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PCB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PCB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d9a0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f.png)
PCB设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路基板,其作用是提供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和支持。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有一些基础知识是需要我们了解的。
一、PCB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明确设计需求,包括电路功能、性能指标、电气特性等。
2.原理图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3.元器件选型:根据原理图选择适合的元器件。
4.布局设计:将元器件按照一定规则布置在PCB板面上,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5.布线设计:根据原理图和布局设计将电路进行连线。
6.制作工程图:将布线设计的信息转化为工程图纸,方便制造厂家制作板子。
7.制造生产:将制作好的工程图纸发送给制造厂家制作PCB板。
8.原型制作:将制作好的PCB板安装元器件并进行调试。
9.测试验证:对已制作的PCB板进行功能性、可靠性等测试验证。
10.量产生产:确定原型的性能满足要求后,进行量产生产。
二、PCB设计工具常见的PCB设计软件有:Altium Designer、Protel、PADS、Eagle 等。
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原理图、进行布局设计,进行电路连线等。
三、电路设计规范1.引脚布局:将引脚相互之间的连接线尽量缩短,减小传输过程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效应。
2.层次布局:将不同功能的电路分配到不同的PCB板层上,以达到电磁屏蔽和减少串扰的目的。
3.接地规范:为了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需要合理布置接地线路。
4.走线规范:走线尽量直线、平行、堆叠,减少曲线和突变,以减小电磁辐射和串扰。
5.间距规范:根据电气要求和安全要求确定元器件之间的间距,避免发生放电,以及确保可靠的焊接。
四、PCB制造工艺1.物料准备:准备好需要的PCB板材、铜箔、助焊剂、黏膜等。
2.图形生成:通过PCB设计软件将设计好的工程图转化为生产所需的图形文件。
3.胶膜制作:将图形文件制成胶膜,用于制作版图。
PCB及其设计技巧培训课件
![PCB及其设计技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31bc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d.png)
PCB及其设计技巧培训课件1. 介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具有导电路径、支撑和固定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为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持。
本课程将介绍PCB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技巧,帮助学习者掌握PCB的设计和制造。
2. PCB的基本概念2.1 PCB的定义和用途PCB是一种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薄板,上面印刷有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图样。
它通过插装或焊接方式安装在电子产品上,实现电路的连接和功能完成。
2.2 PCB的结构PCB通常由基板、导线、元器件和焊接接点等部分组成。
基板是主体部分,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电子元器件。
导线是上面的导电层,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路,传递信号和电力。
元器件是安装在PCB上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
焊接接点是通过焊接方式将元器件和导线固定在基板上。
3. PCB设计技巧3.1 PCB设计流程PCB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制定PCB设计规范和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进行PCB布局设计•进行PCB走线设计•进行PCB封装库的设计和使用•完成PCB设计并进行验证3.2 PCB布局设计技巧•合理布局电子元件和电路板。
根据电路功能和布局要求,合理安排和分布元器件,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电路性能。
•注意电路板大小和形状。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电路板大小和形状,减少浪费和成本。
•合理安置电源和地线。
将电源和地线的布局优化,减少干扰和电流回路问题。
•避免信号干扰。
合理安排电路布局和信号线走向,尽量减少信号干扰。
3.3 PCB走线设计技巧•保持信号完整性。
根据信号的性质和传输要求,选择合适的信号线宽度、层次和走线方式,保持信号的完整性。
•避免信号干扰。
合理安排信号线走向,尽量避免信号线之间和信号线与电源线、地线之间的干扰。
•控制电磁兼容性。
采用合适的层次和走线方式,降低电磁辐射和敏感性。
•考虑PCB制造工艺。
PCB基础知识专题知识课件
![PCB基础知识专题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b0ac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0.png)
PCB应知应会培训教材
3) 曝光
内层曝光机
关键物料:
A、银盐片(黑片)
B、曝光灯(功率7/8KW)
关键控制:
对位精度:人工对位:±3mil
CCD对位:± 1.5mil
解 析 度:3mil
曝光能量:7-9级(21级曝光尺
方式)
PCB应知应会培训教材
3) 曝光
内层曝光机
曝光能量均匀性(曝光能量min/max)
光反射旳不同原理,找出
缺陷产生旳位置。
测试项目:缺陷板测试。
关键设备:AOI、VRS
关键物料:/
关键控制:基准参数
PCB应知应会培训教材
层压:利用半固片将导电图形在高温、高压下粘合起来,形成多层
图形旳PCB。
1) 棕化
.作用:在铜面生成一层有机铜氧
化层,确保后续压合时芯板与PP
旳结合力。
.工作原理:化学氧化络合反应
寸稳定性。
关键控制:不同板材焗
板参数区别,焗板时间,
焗板温度、叠层厚度。
PCB应知应会培训教材
基板分类
基板按TG类型分类:一般TG(≤140℃),中
TG(150℃), 高TG(≥170℃)。
基板按材料种类分类:CEM、FR-4、无卤素
等
TG值定义:玻璃转化温度,可了解为材料
开始软化如玻璃熔融状态下旳温度点。
一边尺寸(37、41、43inch)为经向,
确保多层板旳PP与基板旳经向、纬向
一致是控制涨缩、翘曲旳首要条件。
常见铜箔厚度:1/3OZ—12um,1/2OZ—
17.5um,1OZ—35um, 2OZ—70um。
PCB基础知识培训
![PCB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542ab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0.png)
PCB基础知识培训一、什么是PCB?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印刷电路板。
它是一种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器件的基质。
PCB通常由导电路径和绝缘层组成,可以简化电路设计、提高可靠性,并实现最佳性能。
二、PCB的结构1. PCB的主要构成部分PCB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基材(Substrate):通常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等材料制成。
- 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通过印刷方式在基材表面形成导电路径,用于连接组件。
- 钻孔(Vias):用于在不同层之间实现电连接。
- 阻焊层和喷锡层(Soldermask and Silkscreen):用于防止焊接时出现短路,并在PCB表面标记元器件的位置和极性。
2. PCB的类型PCB根据层数可以分为单层PCB、双层PCB和多层PCB,根据板材材料可以分为FR-4(玻璃纤维)、金属基板、柔性PCB等。
三、PCB的制造工艺1. 印制工艺PCB的印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基材预处理:清洗基材表面,去除污垢。
2. 涂布光敏剂:在基材表面形成感光层。
3. 曝光:通过光刻方式将电路图案转移到感光层。
4. 除涂剂:去除未曝光的部分光敏剂。
5. 蚀刻:用化学溶液去除导电层之外的无效导电层。
6. 阻焊和喷锡:涂布阻焊和喷锡层,形成焊接和标记层。
2. 焊接工艺PCB的焊接工艺包括表面组装技术和插件焊接技术。
常见的表面组装技术有贴片式元件焊接和波峰焊接,插件焊接技术则适用于大型元件的焊接。
四、PCB设计原则1. 电路原理图设计在PCB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将电路连接关系和元件位置规划好。
2. PCB布线原则•信号分布:将高速信号、低速信号和电源信号分开布线。
•阻抗控制:对于高速数字信号或高频模拟信号,要注意阻抗匹配。
•减少串扰:尽量避免信号线与干扰源的交叉。
3. 元件布局原则•元件分布:根据信号链路的逻辑关系和电源分布,合理摆放元件位置。
PCB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共45页)全文
![PCB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共45页)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2ea1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b.png)
基础类 元器件如线路板、电阻
IT软件业
IT制造业
消费类设备 手机、电视
投资类设备 交换机等
IT服务业
网络、电信、邮政
软件与系统
IT产业
线路板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32% 通信设备 24% 消费电子 22% 工业装备及仪器 6% 汽车电子 4% 其他 12%
线路板的发展史
1903年英国人首创利用“线路”(Circuit)概念,将金属箔予以切割成线路导体,将之黏着于石蜡纸上,上面同样贴上一层石蜡纸,应用于电话交换机系统。出现了今天PCB的雏型。 1936年英国人E isler提出“印制线路(Print Circuit )”的概念,将金属箔覆盖在绝缘基板上,后在金属箔上涂上耐蚀刻油墨把不需要的金属箔蚀刻掉。 1953年出现双面板采用电镀贯通互连工艺。 1960年出现多层板。
2. 外层线路(曝光)
图形电镀及外层蚀刻工序简介(PTP& ETCH) PTP工序就是在外层工序裸露的图形(铜面)进行铜加厚,然后在外面镀上保护层锡铅。 流程是:铜面前处理→镀铜→镀锡(铅)。 ETCH工序先将外层工序的保护性干膜去掉,将干膜下的铜蚀刻掉,再降PP电镀的锡(铅)去掉 。 流程是:去膜→线路蚀刻→去锡铅
1.机械钻孔
电木板
铝片
激光钻房及盲孔开窗工序简介(LDR & CFM ) 随着PCB的发展,线路板的线路密度大幅度提高,为了降低线路间特别是通孔之间的相互影响据出现了盲孔。 本工序包括将开窗和激光钻孔;共有前处理、贴膜、曝光、显影、蚀刻、激光钻的岗。
1. L-DR& CFM(减铜)
2.L-DR& CFM(贴膜)
3.L-DR& CFM(曝光)
菲林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8f8c8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4.png)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一、什么是PCB?PCB即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连接和支持电子组件的导电板。
二、PCB的优势1. 紧凑性:PCB可以将电子元件布局在小空间内,提高电路的紧凑性,节省空间。
2. 可靠性:通过专业设计和制造,PCB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路连接,减少故障率。
3. 重复使用性:PCB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实现大规模制造,使得电子产品的复制和扩展更加方便。
4. 高频性能:PCB可以在高频率下保持良好的电路性能,适用于各种通信和射频应用。
5.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点对点布线,PCB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三、PCB设计流程1. 确定电路需求: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和电路特性,明确电路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 原理图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
确保电路间的连接正确无误。
3. PCB布局设计:将电路元件按照一定规则布局在PCB板上,以确保信号的传输和电路的稳定性。
4. 连接布线:根据原理图和布局设计,进行电路的连线布线。
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贴片元件布置:将贴片元件精确地贴在PCB板上,保证元件与PCB的良好接触。
6. 生成Gerber文件:将PCB设计转化为Gerber文件,用于后续的PCB制造。
7. PCB制造:根据Gerber文件,进行PCB板的制造,包括镀金、刻蚀、焊接等工艺步骤。
8. 完成PCB组装:将元件和PCB板进行焊接和组装,形成最终的印刷电路板。
四、PCB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 短路问题:如果PCB上出现短路,可以通过重新布线或者更换元件位置来解决。
2. 热点问题:在高功率电路中,可能出现热点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器、优化布局等方法进行解决。
3. 电磁干扰问题:电子产品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可以通过优化接地设计、增加滤波电路等方式减少电磁干扰。
4. 焊接问题:焊接不良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或者短路等问题。
PCB基础知识培训
![PCB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f3b03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6.png)
PCB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PCB简介 (2)1.1 什么是PCB (3)1.2 PCB的分类 (4)1.3 PCB的应用领域 (5)二、PCB的基本结构 (7)2.1 PCB的组成部分 (8)2.2 PCB的层数 (9)2.3 PCB的尺寸和厚度 (10)三、PCB设计基本原则 (11)3.1 设计流程 (12)3.2 布局规划 (14)3.3 布线设计 (16)3.4 规则检查与优化 (17)四、PCB材料及选择 (18)4.1 PCB常用材料 (19)4.2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20)五、PCB制造过程 (21)5.1 制造流程 (23)5.2 生产工艺 (24)5.3 质量控制 (25)六、PCB测试与检验 (26)6.1 功能测试 (28)6.2 表面检查 (29)6.3 其他测试方法 (30)七、PCB维修与保养 (31)7.1 维修方法 (33)7.2 常见故障及排除 (34)7.3 定期保养 (35)八、PCB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35)8.1 发展趋势 (37)8.2 新技术介绍 (38)一、PCB简介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电子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这些元器件以实现特定功能的基板。
在电子设备中,PCB担当着桥梁的角色,负责为各种电子部件提供物理连接和电气连接。
PCB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基板、电路、元件等。
基板是PCB 的核心部分,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如玻璃纤维或环氧板等。
电路则是由铜箔或其他导电材料构成的线路,这些线路通过蚀刻或印刷的方式被刻在基板上。
元器件则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到这些线路之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PCB具有高密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复杂的电路设计和布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PCB的设计和制造已经成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
从手机、计算机到汽车和工业设备,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需要依赖PCB来实现各种功能。
印刷电路板(PCB)知识培训课件
![印刷电路板(PCB)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ee7e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8.png)
印刷电路板主要由导电线路、绝缘基材和电子元件三个部分组成。导电线路是实现电气 连接的部分,由铜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绝缘基材是PCB的基底,起到支撑和绝缘的作 用;电子元件则是安装在PCB上的各种电子元器件。此外,根据需要,PCB还可以设置
导热层、金属化孔等特殊结构。
PCB制造流程简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实现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 连接,使各个元件能够协同工作。PCB为电子元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低成本 的、高效率的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PCB组成与结构
总结词
PCB主要由导电线路、绝缘基材和电子元件三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包括导电层、绝缘层 和保护层。
计算机硬件
主板、显卡、内存条等计算机 硬件都离不开印刷电路板。
汽车电子
印刷电路板在汽车电子系统中 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控制、安全 气囊、车载娱乐系统等领域。
医疗设备
在医疗设备中,印刷电路板用 于实现医疗仪器的高精度控制
和信号处理。
新技术发展与趋势
5G技术
随着5G技术的普及,PCB将应用于 更多5G相关设备中,如5G手机、5G 基站等。
表面处理工艺
电镀铜
在非导电表面上沉积一层 导电铜层,用于形成电路。
化学镀镍/锡
在特定表面上沉积一层金 属镍或锡,以提高焊接性 能和防腐性能。
涂覆保护层
在PCB表面涂覆绝缘材料, 以保护电路免受环境影响 和机械损伤。
阻焊膜与标记
阻焊膜
防止焊料在不需要焊接的位置上 润湿和附着,保持整洁的电路外 观。
01
02
03
04
尺寸与外观检测
检查PCB的尺寸、外观是否符 合要求。
印刷电路板(PCB)知识培训课件
![印刷电路板(PCB)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61d3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c.png)
IPC标准
IPC是国际电子产业协会,制定了许多PCB
UL认证
2
设计和制造的标准。
UL是美国安全联合会,提供PCB产品的认
证服务,确保其安全性。
3
ISO质量体系
ISO 9001认证是一种国际质量体系标准, 用于确保企业的品质管理。
PCB制造流程
1
原材料采购
采购所需的基板材料和元器件。
2
电路设计与布局
印刷电路板(PCB)知识培 训课件
什么是PCB?
印刷电路板(PCB)是一种在绝缘基板上印刷导电线路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系统中,用于支持 和连接电子元件。
PCB的历史和发展
1
起源
PCB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热敏印刷电路。
2
进步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CB经历了多次技术进步和革新。
3
现代应用
今天,PCB已成为电子制造业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PCB的分类和种类
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结构特点,PCB可以分为单面板、 双面板和多层板。
种类
常见的PCB种类包括刚性板、柔性板和刚柔结合板。
PCB设计基础知识
1 元器件布局
合理的元器件布局可以提高电路性能 和可靠性。
2 信号完整性
考虑信号完整性能够减少信号失真和 干扰。
3 电源和接地
良好的电源和接地设计有助于稳定电路工作。
PCB设计软件介绍
Altium Designer
一款灵活强大的专业PCB设计软 件,广泛用于电子行业。
Eagle
一款常用的开源PCB设计软件, 易于学习和使用。
KiCad
一款免费开源的PCB设计软件, 适用于个人和小型项目。
PCB知识培训教材.pptx
![PCB知识培训教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2b5f0c10740be1e640e9a7d.png)
原来的光滑的表面侵蚀后形成有一定粗糙的表面来增加压板后与树脂布的粘合力。
其生产流程如下:
-
4 8 .5 "
typ 0 .1 "
20.1" x 2
4 0 .5 "
-
1 6 .1 " x 3
第 05节:压板
15/170
16/170
注意事项: 1)压板后板厚公差范围计算:
A:HASL板:成品板厚+公差-5mil(上限),成品板厚+公差-3mil(下限) B:沉金、沉银、Entek板:
5/170
相对于过去导线焊接方式,PCB最大的优点可分为三方面: 1)一旦PCB布置完成、就不必检查各零件的连接线路是否正确 这对精密复杂的线路(如电脑),可以省去不少检查功夫。 2)PCB的设计可使所有的信号路径开形成传送的线路,设计者 可以很合理的控制其特有的阻抗。 3)容易测试检修:信号线不会有短路碰线的危险,这对于逻辑电 路而言,只要有系统的布置,要找出其错误的地方就方便多了
1/170
PCB知识培训教材
目录
2/170
第一章 : PCB简介 第二章 : 生产流程简介
第01 节 :开料
第10 节 :线电
第02 节 :内层
第11 节 :蚀板
第03 节 :AOI
第12 节 :S/M &/碳油
第04 节 :棕化
第13 节 :印字
第05 节 :压板
第14 节 :G/F
第06 节 :钻孔
多张P片:A3:777—( )—777, 677—( )—776…...
A4:一般类型八层及以上板(包括阻抗板)
B1:内层铜厚为2 OZ,3 OZ的板
C1:Tg=170℃类型的板
MPCB基础知识通用培训教材
![MPCB基础知识通用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35f3e2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3.png)
铝基板生产工艺流程—钻孔物料
钻咀: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它是一种钨钴类合金,以碳化钨
(WC)粉末为基体,以钴(CO)作为粘合剂,经加压烧结而成, 具有高硬度、非常耐热,有较高的强度,适合于高速切削,但韧性
差、非常脆。 直径范围: ¢0.2-¢6.3mm
钻咀结构:
铝基板生产工艺流程—阻焊
阻焊-显影:
目的---将未发生聚合反应的油墨利用溶液去除掉。
显影的主要控制项目:
浓度---1%Na2CO3 ; 速度--- 2 m/min- 4.2 m/min(依油墨而定); 温度--- 30±2℃; 喷淋压力--- 1.5-2.5kg/cm2 ;
铝基板生产工艺流程—字符
沉镍金:先在电路板裸铜表面反应沉积形成一层含磷7-9%的镍镀层, 厚度约3-5um,再于镍表面置换一层厚度约0.05-0.15um的纯金层。
铝基板生产工艺流程—表面处理
各种表面处理的优点:
工艺
沉镍金
( ENIG)
沉锡
沉银
无铅喷锡
(Immersion Tin) (Immersion silver) (Lead free HASL)
Cu Al
退膜
铝基板生产工艺流程—AOI
AOI
目的:利用光学原理比对工程资料进行精确检查,找出缺陷点。 检测的项目:焊盘缺陷,缺口,焊盘直径缩小,针孔,凹陷;线条缺 陷,如短路,开路,线宽/线间距,缺口,凹陷,铜渣,针孔等。 确认人员不光要对测试缺点进行确认,另外就是对一些可以直接修补 的确认缺点进行修补。
垫板:
防止钻孔披锋; 提高孔位精度; 减少钻咀损耗。
沟长 本体长
全长
钻尖角 直径
PCB设计培训课件
![PCB设计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4a5d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7.png)
03
pcb布局设计
布局基本原则
01
按照电路的功能单元进行布局
应把各电路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并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布局,
尽可能减小相互干扰。
02
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重要的信号线,应选择最短的路径,并尽量避免长距离的走线,
以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和噪声干扰。
03
电源和地线的处理
电源和地线是PCB中最重要的两条线,应该优先考虑。为了减小电源
元件布局不合理
通过优化元件布局,减少电磁干扰和热干扰,提高电路性能。
电源和地线设计不合理
通过优化电源和地线设计,降低功耗和噪声干扰,提高系统效率。
走线和过孔设计不合理
通过调整走线和过孔设计,减少信号反射和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06
pcb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密度fpga板设计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优化走线和过孔
合理安排走线和过孔,减少信号反射和干 扰,提高信号质量。
合理使用元件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并合理 安排元件位置,减少电磁干扰。
电源和地线优化
合理布置电源和地线,优化电流回路,降 低功耗。
优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信号完整性问题
通过调整走线长度、过孔位置和阻抗匹配等措施,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
案例四:多层板设计案例
总结词
多层板设计案例是一个针对复杂电子系统的PCB设计 案例,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多层板的结构、如何进行 信号和电源的分配、如何考虑热设计和电磁兼容性等 内容。
详细描述
本案例首先介绍了多层板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形式,然 后分析了多层板设计带来的挑战,如信号完整性问题 、电源完整性问题和电磁兼容性问题等。针对这些问 题,我们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提供了 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介绍了多层板设计中 的自动化工具和技术,如信号完整性仿真技术、电磁 兼容性仿真技术等。
PCB培训教材(二)
![PCB培训教材(二)](https://img.taocdn.com/s3/m/f18bb6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信号线布线规则
详细描述
根据信号的带宽和频率,选择合 适的线宽以减小信号的延迟和损 耗。
保持线间距在适当的范围内,以 减小串扰和电磁干扰。
总结词:信号线布线规则是确保 信号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涉 及到线宽、间距、过孔等要素。
尽量减少过孔的使用,特别是在 高速信号线上,因为过孔会增加 线路的阻抗和电感。
详细描述
03
04
05
多层PCB能提供更多的 设计时需考虑各层的材 布线空间,降低信号间 料、厚度、导热性能和 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电气性能等参数。
电源和接地层的设计对 于多层PCB至关重要, 需确保电源和接地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高频电路PCB设计
总结词:高频电路PCB设 计需要特别关注信号完整 性和电磁兼容性。
绝缘电阻测试
检测PCB的绝缘性能,确保电气 安全。
耐压测试
评估PCB在高压下的工作性能和 安全性。
电磁兼容性测试
检测PCB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 力,确保正常工作时不影响周围
设备。
06
PCB设计案例与实践
案例一:多层PCB设计
01
02
总结词:多层PCB设计 是PCB设计中的重要一 环,涉及到信号层、电 源层和接地层的合理布 局与布线。
焊接工艺
包括波峰焊、回流焊等工 艺,用于将电子元件与 PCB焊接在一起,实现电 路连接。
贴片工艺
采用自动贴片机将SMT元 件贴装在PCB上,实现微 型化、高密度组装。
检测与返修
对组装完成的PCB进行检 测,发现并修复缺陷,确 保产品质量。
05
PCB可靠性测试与评估
环境适应性测试
温度循环测试
评估PCB在不同温度下的适应性, 确保在温度变化时仍能正常工作。
电子公司pcb技术培训教材大全
![电子公司pcb技术培训教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01b6fc9852458fb760b5652.png)
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础培训教材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一) ............................................................................. . (1)1.组装图 (1)2.轴向引线元件 (1)3.单端引线元件 (1)4.印刷电路板 (1)5.成品电路板 (1)6.单面板 (1)7.双面板 (1)8.层板 (2)9.焊盘 (2)10.元件面 (2)11.焊接面 (2)12.元件符号 (2)13.母板 (2)14.金属化孔(PTH) (2)15.连接孔 (2)16.极性元件 (2)17.极性标志 (2)18.导体 (2)19.绝缘体 (2)20.半导体 (3)21.双面直插 (3)22.套管 (3)23.阻脚 (3)24.管脚打弯 (3)25.预面型 (3)第一节常用术语解释(二) (4)1.空焊 (4)2.假焊 (4)3.冷焊 (4)4.桥接 (4)5.错件 (4)6.缺件 (4)7.极性反向 (4)8.零件倒置 (4)9.零件偏位 (4)10.锡垫损伤 (4)11.污染不洁 (4)12.爆板 (4)13.包焊 (4)14.锡球 (4)15.异物 (4)16.污染 (4)17.跷皮 (4)18板弯变形 (4)19.撞角、板伤 (4)20.爆板 (4)21.跪脚 (4)22.浮高 (4)23.刮伤 (4)24.PCB板异物 (4)25.修补不良 (4)26.实体 (5)27.过程 (5)28.程序 (5)29.检验 (5)30.合格 (5)31.不合格 (5)32.缺陷 (5)33.质量要求 (5)34.自检 (5)35.服务 (5)第二节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6)(一)阻器和电容器 (6)1.种类 (6)2.电阻的单位 (6)3.功率 (6)4.误差 (6)5.电阻的标识方法·············································································· 6-86.功率电阻 (8)7.电阻网络 ······················································································· 8-98.电位器 (9)9.热敏电阻器 (9)10.可变电阻器 (9)(二)电容器 (10)1.概念和作用 (10)2.电路符号 (10)3.类型 (10)4.电容量 (10)5.直流工作电压 (10)6.电容器上的工程编码 (10)7.习题 ·························································································· 11-12二、变压器(Transformer)和电感器(Inductor) (13)(一)变压器 (13)(二)电感器 (13)三、二极管(diodc) (14)1.稳压二极管 (14)2.发光二极管(LED) (14)四、三极管(triode) (15)1.习题 (16)五、晶体(crystal) (17)六、晶振(振荡器) (17)七、集成电路(IC) (17)八、稳压器 (18)九、IC插座(Socket) (18)十、其它各种元件 (19)1.开关(Rwitch) (19)2.继电器(Relayo) (20)3.连接器(Connector) (20)4.混合电(mixed circuit) (20)5.延迟器 (20)6.篇程连接器 (20)7.保险丝(fuse) (20)8.光学显示器(optic monitor) (20)9.信号灯(signal lamp) (20)十一、静电防护知识 (20)1.手带 (21)2.脚带 (21)3.工作台表层材料 (21)4.导电地板胶和导电腊 (21)5.导电框 (21)6.防静电袋 (22)7.空气电离器 (22)8.抗静电链 (22)十二、储蓄过程 (23)十三、元件符号归类 (23)一、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二、插件技术 (24)1.电阻的安装 (24)2.电容的插装····················································································· 25-263.二极管的插装 (27)4.三极管的安装 (27)5.晶体的安装 (27)6.振荡器的安装 (27)7.IC的安装 (27)8.电感器的发装 (27)9.变压器的安装 (27)三、补焊技术 (28)四、测试技术............................................................................................. 28-29 第二章品质管制的演进史 .. (30)第一节、品质管制演进史 (30)一、品质管制的进化史 (30)第二节、品管教育之实施 (31)一、品质意识的灌输 (31)二、品管方法的训练及导入 (32)三、全员参与,全员改善 (33)第三节品管应用手法 (34)一、层别法 (34)二、柏拉图法······························································································· 35/36三、特性要因图法 (37)(一)特性要因图使用步骤 (37)(二)特性要因图与柏拉图之使用 (38)(三)特性要因图再分析 (38)四、散布图法 (39)五、直方图法 (40)六、管制图法 (41)(一)管制图的实施循环 (41)(二)管制图分类 (42)1.计量值管制图 (42)2.计数值管制图 (42)(三)X—R管制图 (43)七、查核表(Check Sheet)·············································································· 44/45第四节品管抽样检验 (46)(一)抽样检验的由来 (46)(二)抽样检验的定义 (46)(三)用语说明 (46)1.交货者及检验收者 (46)2.检验群体 (46)3.样本 (46)4.合格判定个数 (46)5.合格判定值 (46)6.缺点 (46)7.不良品 (47)四、抽样检验的型态分类 (47)1.规准型抽样检验 (47)2.选别型抽样检验 (47)3.调整型的抽样检验 (47)4.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 (47)五、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之采用 (48)1.检验的场合 (48)2.适应全数检验的场合 (48)六、抽样检验的优劣 (48)1.优点 (48)2.缺点 (48)七、规准型抽样检验 (48)1.允收水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48)2.AQL型抽样检验 (49)八、MIL-STD-105EⅡ抽样步骤 ······································································ 49/50九、抽取样本的方法 (50)第三章5S 活动与ISO9000知识第一节5S活动 (51)一、5S活动的兴起 (51)二、定义 (51)三、整理整顿与5S活动···················································································· 52/53四、推行5S活动的心得 (54)五、5S活动的作用 (54)第二节ISO9000基础知识 (55)一、前言 (55)二、ISO9000:94版标准的构成 (55)三、重要的术语 (5556)四、现场质量管理 (56)1.目标 (56)2.精髓 (56)3.任务 (56)4.要求 (57)ISO9001:2000版 (58)1.范围 (58)2.参考标准 (58)3.名词与定义 (58)。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70张课件
![PCB基础知识培训教材70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0a9f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3.png)
实物组图
开料机
开料后待磨边的板
磨边机
清洗后的板
洗板机
磨边机及圆角机
2、内层图形
将开料后的芯板,经前处理微蚀粗化
铜面后,进行压干膜或印刷湿膜处理,然 后将涂覆感光层的芯板用生产菲林对位曝 光,使需要的线路部分的感光层发生聚合 交联反应,经过弱碱显影时保留下来,将 未反应的感光层经显影液溶解掉露出铜面, 再经过酸性蚀刻将露铜的部份蚀刻掉,使 感光层覆盖区域的铜保留下来而形成线路 图形。此过程为菲林图形转移到芯板图形 的过程,又称之为图形转移。
待喷锡板
磨板
喷锡 喷锡板
13、成型
• A、原理: • 将资料(锣带)输入数控铣床,把拼版
后的PNL板分割(锣板)成客户所需要 的外型尺寸。 • B、生产流程: • 钻定位孔 上板 输入资料 锣板 清洗成品板 下工序
实物组图
待开V型槽板
开V型槽
PNL锣到SET
洗板
辅助生产边框
锣后的板
14、电测试
实物组图(1)
打孔机
棕化线
棕化后的内层板
熔合后的板
叠板
叠板
实物组图(2)
盖铜箔 冷压机
压钢板 进热压机
放牛皮纸 压大钢板
实物组图(3)
计算机指令
烤箱
磨钢板
压合后的板
4、钻孔的原理:
• 利用钻机上的钻咀在高转速和落转速情 况下,在线路板上钻成所需的孔。
• 生产工艺流程:
• 来板 钻孔 披峰
钻定位孔 首板检查 下工序
• 阻焊的作用: 1、美观 2、保护 3、绝缘 4、防焊 5、耐酸碱 • 生产流程:
磨板 丝印阻焊 预烤 曝光 PQC检查 后固化 下工序
PCB设计基础教程
![PCB设计基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fae7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0.png)
PCB设计基础教程目录一、概述 (3)1. PCB设计简介 (4)2. PCB设计应用领域 (5)3. PCB设计工具简介 (7)二、PCB设计基础 (9)1. PCB基本概念 (10)1.1 定义与作用 (11)1.2 分类与结构 (13)1.3 设计流程 (14)2. PCB设计原则 (15)2.1 布局原则 (17)2.2 布线原则 (18)2.3 元器件选择原则 (19)三、PCB设计软件操作基础 (20)1. 软件安装与启动 (22)1.1 软件安装 (22)1.2 软件启动与界面介绍 (24)2. 基本操作技巧 (25)2.1 文件管理 (27)2.2 工具栏使用 (28)2.3 快捷键使用 (29)四、PCB设计详细步骤 (30)1. 设计准备 (32)1.1 设计要求分析 (33)1.2 设计规则设置 (34)1.3 元器件库准备 (36)2. 布局设计 (37)2.1 元器件布局 (38)2.2 布线区域划分 (39)2.3 布局优化调整 (41)3. 布线设计 (42)3.1 布线基本原则 (43)3.2 布线工具使用 (44)3.3 布线优化技巧 (45)4. 后期处理与检查 (46)4.1 检查电路设计正确性 (48)4.2 添加标注与说明 (49)4.3 输出与打印 (50)五、PCB设计优化策略及实例分析 (51)1. 优化策略概述 (52)1.1 提升布线效率策略 (53)1.2 提升设计可靠性策略 (55)1.3 优化布局策略 (56)2. 实例分析 (57)2.1 实例一 (59)2.2 实例二 (60)一、概述本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PCB设计基础指南。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的关键组件,它通过导电材料(如铜箔和焊盘)将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实现信号传输和电源供应。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PCB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3 设计常用术语
4. 阻焊图 为防止不需要焊接的印刷导线被焊接而绘制
的一种图形。制板的过程中在此涂一层阻焊剂。
5. 焊盘 用于连接和焊接元件的一种导电图形。
6. 金属化孔 也称为“通孔” 孔壁沉积有金属,用于层间导电图形的连接。
3.1.3 设计常用术语
7. 通孔 也称为“中继孔” 用于导线电气连接,不焊接。
3.1.3 设计常用术语
1. 元件面 大多数元件都安装在朝上的一面。
2. 焊接面 与元件面相对的那一面。
3. 丝印层 , 在上印放制置在元件库面中上的一元种件不时导,电其的管图脚形的;封有装时
形状焊会接自面动上放也到可丝印印丝上印。层,如即果在的两面放置 元件主,要需用要于将绘两制个器丝件印外层形都轮打廓开和。符号元,件标序注号元必件须 标注的在安丝装印位层置,否(绝则缘可白能色引涂起料不)必要的电气连接。
8. 坐标网络 也称为“格点” 两组等距平行正交而成的网格,用于元
器件 在上的定位,一般 要求元件的管脚必须位 于 网格的交点上,导线不一定按网格定位。
3.1.4 设计常用标准
1. 网络尺寸 分为英制和公制两种
公制最基本的为2.5, 当需要更小时可采用 1.25,0.625
英制是国外的生产规范,的管脚间距为 2.54(十分之一英寸即100)
3.1.4 设计常用标准
2. 孔径和焊盘尺寸 实际制作中,最小孔径受工艺水平
的 限制,目前一般选0.8以上
3.1.4 设计常用标准
3. 导线宽度 导线宽度没有统一要求,其最小值应
能承受通 过这条导线的最大电流值。
一般大于10,要求美观则应尽量一致; 地线和电源线应尽量宽一些,
一般可取20-50。
3. 大面积地线应设计成网状
34..保双持面良版好布的线导要线求形状
5.地线的处理
导线设计示例
导线设计示例
3.2 常用元件封装介绍
1.电阻器 2.电容器 3.电位器 4. 二极管 5. 三极管 6. 集成运放 7. 电源稳压器 8. 石英晶体 9. 连接器
的装单配和层上和,电双例源层如层比微及较机接常的地用主层,板多。。层生用成在多层板时,先将
组成各个分层的单面板按设计要求生成出来,再将 各个分层的单面板压合在一起,然后打孔及孔金属 化,通过金属化孔将各层连接起来。
3.1.1 印刷电路版的种类
(3)印刷电路版的材料 印刷电路版是在绝缘基材上敷
以电解铜箔, 再经热压而制成。目前我国常用的单,
(4)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基板: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和化学稳定性,耐高温(-230~+260℃)、高绝缘
的常用厚度有:0.1, 0.5, 1.0, 1.5, 2.0, 2.5, 3.0等
3.1.2 元件的封装形式
(1)分离式封装 (2)双列直插式封装 (3)针阵式封装 (4)表面贴装器件()
: 表面贴装器件
第3章 设计基础
3.1 的基本知识 3.2 常用元件封装介绍 3.3 自动布局和布线
3.1 的基本知识
3.1.1 的种类 3.1.2 元件的封装形式 3.1.3 设计常用术语 3.1.4 设计的常用标准 3.1.5 的布局设计 3.1.6 的布线设计
3.1.1 的种类
(1)刚性与挠性印刷电路板
刚性印刷电路板 是指由不易变形的刚性基材制成 的,在使用时处于平展状态,一般电子 设备中使用的都是刚性。
3.1.4 设计常用标准
4. 导线间距
导线间距没有统一要求,应考虑电气安全和 美观,
在的管脚之间一般只能设计一根导线;条件允 许时,
导线间距应尽可能宽一些。
多条导线平行时,各导线之间的距离应均匀一 致。
5. 焊盘形状
常用的焊盘形状有四种:
3.1.5 的布局设计
布局的基本原则:
1. 保证电路的电气性能 考虑分布电容,磁场耦合等因素。
双层 的铜箔厚度为35,国外开始使用18、 10和5等超薄铜箔。 超薄铜箔具有蚀刻时间短、侧
面腐蚀小、易钻孔和节约铜材等优点。
常用的基板有:
(1)酚醛纸质基板:价格低,耐潮和耐热性不好, 用于要求不高的设备中;
(2)环氧酚醛玻璃布基板:耐热和耐潮性较好, 透明度较差;
(3)环氧玻璃布基板:耐热和耐潮性好,透明度好, 冲剪和钻孔性能好,多用于双面板。
挠性印刷电路板 是指用可以扭曲和伸缩的基材制成 的,在使用时可根据安装要求将其弯曲。 用于特殊场合,如某些无绳电话的手柄。
3.1.1 印刷电路版的种类
(2)单层、双层和多层印刷电路版
单层上只有一面有铜模,只能在该面布线; 双层的正反两面都可以进行布线和放置元件;
多层除了正反两面之外,还有中间层(实际布 线层)
1. 合理选择的层数 考虑器件多少、连线密度、成本、体积 等因素
双 孔层将在几板 元满条使 件足 线布 面要 无线 和求 法的 焊时在灵 接尽焊活面量接性的采面大导用布为线单通提连层时高接板,,起,可由来当 采于,有 用金使跳少属导线数化线 的附着力增强,目前用的最多
3.1.5 的布局设计
2. 选尽择量单将元元电件路放的置位在置元件面; 单排元列电整路齐的、位均置匀应;按信号的传输关系来安排; 模管拟脚电要路顺与;数调字节电方路便尽;量远离; 大功功率率器与件小和功散率热电;路尽量远离; 在边缘板面空白处尽量布上地线;
2. 便于实际元件的安放、焊接及整机调试 和检查 需要调测的有关元件和测试点,在 布局时应尽量安排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3.1.5 的布局设计
走线的基本原则: 1)走线最好与元件放在不同的两个面
2)走线的间距应尽可能大些,拐弯尽量少 3)电源和地线可以用填充按钮绘制大面积覆铜
3.1.5 的布局设计
布局时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3. 元件的排列
3.1.6 的布良导好线线导的设线长的度计标最准短:;
转弯时避免出现锐角;
2312..除..先按元两地数布设信件 个同线有字线面 层计号一和利地2设地的 面.层电公流地于和线计(导 上地双上源加线模共 向设水线 导要线面的线强和拟齐通 布计(平和线尽点板导外导电地、路 线要水垂焊的量布线,线源:分均求平的直接连宽线方导和线别匀:垂)面接导;要向线焊尽设、直的必线求尽的盘可置美)导须:量宽的能;(观地线通一度附宽。相过线致和着;互 “和;线力垂 通距;电直 孔应源”;整线)