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 知识清单
![《密度的应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40d54b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4.png)
《密度的应用》知识清单一、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用公式表示为:密度=质量÷体积,即ρ = m÷V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压强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一个定值。
二、密度的单位常见的密度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³)和克/立方厘米(g/cm³)。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g/cm³= 1000 kg/m³。
三、密度的测量1、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m 。
(2)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可用尺子测量其长、宽、高,然后计算体积 V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利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 V₁;然后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固体的总体积 V₂,固体的体积 V =V₂ V₁。
(3)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 = m÷V 。
2、测量液体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₁。
(2)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 。
(3)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m₂,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 = m₁ m₂。
(4)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m₁ m₂)÷V 。
四、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鉴别物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金属的密度来判断它是纯金还是合金。
2、选择材料在制造飞机、航天器等高科技产品时,需要选择密度小、强度高的材料,以减轻重量,提高性能。
而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则需要选择密度大、坚固耐用的材料。
3、计算质量对于不便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 m =ρV 计算出质量。
比如,要知道一大块大理石的质量,只要测量出它的体积和密度,就能算出其质量。
4、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且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 V =m÷ρ 计算出体积。
密度及应用的原理
![密度及应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e597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e.png)
密度及应用的原理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常用符号为ρ(读作“rho”)。
它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单位通常为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温度有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体积在实际应用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因为它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密切相关,可以用来表征物质的物理状态、纯度、浓度等。
密度的原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密度实际上是这些微粒的平均距离的一种表示。
如果物质的微粒之间距离较近,那么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就较大,质量也就较大,密度也就较大。
反之,如果微粒之间距离较远,那么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就较少,质量也就较小,密度也就较小。
因此,密度可以反映物质内微观粒子的排列状况。
从宏观角度来看,密度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集中程度”。
对于相同质量的物质来说,当体积较小时,密度较大;当体积较大时,密度较小。
这是因为单位体积内的物质质量相同,但在小体积内,物质分布得更为集中,所以密度较大;在大体积内,物质分布得相对较稀疏,所以密度较小。
在中学物理中,我们学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用铁块和木块比较,相同质量的铁块要比木块小得多,因为铁块的密度远大于木块的密度。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
首先,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性质。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实现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类。
例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当我们将一块物质放入水中,如果它的密度小于1克/立方厘米,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它的密度大于1克/立方厘米,就会沉到水底。
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密度梯度离心法等分离技术。
其次,密度可以用来判断物体的纯度。
以金银为例,金的密度约为19克/立方厘米,而银的密度约为10克/立方厘米,两者混合后的密度会介于两者之间。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测量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ba579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a.png)
物质的密度与比重的测量导言物质的密度和比重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物性参数,它们能够提供物质的重要性质信息。
本文旨在介绍物质的密度和比重的测量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密度的测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公式ρ = m/V表示,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质量,V代表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1 水中浮沉法水中浮沉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物质放入容器中,然后测量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浮沉程度与其密度有直接关系。
1.2 试管法试管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个干燥的试管,并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放入试管中。
然后使用天平测量试管装置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接下来用一定量的液体(如水)从试管底部加入,将溶液充满试管。
此时,测量试管装置的总质量并记录数据。
最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密度。
二、比重的测量比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照物质密度之比,通常以无量纲数表示。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 ρ/ρ0,其中ρ代表待测物质的密度,ρ0代表参照物质的密度。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比重测量方法。
2.1比重瓶法比重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比重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个比重瓶,并在瓶子上标明其毛细管刻度线。
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并将其加入比重瓶内。
接下来,使用毛细管将比重瓶装满参照液体(如水),并确保毛细管中不含气泡。
最后,测量毛细管液面的高度差,即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比重。
2.2 分析天平法分析天平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比重的方法。
首先准备一个天平,并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
然后将物质放置在天平的一侧,同时在另一侧放置已知质量的参照物质。
调整天平,使其平衡。
最后,根据天平两侧物质的质量比就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比重。
三、密度和比重的意义与应用密度和比重是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它们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密度和比重的一些重要意义和应用。
0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06.3 测量物质的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c113e74afe04a1b071de9c.png)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用天平测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测物 质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实验过程: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再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
2、案例2 :
3、案例3:
: 准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测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m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V1
V2
3、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固体 的密度。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3、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液体(盐水)的密度.
m1 m2 v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把相关数据填入下表中:
m1
烧杯和盐水 的质量
v
烧杯和剩余 量筒中盐水质量 盐水的质量
m2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盐水的密 度
m1 ( g )
m 2 (g )
m m1 m2 (g) V (cm3 ) (g/cm3 )
要测定物体的密度,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m和 体积v,然后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1.质量的测定:
可用天平测量 用天平直接测出.
(1).固体质量的测定:
(2).液体和腐蚀性药品质量的测定: 容器法。m = m总 – m容 要尽量减小误差。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m ρ = 一、原理 v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2aa95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2.png)
密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应用也很广泛,它既能够用于科学研究,也能用于日常生活中。
首先,密度在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比如在物质的性质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判定它是什么物质,因为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测量密度来判断它是什么物质。
此外,密度也可以用来衡量物质的比重,也可以用来测定空气的湿度,这些都是密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密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测量液体的重量时,我们可以用密度的方法来计算液体的重量;此外,在计算物体的体积时,我们也可以用密度的方法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来衡量某些物质的浓度,比如某种溶液的浓度,这是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密度也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化工工业中,经常需要通过密度的测量来控制某些物质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此外,在水处理工厂中,也需要通过密度的测量来控制水的浓度,以保证水的质量。
总之,密度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密度的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它。
测密度的方法
![测密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6083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8.png)
测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对于科研实验、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密度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密度计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浮力原理来测定液体的密度。
操作时,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读取液面高度,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的精度高,操作简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其次,可以利用比重瓶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比重瓶是一种玻璃瓶,通常带有标尺,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液体。
操作时,先称量比重瓶空瓶的质量,然后将待测液体倒入比重瓶中,再称量比重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通过计算两次称量的差值,再结合比重瓶的体积,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
对于固体,可以利用比重瓶测量其在水中的置换体积,再根据固体的质量和置换体积计算密度。
另外,气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气体比重瓶来测量。
气体比重瓶是一种特殊的比重瓶,可以用于测量气体的密度。
操作时,将气体比重瓶充满待测气体,再测量比重瓶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气体的密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浮力法来测量固体的密度。
浮力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来确定物体的密度。
操作时,将待测固体悬挂在天平上,首先测量其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浸入液体中,测量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最后,还可以利用密度梯度管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密度梯度管是一种特殊的玻璃管,可以容纳不同密度的液体,并且能够形成密度梯度。
操作时,将待测液体倒入密度梯度管中,观察不同液体层之间的分界线,就可以根据密度梯度来确定液体的密度。
总之,测量物质的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不同的物质和实验条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密度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操作,可以准确、快速地测量出物质的密度,为科研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密度概念的用处
![密度概念的用处](https://img.taocdn.com/s3/m/5a98ac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9.png)
密度概念的用处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符号为ρ。
简单说,它可以用来衡量物体的紧密程度或者说物质在单位体积内的分布情况。
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密度在物体的分类和识别上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区分不同物质的性质。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判断一个未知物质的成分和纯度。
这种方法被称为密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此外,在宝石鉴定、食品质量检测等领域中,也常常使用密度测量来辅助鉴别和评估物质的品质。
其次,密度在物质的性质研究和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研究物质的密度变化可以揭示物质的性质和相态变化。
举个例子,金属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与金属内部的原子运动和排列方式有关。
此外,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密度也是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与密度密切相关。
第三,密度在物体的浮沉和浮力计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会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会浮起。
基于密度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油可以浮在水上但石头不行,为什么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物体的密度可以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决定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这对于船只的设计、飞机的升降和潜水设备等都非常重要。
此外,密度还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流体力学中,密度被用于计算流体的质量流率、动量、能量等物理量。
在能量守恒方程中,导热系数和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中,密度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密度还与压缩性和介质的声速相关联,在声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天文学中,密度被用来描述行星、恒星和星系等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质密度情况。
总之,密度是物体属性的重要度量,具有广泛的应用。
密度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的在生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f8ba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a.png)
密度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生活中,密度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在物质的鉴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的密度来判断一种液体是否为水。
在化学实验中,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产物是什么物质。
密度在工程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和承重能力。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以确定机械的重量和强度。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以确定飞行器的重量和燃料消耗量。
密度还在食品加工和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制作巧克力时,需要控制巧克力的密度,以确保巧克力的口感和质量。
在制作饮料时,需要控制饮料的密度,以确保饮料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密度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以通过测量水的密度来判断水中是否含有污染物质。
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可以通过测量空气的密度来判断空气中是否含有污染物质。
密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和承重能力,确定机械的重量和强度,
控制食品和饮料的质量,以及保护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密度的学习和理解,以更好地应用密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9d334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0.png)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杯)的用途:测量液体物质的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1L=1dm31mL=1cm3][2]、量程、分度值。
[3]、“放”:放在水平台上。
[4]、“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出其对应边的长度,再用公式算出体积。
2、较小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借助量筒,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等方法测出体积。
体积较大的可以用溢水法测体积。
[1]、排水法如图甲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1-V2。
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可用一根细长的针将其压入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此方法为“针压法”。
[2]、沉坠法如图乙所示,若待测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待测固体下方拴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先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 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待测固体的体积V =V 1-V 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vm =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具体如下:1、测量固体的密度:[1]、原理:vm =ρ[2]、方法:m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④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vm=ρ[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
密度应用知识点总结
![密度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0cb2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密度应用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密度(density)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3)。
密度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重要参数,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物质的紧密程度越高。
密度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也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1. 定义法:密度等于物质的质量除以体积,即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这是最基本的密度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
2. 体积法:通过实验测量物质的体积,再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适用于无法直接测量质量的情况。
3. 测量法:使用密度计等专门仪器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适用于对密度精度要求高的情况。
三、密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物质的密度会减小;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会增大。
这是由于温度变化会影响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原子振动,从而导致密度变化。
2. 压力:压力的增大会使物质的密度增大,减小会使密度减小。
这是由于压力对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有影响,从而影响物质的密度。
3. 成分:物质的成分也会影响其密度,例如同种物质中含有杂质,密度会发生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是不同的。
四、密度的实际应用1. 材料的鉴别:通过密度可以区分不同材料,因为不同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真伪、纯度等。
2. 物质的计量:密度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是工程中常用的参数。
例如,通过密度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是物理实验和工程设计中的基本实验。
3. 原料筛选:在化工生产中,密度常用来选择原料和控制生产工艺,以满足不同产品的密度要求。
4. 常用材料的密度参考值:水:1000kg/m3;铁:7800kg/m3;铝:2700kg/m3;金:19300kg/m3;空气:1.2kg/m3。
总结: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它在科学、工程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b4d3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f.png)
密度知识的应用1. 引言密度是一个物质特性,用于描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它在众多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密度知识的应用,包括密度的计算、密度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密度对物质的鉴别和分离的作用。
2. 密度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D)= 质量(m)/ 体积(V)其中,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质量的单位是克(g)或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厘米(cm³)或立方米(m³)。
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00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那么它的密度为:D = 200g / 50cm³ = 4g/cm³通过密度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物体的性质和组成成分。
3. 密度在工业中的应用3.1 材料鉴别密度在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材料的鉴别。
不同材料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来确定其材料的种类。
例如,在金属加工行业中,可以通过密度测量来鉴别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以便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
3.2 配料控制在制造业中,密度的应用还包括配料控制。
许多生产工艺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不同物质,而密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来控制配料的比例。
通过测量各个原料的密度,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一致性。
3.3 浮力控制密度在某些工业过程中还用于控制浮力。
例如,在液体浮选过程中,根据物质的密度差异,可以通过调整浮选液的密度,有效地分离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
这种分离方法在矿石开采和废物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4.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4.1 浮力原理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之一是浮力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当一个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而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这一原理在游泳、潜水和船舶设计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如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如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7efc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1.png)
如何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浮力原理,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和重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容器中装满了待测物质的液体。
然后,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液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液体体积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放入液体中,记录液体的体积。
3.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4. 计算密度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和酒精。
然后,准备一个容器和一个天平。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物体的总质量。
3. 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将容器放入水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然后,将容器放入酒精中,观察物体在酒精中的浮沉情况。
4. 判断物质密度根据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可以判断物质的密度。
如果物体在水中浮起而在酒精中沉下,说明物质的密度大于水但小于酒精。
三、容积法测量密度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
2. 测量物体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上,记录物体的质量。
3. 测量物体体积使用测量物体体积的器具,测量物体的体积。
4. 计算密度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四、其他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如声速法、X射线衍射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适用于特定的物质和实验条件。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a331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0.png)
密度知识的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浓度、纯度、稀释程度等。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密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密度的应用。
首先,密度的应用之一是用于物质鉴别和分类。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密度的方法来鉴别和分类不同的液体或固体物质。
对于未知物质,可以通过测量其密度来与已知物质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成分和性质。
密度的应用还可以用于鉴别宝石的真伪。
因为宝石的密度和其它石头有所不同,通过测量宝石的密度可以判断其真伪。
其次,密度的应用还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来确定其使用的合适程度。
例如,在选择混凝土的配比时,需要考虑其密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另外,密度还可以用于计算建筑材料的重量和体积,从而帮助工程师进行有效的材料运输和储存。
此外,密度还在能源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工业中,通过测量石油和天然气的密度,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些能源的纯度和成分。
密度还可以用于计算燃料的能量含量,从而帮助人们选择最适合的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密度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其中就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以确保能量的有效转换。
最后,密度还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诊断中,密度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
例如,CT扫描和MRI技术就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密度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密度的应用还可以用于制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
通过测量药品的密度,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并能准确配制。
综上所述,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物质的鉴别和分类到医学诊断和能源工程,密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密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质的特性,从而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27e5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4.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对密度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合理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密度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液体、固体等。
2.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或图片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解为什么冰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点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
5.拓展(10分钟)讲解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船舶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密度知识应用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4密度知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aad0df941ea76e58fa047f.png)
量筒的使用
mL 5 0 4 凹面的底部 0 3 0 2 0 1 水 0
mL 5 凸面的顶部 0 4 0 3 0 2 0 1 水银 仰视偏小;俯视偏大 0
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 和最小刻度 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 放在水平桌面上 3.大多数液体在静止 时,液面在量筒内呈 凹形 4.读数时,视线要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 相平
玻璃杯和盐水 玻璃杯和剩余盐 的质量m1/g 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盐水的 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4、根据公式 ,求出塑料块的密度
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石块的质 量m/g 石块放入前 水的体积V1 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V2 石块的 体积V=V1- V2 石块的 密度
22
50
60
10
2.2
体积相同
木块
铁块
铝块
这里有三个外观一样,体积相同的 物块,分别是木块、铁块和铝块。 你能区分出它们吗? 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枰和量筒 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看,应该怎样办?
(1)压入法: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 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
V2,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m v
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
3、把玻璃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取十的整数 倍为好)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4、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水的质量,求出盐水的密度 将以上数据填入表格中: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6.3测量物质的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67337b8e9951e79b892724.png)
作业:
1、完成《知能训练》质量与密度第3节。
2、预习《高效课堂》质量与密度第4节。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 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用量筒测量液 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
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预习导学
1.密度的计算公式 ρ= m/V ,其单位有 kg/m3 和 g/cm3 ,它们的换算关系: 1g/cm3 =103 kg/m3 2.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制成的,只要测 出它的 密度 ,再跟密度表中的密度比较, 就可以知道该物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做的了.
3.测量物质的密度,需测量出物质的 质量 和 体积 ,通过 ρ= m/V 能够算出物 质的密度。
空杯的质量 杯和酸奶的质 m/g 量m/g
酸奶的体积 V/mL
酸奶的密度 ρ/kg·m-3
33.4
82
40
1.215×103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 果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 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更换顺序乙、甲、丙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6.观察图6.3-2,要测出一个不规则物质的体
积,我们可以采用 溢水法 ,即先用量筒盛适
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再用细线系住物体放
入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的刻度V2,则物体的 体积为 V2-V1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d824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0.png)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测量密度是物理和化学实验中一个常用的操作,可以用于识别物质、研究物质的特性以及计算物质的质量等。
在测量密度时,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选择,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容积法(比重法)容积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计算得到的体积,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对于固体物质,可以使用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通常是水)作为比较参照。
首先测量一个已知物质在这个液体中的浸没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得到物质的体积。
然后测量物质的质量,并使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密度。
对于液体物质,可以使用一个磁漂平衡器。
首先测量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的质量和该液体的体积,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将这些值代入密度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出密度。
2.测量物体和液体的排水量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首先,将一个已知密度的液体(通常是水)放入一个容器中并测量该液体的体积。
然后将待测固体物体轻轻放入容器中,待物体完全浸没后,测量液体的体积增加量(也即该物体的排水量)。
最后,根据排水量和已知液体的密度,使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
3.引力法引力法是一种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
对于均匀的物体,通过使用一个精确的天平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液体中的质量差,以及所受到的重力差异,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引力法也可以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方法类似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测量密度的方法,例如:4.悬浮法悬浮法可以用于测量小颗粒的密度。
首先,将待测颗粒放在一个已知密度溶液中,在粒子表面形成一个液体层。
然后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的浮力和空气中的浮力差异来计算颗粒的密度。
5.体积测量法体积测量法通常适用于颗粒较大、不规则形状的物质。
这种方法先通过水位上升的方式来测量固体物质的体积,然后再根据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密度。
密度公式单位
![密度公式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c88dde2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2.png)
密度公式单位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密度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
密度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 判断物质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
例如,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而铁的密度为7800 kg/m³,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一种物质是水还是铁。
2. 计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如果已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可以通过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如,一块铁的体积为0.1 m³,密度为7800 kg/m³,那么它的质量为:m = ρV = 7800 kg/m³ × 0.1 m³ = 780 kg同样地,如果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可以通过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体积。
3. 判断物质的纯度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判断物质的纯度。
例如,如果一种物质的密度与已知纯品的密度相同,那么可以认为这种物质是纯品。
4. 计算物质的浮力密度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液体的重量可以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到。
例如,一个体积为 1 m³的物体浸入密度为1000 kg/m³的水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为:F = ρVg = 1000 kg/m³ × 1 m³ × 9.8 m/s² = 9800 N以上是密度公式的一些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通过密度公式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浮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b620d0dd36a32d737581fe.png)
密度知识的应用篇一: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课标要求】: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情分析】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秋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物理计算题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解题的规范性较差,需要反复强调。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石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1、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石块、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活动1:如何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人课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
(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实验讨论设计:(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2)、怎样才能测出石块的密度?依据什么原理?(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设计并进行实验,归纳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 石块的密度??mV2?V1(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戒指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是否是纯金的。
)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总质量m;(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m?m1V想一想:(1)、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如果测体积后侧质量测量结果又会偏大还是偏小呢?让学生讨论分别回答,让学生学好分析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1个性化教案学生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师周老师授课日期授课时段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及密度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容知识点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2、测液体密度:⑴原理:ρ=m/V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经典例题】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ρmV=原理浮在水面: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体积质量工具天平(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m0、m1、m2、ρ水来表示)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选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举一反三】1、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2)则该物体的密度ρ=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3)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2、测石块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有50克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3—1示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克.图1—3—1 图1—3—2 图1—3—3 (2)把石块放入盛有40厘米3水的量筒以后,水面所到达的位置如图3—6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厘米3.(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3、 把一块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酒精( 酒精=0.8克/厘米3),若将这块金属块从酒精中取出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 A .大于10克 小于10克 C .等于10克 D .无法确定知识点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4、判断空心实心:【经典例题】1、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8g 、60g ,体积分别是16cm 3、12cm 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8cm g B.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5cm g C.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3/8cm g D.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5cm g2、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A>ρ水,5、(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的图线,在图1—3—9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A B C D6、为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其质量是10.18kg.已知沙子的密度ρ沙=2.5×103kg/m3,问黄河水的含沙量是多少?(即每立方米黄河水中含沙多少千克)7、一个质量为178g的铜球,体积为30cm3,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多大?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课后作业1、一只铜瓶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子放出一半质量气体,则瓶余下气体的密度将( )A .仍为ρB .变为ρ/2C .变为2ρD .变为ρ/42、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__ ___,体积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3、体积为13m 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kg ,水的体积是___。
(冰 的密度为0.9×103kg/m3)4、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2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g5、军同学在家里想知道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了一种求食 用油密度的方法。
他找来一支直径均匀、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往玻璃管里放人适量的铁砂,管口朝上放入水里,玻璃管竖直浮在水中,静止后测出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长度为总长度的52;再把玻璃管放人待测的食用油里,玻璃管竖直浮在油中,静止后测出玻璃管露出油面的长度为总长度的41。
通过计算他知道了这种食用油的密度。
问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多少?6、一个体积是403cm 的铁球,质量是158g ,这个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物态变化⑴物态变化图⑵一个关系: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温度降低⑶四个条件a.晶体融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b.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c.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d.气体液化的条件: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习题练习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晾在室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2.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3.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确的是()A.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4.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中操作的错误是(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4)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2、6.如图2-6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2)这种合金是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3)合金的熔点是℃;(4)图中BC段表示合金处于状态教研部建议:教研部签字: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