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PPT模板
合集下载
艾灸宣传ppt课件
将艾绒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 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悬灸
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进行施灸 ,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 灸等。
温灸器灸
利用特制的温灸器进行施灸, 如温盒灸、温罐灸等。
艾灸的工具
01
艾条:由艾绒制成的条 状物,是进行艾灸的主 要工具。
02
艾灸盒:一种特制的盒 子,可将艾条放入其中 进行施灸。
03
艾灸能够调理脏腑功能,增强 脾胃运化、促进消化,改善便 秘、腹泻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
艾灸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 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艾灸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
艾灸适用于寒性、虚性、瘀阻型体质 的人群,对于热性、实性体质的人群 需谨慎使用。
施灸禁忌
孕妇腹部、皮肤破损处、肿瘤部位等 不宜施灸。
施灸时间
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施灸,最好在饭 后1小时进行。
艾灸宣传ppt课件
目 录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种类与工具 • 艾灸的操作方法 • 艾灸的实践应用 • 艾灸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01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与历史
01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 热刺激,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02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疾病的防治和调理身体。
艾炷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不要在空 腹或饱腹时进行。
温针灸
操作方法
将针刺入穴位,然后将艾绒或艾条插入针柄,点燃后让其自然燃烧至熄灭。
注意事项
温针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不要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
隔物灸
操作方法
将物品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再将艾炷或艾条放在物品上进行点燃,让其自 然燃烧至熄灭。
悬灸
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进行施灸 ,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 灸等。
温灸器灸
利用特制的温灸器进行施灸, 如温盒灸、温罐灸等。
艾灸的工具
01
艾条:由艾绒制成的条 状物,是进行艾灸的主 要工具。
02
艾灸盒:一种特制的盒 子,可将艾条放入其中 进行施灸。
03
艾灸能够调理脏腑功能,增强 脾胃运化、促进消化,改善便 秘、腹泻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
艾灸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 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艾灸的注意事项
适应人群
艾灸适用于寒性、虚性、瘀阻型体质 的人群,对于热性、实性体质的人群 需谨慎使用。
施灸禁忌
孕妇腹部、皮肤破损处、肿瘤部位等 不宜施灸。
施灸时间
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施灸,最好在饭 后1小时进行。
艾灸宣传ppt课件
目 录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种类与工具 • 艾灸的操作方法 • 艾灸的实践应用 • 艾灸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01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与历史
01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 热刺激,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02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 种疾病的防治和调理身体。
艾炷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不要在空 腹或饱腹时进行。
温针灸
操作方法
将针刺入穴位,然后将艾绒或艾条插入针柄,点燃后让其自然燃烧至熄灭。
注意事项
温针灸时要避免烫伤皮肤,不要在空腹或饱腹时进行。
隔物灸
操作方法
将物品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再将艾炷或艾条放在物品上进行点燃,让其自 然燃烧至熄灭。
艾灸养生ppt课件
停止。
问题二解答
如何预防和处理艾灸的不良反 应?
预防艾灸不良反应的关键在 于选择合适的灸疗方式与穴 位,以及掌握好灸疗时间和
温度。
如果出现过敏、水疱等不良反 应,应及时停止艾灸并就医处
理。
问题三解答
如何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艾灸可以与针刺、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但应注意避免与其它治疗方法产生冲突或不良 反应,特别是与西医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需谨 慎。
通经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现代的艾灸疗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更加 丰富和完善的体系。
现代养生中的地位
现代养生观念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的健 康和保健。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因其独特的 功效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艾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通过日常的保健灸 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因此,在现代养生领域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
调理脾胃方案
详细描述
每周进行2-3次艾灸,每次持续 30-4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可有 效改善脾胃功能。
总结词:通过艾灸刺激相关穴位 ,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系统 状况,增强身体免疫力。
选取调理脾胃相关穴位,如中脘 、足三里、脾俞等,进行艾灸刺 激。
注意饮食规律和避免过度劳累, 有助于维护脾胃健康。
艾灸对于许多常见疾病有预防 和辅助治疗作用,如感冒、咳
嗽、颈椎病等。
鼓励消费者积极尝试
了解艾灸知识
消费者应了解艾灸的基本知识和 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艾灸的效
果和作用。
选择专业机构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口碑的艾 灸机构进行体验,确保安全和效果 。
耐心体验
问题二解答
如何预防和处理艾灸的不良反 应?
预防艾灸不良反应的关键在 于选择合适的灸疗方式与穴 位,以及掌握好灸疗时间和
温度。
如果出现过敏、水疱等不良反 应,应及时停止艾灸并就医处
理。
问题三解答
如何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艾灸可以与针刺、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但应注意避免与其它治疗方法产生冲突或不良 反应,特别是与西医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需谨 慎。
通经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现代的艾灸疗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更加 丰富和完善的体系。
现代养生中的地位
现代养生观念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的健 康和保健。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因其独特的 功效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艾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通过日常的保健灸 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因此,在现代养生领域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
调理脾胃方案
详细描述
每周进行2-3次艾灸,每次持续 30-4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可有 效改善脾胃功能。
总结词:通过艾灸刺激相关穴位 ,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系统 状况,增强身体免疫力。
选取调理脾胃相关穴位,如中脘 、足三里、脾俞等,进行艾灸刺 激。
注意饮食规律和避免过度劳累, 有助于维护脾胃健康。
艾灸对于许多常见疾病有预防 和辅助治疗作用,如感冒、咳
嗽、颈椎病等。
鼓励消费者积极尝试
了解艾灸知识
消费者应了解艾灸的基本知识和 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艾灸的效
果和作用。
选择专业机构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口碑的艾 灸机构进行体验,确保安全和效果 。
耐心体验
2024版艾灸PPT模板
02
艾灸腹部穴位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脂肪代谢,达到减肥目
的。
艾灸在保健领域的应用
03
定期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保健穴位,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05
艾灸养生保健方法推广
季节性养生策略部署
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以养肝为主,艾灸相应穴位如太冲、肝俞等, 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
重在养心,选择关元、心俞等穴位进行艾灸, 以补充心脏阳气,预防心血管疾病。
痛经
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乳腺增生
通过艾灸乳根、太冲等穴 位,可疏通乳腺经络,调 节内分泌,改善乳腺增生 症状。
产后调理
艾灸气海、血海等穴位, 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恶 露排出,恢复身体健康。
骨科问题改善案例举证
颈椎病
艾灸大椎、肩井等穴位,可舒筋 活络、祛风散寒,改善颈椎疼痛、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注重养肺,通过艾灸肺俞、太渊等穴位,润 肺养阴,增强肺部抵抗力。
以养肾为主,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温补 肾阳,提高身体抗寒能力。
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方案
亚健康人群
针对疲劳、失眠等症状,制定艾灸调理方案,改 善身体状况。
女性人群
针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制定艾灸调理 方案,缓解妇科症状。
提供后续支持
提供联系方式、艾灸养生资料等,方便观众在后续进行进一步学习和交流。
06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当前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概述
艾灸市场规模持续扩 大,消费者群体不断 增加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新零售模式崭露头角
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品牌化、专业化成趋 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艾灸养生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艾灸养 生PPT课件
2024/1/30
1
2024/1/30
• 艾灸养生概述 • 艾灸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 艾灸养生的穴位与配方 • 艾灸养生的实践应用 •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艾灸养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
01
艾灸养生概述
2024/1/30
3
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艾灸的起源
疾病预防与保健
阐述艾灸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 面的作用,如提高免疫力、延 缓衰老等。
美容美体
探讨艾灸在美容美体领域的应 用,如改善皮肤状况、减肥瘦 身等。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享
分享艾灸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 案例和应用经验,展示其独特
魅力和广阔前景。
6
02
艾灸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2024/1/30
7
直接灸法
无瘢痕灸
24
06
艾灸养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024/1/30
25
艾灸仪器的研发与应用
便捷式艾灸仪器
结合现代科技,研发出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的艾灸仪器,满足人们 随时随地养生的需求。
智能化艾灸仪器
引入智能芯片和传感技术,实现艾灸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艾灸效 果。
多功能艾灸仪器
集艾灸、磁疗、红外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不同人群的养生需求 。
介绍艾灸的起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疗法。
历代医家对艾灸的推崇
艾灸的流派与传承
介绍艾灸的主要流派,如直接灸、间 接灸等,以及艾灸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阐述历代著名医家如扁鹊、华佗、孙 思邈等对艾灸的推崇和贡献。
2024/1/30
4
艾灸养生的基本原理
01
2024/1/30
1
2024/1/30
• 艾灸养生概述 • 艾灸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 艾灸养生的穴位与配方 • 艾灸养生的实践应用 •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艾灸养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
01
艾灸养生概述
2024/1/30
3
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艾灸的起源
疾病预防与保健
阐述艾灸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 面的作用,如提高免疫力、延 缓衰老等。
美容美体
探讨艾灸在美容美体领域的应 用,如改善皮肤状况、减肥瘦 身等。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享
分享艾灸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 案例和应用经验,展示其独特
魅力和广阔前景。
6
02
艾灸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2024/1/30
7
直接灸法
无瘢痕灸
24
06
艾灸养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024/1/30
25
艾灸仪器的研发与应用
便捷式艾灸仪器
结合现代科技,研发出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的艾灸仪器,满足人们 随时随地养生的需求。
智能化艾灸仪器
引入智能芯片和传感技术,实现艾灸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艾灸效 果。
多功能艾灸仪器
集艾灸、磁疗、红外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不同人群的养生需求 。
介绍艾灸的起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疗法。
历代医家对艾灸的推崇
艾灸的流派与传承
介绍艾灸的主要流派,如直接灸、间 接灸等,以及艾灸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阐述历代著名医家如扁鹊、华佗、孙 思邈等对艾灸的推崇和贡献。
2024/1/30
4
艾灸养生的基本原理
01
艾灸养生PPT演示课件
扶阳固脱有助于调节女性生理功能, 预防和缓解妇科常见疾病。
03
艾灸养生的应用
常见病症的艾灸疗法
感冒
选取大椎、风门、风池,灸至微 微出汗,每日一次,连灸三日。
咳嗽
选取肺俞、膏肓、天突,灸至局 部温热,每日一次,连灸七日。
腹泻
选取中脘、神阙、天枢,灸至腹 部温暖,每日一次,连灸三日。
日常保健的艾灸方法
艾灸养生的历史与文化
01
艾灸养生源于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2
艾灸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保健,被誉为“医家 草”,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 功效。
03
艾灸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如中医理论、阴阳 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同时也受到道家、儒家、佛家 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改善气色
调和气血有助于改善皮肤 状态,使面色红润有光泽, 延缓衰老。
提高精神状态
调和气血能够使人精神焕 发,缓解疲劳和压力,提 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扶阳固脱
增强阳气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 增强体内阳气,提高身体抵抗力。
固脱止泻
对于虚脱、泄泻等症状,艾灸能够 起到固脱止泻的作用,缓解病痛。
预防妇科疾病
气虚体质
选取足三里、脾俞、气海,灸至局部温热,每周 两次,长期坚持。
04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艾灸的禁忌症与慎用症
禁忌症
孕妇、高热、昏迷、皮肤破损、 恶性肿瘤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艾灸 。
慎用症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艾灸的操作技巧与安全
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艾灸方法,如手持艾条、 调整距离等,避免烫伤皮肤。
03
艾灸养生的应用
常见病症的艾灸疗法
感冒
选取大椎、风门、风池,灸至微 微出汗,每日一次,连灸三日。
咳嗽
选取肺俞、膏肓、天突,灸至局 部温热,每日一次,连灸七日。
腹泻
选取中脘、神阙、天枢,灸至腹 部温暖,每日一次,连灸三日。
日常保健的艾灸方法
艾灸养生的历史与文化
01
艾灸养生源于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02
艾灸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保健,被誉为“医家 草”,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 功效。
03
艾灸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如中医理论、阴阳 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同时也受到道家、儒家、佛家 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改善气色
调和气血有助于改善皮肤 状态,使面色红润有光泽, 延缓衰老。
提高精神状态
调和气血能够使人精神焕 发,缓解疲劳和压力,提 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扶阳固脱
增强阳气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 增强体内阳气,提高身体抵抗力。
固脱止泻
对于虚脱、泄泻等症状,艾灸能够 起到固脱止泻的作用,缓解病痛。
预防妇科疾病
气虚体质
选取足三里、脾俞、气海,灸至局部温热,每周 两次,长期坚持。
04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艾灸的禁忌症与慎用症
禁忌症
孕妇、高热、昏迷、皮肤破损、 恶性肿瘤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艾灸 。
慎用症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艾灸的操作技巧与安全
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艾灸方法,如手持艾条、 调整距离等,避免烫伤皮肤。
夏季养生三伏灸知识科普艾灸培训PPT模板
为什么做三伏灸?
最阻祛三阳是时是候三
大经除重(利候人阳伏
为
程络一合艾用,体气天
什
度,切力灸“这自最,
么
获此寒,)天时身盛不
做
得时湿固、之做阳的仅 治艾,本人阳艾气季是 疗灸打扶之、灸最节外 效可通正阳地,旺,在
三 伏 灸
果以瘀,”之就的也气
?
。
YOU RLO GO
冬
病 , 孔 出
改开汗
夏 善 放 排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天艾灸疗法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天 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 腧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络腧穴进行温热刺激,起 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三伏灸不仅可以祛除表层的寒湿之邪,还可以祛除体 内深层、潜伏已久的寒湿之邪,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贰
“夏治”是指在夏季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运用针、灸、敷 贴、汤药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的治疗方法。因为夏季天 气炎热,人体阳气浮于体外,腠理开放,适合于体内寒气外散。
叁
“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对于一些在冬季容 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 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天灸非人人适宜
天灸非人人适宜
尽管三伏天灸适应症广泛,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天灸,只有中医辨证为阳气不足、气血亏虚、 肝肾亏虚等虚寒者才对症。
一般人如何自己初判? 虚寒症疾病在感觉变冷时、体质变弱时,会加重、进展。
天灸非人人适宜
以下人群不宜天灸
热性体质、湿热症、阴虚发热或火旺、肝阳上亢、痰湿内蕴化热 等人士就不适宜天灸,如口气很大、局部有红肿、感冒时喉咙红 肿、痰黄稠、潮热盗汗等。
艾灸疗法ppt课件【90页】
晋\唐 宋
明
直接灸 → 间接灸 → 天灸 → 艾条灸
筒灸
桑枝灸 灯火灸 阳燧灸
最初灸法多采用直接灸,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则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各种 各样丰富多彩的灸疗方法。
.
21
.
22
钻木取火 “燧人氏”
▪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 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 取火的发明者。
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
法。
.
38
艾灸作用
▪ 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 温肾益气,回阳固脱; ▪ 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 内调外养,促进代谢; ▪ 平衡阴阳,抗衰延年。
.
39
《医学入门·针灸》
“药之不及,针之 不到,必须灸之”
.
40
施灸的主要原料
艾叶
艾绒
.
.
16
灸法的起源
▪ 根据现代考古研究发现,灸法的运用 起源于大约距今170万年前,人类掌握 使用火之后。
灸法就正式产生了
.
17
艾灸的起源
▪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 养生、保健、治疗术之一。
▪ 在民间广为流传,源远流长。
.
18
古人在围火取暖时,由于 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 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 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 法的起源。
.
19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灸法古称“灸焫”
《说文》:“灸。灼也,从火音‘久’ ,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 ”、“刺以石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当人类开始用
火以后,便产生了灸法,灸法所用的材料
,从开始的树枝到后来专门用艾绒。在春
传统中医艾灸宣传介绍PPT模板
艾灸的分类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 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 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 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 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 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 故名瘢痕灸。
第三部分
艾灸的作用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中医 CHINESE• 艾灸的历史
FILL IN THE TEXT OF THE DOCUMENT TITLE
• 艾灸的分类
FILL IN THE TEXT OF THE DOCUMENT TITLE
• 艾灸的作用
FILL IN THE TEXT OF THE DOCUMENT TITLE
第二部分
艾灸的分类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经络调节作用
艾灸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能增强局部血 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也 会得到加强,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 病理产物同时能得到很好的消散。
中国风艾灸养生PPT模板
第三,极度疲劳,过饥、过饱、大怒、情绪不稳时慎用灸法,妇女经期、孕 期小腹和腰骶部慎用灸法。针灸治疗在于调节人体的经络之气,过饥、过饱 或生气时经络之气往往不通畅或紊乱,施灸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被施者还 容易出现晕灸的现象。
汇报人:XXX
时间:202X.XX
引热外行
艾灸的温热可让已经有的一些热病有了 去路,例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和甲 沟炎等可以达到“引郁热之气外发”的 效果,一般在患病局部用艾灸进行温和 灸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 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 的流行,变生百病。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 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 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 应用较多。
提如
安滑虚由
升脱
胎胎下于
阳肛 气、 ,阴
固等陷阳 经,,气 等灸出虚
升 阳
以挺 “、 推久
作疗现弱 用可脱不 ,以肛固
举 陷
而泄
使起、等
上等
机到阴原
之病
体益挺因
”,
功气、可
。可
能温久致
用
恢阳泄上
灸
复,久虚
百
正升痢下
会
常阳、实
穴
。举崩,
来
陷漏气
,、
他大凡 或则人
穴炷大 元人生
位重病 刺灸危 激,疾
气夭赖 虚,阳 陷故气
扶 阳
疗能, 法祛阳 所除气
,阳为 脉病根 微则本
固 脱
不阴衰 欲阴,
及寒微 脱盛得
汇报人:XXX
时间:202X.XX
引热外行
艾灸的温热可让已经有的一些热病有了 去路,例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和甲 沟炎等可以达到“引郁热之气外发”的 效果,一般在患病局部用艾灸进行温和 灸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 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 的流行,变生百病。
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 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 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 应用较多。
提如
安滑虚由
升脱
胎胎下于
阳肛 气、 ,阴
固等陷阳 经,,气 等灸出虚
升 阳
以挺 “、 推久
作疗现弱 用可脱不 ,以肛固
举 陷
而泄
使起、等
上等
机到阴原
之病
体益挺因
”,
功气、可
。可
能温久致
用
恢阳泄上
灸
复,久虚
百
正升痢下
会
常阳、实
穴
。举崩,
来
陷漏气
,、
他大凡 或则人
穴炷大 元人生
位重病 刺灸危 激,疾
气夭赖 虚,阳 陷故气
扶 阳
疗能, 法祛阳 所除气
,阳为 脉病根 微则本
固 脱
不阴衰 欲阴,
及寒微 脱盛得
中医艾灸养生培训课件PPT模板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二.外排邪气 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 热 通过艾灸阳气把阴邪排除体外,如果 身体过寒会感觉冒凉气,湿气过重局 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手心 或者脚心是常见的部位。
三.艾火循经 艾火循经是做艾灸时最好的表现形式。有扩 热、透热、传热三种体现。感觉做艾灸的穴 位附近一片都发热,或者感觉温热之气顺着 经络蔓延全身,就是艾火循经了。说明艾灸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素问 调经论) 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叶性温, 加之点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 行血。因此,灸法具有良好温通经络,散 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灵枢 官能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杨 之。灸法对气血运行能起”推而上之 “的引导作用。如灸百会穴既有补中益 气,又有升阳举陷之功。
艾灸概述—艾灸疗法的功效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 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运用灸法的 补泻作用,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以达调和阴阳之效。
3)行气活血,
消淤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气温则血滑。灸法为温热刺激,可使 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收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2)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面对灸花,恰当处理至关重要:微小的水泡通常可自然吸收;若遇到较大的水泡,则应采取无菌注射器轻 轻抽出液体,并涂抹专用烫伤膏进行护理,以促进愈合。
施灸常见问题
出现晕灸了怎么办?
晕灸者虽不多见,但发生晕灸时也和晕针一 样,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 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汗出,甚至 晕倒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 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 重等引起。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病人 平卧,一般无什么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 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 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 经灸一二次后,情况就会好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灸注意事项
1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 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14.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 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1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16.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灸----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灸穴道,
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 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 目的。
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
一、概述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或称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 艾柱与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在病人体表一定的 部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刺激,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 导作用,深入脏腑,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 调整生理功能,增强身体之抗力而收到治病防病,保健强 身之功效。是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外治方法,又因施灸的 材料不同,故又有艾灸疗法与非艾灸疗法之分,临床尤以 艾绒作材料而应用者居多,故统称为艾灸疗法。
严禁吸烟
为了您自己和他人 的健康,请您不要 吸烟。
与会人员请严格遵守以上规定,会议期间如遇以上行为者,每次罚款100元。违
纪者请主动将罚款上缴至会议主持人处,再由会议主持人转交前台统一保管。
全
心身投入
第一章 艾灸概述
什么是艾灸
艾----即艾草,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其含有挥
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既可以防病 治病,又可以净化空气驱除蚊蝇。
施灸注意事项
10.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 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 强,以防“晕灸”。
11.艾灸者要注意循序渐进,初次使用可先少量、短间, 然后逐渐加剂量。
12.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 容 易燃着,因此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 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 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穴位上的温热刺激,通过神经传导的反射作用而达到的。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这种作 用的机制是艾灸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 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与传统的认识是一致的。
艾灸疗法的功效
(一)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运用灸法的补泻作用,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以达调和阴阳之效。
(三)行气活血
消淤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 灸法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 和利而收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
(二)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素问 调经论) 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 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叶性温,加之点 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因此, 灸法具有良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 宣痹止痛之功。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人以阳气为本,阳气足则身体健康,阳 气虚则易患疾病,灸能温阳,无病自灸, 如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 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治病 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
灸法治病机理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 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 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一、概述
(一)作用原理:
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在不同穴位上施灸,不但能治疗疾病,还
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还可弥补中药和针疗的不足。灸法是利用艾叶燃烧的温和热力刺 激体表腧穴,通过经络传导,籍以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运行(调气)的 作用。
新针灸学;说,是由于它激发和调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于依靠集中在一定
(四)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灵枢 官能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杨之。灸法 对气血运行能起”推而上之“的引导作用。如灸百 会穴既有补中益气,又有升阳举陷之功。
艾灸疗法的之物, 能回垂绝之阳。(伤寒论)有,下肢手 足发凉,无脉者,灸之,少阴病吐利, 手足发凉,脉不至者,灸少阴7壮,等 条文均为热性病过程中阳气虚脱的危重 证候用灸法治疗的论述,可见灸法治疗 疾病有回阳复脉之功。临床上对阴寒内 盛,阳气衰微的证候,用艾灸调理,能 达到回阳救逆之功。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 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 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 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第二章 施灸注意事项
第三章 施灸常见问题
夏天艾灸好不好?
夏天非常适合做艾灸。中医中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 法。夏天身体属于发散状态,气血循环也较快。体 内的湿气寒气更容易排出体外。
施灸注意事项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施灸 2.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
功能活动。 3.皮肤较薄的部位和关节部位不宜施灸; 4.醉酒和情绪不稳时禁止施灸; 5.患者在高热、昏迷期间禁止施灸; 6.女性经期若非为了调经禁止施灸; 7.精神病患者等没有行为能力的人禁止施灸; 8.有大动脉、静脉血管处、心脏部位疾病者禁止施灸; 9.孕妇和男女下体也禁止施灸。
目录
壹 艾灸概述 贰 施灸注意事项 叁 施灸常见问题 肆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伍 艾灸师的必备知识 陆 常用艾灸方法
上课纪律
严禁迟到早退
与会人员提前5分钟入场, 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严禁接听电话
请将手机调成会议模式, 静音或者震动状态。
严禁打瞌睡
严禁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如睡觉、玩手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