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朗读、背诵课文《庐山的云雾》。
2.了解庐山的地理环境和云雾的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4.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诗歌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庐山的地理环境和云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体会到诗歌的美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演奏《庐山之歌》,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兴趣,同时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产生好奇。
2.整体学习1.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认真看课文,注意要感受每一个字和句。
教师可以先慢慢朗读,然后让学生跟着读,最后要求个别学生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庐山在哪里?”“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等等。
3.背诵课文。
教师可以让学生背下课文的几句,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拓展学习1.讲解庐山的地理环境和云雾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PPT等形式展示,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位置、植被和云雾等自然环境。
2.了解庐山的历史文化。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庐山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了解庐山的丰富内涵。
4.延伸探究1.让学生自行观察云雾的形态和特点,探究云雾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2.让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描写山水云雾的诗句,体会到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评价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朗读、背诵、理解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确保学生领会和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和能力。
2.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环节中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庐山的云雾苏教版
《庐山的云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流连忘返”“云遮雾罩”“瞬息万变”等词语,并能用“流连忘返”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体会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并能仿写一处景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中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庐山云雾的手法以及好词佳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突显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法、阅读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不知道庐山呢?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山势雄伟,山体多峭壁悬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丽景色。
播放庐山风景的图片。
2.谁来说说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庐山的云雾,引出课题。
)3.没错咱们发现了庐山的云和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庐山的云雾》。
(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基础。
1.要求学生自由出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以小组的形式解决读音问题,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带音生字: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
(1)全班开火车朗读生字,集体纠正。
(2)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
(3)去音读字。
(4)完成课后题第2题描红。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庐山、瀑布、笼罩、似乎、系在、变幻无常、千姿百态、一泻千里、流连忘返(1)以多种形式读词语(开火车读、分组读、同桌互读、齐读)(2)以小组形式讨论“变幻莫测、瞬息万变、一泻千里、流连忘返”等词语。
教师听取汇报并纠错。
变幻莫测: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通用16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通用16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篇1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三、教学准备:投影、录音(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①第一节:这小节有好几个,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②第二节:绒帽(rong)缠绕(chan rao)系ji系鞋带xi关系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篇一《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中的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两个特点,第二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写法,先概括介绍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接着进行具体描述。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流连往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文有以下四个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执教第一课时时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初步感受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组庐山风光的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秀丽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然后,让学生猜猜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在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生字词。
3、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
这是让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学学会部分生字词,总体感知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时,先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出示所有的生字词,开火车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他读懂的生字词的意思,没说准确的就做个记号,待会儿再解决;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庐山云雾的特点,并告诉他们: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说它变幻无常。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使学生明白庐山的美丽风景和云雾的形成原理,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表达。
3.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神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庐山的云雾》2.语言表达:介绍庐山的云海与云雾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庐山的云海与云雾,培养学生的美感和环保意识难点:学生对云海与云雾的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表达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庐山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庐山的美丽风景,增强学生对庐山风景的兴趣。
之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观察到了庐山上有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图画或说话的方式回答。
2.阅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和听读《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庐山云雾的词语,并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
3.讲解课文(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庐山的云海和云雾的形成原理,并给学生展示云的种类及其形态。
学生还可以观察教师的实验,了解云的凝结过程。
4.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庐山的云海和云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学生应该就如何保护环境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明白身为公民应该对环境尽好自己的责任。
5.创作(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种云的形态进行模仿,模仿比赛的模式。
教师可以组织该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利用课本上给予学生的线索进行进行创作。
6.总结(5分钟)教师让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之时,提醒学生庐山的云海和云雾与世界的云雾存在科学上的联系。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如何保护环境而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程教学,学生对庐山的云海和云雾有了深度了解,也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前置学习活动:1.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
(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四蹄生风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云遮雾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写景课文。
本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
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二)、课时安排:全文共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导学第二、三段,体会庐山的特点,掌握运用总分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的联系,所处的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初步认识总分的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遣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五)、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图片。
二、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易于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因为本班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我选用了幻灯机等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又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2、这一部分内容分别描绘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都是运用形象的修辞手法,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来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象及其特点;
2.了解庐山风景区的基本情况;
3.理解课文内容,及优美语言;
4.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操。
二、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
2.幻灯片(庐山风景及云雾景象)。
三、教学方法
1.交互式教学法
2.演示教学法
3.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制作一幅庐山风光的图片集合的幻灯片,将风景一张一张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学生谈谈看庐山风光有哪些?
2、在开课前,老师要提前准备好一些云雾的图片幻灯片,给学生们呈现。
第二步:阅读教材
1、带领学生高声朗读。
2、听录音或询问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新生词汇的意思。
第三步:阅读教材
1、学生自己阅读,成为独立的阅读者。
2、提问:这篇文章让你了解了什么地方?你了解了这个地方的哪些特点?
第四步:课文分析
1、让学生口述文章的特点。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云雾景象,每组在短时间内合集,一组做一份报告。
第五步:深入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象
1、老师放上云雾幻灯片,脚内展示庐山的云雾景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2、交流:请学生谈一谈庐山的云雾景象有哪些特点?
第六步:归纳总结
1、总结庐山的特点及云雾景象;
2、展示庐山风景的幻灯片;
3、老师提问:你是否喜欢庐山的云雾景象?你为什么?
第七步:作业布置
请学生写一篇有关庐山的云雾景象的作文。
五、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景象及庐山的基本情况。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篇1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只有在民主、平等、积极、愉悦的课堂情境下,在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有灵感,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自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配套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过渡:庐山的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并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学生边读边画。
教师巡视2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云雾一种姿态,让生说说画的是什么,3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姿态,师生共评。
4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一下云雾,生齐读课文。
5那么庐山云雾是这四种姿态吗?它还有哪些姿态呢?6让学生画,指名上黑板画,生解说内容,师生共同评点所有内容。
三、自学第三自然段1、出示自学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读,②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什么,中心句是哪句?2、按照自学的要求,读懂第3自然段的同学请谈自己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一、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的云雾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了解古诗词对庐山云雾的描写,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云雾的特点并通过古诗词鉴赏加深对庐山云雾的印象与理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善于欣赏文学作品并从作品中领悟情感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教师出示庐山图片,提问:大家看到庐山的云雾了吗?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2.示例分析教师呈现庐山云雾相关的图片和信息,向学生介绍庐山云雾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庐山的云雾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让学生了解庐山山势险峻,同时环境潮湿,所以雾气的形成比较容易。
3.课文听读教师播放古诗词《庐山谣》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朗读。
重点教学“仙女下凡”、“蓬莱间”等重点词语。
4.诗词鉴赏教师出示《庐山谣》并朗读,讲解诗文的意境和诗歌的构建方式,指导学生从语言、意境等方面鉴赏此诗。
5.作品欣赏及分析教师播放关于庐山的云雾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庐山云雾的神秘和美丽,同时通过鉴赏与分析视频的方式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第二课时1.回顾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简要复述庐山的云雾特点和形成原因。
2.古诗词背诵教师播放古诗词《青玉案·元夕》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朗读并背诵。
3.阅读练习教师聆听学生的朗读,并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读出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4.语文游戏教师通过输入古诗词来考验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听写功底。
可以随机从五言或七言古诗词中选取若干字,让学生面对屏幕或黑板书写正确答案。
5.总结与鉴赏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从古诗词中欣赏到庐山云雾的美好、神秘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练习来进行教学评估。
五、板书设计庐山云雾的特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神秘美丽山势险峻环境潮湿,更容易形成雾气和山脉交融腾起六、教学建议本节课主要是以庐山的云雾为素材,采用鉴赏文学作品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传达文化艺术的伟大价值,同时也锻炼学生朗读和表达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色,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庐山风景名胜和文化内涵;•学会用适当的语调、声音朗读课文及课文中重点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掌握一些简单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2.能力目标•掌握一些通过阅读理解的技巧,培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朗读语音语调和表演技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风景和文化的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祖国自然风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名胜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文中的一些重点和生字词汇;•教学让学生了解庐山的云雾景色,并透过景色认识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和要点;•学生在自然的语音和语调上面对文本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庐山的云雾》;•PPT 或投影仪。
•演讲稿。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内容•课文标题:庐山的云雾。
•课文类型:记叙文。
2. 教学流程Step 1复习(5分钟)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肯定学生的表现和进展。
Step 2地理:了解庐山(10分钟)通过让学生看庐山的图片或者幻灯片,了解庐山的地理和地理特色。
Step 3正文:朗读并分析课文(35分钟)让学生读一遍课文,根据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生硬、不自然等),辅导学生注意语音、音调、语言等因素,使其在表达课文时更加自然和生动。
教师要注重对生词的解释,注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同学们可以结合PPT学习及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来辅助理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课文:•词汇:对难懂的生字词多加解释,建议通过幻灯片或者流利地朗读来实现;•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读懂文章、了解文章构思、以及分析课文结构;•内容:介绍文章相关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4总结(10分钟)询问学生对于庐山云雾的印象,可以促使学生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其深入理解和掌握进行巩固和拓展。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庐山的云雾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庐山的云雾一、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能够理解“云雾”在庐山中的作用。
3.能够感受和理解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云雾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庐山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出示庐山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先欣赏一下庐山的美景。
2.问学生是否有去过庐山,如有人去过,可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步:学习1.向学生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和云雾的形成原因。
2.介绍庐山的景点和自然风光。
3.告知学生云雾在庐山中的作用。
第三步:讨论1.指导学生自由发表对庐山的云雾的想法和感受。
2.教师给予正面的评价和引导不同的观点。
第四步:练习1.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设计云雾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2.学生可以用单独的话语和图画创造一个小故事。
第五步:总结1.回顾庐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情感教育,让学生表达自然风光对人的影响。
五、作业请学生按照课堂分组,共同设计一张庐山云雾的景观图和短篇小故事,以展示和发挥阶段性学习成果。
六、评价方法1.以学生分组为单位,分别进行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考核学生对庐山特点和云雾的认知和认识。
2.按照学生的实际表现,划分成绩差、中等和优秀三个评价等级。
七、教学反思1.教师需适当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庐山云雾的作用和影响。
2.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3.及时做好对学生作业和表现的评估工作,以便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庐山云雾》教案(精选17篇)
《庐山云雾》教案(精选17篇)《庐山云雾》篇1一、说教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二、说学情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三、说教学方法《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四、说学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五、说教学程序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爱动脑筋、善于发明创造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努力做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光盘、田字格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爱迪生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啊?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呢?(简介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
他从一个穷苦的、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孩子,成长为受人们尊敬的、伟大的发明家。
他小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总是充满着好奇心。
他30岁时发明留声机,32岁时发明世界之光电灯,33岁时发明电车,随后又实验并改进了电话等。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课文。
〈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题目中的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晚上有太阳吗?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3、带着问题好好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明自然段号。
〉2、出示生字、词语:(1)自由读(2)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请来医生急性阑尾炎需要无可奈何一分一秒挡手简易〉〈犹豫手术痛苦发明焦急呻吟自豪智慧一本正经〉3、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交流、教师指导)一分一秒:一分钟一秒钟,意思是时间渐渐地过去。
挡手:挡住了手。
无可奈何:没有任何的办法。
简易:简单而容易的。
犹豫:拿不定主意。
呻吟:因为痛苦而发出声音。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5、分自然段指名读读文。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第一篇: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过程与方法:(1)多层次朗读感悟法,边读边入情入境地想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加强中心句的训练,初步了解总分式结构的构段方式,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初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播放课件欣赏庐山美景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庐山的云雾》这一课,知道了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还有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这么多景物你最喜欢哪种?2、老师也喜欢云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神奇美丽的庐山云雾吧!(板书课题:3 庐山的云雾)二、朗读、欣赏、想象,感悟云雾的美。
(一)自学提示: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句子。
2、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3、你最喜欢哪一种?试着把它读出来。
2、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吧。
你找的又快又准,这段话主要写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中的“千”和“百”说明了什么?对,说明了云雾的姿态非常多。
3、本段话中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请再读读本段,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云雾的姿态,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待会儿在班上交流。
4、好,现在我们来开始朗读比赛。
谁先来?(1)这位同学你来吧,你选的是哪里的云雾?好,请欣赏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播放课件)说说为什么喜欢?(作者把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比作白色绒帽,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的颜色、形状及轻柔的感觉,高雅美丽。
)请你带上动作怀着对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读这句话。
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2)你喜欢哪里的云雾呢?请欣赏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播放课件)说说喜欢的理由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在详细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恋恋不舍”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攒词语,会用“恋恋不舍”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详细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分明、详细地描写一处景物。
3.重复朗诵课文,展开想象,在详细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领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重复朗诵课文,展开想象,在详细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领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详细的总分构段方式。
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分明、详细地描写一处景物。
前置学习活动:1.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诵课文。
3.大抵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提醒课习题。
1. 同学们,喜爱旅游吗?说到旅游,教师要给大家举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
(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这节课教师就率领大家走进庐山去观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习题,从标题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四蹄生风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云遮雾罩一泻千里恋恋不舍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3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3苏教版第一篇: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3苏教版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
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
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总分”结构的段落,初步领悟“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
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指名说)2、创设情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欣赏那里的云雾。
请大家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庐山。
此时,漫步于山道上,你眼前飘过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
同学们,你们身边流淌的是什么?伸手摸一摸,你们摸到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现在仿佛已经来到哪儿了?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到了庐山!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1、初读,了解大意。
师:请同学们睁开明亮的大眼睛,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在庐山都看到了什么?自由读,指名说。
小结:明白了,你们看到了不同姿态的云雾。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教案一、背景介绍《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景象,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神秘美妙。
此教材适用于三年级学生,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听、读教材,了解庐山的风景及云雾的形成过程。
(2)掌握词汇:庐山、奇观、云雾、浓稠、缭绕、山顶、瑰丽。
(3)理解文章描述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秘美妙,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朗读、表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联想、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了解中国优秀的风景名胜区,培养爱国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体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
(2)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美好联想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爱心、敬畏之情。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描写技巧,学会把观察事物化为语言的表达。
(2)感受自然美景的神奇、神秘、壮观之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自然界的规律和缘由。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预习导入:导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之情,引导学生预习文本。
(2)课文朗读: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然后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在课文中做词汇的解释。
(3)课文理解:教师解释课文生词、短语和句子,并根据课文内容提问,让学生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神奇景象,理解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慨和思考。
(4)表演、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或小组讨论,自由发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兴趣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教学方法(1)听读结合:让学生通过听教师朗读或录音听,跟读课文,提高听说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地貌的特征及意义。
2.了解庐山风景的特点及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产生向往庐山的兴趣和爱好。
3.能够初步领会《庐山的云雾》中的诗意和寓意,理解“云雾”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顺序,掌握回忆、引导问题的技巧,提高思维逻辑和阅读理解能力。
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庐山风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云雾”的象征意义。
3.通过掌握文章的关键词汇、句子和段落内容,初步理解文章的寓意。
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云雾”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的意境,彰显语言表达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讲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2.展示庐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庐山产生兴趣。
2. 预习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庐山的云雾》,提问《庐山的云雾》的云雾象征什么?(为山的特征带来美丽)2.让学生预习重点词汇,如“悬崖峭壁”等,提前观察这些词汇的词义。
3.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曾经看过的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山顶云海的图片,让他们想象庐山的云雾风光。
3. 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读全文,指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什么内容。
2.再次重申文章的重点重难点。
3.请学生反复读一遍文章,找出文章的关键词汇。
4.让学生自己思考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到“层台”的词汇,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语境理解词汇的意义。
4. 讲解1.最后再次强调文章的寓意,并指导学生理解“云雾”的象征意义。
2.讲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5. 小结1.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对庐山的云雾产生更深的领会。
2.引导学生感受诗意,通过自己创作文字描述印象深刻的云雾风光。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庐山风景的特点及地理位置和引导学生理解《庐山的云雾》中的诗意和寓意,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云雾”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庐山的云雾》一、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庐山图片新词卡片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师重点指导“瀑”、“幻”的书写。
3.检查词语。
变幻无常增添千姿百态笼罩系在遮挡一泻千里流连忘返幽谷游览弥漫天幕瞬息万变马蹄4、田格出示:秀、增、幻、添,四字观察其在田格中的间架结构。
并抄写。
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什么特点?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检查默读情况: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
(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
培养语感)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师引背:漫步山道……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
方法: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二、复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
(出示词语朗读)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师:学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告诉老师庐山有哪些秀丽的景色吗?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师: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二、新授(一)师:真可谓是人在雾中,雾绕人游,自己仿佛成了来到天宫的仙人。
庐山的云雾真多啊!庐山的云雾不仅多,而且还很有特点!有什么特点呢?答案就在书本里。
请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本,轻轻朗读2、3小节,思考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指名说特点,并随机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师:喜欢读第二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喜欢读第三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这段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师:我们先去看一看庐山的美景吧![课件演示](学生欣赏)师: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体会,多说)师:是啊,作者和同学们一样,看了这如诗的画面,不禁感慨万千,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这段美文。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二小节,想想作者写到了几种姿态的云雾?师:哪个姿态的云雾,你最喜爱。
把你喜爱的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去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幻灯片)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说说理由。
能读出你的喜爱之情吗?板书:笼罩山头缠绕半山弥漫山谷遮挡山峰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出示幻灯片,再次感受不同姿态云雾的神奇美丽。
)(二)过渡语:姿态万千的云雾给了我们美的遐想,云雾不光姿态美,它还(瞬息万变)1、让我们再去品品作者笔下瞬息万变的云雾又有何与众不同。
(自由练读)师:能读了吗?指名读(学生读)你读得真不错,2、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3.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云雾瞬息万变的呢?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在下面加点。
板书: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还没等4、小结:是啊,云雾的变化多快啊!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引读)转眼间……(想象)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5、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
还要注意作者在表达时通过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云雾变化之快。
6、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作者告诉大家吗?7、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
自己练练,等会我们来比试。
8、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游览、观光的人们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会流连忘返呢?用“流连忘返”说一句话。
练习有感情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一、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这诗一般的文字了解了庐山那飘渺的云雾,让我们再来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吧!齐读课文,能背诵就练习背诵。
二、拓展延伸神奇的庐山云雾,美丽的庐山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他们也被庐山的景色陶醉了,留下了一些诗。
你知道有哪些吗?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选择一首背下来。
三、作业庐山是这样的美,我们也来学着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庐山,你可以继续写云雾的一些姿态、变化,也可以写庐山的其他的景色,如瀑布、高峰、幽谷……首先请大家想好,你打算写什么,然后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典型的景物写,还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这里有一些收集到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板书设计:3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理解文本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深入揣摩文本之后,我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为了让学生真切领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奇丽多变的景象,我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领他们进人景色秀丽的庐山,让他们自由游览,自由畅谈。
在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这个特点时,我按以下步骤先扶着他们学:1.边读边思考,这一段围绕庐山云雾哪个特点来写,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云雾的千姿百态,各有哪些姿态。
然后进行交流讨论。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悟到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绒帽;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庐山云雾真是姿态万千,非常壮观。
3.在感悟的基础上,有声有色地进行朗读。
4.通过充分朗读感悟,自然而然地熟读成诵。
学了这一段后,让学生先自己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的特点——感受云雾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接下来自学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这一个特点。
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按要求品读课文,从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可以知道他们已掌握学习方法,已感悟到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本篇课文用了许多优美词语,语言形象生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强朗读指导,希望学生能把对美好事物的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附《庐山的云雾》预习单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二、我会读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
比如:变幻无常 增添 千姿百态 系在弥漫 天幕遮挡 一泻千里 幽谷 游览 瞬息万变 腾云驾雾笼罩 云遮雾罩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3.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1怎样的印象?想一想,还可以和同学交流。
收集有关庐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