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9月 河北学刊 Sep.,2008第28卷第5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8 No.5
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
朱富铭1,高月娟2,车轩玉3
(1.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代教育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43;
2.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3.石家庄铁道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 要]避讳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起源于周,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严苛于明清,废除于民国。避讳的范围宽泛,方法众多,给中国古代文献的内容造成很大混乱。研究避讳产生的文化渊源,分析其语言学分类,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避讳;禁忌;文化习俗
[作者简介]朱富铭(1972—),男,山东省蒙阴县人,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代教育中心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研究。
高月娟(1973—),女,河北省阜平县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民俗学研究。
车轩玉(1973—),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石家庄铁道学院科技处编辑,主要从事编辑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5-0168-03 [收稿日期]2008-08-05
避讳是指某些特定词语,口语中不直说、书面语中不直书的特殊禁忌。禁忌语是各种语言都有的现象,但只有中国有避讳学,它是汉文化伦理学上的繁文缛节与汉语语音特点相碰撞的产物。陈垣《史讳举例》说:“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1](P3)。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政治上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长期存在,存有许多成文的避讳规定和潜在的避讳规则,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避讳文化习俗。避讳的范围很广,有公讳(国讳)、圣人讳、家讳、私讳等;从避讳的轻重程度讲,有正讳、嫌讳之分;避讳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改字,空字,缺笔,以字、号和住址代名,以官职、封号、谥号代名,改称呼,等等。
一、避讳产生的文化渊源
《说文解字》说:“讳,讠忌也”,“讠忌,诫也”[2](P52)。避讳作为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表现,狭义上是指为了避免使用帝王或尊长之名而以其他字眼儿或方式代替,广义上是指出于禁忌或厌恶等原因避免使用某些特殊字眼儿,并代之以其他字眼儿的现象。避讳最早出自古代人的鬼神信仰。《左传・桓公六年》有“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3](P83)的说法。由此可知,避讳始于西周,最初产生于迷信思想,是通过避名的方法表达畏惧、尊敬的态度。名字对于古人来说并不只是一个代替符号,而是自己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因而避讳别人的名字就意味着对他人的保护和尊敬。中国古代避帝王之讳,避尊长之讳,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示敬畏和尊敬。这种出于尊敬而避免使用他人名字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导致了“字”的出现。《礼记・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4](P21)《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4](P30)。男子到了二十岁便要举行冠礼,并为他取个字用来称呼,他原来的名则为了表示尊敬,避讳而不再被他人使用了。
避讳体现了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以及人们的恐惧、迷信心理。“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福祸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5](P126)。同时可以发现,无论何种避讳,无论怎样避讳,都是把不能说或不敢说的名、字、事取另外一种说法来代替,都体现出了人们趋利避害的精神追求,“顾念对话者乃至关涉者的情感,竭力避免犯忌触讳的话头,省得别人听了不快”[6](P54),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辛亥革命后,作为宗法制度产物的避讳制度消亡了,但避讳作为一种力求表达平和婉转的表达方式却被保留了下来,并根据交际需要、社会环境的需要而易其精髓。当然,广义的避讳习俗更是与社会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广泛的相
861
互影响。
二、避讳的语言学分类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类,避讳可分为避相同的词、避同音词、避音近的词、避词义相同或相关的词等四种情况。
1.避相同的词。《左传・桓公六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按:晋僖侯名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按:宋武公名司空)。”[3](P54)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由避讳故,废具、敖两山之名。改以其乡名为山名。《国语・晋语九》:“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7](P44)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古人避讳》和周密《齐东野语・避讳》中载有大量避讳材料。讳相同词的例子如:汉高祖讳“邦”,旧史以“邦”为“国”。汉惠帝讳“盈”。汉文帝讳“恒”,以“恒山”为“常山”。东汉光武帝讳“秀”,以“秀才”为“茂才”。晋景帝讳“师”,以“师保”为“保傅”,“京师”为“京都”。唐祖讳“虎”,凡言虎,率改为猛兽,或为“武”。
以上所举例子为历史上的公讳,亦称国讳。家讳,即私讳的例子如:司马迁以父讳“谈”,《史记》“赵谈”为“赵同”,“张梦谈”为“张梦同”[8](P160、184)。范晔以父讳“泰”,《后汉书》“郭泰”为“郭太”[9](P80)。
2.避同音词。由于汉语一音多词、语素的特点,使本来并不复杂的避讳问题变得复杂化了。此类情况是避讳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同音词绝对量大,且涉及面十分宽泛。
秦始皇讳政,乃呼正月为征月,《史记・年表》作端月,读“征月”是为避与“政”同音,作“端月”是替换用字[8](P6)。刘温叟以父讳“岳”,不听丝竹之音。李贺以父讳“晋肃”,不赴进士举。杨行密据扬州,扬人称蜜为“蜂糖”。因“岳”、“乐”同音,“晋”、“进”同音,“密”、“蜜”同音。李翱祖父讳“楚金”,故为文皆以“今”为“兹”,也因“金”与“今”同音。《老学庵笔记》云:“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10](P98)此因“灯”与“登”同音而讳,后演变为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避音近的词。避讳走上极端时,连音近的词或语素也受到了牵连。因音近而讳又称“嫌讳”,“嫌”是涉嫌、嫌疑的意思。
《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郑玄注:“为其难避也,嫌名谓音声相近若禹与雨,丘与区也。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4](P38)在上古音中,“雨”与“禹”同音,都是匣母鱼部字,但在《广韵》中,动词“雨”破读为去声[11](P38)。郑玄处在汉语去声从无到有的时期,可能当时“禹”与“雨”已不同调。“丘”与“区”上古不同音,一为溪母之部字,一为清母侯部字。汉宣帝名询,因此将“荀卿”改为“孙卿”。隋炀帝杨坚的父亲名忠,而“忠”与“中”同音,所以要避“中”,于是将“中”改为“内”,改官名“中书”为“内史”。
汉代以后,义训发展了,避讳除了应讳本名以外,碰到与本名音近之字也要避讳,即避嫌名,而且避名之外还要避字。这样,须避讳的字大大增加,用以替代的字自然也随着大增,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义训,于是随意更换,使避讳变得复杂起来,如唐高祖李渊之祖讳虎,虎字遂改成武、兽、豹、彪等。所以周广业说:“唐无讳训,听臣下随宜代宜”[6](P85)。
4.避词义相同或相关的词。在专政严酷的时期,甚至词义相关的词也要避讳。与语音的联想关系不同,这是语义的联想系列,简单地说是避讳同义词及相关的系列词语。
汉代以义训即同义字代替帝王之名,这个同义字称为“讳训”,并向百姓颁布,这就是所谓“颁讳”。《后汉书》注释里所谓“邦之字曰国”、“讳盈之字曰满”、“秀之字曰茂”[9](P980)等,应该就是当时保存下来的颁讳资料。由于采用的是义训之法,替代字与本字之间有明显的意义联系,较为单纯,人们也比较容易从讳训字掌握本字。
三、避讳学研究的社会意义
避讳的存在和广泛运用与特定的社会环境、语言环境有关。不同时代,社会习惯不同,避讳的对象、方式方法也都不一样。避讳产生于奴隶社会,经历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朝代嬗递频繁,政权易主,避讳也随之改变,各朝各代避讳不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避讳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也有着自己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有着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历代学者利用避讳发现问题,订正伪误,为我们阅读古籍、研究历史提供了方便。
透过历代避讳的不同特点,可以窥见历朝历代政治上皇权专制的轻重,民主气氛的大小,文化的开放和繁荣程度等。依据宋、辽、金、西夏互讳的历史事实,可知当时民族关系的大融合及相互依存有很
961
◆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