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描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典故?请简要叙述。
答:三顾茅庐的故事。
情节叙述完整、大意对即可。
15.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例说明。
答:关羽“义绝”。
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16.“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的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答:曹操和刘备。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
故事略。
1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
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18.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
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
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
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率领水军进攻。
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
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19.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答:周瑜想杀死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当船的一边被射满后,诸葛亮令调转船头,等到被箭射满后才离开。
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20.“空城计”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答:诸葛亮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
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
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他自己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
司马懿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有伏兵,下令退兵。
21.简述空城汁的主要内容。
答: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后,只有2500军士驻守在西城。
这时司马懿引军15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诸葛亮当即传令,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不准出入城门和高声讲话,大开四个城门。
诸葛亮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琴声丝毫不乱。
司马懿看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22.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
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
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23.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答: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他让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分两队在长坂桥后跑,等到曹军来到前,他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24.简述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
答:曹操中庞统连环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而时值隆冬,独缺东风,忧而成病。
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于是在南屏山筑坛让孔明作法借风,瑜嫉其能,暗遣丁奉、徐盛于风起时杀之。
诸葛亮却预遣赵云舣舟而待,同回夏口。
25.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
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人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2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其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27.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