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新部编本(二1)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67622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2.png)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具体方法,提高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班级关系。
二、活动准备:1. PPT 展示内容: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友好相处的具体方法、友好相处的案例分析。
2. 小游戏: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互动、合作,体验友好相处的乐趣。
3. 同学调查表:准备一份调查表,让同学们填写自己的友好相处经验和困惑。
4. 小组活动:将同学们组织成小组,进行友好相处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三、活动步骤:1. 开场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友好相处的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进入主题。
2. 主题介绍:通过 PPT 展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友好相处对于个人成长和班级和谐的作用。
3. 友好相处的具体方法:通过 PPT 展示友好相处的具体方法,如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帮助他人等。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明白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小游戏: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
游戏要求同学们相互配合、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5. 调查填写:让同学们填写准备好的调查表,分享自己的友好相处经验和困惑。
收集同学们的回答,并进行整理汇总。
6. 小组讨论:根据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个友好相处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7.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8. 总结归纳:通过简短的讲解,总结出友好相处的要点和方法,并强调每个同学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用友善的方式和同学们相处。
9.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让同学们对友好相处的问题进行提问。
由班主任进行回答或与同学们一同讨论。
10. 结束语:简单总结班会内容,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友好相处的原则。
四、活动延伸:1. 班级合作活动:组织班级合作活动,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和乐趣。
最新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最新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1a0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2.png)
最新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在现今社会中,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和成长。
在学校中,同学的相处通常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因此,进一步加强同学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校园中的和谐氛围,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
作为班主任,为了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提高班级凝聚力,我们需要针对同学们的具体现象,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教案。
目标本次班会的目标是帮助同学们意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改善和统一班级的关系,进而促进全校的和谐氛围。
活动设计主题一:如何尊重同学•1.友好相处的关键是尊重,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游戏,让每个同学都尝试去了解别人,了解他人的情况、喜好等,从而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基础。
•2.鼓励同学们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是否存在不尊重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
主题二:如何沟通•1.同学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互相了解想法和意见,可以帮助解决疑惑和缓解矛盾;组织小组讨论,让同学学会如何妥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2.针对语言暴力等问题,我们应当教育同学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避免冲突和不良后果。
主题三:如何合作•1.组织同学们制定一些小组项目,通过集体协作完成任务,让同学之间建立起信任和协作的关系。
•2.学习如何承担责任,了解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对于提升集体实力和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总结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沟通合作,以及学会承担责任。
在班会上进行这次的教育,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彼此的了解、合作和支持,创造更加融洽的校园文化和谐氛围。
本次班会以贴近实际、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为主,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更 concrete 的帮助,提高同学们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同学对班级的认识和感情。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c943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5.png)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班会教案:和同学友好相处【教学目标】1. 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友好相处1.1 友好相处的定义1.2 友好相处的重要性2. 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2.1 尊重他人2.2 善待他人2.3 体谅他人2.4 思考他人的感受2.5 和谐共处3. 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3.1 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3.2 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3.3 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3.4 分享和合作3.5 培养友谊和信任【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黑板、白板和相应的写字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呈现主题: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引出问题:你们认为和同学友好相处有什么好处?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什么是友好相处?友好相处是指人与人之间以和善、互相关心、体谅和帮助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方式。
2. 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 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爱好和观点。
- 善待他人:友善待人,不侮辱、伤害他人。
- 体谅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思考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和谐共处:与他人和谐相处,避免冲突和争吵。
三、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25分钟)1. 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 主动问候他人。
- 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
- 向同学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听别人讲话时要专心聆听。
-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策。
3. 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 遇到问题时冷静对待,不要激动。
- 寻找共同点,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4. 分享和合作:- 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
5. 培养友谊和信任:- 细心关心同学的生活和情绪。
- 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四、案例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友好相处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的友好相处方法和技巧。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cc8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b.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能够认识和尊重同学的差异,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3. 学会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和冲突。
二、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同学间合作活动所需的材料。
3. 活动评估表格。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友好相处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导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是什么?”步骤二:知识介绍(10分钟)教师以PPT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强调友好相处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影响,并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步骤三:差异尊重(15分钟)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差异,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的重要性和意义。
步骤四:友好交流(15分钟)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友好交流的理解和认识。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分享。
步骤五:解决问题和冲突(20分钟)教师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一些常见的同学间问题和冲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解决冲突的过程。
步骤六:合作活动(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张合作活动任务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要求完成活动,并讨论彼此的观点与答案。
活动结束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介绍他们的合作经历和成果。
步骤七:总结与评估(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收获,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友好相处有什么新的认识?”、“你们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法?”随后,教师分发活动评估表格,让学生自评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友好相处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 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 教师定期观察学生的同学关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冲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提供解决同学问题和冲突的方法。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五篇范例)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7301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a.png)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背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矛盾。
学生经常因一点小矛盾而出口骂人、动手打架,给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班会目的】通过“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这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理解至上”、理解“善待他人”,能够更好地相处,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懂得以“宽容”来维护自己的友谊,巧妙地避免矛盾冲突,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养成良好品质与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懂得尊重,学会欣赏,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容化解矛盾,珍惜同学友谊。
【班会过程】一、故事导入。
《对着大山喊话的孩子》: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
大山答应了。
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
”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
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一)、从故事中感悟。
师:仔细回想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前后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吗?(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想让别人爱你,你就先去爱别人!” “你对他人付出了什么,他人也会回报你什么!”……)(二)师生谈话:“对啊!这段时间你们经常在老师面前抱怨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友好,却不知道自己是对方的一面镜子,什么都是相互的,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也决定了别人是如何来对你的。
即使有时候你的真诚换来的是一些小恶作剧,你也不必为此而伤感而报怨,放开心胸接纳包容别人,真诚总有回报。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1c4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0.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帮助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教学内容:1. 友好相处的意义2. 尊重与包容3. 帮助与支持4. 互动游戏5. 总结与反思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引发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经历。
步骤二: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如有利于个人成长、班级和谐等。
2. 学生讨论友好相处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步骤三:探讨尊重与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与包容的含义,如尊重他人意见、包容他人缺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尊重与包容方面的心得体会。
步骤四:讲解帮助与支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困难时互相帮助与支持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人帮助与支持。
步骤五: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如“你画我猜”、“真心话大冒险”等,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友好相处方面的不足。
2. 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认同。
2. 关注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思总结,分析他们在友好相处方面的改进方向。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班会主题、教学内容、互动游戏等。
2. 视频资料:关于友好相处的案例或故事。
3. 纸张、笔等书写工具:用于学生记录和反思。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友好相处的意识。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a1f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f.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促进班级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同学间友好相处的定义和意义。
2.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3.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班级组织活动的重要性。
5.班级合作项目的开展。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觉得与同学友好相处有哪些好处?”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1)同学间友好相处的定义和意义。
老师解释友好相处的概念,并强调友好相处能够促进班级的和谐稳定,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下几点:*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 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的稳定发展。
* 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3)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老师介绍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技巧和方法:* 理解和尊重他人。
* 善于倾听和沟通。
* 互相帮助和合作。
* 解决冲突的能力。
3.案例分析(15分钟)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提供同学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4.班级组织活动(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如篮球比赛、合唱团选拔等,通过活动的参与和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5.小组讨论(2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友好相处的主题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和意见,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6.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对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友好相处的技巧和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班会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掌握友好相处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54a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7.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同学相处。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友好相处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将友好相处的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同学相处。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友好相处的故事,如“小猴子和乌龟交朋友”等,引发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思考。
2. 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我们要与同学友好相处,讲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尊重、理解、包容他人的意义。
3.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排队、分享、帮助他人等,引导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相处。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友好相处的原则,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相处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友好相处的原则。
2. 学生思考一下,如何在的一个星期内,应用友好相处的原则,与同学和谐相处。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友好相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应用友好相处原则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活动案例1. 活动名称:友好相处的一天2.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理解、包容的价值观。
3. 活动过程: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学校的一天,包括上课、排队、午餐等场景,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7ef6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3.png)
一、教案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二、教案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3. 提高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四、教案重点:1.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活动,认识到友好相处的意义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3. 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五、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2. 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好相处?为什么我们要与同学友好相处?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班会主题。
二、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友好相处的好处,如:增进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学习进步等。
2. 学生听讲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学会尊重他人(10分钟)1.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在学校里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四、培养包容心态(10分钟)1. 教师讲解包容他人的意义,如:包容他人的缺点、包容他人的错误等。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练习包容他人,如:模拟场景,互相道歉、包容等。
五、解决矛盾和冲突(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如:沟通、妥协、寻求帮助等。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场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表示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写一篇关于友好相处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经历。
2. 思考如何在家庭、社区等场合与他人友好相处,并提出具体措施。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友好相处的能力。
2.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
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012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2.png)
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教案一、目的友善相处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友善相处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不同、和睦相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内容安排1. 开场环节在班会开始之前,播放一段友善相处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友善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兴趣。
2. 互动讨论让学生围绕友善相处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分享友善相处的经验和感受,同时让学生思考友善相处的意义和价值。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友善相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4. 知识普及通过PPT、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友善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尊重他人、倾听他人、表达感受等,让学生了解友善相处的关键点。
5. 组织活动安排一些互动活动,如团体游戏、小组竞赛等,通过合作、交流、竞争等方式,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6. 个人体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友善相处,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在班会上进行分享,激励其他同学主动融入友善相处的行列。
7. 总结反思结合班会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友善相处的经验和收获,思考自己在友善相处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具体改进计划。
三、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友善相处,从我做起2.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3. 活动时间:60分钟4.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5. 活动流程:- 开场视频欣赏(5分钟)- 互动讨论环节(15分钟)- 角色扮演活动(20分钟)- 知识普及介绍(10分钟)- 组织活动(10分钟)- 个人体验分享(5分钟)- 总结反思环节(5分钟)四、预期效果通过友善相处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对友善相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3.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4. 促进学生树立和谐友善的处世观念,培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氛围。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918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b.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友好相处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理解友好相处的意义,认识到友好相处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友好相处的定义,分析友好相处的好处。
1.3 教学活动:讨论活动,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经验。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尊重他人,意识到尊重他人是友好相处的基础。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三章:换位思考3.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分析换位思考在友好相处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体验换位思考的价值。
第四章:解决冲突4.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解决冲突,避免因冲突影响友好相处。
4.2 教学内容:介绍解决冲突的方法,分析解决冲突的步骤。
4.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解决冲突的技巧。
5.2 教学内容: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分析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5.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让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和经验。
第六章:倾听与理解6.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掌握倾听的技巧,提高理解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探讨倾听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倾听技巧。
6.3 教学活动:小组练习,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来练习倾听和理解他人。
第七章:表达与尊重7.1 教学目标:帮助同学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7.2 教学内容:教授表达意见的适当方式,强调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来练习表达和尊重的技巧。
第八章:合作与团队精神8.1 教学目标: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强调团队精神在友好相处中的作用。
8.2 教学内容:讨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团队合作策略。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78e7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6.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教案】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并引导学生讨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们是否有过因为与同学相处不好而感到困扰的经历?请举例说明。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注意言辞和行为的礼貌。
- 互助合作: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 坦诚沟通: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善于倾听他人,解决问题时坦诚相待。
- 宽容包容: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个性和背景,避免冲突和争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友好相处的原则和意义。
三、技巧培训(30分钟)1. 沟通技巧训练:- 非语言沟通:身体语言的重要性,如面带微笑、目光交流等。
- 语言表达:积极、明确、避免冲突的表达方式。
- 善于倾听:正确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合理的解释和回应。
2. 冲突解决的方法:- 冷静分析:冷静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积极沟通:与对方诚恳交谈,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共识。
- 第三方介入:寻求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在公正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四、实践活动(2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演练在冲突中的友好相处,加深对友好相处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友好相处的原则有哪些?你认为哪个原则最重要?- 如何解决与同学间的冲突?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并指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巧。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1bd65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5.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精选)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2. 促进班级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大班会主题演讲: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分小组讨论:友好相处的具体做法与方法。
3. 小组汇报及班级共同制定友好相处准则。
三、教学过程:开篇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与同学友好相处。
你们觉得友好相处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举手回答)大班会主题演讲:(10分钟)老师:现在请某某同学上台演讲《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学生:(上台演讲)分小组讨论:(20分钟)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在你们看来,友好相处应该具备哪些做法和方法。
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及班级共同制定友好相处准则:(15分钟)老师: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大家共同制定班级友好相处准则。
(学生进行汇报)四、教学延伸:1. 班级友好相处准则的展示墙。
在课堂边角设置展示墙,将班级友好相处准则统一整理并张贴在墙上,提醒同学们遵守。
2. 采取轮值制度,每周选出一位“友好小卫士”,负责监督同学们的友好相处行为,并在班级中进行表扬。
3. 设置“友善之星”评选活动,每周选出一名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奖励和鼓励。
五、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以及班级友好相处准则的意义所在。
2. 鼓励同学们努力实践友好相处的准则,促进班级关系的和谐发展。
六、板书设计: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2. 促进班级关系的和谐发展。
教学内容:1. 大班会主题演讲: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分小组讨论:友好相处的具体做法与方法。
3. 小组汇报及班级共同制定友好相处准则。
友好相处准则:1. 尊重彼此,包容差异。
2. 倾听他人,关心他人。
3. 和善待人,友善待人。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33f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c.png)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义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义和方法。
a.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感受和权益。
b. 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包容他人的不足。
c. 帮助他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同学关心和支持。
d. 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友好相处。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与同学相处中做到尊重、理解、包容和帮助他人。
5. 总结提升:总结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对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实践: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后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义和方法。
a.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感受和权益。
b. 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包容他人的不足。
c. 帮助他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同学关心和支持。
d. 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d79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2. 课时:1课时(40分钟)3. 年级:八年级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b.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c.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5.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2.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有关友好相处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友好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培养友好相处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友好相处,并将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2.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及友好相处的表现。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以及对学生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与同学、老师、家人相处,并在下一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有关友好相处的正反案例2. 情景模拟道具:如角色扮演道具、沟通工具等六、教学内容与过程6.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一部关于友爱、互助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友好相处的力量,并邀请学生分享观后的感想。
7.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扮演中学会应对各种社交情境,提高友好相处的能力。
8. 小组互动:教师设计一些小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理解和支持,增强团队精神。
9. 交流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成功经验和感悟。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994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5.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名称:与同学友好相处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能力;2. 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提升班集体氛围;3. 通过小组活动、互动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友好相处的概念和重要性;2. 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3. 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友好相处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图片中人物间的友好关系,并引导学生讨论友好相处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2. 导入新知2.1 学习友好相处的概念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友好相处的概念,并强调友好相处对于班级和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2.2 分享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分享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积极倾听、合理表达等。
3. 活动展开3.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模拟真实的友好相处场景,并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友好相处的态度和行为。
3.2 小组合作游戏设计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学生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3.3 制作友谊手链学生在班会上互换纸条,写下对同学的祝福和感谢之情,并将纸条串起,制作成友谊手链。
这样的小活动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班级凝聚力。
4. 归纳总结通过活动的展开,学生归纳总结友好相处的方法和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合作精神,并记录学生的进步和困难。
通过合作小组和个人的综合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经历》的作文,分享自己在学校中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经历和体会。
七、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增强友好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同学关系处理与友好交往主题班会教案
![同学关系处理与友好交往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cbf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7.png)
同学关系处理与友好交往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同学关系处理与友好交往二、班会背景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同学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愉快和充实。
然而,由于同学们性格、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关于同学关系处理与友好交往的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三、班会目的1、让同学们认识到同学关系的重要性,增强珍惜同学情谊的意识。
2、帮助同学们掌握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友善、包容、尊重他人的品质。
4、通过互动和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七、班会流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同学情谊的视频或歌曲,如《同桌的你》,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
2、主持人提问:“在你的心中,同学意味着什么?”引导同学们思考同学关系的重要性,进入班会主题。
(二)案例分析(15 分钟)1、主持人讲述几个关于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导致矛盾冲突的案例,如因一点小事争吵、背后说坏话、嫉妒他人成绩等。
2、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会如何处理?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方法指导(20 分钟)1、主持人总结案例分析中同学们的观点,引出处理同学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1)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不打断、不急于反驳,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
(2)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观点,要尊重他人的差异,不强迫别人和自己一样。
(3)善于沟通: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理解对方的立场。
(4)学会包容: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要斤斤计较。
(5)互帮互助: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通用版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9547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0.png)
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通用版友好相处班会教案【导言】班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班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友爱精神和沟通能力。
本篇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介绍了在班级中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培养友好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部分】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友好相处是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应该注重的品质和能力。
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友好相处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1 互助学习:与同学友好相处,可以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当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和知识,互相学习和提高。
1.2 增进友谊:友好相处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友情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到温暖和幸福。
1.3 塑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友好相处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培养友好关系的方法和技巧2.1 尊重他人:尊重是友好相处的基础。
学生要尊重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感受,不嘲笑或歧视他人。
同时要学会倾听和接纳他人的意见。
2.2 关心他人:学生应该关心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不仅仅是自己的朋友。
关心他人并表达关心之情,可以让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2.3 积极合作: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学会积极合作。
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努力,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2.4 解决冲突:在班级中,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学生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不轻易发火或争吵,而是通过沟通和互相妥协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友好相处活动方案3.1 友爱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友爱合作游戏,如拔河比赛、足球赛等。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2 宣传海报制作:学生小组制作宣传海报,内容涵盖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通过展示和讲解,加深同学们对友好相处的认识和理解。
3.3 友谊树手抄报:学生可以以树的形象为主题,手抄报上记录自己和同学们之间美好的回忆和友情时刻。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f34e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b.png)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同学关系。
2.掌握一些促进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促进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活动:合作解决冲突。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与同学友好相处很重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2:友好相处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或者教师演讲的方式,介绍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强调同学之间的友善关系有助于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品质。
同时,友好相处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Step 3:促进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一些促进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例如:1. 尊重他人:不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2. 倾听和分享:学会倾听他人,注意与他人交流时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3. 善待他人:对同学友善和善良,不欺负或者羞辱他人。
4. 共同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尊重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列出以上方法和技巧,并为每一项提供案例和实际操作指导。
Step 4:小组活动:合作解决冲突(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成员组成。
教师提供一些冲突案例,要求小组合作解决这些冲突。
冲突案例可以包括:1. 两位同学同时想担任班长的岗位。
2. 一位同学不小心碰倒了另一位同学的水杯。
3. 一位同学抄袭了另一位同学的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通过合作达成共识。
Step 5:总结(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482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是一种基本的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在与同学相处中的尊重、理解和宽容。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和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在与同学相处中的尊重、理解和宽容。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在与同学相处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与同学相处中可能遇到的情境,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友好相处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在分析案例中的表现,包括问题识别、分析方法和改进建议的提出。
3. 学生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友好相处的方法运用、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
4. 学生课后实践情况: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后与同学相处的实际表现,评价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友好相处的校园故事。
2. 案例素材:涉及友好相处的真实案例。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学生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装。
4. 教学PPT:包含教学内容、图片和动画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友好相处。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友好相处的意识。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和同学友好相处
【班会背景】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矛盾。
学生经常因一点小矛盾而出口骂人、动手打架,给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班会目的】
通过“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这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理解至上”、理解“善待他人”,能够更好地相处,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懂得以“宽容”来维护自己的友谊,巧妙地避免矛盾冲突,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养成良好品质与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懂得尊重,学会欣赏,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容化解矛盾,珍惜同学友谊。
【班会过程】
一、故事导入。
《对着大山喊话的孩子》: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
大山答应了。
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
”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
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一)、从故事中感悟。
师:仔细回想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前后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吗?
(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想让别人爱你,你就先去爱别人!”
“你对他人付出了什么,他人也会回报你什么!”……)
(二)师生谈话:“对啊!这段时间你们经常在老师面前抱怨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友好,却不知道自己是对方的一面镜子,什么都是相互的,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也决定了别人是如何来对你的。
即使有时候你的真诚换来的是一些小恶作剧,你也不必为此而伤感而报怨,放开心胸接纳包容别人,真诚总有回报。
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试着去多爱别人一些吧,那样你的生活中永远都会回荡着“我——爱——你”的回声。
二、欣赏影像故事:
1.一个“请”字很有用。
2.说声“对不起”大家都快乐。
自学要求:仔细观看视频,思考故事中的小动物前后的变化。
合作要求:
1.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小组内说一说你喜欢视频中哪种行为?为什么?
师:想一想你自己有过像叮当狗在视频中的不友好行为吗?或者你看见其他同学有过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最熟悉的班级小故事。
三、班级事例:
一天下大雨,地面很滑,小明急着往厕所跑……
“嘭~~~”两人撞在一起。
“哎哟,”捂住头,一掌打在对方肩膀上。
“你打我!”推对方。
于是两人打在一起。
还有一次,大家在玩游戏:两人跳绳。
小明:我不想玩跳绳,我要玩踢球。
小方:你跳赢我才不玩的,我不玩踢球。
小明:就是要玩踢球。
小方:就不玩踢球。
小明:那我就要捣乱,大家都玩不成。
于是两人吵了起来。
四、合作要求:
1、小组内说一说这种“带刺儿”的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2、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展示)
五、想一想:
师: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我是一个对同学友好的人吗?在我身上有不友好的影子吗?在哪件事上有不友好的行为呢?想好的,就请睁开眼睛,举手做好准备。
(2生分享故事)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们全班47个同学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需要同同学友好相处。
那怎样做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呢?
合作要求:小组内说一说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将建议写在便利贴上。
师:是的,如果我们能多一份微笑,那么就会少一分摩擦;
多一份宽容,少一分误会;
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友谊;
多一份关爱,多一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