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趣地名的由来

合集下载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摘要】重庆特色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地理文化特征。

本文从地名的起源意义和地理环境对地名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重庆特色地名的独特魅力。

市中心区域的地名展现出繁华与现代化的特点,山城特色地名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湖味浓重的地名反映了重庆独特的历史背景,特色地名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重庆特色地名的保护与传承也是至关重要的。

地名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重庆特色地名的独特之处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关键词】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市中心区域、山城特色、江湖味、城市发展、保护传承、城市形象、地域文化、城市记忆、文化传承。

1. 引言1.1 重庆特色地名的起源意义重庆特色地名的起源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是一种对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回溯和再现。

这些地名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语言风格,更是对城市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的象征。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重庆特色地名的起源意义,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重庆的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使重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1.2 重庆地理环境对地名的影响重庆地处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拥有丘陵、山地、峡谷等丰富的地形地貌特征。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重庆的地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重庆的山地特色在地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地名与山川相关,如“南山”、“北山”、“大足山城”等,反映了重庆这座山城的独特地理特点。

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为重庆赋予了丰富的水域资源,许多地名也与江河相关,如“江北”、“江津”等,突出了重庆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地位。

重庆的丘陵地貌和瀑布等自然景观也为地名命名提供了灵感,如“凤凰山”、“瀑布公园”等地名,展现了重庆山水之美。

重庆的地理环境对地名的产生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重庆的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2. 正文2.1 市中心区域地名的特点市中心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带,其地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的方向。

中国地名的由来-西南篇

中国地名的由来-西南篇

中国地名的由来—西南篇重庆市位于东经106.5°,北纬29.5°,在四川省东南、长江之滨。

隋置渝州。

宋置重庆府。

宋孝宗所居称重华宫,是取两重内禅的意思。

宋代凡由宗藩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庆典中升为府。

光宗初即位,即升恭州为重庆府。

因太上皇与太上皇太后俱在,临视庆典,故曰“重庆”。

长寿县位于东经107.0°,北纬29.8°,在四川省东南。

元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县有乐温山,人多长寿一名长寿山,县以此名。

一说长寿山独平衍曲折,形如寿字而言,取以名县。

綦江县位于东经106.6°,北纬29.0°,在四川省东南部。

元置綦江长官司。

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

邑如苍帛,故名綦江。

明改綦江县。

一说綦江因綦江水呈苍帛色名之。

永川市位于东经105.9°,北纬29.3°,在四川省东南。

唐置县。

因城西南有三岔河,处三河之汇,形如篆文“永”字,故名。

一说县北枕侯溪,波流阔远,因人为名。

1992年设市。

江津市位于东经106.2°,北纬29.2°,在四川省(今重庆,天津四注)东南。

西魏分置江阳县,隋改今名,因地处大江之要津而得名。

1992年设市。

合川市位于东经106.2°,北纬30.6°,在四川省(今重庆,天津四注)东南。

西魏置合州。

1913年改合川县。

以涪汉二水合流而得名。

一说因地当嘉陵江与渠江、涪江三川会合之处故名。

1992年设市。

壁山县位于东经106.2°,北纬29.6°,在四川省(今重庆,天津四注)东南。

唐置璧山县。

璧山在县西南,一名巴山,亦名重璧山,西北两面,皆险绝如壁,东南削干,号重璧山,出白石,明润如玉,故名。

荣昌县位于东经105。

6°,北纬29.4°,在四川省(今重庆,天津四注)中南。

唐置昌元县,明改荣昌县,因介于古昌州与荣州间而得名。

大足县位于东经105.7°,北纬29.7°,在四川省(今重庆,天津四注)中南部,重庆西北。

重庆为何被称为英雄之城有什么历史典故

重庆为何被称为英雄之城有什么历史典故

重庆为何被称为英雄之城有什么历史典故
提到我国的一个重要中西部城市重庆,大家一般想起的都是重庆的一些美誉,比如说“江城”,“雾都”,“火锅之城”,“山城”等等,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重庆这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片,还有一个被大家很少提及的,那就是“英雄之城”这个称谓。

说到这里很多的朋友们可能就会产生疑惑了,重庆为什么会被称为英雄之城呢?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古时候住在这里的巴人非常的骁勇善战,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将这里称为英雄之城。

我们先不说古代巴人首领巴蔓子的故事,我们首先来聊一聊就是近现代以重庆为代表的川军的故事,大家就明白英雄之城这个称谓有多么的名副其实了。

川军在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尽管重庆并没有受到直接的侵略,他们仍然毅然决然的走出了重庆,参与了当时中东部地区的抗日战争,要知道当时的川军武器装备是极其落后的,但是川军多次凭借自己的劣势武器,与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抗衡到底。

根据战后的统计,川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伤亡无数,总共的伤亡人数在全国其他部队当中位居第1名,要知道川军的总人数才350万而已。

在重庆的历史上,关于战争的历史其实并不多,这是因为重庆身处内陆的原因,但提到有关于战争的影响力,重庆一点也不弱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合川的钓鱼城之战威扬四方。

在12世纪初期,成吉思汗铁木真在统一漠北地区之后开始对外扩张,他的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基本上战无不胜,唯有在重庆却遭受到了近乎钢铁一样的反抗。

不论蒙古铁骑怎样进攻,换了多少进攻的将领,怎么都攻不下来重庆的合川钓鱼城,并且合川钓鱼城的守城将领还对蒙古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和挫败,正是从这场战争之后,蒙古军队的对外征伐出现了转折点,从此走向低潮。

英雄之城的称谓,从这个历史事件看来,是不是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呢?。

重庆地名由来:市名与简称

重庆地名由来:市名与简称

重庆地名由来:市名与简称重庆市名来历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西元1189年)2月禅位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邑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藩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

对于“重庆”名称的由来,现有三种解释:一是因帝王“潜藩”(指皇帝在未继位前的封地)而名。

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

二是因祖(母)父(亲)二人均临光宗登基庆典而名。

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

于是,“恭州”即被命曰“重庆府” 。

三是合取比邻两地的地名为名。

另据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间,故曰“重庆”。

重庆简称的由来重庆简称“巴”或“渝”。

重庆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记载的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历史的变迁,名称多次更改。

南宋以前的行政区划,虽多次变动,但国、郡、州、县皆以“巴”命名,称“巴国”“巴郡”“巴州”“巴县”。

据史书记载,巴国是以外来的东方巴部族集群为主,融合和征服长江、乌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土著部族构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名。

另一说法是因嘉陵江三折入长江的形状,像古篆体字的“巴”字之故。

“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距今至少在1400多年。

北周闵帝元年改“巴州”为“楚州”。

隋文帝时(公元581年)将“楚州”改为“渝州”。

名因其嘉陵江上游有一大支流“渠江”时称“渝水”,而且习惯以“渝水”称呼“嘉陵江”,于是重庆便简称“渝”。

附:也说重庆地名的由来一座城市取名,大都有一些历史的渊源,或历史文化的寓意,重庆的得名,也不例外。

重庆“雷人”地名:黄泉路,鸭儿凼

重庆“雷人”地名:黄泉路,鸭儿凼

重庆“雷人”地名:黄泉路,鸭儿凼“我在黄泉路等你!”“来嘛,去牛屎滩吃碗小面!”……听到这些地名,你是不是觉得很诧异?是的,这些雷人的地名真实地存在于重庆主城各个角落。

近日,有网友就在天涯重庆和大渝网上发帖,列出了一些雷人的地名,它们有的让人喷饭、有的让人捧腹。

那么,这些地方是否真有其名?昨天,记者就联系到了有关部门,对这些地名进行了一番调查。

黄泉路听着真恐怖“重庆有条路很恐怖,名叫黄泉路。

”在天涯重庆,探讨雷人地名的帖子很快就成了热帖,网友在帖子中举例道:“好好的一条路叫成黄泉路,还有谁敢走?”“还有个荒沟,这让人认为是荒山野岭。

”“虾子碥也是,让人以为那里是虾子藏身的石缝。

”“蚂蝗梁,还以为那里到处是蚂蟥”……同时,一些网友跟帖表示,这些地名低俗不雅,建议政府尽快改掉。

记者调查黄泉路?有人叫过!据网帖介绍,“黄泉路”是从黄桷桠到小泉。

昨天,南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称,她曾听说这段路被人叫成“黄泉路”,但不知道现在是否有人这样叫。

随后,记者联系沿线的南山居委会、金竹村村委会、龙井村村委会,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很诧异。

“叫黄泉路,我咋没听说过?”金竹村村干部杨晓川说,他知道黄桷桠到金竹村一段,被称为黄金路。

昨天下午,南岸区民政局地名科负责人称,黄桷桠到小泉这条路并没有命名;南岸区交通局建管科负责人称,这条路不叫黄泉路,应叫黄小路。

鸭儿凼?至今在用!在网帖中,有网友还提出了一个雷人地名,名曰:鸭儿凼,位于南岸涂山镇的骡子堡社区。

骡子堡居委会主任陈军称,鸭儿凼这个地名的确存在,而且至今还在使用。

陈军称,这个地名曾闹过笑话:社区有人外出旅游,有人问他家住哪里,他回答住在重庆南山涂山的鸭儿凼。

问话的人笑了,回答者则面红耳赤,很不好意思。

南岸区民政局地名科负责人称,鸭儿凼以前是农村,那里有个水塘,常有鸭子游来游去。

现在,水塘已消失。

他说,曾有人提出,将鸭儿凼更名,但此举涉及居民改门牌号、身份证及有法律效力的证件等,因此最终没有更名。

重庆的历史文化典故

重庆的历史文化典故

重庆的历史文化典故
重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以下是一些典故。

1. 重庆“山城”之称的由来:随着长江岸线的逐渐褪去,重庆逐渐向山腰延伸,成为一座“山城”。

在长久的历史中,这座城市曾经有过多次改名,如战国时期称“白帝城”,唐朝时期称“恒州”,宋朝、元朝改名“巴州”。

2. 重庆火锅的由来:相传清朝末年,因当时道路崎岖,人们为了快捷方便,就在路两旁吃饭。

有一天,因为天气寒冷,一些小摊贩便在锅里加入辣椒与花椒来热身,结果出现了火锅。

3. 重庆“磁器口”的由来:南宋时期,此地是天泉寺下葬地。

明朝时期,因陶瓷业兴旺,磁器口作为江洲双合罐(陶瓷窑)的集散地,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陶瓷市场。

4. 重庆老城区的设计:重庆区域特殊,山高路险,因此民居的建筑设计相对较“独特”。

在传统的居住设计中,利用山脚或山崖边的地势,分层建筑,于是重庆老城区的“吊脚楼”、“悬屋”等建筑形式应运而生。

5. 重庆城市墙历史:明清时期,重庆市区被一道长8000米的城墙环抱着,是当时西南地区城墙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

现在的石板坪城墙是原建筑的遗迹,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渝中区—渝州之中心。

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

1995年由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大渡口区—长江边的义渡。

清末巴县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

1965年建区。

江北区—长江和嘉陵江之北。

以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而得名。

1955年由重庆市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沙坪坝区—长江边的多沙平坝。

沙坪坝原为嘉陵江边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坝,因坝上多江沙,故曰沙坪坝。

抗战时成为沙磁区中主要的文化区。

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传说中的九龙滩。

该地早在明代就有地名九龙滩,抗战时先后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和九龙铺镇。

1955年由重庆市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南岸区—长江之南岸。

以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北碚区—伸入江中的巨石。

北碚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碚”,又因在渝州重庆之北,故称北碚。

1955年定名为北碚区。

渝北区—渝州城北称渝北。

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

1994年由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巴南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

1995年,重庆市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及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以其主要辖地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万州区—“万川毕汇”、“万商毕集”。

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最早于唐贞观八年出现,1998年由原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

涪陵区—涪水两畔多王陵。

乌江自涪陵汇入长江,因古时乌江又称涪水,古巴国帝王陵墓多葬于此,故称涪陵。

1997年由地级涪陵市改设重庆市涪陵区。

黔江区—黔中乌江古黔江。

黔江古属黔中郡,乌江发源于郡,古称黔江,区名得名于此。

2000年由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改设为黔江区,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区。

长寿区—长寿山下长寿县。

明初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

2001年撤县设区。

江津区—长江之要津。

隋开皇二年,改江阳为江津,以地处长江要津(“津”即码头、港口的意思)而得名。

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五公里地名源流考

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五公里地名源流考

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五公里地名源流考作者:邵磊来源:《长江文明》2019年第02期摘; ;要: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五公里一线的公路里程碑地名,源自于抗日战争时期川黔公路的修建和中缅公路的开通,见证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所经历的苦难而光荣的历史。

今天,对四公里、五公里地名的传承,反映了重庆人民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关键词:重庆市;四公里;五公里;川黔公路;中缅公路在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附近,有一组非常奇特的地名,分别称之为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九公里,外地游客到此,对这些以里程碑命名的地名感到非常好奇,就是重庆本地人,对四公里、五公里地名的由来也是莫衷一是。

其实,这些独特地名的背后,蕴含的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还是要从川黔公路的修筑开始。

一、川黔公路修筑的历史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三省。

此后日军陆续制造了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和1935年“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频繁地在东部地区制造事端、挑起战争,随时准备入侵中国腹地,严重威胁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南京。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残酷的“围剿”政策。

内战外患之际,蒋介石非但没有抵御外辱,反而把目光转向了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

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日军的不断侵略,南京国民政府想为东部地区的政府机构、学校、工厂、企业找到一个可靠的大后方;二是妄图把正在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消灭在大西南的山川中;三是借“围剿”红军和寻找抗战大后方落脚点之机,把西南各省的军阀权力收归中央。

然而,此时的西南各省,高山连绵、大河密布,交通极为不便。

要想解决西南地区的诸多问题,则需要便捷的交通来运输军队和物资,就当时的技术和成本而言,相比航空、铁路和水运,在西南地区修筑公路就成为优先的选择。

为此,早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之时,蒋介石就下令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五省,推行“公路协剿”政策,限期半年完成五省之间的联络公路。

重庆各区县名字由来

重庆各区县名字由来

重庆各区县名字的由来重庆地名文化地图(区县篇)渝中区——渝州之中心。

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

1995年由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大渡口区——长江边的义渡。

清末巴县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

1965年建区。

江北区——长江和嘉陵江之北。

以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而得名。

1955年由重庆市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沙坪坝区——长江边的多沙平坝。

沙坪坝原为嘉陵江边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坝,因坝上多江沙,故曰沙坪坝。

抗战时成为沙磁区中主要的文化区。

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传说中的九龙滩。

该地早在明代就有地名九龙滩,抗战时先后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和九龙铺镇。

1955年由重庆市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南岸区——长江之南岸。

以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北碚区——伸入江中的巨石。

北碚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碚”,又因在渝州重庆之北,故称北碚。

1955年定名为北碚区。

渝北区——渝州城北称渝北。

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

1994年由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巴南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

1995年,重庆市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及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以其主要辖地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万州区——“万川毕汇”、“万商毕集”。

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最早于唐贞观八年出现,1998年由原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

涪陵区——涪水两畔多王陵。

乌江自涪陵汇入长江,因古时乌江又称涪水,古巴国帝王陵墓多葬于此,故称涪陵。

1997年由地级涪陵市改设重庆市涪陵区。

黔江区——黔中乌江古黔江。

黔江古属黔中郡,乌江发源于郡,古称黔江,区名得名于此。

2000年由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改设为黔江区,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区。

长寿区——长寿山下长寿县。

明初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

2001年撤县设区。

重庆超奇葩的地名,看到最后一个我笑哭了

重庆超奇葩的地名,看到最后一个我笑哭了

重庆超奇葩的地名,看到最后一个我笑哭了外地朋友问我:你们重庆啥最特别?是重庆火锅?还是重庆美女大长腿?是繁华步行街?抑或是山水之城?我冷笑了一声说已经这些都不是最鲜明的特色重庆最特别的应该是地名!绝对让你看一次就记住了!不信你看嘛!动物类1鸡公嘴第一个就那么难,鸡公嘴,位于渝中区袁家岗附近,看这地形也不像公鸡,不知道为什么叫鸡公嘴……2牛屎滩你造,这是个水库的名字,可一个水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于是……脑补水库周围有牛群在放养。

3白象街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白象都是地位颇高。

相传这里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坛庙一对青石狮相对,故得名。

4虾子蝙虾子蝙?到底是虾子还是蝙蝠?这两者是有什么奇怪的关系~牛角沱···牛角就牛角吧,还沱……6鱼洞此处有鱼生长之山洞,故得名。

可哪里有山洞??不过鱼洞现在开发得很好,大家可以去逛逛。

官署类1火药局火药局?有点屌哦~2炮台街这炮台,这架势,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叫炮台街咯。

3道门口……到哪个门口老?稀奇古怪类1下回水沟……是不是还有个上回水沟?2上三八街、下三八街虽然现在已经将“上三八街”改为“安中街”、“下三八街”更名为“中民街”老重庆都还是顺口叫老名字……3九毛路以前这里卖东西大多都是九毛钱,所以叫九毛路咯。

骗你们啦,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哈哈哈!四五六公里,八九公里,嗯……还能再懒点吗~坑爹类下面这些地名,彼此相差一个字,却相隔千里,外地人总是傻傻分不清……人和与人和街:前者在渝北,后者在渝中区。

磁器口与磁器街:前者在沙坪坝,后者在渝中区。

童家桥与童心桥:前者在沙坪坝,后者在渝北。

黄桷垭与黄桷湾:前者在南岸南山上,后者在南岸弹子石。

李子林与李子坝:前者在大渡口,后者在渝中区。

南区路与南区路口:前者在两路口,后者在两路。

歇后语类女菩萨看戏——观音桥(瞧)北斗星落坡上——七星岗心头起波浪——南坪(难平)傻子当领导——佛图关(糊涂官)麻绳捆口袋——井(紧)口三伏天围围巾——鹅(“恶”)颈项武大郎的兄弟——二郎隔夜的冰粉——一碗水大将军解甲——歇马巨人舞排笔——涂山。

关于重庆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重庆的故事和传说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以下是关于重庆的几个故事和传说:
1. 七星岗的故事:据说,很久以前,重庆城中的七星岗是一片荒凉的墓地。

有一天,一位道士来到这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七星阵,声称这里风水极佳,因此建议修建一座大宅院。

从此,七星岗成为了一个富人聚居的地方,也因此得名。

2. 钓鱼城的传说:相传在南宋时期,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首诗:“石马带江旁,大将下高堂。

贼来如鸟下,兵去似云翔。

蜀国名将尽,彭门世泽长。

”据说这是明朝建文帝所写,预言了未来的历史事件。

后来,钓鱼城成为了南宋抵抗蒙古军队的重要据点,并取得了著名的钓鱼城之战的胜利。

3. 洪崖洞传说:相传在古时候,重庆洪崖洞一带是一片漆黑的深渊。

为了照亮这里,神仙们用金竹扫帚打扫了七天七夜,才让这里变得明亮起来。

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将这里称为“洪崖洞”。

4. 磁器口的传说:据说在古时候,磁器口是一个繁华的码头,商船云集。

有一天,一只巨大的白蛇来到这里,吞噬了所有的船只和货物。

一位神仙为了拯救这里的人们,化身为一艘大船,停靠在码头。

白蛇被神仙打败并赶走,磁器口也因此得到了新生。

这些故事和传说都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这些故事和传说也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宝贵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想象力。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语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特大型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金融中心之一。

重庆特色地名融合了地理和文化特征,反映了这个城
市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

重庆地名的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方面。

重庆拥有悠久
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重庆曾是两宋时期的重要商业和文化
中心,也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

巴渝文化是重庆地区特有的文化,深受土家族、苗族、瑶
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重庆地名中的许多地名与历史和民族文化有关,如“解放碑”、“洪崖洞”、“歌乐山”等。

解放碑是重庆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得
名于1945年重庆解放后而建。

洪崖洞是重庆的一个古老的景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歌乐山是重庆的一座著名的山,因其在宋代就有民众在山上歌唱舞蹈而得名,体现了
重庆历史和文化的特征。

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地形、地势和水系、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
教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

这些特征既反映了重庆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也塑造了重
庆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特色地名既是城市
的象征,也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重庆地名的文化探究

重庆地名的文化探究

重庆地名的文化探究作者:陈诗雨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6期摘要: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重庆地名体现了命名者的价值取向、审美倾向、宗教信仰、政治道德观念,以及命名之初巴蜀经济文化独有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重庆地名用语特征文化内涵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或居民点所取的名称。

它是人们在广阔的大地上活动的真实见证,是文化起源、生产发展、行政沿革的可靠记录,是自然环境的素描,是历史研究的窗口,是民族语言的刻痕,是人文、民俗探讨的珍贵资料,是一种文化现象。

可以这样说,地名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地名文化丰富多彩。

据王连勇先生的统计,重庆有都市地名2337个[1];周文德(2010)统计,重庆乡镇及以上地名有1048个[2]。

重庆地名,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思维特点和思想观念,又体现了重庆人特有的生活经历和地域观念。

一、重庆地名命名心理的文化透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地名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积淀了人类历史共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重庆地名正是这样一个缩影,它浓缩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心理,折射出巴蜀人的特殊心理特征。

(一)重视方位的心理中国人对方位词有着特殊的好感,比如中国这个名词本身就带有方位的含义,意为“中央之国”,古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居天下之中,因此自称中国,而把周围其他地区叫做“四方”。

东、西、南、北是中国方位文化的重要内容。

重庆地名中以此命名的就有:解放东/西路、建新东/西/南/北路、南坪东/西/南/北路、双龙东/西路、松石北/南路。

但是,由于重庆特殊的城市地形,房屋均依山而筑,建筑都随地形而造,不像平原地区的房屋,幢幢必讲究“坐北朝南”,因此,居民对东西南北的方位感不是特别强,更确切地说,东西南北的指向性不如平原地区那么强。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传说故事300字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传说故事300字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传说故事300字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传说故事1、兴龙湖传说的起源兴龙湖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是这座城市的一颗瑰宝。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兴龙湖的形成和其背后的故事。

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繁华的王国。

然而,由于当地统治者的贪婪和残暴,王国遭受了一场天灾的惩罚。

大量的降雨汇聚成湖,整个王国被淹没在水下。

从此,这片湖泊被称为兴龙湖。

2、兴龙湖的传说内容据传,兴龙湖中隐藏着一条无比巨大的龙,它在这里沉睡并保护着整个永川区。

这条龙被当地居民视为守护神,他们相信只要龙神安详沉睡,就能保佑他们平安和繁荣。

当地人对这条龙有着无比的尊敬和崇拜。

每年的龙神节,他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向龙神祈福,并用各种仪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

3、兴龙湖的神秘之处除了传说中的龙神,兴龙湖还有其他神秘的地方,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探险者前来探索。

据说,湖中有一颗美丽而神奇的水晶之心。

这颗水晶被认为是兴龙湖的真正宝藏,具有无比的力量和能量。

然而,迷失在湖中的人们一直无法找到它的具体位置。

人们对这颗水晶之心的渴望使得兴龙湖成为了探险追梦者的圣地。

4、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来说,兴龙湖传说故事是重庆市永川区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我相信故事中的龙神代表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另外,对于渴望探索和追逐梦想的人们来说,兴龙湖也是一个象征着勇气和冒险精神的地方。

无论是寻找水晶之心还是探索湖底的秘密,这些行动都展示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无限可能性的向往。

总结与回顾通过兴龙湖的传说故事,我们了解了重庆市永川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兴龙湖的守护神龙神以及水晶之心都使得这片湖泊显得神秘而引人瞩目。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也领悟到: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都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和价值观。

在探索兴龙湖的神秘之旅中,我们不仅会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还会被湖水的湛蓝、山峦的峻峭和传说的魅力所吸引。

重庆地名历史

重庆地名历史

打小喜欢村话野史,更是喜欢自己的家乡重庆。

经常看到报端说什么重庆的码头文化、大农村等贬低重庆的话语,包括一些当局取的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地名,确实心痛!想发此贴告诉喜欢重庆,或想来重庆旅游的盆友一些关于重庆的故事,或许你看完本贴,会更喜欢重庆,而我们重庆其实是礼仪之都、文化之城,码头文化是讲湖义气,而非低俗。

话说重庆,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积淀,朝代更迭。

这里虽然地下没有兵马俑,但却恐龙化石可以挖掘;重庆没有六朝古都,但在1937年~1945年之间,向全世界发出代表中国的声音。

没有帝王将相的故事,却与大禹治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网络小说《失踪的上清寺》就写了一群热心重庆人帮助台湾女孩的故事以及介绍了重庆市内各大景点,《红岩》则家户喻晓,《一双绣花鞋》、《小桔灯》等文豪都是描述关于重庆的文章。

其实要写重庆的东东太多,本人也喜欢旅游,经常遇到网上或街上外地来重庆旅游的小伙伴不知去哪里玩,或去九寨什么地方途经重庆,或者在重庆读四年书都不曾了解重庆,本贴写一些关于重庆地名典故或由来,或建议,也欢迎喜欢重庆的盆友把你知道的有故事的重庆地名一起写出来。

传播正能量,做一个能为重庆添光加彩的善者。

重庆夜景在南山观看重庆夜景的景点应该涂山雕塑园、“一颗树”、老君洞、铁路疗养院、南山丽景度假酒店等几个地方都是绝佳位置,除“一颗树”外,其它几个地方都被相应的单位占居,而旅游局最后一个项目,也就是当时的荒坡长着一颗黄桷树,龙黄(龙洞天到黄桷桠)公路边上选此地建立了观景台,因此得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外界一般认为到重庆看夜景就是到一颗树看观景台看看山城夜影。

若喜欢自由行的盆友,完全可以到铁路疗养院和南山丽景酒店去体验一下,你在盆友照片中不一样的重庆夜景。

这里,观景台的名字“一颗树”不知是哪位大神所赐,我认为要么是刚到任的一个外来的官员或者从哪个村提起来的乡官,为了应付,把好好一个观景台,弄得一个没有任何文化意义的名字。

像后来重庆本地企业龙湖取名自己的地产的名字什么天街之类的,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绝美的诗句,还有春森彼岸,听到这个名字我们自然会想到一江之隔的春森路,想到那双绣花鞋。

重庆市地名文化故事

重庆市地名文化故事

重庆市地名文化故事
重庆市地名文化故事有以下几个:
1 . 涂山氏与大禹:据传,大禹在呼归石上呼唤涂山氏,情深意切,天地感动,巨石应声而开,涂山氏怀孕的儿子“启”从石中而出,因此涂山有“诞子石”之称。

2 . 德感坝:此地原为湖泊,常遭水灾,人民年复一年筑坝抗洪,其勤劳美德感动天地,遂名龙王填湖成坝,故名德感坝。

3 . 二府衙: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庆府同知署在此落地办公,至清乾隆十九年,重庆同知署迁往江北,此地变为了居民区,但后世百姓仍习惯称这里“二府衙”,地名沿用至今。

4 . 天官府:明朝太师、吏部尚书蹇义府第建在七星岗,因此得名天官府。

5 . 邮亭铺:邮亭铺是明清时期成渝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位于大足区南边,当锦江、渝州上下之冲。

6 . 羊角:武隆区老羊角地处乌江五里滩上,历来有川黔咽喉之称,以前为上下货物转运港口,商业繁荣,极盛时街道长达六华里,人口逾万。

7 . 路孔:荣昌区路孔即今万灵镇。

以上就是重庆市地名文化的一部分故事,每一处地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

浅析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1. 引言1.1 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简介重庆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其特色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地理和文化特征。

这些地名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反映了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又承载了特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重庆特色地名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特征、文化内涵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重庆特色地名地理文化特征进行浅析,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探寻重庆特色地名的魅力所在,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2. 正文2.1 重庆地名的历史渊源重庆地名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时期。

在古代,重庆被称为“巴州”,是巴国的一部分。

巴国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其影响力在周边地区很大。

而蜀国则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国家,其疆域也涵盖了重庆地区。

重庆的地名也受到了巴国和蜀国的影响,在古代常常被称为“巴渝”,“渝”即蜀地的别称。

而重庆的地名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密切相关。

重庆有很多地名与山水有关,如“南山”、“长江”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重庆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丽的山水风光。

重庆地名还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

“白公馆”就是因为曾经有一位叫白公的人在这里居住而得名。

而“重庆”这一地名则是因为古代有一位叫重阳的仙人在此居住而得名。

重庆地名的历史渊源丰富多彩,反映了古代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研究重庆地名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2.2 重庆特色地名的地理位置特征重庆特色地名的地理位置特征是指地名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和位置特点。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重庆特色地名也呈现出一些与地理环境相关的特点。

重庆特色地名多以山、水、城等自然地理元素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有趣地名的由来,你知道几个?2008年-10月-23日11:12lanana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

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

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

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

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

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涪都”。

连同远古巴国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国建都,重庆在历史上就有三次成为国都。

大家都知道,重庆历史悠久,那么地名的由来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也许就是你现在的住的地方,你知道它名字的由来吗?我这里收集了一些。

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功成召宾歌乐于此”而名,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点;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

也有说歌乐山因“歌乐灵音”而得名。

另有传说说李冰之子二郎治水有功,玉皇大帝派天宫仙乐队表彰,乐作如闻钧天之音,仙乐风飘,响彻山林。

实则山上松柏茂密,山风吹拂,松涛阵阵,再加明代古刹云顶寺大雄宝殿飞檐翘角上12对铜铃随风震摇,风声、涛声、铃声混响,以至空谷传音,万籁齐鸣。

现云顶寺早已塌圮,重庆政府在古刹遗址上建造了三壁合围、长110米、高5.7米、反映巴文化的浮雕长廊,在巴蛇吞象、巴人开垦的历史回溯中,享受松风吹来的梵声天籁、盛世福音。

漫步其间,遥远的灵音传过来,若即若离,恍惚中感受到巴人在历史长河中韧度与勇悍。

缙云山名之由来有多种传说。

一说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故称缙云山。

据郡志载宋灵成侯庙碑云;“此山出于禹别九州之前,黄帝时有缙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这是一种传说。

二说因缙云寺而得名。

另据《重庆府志》描述渝州十二景,有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

缙,赤色也”。

缙云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云霞时常变得色赤如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这又是一种传说。

尽管说法不同,但都反映此山已久负盛名了。

缙云山与峨嵋山历史上同为巴蜀佛教胜地,隐现于古木丛中的缙云寺已有1500多年历史。

枇杷山海拔345米,因山上曾植有很多枇杷树而得名。

九龙坡原有一地名“九龙滩”,因江岸边石如九龙翘首得名;1939年3月,现重庆南站处建九龙铺机场;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时候,《新华日报》记者将九龙铺机场误报道为“九龙坡机场”并广为流传,“九龙坡”因此得名。

沙坪坝嘉陵江在此处折转,冲刷出一片较为平坦开阔的沙坝地带,形成历史已数百万年,由此地理特征得名“沙坪坝”。

大渡口明清时期,该区域附近有多个长江渡口,此处渡口最大、人气最旺,由此得名大渡口。

在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有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

凤鸣山真的有凤凰吗,答案是有的,既然有传说中的龙,这凤凰没有行吗,不过人们没有见过凤凰,只听到过凤凰的鸣叫声,这也是凤鸣山的由来。

上清寺天坛新村和口腔医院的位置曾有座寺庙,上清寺因此而得名。

朝天门朝天门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渝中半岛的东南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势中高,两侧逐渐向下倾斜,地势险要,城门上原书“古渝雄关”四个大字。

“朝天门”,顾名思义——朝天,因为面朝当时天子、京师所在地南京,人们在此迎接天子派来的御差,天子下达的圣旨,故名“朝天门”。

人和清道光年间更名瓦店子场为人和场,取人以和为贵之意。

大竹林由于当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礼嘉清乾隆初已建为李家场,因隶属江北厅礼里,地濒嘉陵江边,故更名礼嘉。

鸳鸯在原鸳鸯乡政府所在地场边小溪上30米间有两桥并列;又有大树一棵两枝主干直搭对岸,形成天然桥梁,似鸳鸯展翅,匍匐溪面,故名。

(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节)望龙门因为望着对面的龙门浩。

朝天门古时候的交通主要是靠水运,以前朝廷派使者来重庆,重庆的地方官员都是在两江交汇的地方去迎接,因为朝廷使者是代表皇帝,也就是天子的,所以就给那个地方取名为朝天门。

解放碑此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

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石桥铺石桥铺这里在很久前,有一座石桥和一间铺子,所以就叫石桥铺。

磁器口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位于重庆城西14公里的嘉陵江畔。

自明、清时期以来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大地。

昔日这里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物资集散地。

那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

磁器口,以出产瓷器而得名。

在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在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很好,品种繁多,名声渐大,产品远销省内外。

渐渐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龙隐镇”。

现已发现古窑遗址20余处。

储奇门是下半城沿长江开的六个城门中,较为重要的城门之一。

位置在城的正南方,瓮城面向长江上游。

储奇,寓有富足昌盛之意。

昔日,城门外码头起卸的货物,大都是四川出口大宗的药材山货,城门内集中了药材和山货的商号和堆栈。

古代就有“储奇门,药材行,医治百病”的民谣.观音桥文档记录,清朝康熙末年,在江北区境中部,现观音桥一带,修有一座庙宇,名观音庙。

庙附近又修两座石板桥,根据观音庙的“观音”两字,及石板桥的“桥”字,故得名观音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市政建设,毁桥拆庙,但其地名仍沿用至今。

观音桥泛指建新东路、建新南路、建新西路、建新北路交汇处附近一带,原为乡村小集市,仅一小街与少数居民。

1966年,嘉陵江大桥建成后,观音桥发展成繁华地区,为区内商业、贸易中心。

一些在观音桥生长至今的老人告知了观音桥以前的详细地形。

现在的阳光城到海洋公园一带,是一条小河沟,而洋河体育场是一个水库。

在阳光城附近,修有一座石板桥,桥边,则供着一座土地菩萨。

会仙桥会仙桥在渝中区民族路上,就在如今会仙楼前面那广场的中心。

会仙桥消失得早,笔者伯父上个世纪20年代初就来到重庆做工,也没见过那桥。

不过,会仙桥的地名却存在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古时,重庆城内人烟并不多,大梁子(今新华路)一带还是森林。

从大梁子流下一条小溪,大约是顺如今的正阳街,经大阳沟,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

会仙桥就是这条小溪上的一座桥,长可能不到10米。

之所以叫会仙桥,是传说有人在此遇到过神仙。

不过,传说有多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有个老头在那桥头开了个冷酒馆,经常有个南岸老君洞的道长来他馆里喝酒。

那道长便邀请老头到老君洞去耍。

老头去了,道长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来,两个人总是吃不完。

下午,老头回到酒馆,老婆子好惊奇,说:“你啷个好多年都不回来哟?”老头说:“你昏了哟,我才耍半天。

”但一照镜子,竟然长出了雪白的长胡子。

老头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长是个神仙。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人们便把这酒馆门前的桥叫作会仙桥。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崖洞下面住了个姑娘,经常到嘉陵江边去洗衣服。

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冲跑了。

江边有个单身的打鱼郎见了,划着渔船就去给她捡了回来。

于是,二人就熟悉起来。

有一天,姑娘的母亲生病去世,姑娘没得钱安葬,急得去跳河。

打鱼郎把她救了起来,对她说:“我网到一挑金甲鲤鱼,马上挑去卖,卖了就去买寿衣和棺材。

”哪知,他挑着鱼进了城,刚走到那桥上,那活蹦乱跳的金甲鲤鱼全都死得硬邦邦的,还卖啥子钱哟!急得打鱼郎在那桥上跳起脚哭。

这时,他听见土地庙里传来一个声音:“快点让路,八洞神仙来了!”他抬头一看,来的却是八个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帮忙。

领头的是个拄着根铁拐子的瘸子老头,说:“我们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没吃的,哪里帮得了你的忙哟!”那身背宝剑的叫花子捡了一砣石头丢进打鱼郎的鱼箩筐里,说:“你的鱼全都活了,还不快点拿去卖?”打鱼郎一看,硬是的。

把那石头丢进另一个箩筐,鱼也活了。

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见了。

于是,打鱼郎卖了个好价钱,安葬了姑娘的母亲,然后和姑娘结成夫妻,在这桥头安了家。

这桥也就取名会仙桥。

鱼洞人们常常把“鱼洞”写成“渔洞”,这肯定是写错了。

此地长江边有一片石岩,石岩底部可能是被江水侵蚀,形成斜洞,鱼喜欢藏于其中,于是称为鱼洞。

鱼洞右侧有一条小河在此注入长江,名箭滩河,又名一品河。

那入江处俗称“溪口”,鱼洞也被称为鱼洞溪。

上新街、下浩上新街是上浩新街的简称。

上浩、下浩又是上龙门浩、下龙门浩的简称。

浩,本指水广大,如浩浩荡荡。

长江南岸江边有两列石梁凸出水面,两列石梁之间形成一个口,从那口出去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因而称为浩口,而石梁靠岸一边的水面则被称为“浩”。

那浩口是江鱼进出的门,有人就在那石上刻“龙门”二字,于是这“浩”就被称为龙门浩。

双碑清道光年间,有人为詹家溪附近修筑一条人行道路进行募捐,并对捐款人立双碑给予表彰纪念,那条路就被称为双碑街。

长寿县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

“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

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

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

《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县城仁和场灌滩寺。

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

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