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同位素地球化学原理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1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1

第六章同位素地球化学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同位素的定义核素: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P)和中子(N)构成的原子核。

核素具有质量、电荷、能量、放射性和丰度5中主要性质。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叫做同位素(isotope),他们处在周期表上的同一位置二、同位素的分类– 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们能够白发地衰变成其他的同位素。

最终衰变为稳定的放射性成因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放射性同位素达1200种左右,由于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短,目前已知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只有60种左右。

放射性同位素例子:238U→234Th+4He(α)+Q→206Pb;235U→207Pb;232Th→208Pb– 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原子核是稳定的,迄今还未发现它们能够自发衰变形成其他的同位素。

自然界中共有1700余种同位素,其中稳定同位素有260余种。

z轻稳定同位素,又称天然的稳定同位素,是核合成以来就保持稳定。

其特点是①原子量小,同—元素的各同位素间的相对质量差异较大;②轻稳定同位素变化主要原因是同位素分馏作用所造成的,其反应是可逆的。

如氢同位素(1H和2H)、氧同位素(16O和18O)、碳同位素(12C和13C)等。

z重稳定同位素,又称放射成因同位素(radiogenic isotope):稳定同位素中部分是由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衰变后形成的稳定产物。

其特点是①原子量大,同—元素的各同位素间的相对质量差异小(0.7%~1.2%)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变化通常不导致重稳定同位素组成改变;②重稳定同位素变化主要原因是放射性同位素衰败引起,这种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如87Sr是由放射性同位素87Rb衰变而来的;三、同位素丰度同位素丰度(isotope abundance):可分为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绝对丰度是指某一同位素在所有各种稳定同位素总量中的相对份额,常以该同位素与1H(取1H=1012)或28Si(取28Si=106)的比值表示。

第一章 同位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p

第一章 同位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p
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章 同位素的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的独到之处:

1)计时作用:每一对放射性同位素都是一只时钟,自地球形 成以来它们时时刻刻地,不受干扰地走动着,这样可以测定各 种地质体的年龄,尤其是对隐生宙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复杂地质 体。 2)示踪作用:同位素成分的变化受到作用环境和作用本身的 影响,为此,可利用同位素成分的变异来指示地质体形成的环 境条件、机制,并能示踪物质来源。 3)测温作用:由于某些矿物同位素成分变化与其形成的温度 有关,为此可用来设计各种矿物对的同位素温度计,来测定成 岩成矿温度。 另外亦可用来进行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
R = 重同位素丰度/轻同位素丰度
3.δ值:样品中两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相对 于某种标准对应比值的千分差值: δ(‰)= ×1000
=[(R样品/R标准) -1]×1000
例如:硫同位素以迪亚布洛峡谷铁陨石中陨硫铁 的硫等标准(CDT),这个标准硫的34S/32S=0.0450045。 它的同位素组成相当于整个地球的平均硫同位素组 成。
传统与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自然界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及其变 化。稳定同位素丰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同位素的分馏 作用(fractionation),即轻同位素和重同位素在物质中 的分配发生了变化,使得一部分物质富集轻同位素,另一 部分物质富集重同位素。 一般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限于质量数小于40的非金属元素 ,如氢(D/H)、碳(13C/12C)、氧(18O/16O和17O/16O)、 硫(34S/32S和33S/32S)和氮(15N/14N)等传统意义上的。 最新多接收等离子体同位素质谱技术(MC-ICPMS)已经 能够对一些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同位素分馏进行实验测定和 研究,这些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如Li、Mg、 Cl、Ca、Cr、Fe、 Cu、Zn、Se和Mo等构成了非传统 稳定同位素研究的新领域。

01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A

01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A

• 对于宇宙中元素的这种分布格局,E.M 布尔比奇等于1957年提出恒星核合成元 素理论来解释其成因,认为恒星演化遵 循如下的流程,并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 核子数的核。其流程如下:
太阳系形成略图
恒 星 演 化 流 程 示 意 图
星际 气体
原始星
星际 中子星 黑洞 物质
白矮星
主序星
超新星 爆炸
红巨星
• 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核子数称平均结合
能,它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平均结 合能越大,核子越难拆散;反之亦然。
• 通常而言,质量居中的核子的平均结合 能较大,它较轻核和重核稳定。
3,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
轻核聚合成较重的核叫聚变; 高温下的轻核聚变反应称热核反应; 重核裂解成两个以上中等质量的核称裂变。 聚变和裂变是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 如:
7,p过程:质子捕获过程,形成低丰度 的同位素 8,x过程:合成D, Li, B等元素
6,地球上的天然核转变
地球上已知的天然核转变分两类: ①,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和裂变及其 诱发的核反应 ②, 宇宙射线引起的核反应 一般认为,地球内部不存在重要核反应, 而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存在着多种低能 核反应。
2,原子核的结合能
理论上,原子核的质量应确切地等于质子 和中子质量之和,但是实测发现却不是这样: 质子mH=1.007825原子单位 中子mn=1.008665原子单位
上二者之和为:2.016490 原子质量单位 实测2H核质量:2.014102原子质量单位
• 这种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所减少的质 量叫质量亏损(△m)。 • 呈自由状态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相互靠近 结合成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叫结合能(△E)。 结合能与质量亏损遵循质能方程: • △E= △mc2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1(共86张PPT)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1(共86张PPT)

1.4 U-Th-Pb体系
地球化学性质(一)
• U和Th均属锕系元素,常为+4价,但在 地球表层条件下,U呈+6价;
• 由于较大的离子半径和高电价,U和Th 均表现为强不相容元素;
• +4价U、Th较稳定,但+6价的U可呈 UO22-溶于水而发生迁移;
地球化学性质(二)
• 除极少数情况下以沥青铀矿(uraninite, UO2)和硅酸钍矿(thorite)形式成独立矿 物外,多数条件下U和Th呈分散状分布 于造岩矿物中或集中于副矿物中(锆石、 独居石、磷灰石、榍石);
e 2) Nd= 0.25*T2-3T+8.5 (T in Ga)
3) eNd=
143Nd/ 144Nd - (143Nd/144Nd) CHUR (143Nd/144Nd) CHUR
×104
(143Nd/144Nd )CHUR = 0.512638;(147Sm/144Nd) CHUR = 0.1967
根本的数学关系与参数
206Pb = 206Pbi + 238U (el238t – 1) 207Pb = 207Pbi + 235U (el235t – 1)
208Pb = 208Pbi + 232Th (el232t – 1)
(1)对于低Pb高U的体系〔如锆石〕
(206Pb/ 238U)* = (el238t – 1) (207Pb/ 235U)* = (el235t – 1)
Rb-Sr等时线的形成
87Sr 86Sr
( ) 87Sr 86Sr o
a
b
87Rb 86Sr
c
to
Rb-Sr等时线的形成
87Sr 86Sr

第一部分 同位素地球化学原理解析

第一部分 同位素地球化学原理解析

2. 同位素分馏效应
由质子数目相同,中子数目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或化合物之间物 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热力学性质,运动及反应速度上的差异等), 使得它们在自然界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产生了同位素分馏。 根据分馏的性质和原因分为两大类型:热力学同位素分馏和动力学 同位素分馏。产生同位素分馏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同位素分馏效应 (isotope fractionation efect)。
同位素分馏(isotope fractionation):是指一系统中,某元素的各 种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各种物质或物相中的作用。
同位素分馏系数(α)(isotope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某一组分 中两种同位素丰度之比与另一组分的相应比值之商。
AB
自然界物质的同位素交换,可以通过扩散、溶解-重新沉淀和微区化 学置换等方式来实现。交换可以在均质体系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质体系 中进行。在均质体系中同位素交换速度快且容易接近或达到同位素平衡。
同位素交换及热力学同位素分馏特点
(1)同位素交换反应(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 :
(3)Slap(Standard light Antarctic Precipitation)南极原始的粒雪样品。 δD SMOW = -55.50‰,δ18O SMOW = -428.5±1‰; D/H=(89.02±0.05)×10-6, 18O/16O=1882.766×10-6。
(4) PDB(Pee Dee Belemnite)美国卡罗莱纳州白垩系Pee Dee组中拟箭 石制成的CO2,作为碳氧同位素标准。 PDB的 δ13CPDB=0‰,δ18OPDB=0‰;13C/12C=1123.72 ×10-6, 18O/16O=415.80 ×10-5。

地球化学 第四讲 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第四讲 同位素地球化学

② 同位素交换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由 于物态、相态及化学键性质的变化,使轻重同位素分别富集在不 同分子中而发生分异,称同位素交换反应。(轻同位素易断裂) 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发生氧同位素交换反应
2H 2 18O16O2 2H 2 16O18O2
(0℃:α=1.074, :α=1.006)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问题:如何用δ求解αA-B=RA/RB αA-B=RA/RB=(δA+1)/(δB+1) 4、同位素富集系数:
③ 生物化学反应:动植物及微生物在生存过程中经常与介质交换 物质、并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引起同位素分馏。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12C更多地富集在有机体中,因此 生物成因地质体如煤、油、气等具有高的12C。生物成因的34S低。 (前生物时代碳质成因?)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reativity
Geochemistry
College of geolog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核素称为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一组核
Geochemistry

应用地球化学-4同位素地球化学

应用地球化学-4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中南大学彭建堂制作
1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体系中同位素的形成、丰度及 在自然作用中分馏和衰变的科学
研究思路:在地球系统作用过程形成宏观地质体的同时, 还发生了同位素成分的变异,这种变异记录了地球物质发 生的时间和形成条件。
同位素地球化学为研究地球或宇宙体的成因与演化,主要 包括地质时钟、地球热源、大气-海洋的相互作用、壳幔相 互作用及壳幔演化、成岩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古气候和 古环境记录等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D2O更多残留于水体中。经过多次物理分馏,在一些地区 (如高纬度区),大气降水将形成最轻的水。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中南大学彭建堂制作
17
e.g. 由于地球重力作用导致N同位素的扩散分异,大气高 空富集14N,而低层15N富集。 单向多次反复的物理过程中,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 最明显。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C+16O16O→C16O2 平衡常数为K1
C+16O18O→C16O18O 平衡常数为K2
实验测定:K1/K2=1.17
2020年7月22日星期三
中南大学彭建堂制作
19
③平衡分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由 于物态、相态、价态和化学键性质的变化,使轻、重 同位素分别富集于不同分子中而导致发生的分异。亦 称同位素交换反应。如:
中南大学彭建堂制作
21
若取某一给定样品的R值做标准,则可测定各地质样 品中R值与标准的绝对变差(δ):
δ(‰)=(R样-R标)/R标 × 1000 =( R样/ R标-1) × 1000
δ>0,样品比标准更富集;δ<0,比标准更贫化; δ=0,与标准具相同的同位素比值。

地球化学第六章_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

地球化学第六章_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

式中λ为衰变比例常数,简称衰变常数,dN/dt是任一时刻(t)时的衰变速率。 对上式积分得:

t dN = −λ ∫ dt N0 N t0 N
设t=0时,放射性母体原子数为N0,得:lnN-lnN0=-λ t 化简得:
N=N0e
-λ t

该公式表示原子数为N0的放射性同位素, 与经过时间t后残存的母体原子数之间的关系。 设衰变产物的原子数为D*,当t=0时D=0,经过时间t的衰变反应,则, D*=N0-N 则,D*= N0(1-e ) or D= N(e -1) 如果一体系中,t=0 时的子体原子数为D0,则该体系子体原子总数为: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
一、放射性衰变反应 1). α衰变 放射性母体同位素放出α粒子, 而转变为另一个新的子体核素。 α粒子由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组成,带正电荷+2。实际为 He 原子核。 衰变子体相对于母体来说,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减少 2 ,同时质量数减少 4。
2
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 (5)矿物岩石刚形成时只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而不含与之有衰变关系的子体,或虽含一 部分子体但其数量可以估计 (6)对所测定的矿物、岩石的地球化学有相当可靠认识 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所感兴趣的,是自然存在的为数不多的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核素,主要 包括: – 具有非常慢的衰变速率的(如238U, 235U,232Th, 147Sm, 40K等)、 – 由长寿命放射性母体衰变产生的(如234U,230Th, 226Ra等)、 – 由天然核反应产生的(如14C, 10Be等)、以及由人工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 3、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的地质学含义 对同一地质体,选用不同的同位素测年方法,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年龄值,它们所代表的 地质意义不同。 己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个缓慢冷却的岩体来说,不同矿物的封闭温度是不同的,不同的 同位素体系在同种矿物中的封闭温度也是不同的。 同位素年龄时钟是在低于封闭温度时才开 始启动的。 对于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获得的地质年龄,Rollison(1993)划分出具有不同地质含义的 几种年龄: (1) 结晶年龄。对于火成岩体,矿物的结晶年龄记录了岩石的岩浆作用年龄。对于变质 岩体,如果变质矿物的结晶温度低于其封闭温度,则矿物一经形成,同位素时钟就 立即启动、开始记时,从而记录下变质岩结晶年龄。 (2) 冷却年龄。对于火成岩体,冷却年龄是指岩体固结之后的冷却过程中,达到矿物的 封闭温度时同位素时钟开始启动记录下来的年龄。对于变质岩体,矿物在变质高峰 期结晶生成,之后冷却过程中达到矿物的封闭温度时同位素时钟启动记录下来的年 龄。 (3) 变质年龄。很易与冷却年龄混淆,但它是指变质作用高峰期的年龄。变质年龄的确 定方法取决于变质作用的级别。对于低级变质作用,可选用封闭温度较高的某些特 定矿物来确定变质年龄; 对于高级变质作用, 则往往采用全岩的Rb-Sr或Sm-Nd同位 素体系来推断。 (4)地壳形成年龄。是指一个新的大陆地壳块体从地幔中分异出来的时间(O’Nions et al., 1983)。通常通过Sm-Nd模式年龄计算来获得。 (5)地壳滞留年龄。对来自大陆地壳块体剥蚀下来的沉积岩进行Sm-Nd同位素分析,可计 算获得一个地壳滞留年龄(tCR),反映地壳形成年龄。该年龄比地层沉积年龄值大。

11_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11_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的样品选择上, 应充分考虑其原始组分的抗蚀变能力。 对碳酸盐样品而言,在海水中沉淀(化学 或生物化学作用)的、其原始组分为低镁 方解石的各种组分是进行锶同位素地层 学研究的良好材料。
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使用的样品包 括有孔虫碳酸盐、微化石碳酸盐、白垩 和块状碳酸盐软泥、重晶石、非生物海 相碳酸盐胶结物等。
第十一章
锶、钕、铅及锇 同位素地球化学
Sr、Nd、Pb及Os同位素在研究成岩、成 矿作用以及地球演化等过程中意义重大。 这些元素的同位素在研究岩浆岩、变质 岩以及陨石等地外物质,以及地幔地球 化学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值得指 出的是,近些年来, Sr、Nd、Pb,特别 是Sr同位素在沉积岩研究中也取得了巨 大的进展。
• 上述特征反映了地下水中不同类型水的 贡献。
四、锶同位素与古季风研究
• 我国学者将Sr同位素引入黄土-古土壤序
列的研究中,并发现锶同位素体系中 Rb/Sr和87Sr/86Sr的比值与黄土地层中的 磁化率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与年均降 水量也有着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 他们认为Rb/Sr和87Sr/86Sr比值可以作为 古气候即古夏季风的替代性指标。
比的地壳基底岩石局部熔融所致。大量 的复式岩体都具有这一特征,如著名的 美国西部的加里福尼亚岩基。
3、地球锶同位素演化
地球岩石体系的锶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 于岩石的Rb/Sr比及岩石在该条件下经历 的时间。首先确定的是地壳和地幔两大 体系。
• Faure等对起源于上地幔、未被地壳锶混
染的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初始锶同位素统 计作图,发现从老到新,它们构成一条 缓慢的增长曲线。
岛弧是俯冲带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区火 山岩和深成岩的同位素组成及年龄都具 有随海沟距离而呈规则变化的趋势。 岛弧火山岩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地幔来源 为主,并有洋壳玄武岩和海水的影响。 熔融前锶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和富铷物 质的优先熔融,可使岩浆中的87Sr/86Sr值 比母源物质高。

地球化学课件raddioactive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课件raddioactive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自然界引起同位素成分变化的原因
(一)核素的性质 1.什么叫核素? 由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按一定结构组成各种元素
的原子核称为核素,任何一个核素都可以用A=P+N这 三个参数来表示。
而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数目中子数所组成的一组 核素称为同位素。
O的质子数P=8,但中子数分别为8、9、10,因此 ,氧有质量数分别为16O、17O、18O三个同位素。
(三) 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一般来说质量数A<209的同位素大部分是稳定的,只有少 数是放射性的,如14C,40K,87Rb;而质量数大于209的同位素 全部属于放射性同位素。
一种元素可由不同数量的同位素组成。自然界中 同位素最多的是Sn元素,有10个同位素:
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2,124Sn 自然界也存在只有一种同位素单独组成的元素: Be、F、Na、Al、P等27种。其余大多数由2-5种同位素组 成。
(二) 同位素分类
从核素的稳定性来看,自然界存在两大类同位素: 一类是其核能自发地衰变为其它核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 素; 另一类是其核是稳定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能够衰 变成其它核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然而,核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现阶段的实验技术对 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检出范围,目前一般认为,凡是原子存在的 时间大于1017年的就称稳定同位素,反之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
(一) 核素的性质
(4)核素具有能量:原子核聚集高质量的粒子于一个极小的体积 内,因此,原子核内孕含着巨大的能量,即核能,也称“结合能”。 结合能越高核素越稳定;结合能低(如H、N、Li、Be及高质量 数 的核素)的核素不稳定。在核衰变过程中,一部分核能通过放射出 各种粒子及射线而被释放出来。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分馏系数α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低分馏系数越高。高温 条件下α →1 ,如反应:
C16O2 (气) +2H218O (液) ≒C18O2 (气) +2H216O (液) , 在 0℃:α=1.064, 23℃:α=1.059;327℃:α=1.014, 可见高温越高,α →1 。
地质体中共存相之间同位素分馏系数α可以通过实测两相δ值结 果用下列公式逼近:
3)半衰期与平均寿命 半衰期(T1/2):放射性母体同位素的原子数衰减到原有 数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特征常数 平均寿命:放射性母体同位素在衰变前所存在的平均时间。
4)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单衰变 连续衰变与衰变系列:
一个放射性母体、若干个放射性中间子体和一个最终稳定 子体所形成的衰变链称衰变系列 分支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衰变方式, 形成不同的稳定子体。
αA-B=RA/RB=(1+δA/1000)/(1+δB/1000) lnαA-B=ln(1+δA/1000)-ln(1+δB/1000) 通常α是接近于1的数值,
α=1.00χ-1.0χ0 数学上可证明: 1000ln(1.00χ)≈χ
则下式是方便的近似计算式: 1000lnαA-B=δA-δB=ΔA-B 1000lnαA-B=1000ln(1+δA/1000)-1000ln(1+δB/1000)= δA-δB=ΔA-B (同位素分馏值)
1.02000
10.00 5.0
5.00
4.96
1.00498
20.00 15.0
5.00
4.91
1.00493
30.00 20.0
10.00 9.76
1.00980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各种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内外相互分配的科学,是研究地球层、地表、水体和大气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分布和迁移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来源、地球化学过程、地球化学时标以及地球化学计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研究以元素和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元素循环:地球上的元素在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进行循环。

例如,在岩石圈中,元素经历了岩浆作用、岩石风化和沉积作用等过程,不断地在地球系统中迁移和转化。

2.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分馏是地球化学中的重要现象。

同位素的分馏是指在地质、化学或生物过程中,不同同位素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同位素分馏过程,可以揭示地质、化学和生物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和地球演化过程。

3. 地球系统的开放性:地球系统是开放的,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例如,大气中的的氧气可以通过生物作用与地壳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

这些交换过程对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是通过采集地球样品,利用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样品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进行分析,来揭示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变化。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 野外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研究通常需要采集岩石、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类型的地球样品。

采集样品的方法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样品前处理:采集到的地球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破碎、磨粉、溶解等步骤。

这些前处理工作是为了获得样品中的溶液或粉末,以便进行后续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

3. 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地球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4. 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地球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通过测量同位素的比例来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内部和表层分布、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而同位素则是一种在化学和物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存在。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是通过同位素不同的浓度和比例来逐步研究地球物质的来源、演化和变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地球化学家们可以获取大量有关地球构造、生物演化、古气候、古环境等重要信息。

本文将会探讨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基本原理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Z)但质量数(A)不同的原子。

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因为质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

地球化学中,多数同位素其存在量非常稀少,可以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测定,进而对地球物质进行示踪和分析。

在地球科学中,同位素示踪和分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同位素存在量不同的特性,对化学和地质过程进行追踪和研究。

具体而言,同位素示踪和分析是在分析样品中不同同位素存在量的基础上,研究样品来源、演化、变化等方面的科学方法。

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稳定同位素示踪,另一种则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稳定同位素示踪主要是利用稳定同位素在地球化学过程中不同的分馏效应,来推测样品中的某些地球化学过程,如元素演化,矿物相变,物种演化等。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则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来推测样品中年代和历史上某些事件的发生时间。

在同位素示踪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来获得与分析对象相关的信息。

同位素比值(R)是指两个同种元素不同同位素的存在量之比,可以根据比值的变化来推测样品中与分析对象相关的信息。

例如,碳同位素示踪就是利用炭素同位素比值中稳定同位素^13C和^12C的存在量差异,来推测样品中元素演化,动植物来源等信息。

二、应用地球化学中的同位素示踪和分析在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及元素分馏模型研究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及元素分馏模型研究需要大量的岩石和矿物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的存在量差异,可以推测出岩石、矿物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整理课件
14
地质学中经常采用的稳定同位素
❖ 1 H(D/H)
• 2 O(18O/16O)
❖ 3 S(34S/32S)
• 4 C(13C/12C)
❖ 5 Sr(87Sr/86Sr)
• 5 Nd(143Nd)
❖ 7 Pb(206Pb,207Pb,208Pb) • 8 N(15N/14N)
❖ 9 Si(32Si/30Si)
整理课件
18
6.1.1 同位素的基本内容
❖ 1. 核素和同位素 ❖ ① 什么叫核素?
❖ 由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按一定结构组成 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称为核素。
♣ 表示:A=N(neutron)+P(proton)
整理课件
19
② 核素性质
1)核素具有电荷 2)核素具有质量 3)核素具有丰度 4)核素具有能量 5) 核素具有放射性
第6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PartⅠ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整理课件
3
同位素地球化学
它是研究地球和宇宙中核素的形成、丰度以 及在自然作用中分馏和衰变规律的科学。
整理课件
4
1.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象
自然界,尤其是地质作用和地质体中的
同位素丰度及其演化规律
整理课件
5
分支学科
➢宇宙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幔同位素地球化学 ➢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 ➢考古同位素地球化学 ➢食品同位素地球化学 ➢水文同位素地球化学,等。
22
③ 同位素
❖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数目中子数所组成的一 组核素称为同位素。
❖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实验测试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 ♣ 多元同位素体系的综合研究; ♣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 各种新方法的出现 。

18-同位素地球化学PPT课件

18-同位素地球化学PPT课件
235U 231 Th ...... 227 Th 223 Ra ...... 211 Bi ...... 207 Pb
235U → 207Pb + 7 + 4 - + E
t1/2 = 704 106yr 2= 9.8485 10-10yr-1
232Th 228 Ra ...... 224 Ra 220 Rn ...... 212 Pb ...... 208 Pb
Pb Pb
207 204
Pb Pb
i
235U 204 Pb
(e235t
1)
208 Pb 204 Pb
208 204
Pb Pb
i
232Th (e232t 204 Pb
1)
11
U-Th-Pb同位素体系
由于U-Th-Pb体系可构成相互独立的衰变体系,原理上 对同一地质体进行同位素分析,可获得三个独立的年龄 值。如所分析样品符合等时线前提,238U-206Pb、235U207Pb、232Th-208Pb体系应该给出一致的年龄(相对误差 小于或等于10%);然而,由于U、Pb的易活动性,在 风化作用和低级变质作用,常可导致体系U-Pb同位素组 成不能保持封闭,往往得不到一致年龄,因此用等时线 法成功获得有意义年龄的实例相对有限。
20
谐和曲线
假如矿物形成于3.0Ga,则 其具谐和年龄的207Pb/235U、
206Pb/238U比值将分别为 18.1902和0.59249
21
如果样品铅丢失或铀获得,则坐标点落在一致曲线下方;
如果样品铅获得或铀丢失,则坐标点落在一致曲线上方.
若样品形成后丢失部分放射成因铅,随后又封闭,那么 一组经历相同的样品,在207Pb*/ 235U和 206Pb*/ 238U为横 纵坐标的图上的数据点就构成了一条直线,即不一致线。

01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B

01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B
第一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同位素的基本概念和 质谱分析
• 一、同位素的定义和物理化学性质 • 1,概念:
• 凡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 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通常 记作:

A
X 或AXZ Z
• 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为原子序数,A为质 量数。
• 除113Cd/113In外,A为奇数的稳定同位素不存 在。
• 相邻3个同量异位素中,中间放射性同位 素发生β-衰变时,该同位素同样具有k层 电子捕获。如: • • • •
40Ar←(k)←40 50Ti←(k)←50
K*→(β-)→40Ca La→(β-)→138Ce Lu→(β-)→176Hf
二、同位素丰度
• 某一元素中各同位素间的相对含量,即各同 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叫同位素丰度。 • 如铁的4个同位素丰度分别是:
• 5.89%,91.8%,2.1%,0.3%
• 原子核越稳定的同位素,丰度越高; • 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通常有1种同位素 丰度占绝对优势; • 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通常以2-3个同位 素为主。
• 利用质谱分析法测定同位素成分和丰度 的工作一般称为同位素的质谱分析。能 进行质谱分析的仪器叫质谱计。 • 目前所用质谱计是按尼尔(Nier,1940) 设计制造的。其构成和工作原理如下:
(一)质谱计的构成
• 1,进样系统:经过前处理的样品,制成气体、 液体或固体装入进样系统; • 2,离子源:将样品电离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的离子,并将离子流加速,聚集成束;
三,同位素丰度规律
• 同位素丰度与核的稳定性有直接关系。 • 同位素丰度存在4个基本规律:
1,对称定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位素分馏系数定义为:
RA RB
式中:RA为A物质的某种元素的同位素丰度之比;RB为B物质中同种元素的 同位素丰度之比。
同位素富集系数(△值)(isotope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 :用来表示两种物质间同一元素同位素组成差别 的程度。定义为:ΔA-B = δA-δB式中:δA和δB分别代表两种不 同物质同一元素的同位素组成。
2.2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
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由于质量数不同而导致它们的物理 化学性质上的微小差异,在化学反应或蒸发作用过程中,出现反应速 度或运动速度的快慢不一,其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称为动力学同位 素分馏(isotope dynamic fractionation)。动力学同位素分馏伴随有化学 反应和物相转变的发生,并且是单相不可逆的过程。
② 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分馏过程中,反应产物优先富集轻同位素, 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之间不发生同位素交换; ③ 无论化学反应和物相的转变,动力同位素分馏本质上与同位素原子或 同位素分子的质量数有关,其表现是振动频率的高低。分馏总是取决 于它们的原子或分子键的强弱、晶格能的大小以及外部提供的能量, 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扩散、运动及反应速度的差异程度; ④ 动力同位素分馏还取决于初始反应物的消耗程度和反应产物储存方式, 即与系统开放或系统封闭有关。
(3)动力学同位素与反应程度的关系
左图为反应残留物和反 应产物的同位素组成与反 应程度f的关系曲线: 1为积累的反应产物的δ 值变化; 2为刚刚分离出的反应产 物的δ值变化; 3为残留反应物的δ值变 化;
③ 蒸发、凝聚作用中的动力同位素分馏 当液相(A)缓慢发生蒸发时,蒸气相(B)和液相(A)之间实 际上达到了同位素平衡。当液相(A) 及时得到充分补充时,可以认为 液相(A)原来的同位素组成保持不变。这样,液体蒸发时的同位素分 馏系数,可简单地看成为轻组分的蒸气压P与重组分的蒸气压P′之比, 即α=P/P′。如果蒸发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那么,根据RA· P’/P = RB的关系,则RA=αRB。海水的蒸发作用就近似服从上述关系。但是, 当液相(A)的量有限时,随着蒸发作用的缓慢发生,液相的量就愈来 愈少,重同位素就越来越富集,这就是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封闭系 统中的瑞利蒸馏作用。瑞利蒸馏是封闭系统下的平衡反应。它是通过 产物一旦生成后,马上就从系统中分离开,从而实现同位素分馏的。 如:雨滴从云中陆续形成,并不断移离云层。晶体从过冷的溶液中结 晶,晶体内部与液体之间不能通过扩散达到同位素重新平衡。这样, 残留的水蒸气或残留液体的同位素组成,是蒸气与水滴之间、液体与 生长中晶体表面之间的分馏作用的函数。 (2)动力学同位素分馏的特点 ①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总是伴随化学反应和物相的转变,前者有新的反应 产物出现,后者仅仅是一种物理过程,它们的分馏总是一种单向的不 可逆的过程;
同位素分馏系数(α)与δ值的关系
1.2
常用标准样品
(1)SMOW:标准平均海洋水,H、O 同位素国际标准。δD SMOW = 0‰,δ18O SMOW = 0‰;D/H=(157.6±0.3)×10-6, 18O/16O=(1993.4±2.5) ×10-6。 (2)V-SMOW(Vienna SMOW),经过蒸 馏后的海水。δD SMOW ≈0‰,δ18O SMOW≈0‰;D/H=(155.76±0.05)×10-6, 18O/16O=(2005.2±0.45) ×10-6。
16 18 16 2
V
/V
46 / 44 1.022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动力同位素分馏 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化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参与反应的速度不同而引起 同位素分馏。反应速度的差别越大,所引起的动力分馏越明显。 一般而言,氧化反应过程中,反应速度总体较快,反应物与反 应产物之间的同位素分馏不太明显。但是,还原反应速度较慢,可 以产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
(2)封闭系统
反应物的补给速度远远小于反应速度的体系。 封闭系统主要是对反应物而言,反应物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步减少,而 反应产物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反应产物是开放的,生成的产物迅速 脱离系统,如:形成的H2S与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硫化物沉淀。开始时 反应产物最大程度地富32S,随着反应的进行,其δ34S逐渐增大,反应 结束时,反应产物和残留反应物的δ34S值大大超过硫酸盐的原始δ34S 值。另一种是对反应产物封闭的系统:反应产物生成后,没有与系统脱 离。开始时,反应产物贫34S,随后逐步升高,反应结束时,接近或等 于SO42-的δ34S值。
同位素地球化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尹 观
第一部分:同位素地球化学原理
一 . 同位素分馏理论基础
同位素、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稳定同位素又分为轻(light mass)质量数元素的 稳定同位素和重(heavy)质量数元素的稳定同位素。
1. 基本概念
1.1 同位素基本概念
同位素的表示方法: “mA”, A为某元素的符号, m为其质量数, m (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例如:氢同位素:1H、D、 3H*(T);碳同位素:12C、13C、14 C*; 氧同位素:16O、17O、18O; 硫同位素:32S、33S、34S、36S;锶同位素:88Sr、87Sr、86Sr、84Sr。
同位素分馏(isotope fractionation):是指一系统中,某元素的各 种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各种物质或物相中的作用。
同位素分馏系数ficient):某一组分 中两种同位素丰度之比与另一组分的相应比值之商。
A B
δ值(δvalue) :指某一元素样品中的两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相对于某 种标准样品对应比值的千分差值,即 δ=
R样品 R标准 R标准
×1000 (‰)
式中的R 代表样品、标准样品的同位素比值。 同位素组成(isotope composition):泛指各种物质同位素含量 (同位素丰度、同位素比值或δ值)的一种的称谓。
(3)Slap(Standard light Antarctic Precipitation)南极原始的粒雪样品。 δD SMOW = -55.50‰,δ18O SMOW = -428.5±1‰; D/H=(89.02±0.05)×10-6, 18O/16O=1882.766×10-6。 (4) PDB(Pee Dee Belemnite)美国卡罗莱纳州白垩系Pee Dee组中拟箭 石制成的CO2,作为碳氧同位素标准。 PDB的 δ13CPDB=0‰,δ18OPDB=0‰;13C/12C=1123.72 ×10-6, 18O/16O=415.80 ×10-5。 (5) CDT(Canyon Diablo Troilite)美国亚利桑那州Comyon Diablo铁陨 石中陨硫铁相的硫同位素组成,34S/32S=0.0450045,δ34SCDT=0‰。 在不同类型的样品测定中,由于采用不同的标准样品得到不同的 δ值,如:水的δ18O值是相对于标准样品SMOW,而碳酸盐的δ18O值 是相对于PDB标准,在应用中要换算为相同标准。
③ 交换是一种可逆反应过程,条件一定时,反应总是朝着平衡的方 向进行。条件变化时,先前建立的平衡会被破坏,又在新的交换中建 立新的平衡。交换速度和平衡程度取决于系统条件的(主要是温度) 变化; ④ 在一定条件下,当平衡建立后,系统就被“冻结”,系统中各 组分间的同位素组成往往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例如, “价态规 律”或“结晶矿物序列”规律。在成岩、成矿体系中共生矿物间或矿 物与流体之间常与温度存在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2.2.2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中的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中的开放和封闭系统,也严重地影响到反应物和反 应产物的同位素组成。
(1)开放系统
反应物的消耗与供给大致相等或消耗少于供给的体系。 开放系统的同位素组成特点:反应物的同位素组成基本保持不变,生 成物最大地富集轻同位素。
在滞水中,由于垂直混合不充分,导致水体缺氧。开始时,硫酸盐的 还原细菌生长很快,但产生的H2S会很快超过这种细菌安全生存的限量 量,而抑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于是还原速度就减慢。反应物和生成物之 间的就会发生同位素分馏。如:海洋深部,海水SO42-的供给是无限量 的,其同位素组成保持不变,但沉积物中生成的SO42-同位素组成要比海 水SO42-低40-60‰左右。
2. 同位素分馏效应
由质子数目相同,中子数目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或化合物之间物 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热力学性质,运动及反应速度上的差异等), 使得它们在自然界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产生了同位素分馏。 根据分馏的性质和原因分为两大类型:热力学同位素分馏和动力学 同位素分馏。产生同位素分馏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同位素分馏效应 (isotope fractionation efect)。
同位素丰度(isotope abundance):指某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 数相对于其原子总数的百分比。 同位素比值(isotope ratio):指某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丰度之比。 与同位素丰度一样,它也是用来表示天然物质中同位素含量的一种 方式。习惯上把重质量数的同位素原子记作比值的分子,轻质量数 的同位素原子记作比值的分母。例如:氢同位素比值为D/H;氧同位 素比值为18O/16O;碳同位素比值为13C/12C;锶同位素比值为87Sr/86Sr 等。
2.2.1 动力学同位素分馏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1)分馏的主要方式
① 扩散过程中的动力分馏 扩散是一种物理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分子的扩散速度与其 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用方程表示为:
V1 / V 2 m 2 / m1
例如:CO2气体在扩散中, C O C O O 。也就是 说,质量数为44的C16O2,相对于质量数为46的C18O16O分子,其扩散速 度快2.2%。 扩散作用可以存在于气、液、固三种状态中,其中以气体中所 引起的动力分馏最明显。
自然界物质的同位素交换,可以通过扩散、溶解-重新沉淀和微区化 学置换等方式来实现。交换可以在均质体系中进行,也可以在非均质体系 中进行。在均质体系中同位素交换速度快且容易接近或达到同位素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