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华谊兄弟IPO案例梳理及分析思路

华谊兄弟IPO案例梳理及分析思路

华谊兄弟IPO案情树立及分析思路从传媒公司业务成长需求、资本运作管理、治理结构规范、产权制度完善的角度,分析公司上市的动因、约束、程序、结果,并透过公司上市融资的现象,分析公司发展进程中业务成长需求拉动、资本运作管理外部和内部约束等驱动因素促使公司上市决策,上市准备和上市后持续的与资本市场互动中对公司规范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创新业务运作流程、完善产权制度、提升战略和风险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思路应当是开放性的和可辩论的,不要求面面俱到,不要求一致的结论。

(一)公司上市动机分析(1)筹资需求。

寻求上市的公司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制订的各项战略规划,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华谊兄弟也不例外。

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00万的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股本为1.68亿元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华谊兄弟对于资本的纯熟运用可谓功不可没。

王忠军自1998年投资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初涉影视圈,经历了投资《荆轲刺秦王》和《鬼子来了》的失利,终于在1999年作为联合投资方与冯小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投资后者2000年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该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华谊兄弟逐渐开始走上比较成熟的商业化、产业化道路。

2001年的电影《大腕》促成了华谊兄弟和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简称“哥伦比亚”)的合作,而正是通过这次合作,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投资策略,正如华谊兄弟的招股书中明确提到的:“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主的高端定位是华谊的方向”。

正是王忠军的大制作思路,在为华谊兄弟赢得票房的同时还赢得了口碑,对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冯小刚工作室出品的两部大制作《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在财务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帐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期内华谊传媒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

但同时,大制作意味着高投入,需要密集的资本去推动。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谊兄弟为例

华谊兄弟融资战略管理分析(一)公司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

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作为国内首家境内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娱乐帝国,华谊兄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崛起之路。

它的成长路径和运营模式[1]反映出了影视传媒企业从小到大, 不断做强的发展轨迹。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娴熟的人才运用、完整的产业链构成使得华谊兄弟在国内影视传媒业纵横捭阖、名震四方,在公司业绩上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业界的宠儿、民营影视娱乐公司中的典范和领跑者。

(二)案例内容1996年5月15日创建于北京,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华谊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王中军为其法人代表。

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时隔不久,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

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扩张型资本运营方式实现的。

(三)背景知识企业融资战略(Corporate Finance Strategic)融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企业融资战略组合,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且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影响企业融资战略的因素,对于正确选择融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融资环境,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衡量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实现融资结构的最优化,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重点。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资本运作分析(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资本运作1.并购扩大资产规模,打造全产业链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华谊兄弟的业态最为丰富,这家以影视制作起家的电影公司目前业务除电影制作之外还包括电影发行、电视、音乐、影院、艺人经纪、游戏、股权投资等诸多领域,较创业板另外一家影视公司光线传媒业务范围大得多。

华谊兄弟迅速占据各大领域并做大,其核心手段就是并购。

2000年年底收购王京华的经纪公司,奠定演艺经纪基础;2003年,收购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组建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

2013年7月开始华谊兄弟两个月连发三起并购,分别为游戏业务、电视剧业务以及电影院线布局(2.52亿元收购知名电视人张国立旗下空壳公司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6.7亿元收购银汉科技,2.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耀莱影城20%的股权)。

通过这三起并购,华谊兄弟在这三大板块上业务规模大幅提升。

华谊兄弟涉足游戏业务也是始于收购,2010年,华谊兄弟以1.485亿元获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2年后掌趣科技挂牌创业板,市值一度高达9.5亿元,投资回报率超过500%。

2013年入主银汉同样是看中手游巨大的利润想象空间,分享手游高增长,同时也是借银汉在手游领域的领先地位,巩固自己娱乐帝国的疆域。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

华谊兄弟投融资分析

投资金额和数量均下滑
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和现代传媒是三大投资热点
一般投资在企业扩张期
退出领域集中在信息服务
以IPO作为主要退出方式
华谊兄弟融资状况
(一)华谊兄弟初创期融资方式:
私募股权与频繁并购
初创时期的华谊兄弟以广告为主营业务。王忠军1994年怀揣10万美元回国创业, 带上弟弟王忠磊从最初的小杂志做起,刊登广告、预设潜在客户,并向客户邮寄 广告。此时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的中国广告市场公司也因此抓住发展机遇成功拿 下了中国银行全国网点标准化规范工程,该项目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直接利益同时 还为华谊兄弟接到了之后的国家电网、中国石化、华夏银行等大业务。此后不仅 推出电视随片广告而且还成立了影视部。
截止2016年12月共发行11期短期融资债券且发行总金额高 达50亿
成熟期融资特点:
企业盈利状况最好的时期是企业的成熟期。企业 通过成长和发展对行业环境有了深度了解,在市 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且 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能够左右市场发展。
这一时期企业稳定性比较强、经营风险所占比例 最低,根据融资权衡理论,公司可以适当增加债 务融资比例。华谊兄弟在成熟阶段就用实际行动 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华谊兄弟上市后银 行贷款情况
成长期融资特点:
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期的华谊公司基于企业扩展、发展需要积极 引入股权投资。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股权回购的方式在每轮私募 资金前重新获取上轮私募中获取的股份。通过此种方式,华谊 公司不仅让战略投资者得以顺利的退出,同时巩固强化自我主 控地位。客观上说这些举措具有稳固品牌良好的社会形象、促 进企业进行连续性的决策的作用。
北京银行2008与华谊兄弟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达成了全方位合作的意向。双方通 过质押版权的方式形成合作关系即北京银行为华谊公司制作并发行450集电视剧共14部 提供1亿元的多个项目打包贷款支持。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影视业高溢价并购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这一高溢价并购的背景、动因、问题及影响,探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内在逻辑和潜在风险,以期为影视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与动因(一)并购背景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企业,一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影视帝国。

而东阳美拉作为一家新兴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丰富的创作资源和优秀的制作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谊兄弟选择并购东阳美拉,旨在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和资源储备。

(二)并购动因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动因主要包括:一是实现资源整合,扩大业务范围;二是获取优秀的人才和创作团队,提升公司的创作能力;三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高溢价问题(一)高溢价的定义与衡量高溢价是指并购方支付的价格远高于被并购方的实际价值。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高溢价主要体现在华谊兄弟支付的并购价格远高于东阳美拉的资产价值和市场估值。

(二)高溢价的成因高溢价的成因主要包括市场炒作、信息不对称、协同效应预期等。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高溢价的成因主要是市场对影视行业未来的乐观预期和对东阳美拉优秀创作团队的认可。

四、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问题分析(一)财务风险问题高溢价并购可能导致华谊兄弟的财务风险增加。

如果并购后的整合不顺利,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二)文化整合问题由于华谊兄弟和东阳美拉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后可能会出现文化整合难题。

如何有效地整合两家公司的文化和资源,是华谊兄弟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协同效应问题虽然华谊兄弟希望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扩张,但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如预期。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华谊兄弟融资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影视娱乐公司,拥有著名的电影《英雄本色》(Infernal Affairs)等多部热门影片,是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之一、2024年9月,华谊兄弟以其热门影片《功夫熊猫3》(Kung Fu Panda 3)的票房成功为其融资;而2024年1月,华谊兄弟再次融资,以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的票房成功为其融资。

2024年,华谊兄弟采用了“自发行”模式,即由本公司负责电影的发行和投资。

其选择这种投资模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对《功夫熊猫3》的初步研究表明,外国资本对此影片的认可度较高,能够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

而2024年,《功夫熊猫3》的票房大约为39.2亿元,使华谊兄弟得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024年,华谊兄弟采用的投资方式更加复杂,同时采用国内外的投资模式,即联合发行模式和合资投资模式。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

试分析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摘要:华谊兄弟是大陆唯一私人容制作产业在创业版挂牌上市的公司,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估算超过人民币百亿的企业价值。

这标志着大陆的文化创意产业正走向规模化、制度化、产业链化、资本集中化,也说明未来将有大量的公司不断涌入来分一杯羹。

因此,华谊兄弟的治理结构必然有未来这类公司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华谊兄弟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股份是中国大陆知名的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最初因每年投资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之后便全面投入产业,在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并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集团o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宣布华谊兄弟股份(股票代码:300027)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 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目前,华谊兄弟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拥有周迅、冰冰、林心如、徐若暄、黄晓明、有朋等50多位红星)、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旗下设有纪中工作室、波工作室、周冰冰工作室、王芳工作室等)、华谊兄弟音乐(签约艺人有羽泉、靓颖、坤、尚雯婕等)、华谊兄弟影业投资、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华谊兄弟广告、华谊兄弟国际发行等。

二、治理结构(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由全体股东组成,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

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

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得股东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

由下图图1可以看出:在2012年6月30日至2014年3月31日这段时间中,股东人数在2013年9月30日之前变化幅度都不大,都不超过5万人。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的经济后果研究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的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存在高溢价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本文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为例,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分析了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经济后果,得出高溢价并购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改善企业部分经营绩效指标,但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并取得累计超额收益,且存在商誉减值、业绩“变脸”、估值大幅波动等风险的结论,并向并购方、被并购方、投资者及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并购溢价;经济后果;潜在风险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给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存在高溢价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影视娱乐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经营模式行业,包含知名导演、演员、品牌价值、知识资产等在内的核心无形资产无法在企业财务报表体现,从而更容易产生“高溢价”并购的现象。

华谊兄弟是A股第一家影视文化公司,并购经历具备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华谊兄弟并购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案例情况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

华谊兄弟于2009年率先登陆创业板,目前投资及运营包括电影、电视剧、艺人经营、电影城、游戏等业务板块。

东阳浩瀚成立于2015年10月21日,成立时的股东艺人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

华谊兄弟在东阳浩瀚成立不久之后即以7.56亿元的价格收购东阳浩瀚明星股东合计持有的70%股权。

2017年,东阳浩瀚获得爱奇艺、上海云峰人民币3亿元增资。

东阳美拉成立于2015年9月2日,成立时股东为冯小刚和陆国强。

华谊兄弟在东阳美拉成立后不久即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冯小刚和陆国强合计持有的70%股权。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存在的问题华谊兄弟收购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的交易定价不合理。

东阳浩瀚与东阳美拉均为新设公司,没有历史经营业绩,净资产分别为1 000万元及-0.55万元。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

股权投资成功案例成功的案例1:近日,中国股市疯狂了,创业板首批上市,好象是一次空前的造富运动,一夜之间竟然打造了106个亿万富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股市的一个奇迹!我们就以关注度最高的华谊兄弟为例,看看那些明星的身价。

华谊兄弟公司股东共75名自然人,实际控制人为王忠军和王忠磊兄弟,两人合计持有45.88%的股权。

其中,董事长王忠军持有4390.8万股,按28.58元发行价计算,这些股票市价12.55亿元,总经理王忠磊持股1389.6万股,市值为3.97亿元。

第三股东马云持股1382.4万股,市值3.95亿元,第四股东江南春持股590.4万股,市值1.69亿元;鲁伟鼎、虞锋等人的账面价值也超过了亿元。

那些明星导演和演员虽然持股数没有公司老板多,但身价也不低。

比如,著名导演冯小刚持有288万股,按发行价计算的市值为8231万元;另一位著名导演张纪中持股216万股,身价将达到6173万元。

演员中黄晓明持有180万股,市值为5144.4万元,李冰冰和张涵予等均持有36万股,身价达到1028万元。

假设下周上市后股价到50元,那么,两位导演身价过亿,冯小刚持股市值将达到1.44亿元,张纪中持股市值为1.08亿元。

演员中,黄晓明持股市值可以达到9000万元,李冰冰和张涵予的持股市值1800万元。

资本市场的造富功能的确了得。

面对这么多的富翁,人们不免质疑这些人的钱哪里来的。

其实,从招股书上的公司演变过程看,很多公司刚创业的时候,规模并不大,注册资金相当少。

就是说,这些创业股东一开始的投入不见得很大。

比如,金亚科技300028是1999年成立的,当时公司注册资本仅220万元,由周旭忠等3名自然人出资设立,其中只有22万元是货币资金,其余均是以原材料及设备作价出资。

随后,周旭忠通过受让、未分配利润转增等,拥有2415万元股权。

到2021年,周旭忠以2415万元将这些股权转让给周旭辉,周旭辉由此成为第一大股东和董事长、总经理。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华谊兄弟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华谊兄弟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华谊兄弟为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作为娱乐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华谊兄弟也不例外。

本文将以华谊兄弟为例,深入研究其财务风险,并探讨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公司概况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影视制作公司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影视整合产业公司。

公司在2024年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上市公司。

华谊兄弟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内容制作与发行业务,旗下拥有国内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之一、公司多年来凭借独特的创作理念和优秀的制作团队,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地位。

二、财务风险分析1.债务风险:作为影视行业公司,华谊兄弟面临着较高的资金需求。

根据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华谊兄弟财务费用占比较高,长期负债规模逐年扩大。

若经营不佳或市场环境不利,可能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加剧。

2.经营风险:受季节性、票房表现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风险较大。

尤其是在内容制作行业,投资不当或创作失误均可能导致财务损失。

此外,侵权纠纷等法律风险也是公司必须警惕的问题。

3.行业竞争:中国影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被拼尽。

如何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同时,盗版、市场波动等问题也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三、防范策略1.多元化发展:华谊兄弟应加大多元化战略,拓展业务领域,减少单一业务带来的风险。

可考虑拓展数字媒体、线上平台等新兴业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控制成本:公司应严格控制成本,合理分配资金,确保投资项目回报。

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运营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3.风险防范意识: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加强法律事务部门建设,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减少市场风险。

4.健全财务体系:华谊兄弟应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透明度,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财务稳健性。

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确保公司资金链畅通。

华谊兄弟IPO案例

华谊兄弟IPO案例

The Case Study on the Listed Process of HuayiBrother Media Group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案例本案例介绍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情况,客观内容主要包括公司概况、主营业务及市场情况、公司上市前近3年来的财务状况、上市概况、公司前景和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上市前后的股本变化情况。

主观内容主要包括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过程的简要回顾、公司上市动机分析、上市筹集资金用途、公司上市利弊分析、传媒公司融资思考、传媒公司治理结构思考、传媒公司风险管理特点分析、传媒公司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分析。

通过本案例分析有利于熟悉公司上市的规范、程序、工作事项,了解公司上市的动机、上市条件、股票发行条件的规范和发行方式、销售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认识和关注传媒公司在融资、投资等重要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传媒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特点和规律。

发源于美国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刚刚平息不久,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正式挂牌开启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局面,时至2010年8月,100家创业板公司IPO的募资规模达到了712.28亿元。

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最大的民营传媒集团,也是在内地首家上市的娱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4,2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15亿元。

2007至2008年,中国股市随着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股票由“稀缺”转为“过剩”,市场资金增量需求的压力巨大,在股市的这一战略调整期内,传媒业正经历着体制改革,既面临着快速增长的动力,也面临着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竞争压力。

2008至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产值从4220.82亿元增至4907.96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36%和16.3%,传媒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9.33%,目前,我国传媒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仍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发展前景巨大。

我国影视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例

我国影视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例

我国影视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例我国影视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例引言: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扩大和电视娱乐市场的快速发展,影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然而,尽管影视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但盈利质量一直是该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华谊兄弟公司作为我国影视业上市公司的代表,其盈利质量的分析对于了解整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一、华谊兄弟公司的背景介绍华谊兄弟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影视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中国A股市场上的重要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自主制片和投资电影、电视剧等项目,逐渐在影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华谊兄弟在国内拥有多家影院,还参与了一些国内外的重要影视项目,并在国内影视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二、华谊兄弟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一)净利润增长态势通过对华谊兄弟公司过去几年的财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其净利润增长态势:2016年净利润为10.12亿元,同比增长29.97%;2017年净利润为22.20亿元,同比增长119.02%;2018年净利润为25.34亿元,同比增长14.19%。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华谊兄弟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年增强。

(二)营业收入构成分析华谊兄弟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电影发行和影院经营。

根据财报数据的统计,2018年华谊兄弟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电影发行收入占比达到57.78%,影院经营收入占比为16.58%。

这表明,电影发行和影院经营是公司的两大利润增长点。

(三)成本费用率分析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看收入的增长情况,还需要考虑成本费用率的数据。

根据财报数据,华谊兄弟公司的2018年成本费用率为81.15%,较2017年的85.26%有所下降。

这表明公司在控制成本和费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提高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华谊兄弟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一)利润质量问题尽管华谊兄弟公司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但其净利润增速下降的趋势也引起了关注。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华谊兄弟是中国著名的影视制作公司,成立于1994年,其主要业务包括电影制作、影视剧制作、艺人经纪、演出经纪等。

自成立以来,华谊兄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影视娱乐公司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了IPO(首次公开募股)以筹集资金支持公司的扩张计划。

下面将对华谊兄弟IPO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华谊兄弟为何选择进行IPO?IPO是指公司将股份公开发行,向公众募集资金,从而进行业务扩张或进行重大投资等。

华谊兄弟之所以选择IPO,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IPO能为公司筹集大量资金。

影视制作行业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包括电影制作、影视剧制作、艺人经纪等方面。

通过IPO,华谊兄弟可以向公众募集资金,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公司的扩张和投资项目。

其次,IPO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华谊兄弟以其影视作品和艺人资源而闻名,通过IPO,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热点报道,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这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IPO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运作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作为上市公司,华谊兄弟需要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公开披露财务和经营状况,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运作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增强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竞争力。

在进行IPO过程中,华谊兄弟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程序。

首先,公司需要选择合适的承销商和律师团队,负责协助公司进行IPO。

其次,需要整理和提供必要的财务和经营信息,以供审核和评估。

此外,还需要编制上市方案和招股书,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核。

在IPO过程中,华谊兄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募资进程和投资者的参与意愿。

其次,公司需要满足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各项要求,包括财务状况、业务运营、治理结构等方面,否则可能会面临审核失败的风险。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华谊兄弟在IPO过程中取得了成功。

2024年,华谊兄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2.8港元,募集资金超过14亿港元。

股票发行案例分析

股票发行案例分析

(一)华谊兄弟发行股票原因
(二)公司股票上市概况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四)公司股本结构变化
(五)华谊兄弟上市影响
(一)华谊兄弟发行股票原因
(二)公司股票上市概况
(二)公司股票上市概况
(六)华谊兄弟成功原因
二、股票上市情况
(一)华谊兄弟发行股票原因
追加投资,扩大经营。华谊兄弟股份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投资或筹措周转资金,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筹措所需资金。
六、总结
创业版开市以来,华谊兄弟的股票一直受到广大股民的追捧,作为第一家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传媒企业,华谊兄弟的上市不仅牵系着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更指引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华谊兄弟其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上市后,社会公众股股东权利的行使需要更多的渠道,权利内容和普通产业也有很大的不同。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影视及艺人经纪服务,包括黄晓明、李冰冰、周迅、邓超等著名艺人在内的签约艺人队伍,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存亡问题。传媒产业中,人才就是命脉。人才的引进或者说“捧红”某个人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一些支柱人才的变动,也可能使公司的经营陷入绝境。而仔细分析华谊兄弟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有少数“巨星”对公司的业绩贡献占比例相对较高,公司的业绩对于这些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2007年
流动比率(倍)
7.32
1.17
328.26%
1.95
速动比率(倍)
6.08
0.96
533.25%
1.29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下降,说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在减弱。但是2006年到2008年数据很高,大大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而到2009年则下降了7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虽让数据下降但与同行业相比该公司盈利能力还是很强 净利润增长率: 2007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是平均行业水平的两倍,说明该公司比相同行业的发展迅速。2008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到2009年经济开始复苏,利润开始增长,前景开始看好,但是后两年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华谊兄弟传媒公司还是要加强发展。

华谊兄弟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华谊兄弟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证券投资学课程论文华谊兄弟(300027)投资分析报告院系经管系专业会计学号03409129姓名赵亦冒摘要: (2)前言: (2)1、研究的依据 (2)2、基本的结论 (3)第一章华谊兄弟公司简介 (3)1.1主营业务收入 (3)2.2盈利模式 (3)第二章具体技术分析 (4)2.1酒田战法 (4)2.2江恩理论 (4)2.3波浪理论 (5)2.4均线理论 (5)2.5 MACD理论 (6)2.6 BOLL理论 (6)第三章综合技术分析 (7)3.1 K线与均线叠加分析 (7)3.2 K线与MACD叠加分析 (7)第四章财务指标分析 (8)4.1股东权益收益率 (8)4.2营运利润率 (9)4.3股东盈余 (10)4.4安全边际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2)华谊兄弟(300027)投资分析报告摘要:文章对华谊兄弟300027股票进行了技术分析和财务分析,对后市进行了分析。

在技术分析方面采用了酒田战法、江恩理论、波浪理论、均线理论、MACD 理论、BOLL理论等理论,在基本分析方面,主要采用了股东权益收益率、营运利润率、股东盈余、安全边际等指标,预测该只股票关键词:华谊兄弟酒田战法江恩理论波浪理论均线理论MACD理论BOLL理论前言:1、研究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证券业正越来越成熟,因此,对证券的研究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中国影视业蓬勃发展,作为中国内地影视业巨头的华谊兄弟,其作为创业板在深交所的上市也理所当然的吸引了万千目光,创业板是证交所一个年轻的版块,历来对于创业板的股票的研究比较少,因此选择华谊兄弟这支股票来作为研究。

2、基本的结论根据分析,未来华谊兄弟股票还有可能下跌,未来看势不太看好。

第一章华谊兄弟公司简介1.1主营业务收入华谊兄弟公司,全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内地广播电影电视业领军者,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于1994年创立,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证证交所作为首批创业板股票上市。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作为为数不多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公司以10万元自有资金起家制作广告,1996年涉足影视,每年都有重量级影视剧问世,成为中国影视业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2009年9月华谊兄弟影视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进入创业板,10月上市交易。

华谊成功上市说明15 年来华谊努力得到市场的肯定,更说明华谊影视公司在投融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从自有资金联合投资、股本投资、吸纳社会资金入股公司,到银行无担保授信贷款,再到上市融资,华谊公司融资渠道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影视发展模式的变迁。

华谊的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了华谊自身的资金瓶颈,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中国影视市场环境的状况,对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融资与资本运作华谊兄的的成功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资本运作,在运用资本的过程中,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将资本驯服为企业的工具。

华谊巧妙地选择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始终控股50%以上,充分保证了对企业的主动权。

(一)三次私募资金在著名的三次私募资金中,华谊兄弟采用国际流行的“股权融资+股权回购”的操作手法,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这样不仅保全了影片版权的完整性和对公司的控股权,也强化了外部资金的流动性,以便在获利后安全退出。

私募的过程为:1.回购太合股权,引进TOM集团。

2000年3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万元,对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太合集团与王中军兄弟各持50%股份。

2004年底,一直在国内谋求机会的TOM集团,表示有意入股华谊兄弟。

王氏兄弟觉得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回购太合集团的股权。

2.游说马云入股,回购TOM股权。

2005年12月,华谊兄弟进行了新一轮私募,这次引进的对象是马云所掌控的中国雅虎。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繁荣与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影视业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眼中的黄金领域。

在这一大背景下,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影视业的巨头之一,通过并购东阳美拉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业界关注和公众讨论。

本篇论文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现状、动因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影视业并购现状(一)背景与现状随着政策的推动与资本的追逐,中国影视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行业内部频繁出现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其背后推动的正是对优质内容及产业升级的渴望。

其中,高溢价并购现象逐渐凸显,而影视企业的跨地区、跨领域整合趋势更是日趋明显。

(二)高溢价并购的特点高溢价并购主要体现在估值和支付手段两个方面。

由于对被并购方未来收益的乐观预期和品牌效应的认可,往往导致估值偏高。

同时,通过现金、股票或混合支付方式,企业快速完成交易并获得控制权。

三、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分析(一)并购双方概况华谊兄弟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娱乐集团,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与经验。

而东阳美拉作为一家新兴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优秀的内容创作团队。

(二)并购过程及溢价情况华谊兄弟以高溢价并购东阳美拉,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结构调整和支付方式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对东阳美拉的控股。

在这一过程中,高溢价的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和考量。

四、高溢价并购的动因与问题(一)动因分析1. 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优势;2. 快速扩张:借助被并购方的资源实现企业快速扩张;3. 业绩增长:对优质资产的高溢价并购能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表现;4. 多元化经营:进入新的领域或实现产业链的拓展。

(二)高溢价并购面临的问题1. 估值风险:过高的估值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资产减值风险;2. 资金压力:高额的支付可能使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3. 整合难度:不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式等整合难度大,可能影响业务协同效应的实现;4. 监管风险:受政策法规影响,并购后的运营可能面临合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谊兄弟IPO 案例分析目录华谊兄弟IPO 案例分析 (2)一、公司基本情况 (2)二、案例主角----“华谊兄弟的前生后世” (4)三、“华谊兄弟”上市的经济理由 (6)四、“华谊兄弟”财务重组的经济分析 (9)五、“华谊兄弟”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经济分析 (18)六、“华谊兄弟”如何选择主承销 (20)七、“华谊兄弟”上市地点的选择 (22)八、“华谊兄弟”定价中的博弈 (24)九、何谓成功上市:“华谊兄弟”案例的追问 (26)十、“华谊兄弟”成功上市的经济意义 (30)一、公司基本情况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证券代码300027)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和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的传媒股份公司。

公司的创立人和法定代表人同为王忠军,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01,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A座908室,公司所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

1996年4月22日,刚从美国回来的王忠军创立了北京标实企划制作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更名为北京标实企划广告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标牌制作、举办展览展销等业务。

之后,该公司再次更名为北京华谊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投资”)。

1998年7月10日,北京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广告”)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

2000年8月,华谊广告与太合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合公司”)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太合”),注册资本2600万元。

华谊太合在成立之后的2001年1月12日,即与有“内地第一经纪人”之称的王京花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简称“文化经纪”),主要从事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

2003年5月,西安电影制片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华谊太合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更名为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简称“西影华谊”),主要从事影视作品的发行。

之后华谊太合继续增持,持股量上升至54%,完成了对西影华谊的绝对控股。

2004年10月11日,华谊国际控股(BVI)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授权股本为5万美元。

2004年底前后,华谊兄弟收购了太合公司手中的股权,华谊太合变更为华谊投资持有20%、华谊广告持有80%的股权结构,由于太合的退出,华谊太合更名为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影业”)。

2004年11月19日,华谊投资与王忠军的夫人刘晓梅共同投资设立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华谊)。

2006年8月14日,浙江华谊正式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有限)。

2008年1月21日,华谊有限整体变更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国内首个创业板上市。

二、案例主角----“华谊兄弟的前生后世”2.1 华谊兄弟的前生华谊兄弟的前身是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在1994年创立,1998年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4年11月19日,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

2006年6月28日,浙江华谊的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实收资本1500万元。

2006年8月14日,公司名称由“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2008年1月21日在浙江工商局正式办理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0,变更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0008万元。

2008年1月21日,华谊有限公司依法整理变更为华谊传媒;减:公司内各分部抵销267.78----数2.2 华谊兄弟的后世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0年华谊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后为华谊带来高额回报;2013年华谊兄弟合并手游领域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腾讯的银汉科技,并结合自身优势娱乐资源助推其手游新作上市推广,以银汉科技为代表的手游业务已成为华谊兄弟新的业绩增长点;2014年,阿里巴巴、腾讯公司、中国平安宣布入股华谊,成为华谊兄弟突破行业边界限制的强大后盾,2016年,华谊兄弟入股英雄互娱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在上市后,公司在影视娱乐方面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各大电影奖项;在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方面,致力于整个文化、影视、商业、金融等资源,打造全新的电影文化旅游业态。

三、“华谊兄弟”上市的经济理由3.1 基于经济理由,华谊兄弟上市存在的成本3.1.1 中介费用企业挂牌上市必须是企业与中介机构各做才能实现的工作,在市场准入的保护伞下,中介服务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使得中介费用成为主要的企业挂牌上市的成本之一。

3.1.2 风险费用挂牌上市的决定会使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上市申报最终不能得到通过,这就意味着企业挂牌上市工作失败,会使企业前期所付出的上市筹备费用等变成沉没成本。

3.1.3 上市后的持续经营规范成本由于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完整、准确披露公司信息,信息公开披露不但增加了公司经营压力,而且使竞争对手有机会掌握公司发展现状等,从而提高公司运作成本。

3.1.4 挂牌上市准备费用主要包括:挂牌上市准备工作小组以及每个部门为挂牌上市加强管理而新增的人力成本;公司治理、制度规范等培训费,为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而新增的管理成本等。

3.2 “华谊兄弟”上市的经济理由3.2.1 筹资需求。

寻求上市的公司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制定的各项战略规划,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华谊兄弟也不例外,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的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股本为1.68亿元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华谊兄弟对于资本的纯熟运用可谓功不可没。

2001年的电影《大腕》促成了华谊兄弟和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合作,而正是通过这次合作,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投资策略,正如华谊兄弟的招股书中明确提到的:“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主的高端定位是华谊的方向。

”但同时,大制作意味着高投入,需要密集的资本去推动,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影视投资规模也水涨船高,上市成为华谊兄弟的必然选择。

3.2.2 品牌建立和管理规范需求。

公司上市后,定期公开披露公司信息成为一种义务,虽然不免造成公司各项策略“透明化”,但上市对于公司知名度、品牌创立提升和管理规范化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家以影视剧为核心的文化制作公司,上市为华谊兄弟带来的资本市场效应远远不止资本本身,从品牌管理,到公司健康发展以致可能的兼并收购,上市公司的优势都非常明显3.2.3 规模效应。

上市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可以扩大公司的规模,提高经济效率,获得规模效应,许多投资项目在规模扩大后才有存在的价值。

3.2.4 信誉效应。

上市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公众形象和知名度,相当于一种潜在形式的广告,是公司的一种信誉。

证券交易所在审核发行公司的上市申请时,需要考虑申请公司过去业绩、发展前景、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多方面情况,公司的股票能够被接纳上市,说明公司的状况符合一定的标准,因而能够提高其资信,有利于形象的提升。

3.2.5华谊兄弟是国内实现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的典范,是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华谊兄弟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经纪业务、电影、电视、影院发行四个方面的影视王国。

总的来说,对华谊兄弟上市后前景有利的理由有:3.2.5.1募集资金充足,加速公司产业规模扩张。

自2004年以来,华谊兄弟在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主业规模上连续3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国内影视业务的领头羊。

通过这次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华谊兄弟有充裕的资金运作更多项目,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规模。

3.2.5.2 国内观众对文化产品需求旺盛。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实现了快速提升。

然而,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大制作产品仍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

以2007年的电影业为例,全年国产故事片总量为402部,其中实现票房收入200万以上的影片仅有60部,比例仅为15%。

其余逾8成票房收入很少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低成本小制作影。

持续旺盛的产品需求对传媒类公司的发展前景是一个重要保证。

3.2.5.3华谊兄弟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公司的产业链完整性、运营体系、品牌效应、专业人才和合作伙伴上。

公司是国内实现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的典范,是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的公司之一。

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在三大业务板块协同联动的产业链基础上,公司通过多年的丰富实践,将国外传媒产业成熟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媒产业运作特点及产业现状相结合,较早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影视娱乐业工业化运作体系”。

在品牌效应方面,华谊兄弟早已成为民营传媒公司的老大,在王忠军、王忠磊等一批优秀的影视娱乐业经营管理者的带领下,吸引了包括冯小刚、张纪中、周迅、李冰冰、黄晓明等著名影视创作人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艺人。

四、“华谊兄弟”财务重组的经济分析4.1 IPO前股权结构4.1.1 2004年11月公司前身浙江华谊的设立2004年11月1日,华谊投资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一致同意华谊投资与刘晓梅共同投资设立浙江华谊,注册资本500万元。

其中华谊投资出资4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刘晓梅出资50万元,占注册资本10%。

单位:万元,%序号股东出资金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1华谊投资450.0090.002刘晓梅50.0010.00合计500.00100.00-2.2005年9月第一次股权转让2005年9月22日,华谊投资分别与周石星、王忠磊、王忠军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浙江华谊90%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以上三名自然人;其中,将浙江华谊27%的股权转让给周石星,转让价款为135万元;将浙江华谊10.5%的股权转让给王忠磊,转让价款为52.5万元;将浙江华谊52.5%的股权转让给王忠军,转让价款为262.5万元。

同日,刘晓梅与汪超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浙江华谊3%的股权转让给汪超涌,转让价款为15万元。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浙江华谊净资产498.94万元,每股净资产1.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