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句真言论国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三句真言论"国学"大家知道,道家思想是从《周易》以坤卦为首卦,从《归藏》而来的,是黄老说。道家是讲逍遥,看《虚无论》和《逍遥游》,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它可以把你思想带到宇宙之边去遨游,在这样伟大的空间中,人尽管渺小,但也是四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从此而看,道家并不是否定主体性的,并不否定主体的作用,它也不是闭塞的,我可能和传统的道家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它也是讲怎样批判社会,在批判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境界。所以我概括道家为以下三句话:
一、无为而治
道家其实也是看到了可以怎样治理世界的。它说:“无为则无不治”,把为当作无为,把无为当作为,如此则能治理国家。这是挺有道理的,假如有个领导,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肯定管理不好,所以它主张道是无为而无不为,就像领导一样,他看似无为,其实是无不为,他把规章、制度、秩序,整个都安排好了,按照这个去治,他就可以办到。所以他说,我无为而明治化,我好静而明治动,过去还有这样一句话,如果皇帝正,就能够正百官,百官正就可以正朝廷,朝廷正就可以正天下,朱熹等宋明理学家有个思想是非常开放的。宋代赵匡胤有个“抑文政策”,但其中有一条讲的是不杀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可以大胆地发言,所以朱熹上奏折时就明确地指出:假如皇帝的心思不正,那么我就要来正皇帝的心思。朱熹从檀州(现在的长沙)被调任为皇帝的侍讲,做皇帝的老师,讲经书给皇帝听。回来后,朋友问朱熹讲什么给皇帝听,朱熹说:我讲正身诚意。朋友劝言说不行,这不是皇帝爱听的内容。朱熹不以为然。故老子有言:“不为而明治化”,“上则不为而无意为,下则为之而有意为”。老子很重视柔,水中经常讲水,他认为最柔的东西是水,投石水中,一下而没,没有很大反映,确实很柔。但就是柔,却能胜刚,譬如现在大发洪水,钢筋水泥堆起来的水坝也容易冲垮。战略上以柔克刚,以退为攻等等,都是从老子中启发而来。太极拳很柔,却能把功夫很好的人打败。故老子始终认为无为而治是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历史上曾有两次是用道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的,都得到了盛世。这是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先说“文景之治”,看过《汉武大帝》电视剧的人可能熟悉,窦太后把辕固生送进猪圈以示惩罚,不料后来辕固生把猪刺杀了,窦太后的治罪没有得逞,可见当时儒道两家是斗争非常激烈的。窦太后时,当朝宰相曹参是主张无为而治的,所以有了后来的成语“萧规曹随”,都是主张以道家黄老思想治理天下。另一个是“贞观之治”,唐代唐高祖掌握政权后,限于门阀士族制度思想影响广大,需要寻找一个身世来源、证明身份的依据,故他追根溯源,把祖先追寻到老子那里,故而崇奉道家思想,将道家思想排在其他思想的前面,以之治理国家,讲求一种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取得了好的效果,这都是无为而治。
二、有无相生
老子不止讲无,也讲有的,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国家严厉地批判无,认为无就是空的、不对的,是虚无的,,这种认识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无其实很重要,我在《和合哲学论》中讲“和合是什么”的时候,追根究底,
它是一个无性的东西,是空的,又是无的、虚的。老子有言:“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车、器、房子都没有作用。有无是相生而论的。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道德经》,其实道就是无,“形上之为道,形下之为器”,形上之道是无的,看不见、摸不着;德是具体的行为,可以表现出来,是有,譬如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待人接物,这些生活方式、生活样式,都是具体的,都是有的。如果真正懂得《道德经》,会明白道是讲无,德是讲有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对形下的人们的道德行为更加重视,所以又说“大道废而有仁义”,依此而论,老子的书中实际上他在讲无的时候也是讲有,而是有无相反相成,有无相生。老子为什么讲无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假如道经在前)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说的出的道,就不是常道;能叫得出的名,也不是常名。绝对的常道、常名不是你可以说出来的,不是可以称名的。
三、道法自然
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中见出,人是效法地,地是效法天,天是效法道,道是效法自然,那么自然又是什么呢?许多人针对此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道之上是否还存有一个自然,自然是人本来的特性,这些都是可以探讨。显然,自然是要说明道的本质的现象,道没有谁来命名它,也没有谁来支配它,它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正因为它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所以道家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的境界。老子对自然有种描述,他说虽然我们是很少讲自然的,但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下暴雨,自然很快,可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暴雨不终日,飘风不终朝,自然的东西是种现象,体现了自然本来的状态,老子想以这来说明道的问题。道不能加一笔,或减一笔,不能增损,道不主宰别人也不需要别人主宰他,他既不想超越什么,而是自然而然的超越,他既是万物之母,又不视自己为万物之母,他既不排斥,也不独裁,而是双赢互补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来想象这种状态,从而领会道这种自然的本质。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两条路线,譬如我们讲手时,手背是阳,手心是阴。中国思想非常有意思,既讲这一面,又讲那一面,相互而成,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思想的深刻、伟大、奥秘,我们可以从此体会到中国思想是非常完整的体系,是非常有逻辑结构的体系,不像西方人所说的那种没有逻辑,没有体系的。大家学了此讲,应该为我们中国的哲学感到骄傲。我提倡中国哲学不能照着西方讲、不能接着西方讲,而是自己讲,讲自己。我建构“和合学”,不认为西方的哲学为哲学,也不以过去实用主义哲学为哲学,而是讲中国自己的哲学。不管黑格尔、德里达他们如何讲,我们讲自己。中国哲学兴亡,匹夫有责,与在座各位都有关系。
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7]
“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7]
“人治”主义
孔子画像[8]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7]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君子三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四无量心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