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释_梁伟军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7年末己经达到58.5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17年末己降到10%以下,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相对较低,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党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更是进一步指明了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走好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纵观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产业融合。

凡是产业融合比较好的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比较高;凡是产业比较单一,尤其是单纯依靠农业的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相对落后。

日本和韩国在乡村振兴中以“六次产业”为重点,发挥产业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推动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荷兰兴起创意农业,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农村三产融合在我国总体上处于自发阶段,在覆盖领域、融合深度、惠及面等方面都很有限。

1、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刻内涵产业融合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随着实践的发展,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逐步从技术视角拓展到产品、产业、市场视角。

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产业”的理念,他强调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内核”已基本形成共识。

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是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融合的表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融合的结果是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更多的是从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出发的。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而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将不同农业产业有机整合,形成多元化、高效益的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而产业融合发展则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

二、全产业链的整合全产业链的整合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通过整合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农民可以通过农业园区模式将种植、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

农业现代化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产业融合发展也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四、市场需求的引导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产业链条。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持,只有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才能精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支持的保障政策支持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方参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支持可以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规范等方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培养一批懂农业、懂科技、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有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一、背景介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路径分析的角度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二、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广阔,但利用率低下。

应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种植,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衔接加强农业、工业、服务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衔接,形成互补优势。

例如,农村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加工制造产业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农村旅游等服务业可以为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

四、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良好的基础设施将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村旅游等产业提供保障。

五、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中转化。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六、改革农村经营主体改革农村经营主体的制度和机制,引导农民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七、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培育一批具备专业化、技术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些人才将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八、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实现农产品从价格竞争到质量竞争的转变,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九、加强农村产业集聚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形成农村产业集群。

通过农村产业集聚,可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协同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村中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形成产业链闭环,共同推动可持续农村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产业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能够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供给;而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则能够提供农村产业升级所需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能够提供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类服务,如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

融合发展使得这些产业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了农村经济整体效益。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第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技术和设备更新较慢,生产效率较低。

第三,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制造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弱。

第四,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农村服务业缺乏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的特色服务。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开展农村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鼓励和引导乡村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农村产业,加强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同时,加强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扶持,提供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此外,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推广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业态,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实证研究。

农业发展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发展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便成为了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业发展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业与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与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提升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

首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

传统的农业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加值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农民可以将生产的高优质水果进行加工,制成果汁、果干等多种产品,使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往往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使得农民收入不稳定。

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农村旅游业等二三产业,调剂农民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稳定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农村综合发展,提升乡村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和优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3000字】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3000字】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产业分工理论 (1)2 产业结构理论 (1)3 产业失联理论 (2)4 产业增长级理论 (3)参考文献 (3)1 产业分工理论由于产业分工造成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独立经营,这同时也为我国学者推进现代产业融合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独立的产业,又相互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同步推进的作用。

早在古希腊时代,相关学者就在他们的文献中提到了分工,并强调了分工的重要性。

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一文中强调了分工、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希腊研究学者认为,我们必须对劳动内容进行详细的分工,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技能。

亚当斯密则对分工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他提到了分工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强调了分工的本质,就是让不同的人去负责和执行不同的任务。

大卫李嘉图认为,产品的对比成本在地区分工和交易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说法,地区分工和交易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各地区在生产和出口产品时,选择对比成本低的产品,这样既可以增加出口产品的数量,同时又可以减少投资成本。

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则指出,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不同商品,以及商品的不同生产要素都对交易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永佳对于分工的定义也有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分工就是让不同的人去执行和完成不同的任务,一个人只负责一件事。

分工的宗旨就是赋予工作一定的专业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易的不断产生,在分工的同时,又需要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这也就为我们现在的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2 产业结构理论参照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学者们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朝着以下两个方向展开,一种是产业结构的纵向发展,即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另一种是产业结构的横向发展,即发展的合理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依据产业结构的发展定律,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即从第一产业步入第二产业,最终向第三产业发展,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在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人口将逐步转入第二、第三产业中,致使第一产业中的劳动力人口占比逐步减少。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o d sr o v r e c me g s a n n e n t n lid sr s h r u t r e eo i g b o v ri g w t e ae n fi u ty c n eg n e e r e mo g i tr ai a n u t e .T e Ag i l e d v lp n y c n e gn i r lt d i — n o i c u h
梁伟 军
( 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 院, 华 湖北 武汉 摘 4 07 ) 3 0 0
要 :0世 纪 7 2 0年代 以来, 随着信息技 术革命 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 国际产业 出现 了融合化 发展 趋势 农 业与
相 关产 业融合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中国农业与相关产 业融合发展 正 面临着有利 的宏观环境 。农 业与相 关产业 融合发展 , 可划分为高新技术对农业 的渗透型融合 、 农业 内部 子产 业之 间的整合 型融合、 业与服务业之 间的交叉 农 融合 、 综合 型融合等 四大类型。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具有重要 的宏观和微观 经济效应 . . 关键词 : 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 必然性 ; 宏观发展环境 ; 发展 方式; 经济效应
中 图分 类 号 :4 3 F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6—2 1 ( 0 1 0 10 8 5 2 1 )4—0 1 0 02— 6
Th t d n t e Chi a’ r c lu e De e o i g e S u y o h n S Ag i u t r v l p n b n e g n t l t d I usre r m h y Co v r i g wih Re a e nd t i s f o t e Viu lAn l fI d t y Co v r e c s a g e o n usr n e g n e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三农经济建设中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愈发重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作为实现三农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有效路径,正迎来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产业融合通常指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还能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通过产业融合,农业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种植或养殖,而是可以和加工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形成链条,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价值链。

在三农经济建设中,产业融合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

例如,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使得农民能够在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实现增值,推动了产业的多元化。

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促使农村地区不仅成为农作物的生产基地,更成为游客休闲、娱乐的重要目的地。

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项目,能够获得多元的收入来源,提升生活水平。

协同发展是指在产业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各个产业之间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三农经济建设中,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它强调各产业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推动农业、农村与其他社会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综合利用。

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政府可以在农产品营销、技术支持以及市场准入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环境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融合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与农业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在市场渠道、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实现增收。

社会资本的参与也在产业融合中不可或缺。

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本对农业的关注度提升,更多的投资纷纷涌入农村。

国内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国内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国内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综述作者:金伊宁叶立润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07期摘要:三产融合可以引导现有传统产业面对市场中新的竞争格局以及价值链时,引发新兴产业的出现,农村三产融合需要考虑农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农业的景观性和持久性,旨在加快生产力的同时改善环境,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这就要求我国加快农村三产融合的步伐,实现乡村振兴。

基于此,文章对国内各专家、学者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概况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的内涵及意义、评价方法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三产融合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参照平台。

关键词:三产融合;农村;农业;经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资源过度流失,农村经济发展令人堪忧。

基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而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三产融合导致市场、价值链甚至技术的共享,使得现有产业面对市场中新的竞争格局时引发新兴产业的出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我国农村土地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改善环境并提供一定的社会效益。

本文以农村三产融合为出发点,梳理归纳国内专家、学者的先进理论,为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的兴起我国关于三产融合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顾益康(1985)研究表明当时背景下农业、工业的联系不紧密,各个乡镇企业工业化程度、机械化水平低,主要依靠人力及简单的原始工具发展农业,限制了农业大规模发展,而农业工业化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促进农业工业化很有必要。

顾益康在80年代的研究中就已发现工业化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改变农村落后、封闭现状,就必须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

戴宗贡(1991)等人研究表明:农业与工业结合发展,对农村落后、封闭的现状会有很大改善,王昭耀(1994)在研究安徽农业经济发展中指出,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建立健全市场运营体系,加快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农业与市场流通的新格局。

基于产业链联盟的农业产业化分析

基于产业链联盟的农业产业化分析

谈判等都需要额外增 加人工成 本费 ;现在 产品经过 加工 , 零售价是农产品售价的2 农户与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链共同体 ,节约 6 。如蚕豆的售价是 2 /斤,经过加工 倍 元 了这笔费用 ,同时农户获得龙头企业提供 后 ,零售 价是 7元 /斤。通过产业链 战略 几乎是免费的各种服务 ,为生产农产品节 联 盟 的 形 式 把 农业 生产 的 前 、 中 、后 各环 结 约 了成本 。产业链上游一般是大的农业产 节的企业和农厂I 合在一起 ,使初级农产 业化 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为农 户为产前 、 品 经 过 多 次 加 工 ,增 加 附 加值 。 5 产业链形成的专业分T , 、 有利于参 产 中和产后提供各种服务 , 帮助农户节约 了市场交易成本 ,龙头企业也 降低 了与农 与各方更好地 发挥 比较优势 ,提高资源配 户 的 交 易费 用 。同 时 农 业 产业 化 中形 成 的 置 效 率 。 一 般 龙 头 业 都 具 有 较 大 的 规 产 业链 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 了一种 “ 资产 模 , 实力较为雄厚 , 能够产 生规模经济 。 同 的专用性 ” 。从而节约 了双方的交易费用。 时为 了持持续保持 自身优势 ,还 会不断进 2 获得充分信息。 场经济的有效运 行科研和创新 ,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和管理 、 市 转依赖 于交易双 方充分 的信息 ,但现实中 指导 ,提高农户的种植 水 。农户作为农 市场交易双方都不可能获得与交易相 关的 业产品的直接 生产者 ,专 注 }农业生产 , 所有信息 ,获取信息需要成本 ,这常常阻 不去 过多考虑 的市场的 问题 ,也有 利于提 碍了交易的发生。龙头企业上连市场 ,容 高 生 产 的 效 率 。
产 业 链 联 盟在 农 业 产 业 化 中 的 表 现

产业组织是 同一产业内企 业间的组织 或市场 关系,市 场关系包括交易 关系 、 行为 关系 、资源 占用 关系 和利 益 关 系 。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 ,市场把产业 内部各 部 门之 间 以及 相 关各产 业连 接起 来 ,形成产业链联盟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产业链联盟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 中 较 为典型 的组织模式:“ 公司 +衣户” “ 、 公 司 +基地 +农户” 公司 +专业合作组 织 、“ +衣户 ”和 “ 公司 +专业合作组织 +基地 +农户” 。在这 些模 式中 , 各个主体结合在 起形成 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联盟。农业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析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析

的、合理的 ,这对于准确认识我 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具有鲜
从1 9 7 8 年 以来 ,我 国现 代农 业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基本遵 明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 国现代 农业 发展 路径 的产业 融合理论解 析
( 一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的概念
渐打破 ,与此 同时 ,农业发展 的产前 、产 中 、产后 三大环节
业 化理பைடு நூலகம்注重从纵 向一体化角度去分 析农业产业化组 织 ,而 业孤立发展 的格局 ,使农业 、工业和服务业获 得了广阔的发
后 者则侧重于对农 业与传统产业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 融合 发展 展 空间 ,从 而迅猛发 展 。邓 小平 曾经说过 :“ 科学技术 是第
中的 多功 能横 向一 体化 分析 。 因此 ,从 一 个理 性的 角度 来
历史是经 济体制改革发展 历史的缩影 ,二者 的发展步伐是一 中国现 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建 立起统一的理论解析框 架是恰当 致的 ,没有经济体制的变革就 没有 中国的现代农业 。 循以下两条发展轨迹 :首先 ,从上世纪 7 0 年代末开始 ,农业
发展 中所 呈现 出的各个相 关环节 被人为割裂 的体制 特征被逐

3 4一
l 农亚发展 1
农业经济 2 0 1 5 / 1 0
业产业 融合发展离不开技术 的革新 ,也离不 开宽松开放 的发 息农 业 ,兼 有 农业 和信 息业 的双 重属 性 ;其他 还有旅 游农 展环境 ,二者缺一不可 。 ( 三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 展的类型 我们在对现代农 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 分类时 ,应该遵循 业 、生物 农业 等等 。这 些经 过产 业融 合所 形成 的创新 性产
( 二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的原因 研究 产业 融合 理论 可 以发现 ,导 致产 业 问发 生融 合的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融合发展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2.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通过农业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协同发展。

例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都是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3.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通过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例如,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都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典型代表。

4.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军民深度融合,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例如,军民融合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都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总的来说,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融合发展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促进各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装备的现代化:通过引入工业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业装备的现代化。

例如,农业机械、智能化农机等都是农业装备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规模化生产也有助于实现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农业经营的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实现农业经营的产业化。

例如,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等都是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和工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4.农业服务的社会化:通过引入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服务模式,实现农业服务的现代化。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Ab t c :S n e r f r a d o e i g u ,Chn ’ mo e g i ut r e eo me tp e e t h r n s o d sra o v r e c . sr t i c eo m n p n n p a i aS d m a rc l e d v l p n r s n s t e t d f i u t lc n e g n e u e n i
K y wor s t n a t n c s; d m g iu t e d v l p n y i d s il o v r e c ; c a im e d : r s ci o t mo e a rc l ; e e o me t u t a n e g n e me h n s a o ur b n r c
Usng ta s ci o t hoo i g c i r n a ton c s,c sn ompa y a n l z n ni,ti a r a l z s t ha ge ofc m pa S c nd ta d c re p ndig n s a a y i g u t h s p pe nay e he c n o ny’ o uc n o r s o n o g nia in ri tt to a n r v asvetc la d rz t lidu ti l o r a z to o nsi i n, ndt e e l ria n ho ion a n sra nvege c e ha im o m grc tr veo u he c r n em c n s ofm de a i ul ede lpm e t u n.
融 合 ,改 变 了原 有 产 业 产 品 的特 征 和 市 场 需 求 ,导 致 产 业 的 企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合 作 关 系 发 生 改 变 ,从 而 导 致 产 业 界 限 的 模糊化甚 至重新 划分产 业界 限 ( 健 , 马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备受广泛关注。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不仅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传统的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农业主要依靠土地资源,生产农作物和养殖畜禽;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农村服务业主要包括农村旅游、农村教育等。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这三种产业之间不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通过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再次,可以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最后,可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过度开发,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走出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径。

首先,需要加强产业规划。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引导,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指导。

其次,需要推动技术创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再次,需要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条。

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农村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但由于传统农业模式的限制,农民们的收入提升缓慢,农村发展缺乏新的动力。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1.农村经济现状现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难以稳定。

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市场开拓能力,无法与城市市场相对接,导致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

2.农村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不同产业领域的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互补、互利、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农村产业融合的好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农产品优势与工业优势相结合,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其次,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再次,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4.农村产业融合的案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农村旅游发展。

通过将农田、农庄、自然景观等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打造农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另外,农村电商也是一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

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农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提高销售效益。

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挑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的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农民需要接受新型产业模式并适应新的经营方式。

其次,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电力、交通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融合的发展。

再次,农村产业融合需要各方合作,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6.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府角色政府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进入门槛。

我国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

我国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

山西农经/ 2021年14期DOI:10.16675/14-1065/f.2021.14.011我国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构建研究□卞瑛琪,郭媛,黄兹睿,冯雨欣*摘要: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但是生态农产品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瓶颈。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从企业战略、生产要素、政策背景、支撑产业、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方面重构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从政府、企业和农民3个主体层面提出实现路径。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产业融合;绿色转型文章编号:1004-7026(2021)14-0034-03中国图书分类号:F213文献标志码:A(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086)1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构建背景无论是农业产出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我国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精耕细作、高效有机的农耕文化滋养着我国一代又一代人。

近年来,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传统的有机肥逐渐被化肥、农药取代,无节制的资源消耗和结构破坏导致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频出。

直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问题才逐渐作为全球公认的普遍性问题被提出,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化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依据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导向,我国农产品市场涌现出品种多样的生态农产品,但目前大力发展的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整体竞争力不强,影响绿色生态农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对上述问题溯源,一是因为我国农业企业仍然囿于单一的一体化模式,缺乏创新,无法实现上下游链条联动,导致大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二是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对生态农产品的概念、特征、标准模糊不清,导致生态农产品市场混乱、标准不一、缺乏识别度;对于共享区域标识品牌的生态农产品,政府、消费者、农民和企业等主体权责界定模糊,难以统筹实现生态农产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是制约生态农产品替代传统农产品的因素较多,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阻碍了其有效扩散和价值实现。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初探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初探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初探作者:王军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6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农业建设,适当的产业融合互动能够为农村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本文主要从产业融合互动推进机制以及发展路径方面展开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全国各领域支出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持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刚性约束越来越强,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如何持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亟待改善的关键。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农村三产融合),随着概念的提出,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在农业多元化价值的实现方面,农村产业融合互动属于必经之路。

融合发展模式必须有所创新,更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及发展特色。

产业融合互动应立足于发展实践,重视产业发展条件、历史文化条件、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融合的优势与特色性,因地制宜下避免“千村一面”。

要想在现代化视角下推进产业融合互动,必须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其关键在于将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合理配置,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利益联结,通过人才引进、技术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机制的推进实现产业融合互动的不断完善。

一、农村三产融合当前的研究方向(一)概念界定当前针对三产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邮寄整合在一起。

最终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大和农民增收。

(二)发展思路自提出农村三产融合依赖,各行各业学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三产融合的基本思路提出的具体建议。

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产业融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将不同产业相互融合,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

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将不同产业进行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过程。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多种产业的融合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而产业融合能够为农村带来更多的商机和经济增长点。

产业融合的核心是要将农业与现代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形成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变。

一方面,农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链上游的农产品加工、加工制造等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通过合理规划、整合农业、旅游、文化、体育等多个产业,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产业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趋势。

产业融合可以帮助促进城乡产业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利共赢。

在产业融合中,农村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

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农村旅游也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乡风文明的培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产业融合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可以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

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产业融合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4期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8,No.4 2009年12月Journal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ec.,2009文章编号:1671-6523(2009)04-0043-05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释梁伟军1,易法海2(1.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上呈现出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发展并存的“两维”发展路径。

产业融合理论对此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支撑,建立一产业融合理论的分析框架,更有利于从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关键词:现代农业;“两维”发展路径;纵向产业融合;横向产业融合中图分类号:F304.5文献标识码:AThe Theory Explanation 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Chines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pment PathLIANG Wei-jun1,YI Fa-hai2(1.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re have existed two-dimension developing paths in modern agriculture———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vergence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meaningful to recogniz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ing law of modern agriculture,while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modern agriculture.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two-dimension”developing paths;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nver-gence among industries;analytical framework一、引言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即是一部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

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层面沿着“两维”路径展开:一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被人为割裂的体制束缚,通过市场体系建设,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打破传统的三大产业界限分明、分立发展的格局,农业与旅游业、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旅游农业、信息农业等新的农业业态。

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应的主要以两大理论为解释支撑:一是以农业产业化理论为基础,集中于对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纵向一体化分析[1,2];二是以多功能农业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对农业与传统产业(工业和收稿日期:2009-10-30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q078)作者简介:梁伟军(1974-),男,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研究,E-mail:liangw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服务业)、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多功能农业业态分析[3,4]。

两种发展路径对应的两大理论支撑,尽管深刻揭示了各自发展的个性特征,但缺少学术上的理论对话空间,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客观需要建立起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

从世界产业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二战后,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引发了国际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趋势,即融合化趋势[5]。

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中国产业发展环境由以产业分立、界限清晰为特征的封闭系统转向了以产业融合、产业界限日趋模糊的开放系统。

现代农业是一开放系统下发展的产业化农业,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

因此,现代农业发展的“两维”路径,实质上是农业与其它产业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产业经济学前沿理论,对于认识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两维”路径建立起统一的理论解释框架。

二、产业融合理论的基本要点产业融合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最初是从技术角度讨论产业融合现象[6],90年代以后逐步转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产业融合规律,在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融合理论[7]。

中国学者对产业融合理论的集中关注和研究始于2002年[8,9],近年来日益成为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

产业融合理论的要点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的内涵、原因、内容、类型和效应。

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8]。

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8],业务融合是产业融合发生的过程和必要准备,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10]。

产业融合的内容包括五个维度的内容:基础技术融合、网络融合、设备融合、企业融合和管制融合[11]。

基础技术融合与设备融合可均属技术范畴,网络融合涵盖了产品或业务及其市场融合,管制融合意味着放松管制,属于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据此,产业融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融合、产品或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和企业融合。

企业融合是主体,技术、产品或业务以及市场融合是客体,主客体相统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融合内容。

产业融合主要有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等三种类型[5]。

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产业创新效应,产业融合提高了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成为传统产业创新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8]。

三、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一)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关于现代农业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本质有形成了共识,即现代农业首先是一涉农产业(Agribusiness),它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同时,现代农业也是一多功能产业,除了传统认识上的对国民经济的四大贡献(产品、原料、劳动力、外汇贡献)外,具有重要的粮食安全、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科技教育、文明传承等重要功能。

这意味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吸收、融合其它产业的相关技术、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其它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依据产业融合的基本原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可定义为: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放,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业务或产品、市场的相互渗透影响,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实现农业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

所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由关联效应较强的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教育等服务主体,通过必要的利益联结机制所形成的有机整体[12]。

(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产业融合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

这表明,产业融合必须以产业开放系统环境为前提。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手段是改革生产关系,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分立发展,产业关联被人为切断的落后生产关系(经济管制)被逐步打破的同时,工业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管制的放松。

就农业的发展而言,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44·第8卷梁伟军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产业融合理论解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被人为主观截断的产业关联得以确立,同时,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条块分割、行业封锁的藩篱逐步拆除,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领域日益重视产业关联及相应的制度支持建设,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催生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开放环境,为促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创造了条件。

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努力实现包括生物农业在内的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

技术进步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开放系统环境的确立,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已有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分类,从融合涉及的产业上分为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农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不同产业的交叉融合[4];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的三大产业划分标准,分为产业内融合、产业间融合[13]。

上述划分存在两大不足,前一种尽管分类较细,但存在交叉,如农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本身涵盖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缺乏严谨;后一种显然值得商榷,产业融合应该是至少两个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产业内融合仍旧局限于封闭系统的思维。

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总结和抽象,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分类应以实践为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可分为纵向融合与横向融合两大类型。

如前文所述,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从“两维”路径展开,前者———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发展,侧重于以产品为中心,实现供(农资供应)、产(农产品生产)、加(农产品加工)、销(农产品销售及服务)的纵向融合,通过农业与工业(农资、加工)、农业与服务业(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纵向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展农业产业纵向增值空间,即将农业产业增值从纯农产品生产领域延伸到加工和服务等领域。

后者———农业与旅游业、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侧重于以农业资源为中心,通过引入旅游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理念、技术成果和管理模式,进行横向融合,整合农业资源,拓宽农业产业链,扩展农业产业横向增值空间,即将农业产业增值从单一的农业发展平台扩展到旅游服务、高新技术等产业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