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的设计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照明设备应选用节能灯具,如LED灯。
LED灯具具有长寿命、高亮度、低功耗等优点,适合用于智能照明系统。
传感器可以选择光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
光照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光照强度,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人体的存在,当没有人在房间内时,系统可以自动关闭照明设备,以节约能源。
控制器是智能照明系统的核心。
控制器可选用微控制器、控制电路和网络模块等。
微控制器可用于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和亮度调节,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实时调整照明度;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控制,如定时开关灯、彩色灯光切换等;网络模块可用于与智能手机、云端等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云端管理。
2.软件设计系统控制软件负责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和亮度调节。
它需要实时响应传感器的数据,根据环境光照强度和人体存在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同时,系统控制软件还应具备定时开关灯、彩色灯光切换等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用户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远程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智能照明系统的远程控制。
用户界面可以提供灯光开关、亮度调节、场景模式选择等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功能设计-光敏感应功能: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确保室内照明合适,节约能源。
-人体感应功能:当没有人在房间内时,自动关闭照明设备,以节约能源。
-彩色灯光切换功能:通过调整灯光颜色和亮度,创造不同的氛围,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定时开关灯功能: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自动开关照明设备,方便日常使用。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远程控制设备,实现对智能照明系统的远程控制,方便用户的操作。
以上是智能照明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功能设计,可以实现高效能耗、智能化控制的照明系统,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提高用户体验。
办公楼照明系统设计

办公楼照明系统设计1. 引言办公楼照明系统设计是指为办公楼的各个区域设计适合的照明系统,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对办公楼照明系统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和技术。
2. 设计原则办公楼照明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能效性原则办公楼照明系统应尽可能地提高能效,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以采用LED照明灯具来替代传统荧光灯,因为LED照明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
2.2 舒适性原则办公楼照明系统应保持适当的亮度和光照均匀性,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灯具和采用光控系统来实现。
2.3 灵活性原则办公楼照明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可以采用调光系统和场景控制系统来实现。
3. 设计方案根据以上设计原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设计方案:3.1 照明布局办公楼的不同区域需要不同的照明布局。
办公室可以采用较为均匀的照明布局,以保证工作区域的光照均匀性;会议室可以采用集中照明布局,以提供良好的会议氛围;走廊和公共区域可以采用延伸照明布局,以提供安全感和舒适感。
3.2 照明灯具LED照明灯具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照明灯具,可以提供高效的照明效果。
可以选择不同功率和颜色温度的LED灯具来满足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
3.3 光控系统光控系统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来实现自动调节照明亮度的功能。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置合适的光控参数。
3.4 调光系统调光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灯具的亮度来实现照明的调整。
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设置不同的亮度参数,如白天工作模式、会议模式和休息模式等。
3.5 场景控制系统场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自动调整照明参数,如工作、会议、休息等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4. 维护与管理办公楼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是确保系统运行良好的关键。
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照明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灯具。
同时,需要对照明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医院各科室照明系统设计

医院各科室照明系统设计1.门诊部照明系统设计:门诊部是医院的首个接待区,因此照明设计要突出清晰明亮的特点,能够给患者和来访者留下亲切温馨的印象。
主要注意事项如下:-采用柔和的光线,避免刺眼和过亮的视觉冲击。
-使用冷暖光源的组合,尽量还原自然光的色彩,使患者感到舒适。
-合理布局灯光位置,保证整个空间的均衡照明,避免阴影和反光。
2.住院部照明系统设计:住院部是医院的重要功能区域,需要考虑到照明系统对患者的舒适性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影响。
主要注意事项如下:-使用柔和而光线稳定的光源,避免频闪或强光照射,以减轻患者的疲劳感。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患者的特殊需求,设计不同亮度的照明方案。
-在走廊、护士站等区域使用光线充足的照明设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工作。
3.手术室照明系统设计:手术室是医院内照明需求最为严格的地方,不仅需要照明充足,还需要满足无影幕、无眩光、无频闪的要求,以确保医疗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主要注意事项如下:-采用高色温的冷光源,使得手术区域能够有一个清晰、明亮的视野,医护人员能够准确操作。
-设计可调光的照明系统,以满足不同手术过程中的亮度需求。
-使用LED灯具,因其寿命长、能效高、无噪声等优点,适合用于手术室的照明。
4.检查室、放射室照明系统设计:检查室和放射室是医院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需要保证充足的照明同时避免干扰放射成像设备的准确性。
主要注意事项如下:-采用均匀、稳定的照明方式,减少阴影和反光,确保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和分析。
-确保照明设备不产生频域干扰,以保证放射成像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不同检查和治疗的要求,确定适当的照明亮度和色温。
总的来说,医院各科室的照明系统设计既要满足基本的照明功能,又要考虑到科室的特殊需求和环境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选型,可以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舒适度,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
家居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家居照明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在家居设计中,照明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家居照明系统能够为家庭提供舒适、温馨、高效的照明环境。
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家居照明系统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照明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为您提供一个全面且实用的家居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二、照明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 提供基本照明:确保整个居室有足够的光线,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 提供局部照明:为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照明效果,如书房、厨房、浴室等。
- 提供调光功能: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调节灯光亮度,创造不同的氛围。
- 提供色温调节:根据不同时间和使用需求调节灯光的色温,如白天的冷光和晚上的暖光。
2. 空间布局:- 厨房:需要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便于烹饪和清洁工作。
- 走廊和楼梯:需要安全照明,避免发生意外。
- 卧室和客厅:需要舒适、柔和的照明,创造温馨的氛围。
- 书房:需要充足、集中的照明,便于阅读和工作。
3. 节能需求:- 使用LED灯具:LED灯具耗电量低,寿命长,且具有较好的光效。
- 定时开关:通过预设时间开关灯具,避免长时间无人占用时的能源浪费。
- 传感器开关:通过人体感应或光线感应传感器,智能地控制灯具的开关。
三、设计方案1. 照明布局设计:- 基本照明:使用均匀分布的顶棚灯或吊灯,确保整个居室有足够的光线。
- 局部照明: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台灯、壁灯或下灯进行局部照明。
- 强调照明:对于装饰物品或特定区域,使用射灯或聚光灯进行强调照明,突出重点。
- 夜间照明:在走廊和楼梯等需要夜间照明的地方设置夜灯或地脚灯,提供安全照明。
2. 调光与色温设计:- 餐厅和客厅:采用可调光的灯具,根据不同的用餐场景和活动需求调节灯光亮度,创造不同的用餐氛围。
- 卧室和书房:使用可调节色温的灯具,根据不同时间或需求选择合适的色温,如舒适的暖光用于晚间阅读,明亮的冷光用于早晨工作。
3. 节能控制设计:- 使用LED灯具:选择节能且寿命较长的LED灯具,减少能源消耗和更换频率。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事故照明系统的9种设计方案

普通照明、应急照明、事故照明系统的9种设计方案一.照明系统设计一般原则1.照明负荷应根据其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合理地确定负荷等级,并应根据照明的类别,结合电力供电方式统一考虑,正确选择照明配电系统的方案。
2.正常照明电源宜与电力负荷合用变压器,但不宜与较大冲击性电力负荷合用。
如必须合用时,应由专用馈电线供电,并校核电压波动值。
对于照明容量较大而又集中的场所,如果电压波动或偏差过大,严重影响照明质量或灯泡寿命,可装设照明专用变压器或调压装3. 备用照明(供继续和暂时继续工作的照明)应由两路电源或两回线路供电。
二. 照明系统设计9种方案说明1.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疏散照明线路与正常照明线路分开。
2.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及一路备用电源。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暂时继续工作用的备用照明可由备用电源供电。
3.供电方式:一台变压器及蓄电池组。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暂时继续工作用的备用照明可由蓄电池组供电。
4.供电方式:两台变压器。
照明与电力负荷在母线上分开供电,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5.供电方式:变压器(一台)-干线。
对外无低压联络线时,正常照明电源接自干线总断路器之前。
6.供电方式:变压器(两台)-干线。
两段干线间设联络断路器,照明电源接自变压器低压总开关的后侧,当一台变压器停电时,通过联络开关接到另一段干线上。
7.供电方式:由外部线路供电。
适用于不设变电所的重要或较大的建筑物,几个建筑物的正常照明可共用一路电源线,但每个建筑物进线处应装带保护的总断路器。
8.供电方式:由外部线路供电。
适用于次要的或较小的建筑物,照明接于电力配电箱总断路器前。
9.供电方式:低压供电(多层建筑)。
在多层建筑物内,一般采用干线式供电,总配电箱装在底层。
住宅楼照明系统 课程设计

住宅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引言照明系统是住宅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条件,还影响着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深入研究住宅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原则和方法,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照明需求,并实现节能、环保和舒适的目标。
二、设计要求(一)照度要求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和使用场景,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
例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照度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客厅的照度应在 100 300 lux 之间,卧室的照度可稍低,在 75 150 lux 左右,厨房需要较高的照度,通常在 150 300 lux 范围内,卫生间的照度则在 100 200 lux 为宜。
(二)显色性要求显色性是指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
为了保证居民能够清晰地分辨物体的颜色,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应不低于 80。
(三)节能要求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节能型灯具和照明控制方式,以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 LED 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
(四)安全性要求照明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发生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灯具的防护等级应根据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如卫生间的灯具应具备防潮、防水功能。
三、设计原则(一)功能性原则照明设计应首先满足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和良好的视觉环境。
(二)舒适性原则避免眩光和阴影,减少光污染,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氛围。
(三)美观性原则灯具的选型和布置应与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提升整体美观度。
(四)经济性原则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照明设备和方案。
四、照明灯具选择(一)吊灯吊灯通常用于客厅、餐厅等空间较大的区域,能够提供较为集中的光照,同时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二)吸顶灯吸顶灯安装简单,适用于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房间,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照。
(三)壁灯壁灯可以作为辅助照明,安装在卧室床头、走廊等位置,营造出温馨、柔和的氛围。
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规范

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规范照明系统在建筑物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光线,还能创造舒适的环境。
因此,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规范,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和美观。
一、光的种类和选择在设计建筑物照明系统时,需要考虑所需的光的种类,例如环境光、任务光和装饰光。
环境光为整体提供照明,任务光用于特定的工作区域,装饰光则用于美化建筑物。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荧光灯、LED灯或卤素灯等。
二、光照度和均匀性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对于光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照明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照度和均匀性。
合理确定每个区域所需的光照度水平,并确保同一区域内的光照度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显的亮暗差异。
三、节能设计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对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结合传感器和调光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照度自动调整灯光亮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色彩温度和色彩还原性色彩温度和色彩还原性对建筑物照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色彩温度的光源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而色彩还原性指的是照明系统对物体颜色的真实还原能力。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选择合适的色彩温度和色彩还原性要求。
五、光污染控制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光污染,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合理布置照明设备,避免过度照明和光线泄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对星空的遮蔽。
六、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筑物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重要考虑因素。
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照明设备和配电系统,避免短路和电气火灾风险。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七、灯光设计和控制合理的灯光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和舒适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照明装饰品和灯具,营造独特的氛围和风格。
此外,采用智能化的灯光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需求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颜色。
八、人机工程学考虑在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
照明系统毕业设计

照明系统毕业设计照明系统毕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照明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家庭、商业场所还是公共建筑,都离不开照明系统的支持。
因此,照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在毕业设计中。
本篇文章将探讨照明系统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从设计原则、技术选择到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1. 设计原则照明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舒适性。
首先,设计师需要考虑照明系统的能耗问题。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设计一个节能的照明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其次,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照明系统的舒适性。
照明系统应该能够提供适宜的亮度和色温,以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最后,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应该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 技术选择在照明系统的毕业设计中,技术选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照明技术。
目前,常见的照明技术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等。
白炽灯虽然成本低廉,但能效较低,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荧光灯能效较高,但存在汞等有害物质。
相比之下,LED技术具有能效高、寿命长、环保等优势,成为了照明系统设计的首选。
3.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照明系统的毕业设计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例如,设计师可以根据家庭的布局和风格,设计一个舒适、节能的家庭照明系统。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考虑商业场所的照明系统设计,以提升店面的吸引力和顾客体验。
另外,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安全、舒适和美观等因素。
4. 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照明系统的毕业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的出现,通过感应器和控制器实现了自动调光、自动开关等功能,提高了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此外,照明系统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灯光的设计和布局,为建筑赋予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维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掌握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节能技术。
1.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介绍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讲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规范、电气设备的选择、照明设备布置和照明电路的组成。
3.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施工: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和施工安全。
4.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阐述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改造。
5.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节能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技术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亲手操作照明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照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照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照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照明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良好的照明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事物,还能营造出舒适、安全、高效的氛围。
那么,在进行照明系统设计时,究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首先,照明需求是设计的基础。
不同的场所和活动对照明的要求差异很大。
例如,办公室需要均匀、明亮且无眩光的照明,以满足员工长时间阅读和操作电脑的需求;而餐厅则可能更注重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采用柔和、温暖的光线。
工厂车间可能需要高亮度、集中的照明来确保生产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图书馆则需要足够的照度,同时避免光线对书籍造成损害。
因此,在设计之前,必须明确使用场所的功能和活动类型,从而确定合适的照度水平、光色和显色性等指标。
光的质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显色性是衡量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灯光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
显色指数越高,物体在灯光下的颜色就越接近其在自然光下的颜色。
对于一些对颜色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美术馆、服装店等,高显色性的照明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眩光会导致视觉不适,降低视觉清晰度,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灯具的类型、安装位置和角度,以及采用遮光罩、漫射器等配件来控制眩光。
灯具的选择同样不容忽视。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具,如吊灯、吸顶灯、壁灯、射灯、筒灯等。
每种灯具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吊灯适合用于客厅、餐厅等空间较大的场所,能够营造出大气、豪华的氛围;吸顶灯则常用于卧室、厨房等空间,安装方便且简洁大方;射灯和筒灯可以用于重点照明,突出展示物品或特定区域。
在选择灯具时,除了考虑外观和风格,还要关注其性能参数,如光效、寿命、色温等。
照明系统的布局也十分重要。
合理的布局能够确保光线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在房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点照明的方式,增加照明的均匀度。
对于需要重点照明的区域,如书架、画作等,可以通过安装射灯或轨道灯来突出展示。
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照明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室内空间中提供高效能、节能和舒适的照明体验。
我们将讨论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控制方式、安装位置以及使用的灯具类型。
通过优化照明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提供更好的室内照明效果。
1. 引言照明系统在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光线,还影响人们的视觉舒适感和生产效率。
一个好的照明系统设计方案应考虑节能、环保和舒适性等因素。
2. 照明系统设计原则2.1 节能原则:通过使用高效能的灯具和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2.2 舒适性原则:提供光线均匀分布、无闪烁和适宜的亮度,以确保用户的视觉舒适感。
2.3 美观原则:选择适合室内装饰风格并提供良好照明效果的灯具。
3. 照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3.1 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光源类型。
3.2 灯具:根据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如吊灯、壁灯、台灯等。
3.3 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照明的定时、调光和联动控制,提高灯具的利用率和能效。
4. 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4.1 手动开关控制:适用于需要手动控制的场景,如客厅、卧室等。
4.2 光感应控制: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适用于走廊、走道等场所。
4.3 移动感应控制:灯具根据人体移动自动感应开关,适用于需求频繁开关灯的场所,如厕所、公共区域等。
4.4 定时控制:通过设定时间来自动开关灯具,适用于需要固定时间开关的场所,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5. 灯具的安装位置5.1 室内主光源:要选择适当位置来安装主光源,如吊顶、天花板等,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
5.2 辅助灯具:根据不同需求将辅助灯具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提供局部照明效果。
6. 灯具类型的选择6.1 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灯具,亮度适宜,可用于一般照明场所。
6.2 荧光灯:荧光灯具有较高的能效,长寿命,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的场所,如办公室、工厂等。
LED照明系统设计完全版

LED照明系统设计完全版一、项目背景介绍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节能政策的推行,LED照明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照明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场所。
本文将对一种LED照明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设计目标本次LED照明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高效节能、可靠稳定的照明方案,能够满足室内环境的照明需求,并能够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
三、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LED照明灯具: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具,灯具数量和功率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可以采用可调光或可变色温的LED灯具。
2.灯具控制器:用于控制LED灯具的开关、亮度和颜色,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与系统中央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
3.中央控制器:与灯具控制器进行通信,控制照明系统的整体运行,包括开关、调光和调色等功能。
中央控制器可以通过APP或物理面板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和监控。
4.光线传感器:用于感知室内光线强度,根据光线强度的变化自动调整灯具的亮度,实现光照自动调节。
5.人体传感器:通过红外感应技术感知人体的动静,当有人进入或离开时,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实现人体感应控制功能。
6.温湿度传感器:感知室内温湿度变化,根据预设的温湿度参数,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四、系统优势1.高效节能:LED灯具本身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和色温,进一步降低能耗。
2.环保健康:LED灯具无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不含汞、铅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3.稳定可靠:LED灯具寿命较长,使用寿命可达数万小时,而且在灯光亮度调节和色温调节方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智能控制:通过灯具控制器和中央控制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整灯光的亮度和色温,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和情景调节。
5.安全可靠:系统中的人体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在人离开或光线充足时灯光自动关闭,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照明系统设计内容

照明系统设计内容
1. 照明需求分析:根据场所的不同,通过分析照明需求,确定不同区域的照明要求,以及照明亮度、色温、昼夜变化等。
2. 光源选择:根据不同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光源。
如LED灯、荧光灯、卤素灯等。
3. 灯具选择:根据不同光源及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如嵌入式灯具、吊灯、壁灯、射灯等。
4. 光线分配:根据不同灯具的光线角度和亮度,进行照明系统的光线分配设计,使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到要求的区域。
5. 结构布置设计:根据不同场所的布局和功能需求,设计照明系统的结构布置,包括灯具的放置位置以及灯具之间的距离。
6. 灯控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设计不同的灯光控制系统,如普通开关、遥控器、感应器、光线感应器、定时开关等。
7. 照明节能设计:通过对灯具的功率、亮度、使用时长等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同时满足照明需求。
8. 安装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灯具的安装调试,保证照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照明效果。
9. 维护管理: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照明系统稳定,延长设备寿命,并及时处理故障问题。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合理有效的照明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还能够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因此,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展开探讨。
一、照明系统的基本原则及规范要求(1)照明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照明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
(2)照明系统的节能性要求:合理利用自然光源,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器具和控制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照明系统的舒适性要求:根据不同场所和使用需求,提供合适的照度、均匀度和颜色温度,以确保用户的舒适感和视觉健康。
二、照明系统设计参数的规范要求(1)照度要求:不同场所和使用要求有不同的照度标准,如办公室要求500 lux,图书馆要求300 lux,工厂车间要求200 lux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照度水平。
(2)照明均匀度要求:照明系统应保证场所内的照明均匀度,避免强弱光差距过大,造成光线不平衡的情况。
(3)颜色温度要求:不同场所和功能要求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温度,如白天光色温度一般为5500K,晚上光色温度一般为3000K。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颜色温度。
(4)光色要求:照明系统应提供符合人眼视觉需求的光色,避免出现不自然或刺眼的光色,保护用户的视觉健康。
三、照明设备的规范要求(1)照明器具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器具,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避免使用劣质产品。
(2)光源色温要求:合理选择并配置光源,确保其色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照明控制设备要求:照明系统应提供合适的控制设备,如调光、定时开关等,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照明调节。
四、通风与防水要求(1)通风要求:照明器具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应考虑通风要求,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过热问题。
照明控制系统智慧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照明控制系统智慧照明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照明系统,旨在提供更高效、更环保、更舒适的照明体验。
下面是一个照明控制系统智慧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实施步骤等。
一、系统架构智慧照明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该层是系统的底层,主要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温度和人员活动等信息。
可以使用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等设备来收集环境信息。
2. 传输层:该层主要用于传输感知到的数据,包括环境信息和控制指令等。
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或蓝牙等,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3. 应用层:该层是系统的最顶层,主要用于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
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等,来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和色温,并实现智能调光和场景切换等功能。
二、功能模块智慧照明系统可以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光照强度感知模块: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实现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
2. 温度感知模块:用于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根据温度变化实现节能和舒适度控制。
3. 人体活动感知模块:用于感知环境中的人体活动,如人员进出、移动等,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照明设备的功能。
4. 控制终端:用于用户控制照明设备,包括亮度调节、色温调节和场景切换等功能。
5. 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和处理感知层传输的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发送控制指令至照明设备。
三、实施步骤下面是一个智慧照明系统实施的步骤:1. 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需求、目标和功能,包括照明设备数量、覆盖范围和控制要求等。
2. 设备选型: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感知设备,并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3. 设施布置:根据实际的场地布局和照明需求,进行光照强度感知设备和人体活动感知设备的布置。
4. 感知编程:对感知设备进行编程,配置其感知参数和感知阈值,以便实现自动控制的功能。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组成、电器元件功能和节能照明原理。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照明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并解释其对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能效和照明需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教学楼照明方案,包括选型、布局和电路连接。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照明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照明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2. 通过团队协作设计教学楼照明系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设计与制作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技能应用。
教学要求:教学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1. 照明系统基础知识:- 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常见电器元件功能及应用- 节能照明原理及分类2. 照明设备选型与应用:- 不同类型照明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照明设备的能效标准与评价方法- 照明设备选型依据及案例分析3. 照明系统设计:- 教学楼照明需求分析- 照明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照明布局设计及电路连接4. 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 基本电工工具与仪器使用- 照明设备安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照明系统调试及故障排除5. 节能优化与评估:- 节能照明技术的应用- 照明系统节能评估方法- 节能优化方案制定与实施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照明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照明设备选型与应用第三周:教学楼照明系统设计第四周: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五周:节能优化与评估教材关联章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第二章:电器元件及应用第三章:照明技术与设备第四章:照明系统设计与实施第五章:节能技术与评估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照明设计规范范文

照明设计规范范文1.照明系统设计1.1照明负荷计算:根据场所的用途和面积,计算照明负荷的需求,以确定合适的照明设备和功率。
1.2照明布局:根据场所的功能和使用需要,设计合适的照明布局,确保整个区域都能获得均匀光照。
1.3光色和色温选择:选择合适的光色和色温,以满足使用场所的需求和装饰要求,并提供舒适的视觉体验。
1.4照明控制:设计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亮度调节、开关控制、定时控制等,以提高照明系统的节能性能。
2.照明设备选用2.1照明灯具:选择适合使用场所和需求的灯具,考虑其功率、亮度、寿命、防护等级等因素。
2.2光源选择:选择高效节能的光源,如LED灯,以减少能耗、降低维护成本。
2.3灯光配光:选择适合使用场所和需求的光配光方案,使得照明均匀、无眩光和无阴影。
2.4照明装置安装:灯具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要符合安全和光学要求,确保合适的照明效果和亮度。
3.照明能效要求3.1能效标准:根据国家能效标准和要求,选择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和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
3.2照度要求:根据使用场所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照度要求,以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满足节能要求。
3.3光束流要求:灯具的光束流要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能量浪费。
4.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4.1防眩光设计:灯具的设计要避免产生眩光,并通过合适的护罩和散光器进行控制。
4.2防水防尘设计: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和要求,选择符合防水防尘要求的灯具和防护装置。
4.3电气安全:照明系统的电气部分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接地保护、绝缘防护等。
4.4照明系统可靠性:照明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减少维护和更换频率。
5.环境保护要求5.1节能要求:照明系统应符合国家的节能要求,使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控制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5.2照明污染控制:通过灯具的设计和照明布局的合理安排,减少光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3可再生资源利用:选择可再生的照明材料和设备,如使用回收材料制造的灯饰和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
智慧工厂照明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工厂照明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智慧工厂照明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概述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智慧工厂照明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节能环保的关键所在。
本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工厂照明的智能化管理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系统组成1. 照明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作为照明光源,能够提供光线均匀、亮度可调的照明效果。
2. 传感器设备:安装光敏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实时感知到工厂内的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
3. 控制设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设备的连接,实时监测和控制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
4. 网络设备:通过接入互联网,实现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系统功能1. 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根据工厂内部的光照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智能照明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以保证光线的均匀和舒适性。
2. 定时开关照明:根据工厂的工作时间表,预设照明设备的开关时间,实现定时自动开关照明的功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3. 区域化控制:将工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分别安装光敏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并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亮度要求,实现对每个区域照明的个性化控制。
4. 远程管理和监控: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可以远程监控和管理工厂的照明系统,及时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系统优势1. 节能降耗:通过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定时开关照明的功能,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 增加工作效率: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控制功能,可以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提升工厂安全性:通过安装人体红外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到工厂内的人员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升工厂的安全性。
4. 提高设备寿命:LED灯具具有寿命长、光衰小等特点,可以减少更换灯具的频率,降低维修成本。
五、实施计划1. 需求分析:与工厂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照明需求和现有问题。
2.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照明系统的规划和功能模块。
照明系统设计内容

照明系统设计内容
照明系统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环境、人员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照明方式和灯具,制定合理的照明控制策略,从而创造出舒适、节能、美观的照明环境。
以下是照明系统设计的一般内容:
1. 照明系统设计目标:灯光舒适度、照明节能、照明安全等。
2. 建筑物用途和功能:确定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例如办公室、卧室、厨房、会议室等,进而选择适合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3. 照明需求分析:对不同场所的照明需求进行分析,例如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亮度要求等,制定合理的照明控制策略。
4. 灯具选择:根据照明系统设计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例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5. 照明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灯具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制定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例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
6. 照明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选择适合的灯具和照明控制系统,并确定相关的设计参数,例如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亮度要求、灯具能耗等。
7. 照明设计评审:在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8. 照明施工和维护:照明系统需要在建筑物内安装和运行,需要
进行施工和维护,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性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上是照明系统设计的一般内容,具体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和场所的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照明系统的设计2.1 概论电气照明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括光学和电学的知识,还综合了建筑、生理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的电气照明是建筑装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照明设计中,应注意下几个方面[2]:⑴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及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照度,采用适当的亮度分布及照度的均匀性,减少不必要的阴影使视觉空间清晰;正确选用灯具,限制眩光,用以减少烦躁和不安;合理选用灯源,以减少灯热和紫外线照射对人和物体产生不利影响;处理好光色与显色指数的选择,以及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使其协调和谐。
以创造使人工作感到轻松、生活感到舒适、活动感到自由的光环境。
⑵按建筑形式确定照明方案时,应处理好照明及自然采光的关系,合理选择照明方式,能采用自然光的部位,正确选用灯光控制方案,以减少电能损耗,达到经济和节能目的。
⑶光源和灯具的选择上,除满足上述要求以外,应尽量选用发光率较高的气体放电灯,减少系数小的新型轻巧的灯具,使其与建筑造型相协调,以达到美观、实用又节能的原则。
2.2照明方式照明装置按照其分布特点分为三种照明方式:⑴一般照明在整个房间内普遍地产生规定的视觉条件的一种照明方式,其中,在整个房间的被照面上产生同样照度的称为均匀一般照明;在房间的不同被照面上产生不同照度的,称为分区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的照明器在被照面空间均匀布置,适用于对光照方向无特殊要求的场所。
⑵局部照明局限于工作部位的固定的或移动的照明,是为了提高房间内某一工作地点的照度而装设的照明系统。
⑶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
对于工作位置需要较高照度并对照射方向有特殊要求的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采用混合照明。
此时,一般照明照度宜按不低于混合照明总照度的5~10﹪选取,且不低于20勒克斯。
2.3照明种类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观照明、障碍照明和标志照明。
其中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3]。
⑴正常照明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所需要的永久性人工照明。
它必须满足正常活动时视觉所需要的必要照明条件,而且应有利于身心健康。
⑵应急照明当工作照明因故障全部熄灭后,供暂时继续工作或供人员疏散用的照明称为应急照明。
①备用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以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
②安全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以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
③疏散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以确保安全出口通道能被有效地辨认和应用,使人们安全撤离建筑物。
⑶值班照明在重要的车间和场所和有重要关键设备的厂房、重要的仓库等处设置作为值班时一般观察用的照明称为值班照明。
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者利用应急照明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⑷警卫照明用于警卫地区周界附近的照明。
是否设置警卫照明,应根据单位的重要性和当地保安部门的要求来决定。
警卫照明应尽量与室内或厂区的照明结合。
⑸景观照明包括建筑物装饰照明、外观照明、庭院照明、建筑小区照明、喷泉照明、节日照明等。
主要用于烘托气氛、美化环境。
⑹障碍照明装设在高层建筑物尖顶上作为飞行障碍标志用的或者有船舶通行的两侧建筑物上作为障碍标志的照明称为障碍照明。
障碍照明应按民航和交通部门有关规定装设。
障碍照明应采取能透雾的红光灯具。
⑺标志照明作用在于借助于照明,以图文形式向人们提供关于通道、位置或场所与设施功能的信息。
2.4照明质量及照度标准2.4.1照明质量⑴照度均匀度系指参考平面(工作面)上的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值,室内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
⑵一般照明在工作面上产生的照度,不宜低于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所产生的总照度的1/3~1/5,且不宜低于501x。
⑶照明光源的颜色特征与室内表面的配色宜互相协调,以形成相应于房间功能要求的色彩环境。
在设计一般照明时,应根据视觉工作环境特点和眩光程度,合理确定对直接眩光限制的质量等级。
2.4.2照度标准所谓照度标准,是关于照明数量和质量的规定。
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是照明的数量,即工作面上的亮度或照度。
因此在照度标准中主要是规定工作面的照度[2]。
⑴在选择照度时,应符合下列分级0.1、0.2、0.5、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500、750、1000、1500、2001x。
⑵民用建筑照度标准所规定的照度,系指工作面上的平均维护照度。
若设计未加指明时,以距地0.75m的参考水平面作为工作面。
⑶用于备用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应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当仅作为事故情况下短时使用时可为5﹪。
用于疏散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 工作场所内安全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的5﹪。
⑷视觉工作对应的照度分级范围,见表2-1[3]。
表2-1 视觉工作对照分级范围⑸在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根据建筑性质、建筑规模、等级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条件等,可依据住宅照度标准见表2-2[3]。
表2-2 住宅照度标准2.5灯具的选择照明的灯具有很多种类,按辐射的光通量分布特性来说可分为深照型配照型、漫射型、广照型。
按其结构特点分有开启型、封闭型、密闭型、防暴型,按期使用场所分有居用灯具、建筑灯具、舞台灯具、庭院灯具,设计是应根据环境条件,灯具光强分布,限制眩光,外型美观,颜色和谐、协调,使整个建筑空间在艺术上得到统一。
照明设计选择灯具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①灯具的光学特性(灯具效率、配光、利用系数、表面亮度、眩光等);②经济性(价格光通比、电消耗、维护费用等);③灯具的使用环境条件(是否防水、防潮、防尘等);④灯具的外形与建筑物或室内装修是否协调等。
⑴从灯具光特性上的考虑①在层高较低的建筑中,房间的墙与顶棚均要求有一定的亮度,要求房间有较高的反射系数,并需有一部分光直接射到顶棚和墙上,此时以采用半直接照明或直接、间接型配光的灯具。
上半球光通量一般不应小于15%,并应避免采用特狭照型灯具。
②层高较高(6m)时,宜采用狭照型或特狭照型灯具,但对垂直照度有要求的场所不宜采用高度集中配光的灯具,而应考虑有一部分光能照到墙上。
③建筑物室内要求减少阴影时,可采用广照型等配光,使工作点能受到各个方向灯具光线的照射。
如果对消除阴影要求十分严格,则最好采用发光平面(如发光顶棚),它的特点是照度高。
且均匀,对消除阴影的效果比较理想。
④带有格栅的嵌入式灯具布置成的发光带。
一般多用于长而大的办公室或大厅。
发光带的优点是光线柔和、没有眩光。
缺点是顶棚较暗特别是光带间距较大时,就更为突出。
⑤为了防止眩光,应采用带有保护角或有漫射的灯具。
⑥当要求垂直照度时,可采用宽配光灯具,如舞台灯等。
⑵从经济方面的考虑①在考虑照明的经济性时,要作全面的比较,主要考虑初投资、耗电费及年维护费。
②如果进行全面的经济比较十分复杂,难以进行,则以在同一照度值情况下消耗功率最小的照明方案作为最经济的方案。
⑶从建筑装修方面的考虑2.6照度计算2.6.1单位容量法单位容量法适用于均匀的一般照明计算和方案及初步设计时的近似计算。
不同面积范围所需的单位照度标准不同,如下表2-3[3]。
表2-3 住宅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计算每单位被照面积所需的灯泡安装功率:P=W×A2-1式中:P —全部灯泡的安装功率,瓦;A —被照面积,平方米;W —单位面积安装功率,瓦。
计算灯泡个数:N=W/P 2-2 式中:N —该计算房间内灯的安装个数;W —该计算房间内总的安装功率;P —每只灯的总功率。
单位容量“W”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照明器型式、要求的最小照度Emin、计算高度h、房间面积、天棚、墙壁和地面的反射系数和减光补偿系数Kji。
算出全部灯泡的总安装功率P。
然后除以灯具的功率,再考虑到室形及对灯具布置的要求即可得灯具数量。
2.6.2利用系数法此法适用于灯具均匀布置的一般照明以及利用墙和天棚作为光线反射面的场合。
当选用反射式、半反射式或漫射式等主要利用反射光通的照明灯具时,必须采用此法计算。
它是根据房间的几何形状、灯具的数量和类型确定工作面平均照度的计算方法[4]。
此法既考虑直射光通量,也考虑反射光通量。
落到工作面上的光通分成两部分,一是从灯具发出的光通中直接落到工作面上的部分(直接部分),另一是从灯具发出的光通经室内表面反射后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部分(间接部分),它们的和即为灯具发出的光通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部分,该值被工作面面积除,即为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若每次都要计算落到工作面上的直接光通与间接光通,则计算太复杂,人们引用利用系数的概念,事先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利用系数,供设计人员使用。
对于每个灯具来说,由光源发出的额定光通量与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之比值称为光源光通量利用系数(简称利用系数)。
U=sfφφ 2-3 式中:U — 利用系数;fφ— 由灯具发出的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lm ; sφ— 每个灯具中光源额定总光通量,lm 。
有了利用系数的概念,则室内平均照度即可由下式计算:ANUKEav s φ=2-4或 UKAE N AV φ= 2-5 式中:Eav — 工作面平均照度,lx;sφ — 每个灯具中光源的额定总光通,lm;N — 灯具数; U — 利用系数; A — 工作面面积,㎡;K — 维护系数,一般住宅选用0.8 ,维护系数K 是考虑到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光源光通量的衰减、灯具和房间的污染而引起照度下降。
⑴空间系数为了表示房间的空间特征,引入空间系数的概念,将一巨型房间分成三部分:灯具出光口平面到顶棚之间的空间叫顶棚空间;工作面到地面之间的空间叫地板空间;灯具出光口平面到工作面之间的空间叫室空间。
上述三个空间系数定义如下: 室空间系数:RCR=wL w l h RC ⨯+)(5 2-6顶棚空间系数:CCR=w L w l h CC ⨯+)(5=RCR h h RCCC2-7地板空间系数:FCR=w l w l h FC ⨯+)(5=RCR h h RCFC2-8式中:l — 室长,m ; w — 室宽,m ;RC h — 室空间高,m ; CC h — 顶棚空间高,m ; FCh — 地板空间高,m 。
⑵有效空间反射比灯具出光口平面(以下简称灯具开口平面)上方空间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经多次反射从灯具开口平面射出,为了简化计算,把灯具开口平面看成一个具有有效反射比为的假想平面,光在这假想平面上的反射效果同在实际顶棚空间的效果等价。
同样地板空间反射效果也可以用一个假想平面来表示,其有效反射比为fc ρ。
有效空间反射比可由下式求得:e A A A A s s ρρρρ+-=2-9式中:Ao — 顶棚(或地版)平面面积,㎡;As — 顶棚(或地版)空间内所有表面的表面积,㎡;ρ — 顶棚(或地版)空间各表面的平均反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