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景区建筑物防雷工程防雷设计规范说明

合集下载

景观工程避雷设计方案

景观工程避雷设计方案

景观工程避雷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景观工程如景观大道、公园、广场等被建设起来,这些景观工程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由于景观工程一般都位于户外开阔场所,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极易成为雷击对象。

特别是在雷雨季节,雷击对景观工程的危害更加明显。

为了保护景观工程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必须进行避雷设计,保障景观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二、避雷设计原则1. 地面接闪下保护原则:使地表附近任何部位出现的感应电压不引起对人员、动植物及建筑物产生伤害。

2. 保证整个景观工程的避雷系统能够防止雷电的直接打击并安全地引导雷电电流。

3. 保证景观工程的避雷系统稳定可靠,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三、避雷设计方案1. 避雷装置的设置(1)楼顶设置避雷母线:在景观工程的高处,如建筑物、灯杆等,设置避雷母线,用于引导雷击电流。

避雷母线应采用耐腐蚀、导电性好的材料制作,如铝合金等。

(2)接地装置设置:在景观工程的周围设置足够多的接地装置,以确保雷击电流能够安全地引到大地上。

接地装置应采用导电性好的材料,埋设深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3)避雷针设置:在景观工程的高处设置避雷针,用于接收雷电,减少或避免雷击景观工程。

2. 避雷线路的布设(1)避雷母线与接地装置之间采用接闪器连接,使雷击电流能够可靠地引导到大地。

(2)避雷母线与避雷针之间采用避雷导线连接,实现避雷针的避雷功能。

(3)避雷线路应避免环路设置,确保雷击电流能够稳定地引导到大地上。

3. 避雷保护范围的计算(1)根据景观工程的大小和形状,计算出避雷系统的保护范围。

(2)根据保护范围,合理设置避雷装置和线路布设,确保整个景观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避雷保护。

四、避雷系统的验收在避雷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确保避雷系统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验收内容包括:1. 避雷装置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避雷线路的布设是否合理可靠;3. 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4. 避雷系统的保护范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为了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和保护景区设施的完整性,景区防雷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项综合考虑游客安全和景区设施保护的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1. 建立合理的防雷保护系统
在景区的重要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厅等区域,
应安装防雷装置,例如避雷针、避雷网等,以便将雷电引入地下或远离人群密集区域。

2. 景区建筑物防雷
所有景区内建筑物应配备防雷装置,例如避雷带和避雷网。

这些装置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而不会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危险。

3. 游客活动安排
在雷雨来临的情况下,应当暂停所有室外游览活动。

游客应
被引导到安全的室内场所避雨,等待雷雨过去。

4. 提供防雷设施信息
在景区的入口和重要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提醒游客应遵循
防雷措施,并提供必要的防雷装置。

此外,景区还应提供相关的防雷知识宣传,提高游客的防雷意识。

5. 建立监控系统
在景区内设置雷电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报告雷电活动。

这样可以提前预警游客和工作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6. 培训工作人员
所有景区工作人员应接受防雷培训,了解应对雷电和保护游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雷装置,并能在雷雨来临时有效地引导游客。

7.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保证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景区防雷设计方案包括建立合理的防雷保护系统、景区建筑物防雷、游客活动安排、提供防雷设施信息、建立监控系统、培训工作人员和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雷电引发的安全事故,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景区设施的完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 2. 引导地电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
导电体)。 接地的两种结构型式:
A型(单独的水平/垂直接地体) B型(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或围绕建筑物的环型人 工接地体)
接地分析(1)
l 接地电阻是表征接地体向大地泄散电流的一个基本 物理参数,在接地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l 地分为保护性接地、功能性接地和重复接地。
l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子:
l
影响接地电阻的最重要因素是接地电极周围
大地的电阻率,次要因子是接地电极的形状和尺寸

l 接地电阻的估算方法:
l
R=0.5ρ/ A
l
其中,A为建筑占地面积(m2)
l
ρ为土壤电阻率(Ω·m)
A型接地分析
1.不少于2个接地极 2.在土壤电阻率很低, 接地电阻很容易低 于10Ω时, 无 其他要求 3.土壤电阻率较高, 接地电阻不易达到 10Ω以下时, 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体有 一长度要求。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 例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户
2 术语
6.外部防雷装置 :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注 :外部防雷装置完全与被保护的建筑物脱离者称为独立 的外部防雷装置, 其接闪器称独立接闪器。
7、内部防雷装置: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8、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 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③ 换土。
l
④采用降阻剂。
接地分析
在高频(如1MHz)下, Ω=Rf+2πfL 很大,接地线成了天线 问题一: 环路感应出高电位
Uoc/max=μ0b l H1/max/T1 问题二: 引下线长度为干扰频率的波长λ的λ/4或奇数位时产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详解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物的日益复杂化,建筑物防雷设计成为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于各类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确保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就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详解。

一、设计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的要求。

该标准细化了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闪电防护范围的划定、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布置、耐雷性能的验证、防雷材料的选用等。

设计人员应当熟悉并合理运用这些规范要求,确保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二、闪电防护范围的划定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划定闪电防护范围。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周边环境和用途等因素,确定所需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的设置,以确保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

同时,闪电防护范围的划定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例如天线、室外设备和其他增加雷电危险的设施。

适当的闪电防护范围划定有助于减少雷击风险。

三、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布置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是防止雷击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规范要求,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一定的标准,确保接地系统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能够迅速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室内设备的安全。

接地装置的设计和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取接地材料和接地方式,并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耐雷性能的验证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应经过相应的耐雷性能验证,确保其满足规范的要求。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临时验收和竣工验收,检测防雷系统的工程质量。

此外,定期的维护和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障防雷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对于某些重要的建筑物,如医院、电信基站等,还需要进行专项的耐雷性能测试,以验证其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性。

五、防雷材料的选用选择合适的防雷材料对于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至关重要。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P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201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

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增加了术语一章;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旅游风景区建筑物防雷工程防雷设计规范说明

旅游风景区建筑物防雷工程防雷设计规范说明
1.1.1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1.1.2 基础防雷平面图;
1.1.3 天面防雷平面图;
1.1.4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压环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1.1.7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
1.2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
44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带避雷网格避雷针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441避雷带避雷网格的安装4411避雷带10镀锌圆钢安装在建筑物屋面或女儿墙顶的外侧距建筑物外沿不大于15cm屋面梯屋顶水池顶四周以及屋脊屋角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
1 防雷设计审核
1.1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1.3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2.1 隐蔽部分的验收
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整理:万佳王思梦
4.5.2 供电线路应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小于15m。
4.5.3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低压架空线在入端处装设低压电源避雷器。
4.5.4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如电梯井导轨等)的底端和顶端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5.5 电缆井每层预留接地端子。
4.5.6 玻璃幕墙龙骨(金属支架)与均压环相连,连接点按防雷网格尺寸布置。
3 注意事项
3.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首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雷电环境特征的分析和评估分析和评估当地雷电活动的频率、强度、分布特征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建筑物所需的防雷等级,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

2.防雷等级的确定和分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周围环境的雷电危险性等因素,确定适当的防雷等级,并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域,为每个防雷区域制定相应的防雷策略。

3.建筑物内外的防雷设施设计建筑物内的防雷设施包括雷电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减雷装置等;建筑物外的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设计防雷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途要求以及当地的雷电环境等因素。

4.防雷设施的施工和验收要求防雷设施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防雷设施的验收应由专业的防雷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此外,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还应包括对建筑物内外设备和材料的防雷保护要求,以及防雷设施的维护和检修要求等内容。

在具体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是设计防雷设施的重要依据。

高层建筑物和高耸结构物通常需要设置更为复杂和强大的防雷设施,以提供更高的保护水平。

2.建筑物的用途和耐雷能力需求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对雷电的耐受能力要求不同。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如医院、学校、火车站等,应采取更高的防雷等级,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3.当地雷电活动特征的分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当地的雷电活动特征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防雷设施设计时,应对当地的雷电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防雷措施。

总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免受雷击灾害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防雷设施时,需要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并充分考虑当地的雷电活动特征。

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设置防雷设施,才能有效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并保护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防雷系统的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以防止雷电击中并引起火灾、爆炸或其他损害。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要求。

1. 地面系统地面系统是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将雷击能量引导至地下,确保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的安全。

根据规范要求,地面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足够的导电性能,以有效引导雷击能量。

- 采用合适的接地装置,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 锚入地下足够深度,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2. 避雷针和避雷带避雷针和避雷带是建筑物防雷系统中常见的主动防护措施。

规范要求如下:- 避雷针应安装在建筑物高处,以提供较好的导电路径,将雷电引入地下。

- 避雷带应安装在建筑物周围,以形成闭合回路,将雷电引导至地下。

- 避雷针和避雷带的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如铜或铝。

3. 接入装置和引下线接入装置和引下线将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和电缆与防雷系统连接起来,以确保雷电击中建筑物时能够及时引导雷击能量。

规范要求如下:- 接入装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以方便与防雷系统的连接。

- 引下线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导电材料,且长度要达到规范要求,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引导至地下。

4. 接地网和接地装置接地网和接地装置是建筑物防雷系统中重要的 pass 模块。

规范要求如下:- 接地网应布设周围的接地装置,以形成连续、均匀的接地系统。

- 接地装置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埋设或固定。

- 接地网和接地装置的导电性能和接地电阻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5. 雷电释放装置雷电释放装置是建筑物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减轻建筑物受到的雷击能量,保护建筑物和其内部设施。

规范要求如下:- 雷电释放装置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与避雷针相连接,形成导电路径。

- 雷电释放装置的导电材料和电阻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导流能力和释放能力。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1. 引言建筑防雷是保护建筑和人员免受雷电灾害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防雷设计的规范,以确保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性。

2. 设计原则建筑防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不受雷击损坏。

•经济性:设计和安装防雷系统的成本应合理,并能满足预期的防雷性能。

•可靠性:防雷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有效地工作。

•可维护性:防雷系统应易于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设计步骤3.1. 确定雷电密度等级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历史雷击数据,确定建筑所在地的雷电密度等级。

常用的等级有0.2、0.3和0.4次/平方公里/年。

3.2. 计算保护范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周围环境的情况,计算出建筑物需要的保护范围。

一般来说,建筑物高度越高,所需的保护范围越大。

3.3. 设计避雷针或接地系统根据保护范围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设计合适的避雷针或接地系统。

避雷针主要用于吸引雷电放电,而接地系统用于将雷电流引入地下。

3.4. 设计内部防雷系统根据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类型和重要性,设计适当的内部防雷系统。

这包括对电源线、通信线、水管等进行防雷处理。

3.5. 设计接地系统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确保建筑物和防雷设备能够有效地接地。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3.6. 安装和调试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防雷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4. 建筑物的标志和警示在建筑物上设置合适的标志和警示,以提醒人们注意雷电天气和防雷措施。

标志和警示应清晰可见,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5. 防雷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以确保其性能正常。

维护和检修应遵循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6. 总结建筑防雷设计是保护建筑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介绍了建筑防雷设计的规范和要求,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建筑防雷设计时,应参考本文档,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方案

景区防雷方案

景区防雷方案1. 简介景区防雷方案是为了确保景区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雷电对人身安全和设施设备造成的损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景区防雷方案的目标、原则和实施步骤。

2. 目标景区防雷方案的目标是确保景区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景区内的设施设备免受雷电的损害。

具体目标如下:•防止雷电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减少雷电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保护景区内的建筑、设备和设施,减少由雷电引发的火灾事故。

•提高景区内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加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原则为了达到景区防雷方案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案必须符合雷电保护的科学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合性原则:方案应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雷,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适用性原则:方案应根据景区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量身定制,确保实施效果最大化。

•高效性原则:方案的实施应具有操作性和高效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资源浪费。

4. 实施步骤4.1 防雷规划和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景区的防雷规划和设计。

这一步是方案实施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评估景区的雷电风险,确定防雷目标和等级。

•设计主要建筑物和设施的雷电防护系统。

•制定景区内雷电保护要求和施工规范,以确保防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2 安装避雷设备和接地系统根据防雷设计方案,安装合适的避雷设备和接地系统是实施防雷方案的核心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安装避雷针:根据建筑物高度和结构特点,安装避雷针,以提供主要的保护。

•安装接地系统:将避雷针和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与地下的接地系统连接,将雷电引至地下。

4.3 景区地面保护为了保护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由于雷电引发的触电事故的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安装避雷网:在景区的开放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域,搭建避雷网,以防止雷电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设置避雷标识:在景区内设置标识牌,提示游客远离避雷设备和高风险区域。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

景区防雷设计方案1. 引言景区作为旅游和休闲的热点地区,人员聚集和自然环境因素需要特别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是景区防雷措施的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景区防雷设计方案,旨在保护景区内的游客和设施,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2. 雷电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大气层内因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云层内的正电荷与地面上的负电荷达到足够大的电位差时,产生闪电放电现象,造成雷电。

雷电不仅产生巨大的电能,还有强烈的电磁辐射和冲击波,对人和设施都具有极大的危害。

景区作为开放区域,没有高楼大厦等可用作避雷设施,其天然的高地形和水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景区防雷方案至关重要。

3. 防雷设计方案3.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常用的防雷设施,通过提供一个尖锐的金属导体将雷电引向地下,以减少在地面上的损害。

对于景区的高地形,可以在山顶或高处设立避雷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雷击威力。

避雷针的金属导体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导性能并耐腐蚀,以确保其长期可靠的防雷效果。

3.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景区防雷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将导电材料直接连接到地下,以确保大量电荷在地下释放,从而减少雷击对设施和人员的危害。

接地系统由导线和接地体组成,导线用于将电荷引导到接地体,而接地体则将电荷分散到大地中。

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效果,导线和接地体都需要具备低电阻和高导电性。

3.3 雷电感应器雷电感应器用于监测雷电活动,并在检测到雷电时触发预警系统,提醒游客和工作人员采取适当的避雷措施。

雷电感应器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的电位差和电场强度来判断雷电活动的情况。

一旦雷电活动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雷电感应器会发送警报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3.4 防雷建筑物设计景区内的建筑物也需要考虑防雷设计。

建筑物的顶部可以加装金属屋顶、金属网或金属棚架等导电材料,以提供一条直接的导电路径,确保雷电通过安全的地下接地系统释放。

另外,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伤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及技术应用指南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及技术应用指南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及技术应用指南1. 引言雷电天气对建筑物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建筑物防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防雷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及相关技术应用指南,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规范要求2.1 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物防雷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增加建筑物的避雷能力;- 提高建筑物对雷电电磁场的屏蔽效果;- 合理布置避雷装置;- 保护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免受雷电危害。

2.2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选择与布置建筑物防雷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避雷性能。

2.3 建筑物内电气系统的防雷设计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危险。

包括安装避雷器、过电压保护装置等。

2.4 建筑物对外照明系统的防雷设计建筑物对外照明系统是雷电危害的重要部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确保其安全可靠。

2.5 建筑物内部防雷保护措施针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应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如地线的设置和接地装置的选择等。

3. 技术应用指南3.1 雷电活动的天气条件及频率分析在防雷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当地雷电活动的天气条件进行分析,包括雷电频率、雷电路径等信息。

3.2 避雷器的选择和布置避雷器是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危害的重要装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雷电活动特点,选择合适的避雷器并合理布置。

3.3 对外照明系统的防雷设计对外照明系统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灯具和防雷装置,并合理布置。

3.4 动态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动态雷电防护技术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等。

3.5 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是雷电危害的重要对象,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接地装置、使用合格电气设备等。

4. 结论建筑物防雷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措施,应根据规范要求和技术应用指南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建筑工程中的防雷规范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击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合理遵循防雷规范的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建筑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

一、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在规划和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进行雷电风险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建筑物所面临的雷击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

评估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周围环境等因素。

二、建筑物的接闪系统设计根据雷电风险评估结果,建筑物需要配备适当的接闪系统。

接闪系统分为外部接闪和内部接闪两部分。

1. 外部接闪系统外部接闪系统的作用是引导雷电的放电通路,将雷电安全地引导到地下,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

外部接闪系统由避雷针、避雷网和接地装置组成。

(1)避雷针:避雷针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起到吸引雷电,引导雷电放电的作用。

(2)避雷网:避雷网通过覆盖建筑物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将雷电通过避雷针安全引导到地下。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将已被引导到建筑物周围的雷电安全地传导到地下或接地系统,避免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造成损害。

2. 内部接闪系统内部接闪系统主要用于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人员和电气线路等免受雷击。

内部接闪系统由避雷器、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1)避雷器:避雷器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关键设备或电气线路上,用于吸收和消除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2)避雷线:避雷线将建筑物的外部接闪系统与内部接闪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

三、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建筑物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对雷电敏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外部电源线防护(1)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外部电源线和设备的接地良好,以便将雷电流迅速引入接地系统。

(2)安装避雷器:在外部电源线与建筑物连接处安装避雷器,以抵挡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

2. 内部电气线路防护(1)安装防雷插座:为重要设备提供独立的防雷插座,确保稳定供电并保护设备免受雷电侵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指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防雷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以下是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的详细说明。

1.一般原则: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该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进行合理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2.雷电活动评估: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考虑到当地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

根据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建筑物防雷等级。

3.防雷等级划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雷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对雷击的防护要求不同。

4.防雷装置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

常见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接闪器、线圈和接地网等。

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5.防雷装置的布设:防雷装置应按照规范要求布设在建筑物的高处,以便于引导和接收雷电流。

装置的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6.过渡电阻的考虑:防雷装置的过渡电阻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

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设接地体和接地网,以保证过渡电阻小于规定的范围。

7.防雷材料和设备的选用:建筑物的防雷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具有良好的防雷性能和耐久性。

应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8.雷电保护系统的维护:建筑物防雷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应制定完善的维护计划,包括检查接地装置、防雷装置和雷电接地系统等。

9.安全警示标识:在建筑物内外应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防雷安全事项。

标识内容应明确,易于理解,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0.文档管理: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应有详细的文档记录,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相关测试报告和维护记录等。

这些文档应妥善保存和管理,并随时提供给相关人员查阅。

总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和其中的人员、设备免受雷电活动的危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物经常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其中,雷电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因此,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系统探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目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目标是保护建筑物及其使用者、设备设施免受雷击的伤害,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主要要求:1. 避免直接雷击危险:对于高层建筑、重要工业设施以及人员密集区域的建筑物,应设立气防和线路防雷装置,以降低直接雷击风险。

2. 避免感应雷击危险:通过合理的接地系统和设备配置,减少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击影响。

3. 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干扰:通过合理的电磁屏蔽措施,避免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影响和损坏。

4. 保护人身安全:在建筑物内部和周围设置合理的防雷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在雷电活动期间的安全。

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1. 对建筑物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了解附近的雷电活动情况和雷暴季节的发生频率。

根据情况,确定防雷设备和防护措施的类型和数量。

2. 配备合格的防雷设备,例如:避雷带、避雷针、外伞式闪电保护装置等。

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放电雷电,保护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

3. 建筑物的接地系统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合理可靠,确保雷电能够迅速安全地通过接地系统流出,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4. 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和电缆的布置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设备和电缆的接地要穿越避雷带,以确保在雷电击中时电流能够迅速流入地面,而不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设备。

5. 针对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布置电磁屏蔽装置,减少对设备的电磁干扰。

在需要的地方设置电磁屏蔽隔离室,以实现对关键设备的最大限度保护。

6. 对各类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防雷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筑物屋面防雷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物屋面防雷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物屋面防雷工程设计规范一、引言本文旨在阐述建筑物屋面防雷工程设计规范,以确保建筑物屋面的全面防雷措施落实,并提高建筑物和屋内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合理的防雷设计规范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还能保护建筑物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二、基本要求建筑物屋面防雷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结构材料的导电性选择适当的防雷措施;2. 合理配置屋面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3. 采用可靠的接地措施,确保雷电流的及时排放;4. 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确定相应的防雷措施级别;5. 防雷保护措施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防雷设计程序1. 屋面防雷设计的前期调研和预测,包括对建筑物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2.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结构材料的导电性,选择适当的防雷措施级别;3. 进行防雷系统的布置和设计,确定合理的避雷针、避雷带、接地装置等配置;4. 对防雷系统进行防护区划分,在屋面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级别的防雷措施;5. 确定合理的接地电阻要求,进行接地设计;6. 考虑建筑物屋面的维护和检修问题,设计可靠的防雷设备并进行布线。

四、屋面防雷设施配置1. 避雷针的配置:根据建筑物高度和形状,合理布置避雷针,并保证避雷针与建筑物的导体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2. 避雷带的配置:根据建筑物结构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建筑物不同部位对雷电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避雷带布置方案。

3. 接地装置的配置:采用可靠的接地装置,确保屋面的所有金属设备都能及时将雷电流排放入地。

五、防雷材料的选择1. 避雷针材料:选择导电性好、耐腐蚀、耐候性强的材料作为避雷针的基本材料。

2. 避雷带材料:根据建筑物的不同要求和避雷带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

3. 接地装置材料:选择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六、维护与检修1. 定期检查屋面防雷设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大理景区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大理景区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大理景区防雷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理景区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以苍山洱海为核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景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崇圣寺三塔、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泉、古城等众多著名景点。

为了保障景区内游客和文物古迹的安全,提高景区的防雷能力,确保景区在雷雨天气中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1. 提高大理景区的防雷能力,降低雷电灾害风险;2. 保障游客和文物古迹的安全;3. 确保景区在雷雨天气中的正常运行;4. 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工程内容1. 防雷设施改造:对景区内的建筑、设施、线路等进行防雷设施改造,包括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防雷器等;2.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景区内的防雷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员工的防雷意识;3.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防雷应急救援预案,提高景区的应急救援能力;4. 防雷监测预警:建立防雷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工程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对景区内的建筑、设施、线路等进行全面排查,了解防雷设施现状,确定改造范围和内容;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防雷工程施工方案;3. 施工准备:采购所需防雷设备材料,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4.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方案,对景区内的建筑、设施、线路等进行防雷设施改造;5. 验收总结: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总结,确保防雷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五、工程预期效果1. 提高大理景区的防雷能力,降低雷电灾害风险;2. 保障游客和文物古迹的安全,提高游客满意度;3. 确保景区在雷雨天气中的正常运行,减少经济损失;4. 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六、工程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 确保资金投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3. 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4.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5. 做好宣传培训,提高防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万佳王思梦
4.5.2 供电线路应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小于15m。
4.5.3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低压架空线在入端处装设低压电源避雷器。
4.5.4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如电梯井导轨等)的底端和顶端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5.5 电缆井每层预留接地端子。
4.5.6 玻璃幕墙龙骨(金属支架)与均压环相连,连接点按防雷网格尺寸布置。
4.2.4 从柱筋引出天面的引下线必须是直径≥Φ10的镀锌圆钢。
4.2.5 在有金属管道进出处、总电源进线处、或有电气、电子设备等需要接地的地方,其附近的引下线应在距地面30cm处,用≥Φ12镀锌圆钢或-40×4镀锌扁钢焊出10cm,作为这些设备的接地连接处。
4.2.6 可直接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的两条对角主筋(≥Φ12)作防雷引下线,其上端与接闪装置(避雷带、网、针),下端与接地装置通长焊接连通。中间环节应利用箍筋(每层至少一个)设置短路环。
4.6.3 金属管材宜采用管对焊接,但管内应设置合适的衬管,衬管外径应与被连接管内径相吻合,衬管长度不应小于其外径的4倍。
4.7 防雷装置材料
防雷装置所用金属材料一般为热镀锌钢材、不锈钢材和铜材。
4.8 安装工艺
避雷带(针)及引下线等应横平竖直,牢固可靠;无倾斜,无弯曲和高低起伏。
景区建筑物防雷工程必须引起重视,更多防雷相关问题欢迎咨询郑州万佳防雷有限公司欢迎阅读此文的您来电详询交流指导!!!
4.3 均压环
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当高度超过临界高度(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分别为30m、45m和6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
4.3.1 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隔一层将建筑物外侧圈梁上部两条主筋通长焊接,并与所经的引下线连通形成闭合通路(即均压环)。当该建筑为综合性建筑物时,可根据需要从首层直至最顶层设置均压环。
4.1.1自然接地装置
利用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钢筋作防雷接地装置。把周边地梁上部的两条钢筋(如只有承台而没有地梁的,必须用两条≥Φ16的镀锌圆钢)通长焊接作水平接地体;利用每根桩内两条钢筋(如没有桩筋的,必须在承台底或地梁底补装人工垂直接地体)与承台钢筋焊接作垂直接地体(用作垂直接地体的承台数不少于总承台数的25%)。
4.4.1.2 明装避雷带安装高度以15~20cm为宜。如采用暗装避雷带形式,则非金属覆盖物不应超过2cm,同时每隔5m装设一根短避雷针(Φ12*600),以弥补暗装避雷带防雷效果的不足。
4.4.1.3 避雷带支持卡的间距以80~100cm为宜,拐弯处为30cm。
4.4.1.4 避雷网格宜利用屋面板筋焊接而成。具体做法是利用屋面板筋(或梁筋)焊接成10m*10m或12m*8m的网格(网格越小越好),所有网格应与就近的圈梁钢筋或避雷带连接。
3.2 属于第3.1.1条和3.1.7条的将按《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第十四条处以3000~15000元的罚款。
3.3 新建建筑物为综合性建筑物,涉及到通信、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的安装,其防雷设计将涉及气象、供电、通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技术规范,设计单位应同建设单位到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咨询,确定设计方案,以避免人力和财、物力的浪费。
4 施工要求
4.1接地装置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
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能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成环形的人工接地装置。电气、电子设备等接地装置宜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体,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装置分开,两接地装置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m;电子设备不应小于20m。
4.5.7 平衡敷设的金属管道、构架等,其净距离小于10cm时应每隔30m采用金属线跨接一次。交叉净距离小于10c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4.6 材料的焊接
4.6.1 实心圆材、方材均应采用双面搭接连续焊,焊缝长度不小于6cm,焊缝外观应良好(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2cm)。
4.6.2 扁钢、角钢宜采用三棱边连续焊,焊缝长度为所用材料宽度的2倍。如采用对口焊接时,应在焊口处增焊一段金属物跨接(圆钢为12cm,扁钢为8cm)。
4.2.7 明装引下线(≥Φ10镀锌圆钢)应安装在人员不常接触到的地方。
4.2.8 暗装引下线(≥Φ12圆钢)应安装于外墙批荡层内。
4.2.9 烟囱上的引下线应采用≥Φ16镀锌圆钢或截面积≥160mm2且厚度≥4mm的镀锌扁钢,当烟囱高度≥40m时,应设置两根引下线。
4.2.10 金属构架、金属烟囱或消防梯等金属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其作防雷引下线(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4.1.2人工接地装置
4.1.2.1 垂直接地体用∠50*50*5*2500mm的镀锌角钢,每一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5m,不小于3m。
4.1.2.2 水平接地体用-50*5镀锌扁钢或≥Φ16的镀锌圆钢。
4.1.2.3 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并按≤18m的间隔与建筑物的地梁筋连接。埋设深度应大于0.5m,一般取0.8m。
2.1.4 完成层板浇注,开始驳接柱钢筋时;
2.1.5 每次均压环焊接完成时;
2.1.6 转换层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7 最顶层绑扎板筋,焊接完天面避雷网格时;
2.1.8 焊接完天面避雷带、避雷针时(暗装的,应在封装之前);
2.1.9 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或玻璃幕墙等大的金属物体相连接完尚未填封时;
3.1.1防雷设施设计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审核合格,擅自开工的;
3.1.2 建筑物没有防雷设计或未有防雷设计先开工;
3.1.3 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防雷设计规范设计;
3.1.4 不按防雷设计图施工;
3.1.5 隐蔽部分未经验收便进入下一道工序;
3.1.6 不按"整改通知"及时整改;
3.1.7 防雷设施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2.1.10 对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在整改完毕后;
2.2 工程总验收
2.2.1 防雷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综合检测、验收。若验收合格,领取《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若不合格,限期整改。
3 注意事项
3.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4.4.1.5 金属屋面或金属烟囱等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宜利用其本身的金属物作接闪器(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4.4.2 避雷短针的安装
在建筑物天面安装了避雷带的前提下,必须在建筑物阳角拐弯处的避雷带上安装短避雷针(Φ12*600),以加强易受雷击部位的防雷效果。
4.5 等电位措施
4.5.1 埋地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种线路、金属管道,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管与接地装置连接。
1 防雷设计审核
1.1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1.1.1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1.1.2 基础防雷平面图;
1.1.3 天面防雷平面图;
1.1.4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环设计图;
1.1.5 立面图;
1.1.6 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4.2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4.2.1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边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应以最短最直路径接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不应大于18m;第三类不应大于25m。
4.2.2 尽可能设置多一些引下线,减小电磁脉冲强度和提高电子设备在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4.2.3 建筑物的主要阳角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引下线,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遭受雷击。
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1.1桩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完成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
2.1.2 完成承台浇注,焊接完地梁钢筋时;
2.1.3 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顶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4.3.2 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一层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幕墙支架等较大的金属物与均压环连接(每一构件不少于两处)。
4.4 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带、避雷网格、避雷针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4.4.1 避雷带、避雷网格的安装
4.4.1.1 避雷带(≥Φ10镀锌圆钢)安装在建筑物屋面(或女儿墙顶)的外侧(距建筑物外沿不大于15cm),屋面梯屋顶、水池顶四周以及屋脊、屋角、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
1.1.7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
1.2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
1.3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2.1 隐蔽部分的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