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放风筝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文化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3. 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技巧4. 风筝的放飞技巧5. 风筝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放飞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种类与结构。

2. 采用示范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筝的放飞,掌握放飞技巧。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如纸张、竹签、线等。

3. 准备空旷的场地,便于学生放飞风筝。

4. 准备安全器材,如风筝线剪、防护眼镜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风筝在我国的传统地位。

3. 知识讲解:介绍风筝的种类与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风筝及其组成部分。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跟着操作。

5. 放飞练习: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让学生在空旷场地进行放飞练习。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讨论环节:在制作和放飞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评价环节: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熟练程度。

2. 学生放飞风筝的技巧和稳定性。

3. 学生对风筝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独立制作一个风筝。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理解“翩翩起舞、威武、驾驶、双胞胎”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孩子们放风筝是表达自己的理想,懂得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风筝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说读后的感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槐乡是怎样美丽?快读课文。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生字:tóngchěxiànzā童扯线扎(童年)(扯断)(毛线)(扎成)wǔshàosháotuō武哨勺拖(武术)(哨兵)(汤勺)(拖延)词语:威武:力量强大。

驾驶:操纵使车行使。

双胞胎:同一个胎里两个婴儿,两个人同一胎出生。

4、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哪些小朋友的风筝,找出描写他们风筝样子的句子,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含有“无边的大海和翻滚的波浪”“威武”“翩翩起舞”等词语的句子。

说说自己还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未来的水兵“我”、飞行员“强强”、昆虫学家“薇薇”、建筑大师“大喜”、音乐家“根子”会是什么样,他们会做些什么?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课件显示放风筝情景)如读第三自然段描写“我”和“强强”风筝的样子的句子时,可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时的情景,读出“我”和强强长大誓死保卫祖国海空的决心和壮志。

朗读第四自然段描写根子扎风筝的样子的句子后,可让学生想象动听风铃还会引来什么?想象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第五自然段简略地记叙了芳芳别具一格的风筝,可想象芳芳会想些什么?她想好了没有?最后一自然段可结合“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闭目想象空中的“风筝图”,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三、个性朗读(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1、分小组朗读,比赛朗读。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放风筝》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的含义。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放风筝的乐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生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放风筝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教材:《放风筝》课文文本教具:PPT、风筝模型、彩色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风筝模型,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风筝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3. 教师讲解生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课文。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文旁边标注出生词。

2. 学生模仿课文,尝试自己写一段放风筝的经历。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词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写的放风筝经历,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放风筝实践活动。

2. 学生观察风筝飞翔的样子,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放风筝的体验,互相交流。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学生朗读课文、课堂练习、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新教材第六册《放风筝》教案设计

新教材第六册《放风筝》教案设计

新教材第六册《放风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放风筝》,了解山区孩子放风筝的习俗和放风筝的制作过程;- 学会运用描述性词语和动词来表达放风筝的场景和动作;-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能正确使用重难词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和分类放风筝的相关词汇和知识点;-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放风筝的图文匹配练习;- 运用多媒体资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自己的风筝,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放风筝》中的语言表达;- 学会正确朗读和运用重难词汇。

2. 教学难点:- 运用描述性词语和动词来表达放风筝的场景与动作;- 学会正确朗读和运用重难词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学生对放风筝的印象,通过展示放风筝图片和制作风筝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重点词汇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文中涉及的重点词汇整理出来,并进行学习和巩固。

3. 阅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放风筝》,并给学生分发课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跟读和默读。

针对生词和理解难点进行解释和讲解。

4. 完成语言运用任务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取出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填写合适的形容词或动词进行操练。

5. 图文匹配将风筝制作的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将每个步骤的图片和描述打乱,要求学生进行图文匹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一人进行风筝制作实践,其他成员负责记录过程和成果,并互相协助完成任务。

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7. 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选取最好的风筝进行展示,并让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心得和体验感受。

8. 课堂总结通过本次教学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放风筝的文化背景和制作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放风筝》教学设计10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10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放风筝》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风筝》教学设计1活动准备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活动目标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

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

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放风筝》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风筝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展示风筝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放风筝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珍惜亲情和友情。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风筝的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风筝制作方法和放风筝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放风筝》课件或教案。

(2)生字词卡片。

(3)风筝图片或视频资料。

(4)风筝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风筝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筝。

(2)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风筝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3)简介课文《放风筝》的作者和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风筝,了解风筝的种类和特点。

(3)制作一张关于风筝的手工作品,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调查家乡的风筝文化,了解风筝在当地的传统和习俗。

(2)邀请家长参与放风筝活动,感受亲情的温暖。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风筝》。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风筝的基本知识。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风筝的基本知识。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表达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放风筝》的文本。

2. 与风筝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分组活动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风筝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b. 提问:“你们对风筝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风筝的知识和经验。

c. 教师简要介绍风筝的历史和基本知识,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2. 阅读理解(15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放风筝》,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c.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共同解决问题。

3. 课文讲解与分析(15分钟)a.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c.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 小组活动(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风筝图案或样式。

b. 学生利用准备材料,动手制作自己的风筝。

c.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风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b.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反思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课文放风筝的教案

课文放风筝的教案

课文《放风筝》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放风筝》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放风筝的乐趣和春天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放风筝》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风筝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风筝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风筝的特点。

1.2 学生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激发对课文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出示生字词。

2.2 学生跟读,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3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朗读练习:4.1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

4.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5. 口语表达:5.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小结:6.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制作一个风筝,并和家长一起放风筝,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2.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放风筝的小作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七、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课文。

3. 完成关于放风筝的小作文。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生字词抄写、课文背诵、小作文等。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分享的观点和感受等。

《放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5篇)《放风筝》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3个生字,学会其中1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风筝、阳光明媚、体育场、各式各样、老鹰、仙鹤、线轴、拽着、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精致、宇宙”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写风筝的诗或文章。

2、自制或买风筝准备参加放风筝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思路:从学过的古诗导入,在学生对风筝的历史有了简单了解之后,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掌握观察图画的一般顺序,在理解图画的基础上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清“大蜻蜓”飞上天之前、之时、之后的情景,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兄弟俩当时高兴的心情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巩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阅读(最好也应该要求学生读熟。

为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带学生外出放一次风筝,最后,写一篇,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启发导入以古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导入,揭题并简介风筝。

二、观察图画,自学探究1、指导按“从上到下、从景物到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

自由发言。

2、图文对照,自读课文,学习本课中的生字并画出生词。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词:“鹦鹉、老鹰、仙鹤、蜈蚣”等,联系事物,观察特点,说出记忆方法。

用手书写记忆生字。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畅所欲言说说课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1、同桌齐读课文,讨论作者在课文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

理清文章思路,重点讨论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4. 风筝的放飞技巧5. 风筝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2. 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竹签、线等。

3. 准备一片空旷的场地,以便进行风筝放飞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材料、工具、基本构造、制作方法、放飞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分组进行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对学生的制作和放飞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注意事项。

5.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风筝的文化和制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历史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风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制作方法、放飞技巧等理论知识。

2. 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 实践法:分组进行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风筝制作和放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放风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放风筝教案
一、读课文,说说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我一边鼓掌一边嚷什么?什么缘故要如此嚷?说明什么?
3、小鸟好象在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
4、“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如此写有什么益处?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一、读课文,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放风筝》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观看图画,明白得课文,了解小孩们是如何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硕多彩课外活动的爱好。
二、学习作者观看的方式和如何按必然的顺序把情形表达清楚的。
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述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
二、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式样很多?
3、我跟哥哥说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三、明白得第三段内容。
一、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二、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什么缘故要如此做呢?
3、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赶紧”说明什么?
4、现在的“大蜻蜓”怎么样了?
五、第四句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有7个自然段,能够分成三部份。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读准字音。
二、经历字形。
3、明白得词义。
四、巩固练习。
一、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二、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明白得第一段内容。
一、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放风筝》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放风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喜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放风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1)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放风筝的话题。

(2)简介课文《放风筝》的作者和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的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看图说话或小作文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悦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放风筝》的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放风筝》,加强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反馈。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小作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家长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课文《放风筝》教案

课文《放风筝》教案

课文《放风筝》教案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通用10篇)课文《放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

2、学会有条理、比较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3、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观察图画。

连贯地组织语言。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去放一次风筝,感受一下放的动作和心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2、按要求观察图上的景物,并根据提示口述作文。

3、试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

1、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人们总爱去户外搞些活动,你们喜欢搞什么活动呢?2、昨天,我们也去放了风筝,你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

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二、读文,明确要求。

1、自由读文,划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三、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指名读文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指导。

(1)看图回忆:你们以前放风筝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想象成自己在放风筝。

)(2)指名说说第一个问题。

例: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

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鹦鹉风筝、蜻蜓风筝、仙鹤风筝2、指名读第2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弄清哪些人物在远处,哪些在近处。

3、指名读第3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1)要求观察图中的人物或回忆当时放风筝的情景,着重观察(回忆)人物的动作、神情。

(2)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四、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五、指名一、两名学生口头作文讲评。

六、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有把握的环节(三个问题之一)写一个片段。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作文,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有意识选取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

)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

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

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

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

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

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

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二、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放风筝。

1.把课文快速读几遍,读熟。

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指名分节朗读。

3.学生质疑。

4.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边理解边指导朗读)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5.解决学生质疑中的问题。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

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

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6.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放风筝》教案(3篇)

《放风筝》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学习如何放风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风筝的历史和种类。

2. 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风筝的技巧。

教学难点:1. 风筝的制作过程。

2. 风筝的放飞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等。

2. 风筝制作材料,如竹条、纸张、彩纸、线等。

3. 放风筝的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风筝的名称和特点。

二、了解风筝的历史和种类1. 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风筝的历史。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风筝的种类,如传统风筝、现代风筝、地方特色风筝等。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风筝的制作方法1. 教师展示风筝制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2. 学生分组实践,制作自己的风筝。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放风筝的技巧1. 教师讲解放风筝的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风向、保持风筝与地面的距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放风筝实践,教师现场指导。

3. 学生分享放风筝的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风筝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和放风筝的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评价学生在放风筝实践中的技巧掌握程度。

3.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风筝的知识。

2. 邀请风筝制作高手为学生现场展示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开展风筝文化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风筝》⼀课讲的是作者⼉童时代和⼩伙伴⼀起放风筝的事情,⽂中写了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也写了因风筝丢失焦急失望的⼼情,⽽最后⼜燃起⼀丝希望。

课⽂充分展现了⼉童时代的天真、快乐,也展现了⼉童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放风筝》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放风筝》原⽂ 三⽉的⼀天,⼏朵⽩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

我⽆意地向天空望了⼀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

我瞪⼤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只粉红⾊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丝⽣⽓,使天空变得更加迷⼈,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出现了,看样⼦有七⼋岁。

⼀张可爱的⾯孔,忽闪着⼀双⼤眼睛,像两颗⽔灵灵的葡萄。

⾝上雪⽩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云。

他⼀边奔跑⼀边⾼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

花坛旁,我正看得⼊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

远处,那孩⼦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呆呆地站着,看着⾯前的⼀畦花苗。

天空⼜静了,连云⼉也好像不⾼兴地徘徊着。

真可惜,这醉⼈的景⾊,瞬间便消逝了。

孩⼦跑了。

风筝,在花坛旁平躺着。

我呆望着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出现在我的视野⾥,就像⼀朵⽩云悄悄地飘过来。

他⼀⼿抱着⼀个花盆,来到风筝坠落的地⽅,蹲下来,⼀双⼩⼿扒开松⼟,⼩⼼翼翼地把花盆⾥的花苗拔出来栽进⼟⾥。

噢,他刚才不⼩⼼踩倒了⼏棵花苗,从⾃⼰家⾥移来⼏棵补上了。

云⼉多么纯洁,就如同孩⼦的⼼。

风筝⼜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朵朵云⼉也似乎⾼兴地笑了。

 【篇⼆】⼩学三年级语⽂《放风筝》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

3、理解句⼦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

复述课⽂。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图文结合,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3.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大蜻蜓”上天的过程写具体的。

4.积累描写风筝颜色、姿态的词句。

5.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2.理解课文是怎样把放“大蜻蜓”上天的过程写具体的。

3.积累好词好句。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2.图文结合,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3.学习第1、2自然段4.积累好词好句教具准备:教学挂图、风筝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2.风筝3.出示一实物风筝二、学习生字词三、学习课文1.看图,说图画内容。

(1)学生自由说图。

(2)老师归纳——《放风筝》一文描绘了几个小朋友们放风筝的快乐过程。

2.现在大家读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是刚才大家说过的内容。

(也就是图上画的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2)汇报(3)老师引导找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a)空中的`风筝有哪些?b)空中有没有飞机、鸟儿?c)我的大蜻蜓还在哪?描写图画的句子有: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一句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2)说说读懂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内容:“我”和哥哥在星期天的早晨去体育场放风筝。

这一天的天气十分晴朗。

来体育场放风筝的人很多。

空中的风筝有各种各样的。

我催哥哥快点放风筝。

(3)看图完成填空。

a)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我和哥哥来到体育场,准备放风筝。

b)体育场上的风筝各式各样,有老鹰、鹦鹉、仙鹤、蜈蚣,我催哥哥快点放大蜻蜓(4)找出喜欢的词、句读背(老师相机引导)(5)说说文中的省略号后还会写哪几种风筝?(6)朗读1、2自然段。

四、小结美丽的风筝满天飞,我的心也快飞上天,我们明天再学作者是怎样把大蜻蜓放飞的。

五、作业抄写词语。

背、写好词好句。

语文教案-1、放风。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3个生字,学会其中1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风筝、阳光明媚、体育场、各式各样、老鹰、仙鹤、线轴、拽着、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精致、宇宙”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写风筝的诗或文章。

2、自制或买风筝准备参加放风筝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思路:从学过的古诗导入,在学生对风筝的历史有了简单了解之后,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掌握观察图画的一般顺序,在理解图画的基础上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清“大蜻蜓”飞上天之前、之时、之后的情景,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兄弟俩当时高兴的心情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巩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阅读(最好也应该要求学生读熟。

为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带学生外出放一次风筝,最后,写一篇日记,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启发导入以古诗《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导入,揭题并简介风筝(适当。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一
课《放风筝》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
二、理解第二段内容。

1、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
2、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式样很多?
3、我跟哥哥说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三、理解第三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赶紧”说明什么?
4、此时的“大蜻蜓”怎么样了?
5、第四句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讲了什么?
2、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嚷?说明什么?
3、小鸟好象在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
4、“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

1、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写画面内容的。

2、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风筝是后放上去的。

板书设计:
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
放风筝一人“举”着一人“跑”边跑边“放”线
喊放松手又跑一阵
“小蜜蜂”
作者想象“大金鱼”
“小卫星”
七:教学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