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bffe3ce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8.png)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企业集团之一,其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中粮集团的相关情况。
一、品牌构建品牌构建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和品牌建设策略,逐步形成并巩固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粮集团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其品牌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定位策略,通过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目标消费群体,中粮集团可以更好地进行品牌构建。
例如,中粮集团可以定位自己为提供优质、安全、健康食品的领导者,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2. 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认知,通过塑造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中粮集团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中粮集团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公关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 品牌推广品牌推广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粮集团可以通过电视广告、杂志、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4. 品牌保护品牌保护是指企业通过法律手段和市场监管,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防止侵权和假冒行为。
中粮集团可以加强对自己品牌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应对侵权行为,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二、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品牌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和策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差异化中粮集团可以通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实现产品差异化。
例如,中粮集团可以推出更加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2. 渠道拓展中粮集团可以通过与各大超市、商场等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量。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d5f5485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运用具体环境分析法分析中粮集团的决策具体环境分析法是指分析组织在外部环境下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在内部环境下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决策。
对于中粮集团而言,可以分析其在外部环境中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机会:1. 政府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粮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食品企业,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业界的竞争优势。
2. 国际化进程: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断加深,中粮集团可以借助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
3. 垂直整合的能力:中粮集团在农业科技、贸易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可以向上游的农业生产环节延伸,向下游的销售环节延伸,实现产业的垂直整合,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威胁:1. 严格的监管:食品行业的监管一直很严格,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严重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
2. 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均在市场争夺市场份额,中粮集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3. 成本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对于中粮集团来说,需要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提高利润率。
在内部环境中,中粮集团主要的优势和劣势如下:优势:1. 品牌效应:中粮集团作为大型食品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品牌效应,为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的食品产品。
2. 财务实力:中粮集团有着较为雄厚的财务实力,可以在研发、营销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 团队力量:中粮集团的管理团队拥有优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保障。
劣势:1. 企业文化差异:中粮集团面对不同的市场和顾客,需要根据其特点适当调整适应方式,但中粮集团可能面临适应不足的问题。
2. 内部流程效率:中粮集团规模较大,企业内部流程复杂繁琐,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3. 生产线条理化:为提高生产效率,中粮集团需要进一步优化各个生产线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a2a4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6.png)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一、引言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企业集团之一,拥有广泛的品牌组合。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粮集团的品牌价值,本文将探讨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二、品牌构建1. 品牌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中粮集团的品牌使命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食品和生活方式。
其核心价值观包括质量、可持续发展、创新和责任。
2. 品牌定位中粮集团的品牌定位是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的领先食品企业。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3. 品牌形象中粮集团的品牌形象应该体现健康、安全、高品质和可信赖的特点。
通过精心设计的标识、产品包装和广告等,传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
4. 品牌声誉管理中粮集团应该建立有效的品牌声誉管理机制,包括积极回应消费者反馈、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渠道,以及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品牌战略1. 多品牌战略中粮集团可以通过多品牌战略来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品牌组合的优化和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协同效应。
2. 创新战略中粮集团应该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差异化。
3. 国际化战略中粮集团可以通过国际化战略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收购、合作和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实现全球化布局。
4. 社会责任战略中粮集团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员工福利等方面。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品牌评估与管理1. 品牌评估指标中粮集团可以通过品牌知名度、品牌认可度、品牌忠诚度、品牌关联度等指标来评估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定期进行品牌评估,及时调整品牌战略。
2. 品牌管理机制中粮集团应该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机制,包括品牌管理团队、品牌管理流程和品牌管理系统等。
通过有效的管理,确保品牌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执行。
3. 品牌危机管理中粮集团应该建立应对品牌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危机管理团队。
某咨询中粮集团战略咨询报告
![某咨询中粮集团战略咨询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3417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0.png)
可持续发展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粮食生产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粮集团应加强环保措施,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粮食贸易和供应链将更加紧密,中粮集团应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技术创新
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粮食生产方式,中粮集团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指标体系建立
定期对战略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
定期评估与反馈
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风险管理与应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中粮集团战略风险与对策
市场风险总结
市场调研与预测
多元化经营
建立风险储备
01
02
实现路径
02
通过持续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手段,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关键成功因素
03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品牌影响力。
粮油食品、饮料酒类、养殖与屠宰、农业服务等。
核心业务
食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等。
拓展业务
智能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大数据等。
创新业务
以核心业务为基础,拓展业务为增长点,创新业务为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多元化业务组合。
业务组合策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
中粮集团战略实施
根据战略需求,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战略实施的高效性。
组织架构调整
人力资源配置
资源整合与利用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d9ce36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8.png)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之一,其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向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粮集团品牌构建的历史背景、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传播渠道、品牌管理体系和品牌战略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粮集团品牌构建的历史背景1.1 中粮集团的前身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于1952年。
1.2 1992年,中国粮食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粮集团品牌构建进入新阶段。
1.3 中粮集团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为了以“粮食、食品、农业、金融”为核心的产业结构。
二、中粮集团品牌核心价值2.1 品质保证:中粮集团致力于提供优质的食品产品,严格把控生产环节,保证产品品质。
2.2 健康与安全:中粮集团注重食品安全与健康,积极推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2.3 创新与科技:中粮集团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三、中粮集团品牌传播渠道3.1 传统媒体:中粮集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品牌宣传。
3.2 社交媒体:中粮集团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3.3 体验营销:中粮集团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参加展会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亲密联系。
四、中粮集团品牌管理体系4.1 品牌定位:中粮集团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确立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4.2 品牌建设:中粮集团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和维护。
4.3 品牌监控:中粮集团建立品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品牌危机。
五、中粮集团品牌战略5.1 国际化战略:中粮集团积极开辟国际市场,推动品牌国际化发展。
5.2 多元化战略:中粮集团不断扩大产品线,推出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5.3 战略合作:中粮集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品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是其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中粮集团品牌将不断巩固其在食品格业的率先地位。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d744d5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png)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品牌构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中粮集团这样的大型食品企业来说,品牌的建设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构建的基础,它决定了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形象。
中粮集团作为全球率先的食品企业,其品牌定位应该是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食品供应商。
通过提供优质的食品产品和服务,中粮集团希翼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首选品牌。
二、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和认知,它由品牌的外部形象和内在价值构成。
中粮集团的品牌形象应该是专业、可信赖和创新的。
通过建立健康、安全的食品形象,中粮集团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三、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将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消费者的过程,它包括广告、宣传、推广等各种手段。
中粮集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品牌传播,如电视广告、互联网推广、社交媒体营销等。
同时,中粮集团还可以与知名的厨师、美食博主等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将品牌形象传递给更多的消费者。
四、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品牌构建的持续过程,它包括品牌保护、品牌延伸、品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中粮集团需要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中粮集团还可以考虑通过品牌延伸来拓展市场,如推出新品类的食品产品。
五、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用品牌优势来获取竞争优势的规划和决策。
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全球化的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化的营销策略将中粮集团打造成全球率先的食品企业。
2. 加强与合作火伴的合作,通过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出高品质、创新的食品产品。
3. 注重品牌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加强品牌保护,保护中粮集团的品牌权益,防止假冒和侵权行为对品牌形象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需要从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规划。
探析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及发展困境
![探析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及发展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d11223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4.png)
探析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及发展困境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五粮液、福临门、欧维、丸美等。
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着重于多
品牌战略、品牌国际化等方面,通过多品牌战略扩大在不同市场的
覆盖范围,通过品牌国际化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然而,中粮集团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首先,随着消费者健
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粮集团的传统食品业务面临挑战。
其次,中
粮集团的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滞后于时代,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
场需求和消费趋势。
另外,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少
难题,除了本身在知名度、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不足外,还受到市场
保护与贸易壁垒的影响。
此外,中粮集团的营销策略更新缓慢,AI
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也使其在品牌将领域面临一定的困境。
因此,中粮集团需要加强品牌管理和提高营销策略的灵活性,
积极跟进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
洞察和分析,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
地位。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f584270011ca300a6c39086.png)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15金融硕士一、中粮集团背景介绍1.中粮集团概况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中粮集团目前业务划分为:农产品收储物流、粮油食品贸易、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品牌食品、产品包装、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酒店、金融服务这12大业务板块。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集团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痴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集团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九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五家香港上市的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前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雪连羊纸、中茶牌、我买网、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祷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中粮旗下品牌共有40个,其中分为三大类:食品类,非食品类以及地产酒店类。
目前,中粮资产超过719亿美元,336个分公司和机构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经营总量近1.5亿吨,年加工能力895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5400万吨。
同时还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并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及地区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
中粮在中国拥有超过180家工厂,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
2.中粮集团发展历史自中粮集团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ppt课件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dfe340866fb84ae55c8d04.png)
第九步
构建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分析框架 差异化战略分析框架
战
略 评
第十步
战略目标推进中的不断反思、调整
战略反思调整框架
价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远景
-单一行业/系列产品或服务 -单一行业/单一产品或服务 -多行业/多系列产品或服务
所在行业所从事 的产品或服务
能力、手段、条 件、途径等
要素三 可选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 行业外部分析。
外
•PESTLE模型
部
•政治因素
•技术因素
分
•经济因素
•法律因素
析
•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行业总体分析
内 • 行业结构分析
部
•五力模型
分
析
外部宏观因素对行 业未来发展趋势的 影响
行业经济特征 行业驱动因素 行业风险识别 行业长期获利能力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权重
0.15 0.05 0.05 0.15 0.10
0.10 0.05 0.05 0.10 0.20
1.00
评分
1 3 1 4 3
加权分数
0.15 0.15 0.05 0.60 0.30
评分 4:代表反应 很好; 3:代表反应 超过平均水 平; 2:代表反应 为平均水平; 1:代表反应 差;
2
0.20
–SAP的ERP系统 –招商银行
• 对于食品原料、品牌消费品行业,通常购买者更乐于去尝试新鲜 事物,所以这些行业的转换成本很低,从这个维度来看,新进入 者威胁就比较大
中粮集团战略十步法
• 参与竞争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这将对新进入者产生威慑。新竞 争者可能要对固定设施进行投资,还要投入资金用于建立库存、 人员投入等。如果必要的资本性支出很大,回收期较长,此行业 的进入壁垒就非常高
中国宏观对冲研究院:中粮的国际化棋局
![中国宏观对冲研究院:中粮的国际化棋局](https://img.taocdn.com/s3/m/0d3df4e681c758f5f61f67f0.png)
摘要: 中粮的国际化棋局凭借入股Nidera和与来宝的合资交易,中粮将与“ABCD”四大国际粮商直接形成竞争之势。
这家国有企业构建全球供应链的行动,与中国农业优先政策的变化...中粮的国际化棋局两年前,中国国有的粮食贸易企业中粮集团(COFCO)宣布,将拿出100亿美元用于海外并购。
今天,人们已经看到了它行动的决心。
上周,中粮与有着94年历史的粮食贸易企业Nidera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的控股权,以进军南美市场。
此外,中粮还在与总部位于香港的来宝集团(Noble Group)洽谈,讨论组建一家从事糖、大豆和小麦业务的合资企业。
来宝是亚洲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
凭借上述两起交易,这家中国头号粮食进口商将与国际各大粮商形成直接竞争之势。
它的竞争对手将包括长期以来并称为“ABCD”四大公司的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 Commodities),此外还有实力强劲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
咨询公司HighQuest Partners总经理、邦吉公司前高管菲利普•德•拉彼鲁兹(Philippe de Lapérouse)说:“这是一笔大交易,它让中粮和来宝成为市场上的大玩家,让它们的业务更加多元化。
”以中粮的财力,要在国际上做强做大不在话下。
不过,由于中粮有10.6万雇员,且长期以来作为国有垄断企业存在,它更有可能为中国采购粮食,而不会在不同市场之间从事套利交易。
去年,中粮的总营收增长13%,达到317亿美元,但利润下滑20%,至5.85亿美元。
相比之下,嘉吉公司的总营收为1367亿美元,利润为23.1亿美元。
中粮构建全球供应链的行动与中国在农业领域优先政策的变化是一致的。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增长,他们的膳食种类更加多样化,但这遭遇到可耕地和洁净水短缺的矛盾,使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不愿从国外进口饲料的立场。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53c57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b.png)
面试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面试时,面试官通常会询问求职者对公司的认识和看法。
对于中粮集团,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跨国农业和食品企业,在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求职者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1. 中粮集团是一家大型企业,业务涵盖农业、油脂、糖业、葡萄酒等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供应商之一,在中国的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 中粮集团的食品和农产品供应涉及到全国的各个地区,包括东北、新疆、四川等地。
集团在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并且还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些资源使得中粮集团能够在食品和农产品市场上提供高质量、安全、更健康的食品和农产品。
3. 中粮集团还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除了农业和食品业务外,还涉及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等领域。
这些业务为集团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使集团能够在不同的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4. 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并且与多个国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综上所述,中粮集团是一家非常重要的跨国农业和食品企业,在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市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中粮集团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食品供应、多元化业务和国际化进程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求职者应该充分了解中粮集团的业务和历史,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我对中粮的看法200字
![我对中粮的看法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e0ec2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8.png)
我对中粮的看法200字
中粮集团是中国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对中粮集团的看法主要是从其产品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是产品质量。
中粮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其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一定的保证。
我认为,中粮集团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无论是其自有品牌的食品、饮料、酒类等产品,还是代理的进口品牌,中粮集团都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其次是企业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粮集团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好的,不仅积极履行税收义务,还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于灾区捐款捐物、资助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参与和贡献。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粮集团是一家很值得信赖的企业,它在产品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水平,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粮集团一定会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7bc49343323968001c922a.png)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一、中粮集团简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81ea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9.png)
对中粮集团的认识和看法
中粮集团是一家以粮食、食品、农业、贸易、金融、地产等领域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作为中国最具实力和规模的粮食综合企业,中粮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优质的品牌形象。
从中粮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不断扩张业务范围的同时,始终秉持“为人类提供健康与幸福”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
在面对行业变革和市场压力的同时,中粮集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也有人对中粮集团提出了一些质疑和批评,主要集中在其在某些领域存在垄断、缺乏透明度等方面。
此外,中粮集团在一些国际市场上也遭遇了不少质量问题和口碑危机,需要加强品牌的保护和管理。
总的来说,中粮集团是一家具有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的企业,但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品牌形象的维护,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健康产品的需求。
- 1 -。
从中粮集团案例看企业战略整合意义
![从中粮集团案例看企业战略整合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74f76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3.png)
2月1日,北京,天气依然寒冷,但立春前的阳光,已经毫不吝啬的洒满东二环的每个角落。
一个重要的签约仪式,正在这个区域进行,主角是中粮集团。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中粮集团核心粮油产业板块一一中粮福临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会议规格很高,国资委、财政部领导联合出席,相关央企和国家级产业基金投资者负责人参加,足以说明这个签约仪式对中粮集团的重要性,对央企改革的重要性,对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重要性。
中国国企产权交易重组每年几千个项目,混改引战改革也有上百个案例,为什么这次中粮福临门引战改革如此重要?中粮集团这次资本运作,对于其他央企、国企有哪些思考和借鉴意义呢?O1一个基于集团战略的大整合一家企业的好坏,战略目标的清晰牵引是起点,在此基础上,业务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配合和调整如果到位,就能帮助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粮福临门本次引战成功,正是中粮集团战略导引下的资本和业务结构优化。
福临门为什么要重组?借用委领导在签约仪式上的话,“中粮福临门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中粮集团纵深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
希望中粮集团以此为契机,打造多元均衡、安全稳定、更有韧性的供应链,把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链”,丰富百姓“购物车”,提高健康“附加值”,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与战略投资者和国际投资人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认为,中粮福临门的重组,要同时实现三个战略目标:第一,帮助中粮集团更好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使命。
中粮集团是第一批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央企,多年前就提出“将中粮发展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农业及粮油食品企业,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执行主体。
”简单总结,打造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大粮商这个集团核心战略,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定位要求下,需要在“主粮”全球产业链上有更大作为。
中粮福临门这次整合和吸引战略投资者,正是在这个关键点上的发力。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4fef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1.png)
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第一篇: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中粮集团是一家国际化的大型食品和物流集团,总部位于中国。
作为全球领先的粮油食品企业之一,中粮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和深厚的实力。
本篇文章将对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进行讨论。
在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中,首先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报告指出,中粮集团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加工和物流等领域保持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粮集团亦有所表现,不断拓展海外业务,建立了一批中外合资企业,提升了中粮集团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中粮集团的研究报告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报告认为,中粮集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手段,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粮集团将加大科研和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高品质、安全的需求。
此外,中粮集团的研究报告还对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指出,中粮集团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
同时,中粮集团应设置更加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系统,提高生产和配送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粮集团的分析研究报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产业链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粮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中粮集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加强科研和技术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品质、安全的食品产品。
同时,中粮集团还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整合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中粮集团的努力下,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二篇:中粮集团分析研究报告中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粮食、食品和物流企业之一,其分析研究报告提供了对该企业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洞察。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ac264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b.png)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评价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国际化发展,以寻求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
全球化下企业国际化无论是对于企业本身还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谨慎,成功的实施与否对于企业的未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一、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主要形式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主要形式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
直接投资,即实际开展境外生产和经营活动,建立跨国经营的营销、生产和服务机构,如跨国并购、控股境外公司等。
这种方式在对外扩张、市场占有上具有更为积极的效果。
间接投资,即通过买入外商企业的股票或债券,或参与外商企业的基金等,获得其股权,从而能够牵制公司决策和资产经营等方面的权益。
二、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具体步骤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具体步骤是从市场调查、策划、决策,到实际投资,而其中市场调查和策划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市场调查,可以获得洞悉事情发展的信息,了解新市场的竞争形态和利润情况并界定目标市场;基于策划阶段,可以制定出实现国际化的总体方案并定出国际化的时期安排和转化目标。
而投资执行是以实际投资为支撑,并逐步与之配合的过程。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受到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以及自身对于市场的适应与磨合。
三、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评价指标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新市场竞争,政策法规,贸易关系等等。
如何确定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市场开拓和开发市场开拓和开发功不可没,对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风险,以及市场拓展的收益是否超过投入的资金和时间进行评估。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确立主导地位、维持市场占有规模和拓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资源整合和配置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各个方面。
在如何利用自身所占的行业和地域优势,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以利于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3d8921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d.png)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对于中粮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品牌的构建和品牌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包括品牌的定义与重要性、品牌构建的步骤、品牌战略的制定以及中粮集团的品牌案例分析。
一、品牌的定义与重要性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标识,是企业形象和价值的集中体现。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名称或标志,更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品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企业形象: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2. 增加产品价值:品牌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价值,使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3. 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品牌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增加重复购买率和口碑传播。
4. 打造竞争壁垒: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形成竞争壁垒,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保护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品牌构建的步骤品牌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品牌定位:确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目标受众,明确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
2. 品牌命名:选择一个与企业定位相符合的品牌名称,要求名称简洁、易记、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
3. 品牌形象设计:设计品牌的标志、标语、形象色彩等,要求与品牌定位相符合,能够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和个性。
4. 品牌传播:通过广告、宣传、促销等手段将品牌形象传达给目标受众,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5. 品牌管理: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包括品牌价值保护、品牌形象维护、品牌扩展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品牌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品牌战略的制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品牌构建过程中制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品牌战略:中粮集团在不同的产品领域推出多个品牌,通过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品牌一体化战略:中粮集团在不同的产品领域中通过品牌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和传播,提升整个集团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中粮集团改革案例
![中粮集团改革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6b65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8.png)
中粮集团改革案例
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企业之一,曾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升竞争力。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改革案例:
1. 战略结构调整:中粮集团通过调整战略结构,将粮食业务和食品业务分拆或重组,以更好地专注于各自领域并提高运营效率。
2. 国际化布局:面对全球化竞争,中粮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军海外市场,扩大海外业务版图。
3. 品牌升级和创新: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中粮集团进行了产品品牌升级和创新。
他们注重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并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类产品。
4. 数字化转型:中粮集团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优化生产、供应链和销售,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5.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中粮集团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时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6. 管理体系优化: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和流程,中粮集团提升了决策效率,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了整体运营水平。
这些改革案例反映了中粮集团在不同方面的努力,从业务结构调整到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旨在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与评价15金融硕士一、中粮集团背景介绍1.中粮集团概况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中粮集团目前业务划分为:农产品收储物流、粮油食品贸易、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品牌食品、产品包装、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酒店、金融服务这12大业务板块。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集团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痴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集团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九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五家香港上市的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前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雪连羊纸、中茶牌、我买网、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祷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中粮旗下品牌共有40个,其中分为三大类:食品类,非食品类以及地产酒店类。
目前,中粮资产超过719亿美元,336个分公司和机构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经营总量近1.5亿吨,年加工能力895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5400万吨。
同时还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并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及地区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
中粮在中国拥有超过180家工厂,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
2.中粮集团发展历史自中粮集团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粮集团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二、中粮集团发展战略历史沿革1.传统外贸垄断阶段这一阶段从1949年中粮前身(华北对外贸易公司)成立到1987年为止。
在这段时期,中粮是典型的外贸类企业。
这种企业奉行以贸易为主导的战略,靠着外贸垄断权和资源全来生存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自主权很小,无需考虑生存、发展问题,一切听从统一计划即可,因此也不会有深层次的战略设计。
中粮前身成立目的也还主要聚焦在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并且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封锁禁运”政策进行抗争,以“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成果和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根据《中粮志》的记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粮食大规模出口,很少进口。
因此,中粮前身的那3家公司(中国谷粮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的名字都只是“出口”两个字,还不见“进口”之表达,因为当初根本就没那必要。
直到1950年代末,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开始严重不足,再加上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中国的粮食问题成了大问题。
在这种境况下,原来的“出口”换外汇的任务调整到了“进口”粮食的政治任务上了。
由此,在1961年1月份,3家公司合并成了一家公司:中粮公司。
在此阶段的中粮还谈不上国际化问题,甚至谈不上战略设计问题,中粮仅仅承担一个进出口商的任务。
此时的战略很简单:通过独家贸易权利获得垄断地位,通过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来不断扩大自身规模。
到1960年代,中粮获得了最为传统的独家垄断业务———粮油贸易业务。
这一垄断权是中粮的最核心优势,而改革开放,则是中粮遇到的最大机遇。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内粮油进出口需求激增。
手中握着垄断权的中粮自然抓住机遇,不停设立分公司和下属企业,集团规模急剧扩张。
直到1987年的中粮已经成长为主管着全国49家粮油食品分公司,拥有独立核算的企业达到1313个,职工总数超过了12万人,资产总额达165.15亿元的“农业大鳄”。
其资产甚至远远超过了当时国际四大粮商(嘉吉、路易达孚、邦吉和AMD合称)。
然而这种老国企的做派在规模变得非常庞大以后,其效率低下、尾大不掉、失去活力的问题凸显了出来。
国家也针对这些问题开始对具有超然垄断地位的国企进行整改。
在1987年,中央开始针对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中粮的发展与战略调整也进入下一阶段。
2.实业化转型阶段这一阶段从1987年底持续到2004年底,由于中央政策调整,中粮被迫进行战略调整。
1987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三大召开,面对改革,外贸企业未来面对着生死存亡得到转变。
对于中粮及其他拥有垄断权利的央企来说,1987年年底出台的《1988年外贸体制改革方案》带来了致命性的改变,方案规定:“各外贸进出口总公司和部分工贸进出口总公司的地方分支机构与总公司脱钩”。
这意味着中粮集团拥有上千家地方企业的规模优势将不复存在,在粮油外贸领域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超然地位也将不复存在。
随后国家又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外贸体制改革的方针,在变革的阵痛中,中粮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以展开自救。
1987年底,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同中粮总公司脱钩,中粮集团开始逐步由管理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
原来的中粮集团控制着全国粮油出口的计划、销售等关键环节,其他各地粮油公司只是负责供货。
与中粮总公司脱钩后,各地粮油食品分公司独立开展业务,与总公司形成了竞争关系。
而总公司也不再具有原来的管理身份,其业务运营也都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根据《中粮志》记载,中粮总公司的所有处室全部改成了经营性的子公司,并相继在深圳、上海、大连等地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并与外资和地方企业成立了一些生产型的企业。
1996年,中粮提出“四三三”经营格局——进出口贸易占40%,实业占30%,期货、金融及服务业占30%。
直到2004年底,传统外贸依然是中粮比较主导的业务。
这一阶段中粮所拥有的核心优势是原有的资本与渠道关系,机遇是刚起步的市场经济,谁能在市场上抢得先机,就能取得优势。
然而中粮在这一阶段的战略仍旧以外贸为主导,只是被迫实业方向开拓。
中粮没有主动去寻找机遇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还是依赖原有的外贸模式。
而中粮依赖的计划经济一直下的进出口许可配额正在消失,这对业务与利润来源仍然比较单一的中粮来说是致命威胁。
这一阶段中粮开始涉足国际化战略,但是相当肤浅。
在中粮集团提出的2000-2005年发展战略中,关于国际化的设计只有一句:“建立国内营销网络,实现国内外经营一体化”。
国际化举措也仅仅局限于在国外设立经销点。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国企的通病,满足于国内的现状,业务模式单一,战略思路简单、缺乏系统考虑。
面对制度变革的威胁却不能反过来深入思考变革带来的机遇,尤其是对国外市场缺乏考虑。
面对外部环境越来越剧烈的变化,中粮也必须加快调整自己的战略。
3.全产业链战略市场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共同决定这战略。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粮原有的外贸优势已经丧失。
核心优势的丧失,外部机遇的转变,要求中粮进行深入的战略转变。
2004年年初,宁高宁从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集团,提出“中粮必须回答中粮是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中粮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
安逸与市场垄断地位已经无法生存,那么中粮只有主动站起来拓展业务。
2007年5月的中粮媒体见面会上,宁高宁首次明确提出中粮的新战略:“中粮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在粮食的加工产业里面,做到从贸易、流通、生产、销售到食品的全价值链”。
这一时期中粮仍然具有规模上的优势,仍然具有国企的融资便利。
同时在国内市场上,中粮依旧占有大量市场。
因此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中粮可以通过增强对产业链控制的方式重新获得垄断地位。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中粮的思路依旧是垄断,区别在于,此时是通过市场手段建立垄断地位,涉足多个领域,形成一个庞大的相关利益共同体。
企业层面战略:通过并购建立对全产业链的控制。
业务层面战略:把每一个业务单元专业化,在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建立优势。
从2004开始,中粮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包括重组中国土畜、收购新疆屯河、建立中粮国际、收购五谷道场、收购蒙牛乳业、收购万威客等等。
截至2006 年底,中粮集团资产总额已达1067.1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94.9 亿元、利润总额37 亿元、上缴税金24.3 亿元,这些数据分别比2004 年年底宁高宁被空降之前增长78.6%、78.3%、134.2%、63.1%。
从数据来看,这一战略是成功的。
究其原因,是全产业链战略得以把中粮原本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重新建立对市场的控制力度;下游产业的建立也很好的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食品问题频发的那几年,在中国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的时候,中粮能依托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来把控食品的安全。
一个可以信赖的大拼盘,这无疑是消费者需要的。
当然中粮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蒙牛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也给中粮集团带来了许多麻烦。
但总体上莱看,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抓住了市场机遇。
三、中粮集团国际化战略现状与评价1.中粮集团国际化现状在国内覆盖“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同时,中粮也真正开始了国际化的脚步。
然而中粮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延续了“全产业链战略”,将视角转向从国际角度整合产业链。
事实上,中粮图谋国际化已久。
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近年来农产品进口量非常大。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中国粮食净进口一改过去交替增减局面,呈现出直线上升态势。
2009年与2003年相比,中国年度净进口粮食增加4841万吨,增长了9.1倍,年均增长112.6%;另一方面原因,是应对全球四大粮商的竞争。
因此中粮迫切需要取得国际上的话语权,才能提升整体竞争力。
为达成这些目标,近年来中粮一直在进行海外并购。
据中粮此前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2013年,中粮共完成近50起并购项目,投资额146亿元。
相比并购当年,2013年底被并购企业总资产增长4.28倍,净利润增长33.6倍。
中粮集团的总资产也极速扩增:2014年,中粮与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Nidera)正式签署协议,中粮收购尼德拉(Nidera)51%的股权。
在收购尼德拉半个月后,中粮与总部位于香港的来宝集团(Noble Group)达成最终协议,收购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并成立中粮来宝农业公司。
这两项收购是国内粮油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