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育种方法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育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8af09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2.png)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育种方法哎呀,说实话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说这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吧,我知道咱国家那马铃薯的种类可真是不少。
我之前去一些种薯培育基地考察,就看到好多不同模样的马铃薯。
这其中有的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土生土长的品种,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之后慢慢培育成适合咱们这儿环境生长的。
在研究的过程里,我发现啊,确定一个马铃薯的种质资源还真是有点复杂呢。
我曾经就把好几个看起来特别相似的品种给弄混了,以为是同种,结果培育的时候发现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比你觉得双胞胎长得差不多,可实际上性格啥的差异很大一个道理。
说到育种方法,我试过杂交育种。
就是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马铃薯让它们授粉结合,想着把优点都集中到一起。
比如说,一个马铃薯抗病能力强,另一个产量高,我就把这俩弄一块儿。
当时感觉挺简单的事儿,可实际操作起来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授粉的时机就很难把握准确,太早了花粉不成熟,太晚了柱头就没活力了。
我就因为这个失败了好几次,后来慢慢总结经验,看看马铃薯植株的生长状态,还有天气啥的,才渐渐有点门儿。
还有一种好像是什么诱变育种的方法。
我对此理解得不是特别透,但我听说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来诱导马铃薯的基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不过我一直没敢轻易尝试,毕竟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怕把好好的种薯给弄坏了,这就像给一个精密的仪器上乱动东西,一不小心就搞砸了。
另外呢,现代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上好像也逐渐发挥着大作用。
虽然我对于基因编辑啥的技术不是特别精通,但我知道就是可以直接在基因层面上改变马铃薯的某些特性。
我有个朋友是在一个比较前沿的实验室做相关研究的,听他说那里面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特别复杂,操作起来就像走迷宫一样,要遵循好多严格的步骤才能成功编辑基因。
就目前来看啊,我觉得不管是哪种育种方法,都得和咱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毕竟咱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土壤啊、气候啊差别很大。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11037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4.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
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和改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面临一些挑战。
建立可追溯系统对于保护和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和可追溯系统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1. 全球种质资源分布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其中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等国家。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并且拥有着马铃薯的原始品种。
全球其他地区如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因此也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
2.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为了保护和利用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各国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和种质资源库。
这些机构和资源库致力于收集、保存和研究马铃薯的种质资源,以保证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
这些机构也通过交换种质资源的方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种质资源共享和利用。
3. 种质资源多样性马铃薯是一种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作物,其种质资源拥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抗逆性等。
通过对不同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可以为马铃薯的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方面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
二、可追溯系统建设1. 可追溯系统的概念和意义可追溯系统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追踪,以实现对产品来源、生产过程、加工流程和流通途径的可追溯。
建立可追溯系统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马铃薯种质资源可追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建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可追溯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种质资源信息,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交流提供便利。
建立可追溯系统也可以强化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其安全和稳定。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e299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e.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摘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作物之一,但由于生物多样性丢失和自然环境不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逐渐丢失。
为了充分开掘和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文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同时,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野生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此外,在分析基因型与表型性状关联时,发现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表型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表现。
本探究拓展了对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熟识,为提高马铃薯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表型性状Introduction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食品作物之一。
然而,在生物多样性丢失和自然环境不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逐渐丢失。
因此,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提高马铃薯品种的遗传改良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Materials and Methods本探究选取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102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其中包括35份野生马铃薯和67份栽培马铃薯。
通过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Results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这些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这些遗传多样性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
野生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栽培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为单一。
不同类型的马铃薯品种在遗传多样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口感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
此外,在分析基因型与表型性状关联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表型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表现。
马铃薯育种实施方案
![马铃薯育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20c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f.png)
马铃薯育种实施方案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繁多,适应性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抗逆能力,马铃薯育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马铃薯育种实施方案,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一、资源收集与鉴定。
1. 收集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不同品种和野生近缘种。
2. 对收集的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作为育种材料。
二、遗传育种。
1. 确定育种目标,如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逆性等。
2. 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进行种质间和种质内的遗传改良。
3. 选育出符合目标要求的新品种,并进行田间试验和推广应用。
三、分子育种。
1. 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四、抗逆育种。
1. 针对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和逆境环境,进行抗逆性评价和筛选。
2. 选育出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的新品种,提高马铃薯的生产稳定性。
五、品质育种。
1.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确定马铃薯的品质指标。
2. 通过遗传改良和栽培管理手段,提高马铃薯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六、推广应用。
1. 将选育出的新品种进行大面积试种,观察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表现。
2. 通过示范推广和宣传推介,提高新品种的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
以上就是马铃薯育种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马铃薯育种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科研力量,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fd0548b307e87101f696ef.png)
法对 4 5 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形 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进行 了鉴定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在 引进的 4 5 份材料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王
娟 ,汪仲敏 ,王瑞英 ,等
中图分类 号 :¥ 5 3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2 -3 6 3 5 ( 2 0 1 4 ) 0 1 — 0 0 0 1 — 0 5
定西市 马铃薯 种质资源 引进 与利用
王 娟 ,汪仲敏 ,王瑞英 ,姚彦红 ,潘 晓春 ,李亚杰
a b r o a d i n Di n g x i d r y l a n d ,i n c l u d i n g e a r l y , me d i u m a n d l a t e ma t u r i t y , 4 5 p o t a t o g e r m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we r e a p p r a i s e d a n d e v a l u a t e d f o r t h e i r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 y t h e me t h o d o f c o mp ar i s o n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wer e u s e d i n p o t a t o b r e e d i n g . By ma k i n g v a r i o u s c r o s s e s ,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s we r e e x p l o r e d f or t h ei r p o t e n t i a l s a n d s u p e r i o r p a r e n t s , f o r e x amp l e。 J i z h an g s h u 8 ’ , wer e i d e n t i f i e d. I t wa s a l s o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i t s h ou l d e mp h a s i z e o n f u r t h e r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g e r mpl a s m r e s o u r c e s , b r o a d e n i n g t h e g e n e t i c b a s i s f o r g er mp l a s m。 e n r i c h i n g 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 a n d f i n a l l y p r o v i d i n g v a l u a b l e r e f e r en c e sf o r f u t u r e u s eo f t h e s ema t er i a l sf o r d i f f e r e n t p u r p o s e s .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6301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7.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马铃薯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表型性状。
这些性状
包括植株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块茎数、块茎形状、块茎色泽、块茎脆性、抗病性等。
通过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马铃薯的遗传背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马铃薯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收集不同地域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样本。
在收集马铃薯种质资源样本时,应注意选择来
自不同地理分布区域的马铃薯品种,以尽可能包含更多的遗传差异。
然后,对马铃薯样本的表型性状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性状两
种评估方法。
定量性状包括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等连续性状,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计算
得到;定性性状包括块茎形状、块茎色泽、块茎脆性等离散性状,可以通过目测或鉴定得到。
接下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马铃薯种质资源样本的表型性状数据进行分析。
主要的统
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方法可以用于
计算马铃薯样本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方差分析可以用于判断不同基因型之间是
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可以用于将马
铃薯样本分为不同的群体,以揭示其遗传背景。
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和利用。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
查找具有特定表型性状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为马铃薯的选育提供基础;可以利用遗传多样
性分析的结果指导马铃薯的遗传改良工作,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63ef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6.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马铃薯的表型性状为研究对象,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马铃薯的表型性状包括多个方面,如植株高度、根茎数目、叶片颜色、块茎形态、块茎质地、抗病性等。
这些性状在种质资源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表型变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类型。
通过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为马铃薯的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首先,我们利用多态性分析软件对马铃薯的表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样本可以分为三个聚类组,每个聚类组内的样本具有相似的表型性状。
通过对不同聚类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铃薯的表型性状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很高,且不同聚类组间的遗传差异显著。
最后,我们还对马铃薯的表型性状与ISSR标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表型性状与ISSR标记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其中一些表型性状的遗传基础与ISSR标记高度相关,而其他一些性状则与ISSR标记相关性较低。
这表明马铃薯的表型性状遗传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马铃薯的表型性状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
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为马铃薯的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背后的复杂性,这也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资源。
浅谈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留方式
![浅谈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留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90c06bd0d233d4b14e69e2.png)
浅谈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留方式论文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保留论文摘要马铃薯种质资源超级丰硕,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保留是一个关键性环节。
就马铃薯种质资源的2种保留方式,即试管苗保留方式和田间种植保留方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马铃薯种质资源保留工作提供参考。
种质资源又被称作物品种资源,是在遗传领域内,一切具有必然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的总称,被以为是一个国家最具有价值和战略意义的物质财富。
马铃薯种质资源超级丰硕,是任何栽培作物都无法比拟的,它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存在着普遍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性是育种学家从事品种改良的基础。
为此,世界各国马铃薯育种家都在尽力组织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类种质资源。
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种质资源,保留是一个关键性环节。
与大多数通过实生种子繁衍的作物不同,马铃薯是以块茎进行繁衍的,所以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留具有其特殊性。
从国外或省外引进和搜集的马铃薯资源一般分为2种类型:试管苗和块茎,试管苗在专用的保留培育基上继代4~5次后由于玻璃化或变异致使种性的改变或死亡,就会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尤其丢失某些珍贵资源,这对育种工作来讲是个无法挽回的损失;而用块茎来保留种质资源,工作量和经济本钱都比较大,所以种植保留和试管苗保留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1试管苗保留从田间种植的种质资源选择具有典型品种特性的健康植株(从形成壮苗到盛花期都可以取),取~有腋芽的茎段7~10个,用清水冲洗1~2h,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的升汞水溶液浸泡8~10min,若茎段较粗则增加至12min左右。
用灭菌的镊子将茎段分次掏出,每次掏出1~2个,在灭菌水中完全清洗3~4次,放入普通的MS培育基中进行培育(特别注意每次从升汞中取茎段要用无菌的镊子)。
分次掏出茎段可使茎段在升汞中的处置时间有一个梯度,保证至少有1个已经成为无菌苗。
由于种质资源数量比较多,这样做就会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将处置好的茎段放在组培苗生长间,补充光照。
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4854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a.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马铃薯育种工作中,种质资源的保存极为重要,而离体保存是目前种
质资源保存的一种有效方法。
离体保存不仅方便、节约空间,而且大幅
度减少了繁殖代数,保持了品种纯度,更能够有效避免了生物传染性的
病害,成为现代植物育种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
因此,探究马铃
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实施可行性及其效果,对马铃薯种质资源有效保
存至关重要。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实施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不同保存温度、PH值及培养基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
影响。
2.测定不同离体保存时间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采用组织学和生化学方法研究马铃薯离体保存过程中植株生长发
育状态及其抗性措施等。
4.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材料处理的统计学指标。
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研究,本研究将系统性探究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实
施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生长发育和抗性状态,旨在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提供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建议,并为马
铃薯育种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和思路。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块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块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a553bf50e2524de4187e24.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块茎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在许多国家都是一种重要的主粮和经济作物。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和生产大国, 在世界马铃薯产业中起到了主导地位。
为了解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丰富目前匮乏的马铃薯基因以促进马铃薯改良,为了筛选与马铃薯块茎重要表型性状相关的SNPs位点及候选基因, 同时为寻找与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 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技术和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对收集和保存的包括从世界上8个国家和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 及国内不同地方的288 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对4个主要块茎性状(芽眼色、芽眼深浅、肉色和皮色)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了基于SNP标记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抗晚疫病基因区域选择消除分析。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SSR和AFLP标记技术来评估这288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从20对表现多态性的SSF标记中检测到190个等位基因位点,从10个AFLP引物组合中共检测到983个多态性AFLP片段, 通过叶贝斯分析法,将这些马铃薯资源分成了7个亚群(SG)和1个混合群。
通过叶贝斯分析法,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
对不同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群体间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南方群体与其它4个地区群体Nei's 遗传距离都比较远, 与东北克山群体的距离最远,CIP 群体与另外3 个地区群体(北方、东北克山、国外群体)也比较远, 东北克山群体与北方群体遗传距离最近。
2.首次基于SLAF-seq技术开发出多态性SNP位点,将开发得到的280,124个遍布于整个基因组的群体多态性SNP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自然群体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根据进化树图,除去仅有1〜4份资源的大分支,剩余的资源集中在4个亚群,除了亚群4基本都是CIP资源外,其它3 个亚群上不同来源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均有分布;由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可知,根据交叉验证错误率的估值确定最优分群数为17,但是大部分亚群所包含的资源数都比较少(少于20份资源), 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群4、10、11、14和17五个亚群上;PCA分析结果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相一致,进化树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发现马铃薯资源地域间差异不明显。
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研究进展
![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1acefd770bf78a65295441.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研究进展宋继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克山161600)摘要:随着马铃薯资源研究不断深入,档案工作也有新的内容,根据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介绍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工作的建设与进展。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种质资源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积累了由自然和人工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作物育种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数量的多少及对其性状表现和遗传规律研究的程度[1]。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种质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竞争。
可以说,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就拥有了农业发展的明天。
档案是人类文明社会活动的记载,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马铃薯种质资源档案就是记载关于马铃薯种质资源所有信息和与之相关的活动。
随着人们对种质资源信息规范性、完整性和共享性要求的提高,科学地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档案建设是目前种质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
1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档案建设研究概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日、法、德等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相———————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KA30390-06)作者简介:宋继玲(1983-),女,研实,主要从事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工作邮箱:jl_song929@继实现了种质资源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部分国家还建立了全国或地域性网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国家植物种质系统(http://www.ars-grin.grv/npgs),加拿大种植资源信息网(http://pgrc3.agr.gc.ca/),澳大利亚植物遗传资源信息网(.au/extra/asp/AusPGRIS/),日本农林水产省植物基因库(http://www.gene.affrc.go.jp/plant/),欧洲作物种质资源协作网(/)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网等等[2]。
马铃薯栽培种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和评价
![马铃薯栽培种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a369fad69dc5022aaea00ec.png)
作 者 简介 : 赵亮( 1 9 7 9 一 ) , 男, 农 艺师 , 从 事 马 铃 薯 遗传 育 种 与 栽 培 技 术 研究 。
通讯作者 : 孔建平。
4 小 结 与讨 论
播幅 6 ~ 8 e m 增产 4 . 3 %,在 实 际生产 中应 优先选 用 。
在 生产 中大 力推 广应 用 :宽 幅 精播 不 同播 幅问 产量 果 不理 想 、种 植 规格 的优化 与下 茬 作物 对 接等 仍 待
存 在差异 , 行距 3 0 e m、 播幅 1 O 一 1 2 e m 比行 距 2 3 e m、 进一 步探 究 。
一
5 7 —
摩I I 确琏抛
质 、抗 逆性 强 的品种 。
铃 薯 的生 育 期 、 薯型、 单 株 结薯 数 、 芽 眼深 浅 、 薯 皮薯
肉颜 色 、 结 实性 等性 状数据 。
基 金 项 目 :新 疆 农 业 科 学 院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马 铃 薯 栽 培 种 和野 生 种 种 质 资 源 的 收 集 整 理 保 存 和 鉴 定 ” ( 项 目编 号 : x j n k q -
试 验研究2 0 1 7 . 1
舢瑚 琏
马铃薯栽培种种质资源引进鉴定和评价
赵 壳 孔 建平 魏 龙 基
( 新疆 农 业科 学院奇 台麦 类试 验站 奇 台 8 3 1 8 0 0 )
摘要 : 收 集整 理和 鉴定 4 0份 国 内外 一些 栽培 马铃 薯 资 源 , 评 价得 出一 些 适应 新 疆 天 山北坡 种植 的
试验地 点在新疆奇 台县 。奇 台县属
的整 理 和 鉴定 评 价 ,找 出符 合 育 种 目标 的 高 淀 粉 、 中温带 大 陆性 半 荒 漠干 旱性 气 候 。地理 坐 标 为东 经 低 还原 糖 、抗 逆性 强 、高产 优 质 、适应 性 强 的优 良 8 9 o l 3 至 9 1 o 2 2 , 北纬 4 2 o 2 5 至4 5 o 2 9 . 海拔 7 9 5 . 3 m. 种 质 ,直 接 在 当地 推广 利用 ,并 把有 个 别优 良性状 年 平均 气温 5 . 5 ℃。7月平 均 气温 2 2 . 6 ℃, 极 端最 高气 的资 源作 为 亲本 .在育 种 中应 用 。马 铃薯 杂 交 育种 温 3 9 q C , 1 月平 均气 温一 l 8 . 9 ℃, 极端 最低 气温一 3 7 . 3 ℃。 及 脱 毒 种 薯 良种 推 广 在 新 疆 的 发 展 尚 处 于 起 步 阶 年 平均 相对 湿 度 6 0 %。无霜 期 年平 均 1 5 3 d ( 从 4月 段 ,对 马 铃薯 的主要 田间性 状 及生 物 学 特性 、品质 下 旬到 l O月 上旬 ) 。年 平均 降水量 2 6 9 . 4 mm。 分析 都 缺乏 深入 系 统研 究 ,现 在 遗传 资 源 背景 狭 窄 1 . 2 试 验 实 施 方 法 且 未深 人 系 统 地 开展 研 究 。急 需 探 明马 铃 薯 产 量 、 1 . 2 . 1 数 据 采集 鉴 定方 法 按 照农 业 行业 标 准 《 农 抗 性 及其 他性 状 的 规律 ,为选 育 或培 育 出高 产 、优 作 物种 质 资源鉴 定技 术规 程 马铃薯》 执行 。采集 了 马
用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用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2a03f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5.png)
用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用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及其遗传稳定性研究引言: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物作物之一,也是世界第四大主食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于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提高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保存方法包括冷冻法、晾晒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定期更新、复制和储存,管理难度较大,且种质资源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品种的遗传漂变和变异。
使用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是一种新颖的保存方法,它可以避免种质资源的失效和遗传漂变。
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其对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稳定性的影响,并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的内容:1. 试管苗培养选取马铃薯品种进行早期茎块培养,建立试管苗细胞库。
2. 低温保存将试管苗通过液氮冷冻保存,并观察保存质量和保存时间对种质资源的影响。
3. 遗传稳定性研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保存前后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研究的意义: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品种资源的丰富与否对于其产业的兴旺发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马铃薯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将探究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并评估其对马铃薯遗传稳定性的影响,为提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遗传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科学发展。
研究的方法:1. 选取优良品种进行繁殖和试管苗培养;2. 通过液氮冷冻保存试管苗,并观察保存质量和保存时间的影响;3.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保存前后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预期结果:本研究将研究试管苗低温保存马铃薯种质的方法和技术,探究其对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预计得到以下结果:1. 试管苗低温保存是一种有效的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环境因素对种质资源的影响。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利用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399c412e3f5727a5e96218.png)
杂交 种子组合 , 如东 农 H1 、 H 3 , 呼 H1 、 H 4等 , 利用 杂交 实生
成功 。只考虑品种不考虑栽培 、 耕作等条件往 往会 使引种失
败, 如将 高水 肥品种 引种 于贫 瘠的土壤 栽培 , 则会 导致引种
同。温度对 马铃薯生长影响极大 , 特别是在结薯期 , 若土温超
过2 5℃, 块茎就会停止生长。因此 , 引种 时必须注意 品种生
育期 长短 , 从北方 向南方 引种 , 要引进早熟和 中早熟 品种 ; 而 由南方向北方 引种 , 早熟或 晚熟 品种均可。 1 . 1 . 4 光照 马铃 薯喜光 , 对光敏感 。从长 日照地 区引种 到
失 败。
期, 至今已培育 出一百多个品种 , 在 这些育 成的品种 中 , 大 多
济性状上不会发生多大变化 , 所以引种易获成功 。纬度不 同
的地 区间引种 时 , 由于处 于不 同纬 度的地 区间在 日照 、 气 温 和雨量上差异很大 , 故引种的品种在这三个生态 因子 上得 不
到满足 , 引种就难成功 。 纬度不 同的地区间引种 , 要 了解所引 品种对温度 和光 照的要求 。通常 由高 海拔 向低海拔 、 高纬度 向低 纬度 引种容 易成功 , 因为高海拔和高纬度 马铃薯 种茎病 毒感染轻 、 退化 轻 , 引种 到低海 拔 、 低 纬度种 植一 般表 现较
■学 术 交 流 I I 1II u 现 代 种 业 袁 业 科 技 与 信 怠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利用
陈亚 兰 , 张 健 , 李 定 , 王会 蓉
( 1 . 甘 肃省 定 西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甘 肃定 西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7bb0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a.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全球范围内种植面积广泛,因其高产、适应性强、短生长期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其中蕴藏着各种重要的遗传物质,对于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栽培品种越来越单一,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日渐减少,这对马铃薯的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发展马铃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表型分析方法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分析。
选取适合的SSR或SNP分子标记,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2.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分析。
选取适合的农艺性状进行表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3.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评估。
综合分析分子标记和表型数据,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并进行物种保护与利用建议。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以为马铃薯产业的品种改良和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通过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估,可以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选择、保存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3.本研究可为马铃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拟在一年内完成研究工作,主要的计划进程如下:第一阶段(1-2月):文献调研及研究设计1. 阅读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设计本研究的实验方案和数据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3-6月):样品收集和实验分析1. 根据设计方案,从马铃薯库中收集适量的马铃薯材料作为研究样本。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6c953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2.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可追溯系统建设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粮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保障马铃薯品种改良和优质马铃薯产品生产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并不理想,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种质资源的重复、遗失和管理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立马铃薯种质资源可追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设可追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种质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和持续利用。
一、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1. 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存在问题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收集工作不够全面和深入,很多优良的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尚未被有效收集和保护,另一方面是一些收集的种质资源缺乏详细的鉴定信息,导致资源利用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 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存在局限性我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科研单位和农业科研院所,而地方保存和利用较少,导致了资源的分散和管理的困难。
由于资源的管理不够规范和科学,导致了一些优质资源的遗失和种质资源的重复。
1. 保障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建立可追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种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保障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和持续利用。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追溯手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马铃薯的种质资源。
2. 提高种质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 促进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开发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可以为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开发提供更为丰富和准确的种质资源信息,为马铃薯品种的优化与培育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
1. 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技术建设马铃薯种质资源可追溯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资源信息数据库,包括资源的收集地点、收集时间、鉴定信息、保存状态等各项详细信息的数据管理。
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得资源信息可以被相关单位和个人共享和利用。
2. 标识与溯源技术每一份收集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都需要进行标识,可以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条形码技术等进行资源的标识。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0b2e43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3.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国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是中国人口大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马铃薯遗传改良与利用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铃薯种质资源种类丰富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种类丰富,包括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的现代和传统优良品种,外来品种和自然变异资源。
据统计,中国共有马铃薯品种5660余个,其中优质品种达3000余个。
马铃薯资源多样性不仅为中国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为马铃薯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源。
(二)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高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高,包括花色、花型、植株高矮、产量等重要农业性状多样。
此外,在自然界中,马铃薯也存在着大量遗传变异,包括花色、根茎形态、结球性状等。
这些遗传变异能够被开发和利用,为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和优化提供了很好的遗传材料。
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日益转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自然条件逐渐恶化,加之科研人员对马铃薯种质资源保护重视不足,部分珍贵的马铃薯品种已经失传甚至濒临灭绝。
加强马铃薯种质资源保护,对于维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马铃薯品种的保存和开发利用工作应当将马铃薯种质资源保护纳入农业生产的规划中,制定合理的保存方案,加强马铃薯品种的保存和开发利用工作。
在品种的保存过程中,必须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存储环境进行严格监管。
(二)建设马铃薯品种数据库,并加强种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马铃薯品种数据库,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将对于马铃薯品种的遗传分析、生物信息学等科研方面的研究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展马铃薯品种的优化和重组通过对马铃薯品种的遗传混合和优化组合,利用马铃薯品种之间的优异性状进行整合和重组,可以大大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促进马铃薯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5450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f.png)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其遗传多样性对于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是种质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不同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本文将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征1. 植株性状马铃薯植株性状包括植株高度、叶片形态、叶色、叶面积、叶片厚度等,这些性状对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种质资源之间植株性状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种质资源植株高度较高,叶片呈现绿色,叶片面积较大,叶片厚度适中,而有的种质资源植株较矮小,叶片形态不规则,叶色呈现黄色,叶片面积小,叶片厚度薄。
2. 块茎性状马铃薯块茎性状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种质资源的块茎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块茎性状包括块茎形状、块茎皮色、块茎皮质、块茎皮薄膜等,有的种质资源块茎形状规则,块茎皮色光滑,块茎皮质薄膜较薄,而有的种质资源块茎形状不规则,块茎皮色粗糙,块茎皮质较厚。
3. 抗逆性状马铃薯抗逆性状包括抗逆性状对低温、高温、干旱、盐碱、病虫害的抵抗力等,在马铃薯种质资源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种质资源的抗逆性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种质资源对低温抗性强,对高温抗性强,对干旱抗性强,对盐碱抗性强,对病虫害抗性强,而有的种质资源对这些逆境条件的抗性较弱。
1.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方法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首先需要对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具体的测定和记录,包括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逆性状等,然后通过测定数据进行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如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皮尔逊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等,进而获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通过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等信息。
马铃薯种子有什么用途
![马铃薯种子有什么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03cd865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5.png)
马铃薯种子有什么用途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作物,其种子也具有重要的用途。
以下是马铃薯种子的几个主要用途:1. 营养来源:马铃薯种子可以直接食用,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马铃薯种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2. 种植用途:马铃薯种子是进行马铃薯种植的基础。
它们可以用于种植新的马铃薯农作物,确保农田的持续生产力。
马铃薯种子经过精心选育和繁殖,具有较高的品质和病虫害抗性,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供应。
3. 饲料用途:马铃薯种子可以用作畜禽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来源。
马铃薯种子经过加工和研磨后,可以制成马铃薯粉,用于生产饲料,供养牲畜、家禽和水产养殖动物。
这样不仅能增加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体重,还能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4. 工业制品:马铃薯种子中含有淀粉,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马铃薯种子经过提取和加工处理后,可以制成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纸张制造、建筑材料、纺织品、胶粘剂、酒精制造等行业。
因为其粘稠度较高,黏性好,使其成为种类繁多的工业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种质资源:马铃薯种子还承载着丰富的遗传信息,包含着马铃薯的基因组。
这些基因组可以用于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研究,促进品种的多样性和农作物的抗病性、耐寒性、产量等性状的提高。
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对于保护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实现农作物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马铃薯种子具有供食品、农业种植、饲料生产、工业利用以及基因资源的重要用途。
利用马铃薯种子的各种用途,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饲料、工业品和农作物改良的需求,对于实现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马铃薯种子,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陈 珏 ,秦 玉芝 , 熊兴耀
(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 院,湖南 长沙 40 2 ) 1 18 摘要 :概述 了马铃 薯种质资源基本情况和我 国马铃 薯遗传育种现状 ,分析 了目前主要存在 的问题 与对 策 ,提 出野生 种 、原始栽培种与地方 品种针对性筛选与鉴定T作的重要性 与迫切性 ,指 出加强资源 的基础研究 与优 良抗性基 因的 利用 ,丰富育种材 料的遗传基础 ,同时加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 ,是促进种质 资源创新研究使 品种选 育跨
上 新 台 阶 的关 键 。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
中 图分 类 号 :¥ 3 52 文 献 标 志码 :A d i 1. 6/s . 7 — 6 6 ) 0 00 .1 o: 03 9js 1 19 4 ( . 1 . 09 9 in 6 X2 8
Re e r h a d Ap l ain o oao Gemp a m s u c s s ac n pi t fP tt r ls Re o r e c o
s r e i g a d i e t y w r o i p ce , o ii a c l v td p a t n o a r e i g p r n n c e nn n d n i ce n n n d n i o k fr w l s e i s f d r n l u t ae ln s a d l c l b e dn e t e t s r e i g a d i e ty g i i f
马铃 薯 又 名 洋 芋 、土 豆 、山 药蛋 、地 蛋 和 荷 兰 缘种 ,其 中 7个栽 培种 ,2 8 野生 种 ,为此 世 界各 2个 国马铃薯 育种专 家都努 力组 织征集 和利用 各类外 来种 薯 等 ,是 一 年 生 茄 科 (o nca) 茄 属 (oau ) Sl aee a Sl m n 植 物 。 马 铃 薯 作 为 重 要 的 粮 菜 兼 用 和 工 业 原 料 作 质 资源 。据 统计 ,在所 有发 现的野 生种 中 ,南美 洲 占 1 9 4 I 生 种 主要包 括 以 。野 物I l I ,是仅 次 于水稻 、小麦 和玉 米 之后 的第 四大粮 食 8 %,北 美洲 和 中美 洲 占 1%f 作物 。20 07年全世界 马铃薯种植 面积 200×1 m , 0 0h 总产量 3 . 5×1 t 0 。我 国种 植 面 积 4 3×1 m ,占 4 0h 世 界 的 2 %,亚 洲 的 6 % ,总产 量 达 70 6×1 , 5 0 8 0t 占世 界 总产 量 的 2 %和亚 洲 总 产 量 的 7 % ,均 居 领 0 0 先 地位1 1 2 1 。 我 国马 铃 薯 栽 培 划 分 为 北 方 和 西 北 一 季 作 区 、 中原 及 中原二 季 作 区 、南方 冬 作 区和 西 南 一二 季 作 垂 直 分 布 区 等 4个 区域 ,其 中北 方 和 西 北 一 季作 区 和 西南 一二 季作 垂 直分 布 区是 主产 区 。现 在 南方 冬 作 区 已被 国家农业 部确 定为 马铃薯发 展 的重点 区域 。
Ab ta t T s a e umm aie he ba i o di o o oa o g i pls r s ur e a d t e n w st ain f p tt e ei sr c : hi p p r s rz s t sc c n t n fp tt em a m e o c s n h e i iu t o oao g n t o c bre n th m e, a n lz s te m an p o l msa y tprs n , p sf r r he i e dig a o nd a ay e h i r b e ndwa sa e e t ut o wo d t mpo tn e a d isa c fp ri e t ra c n n t n y o e n n t
第 8期( 总第 2 7期) 1
21 0 0年 8月
农 产 品 加 工 ・ 刊 学
Ac d mi e o i a fF r P o u t r c s i g a e c P r d c lo a m r i d cs P o e sn
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 Au . g
文章 编 号 :17 — 6 6( 0 0 0 — 0 0 0 6 19 4 2 1 ) 8 0 7 — 4
C e e i uh ,*i g iga h nJ ,QnY zi Xo n yo u nX
( olg f riutr n a dc p ,Hun nAgiutrl iesy h n s a C l eo t l ea d L n sa e e Ho c u ’a r l a v ri ,C a gh ,Hun n4 0 2 c u Un t ’a 1 1 8,Chn ) ia
wo k, pons t te ghe t e u e o e o r s b sc tdy a x elntrssa c e r i t o sr n t n h s fr s u e a i su nd e c le e itn e g ne; e ic s te g n tc fun t n o nr he h e ei o dai f o b e d n mae as, a t e a t e, t c m bnain ewe n h r g a b e di n re ig tr l i t h s me i m he o i to b t e te e ulr r e ng a d c tmpo ay i e hn lg i one r r botc oo y s e ha c d, whih i h ypon fma i h ai t a e n w tg y p o t h r aie sud fg r l s r s u c s n ne c ste ke i to kngt e v rey tk e sa e b r moi te c e t t y o e mp a m e o r e . ng v Ke r s: poao; g r pa m e o r e ; g nei r e n ywo d tt em ls r s u c s e t b e dig; b oe hn lg c it c o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