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课后活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7-部编版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活动任务:“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以小组形式展示成果。
活动目标1、通过教材和学生搜集材料、整理,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演变,从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4、通过课堂展示环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搜集资料,展开研究。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节日。
教材通过对传统节日起源的探究,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上课非常活跃,经过了半年多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有了对历史的初步了解,并且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包含一定的资料搜集能力。
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搜集资料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为了调动更多地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把全班学生分组,由学生完成各类资料的搜集。
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和演变,培养学生初步的资料和收集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意识和能力。
难点: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设问:这份放假安排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当然,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只这些,它还有哪些呢?(出示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今天就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为主,展开一次探究之旅,一起去探究这些节日的起源及演变,从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出示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开宗明义,道出本节课的活动任务及目的。
新课学习:学生活动一探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师过渡:“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我们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就先从春节谈起吧。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本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教材。
这本书涵盖了从隋唐五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
每个章节后都配有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课后习题的可能答案,但请注意,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可能因版本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灭亡- 隋朝是由杨坚建立的,他在581年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
隋朝在589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和连年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在618年被唐朝取代。
2. 唐朝的兴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其兴盛的原因包括:开明的君主如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贞观之治”;经济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如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峰。
第二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1. 宋朝的兴衰-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军事上较弱,最终在1127年被金朝所灭。
南宋时期,虽然在经济和文化上继续发展,但军事上依然较弱,最终在1279年被元朝所灭。
2. 元朝的建立和灭亡-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他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民族矛盾,最终在1368年被明朝所取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 明朝的兴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最终由于内忧外患,于1644年被清朝所取代。
2. 清朝的兴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建立。
清朝在1644年入关,取代了明朝。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内部腐败,清朝逐渐衰落,最终在1912年灭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
2. 掌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要点。
3.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文明2.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3.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2. 案例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考古、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活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估:定期组织历史知识测验,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文明(5节课)2.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8节课)3.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7节课)七、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开展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
4. 进行实践活动,如历史考古、实地考察等。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进行检测和激励。
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究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同时,要及时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上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式变化:网上祭奠鲜花追思
成果展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屈原 节日习俗的变与不变(传承与演变) 祭祀祖先、辞旧迎新、重视家族、拜年、贴春联、压岁钱等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鹊桥仙》 【宋】秦观
人教版(2016部编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2课 活动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活动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及习俗
小
组 第第第
成 ①②③
果 展
组组组 ::: 春清端
示 节明午
节节
第1小组:春节 成果展示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贴春联、守岁、压岁钱、 放爆竹
(年的传说)、拜祭祖先、着新衣, 戴花胜,饮春酒、拜年等
第3小组:端午节 第22课 活动课:
女儿回娘家、举办龙舟文化节、小长假旅游等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屈原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成果展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活动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及习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屈原 贴春联、守岁、压岁钱、 放爆竹(年的传说)、拜祭祖先、着新衣,戴花胜,饮春酒、拜年等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春晚、电话拜年、互联网拜年、禁放鞭炮、微信红包发压岁钱等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中历史7下教案
初中历史7下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七年级下
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课时:1
课题:秦始皇统一六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2.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手段。
3. 能够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手段。
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2. 多媒体课件。
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秦始皇的形象和统一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手段,包括战争、外交和文化统一等方面。
2.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意义,如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推动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化等。
三、讨论(15分钟)
就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的文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其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教案
全国中小学第四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生2、学科: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5、版本:人教版【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行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和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掌握一定历史知识,但历史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还不具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践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去主动获取知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的第12课,本课主要讲述蒙古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和对外关系史内容。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
本课承上启下,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大统一的明清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探究法方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以及史料分析法。
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探究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配合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百度音乐】/?__m=mboxCtrl.playSong&__a=17722784_1996712_2092855_827669_1516448 _397516_1516484_837639_902168_428130_637027_27050312_14599143_1996698_2092871_2092875_6 36408_1996728_27045930_1409931_427672_974363_14598109_636947_27081514_1516557_942719_14 87235_5442776_17752037_353532_1516442_427495_14598990_1479506_2092888_2092866_17724496_ 18829820_14597966_14599932_1487192_588217_5442772_427438_20676845_427202_27047094&__o=/ artist/1316_playhot&fr=ps||#loaded刚刚同学们听到的歌曲叫《蒙古人》,在我国古代,这个美丽的草原曾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呢?(蒙古族)观看一组美丽的草原风情画,【百度图片】/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 ndex&pv=&z=0&ie=utf-8&word=%E8%92%99%E5%8F%A4%E8%8D%89%E5%8E%9F%E7%9A%84 %E5%9B%BE%E7%89%87&f=3&oq=%E8%92%99%E5%8F%A4%E8%8D%89%E5%8E%9F&rsp=1你们会想到什么民族?这个民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辽阔的草原、雄健的骏马、成群的牛羊、雪白的帐篷,这就是蒙古族。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课时内容: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课时一:古代华夏文明的形成
【课前导入】
1. 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到的内容:古人的生活方式、出土文物的意义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华夏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展示】
1. 呈现图片:出土文物图片、甲骨文图片等。
2. 向学生解释:这些出土文物、甲骨文等都是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习活动】
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古代华夏文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 每个小组分享出一个观点,然后进行整合。
【知识点讲解】
1. 讲解古代华夏文明的主要源头:黄河流域。
2. 黄河流域的环境特点和对古代华夏文明的影响。
【巩固练习】
1.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回答问题:黄河流域的环境特点有哪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黄河流域的环境特点对古代华夏文明的影响有哪些?
【课堂总结】
1. 向学生总结:黄河流域是古代华夏文明形成的主要源头。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华夏文明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作用。
【课后拓展】
1. 学生课后整理所学内容,用文字和图片绘制一个小作品,展示古代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
2. 学生可以选取图片和文字,自由发挥填补作品的内容。
【板书设计】
板书一:古代华夏文明的形成
板书二:黄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板书三:环境对古代华夏文明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5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5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典精选篇1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河姆渡原始农耕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时间:距今约7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农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4、农耕作物:粟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事件;2. 掌握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3. 理解历史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1 中国历史的时期划分;1.2 核心历史事件的概述;1.3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第二章:大一统王朝的兴衰2.1 秦朝:统一中国的始祖;2.2 汉朝:大一统时代的巅峰;2.3 魏晋南北朝:统一瓦解与南北分裂。
3.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3.1 唐朝:盛世之下的华丽文化;3.2 宋朝: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3.3 元朝:外来统治与多元文化。
4.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中国4.1 明朝:文化复兴与社会变革;4.2 清朝:外族统治与封建专制。
三、教学步骤:1. 第一章的教学:1.1 在黑板上绘制中国历史的时期划分图;1.2 利用PPT展示核心历史事件的概述;1.3 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
2. 第二章的教学:2.1 使用多媒体资料,介绍秦朝的统一中国以及其兴衰原因;2.2 利用教科书和图表,让学生比较汉朝、魏晋南北朝的异同;2.3 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活动,讨论哪个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最大。
3. 第三章的教学:3.1 利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生动展示唐朝的盛世文化;3.2 观看纪录片,了解宋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3.3 学生自主研究元朝的多元文化,并进行小组展示。
4. 第四章的教学:4.1 分组阅读教科书,了解明朝的文化复兴和社会变革;4.2 利用图表和数据,了解清朝的外族统治和封建专制;4.3 学生设计PPT演讲,讨论明清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中国历史时期划分的理解;2. 设计小组演讲评分表,评估学生对核心历史事件的概述掌握情况;3. 批改学生的小组活动报告,了解他们对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4. 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撰写一份短文,评估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整体理解。
2017年春季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文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主要教学内容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 2016 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 21 课。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 1-5 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 6-13 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 14-第 21 课)。
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共需 34 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 20 个课时,活动课占 1 课时,单元复习占 3 个课时,期中复 习占 2 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 4 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 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 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 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 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 很大的提高。
2024年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4篇
2024年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4篇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教案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
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出示《耕获图》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
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材通过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习俗,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生活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认识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习俗。
2.难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
2.谈话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节日起源、发展及习俗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下问题:a.各个节日起源的原因是什么?b.各个节日的习俗有哪些?背后有何寓意?c.节日习俗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媒体展示资料:
“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
可见在西汉时,南方经济水平怎样?(相当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
可是,从平时的了解和感受中,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南方)
那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教学过程:
学生作品:
甲(广州商人):王掌柜,好久没见了,过得还好吗?
乙(临安商人):日子过得还可以。
早上,我会同家人一起喝早茶,晚上跟朋友去夜宵。
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明天带你去逛逛。
甲:好!我这次到临安来,想买些外国商品回广州,还想运些中国特产出国卖,你有些什么好介绍呢?
乙:那好办。
在临安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随你挑。
你可以买些国外的象牙、人参回广州,买些江浙的丝绸、蜀地的丝织品、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运去国外,这些都是中国的名优产品,外国人都很喜欢。
你在广州,出海方便,做这些生意最好了。
甲:我还特意到泉州买了一艘有13个密封仓的海船。
乙:那一定很大,也很贵吧。
甲:是啊。
我是把铜钱换成交子去交易的,我这次来带的也是交子,很方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22课,活动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材通过讲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但对于这些节日的起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
2.难点:节日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4.互动交流: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的相关文章、图片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料。
4.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部编版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节日习俗的社会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指导如何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引入:在历史的积淀与发展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中华民族的的传统节日更是多种多样,清晰地记录了我们祖先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诗词中就有许多关于传统节日的描述,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品诗词猜节日环节。
(课件依次展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相关诗词)师小结: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
约,缠束也。
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追思屈原,中秋怀念亲人······所有的节日都是要回到对先人、历史的纪念与沉思上。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
如今,国家已经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但这还不够,还要恢复节日的风俗和内涵,这需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反思和重建。
三、围绕三大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小组展示春节的起源与习俗:春节起源: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另一名称叫过年,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26-部编版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好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教学难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多媒体、学生搜集资料并展示教学过程导入:孩子们,当你们欢天喜地唱着圣诞快乐歌,期盼着袜子里的礼物的时候;当你们带着千奇百怪的面具,收集各式各样的糖果过万圣节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记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所吟唱的传统节日呢?传统节日,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全球华人同根同族血脉相承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伴随了人生路上每一个成长的记忆。
然而,在“国际化”“全球一体化”浪潮扑面而至的今天,传统节日却成为我们记忆里丢失的那一块重要拼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有感于此,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重拾儿时的温暖回忆,重温传统文化的深沉与厚重。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与演变。
2.从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课学习欣赏视频:《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故事》。
回答问题:1.视频中展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你能在黑板上写出日期吗?强调农历与阳历的区别。
春节1.春节习俗(为什么是这样的习俗?)2.分享年的故事3.由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歌词入手,回忆相关春节知识。
4.读春联。
元宵节(学生来讲)1.元宵节介绍2.元宵节起源3.元宵节习俗4.猜灯谜(互动)端午节(学生来讲)1.引入:《清明》诗句2.清明的来历3.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4.清明的习俗端午节(学生来讲)1.端午节介绍2.屈原的故事3.端午节的习俗中秋节(学生来讲)1.中秋节介绍2.嫦娥奔月的故事3.端午节的习俗(月饼,朱元璋的故事)重阳节(学生来讲)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入2.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老人节的原因学生评价(你认为谁讲的最好,具体好在哪里?)你来比划我来猜(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来复习知识点)合作探究:1.你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哪些魅力?2.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你准备怎么渡过传统节日?结束语: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
七年级历史下册问题思考、课后活动解答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本疑难之解惑篇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3 问题思考: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P4 材料研读: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P5 课后活动:1、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8 材料研读: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
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P8 问题思考:法律上,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明确中央和地方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考查官吏。
P10 课后活动:1、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策略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课后活动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炀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答: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3课盛唐气象1、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名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
请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
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同时,日本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答: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答:(√)皇帝荒废朝政()发生严重灾荒()杨贵妃得宠(√)节度使权利膨胀()农民负担过重(√)军队战斗力薄弱2、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答: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第6课北宋的政治1、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指的是地方财政,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利。
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
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做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
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答: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
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略2、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答: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
“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
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
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答: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2、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答: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答: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答: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西夏灭亡、蒙古灭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元朝建立、南宋灭亡。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答: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想一想: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答: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答: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正应用客观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答:特快专递。
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答: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答: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事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
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1、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答: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
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答: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略)2、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搜集有关万里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答: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
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子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1、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答:土地贫瘠的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但是,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崔征如故。
2、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答:(√)朝政腐败,宦官擅权(√)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征派苛捐杂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答: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
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台湾。
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台湾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